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看了好几天终于补完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晨间剧,前面是看得津津有味但从东京篇开始就走偏了,悲剧就开始了。
虽然爱抖露是很热血,但小秋这有一出是一出的态度真的不讨喜,海女→南部潜水员→idol→演员→海女+组合。
完全搞不懂宫九在想什么,没有热血啊!
爱抖露也好,海女也好。
我看的时候就在想秋酱你到底在想什么啊!!!
想当爱豆就给我好好干啊!
当演员就好好干啊!
要替yui完成梦想的!
一会儿一个样。
而且宫九把小秋这个角色塑造得过傻了……不会察言观色也就算了,一句台词居然要念40遍才过,要是真实的演艺圈早被导演骂死换人了好么!
虽然是晨间剧但是也不用这样为了表现元气降低智商吧。
而且说实话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元气的,梦想一会儿换一个,半途而废。
呵,有什么好高兴的。
所以我算是看得蛮无语的。
龙平这个角色真的越看越能感受苏点,我要是小秋我就爱上水口!
妈的给我一个男朋友似的经纪人好么!!!
我要是编剧我就写水口和小秋在一起啊!
因为全剧的男性角色,唯一一个从头到尾没有缺点的人就是水口了!
先辈、爸爸都是很容易喜欢上别的女人 ,洋开始不思进取…水口超温柔而且一心一意想把小秋培养成top idol. 小秋成功甄选上女主角他高兴地抱住秋。
简直跟养女儿一样(喂)。
真的是全心全意的经纪人!!
TTUTT 越看了解到水口这个人后,越深陷进他的魅力中。
《四重奏》里没感受到龙平的帅气这里感受到了。
不喜欢编剧还有是因为洋这个角色和yui. 洋就是一个悲剧的角色。
说实话我觉得秋就算跟洋在一起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洋的心意三年多一直没变。
就是学长………异地就跟秋好上了。
还有最最可怜的yui沦为编剧肆意凌虐的对象,不仅梦想破灭了,人生也一度全毁了。
一次东京也没去成,最后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去东京还遭遇了地震。
宫九绝对是故意的吧!
故意虐yui! 只因不是女主。
我真的无语。
女主光环真是太闪耀了。
虽然我知道人生中不能没有挫折,可是不用把这么多的挫折放在一个17岁的女孩子身上吧。
秋成为她第一个朋友的时候,她第一次在隧道中大喊出自己的梦想:我想当爱抖露!
;比秋这个东京人还要更熟悉东京;追忆如潮组合和其他地区的爱豆简报也好好的收集贴在墙上。
好不容易要去东京实现梦想的时候,爸爸突然晕倒了;等到爸爸快要好起来可以去东京的时候妈妈又离家出走了。
yui的人生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高中退学,成为不良少女。
经过小秋妈妈和大家细心的呵护,yui慢慢变好的时候准备和夏婆婆一起去东京的时候,通过电话得知妈妈在小秋家里,不能原谅妈妈的她决定不去东京了。
最后一次,去看小秋他们的演唱会时遭遇了地震,从那以后不敢坐火车。
宫九把那么多的悲剧挫折加在一个女孩子身上……我看的挺不爽的,心疼yui. 也心疼洋。
编剧脑洞再大也不用这样。
一次两次就够了,居然三次,也是呵呵了…… 另外学长真的无感。
这个角色也不讨喜。
福士苍汰也不帅。
前面是看得有趣但越看后面越觉得脱离海女的主题了,越看剧情越恼火。
最后剧情几集挽回一下也挽回不了我了。
以后晨间剧慎补,就算要看,也要追着看,因为补实在耗的时间太长了QAQ……
我们来聊聊海女症候群(あまロス)吧。。
来聊聊那157话吧。
我在看完海女的11月底直到到红白的那段时间里一直魂不守舍。
我想认真看完的各位一定有过那样的时光,反复撸着海女一遍又一遍。
至于为什么如此,我想这部剧的魅力是一定的。
一切的都闪闪发光,可爱的电车,绮丽的大海,还有能年的眼睛。
但就是这样为什么我会失落?
恨不得小秋和结衣最后奔跑的那段路程永远没尽头。
其实,结局并不完美吧。
小秋放弃了所有在东京拼搏到的回了北三陆,虽然她喜欢北三陆,但东京拼搏到的她是走了多长的一段路。
结衣自然不用说,又当过不良,又是一辈子不能上京的体质。
到了最后的最后才下了决心,好好呆在北三陆。
可是以她那脾气,心里一定是难过的吧,也仍然渴望着上京吧?
至于北三陆的大家,回北三陆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被毁,更要命的是大家心态都变了吧。
所以,这样是一定会失落的吧!
这时候红白来了。
看红白那段海女特别篇看哭了,不只是因为热热闹闹的请来了大家,不只是因为唱了3个版本的潮騒のメモリー。。
还因为宫九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局。
过去了两年,霓虹的东北慢慢从伤口里走出来。
那个永远上不了京的少女,那个因为地震回到了故乡的少女,站在了红白的舞台上。
いいね~这样的结局。
剧中经常会闪回到有村架纯饰演春子年轻的时候,少女春子留着一头微微烫得蓬松有层次的中短发,刘海遮到前额,让眉毛若隐若现,侧面和后脑留长5公分~10公分左右。
是昭和偶像松田圣子特有的发型,还专名叫做“圣子头”(聖子ちゃんカット)。
在松田圣子刚出道那阵子的1980年~1981年,日本年轻的女子就特别流行留圣子头。
安达充的漫画女主角也常见圣子头,比如《TOUCH》的浅仓南。
1982年,小泉今日子偶像歌手出道发售单曲《我的16岁》。
有意思的是,小泉今日子的发型并没有经过事务所的同意,擅自剪了个圣子头,特立独行对着事务所唱反调。
跟小泉今日子同时期出道的松本伊代、堀千惠美、早见优等其他小偶像也跟着潮流剪圣子头,圣子头变成了昭和偶像的标准发型。
小百合他们提到春子在学校也是第一个剪的圣子头,有村架纯的角色跟当年的小泉今日子相映成趣。
春子在昭和59年(1984)乘坐刚开通的北三陆铁道离家出走,2008年带女儿小秋从东京再搭上北三陆铁路回到故乡。
片子真是爱反复使用春子坐火车离家出走的场景……-_-|||北三陆铁道那只有两节到三节车厢的火车给人感觉是《北国之恋》(北の国から)。
春子还到当地的咖啡屋(喫茶店)打工。
那地方的白天是咖啡屋,晚上过了7:30就翻转墙壁变成小酒吧(スナックバー)。
正是70年代前半期开始流行的小酒吧经营方式,昼间健康欢乐,夜间纸醉金迷。
春子的青梅竹马大吉,坐在吧台椅子上,开口要求眼前的春子给杯中酒加上乌龙茶,少年时期的情絮就像清味的乌龙茶混入了浓烈的酒里,稀释情感转化作对岁月的追思。
《侦探物语》里面的松田优作也是经常坐在吧台椅子上习惯于加牛奶。
春子拿起手里的白色器皿工具,店内在播放70年代流行的昭和歌谣曲,跟客人们嘻嘻哈哈扯皮。
夏婆婆年轻的时候最爱唱的海女劳动歌是吉永小百合的《总有梦想》(いつでも夢を),到现在还时不时哼哼出来。
那些已经不再年轻的海女聚在一起,家长里短尽情叽叽喳喳地聊天,使人回到吉永小百合主演的名作《梦千代日记》里面温泉乡汤村艺伎馆,围坐在一起聊天的艺伎笑声灌入耳内。
北三陆的秋天,清湛洗练的碧海蓝天景色就好像走进了山口百惠演的《潮骚》。
小唯的哥哥足立洋曾经上东京打工,但是大都市灰色又残酷的现实使他退缩了,他垂头丧气地回到故乡变成了尼特族。
阿洋来到海边小屋打点零散工。
通过他在海边小屋的视线,海浪拍打的码头和风风雨雨中守护海女的灯塔收入眼底,恍然中,看到了《几度风雨几度秋》(喜びも哀しみも幾千日),高峰秀子停驻在灯塔下的身姿,任海风吹拂那张美丽又哀愁的脸庞。
从海水浮上来的小秋,擦干头发一蹦三跳回到外婆家,脱下鞋子踏进那座日式大宅,不经意用的保持在高于榻榻米30厘米的位置镜头,映入母女三代的日常餐桌茶饭,小秋傻气的笑容,春子和夏婆婆的拌嘴……小津安二郎的日式榻榻米房屋家庭景象改换2008年的时空就这样呼之即来了。
走上宅内狭隘的二层阶梯,小秋闯进了母亲少女时期居住过的房间,里面二十四年来保持春子离家出走前的样子从未变动过,那一块属于昔日春子的小天地就好像昭和末期的小型生活展示馆。
