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言
The Testament,Haedut
导演:阿米查伊·格伦伯格
主演:Ori Pfeffer,Rivka Gur,Hagit Dasberg,Orna Rotenberg,Emanuel Cohn,奥里·雅尼夫
类型:电影地区:以色列,奥地利语言:希伯来语年份:2017
简介:45岁的约埃尔是大屠杀研究方面的国际专家,他花了超过15年的时间努力研究纳粹在奥地利和匈牙利消灭犹太人的方法。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他偶然间发现了一些机密文件,这些文件暗示他的母亲生活在假身份之下。他确信这是一个错误,但他越深入研究,就越怀疑他母亲的犹太身份。这是关于一个人愿意冒一切风险去寻找真相的故事。详细 >
德国犯下了滔天罪行,道歉忏悔赔偿,还动不动被拉出来鞭尸。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死不悔改。——根源出在美国的双标对待。美国如此不讲公义,怎能服众?凭什么做世界的共主?
耻辱,愧疚,让知情人缄默。死亡,让真相消逝。若命运使我必负重前行,我选择背负真相而不是秘密。无论好坏,为过去画上句点,然后才能向前。在追寻大屠杀的真相和主角身世的真相中,都贯彻着执着的信念。所有大屠杀的电影里,这部不是最震撼的,但依旧有触动人心之处。
致那些失去了一切,仍选择生活的人们。
premise那么灵 拍得什么鬼样子
几乎隔绝了所有商业元素 纯粹且安静 如果觉得苍白 那去了解下历史和宗教 再来看一遍 感受下真相和真相碰撞的力量
#SIFF2018 以色列佳片pick一下。对圣经发源地一直有种敬畏和向往。犹太人屠杀的话题第一次深入,故事片亦像纪录片,铺垫部分略沉闷但之后渐入佳境,男主母亲没有过多台词,透过零星采访片段才是她内心的真实流露
致敬失去一切仍拥有继续生活的勇气的人们。
犹太人+大屠杀固定组合,很难拍出新意。虽然导演也略微改换了方向,但仍不充分
#siff#非常不错的剧本,历史学家挖掘历史真相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牵动自己的生活产生冲击,这一条线很巧妙。寻找真相的过程一波三折,略带紧张感,也让人更深入地了解整个犹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挖掘和保护。
可以算作一些战争相关创伤的求解之路,或者说,战争以外的附带影响远比想象的还要大一些,比较沉静而且近乎刻板的人物塑造,但不可否认,民族矛盾叠加战争创伤附带国际关系,故事里有太多的故事了。
比较平淡,居然能听懂几个单词
大屠杀犹太权威学者,经研究发现自己并不是犹太人,这个真炸……
2018.6.18 siff “In honor of who lost everything but chose life” 施害者和被害者已经和解,但历史依旧有难以发现也难以治愈的隐疾,然而真相和信仰都不是解药。
#2018SIFF# 虎头蛇尾,身份探寻与在做的事情龃龉,可以分两部片子拍。
感觉看了半部好片。前半部分很讲究,对真相的执念和对身世的怀疑次第铺开,生活中的矛盾逐个激化。然而即便如此,镜头和节奏依然井然有序,保持着相当的克制,比较难得。后半部分从生活的冲突转向了更大的真相和普世价值,似乎有点跑题。男主一出来还以为是本金斯利。
追求真实用什么身份不重要,真实不可变,要么接受,要么否认。最后十分钟非常精彩了。好片是好片,容易看睡着🤣
嗯,确实。战争远未结束…
导演可能没学好剧作 那么好的题材 导演竟然把它搞得乱七八糟
电影立意其实是有小惊喜的,因为并非单一叙事只强调犹太人的受害者身份,但我认为在影片最后男主发现自己的母亲并非犹太人才应该是这部电影的彩蛋,因为有太多可以深入的点,犹太人在历史和宗教中的挣扎,自我身份认同问题,男主信仰崩塌后的余震与迷茫等等等等。。。但是影片居然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赘述男主如何"秋菊打官司",拍得极为沉闷,最后的反转太过短暂跟草率
真真切切人生的十字路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