淡蓝琥珀

淡蓝琥珀,Blue Amber

主演:王真儿,吕聿来,耿乐,张瑶,王彩平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重庆方言年份:2018

《淡蓝琥珀》剧照

淡蓝琥珀 剧照 NO.1淡蓝琥珀 剧照 NO.2淡蓝琥珀 剧照 NO.3淡蓝琥珀 剧照 NO.4淡蓝琥珀 剧照 NO.5淡蓝琥珀 剧照 NO.6淡蓝琥珀 剧照 NO.13淡蓝琥珀 剧照 NO.14淡蓝琥珀 剧照 NO.15淡蓝琥珀 剧照 NO.16淡蓝琥珀 剧照 NO.17淡蓝琥珀 剧照 NO.18淡蓝琥珀 剧照 NO.19淡蓝琥珀 剧照 NO.20

《淡蓝琥珀》长篇影评

 1 ) 今晚去看居然卡带了三四次

没看过小说,看完之后断断续续想了想才终于把故事时间线串起来,发现一些观影过程中没发现的因果关系。

剧作很有意思,全篇细想下来很大成分都在谈“利益”。

荷洁和阿峰的婚姻建立在阿峰喜欢荷洁的脸以及其相较于皇宫里的坐台小姐是一种“看得见也摸的着”的存在,荷洁也许是真的喜欢阿锋,但是很难说阿锋对荷洁的爱不掺杂利益的成分(生孩子、满足欲望等等等);而后阿锋和婆婆死后,荷洁不断做出行为让他们死的更“值”一些;最后幻想部分奔驰车老板直接说出“也不知道送什么好就送钱吧”这个就很露骨了。

影片中荷洁为了让阿峰婆婆的死涨价下了不少苦心,但好在出发点是有人情味,手段也都是比较幼稚的,使得至始至终她还算是个好人。

看之前先看了影评,看到有朋友说荷洁的形象在整场戏中没有转变,角色形象较单薄,我觉得在理。

前半部分的声音总感觉有些素材比例不太合适。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看的电影服装都不是很贴合剧情…...神奇动物在哪里故事发生时间早于哈利波特。。

但总体环境服装都感觉是动物比较现代化……….然后这本片里。。。

我真的看不出女主很穷啊!!

虽然衣服很朴素但是设计的小巧思也太多了吧,带入不进他是个家庭贫穷的人设里………话说这部电影的同期录音居然也是作曲,这跨界也太厉害了吧

 2 ) 本无答案

最初了解到这部作品,是因为想看电影《月色撩人》,但是当时搜索的时候搜出了《夜色撩人》,以为找到了,就稀里糊涂的看完了。

看完后,当晚还觉得有点怕怕的,虽然里面有个韩国演员有点让人出戏,但当时电影中所讲述的故事却让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于是我又去打算搜索资料看看这个影片的详细介绍,才发现自己找错片子了,哈哈。

不过也意外的发现了一部好作品。

后来注意到这部片子是根据须一瓜的小说改编的。

最近正好又有一部须一瓜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淡蓝琥珀》上映,于是把两个小说都找出来读一读。

不得不说,须一瓜的作品短短的,但所涉及的问题却很深刻,而且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

就这部作品而言,就可以从女性心理,两性关系,责任期待,拼命还是保全等多角度去解读探讨。

须一瓜擅长描写女性心理,尤其是女性比较细微幽微的部分。

淡绿色的月亮描写了女主人公在经历了一次入室抢劫后,对丈夫的期待坍塌,从此对丈夫产生不信任。

女性心理挣扎的部分写的很好。

淡蓝琥珀中丈夫因为意外发生交通

 3 ) 人活一天,值多少钱?夏夜里的风能回答

挂念了好久的片子,终于看到了。

在两年前的上影节创投会上,导演思路清晰、语调温和地介绍完电影项目,获得了曹保平等评委的一致好评。

借着学校项目的机会采访了导演,导演声音轻柔,谈吐斯文,文艺气质浓厚,便在心中给导演留了个崇拜的地位。

后来这个项目获得当年的“最佳青年导演项目”奖,更加坚定了期待和信心。

电影是根据须一瓜老师的中短篇小说《二百四个月的一生》改编的。

原著讲的是乡下女人荷洁嫁给因为没有生育能力跑了前妻的城里人文仔(电影中改名为阿峰),二人和婆婆以及文仔救回来的狗“小白”生活在一起。

直到文仔出了车祸,随即婆婆也死去。

荷洁拿着肇事车主赔偿的20万(电影中为30万)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

须一瓜老师记者出身,文字又极为老道,这就让《二百四个月的一生》区区几万字的小说,大可关照社会,涉及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小可洞悉人心,关注弱势群体的内心和生存状况。