春子还指了指褪色的海报,对着眼睛闪闪发亮的女儿一一介绍以前自己所萌的明星们……言谈之间,捕捉保存至今的过去物品,磁带的旋律飘动,唤起了曾经的记忆。
==剧中出现的昭和曲==抱きしめてTONIGHT / 田原俊彦-1988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1ODEzMDMy.htmlPlease,Please,Please / James Brown -1956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Mjg2NDA4.html蝋人形の館 / 聖飢魔Ⅱ-1986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xMzYxMjk2.htmlJUMP / VAN HALEN(ヴァン・ヘイレン) -1984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4MDcxMzY4.html?s=394922Get Wild / TM NETWORK -1987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1ODk2MDY0.html時をかける少女 / 原田知世 -1983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2ODAzODU2.html初恋 / 村下孝蔵 -1983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0NjIzNjEy.html大都会 / クリスタルキング -1979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yMzkyODIw.html青い珊瑚礁 / 松田聖子 -1980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1NzYxMDA0.html卒業 / 斉藤由貴 -1985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yMTU3OTI0.htmlGhostbusters(ゴーストバスターズ)/ Ray Parker Jr. -1984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xNzg1OTAw.html君に胸キュン / YMO -1983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yMTA0Nzgw.html時間の国のアリス / 松田聖子 -1984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xOTc1MDU2.html涙のリクエスト / チェッカーズ -1984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wNTQyMzEy.htmlモニカ / 吉川晃司 -1984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c0MTU3NDY0.html俺ら東京さ行ぐだ / 吉幾三 -1984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yODg3NjEy.html桃色吐息 / 高橋真梨子 -1984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wMjMzNDc2.html星空のディスタンス / ALFEE -1984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yOTcyNTA4.html前略、道の上より / 一世風靡セピア -1984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0NjY2ODky.htmlCAT'S EYE / 杏里 -1983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cwNzMxNDI0.html悲しみが止まらない / 杏里 -1983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MxNzg3MjI0.htmlハロー・グッバイ / 柏原芳恵 -1981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wNzczNDg4.html夏の扉 / 松田聖子 -1981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I4MTU5MzI4.htmlLOVE IS OVER / 欧陽菲菲 -1980年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EwNzM2Mjc2.html
副标题: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在看完1个半月后“沉淀”的感想合集/与丈夫的n次深度剧情研讨会纪要(n大于等于3)最早知道这部剧,应该是第一次看对不起青春时翻过宫九的作品列表,直到今年四月某人在被我强拖着看完木村的神颜后,突然show给我看“这部评分好高啊”,于是脱口而出“我们来看吧”。
嗯大概是这样的缘由,看完了人生第一部晨间剧,也是迄今为止最爱的一部日剧。
天野春子无疑是全剧中塑造最完整的人物。
在故事的前半段,这个叛逆少女怀着对大都市的憧憬远走东京,多年后带着女儿重返故乡,一个曾经被她鄙夷嫌弃、破落且毫无生气的海滨小镇,在女儿小秋想当海女、想学潜水、想当偶像的过程中,她从开始的尖锐抗拒到与母亲夏婆婆和解,变成一个普通的穿着花哨衣服的乡下小酒吧妈妈桑(诶?
)。
妈妈最美啦!
编剧宫九在看似简单平淡的故事脉络中埋下了很多暗梗,随着剧情慢慢展开、人物渐渐增多再一一抛出,人物命运的交织与一个个埋藏的包袱相携而来。
记得在看到春子无比坚决地要跟从东京追来的丈夫离婚时,我问某人,为什么她一定要与丈夫分手呢?
他回道,可能因为她没有在东京过上她想要的生活吧。
看完全剧回头想想,这其实是全剧最大的一个悬念,“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也许是一个再精准不过的回答。
外公醉酒说出春子离家出走的真正原因是想成为偶像歌手,丈夫在小酒吧点《潮騒のメモリー》,春子登台惊艳献唱,宫九也在后来通过水口说出“这绝不是在乡下小酒馆可以听到的歌声”。
在此后差不多30集里,观众一直保持着对“俺家妈妈黑历史”的好奇,直到小秋带着爱豆梦去东京打拼时,由妈妈春子的两封亲笔信揭晓谜底。
连同先前的诸多疑问,比如野心勃勃、唱功了得的春子为什么最终会嫁给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为何会在20年前决意回家到上野站时却又留在了东京等等,也一并得到了解答。
昭和时代的“圣子头”妈妈在感叹宫九讲故事手段实在巧妙的同时,也才明白原来当年笑靥如花的少女在大都市是这样一番遭遇。
落难武士or影武士这个从一开始安部代小秋抓海胆时就埋下的梗原来一直延续到了这里。
了然一切后,我忍不住想象,少女春子是以怎样的心情走进录音室、躲在节目后台的小黑屋代唱,又是以怎样的心情面对《潮騒のメモリー》这首歌火遍东京的大街小巷呢?
剧里展现的总是二十出头的女孩暗自欣喜得意的脸,可是在那之后呢?
经纪人一再搪塞、出道无望,想逃避回家乡却不得,留在东京嫁做人妇,在20年的平静家庭生活中,她的心里在想什么,是不是会后悔不甘或者心生怨怼?
