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这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是上帝没时间关心的微尘吧。
窄哥的妈妈,上一次旅游是四十多年前新婚蜜月,一辈子赌马,偶尔赢来的钱借给儿子开保洁公司,自己却节俭到用过的口罩蒸煮后再用,最后孤独猝死在成天呆着的沙发上。
年轻漂亮的女孩,经历了常见的那一套,生下女儿独自拉扯她长大,疫情期间找到一份做清洁的工作,很勤劳很卖力地干着,却因为清洁剂掺假的行为害了老板,自己也羞愧离开,艰难度日。
人到中年的窄哥,勉力经营着自己小小的清洁公司,诚信经商,善良待人,却被女孩连累公司倒闭。
他对女孩颇多照拂,女孩却只担心欠他太多。
最后做了保安的他,看到地上的污渍,忍不住自己动手,又干起了老本行。
那段刚刚结束的特殊时期,影片用一对母子与一对母女的故事娓娓讲述,逼仄的住所,黯淡的灯光,辛劳的男女,快乐多半用美食来实现(因为移民的梦想非实力可以支撑),偶尔想想生存的意义。
这不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即使微渺如尘埃,也有自己短暂漂浮的瞬间,也会在阳光的照耀下自在飞舞片刻,然后沉入大地,杳无声息。
有点忧伤,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
疫情好似一场梦,但它对人们的影响又真切的存在着,一切并没有回到正轨。
近期的二阳高峰,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某些行业小企业依然没有摆脱疫情带来的困境,小县城外来人口减少,大家好像也逐渐降低不必要的消费……“有得做就做,有得吃就吃”饱含了太多普通人对生活的无力。
有得拣的话边个唔想过得更好。
“这个世界坏,不代表你要做一个坏人”十分欣赏佩服像电影中“窄哥”这样善良的人,自问做不到。
但世界却需要这样的好人,给予一点温暖。
最后,香港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香港,人才流失,繁华难现。
且看日后会如何吧。
影片真的很接地气,本土小成本电影,人文关怀尽显。
又是大陆影视所欠缺的。
首先,剧情的打磨欠妥。
全剧最大的矛盾激发点居然还是很俗套地发生在小孩到撒关键试剂。
事先剧情铺排,强调“不要到撒”等于变相告知观众这将要到撒;而这个如此紧俏且少量的消毒液,真的完全没有必要让小孩来操作。
其次,二次雇佣的发生也显得过于单薄。
要知道,这个偷客户口罩的人,同时也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在便利店利用女儿的幌子,偷冰激淋的。
具有如此重偷窃前科的人,居然就是在街上看到的画面产生同情,进而就发生了二次雇佣。
如果真是这样,这个生意最终被干黄了,可以说没有太多值得同情的地方了。
另外,女主的妆容和颜值过高,缺乏代入感。
即便设定是一名20出头的少女,但是独自带着小孩的同时,干着也是极其脏和累的清洁工作,每次出镜都依然是青春无敌般的妆容,这很难不让人出戏。
最后,张的演技配得上男主奖项的提名,但也仅仅是提名的水平而已。
和《正义》当中的麦沛东等的演出,还是有差距的
🇨🇦电影院海报
文艺确实反映生活和社会,小时候的港片主题或正或邪,家有喜事,古惑仔,赌神赌侠,逃学威龙…都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而最近看的港片,都充满了逼遢,压抑,挣扎的气息,从桃姐开始,但破地狱,还有这部。
细朱童言无忌那句:为什么他们可以走,而我们不可以,是不是我没有改英文名?
走不走不重要,走的权利更重要。
可对于普通人来说,谈何容易,知道偷便利店雪糕不好,顺主顾家的口罩不对,进货三十多条内裤网上卖原味给lsp羞耻,但能怎么办呢?
寄托于马会,六合彩?
还是像男主一样寄托等疫情结束就一切会好起来?
环境病了,可见,没准备好的人和家庭,何去何从?
什么是困境,困境就是进和退都不对,躺和卷都不行,毫无解法,这才叫困境。
可能,把进口光触媒消毒液稀释勾兑下,反正主顾也不会check,才是喘口气的方式?
亦或是男主那句:你知道我妈上次旅游是什么时候吗?
是四十年前。
你说将就活?
将就活就容易?