文本蕴含巨大能量,也让电影拥有呈现多样化的可能性。

不过,似乎就像电影里时不时出现的风,总是轻轻的,这些问题都被做了弱化处理,留下来的是最大的主题,生命与时间与金钱的关系探讨。

就像在两年前的创投会上,导演说的最关心的问题:“人活一天,到底值多少钱”?

在这个故事里,所有东西用金钱衡量。

包裹住蚊子尸体长达几万年的琥珀值20万;名车刮一道痕值4、5千;阿峰活了32年零320天,赔了30万,一天值25块,比快递费到付还要少2块。

电影还是美化了荷洁、阿峰二人,让这25块显得没那么低廉、无奈和残酷。

小说中的文仔,瘦瘦小小,贫民窟长大的妈宝男,幼儿园食堂采购员。

会在买菜时把好菜让给大妈,还好心解释说幼儿园的菜不用太新鲜,结果被孙子就在该幼儿园的大妈闹得差点丢了工作。

小说中的荷洁,不用描述都能感受到她的低眉顺眼。

为了减轻弟弟读书的负担,嫁给大自己七岁、妻子跑路的男人。

被婆婆呼来喝去,行房也是按婆婆规定,每周六一次,行房之前必须用婆婆的方子炖猪脚汤。

到了电影里,小老头文仔变成了楞小伙子阿峰;荷洁虽然仍然“没有胸”,但不是“相貌平凡”,而是“阿峰见过脸蛋最漂亮的女人”。

故事呢,市井仍有,二人爱情更多也更浪漫。

他们的爱情是两人初见时的青涩;是生活中从此多了一个人的喜不自禁;是一起对抗阿峰母亲的小乐趣;是在露台上讨论夜总会小姐的胸、阿峰说出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是车祸发生在一起散步的夏夜,阿峰死的时候,荷洁也在身边。

如果说原著小说中二人的生活就像空气折射出的灰尘,渺小、平凡、又很温暖;那电影里的二人生活就是平房楼顶上夏夜的风,混合着彩色灯泡的光晕,清新、平凡但有自己的美丽。

摩天大楼之间老破小房子里的生活啊、命被有钱人撞走了家人只得了30万的普通人的生活啊,全因为平房楼顶的风和彩色灯泡的光晕,活成了暖色调。

一个幼儿园采购员的一天,到底值多少钱呢?

故事中,阿峰和婆婆相继离世后,荷洁做起了保姆,因为站在雇主家的阳台上,可以用望远镜看到肇事车主的家。

故事在现实和回忆中来回,生活在高档小区和小破楼之间往返;电影在冷暖色调之间穿梭;画面在分割构图和浑然一体之间切换。

这个问题,在荷洁偶然听到男雇主的偷情电话及女主人的猜忌质疑时,或许得到了回答。

不过,生活没准备停下交卷。

荷洁刚刚决定离开雇主家,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发生了。

肇事车主家被偷,价值甚至上百万的珠宝被偷,而荷洁,眼睁睁地看一切发生,与小偷擦肩而过。

而且,家里的老太太被杀死了。

上百万的珠宝,按照阿峰一天值25元计算,将近110年。

阿峰值回来了?

与原著小说相比,电影的结尾无疑做了积极处理。

生命不等式的矛盾,都消解在雇主一家、肇事车主一家、还有阿峰亲朋齐聚一堂的闪烁彩灯中了。

影片散场出来,上海梅雨季的小雨仍在下着,配着绿叶梧桐,正是江南雨季的生意盎然。

看原著小说时,总感觉自己跟荷洁很像,唯唯诺诺、低眉顺目、说得最多的是“好的”。

于是,庆幸自己没有回到强人际关系弱契约精神的县城老家里,否则只能被碾压,活着就像荷洁家楼上传来的音乐时有时无断断续续。

而现在,活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反倒如同放逐在荒漠里的鸵鸟,是一种逃避。

巧的是,演女主荷洁的是王真儿,就是前阵子播的《上海女子图鉴》里,演了外地女生留在上海轰轰烈烈闯出自己的事业与爱情。

两个王真儿,是一个人在不同城市的一体两面?