我们知道的,好像只有她自此隐藏了自己的歌声,以至于连摇篮曲也不曾为女儿唱过。
青春逼人的爸爸妈妈XD少女梦想的破灭总是会令我触动,《你好之华》里姐姐毕业典礼的发言就曾让我落泪不止,在少女时代拥有对未来最天真美好的憧憬,但这些纯净的女孩子不知道未来的人生里等待她们的会是怎样的命运,但在当时当刻,她们会以为人生选择丰富多彩,一切都会灿烂美好。
另一个触动的点则是“三代相传的美人鱼”夏婆婆-春子-小秋之间两对母女的关系。
夏婆婆嫁给了远洋渔船的渔夫,40年间每年只能与丈夫相聚10天,其余的日子里独立抚养女儿、支撑家庭。
她看起来似乎是强硬的、严厉的,对女儿想去大城市的梦想嗤之以鼻,直到春子乍然出走,也不发一言,女儿20年后带着外孙女回来,也未曾开口说一句“欢迎回家”。
微妙地埋梗,但说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哦母亲这样冷漠的表现让春子多年来耿耿于怀,送小秋离乡之后依然在抱怨:如果当年自己离家之时,母亲也能好好地送别,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宫九再次发挥了他的神级水平,借琥珀大叔勉桑之口讲出当年他目击的情景:春子挤上了首发的北三陆列车,夏婆婆计算好时间在海滩旁等候,列车经过时她挥舞旗子大喊“春子加油”,只是阴差阳错春子当时并未看到。
而在25年后的这一刻,我们也亲眼看到这幕重演:夏婆婆再度扛着大旗奋力挥舞,喊着“小秋加油”,但不同的是这次小秋探出车窗大声回应“夏婆婆保重”。
这一幕时空仿佛重叠,春子解开多年的心结,屏幕前的我与她一样泪如雨下。
时隔25年的相送
全剧最大泪点我想,或许这就是一种天然的延续吧,我们先是接受了或者说习惯了与父母相处的方式,等到成为父母时,又有意无意地把这种方式延续下去。
小秋在东京遭遇挫折时问妈妈是否可以回来,春子犹豫不决,不知道如何回应,于是去问自己的母亲20年前在上野站那通电话里到底对自己说了些什么。
终于在她跟夏婆婆坦诚相对之后,也明白了怎样做一个更好的妈妈,回到东京成立事务所,成为了创业女强人(哈哈哈),也在小秋的帮助下与当年东京遭遇的人与事握手言和,实现了另一种完满。
东京篇里有一段乍看很突兀的情节是夏婆婆追星。
穿着海胆图样和服的夏婆婆在面对年轻时的偶像时竟然是一副娇羞的少女情态,原来在回忆的片段里(此处再次鸣谢勉桑),这个坚毅强硬的妻子/母亲/外婆当年也是清秀可人的少女。
这段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春子事后得知,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母亲年轻时竟有跟大明星同台合唱的经历,感叹原来自己对母亲的喜好并不了解。
是啊,即使是血缘至亲,也并不能了解对方的全部故事。
作为子女,我们也许曾经好奇“爸和妈当年的模样“,但渐渐地时间空间或者心理的疏离容易让人忘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吧。
再度回味这个故事,内心依然是满满的感动和爱,能够看过这部剧真好啊,希望将来自己也能成为很棒的妈妈。
天野家全家福!
Ps: 今年给某人的生日礼物是此剧灵魂曲目《潮騒のメモリー》(并为此恶补了一个月日语入门),期待不久的未来可以一起去北三陆圣地巡礼,还有海胆饭呀哈哈哈哈哈!
过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开始这篇《海女》了。
《追忆如潮》,到底为什么听到这曲子,就要想哭呢?
到底是因为听了这歌受到感动,更喜爱这部剧。
还是因为已经喜爱这部剧已深,这才让自己更喜爱这只曲子呢?
《海女》连载中,追着这部剧的人每天都在微博上表达着对它的喜爱。
那时的我深陷困境,没日没夜,无暇顾及。
偶尔扫上一眼旁边的人对她的大家赞赏,也只有有气无力的远望一眼而已。
后来,难得有心情,从网络上找来了五六集来看。
那时,只记得小秋,妈妈,婆婆,以及她们身边周围的一大群人,但是他们终究是怎么样的,似乎没有什么意思。
然后,也就放开了。
后来,到了年末,日本红白歌会有消息出来——《海女》因为太受欢迎,所以剧组全部将要登上红白歌会。
这样的消息告诉我,我必须要将《海女》看一看了。
但是,也只是想着,直到在红白歌会上看到海女们。
小秋和结衣穿着红的、蓝的衣服唱完了《追忆如潮》,一曲终了,我有些发怔。
然后妈妈穿着标志性的长裙子,闪闪发亮的毛衣,从舞台后方唱着歌走了出来。
她唱的仍是《追忆如潮》,不过,她唱的是昭和时期的感觉。
听着妈妈唱歌,那时候对整部剧情一无所知的我,竟是有些想哭。
眼泪将落未落时,铃鹿弘美却穿着和服唱着《追忆如潮》的第一句,“I MISS YOU”出现了。
于是眼泪应声而落。
这就是我决定将《海女》继续下去的理由。
一首歌曲,三种方式的演绎,仅仅是这样,我便情不自禁。
那整部剧又会带给我什么呢?
知道看完整部剧,我又问自己,《海女》带给了我什么呢?
励志?
欢笑?
感动?
《海女》是一部晨间剧。
作为晨间剧,作为一天的开始,励志是首要目标。
而编剧宫九是出名的无厘头编剧,他作品的特点就是励志也要夸张地笑着励志。
励志?
早已不是初期看日剧时,动辄便被人物的台词,剧情气氛煽动的时期。
因为日剧有太多的励志,所以,甚至励志有一些排斥。
欢笑?
宫九的笑点,从来就不是我的笑点。
对于那些夸张的人物与设计,最多只是会心一笑而已。
感动?