消毒液稀释多了,就成假的了,税务部门是真的会带人上门查抄的。
众生皆苦,越大越悲悯。
张继聪和袁澧林饰演的男女主都是在底层生活的小市民,感觉都不如一个正常上班的打工仔。
张继聪这个角色太“好”了,第一次对袁澧林失望后因为看到一家三口那幕而选择原谅,第二次失望后因为细朱而原谅,他一直在原谅和付出。
袁澧林这个角色太“坏”了,从第一次的口罩,到手表,到消毒剂,她每次都在看似悔改的档口做错事,作为一名单亲妈妈来说,她为了生存为了女儿愿意去干一些苦活累活,但是又会做出一些不好的事,直到最后,看到细朱学她,才终于良心发现。
整部电影前半段不错,两个孤独的尘埃互相靠近,相识相知,好好发展,大团圆多好呀,非要搞成这样,何必那。
两个角色的性格可以说是正反面,在几件事的处理上也是天差地别,我感觉这也是本片的一个主旨,在这个社会上,像主角这样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在一些事情上到底该如何去做?
是见得人拜得神还是抱怨?
本片整体画风还蛮喜欢的,两个主角也都是喜欢的演员,乐坛叛徒越来越有魅力了那,袁澧林演技也不错,演出了一个自己都没活明白的单亲妈妈的感觉,就像刘德华在金像奖颁奖时说的,你会更好。
电影聚焦疫情背景下的最最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立意很不错,相信经历过疫情的我们都会很有感触。
看到窄哥妈妈为了省钱而用蒸锅蒸用过的口罩,真的瞬间想起来当时口罩缺货时的状况,深有感触。
但是吧,真的很想吐槽下,这个简介就很误导人,“看似不务正业的Candy竟能化解窄哥工作上的困难”,我以为是Candy会通过自己的聪明为窄哥招揽生意之类的,结果竟然是面对缺货的清洁剂用水稀释来欺骗顾客…如果说在当时疫情缺货的背景下为了生存稀释清洁剂实属无奈,尚可理解,那后面在明知缺少清洁剂的情况下还让自己年幼的女儿来分装,导致清洁剂洒了,之后又用假冒的清洁剂欺骗客户,这真的是又蠢又没良心…最后连累窄哥被投诉,公司倒闭,她就只会落跑,这叫化解困难吗?
这明明是制造困难… 窄哥在便利店门口看到Candy偷雪糕的时候就知道她有偷东西的毛病,还是请她帮工,结果Candy趁着做工的时候偷了熟客家的口罩,害窄哥丢了这个熟客,但还是原谅了她,给她机会,喜欢上了她,后面还想要让她们搬到自己家里住照顾她们母女俩,最后公司破产还把多余的几万块给了Candy。
这想表达啥?
女人只要长得漂亮哪怕不学无术偷摸拐骗还带着孩子也有男人喜欢?
看完有种吃苍蝇的感觉。
单亲妈妈确实不容易,为了生存为了养活女儿去偷去骗,心酸又无奈,但是编剧你好歹给Candy这个人物塑造得丰满一点吧,比如偷了东西之后多少有点愧疚之情,害得窄哥破产之后努力打工给窄哥还钱?
现在的这个Candy人设真的让人喜欢不起来,因为没有任何亮点啊…
《窄路微尘》是一部十分不讨喜的文艺性电影。
因为观众不一定能看得明白,尤其非港人真的不知道男女主角在干嘛,觉得他们的相逢相遇很无聊,剧情又没有高潮,生活化到会让观众无趣。
但是,对我而言《窄路微尘》却非常地精彩,它让我想起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同样是两个人相遇相知,有股卑小人物的日常人生苦悲,人性触角描绘非常地生动。
小飞侠清洁公司老板窄哥〈张继聪饰演〉,因为疫情关系,生意大不如前,其父三年前过世,其母又病弱,这是人最怕的情景,一切都在不如意之中,又遇见疫情随时的生死,仿如微尘不足以道言。
Candy〈袁澧林饰演〉年轻单亲妈妈,离家出走,带着女儿到处求生。
为了生存,为了女儿,她什么都愿意去做,哪怕去网咖上班,面对看A片的男顾客做不雅动作,也只能视而无睹,继续地为钱忍辱下去。
相逢何必曾何相路,在窄路相逢也许是个缘分!
就像窄哥说的:“我们都是一粒微尘,或许上帝看不见,不过没关系,我们看得见彼此就好了!
因为彼此看见,看见了彼此各有各的软弱与无奈,都在生存的风口中勉强度过,笑泪都在尘中不经意地流转,无人看见,纵然被看见也能沉默!
”以疫情为背景,以生死为副轴,生存是电影的主旋律!
流感疫情死的不只是人,连生意也因疫情而做不下而倒闭!