 4 ) 到底是什么夺命马路,让男人与狗共同殒命于此?

《淡蓝琥珀》与《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不一样的 不只是男女主角、丧子或丧夫、他人的责任还是自己的失职,更根本的区别在导演对角色的态度《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男主因为自己的失责造成孩子们丧生,感官于是奔溃,感知陷入失效状态阿弗莱克不需要“表演”,电影便客观呈现出一个男人真实的痛苦,通过一次次不同的遭遇和情境《淡蓝琥珀》是不同的,女主遭受不幸后的状态都是通过神情、话语和行为这些手段表达出来的她陷入了精神失常的状态,观众从她外在的表现被动地感知到此点。

两部电影本质的区别就在于《海边的曼彻斯特》与观众间隔一段必要的距离客观呈现男主角的痛苦,这反而引发了共情,而《淡蓝琥珀》看似主观呈示女主角的心理状态,对观众来说却成为一种强迫,迫使他们去感受女主极端的悲苦境况,从而导致了强烈的厌恶与反感《淡蓝琥珀》看似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来,呈现女人在丧夫后陷入的极端痛苦状态,背后实际是男性导演对女性心理的暴力想象,女主角的悲惨遭遇实际上没能引发任何同情。

与此同时,电影过度使用虚浮美观的镜头表现进一步说明创造者在表达时缺少必要的真诚,只是在剧本创造过程设计一个个情节点,让角色不断遭遇痛苦的境遇同时妄图通过这种悲情的贩卖来引发观众的同情其中没有任何日常生活的质感可言,细节是完构一部电影完整体验的关键所在(侯孝贤意义上的《淡蓝琥珀》是真“PPT电影”,徒有其表的镜头铺陈的叙事节点:相识、死亡、纠纷、帮佣……只不过导演聪明地将其打混在闪回的容器中,让观众难以辨清:影像只提供信息,没能创造体验我们要像拒绝一位擅长撒谎的渣男那样拒绝这部电影,因为它只有对女性心理和情感的无知消费

 5 ) 一般

剧情套路,看着没爆点,吃点爆米花看看就得了还要140字,有病的设计1548679495818678484697646365189978564664664688888888899525666655549425464825487664875466431594637694564661646979466464646646466464664646466464646466464664646646464646646466464646616464664646466464

 6 ) 仿佛一拳打在海绵里

又是根据须一瓜的小说改编。

她最出名的被改编作品是《太阳黑子》(电影《烈日灼心》)。

而上一部被改编的是《淡蓝色的月亮》(即《夜色撩人》),结果票房口碑都十分惨淡。

对了,一直以为须一瓜是个男的!

有两个作家的作品越来越多导演爱改编成电影,出来须一瓜,还有一个是胡学文,就是《一个勺子》的作者。

在回忆与现实之间不断跳闪,看着有点累。

大概是实在没多少情节可以挖掘,只能在婆婆妈妈打碎打乱中寻求节奏的变化,不至于太沉闷。

老是在计算,强调生命的价值,一天才值多少钱。

想起《小武》里的称人民币,后来有些地方送礼金就是以斤论的,好像是江浙一带,嫁人就是以钱来衡量一个女人的价值,而死亡赔偿来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很不公道,却又是如此残酷。

女主的幼师塑造,一点也看不出来,你说她是任何一个职业都可以。

失败。

正常而言,或者说非套路来讲,女主怎么都会把情绪带入到工作中,甚至会伤害报复小朋友,因为别人无心对她的伤害(撞死丈夫),而对无辜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整个戏看下来,大部分时候女主的表现就像一个神经病,就是那种智商不在线的傻子。

吕聿来床上“定格”谈论闪光球灯的姿势很吸引人。

这灯光看着像城中村不可描述的发廊。

整个戏就仿佛一拳打在海绵里,导演架子很足,但完全使不上力,就只是花架子。

整个戏就仿佛一拳打在海绵里,导演架子很足,但完全使不上力,就只是花架子。

吕聿来这个“文艺小生”硬是红不起来。

耿乐曾经红过,还有没有机会像潘粤明一样翻红?