虽然想说自己不喜欢那种太过用力的煽情,但是那些人物带给我的,却是正正正正的感动。
于是,我想了想,最终明白,《海女》带给我的,就是最初带我走进海女的唱着那首《追忆如潮》的母女,还有漫长的时间。
熊年玲奈——这个眼神清澈到极致的女孩,让人有一种只有她才是小秋,小秋就是她的笃定。
小秋这个名字,日文的读音应该是AKI,脆生生的清爽,干净净的明朗。
小秋就是这样一个女孩。
整整这一部剧,我们看着小秋从东京逃到大海,又看着她从大海回到东京。
在这样如此漫长的一段岁月里,小秋渐渐成长,渐渐变得坚强,渐渐变得成熟,唯一不变的是她的清爽和明朗。
她没有结衣那样优秀,她也没有妈妈那般勇敢,但是她却有着清爽和明朗。
她单纯地看待着这个世界,也单纯地努力着。
在一年又一年的岁月里,在各种繁杂而无序的各种事件里,在无边无际的大海边,在拥挤喧闹的东京,她始终像一股清泉,清凉地流淌过每一个人的心底。
小泉今日子——这个曾经的少女偶像,如今的实力派女演员,看过她的《倒数第二次恋爱》,由此对她非常喜爱。
而看过她在《海女》中的妈妈这个角色,喜爱之情更是有增无减。
惋惜于少女时代的她,有着天分却没有机会。
在东京苦苦努力却始终没有结果,最后竟不过是嫁给了 一个出租车司机,过着悄无声息的生活。
而在一切真相到来之时,我们又发现,原来她真正让人悲痛的是她所唱的歌,却始终是顶着别人的名字。
她拥有悲情英雄式的命运,却拒绝了悲情英雄的人生。
她始终拥有着不良少女的强硬的心脏,穿着长及膝盖的裙子,豪迈地陪着女儿在海边成长,勇敢地和女儿在东京努力。
如果说小秋是一股清泉,那么妈妈便是清泉的泉眼。
不管清泉会流多远,会流多久,泉眼永远都遥遥看着她,给着她继续向前的力量。
而这一切,都因为那漫长的时间。
也许,如果时间的跨度那么长,我们根本没有时间来静静地接受小秋的清爽和妈妈的勇敢。
因为我们都太节省时间,我们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最多的信息。
但这部长长的晨间剧,却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
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接受剧中所有的人物,也有足够的时间来接受他们的一切经历。
并且在一次又一次的时间变幻里,我们不知不觉地便跟随了剧中的人物,从东京到大海,从大海到东京。
一切都在不知不觉间变幻着。
直到某一个时间,我们被通知,他们的一切就要在屏幕上画下句点的时候,我们才蓦然回首,原来我们已经陪着他们走过了这么长的路,已经陪他们度过了这么久的时间。
而就因为这长而久的时间里,我们才拥有了想要哭泣的冲动。
因为他们已经发生了这么多的故事,我们已经看过了这么多的故事。
《海女》结束了。
我那一段困苦的生活也已经结束了。
总想着要把这一切写下来,以此来纪念我那段困苦的生活。
到此,也算有了一个交代。
朋友圈中愿意看此剧的小伙伴寥寥无几,但能耐心看完的是赞不绝口。
就我而言,三个月沉浸在洋溢感情充满爱的治愈系成长喜剧中,常积蓄阴沉气息消散不少,虽然始终要依依不舍地告别,因为完结后而一度感到空虚,笑曰要看三部黑暗系作品才能平衡心理。
引用剧中隐喻,这是一部关于太阳女孩与月亮女孩共同成长的晨间小说连载。
温暖的太阳充满活力与生机,而迷人的月亮则唤起期盼与思念。
太阳和月亮互相辉映却又奇妙地天各一方。
好比东京篇章节,重返东京踏上偶像征途的小秋与背道留乡照护亲人的结衣成笑与泪比照。
剧中的天野秋是相貌平平的普通女孩,曾被偶像砖家响一郎讽为“恐龙妹”(其实她一点都不丑,当然要尊重设定嘛)与足立结衣神级美貌的“洋娃娃”脸天壤之别。
虽然二人被艺人事务所邀请一同出道,只身抵达东京上野的小秋犹如赠品般的尴尬,先惨被低龄前辈华丽地洗礼,不出所料又遇众人无意间冷落,因为大家原本期待的是另一个拥有完美偶像天赋的结衣。
水口先生负责的预备役“GMT47”团队不但缺失结衣这个Center,成员召集进度缓慢比预想中糟糕,在我看来剧组要安排47个妹纸也的确不靠谱,之后果然削减人数了。
小秋在GMT作为预备役新成员,除了在舞台奈落默默练歌、排舞、搞清洁,还要当“阿美横町女子学园”现役团后勤打杂和shadow(替补成员);剧中也向观众展现了偶像团队不可动摇的阶级制度之景,只是有马惠的退场有点意外,当初还以为会与小秋她们有对手戏,真可惜了。
阿美横町女子学园和GMT47算是AKB48天团和SKE48姐妹团的缩影,相当有趣的设定。
演艺圈与大海有着相似之处,充满波澜又深不可测,面对新环境,小秋积极乐观的态度很快融入并和团队小伙伴建立深厚友谊。
但与故乡篇进击的趋势截然不同,她在东京的境况可谓累败累战:人气投票排名垫底,唱功不足要混音调剂,有幸饰演电视剧路人甲角色也弄得惨被剧组拉黑,甚至居然被事务所三度解雇。
由此不难理解为何当初水口对她的偶像潜质心存疑虑。
纵使能力不出众,但她直率、坚毅的个性加上不轻易气馁的决心,不知不觉感化身边所有人温馨满满。
正如铃鹿弘美所说:能坚持自己不胜任的工作也是一种才能。
残酷的商业规则让小秋陷入谷底之际,一直旁观的母亲天野春子能及时出手,她的“黑历史”经历让观众信服她的能力,为女儿成立经纪公司让单飞的小秋从儿童节目主持开始人气大逆转、一发不可收,我都感到惊讶和振奋。
另一方面,结衣的成长相当虐心,父亲中风入院、母亲离家出走、逼迫放弃出道机会甚至缀学成了不良少女,作为桥本爱铁杆影迷,真心不愿意看见她堕落的样子。
小秋在东京打拼的日子,多亏春子和北三陆的人们治愈结衣的心灵,她当上海女一幕不得不说是戏剧性地与小秋完全置换;难得修复创伤打算上东京看小秋公演,却又遇上2011年的311日本大震灾亲眼目睹惨况再度心灵崩塌。
小秋与结衣再度相逢已是故事进程三年,结衣已经20岁,在日本艺能界而言17岁出道已经算晚,路途会十分艰辛。
之前曾许下诺言要成为偶像的她,在同一地点放弃了偶像梦想,那句“我一步也不离开这里,我才不去东京呢,想见我的话,大家都来北三陆就好了!
”潇洒得反而让人兴奋与喜悦,因为非常适合结衣的原本形象:腹黑女神!
只是故事有两点比较遗憾,结衣当上海女之后,始终未见下水镜头,推定桥本爱是旱鸭子;结衣在311当天看到的凄凉景象是背对镜头的,虽然好奇,但估计导演也非常难展现。
牵引着小秋与结衣羁绊就是那首贯穿全剧的《追忆如潮》插曲,因为这首歌让天野春子与铃鹿弘美的往事渊源剪不断理还乱,她们的戏剧冲突及飚戏为剧集增色万分,尤其终章铃鹿弘美赈灾义演的改词之举更是点睛之笔,这里就不一一细数了。
虽然万万没想到从开篇时,最热切期望去东京的结衣最终也没有离开过北三陆半步,这样的情节更显极致。
北铁开通28周年纪念日,小秋与结衣的“追忆如潮”在万众期待下复活,沿着灾后慢慢修复的北铁轨道结衣总会有到达东京的一天。
东京篇的故事性没有故乡篇强,在感情上更为浓烈,尤其311灾后复兴将治愈升华,所以我认为两个篇章同样精彩,绝对佳作。
上一篇: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382046/
追了大概一个月的日剧终于看完了,有点失落,,,真想这部剧永远演下去,没有结局。
应该感谢剧中的安倍酱,因为看完了她的《海鸥食堂》,之后出现的关联推荐发现了这部剧《海女》,而且评分居然九点多,于是开始追起,而且这是我第一次追的晨间剧。
这么喜欢的日剧总想写些什么,,,记得小秋的妈妈不同意结衣哥哥和小秋交往,说结衣哥哥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因为结衣哥哥在东京工作了才2个月就坚持不下去,回到了家乡,,,小秋妈妈还说,一个人成功与否,不在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而是取决于这个人。
往往不喜欢乡下,一心想要去大城市闯荡的人,往往在大城市也不会很顺利;而那些喜欢着自己的家乡,怀着依依不舍之情来到大城市的那些人反而会进展的很顺利。
小秋的妈妈,曾经是一个叛逆的少女,和结衣一样,讨厌自己的家乡,恨不得马上离开这个只有几样特产的小地方,憧憬大城市,想在东京创出一片天地。
其实,又何止是小秋妈妈和结衣是这样,她们只是千千万万人的缩影,所以会产生共鸣,而来到大城市,才知道外边的世界虽然精彩但也无奈。
而乡下的那些人,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为地方的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而且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难处,但每天还都积极向上地生活,这本身就很了不起。
我们谁都不能小看乡下人!