窄哥带着Candy打扫独居老人突然暴毙后的屋子,窄哥母亲的离世,都是人生之痛,而这痛在疫情期间,相信大家都感受了不少,有不少亲朋戚友突然的离世错愕!
Candy找到窄哥公司上班,却因为偷了主人家的口罩,彼此发生了摩擦!
因为当时口罩的短缺,有钱人可以有一用即丢的口罩,穷人却没钱买到口罩,在危机时代,贫富之间的差距顿然一目了解,谁才是最值得保命存活下去?
穷人只能任病毒及命运摧毁吗?
导演没有把窄哥与Candy的人生过去交代,有人说角色不够立体,观众无法了解他们是怎样的人。
但我倒是欣赏导演的这种留白,昔日不必提,当下生活的他们更为重要!
窄哥为什么到了这个年纪还未婚呢?
为什么遇见Candy,会突然觉得彼此有股暖意,他们的爱情真得很纯粹,也许因为这份淡薄,最后让彼此只能成沦落人!
个人认为Candy可能很多方面还不成熟,伪装得乐观,私下的悲情,但至少她的是心是善良的,虽然有时总会做错很多事,但这一切最后都会使她成长,使她成为好妈妈。
算是最近静下心来看的一部电影,感觉都在强调人还是应该要有善意、善良,无论是在面对自己/他人,还是在教育下一代。
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确实会有很多相对来说比较“坏”的方方面面,但就算是这样,我们也不要做一个坏人,要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
整部戏的情感表达很细腻,感觉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场景,看的过程中确实会引发一些思考。
男主真系好大度,睇见男主哩份大度和勇气信任,自己嘅心都会觉得慌,揦住揦住咁,可能系受到左当今社会影响,睇依出电影系会觉得心灵有比清洁左,但系心入面都系会有抵触。
讲翻到电影,我觉得揦住揦住嘅其中一个原因就系,到结尾我都有幻想紧女主会稳机会对翻住男主好,我觉得咁样付出嘅一个人应该会有些小回报挂?
但系结尾都静系阿窄起到继续清理紧人地留低嘅污糟嘢,所以我觉得电影唔比 “回报” 哩个举动,会令电影想同希望观众可以重新拾回大度、信任机会变得渺茫。
意思就系电影传达比我嘅不足以令我重拾勇气去大度、信任,只会令我感叹可贵,所以我有再不得不赞叹阿窄,起母亲也去世无依无靠下依然重拾相信Candy扶起Candy嘅勇气。
咁Candy至少有比阿窄改变到,大嘅都系咁样行为,细嘅睇见又点会唔学咧?
真系可以改变到一个人唔容易。
仲有,细嘅经历左咁多都生性左,都识得感恩阿窄。
所以点知咧?
话唔定Candy攒到钱手头无咁紧就会去报答阿窄咧。
当今社会太容易浮躁,起大家都困难嘅情况下,大度、信任、理解、释怀、勇气真系相当可贵,我愿意起后面加个“科幻片”标签。
疫情下的小人物的挣扎,男主因清洁剂不够想推掉工作,女主劝他换其他低档的清洁剂代替,顾客其实分不出来,但男主那句,“但是我分得出来”。
甚是让我感动。
世事纵有不如意,但我依然选择善良,社会上也许有很多不好的事情,但善良的人依然选择善良。
平凡但善良的人往往更能打动我,故事最后虽然没有交代男女主角的感情,但有交代了男主最后做保安但看到清洁的问题自己主动去清理,女主开始在茶饮店学习做店员,反而没有过多交代他们之间的感情。
也是让我觉得接地气的地方,很多感情往往不一定有结果,但是小人物努力生存于社会这样一个信息让我觉得很接地气,这是我推荐这部电影的理由,平凡而接地气,小人物努力挣扎生存于逆境的故事。
四字联盟聚集点
#23.06.01-05.31##HKG-LAX# 是很朴实的港式叙事。纯粹的市井展示,不谋求答案,只有场景、人物,以及一种活法。
没看出来底层人互相扶持的惺惺相惜,看出来导演和编剧一起编造出一个完美的底层男(况且也没那么底层),这种人只存在于男性的自我意淫里。撇开人物塑造的bug,其他令人感到温情的时刻就是母女的一些镜头了。
感觉底层的人看不到希望,能看得出来是疫情期间拍的电影。为母则刚,女主也算是在夹缝中生存,还要照顾自家闺女。所以说投胎是门技术活!