女主王真儿某些角度像梅婷,但演技相当一般。

整个戏就仿佛一拳打在海绵里,导演架子很足,但完全使不上力,就只是花架子。

最后,重庆还真是适合拍电影的地方。

 7 ) 我们都是淡蓝琥珀

蓝色,不是一个让人舒服的颜色,但是是会让你喜欢的颜色,《淡蓝琥珀》亦如此。

没看过原著小说的我惊讶于导演的展现,人生诸多问题都需要计算,可是就是有些帐永远算不清。

执拗追逐结果桎梏了自己,走出深渊发现依然可以活着,我们不就是这样吗?

“荷洁”意寓“和解”,和自己和解,和社会和解,和种种的过往和解。

我们都是蚂蚁,是选择做琥珀里的蚂蚁还是凝望琥珀的蚂蚁,未解,可心中答案已定。

整个故事缓缓展开,活在现实却被回忆拉扯,可能觉得女主执拗、对丈夫的死婆婆的死无关痛痒,但当你看到她为了宠物蹲在马路边痛哭难以自已你瞬间就能理解到,啊,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与其说她是故事中的人,不如说她才是那个凝望深渊的人,王真儿把这样的一个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你分不清她是演员还是“荷洁”,她立于世俗之外,看着身边的人像小丑一样登场表演,痛苦的来源的不是挚爱的死亡而是自己无法脱离这个世界亦无法融入。

曾几何时,我们都如此。

蓝色黄色交映穿插,回忆为暖现实为蓝,蓝色琥珀,生于黄色浸染变蓝,我们都是蓝色 琥珀。

《淡蓝琥珀》剧照

 8 ) “人活一天,值多少钱”本就无解

#淡蓝琥珀1217#光听片名就很令人忧郁。

“人活一天,值多少钱”本就无解,荷洁偏偏用自己的方式追问着,丈夫活一天25值不值,那30万再加上后来发生的一切,婆婆的丈夫的死值了么…社会的一切都明码标价,人命30万起,补漆4500,快递寄出被退回也要付邮费,救护车去了回不回都要付钱,撞死狗不算逃逸,通灵伤元气加钱才能继续…她说,“骗子,都是骗子”。

生活里的荒唐帐很多,无法和解。

但相信有一个平行时空里,没有意外,没有仇恨,喜乐温热。

愿我们都不会活成困在琥珀里的小蚂蚁,凝成琥珀,却失去爱与自由。

若不是#鲜映#,我应该不会注意到还有这样一部深入现实肌肤纹理,追问生命长度价值的文艺片,喜欢。

也喜欢王真儿性冷淡风的高级质感。

 9 ) 他只是一个人呀 须一瓜作品原著的读后感

看《淡绿色的月亮》的一点感想小也最初了解到这部作品,是因为想看电影《月色撩人》,但是当时搜索的时候搜出了《夜色撩人》,以为找到了,就稀里糊涂的看完了。

看完后,当晚还觉得有点怕怕的,虽然里面有个韩国演员有点让人出戏,但当时电影中所讲述的故事却让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于是我又去打算搜索资料看看这个影片的详细介绍,才发现自己找错片子了,哈哈。

不过也意外的发现了一部好作品。

后来注意到这部片子是根据须一瓜的小说改编的。

最近正好又有一部须一瓜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淡蓝琥珀》上映,于是把两个小说都找出来读一读。

不得不说,须一瓜的作品短短的,但所涉及的问题却很深刻,而且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

就这部作品而言,就可以从女性心理,两性关系,责任期待,拼命还是保全等多角度去解读探讨。

须一瓜擅长描写女性心理,尤其是女性比较细微幽微的部分。

淡绿色的月亮描写了女主人公在经历了一次入室抢劫后,对丈夫的期待坍塌,从此对丈夫产生不信任。

女性心理挣扎的部分写的很好。

淡蓝琥珀中丈夫因为意外发生交通事故死去,只赔了几十万,但是女主人公在与肇事者的生活进行对比中,突然陷入生命价值的强烈反思。

这些作品让我想起了罗生门电影中,妻子和丈夫在遇到劫匪抢劫,并且妻子被强奸后,两个人对于当时的反应和感受有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从小的方面可以从女性心理视角看,到文章后面,王千源扮演的警察的视角,又可以把问题推向社会责任期待的角度来看。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被赋予一些期待,而当这个人在某些时候并没有完成大家对他的期待时,反而遭到弱势的人对他的暴力。