这是在小秋都20岁左右的时候,小秋妈妈得到的人生感悟。
很喜欢小秋妈妈,酷酷地,吊吊地,大姐大的感觉,还有对小秋那种暴力的爱。
也很喜欢小秋姥姥,那种"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人生态度。
当小秋前往东京之前,送小秋了一块写有“北之海女”的手帕,说遇到困难,就用它来擦拭泪水吧,想想没有比寒冷的天一头扎进海里更困难的事情了,,,真心好感动。
虽然不在小秋的身边,小秋姥姥对小秋的爱会一直陪伴着鼓舞着小秋吧。
更喜欢小秋,真实的邻家女孩,有着自己单恋的先辈,后然居然先辈也喜欢上了小秋:),有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的梦想,看电影会哭得稀里哗啦,也会和自己的好朋友有矛盾,也会看到自己的同伴小有成绩时有小小的失落,也会不起眼,也会...但是怎么说呢,就是这样一个真实地小秋,为了抓到自己第一只海胆拼劲全力,为了自己喜欢的人不顾一切地告白,为了追逐自己的明星梦从伴舞开始刻苦努力,看到自己的偶像本能反应地抓住她的手大声的说我很喜欢你,,,还有小秋的笑容,真的极具感染力。
铃鹿大名鼎鼎地明星,小秋的偶像。
小秋也曾经当过她的助理。
虽然在外面很光鲜,但私下里就是一个普通的欧巴桑,而且还超级麻烦,这是小秋当她助理的初期得出的结论。
铃鹿和小秋妈妈也有过一段不解之缘,年轻时小秋妈妈是铃鹿的代唱,因为铃鹿,小秋妈妈没能实现自己的明星梦,或者是小秋妈妈真的命里面没有当明星的因子,,,但当大街小巷都放着小秋妈妈唱的那首「しょうさいのメモリ」时,而大家都认为这是偶像铃鹿演唱的。
究竟是小秋妈妈更委屈还是铃鹿更委屈?
当时当然是小秋妈妈,但是,,,几十年后,有着代唱阴影的铃鹿对小秋妈妈,对喜欢自己的观众听众都是一种愧疚,几十年后,对于代唱这件事,可能对铃鹿留下的阴影更大。
以日本的东北部遭到海啸地震为契机,铃鹿决定开始巡回慈善演出,而第一站就是小秋的家乡。
在那里她要演唱这首「しょうさいのメモリ」,铃鹿不想再逃避。
对于这时的小秋妈妈,为了保护铃鹿心甘情愿再代唱,演唱的前一分钟小秋妈妈从东京赶回了家乡,然而话筒的电池飞走了,正好打向了当时找小秋妈妈为铃鹿代唱的太卷先生,虽然这种几率小得不能再小,但这种安排真的好讽刺好滑稽好好。
大家都为铃鹿捏着一把汗的时候,铃鹿的声音传来了【I miss you】perfect!
以至于小秋妈妈和太卷先生都认为铃鹿当年故意装的音痴...而且最后成功了改词,表达了对小秋 小秋妈妈 小秋姥姥的尊敬与喜爱。
三代前からのマメド、親譲りのマメド。
好感人。
铃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用自己的歌声传递笑容。
她做到了。
北铁的大吉,为了家乡的北铁付出了一生的精力和情感;原来做海女的安倍去东京卖了100万碗家乡的物产「まめぶ」;他俩也在大家的祝福下又一次成为了夫妻;乡下人的热情,乡下人的淳朴,真的好感人。
一直磨琥珀的勉叔,一生只做一件事,也讲出了好有哲理的话“再好的原石不经过细心地打磨还是成不了宝石,”这鼓舞了当星探的水口先生,使得小秋这块原石成为了闪亮的宝石;胜枝这些海女们,,,热爱这片海,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人们,快乐而坚强地活着。
每个人都好喜欢,每帧画面都好美,温馨温暖。
看到127集,我决定不看了。
打着回归淳朴大自然的旗号,甚至标题都叫“海女”,结果竟然给我看了这么一个废柴女孩靠牛逼母亲的功德一路成为爱豆走红的故事?
中间开始不知道和海女还有什么关系,在我看来就和那些打着各种人设的网红一样,海女只是偶像天野秋的人设之一而已。
前面和大叔大婶捞海胆卖盖饭的故事有多好,后面在东京靠母亲的人脉做偶像的故事就有多烂。
小春的伏笔挺好,正是因为这个伏笔好,更加衬托出小秋的差。
欠小春的就是欠小春的,怎么就一股脑还到女儿身上了呢?
首先,足立结衣这个角色已经死了。
很明显,是因为前期设定给足立结衣的硬件太好了,如果两个人真的一起去当偶像,小秋不可能比结衣混得好,结衣会拿走所有的光环,所以用这种剧情杀强行把结衣留在老家,强行让她说放弃了,怎么可能放弃啊,给我一种小秋踩在结衣的尸体上前行的恐怖感觉。
前期渲染了那么多好像两个人亲如姐妹一样的故事,到最后为了真的亲女儿的前途就可以把假的亲女儿弃如敝履,这种态度也让人很恐惧。
结衣存在的意义就是把女主天野秋引向去做偶像,但她自己不能去,所以任务完成了,这个曾经有坚定理想的角色就被抛弃了,留在乡下小酒馆里一心一意地做预备妈妈桑了。
她甚至一次东京都没去过。
我真的是头一次如此完整地体会到对一个原本还算喜欢的女主角慢慢变讨厌的感觉。
在大城市生活很压抑的女孩,到了乡村意外地发现自己适合这种生活节奏,这个核心思想是我能接受的。
然后在乡村意外走红?
接到了星探的邀请,看了部电影就决定做偶像?
然后竞争力最强的朋友父亲意外突发疾病退出赛道?
意外发现妈妈年轻时很牛逼但运气不好?
然后就一路成为偶像?
这种时候做偶像,恕我直言,不就是很常见的普通女孩被突如其来的走红迷了眼,迷上了那种自己随便卖卖萌唱唱歌就有一大堆人追着捧着的愉悦吗?
不觉得很莫名其妙吗?
到124集为止,天野秋作为偶像获得的一切都是别人拱手送的,她坐在那儿,一脸茫然,练了几个月的唱跳,然后突然被年轻时攒了一大波功德的妈妈推上宝座?
其他每个人不都比她强吗?