人物塑造得太失败了,男主真的是一厢情愿到令人吐血,简直是人间真善美的集大成者。女主大败路人缘,尤其演员的演技也get不到,完全不像是艰辛度日的单身母亲。本来就是个温情糖水片,普普通通,这下可以划入烂片的范畴了。
疫情时代佳作之一。不掺杂意识形态私货,香港现实主义依旧可以做到真诚。男主演得很好,但人设过于完美而失真,是唯一的瑕疵。
新导演处女作加 1 星。疫情时代里的香港小人物故事。故事平淡但情感动人,视听娴熟,男主角表演很好,有质感有内涵。女主角略青涩,妆容过于精致,但也算在剧情内完成任务。香港电影能不断涌现这种新人,地域+文化意义上的「香港电影」的血脉就能延续下去。
唯一的一点好处是这几年的疫情片中,这部算是视角最平实的了,镜头扫过的街景中有一种感情的柔光。但情节推进全靠一个无限闯祸一个无限圣父,这本就是一种幼稚的剧作方式,遇到尖锐的疼痛则像本片对女主的塑造一样采取逃避态度,所触碰到的所有事件因果也都只在表面浅尝辄止,说贴地呢,男主台词又有做作之处,女主既然生活那么有困难,导演为什么让她一套又一套地换衫?就别说肯洛奇了,连一众本土前辈如张之亮等人也拍马都追不上。整体令人失望,2.5.
张继聪这张苦大仇深的脸挺适合演这种角色的。女主则太光鲜亮丽了,完全不符合人设。
这个人物写的想给两星写希望,写救赎,写片刻的时代,写个人 尘土,互相,(咬住不放) 这些东西在这个人物关系和张继聪这个人的行动/性格上全面崩盘 让这些想写的变得一文不值 他是不解愤怒绝望了,可之后呢?他什么也没做好的是记录了片刻…可那个片刻改变了我们的所有,周遭,个人…口罩 体温 货源 死亡 让口罩二次利用 进出体温 没货的东西 长辈离世 大小是一个视觉母题 窗口 楼顶 想写的太多,都点了点,可全毁了丢女孩真漂亮真灵啊 她的设计也好,衣服永远是暖色人物和人物关系写的让这些全都变得廉价以为卖原wei这还有后续
2023年5月14日,在疫情散去的母亲节,我失业在家看完这个电影,也挂念刚走100多天的母亲。剧中的母亲去世和后事办理,是多么像几个月前的我所经历的。直到字幕开始滚动我还在期待着他俩有个好的结果且幸福圆满,可最终没有,也许这就是生活的复杂性,不是所有事情都有结果,更不是所有事情都有好的结果。
烂片啊,憋不出来,还不如简单粗暴
疫情下香港小人物的故事。有真挚淳朴的部分,时代背景其实关系不大,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不论何时都挺难的,只不过疫情加剧了这种难度。日本电影里有很多这种小人物之间相互帮扶的故事,共度难关,角色形象就立得住得多。本片的两个主角,男主烂好人得没边际,女主一次次犯错却不改,都让人觉得不太信服。女主把男主搞得公司破产,罚了不少钱,还差点坐牢,居然男主还要拿钱给女主?一个完美的善良形象,不像是在底层摸爬滚打过几十年的人。善良也是有尺度的才真实。另外,真的有人能在打扫过的房间里分辨出清洁剂的不同?
一个关于生存和选择的小小故事,也很可能是袁澧林迄今为止最好的机会。“逃生出口的一线光 流光了眼泪便能看”;即使小得如尘埃,境遇很狭窄,也终会找到条可以行下去的路。导演很意外地有意挥低了那些这期间的愤怒、误解以及无助,把“移民”“条例”都隐于台词或是背景中,而试着攫取这个城市的点点珍贵与光亮,也好像在用《我的大叔》式的故事去做个切入(Louis制服真的好帅(:)。它的完成相对是有些温吞的,但这一切过后再看又觉得是珍贵的。
时…时代产物?但是真的很温吞也差了很多口气啊。
讲人间一粒粒的埃,也讲冷暖,但也是一部商业课,要有诚信,要讲操守,别随便挑合伙人,否则辛辛苦苦几十年做的牌子,倒下只在分分钟。
3.5 虽然我依旧很讨厌angela yuen 但我也被这电影之中那些充满情感的街景shot打动 就算我其实看了蛮久现在不太记得结局如何 但我记得我很喜欢那些我也认得的街景
+.5
太假
唯一亮点就是疫情视角了,两个角色写得都挺别扭的,男主完美人格,善良到缺乏真实感。女主则是可怕了,惹事又不能担。搞不懂这俩人是怎么写出来的,太人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