写到这段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汪兆铭。

有时候他在做一种保全大家的事,尤其是在对方实力过于强大的情况下,但到最后,他委曲求全保护了的人却对他千夫所指。

这个故事小到两个人的关系,再到社会期待,大到国家层面,都是让人比较困惑的。

可以说并没有一种万全之道来解决这种问题。

很多事情从理性角度来讲对的事情,往往情感上让人没有办法接受。

 10 ) 明明是个疗伤题材被拍成了悬疑片,我喜欢这个操作

1、女主整体形象太文艺妆容太精致了,和阶层不符是我的刻板印象?

我觉得不是…一个从北方漂流到重庆穷苦人家出来的女孩子,因为房子因为想要一个落脚点嫁给了一个当地的男人,虽然后来爱上了那个男人,但不能免除起初的物质影响,而且这也是她通篇念念不忘的计算她男人每天值多少钱的根源。

2、其实这部剧可以看作是一个丧偶的女性,自我疗伤的过程,最后搬着一箱石头到江边,一块一块的往江里扔,就是卸下了心中的负重,表意显然是很浅显了…我喜欢的就是这个疗伤过程,被处理成了一个悬疑的故事。

时间线的交叉处理很顺畅。

3、电影里很重的笔墨是描述阶层差异;比如她男人每天值25,但世界上有部分人一件打折的衣服就3k,且并不care这3k…垃圾袋等种种细节的堆叠,形成巨大的落差,加剧了女主的内心的重压,那30万变的越来越轻,只能扭曲了内心才能维持表面的平静。

但这个阶层差异,个人觉得表现不够;有一部分是因为女主和女主人造型及气质问题,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女主的行为。

虽然时间、空间都不一样,对比也可能并不适宜,卡隆的罗马里女主人和女佣之间的阶层对比就做的很足,无论是个人形象还是行为。

4、导演还是有点想法的…蛮喜欢婆婆摔下楼梯那段的:抱头坐在沙发—被风吹开的窗户伴随着巨响—回头发现摔在楼梯口的婆婆…电影整体的情绪也不泛滥…最近真的看太多云贵川方言的电影了…总的来说,能在影院看到这个片子,对观众来说是一种幸福,虽然我一个人包场了…………最后不明白,明明她的琥珀是淡黄色的为什么电影名字叫淡蓝琥珀?

《淡蓝琥珀》短评

优秀,有想法,完成度也很高,五星以示鼓励!

5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力荐

琥珀中的蚊子忘了时间 却淡不了受伤人的心 立体的城市里 有些人过得不如狗 有些狗像人一样念着情

10分钟前
  • 超人叔叔
  • 还行

电影的空间感很特别,局限但不拥挤,困境带来的茫然,众人带来的冷酷而无助,用镜头说话。配乐克制冷感十足,但总是能磨挫你的心。片段式的叙事,回忆与现实双线共行。琥珀,虫子被困其中,像诅咒似的,身在灵死,所以它到底是死是活?被困在都市的孤儿们,他们到底是死是活?女主基本是一种无状态的表演方式,很少看见她的情感出口,你会怀疑她和周边人的情感状态,以至于她究竟想做什么,但最后当看见落地窗上她的脸庞而大背景却是对岸的高楼,你能感觉她就是你,困惑而麻木着。比较有个人风格的新导演,他的电影未必会大卖,但华语需要这样的电影风格。电影说不上有多少现实意义,更像是一种内心矛盾疑惑的独自抒发。它的好也同时是它的坏。

15分钟前
  • 那一抹无名的红
  • 推荐

拍的很真实,给王真儿点赞,只是导演的用意可能不太被大家读懂,评分低了

17分钟前
  • 黑色饼干
  • 推荐

非常平庸,没有传达稍微积极的价值观,而是把现实中的贫富差距现象干巴巴地移植到电影里。那种数字表达显得无聊愚蠢,从头到尾贯穿阿峰一天值25元有些可笑,因为人刚出生到具备自理能力这段时间是索取而不是产出,可以说价值为负,算账根本就是荒谬。穿插的回忆也是不痛不痒。