GTM的其他成员都在奈落坐了比她更久的冷板凳,好不容易出道之后也更辛苦被苛刻的社长严格训练。
结衣从初中就立志当偶像,安排着舞蹈课声乐课时刻关注艺能界的知识和消息。
更别提小春了,容貌天赋才能努力样样都强得不行,仅仅只是缺了一丁丁点的机遇,小春失败了,然后这些机遇就跟不要钱一样一起倾倒到资质比一般人更差的女儿身上。
走红是因为足立洋想在观光协会的网站上推她,加上结衣已经红了一波带来了关注度。
被星探邀请完全是沾了结衣的光。
攀上铃鹿广美是因为太卷知道她的身份之后对她妈妈有愧。
草台班子还能成功是因为妈妈年轻时攒了巨量功德,人人都对小春有愧,又都敬佩小春的优秀,以为她的女儿也继承了那份才能,于是各路机会就来访问了。
对坐在那啥都不用干什么苦都不用吃就从天而降收获这一切的天野秋只有一个要求:一年之内别谈恋爱。
而她仅仅花了几天不到的时间就食言了。
这是在干什么?
连一句台词的路人都要NG40次的资质奇差无比的人——说实话到这个程度我感觉是脑子有一些问题——去演电影。
结果铃鹿广美又肉眼可见的偏爱,太卷即使理智暂且在线还是对小春的血脉有着无与伦比的优秀滤镜,但是你醒醒啊,这不是天才美少女小春啊,这是因为“天真可爱”NG到第四十次还没意识到自己给大家添麻烦的傻瓜废物女儿,她只能在铃鹿广美先念一遍台词再复读的程度下才有一点点能匹敌小春的能力。
这是在干什么?
如果要给她开千万人中脱颖而出的金手指,一开始就别演那要命的40次NG啊?
“天真可爱”到这个程度,已经是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给人添麻烦的傻瓜了。
包括能年玲奈还在用那种嘟着嘴讲话的方式表演可爱也是做作得不行。
我真心实意地希望天野秋别拿到这个电影女主角的机会,这部剧里出场的任何一个女孩子都比她更有资格。
从小野寺的视角看,不就是输给了一个关系户吗?
最开始知道《海女》是通过菜菜的豆瓣。
清新活力的海报加上晨间剧的新鲜概念,让我印象深刻,前段时间终于决定开始看,156集的大部头还真是有压力,但看在每集只有15分钟的份上,毅然开始了这段回味绵长的北三陆之旅。
由于是改编自漫画,所以画风和表演上,确实有很多漫画表现形式的痕迹。
比如大吉和吉田这对活宝为代表的极尽夸张的表演,以及小秋自始至终的呆萌且充满好奇的眼神,仿佛是在看一本日本漫画或动画片。
对晨间剧这一戏剧形式的了解很少,似乎在我们的邻居日韩,晨间剧比较繁荣。
每个匆忙的早晨拿出15分钟追剧,对于那些闹钟都叫不醒的人来说,无异于神经质行为。
但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可以在慌张的早上一边吃早餐或洗漱一边听着电视里传来“嗟嗟嗟”的声音,一整天仿佛都鲜活了起来,而如果可以早起15分钟为了好好看上这么一集,也不失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我想这也许就是晨间剧的初衷和意义之一吧。
具体说到《海女》这部剧本身,我打六颗星。
整部剧弥漫的积极豁达、乐观勇敢、怀旧情结,都让我心潮起伏。
其实《海女》涉及的点和线索很多,我想提炼出几个关键词,来表达我的观感。
关键词一:怀旧全片一开始,是1984年北铁开通的场面,而这一天也是北三陆重要的节日:开海节。
在离家出走的春子的“帮助”下,发车仪式的进程被大大缩短了。
这样一个可爱的小意外,也是此后一切故事的开始。
而这一欢快热烈又有点小刺激的场面,在此后的155集中,多次闪回,年轻的列车员大吉,匆忙出走的春子,欢庆的人群,屡次又把我带回故事开始的那一天。
小春子狭窄逼仄的房间,是全剧最用心、也是最温馨的场景。
一个花季少女所有的憧憬与梦想,都凝聚在这不足10平米的空间里。
松田圣子的海报,以及其他众多上世纪80年代日本最流行的偶像,老式卡带录音机,高中时期的日记,还有许许多多那个年纪的女孩拥有的小物件,这些东西一起,编织出了一个无比温馨可爱的少女小窝,也构成了吹出圣子发型的小春子的明星梦。
相信日本的跨过不惑之年的观众,定会被这怀旧场景深深打动,回想起那些自己曾经无比珍视而早已不知去向的东西。
梨明日酒吧里,滴酒不能沾的大吉永远只会鬼叫出那个英文单词:ghostbuster。
嗯,这是1984年上映的中文名为《捉鬼敢死队》的影片。
那个时候,对铁路热爱无限的大吉,也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弥生阿姨和吉田两位流行文化发烧友,也经常会在聊天中蹦出许许多多当年流行的影视剧、流行乐、偶像明星的名字。
尤其是列车员大吉,娱乐八卦知道的出奇的多。
这些元素在小酒吧里经常出现时,又营造出一种怀旧氛围。
另外,在故事进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同属于上世纪80年代的流行符号,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都久违地出现,不由得感叹那个时代日本流行文化的繁盛。
值得一提的是,邓丽君在日本1974年唱片大赏中获得新人赏,1984年邓丽君重返日本,以《偿还》拿下关东和关西两个“有线放送大赏”,凭借着这样的骄人成绩,她出现在了《海女》怀旧画面里,另外一个熟悉的名字是欧阳菲菲,在1972年,欧阳菲菲成为第一个登上红白歌合战的华人歌手。
在日本偶像最如狼似虎的年代,能取得这样的傲人成就,必须要向两位前辈致敬。
最重要的,也是本剧的线索、灵魂。
自然是1986年上映的铃鹿弘美主演的电影《追忆如潮》,以及同名主题曲。
这部电影让刚成为海女的小秋燃起了偶像之梦,之后又由她穿针引线让另一段发生在妈妈和偶像铃鹿弘美之间的往事浮出水面,同样串起来的还有太卷和爸爸。
更关键的是,这首歌还是小秋和结衣组合的名称兼主打歌。
这是小秋的宿命之歌,是结衣无法跨越的梦之起点。
追忆如潮水,甚至可以继续向前追溯,外婆天野夏的青春时代,曾与乔幸夫有过一段美好的往事。
这么多如潮的追忆,是《海女》的灵魂,是基调。
占据着过去,影响着现在,并引领着未来。
关键词二:和解这些年,看了不少电影。
如果问我最能打动人的电影元素或者情节是什么,我会回答是救赎。
回想一下那些你觉得被震撼到的时刻,一定有很多是看到影片里的人完成了救赎,可以是对自己的救赎,也可以是对同胞、世界的救赎。
想想是不是这样。
而另一个动人的情节,应该是和解。
这当中,与亲人和解,无疑更加具有沧桑感和切身体验,也就更显温情。
怀揣偶像梦的春子,和性格强硬倔强的母亲之间,发生了一场长达24年的心灵交战。
春子觉得母亲不够温柔,不够关心和理解自己,一辈子身为北の海女领袖的夏婆婆,更是奉行“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信条。
就这样,直到24年后,母女二人才通过大吉提供的“台阶”再次相见。
甫一见面,二人还跟仇人一样,春子怪母亲连一声欢迎回来都不说,夏婆婆则恪守强硬,“面对一个不说我回来了的女儿,我为什么要说欢迎回来”,浓浓的火药味。
后来的故事都知道了,在小秋从中润滑以及一系列的事情发生之后,母女二人渐渐放下外表的强硬,渐渐的了解了对方,也渐渐的敞开心扉,解开了许多让人遗憾的误会。
不过这和解也只是相对的,春子不是依赖妈妈的女儿,夏婆婆更是一个独立刚强的帅气女子。
虽然没那么多母女之间常见的肉麻,但二人最终还是多了许多相互理解与心照不宣,尤其是做了母亲的春子,也体会到了母亲当年的心境。
整部剧最尖锐的冲突,算是慢慢和解了。
第二个和解同样与春子有关,是她和铃鹿弘美的那段传奇往事。
怀揣强烈明星梦独闯东京的春子,却成了年龄相仿的铃鹿的影武士,心酸感同身受。
外形可爱甜美歌声动人的春子本有机会唱歌出道,但影武士的宿命就是永远无法走上前台,这是春子心里埋藏20几年的不甘。
这件事也直接左右了她对偶像的看法以及后来的性格。
25年后,在女儿小秋的穿插下,春子在东京见到了铃鹿,追忆如潮。
此时为了帮助已是对方助理的女儿实现明星梦,春子与铃鹿的接触多了起来。
直到那天春子走进录音室为小秋示范《追忆如潮》,二人之间才发生了跨越半生的对话。
从最后一集的情节来看,铃鹿很可能最开始就知道自己有代唱,只是不知道对方是谁罢了。
最终的和解发生在震后重建的海女咖啡馆,登台献唱的铃鹿出人意料地拿出了动人的歌声,准备救场却甩丢麦克风电池的春子石化在了原地。
这时一句来自小秋的旁边暗示了母亲与铃鹿的和解:从这以后年轻时候妈妈的形象,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是的,春子已经放下了,小春子也放下了。
第三个和解来自足立结衣。
这个长相甜美、目标明确、执念强大偶尔“腹黑”的女孩,经常让我心疼。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说小秋是《士兵突击》里傻白甜的许三多,那结衣就是心思极重的成才。
同样的一条路,结衣注定走得无比曲折。
跟春子一样,一心想离开乡下的结衣也有一个偶像梦,她目标明确,就是要杀向东京,成为偶像,一举实现梦想。
在水口的帮助下,结衣步步为营,参选北铁小姐并无悬念胜出,参加岩手县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录制,与小秋一道在宴式列车表演,她在利用家乡一切能利用的资源,为前往东京做着准备。
造化弄人,就在出发去东京前夜,父亲病倒,随后又是母亲出走,一系列的变故让好强的结衣无法面对现实,做了很多荒唐举动,一度无法面对好朋友小秋,放弃了偶像梦,觉得成为偶像是件幼稚无聊的事。
可是在结衣心里,那团火不曾熄灭,在小秋的鼓励和陪伴以及身边所有人的关怀下,结衣最后还是回到了小秋身边,追忆如潮组合风云再起。
而在全剧最后,二人携手奔向未来的画面,不知会温暖多少人。
相比小秋的形象,结衣更真实,作为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母亲不大可能做过某个明星的影武士,不大可能到了大城市马上遇到偶像,不大可能想做什么就去做,做什么都能成。
我们更可能成为结衣,有梦想,但现实残酷,人生路就像震后的北铁,经常中断崩塌,经常遇到各种障碍。
这样的和解更加有价值,更加真实。
所以,经历风雨后的足立结衣,与自己和解的过程,真的很棒。
关键词三:寻找说了那么多,都没怎么提到天野秋,我实在是有够失礼的。
首先,无论是小秋的表演,形象,还是经历,都更像一个纯粹的漫画人物,永远好奇、永远纯真、永远热血、永远有各种奇遇。
关于小秋,她的关键词是寻找。
在妈妈春子的嘴里,小秋是阴暗不起眼缺乏协调性上进心个性存在感统统没有的一个人。
对不起小秋,我只是在转述。。。
在来到母亲的故乡北三陆,见到那片大海之前,如果你问16岁的天野秋,你的梦想是什么,她很可能会瞪着惊奇的大眼睛,怯生生的不知如何作答。
好在咱们的主角自带光环,不知道想做什么没关系,都试一遍就好了。
在东京毫无存在感的小秋,到了北三陆彻底释放了天性,找到了最真的自己,在夏婆婆感召和推动下,成为了一名北の海女,冬天不能潜水怎么办?
毕竟咱是真心爱这片大海,爱潜水,听说南部潜水系可以潜水?
跳系!
遇见了阳光帅气的种市学长,怎么办?
释放天性的小秋火力全开,追!
跟好朋友结衣唱歌跳舞感觉很棒,为了自己对铃鹿弘美的崇拜,为了帮结衣圆梦,回东京!
做偶像!
成为了偶像,小秋天性并未被改变,震后的北三陆需要我,我也爱着那里的人们,俺要回去!
插一句题外话,我们看各种影视剧包括体育比赛的一大快感来源是什么?
是看着里面的人实现了梦想、尽情地干着想干的事,这是一种痛快。
血腥泥泞的现实生活,这样的畅快淋漓不是人人都能轻易拥有,所以,虽然过于传奇,但我们就是愿意看着小秋像个小侠女一样,一路过关斩将,任性欢歌。
在这样看似任性的过程中,其实小秋是在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诠释寻找这一概念。
能清楚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多数人都在循环往复、上下求索,找到了是幸运,而寻找的过程,小秋告诉你,真的可以发生很多神奇。
炉子先生足立洋在寻找,去了东京不久就回来了,百无聊赖之下做了灯塔观察员,直到进入观光协会管理网络主页,到后来经营海女咖啡馆,炉子先生才似乎找到了用武之地,展现了自己的价值。
种市学长在寻找,作为南部潜水的高材生,矶野老师的首席爱徒,毕业时前途一片光明,后来由于工程变故以及身体的不适应,成为了一个寿司学徒,直到后来回到北三陆参与震后海底清理,种市学长一度放弃了潜水,但最终又找到了用武之地。
最艰难疯狂的寻找应该属于天野春子,年轻时的经历让她彻底迷失,失去了相信的东西。
直到中年,才找回了亲情,找回了婚姻,也找回了自己。
关键词四:坚守有寻找,就有坚守。
所谓坚守,是心有所持,心有所信。
相信并喜欢着自己认定的东西,乐此不疲,情愿为此奉献一切。
《海女》里面,选择坚守的人最多。
天野夏婆婆、站长大吉、琥珀狂魔勉叔、豆团汤狂魔小安部,也包括海女俱乐部的几位阿姨。
他们都信念坚定,深深地爱着自己从事的事业或职业。
天野夏婆婆,是《海女》的定海神针,精神图腾。
海女精神、北方精神的忠实信奉者、传承人。
刚硬、倔强,潇洒、帅气,从心态到境界已臻化境。
“很多事你想来想去也不可能如你所愿,不如索性去做,求生本能会帮你活下来”“来者不拒去者不追”“难过的时候就想想春天的早晨潜入寒冷的大海”,漫长的人生阅历和感悟,化成多少智慧与豁达。
夏婆婆讨厌儿女情长,每当面对离别必走向海边。
而刚硬的外表下,又有几分辛酸和牵挂深埋心底,丈夫每年只回来一个礼拜,女儿一走就是24年,音信全无。
丈夫不在的时候,就把照片置于龛前,要回来的时候又赶忙收起照片,高兴得像个17岁少女。
十几岁开始做海女的夏婆婆,直到67岁才宣布退役。
她说这是北の海女的精神,是渔民妻子的宿命。
然而一辈子的漫长坚守,岂止几句话几行字能道出万分之一二。
大吉这个角色真是绝了,最佳男主角无悬念。
表情之夸张、表演之滑稽片中无出其右。
北铁开通那天,大吉只是个发信号的小行车员,24年后,依然坚守的大吉已经成了站长,与其说是高升,不如说是多年媳妇熬成婆来得贴切。
大吉对北铁、对铁路的热爱让人印象深刻,为了北铁能够延续下去,大吉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而地震毁坏了铁轨,没有人比他更痛心。
如果北铁和春子同时掉进北三陆的海里,真的不知道他会先救谁。。。
结局是完美的,在他最爱的北铁车厢上,小秋绘上去的求婚语句,帮助大吉与小安部这对延宕20多年的欢喜冤家终成眷属。
大吉,虽然没有得到春子,你依然是人生赢家!