22分钟前
  • dikseg
  • 较差

神经叨叨的………没看懂具体想表达啥

24分钟前
  • Lee_刁
  • 很差

俗话说的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所以,凡事想开就好。

26分钟前
  • 咖啡只喝速溶
  • 还行

题材可以深挖,奈何本子深度不够,一个想引人深思的片子就别虚头巴脑的力求每个镜头都有美感了,有点尬,女主的颜非常心水,可惜演技被同片的小男孩都吊打,可惜。影片算用心吧,可惜导演个人能力和视角有限,驾驭不了。

28分钟前
  • 怪到一直美
  • 较差

王真儿长得真的好像周韵啊。故事很简单,年轻女子因一场车祸失去了丈夫,原本安稳的生活被彻底摧毁。作为回报的是三十万的赔偿金,她无意间发现,死去的丈夫每一天的作价仅仅是二十五元。她的丈夫死的时候32岁,一年有365天,她的丈夫总共活了11680天,拿30万除以这么多天,平均一天大概是25块。也就是说她的丈夫一天就值25块。由此陷入了 “人活一天值多少钱” 的思索。她和丈夫之间的感情是半推半就的,并不热烈,但是她的痛苦却是真实的,来自和这个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的痛苦。「在宇宙里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世界,但是是在不同的时空里。但那些时空里都有我们,但是时间不一样。比如说在现在这个时空里 我正在给你洗澡,但在另一个时空里你可能已经洗完了。而在其他时空 你可能还没开始洗。」

32分钟前
  • 曼靑
  • 还行

书上说生命是无价的,调解书上赔偿金额却不容置疑。同样是包裹着蚂蚁的琥珀,博物馆里展出的的和天桥上小摊贩卖的,价格相差400倍,死去的丈夫一天只值25块,一份保价快递却要72块,怎么也想不通的数学题,让她无法与自己和解。假大仙没能问出答案,现世报却来得飞快,冰棍是那个夏天最后的记忆,楼顶的庆生会编织出平行宇宙里的美梦。

36分钟前
  • 占逗鸡
  • 推荐

跟《路过未来》同一挂,略微好些的便是最末大团圆的梦境,将狗作后代的象征太恐怖。琥珀的价值是凝固成实物的“时间和金钱”的中国时代符号。什么时候这类国产片可以摆脱那种半死不活有气无力的假氛围而不是一味玩叙事结构呢。

37分钟前
  • 愁容童子
  • 较差

时间有时是减法,让那尾音越来越弱,有时是加法,念头一旦产生,会越来越重。整部片子的气质非常须一瓜,如果不去寻求“和解”可能会更好。王真儿一如既往的不动声色很贴合人物,吕聿来演这种底层软弱无能自私又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南方小哥实在得心应手。(感觉他随时可能将你抛弃,但是被他清澈的眼睛望一望,还能再原谅他一次。

41分钟前
  • 小浅
  • 推荐

摄影不错

45分钟前
  • Dodo™
  • 还行

需要沉浸在此才能感受到。王真儿演的真的太平淡,太懦弱,太小市民,如同我们,现实的令人心惊。

50分钟前
  • 吴山明月
  • 推荐

可能败在女主角一脸的的玻尿酸,高档口红和柔顺秀发上了。

54分钟前
  • 小不靠谱丶
  • 推荐

鼓励一下

59分钟前
  • 湖口吴继三
  • 力荐

世间的一切早已标好了价格,命也是。

1小时前
  • Seymour·X ㍿
  • 还行

这故事讲的很一般

1小时前
  • C.大拿
  • 较差

穿插的叙事很吸引人,摄影和配乐也很加分。至于女主这种想逃离却走出不过往,想对抗却又无计可施的状态,也许就是现今大多数人的日常。

1小时前
  • 夏飞花
  • 推荐

人物没立住,痛点?你需要什么?这个摄影有意识,但这个打光也忒牵强了,故事本身就一般,琥珀也是噱头,没有达到实际转变,表演就更搞笑了。还有这个是饱和度战士吧,闪回大可不必如此吧

1小时前
  • 無病呻吟患者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