勉叔的形象和气质很像宫崎骏,又有点像扫地僧。
从第一集开始,永远坐在那个固定位置上,擦拭着他挚爱的琥珀,感受着来自8500万年前的温度与信息。
那时我就猜这一定是个巨大的伏笔,看似不起眼的举动、看似无意义的兴趣,最后没准会有大惊喜。
不出我所料,最后真为北三陆露脸了,勉叔挖出了一块恐龙脚趾的化石!
祝贺勉叔!
您挖了一辈子,擦了一辈子,终于没有白费!
哦对了,报纸上刊登的发现恐龙化石的笑脸,来自您的爱徒水口。
小安部,这又是一个从漫画里直接拓出来的人物,什么书桌里面包上的一块霉斑,树上悄悄死去的蝉,这类凄惨的比喻让我觉得安部阿姨您不去写个书真是可惜了。
小安部对豆团汤那是真爱,应该超过了对大吉的爱,那碗不知是甜是咸的东西,真的激发了我想品尝一下的兴趣。
从无时无刻不挂在嘴边,到只身前往东京推广豆团汤,虽然300万碗的销量还掺杂着乌冬面等,但小安部完成了对豆团汤的坚守,这份坚守,也包含着对家乡的热爱。
最后,我要重点夸一下《海女》里的众多相当出彩的配角们,虽然戏份轻重不一,但每一张脸都不模糊,小秋在东京思念北三陆乡亲们,可以想起每一张笑脸,而此刻我的脑海里,也轻易可以数出十几张热情洋溢的生动面孔。
弥生阿姨,请收下我的膝盖,您爆表的喜感,是北三陆海滩上最耀眼的烟火;四眼会计婆婆,您和鱼协会长的乐观与坚强,让我非常感动;吉田,你知道的太多了;水口,你是一个非常棒的经纪人,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徒弟,快去安慰一下被你抢了风头的勉叔;结衣妈妈,你只是表现了任何人都有的脆弱的一面,你能勇敢地回来就已经说明了一切;铃鹿弘美,你背负的东西不比春子少,辛苦了;天野忠兵卫大叔,您是个真正的渔民,纯粹的水手,您的孩子气太可爱了,你的人生也是我憧憬的人生;小秋爸爸,什么都不说了,好男人;太卷,在如此温情的一部剧里面,你是比较像反派的,但考虑到你所在的行业和职业,可以理解,对了,您26岁时长的真着急;寿司掌柜,您穿皮衣骑摩托的画面已经为你的笑容赎罪了;咖啡馆老板,能追星追到您这岁数,不得不服。
最后的最后,我要郑重对少女时代的春子说:我喜欢你的一切,你至少已经是我的偶像了。
嗯,写了这么多,告别的时刻终于还是到了。
我讨厌告别,很遗憾不会潜水,没办法像夏婆婆一样,在告别的时刻冲向大海,但至少我可以学着像她一样: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再见,三代前便在的美人鱼,薪火相传的美人鱼!
“《海女》里能年玲奈的眼睛为什么总是亮晶晶的呢?
”像宝石一样。
几乎总是捂着心口地在看这部剧,最开始的时候是被无比清澈的眼神击中,整个人都 “胸 キュン~❤️“上次让我产生这样心情的剧还是《轻音少女》,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呢?
好像是不加消耗地散发出能量,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地令人心情飞起来。
作为现役neet,开篇从东京回到小镇的剧情就令人感怀,在大都市里不起眼的、一无是处的、阴暗的……啊虽然我并不是这样的呀……回到妈妈的家乡,像吸饱水的绿植一般散发出生命力的小秋、像小动物般被喂了一嘴海胆或者什么别的东西都眼睛里发射星星地大喊”好吃“的小秋,很多人觉得像小狗,但我觉得更像一只撒欢奔跑的乌龟,对,就是平时慢吞吞缩卵但是跑起来异常欢乐的乌龟,四只爪子轮流挥动像要飞起来一样!
所谓圈养野生动物第一次到了天然栖息地的反应啊。
然而,像“败犬”一样,是小秋对火炉君和自己所作的同一描述,作为晨间剧,是尽可能把僻壤之地(其实也不怎么偏,离东京只有两个半小时咯,只是搭北铁超级麻烦而已)描绘得欣欣向荣,即便主要人物几近垂暮,还是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改变现状的渴望。
因为长相,在yui出场后不自觉地将她和我的一个妹妹联系起来,异族般的美貌,偶然展现的一丝阴郁。
相比小秋直白地表达对乡村的喜爱,yui则因为立场无法隐藏想要摆脱现状的渴望,编剧作弄般的安排yui与东京的数次错过,让人叹息的同时不免认同,命运啊,是有命运这回事的,不可抵抗的命运,一次次地打击你,以致于最终驯化你,个人无论能散发出多么大的光辉,在广袤的夜空中也只是一点而已。
接近结尾的时候小秋和结衣被比作太阳和月亮,从光谱来说冷冷的yui肯定是月亮,但说到底她几乎从不掩饰想要自己发光的渴望,而小秋无邪气地发着光,却也是因为周围人的呵护而已。
这是友人十分喜爱乃至推崇的一部剧,虽说在虚构的故事里寻找真实的人脑袋都有点……,但如果毫无代入感也就无法动人了吧。
“她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去看的呢?
,会觉得曾经阴沉的自己慢慢成长的过程和小秋相像么?
会觉得被憧憬的偶像照耀这种事心有戚戚么?
会因为学到了不同味道的日语而觉得滋味非常么……”晨间剧是用满满的正能量给上班族们打足气以面对新的一天——因为这部剧而第一次知道这个定义,但编剧并没有给小秋加上离奇的女主光环,一切都那么水到渠成,即便是当偶像拍电影,也没有一炮而红飞上枝头的情节,而是用踏实的努力带来满足,用天生的乐观来面对逆境,也对,要是太玛丽苏多话,上班族们也会觉得:啊这人生也是顺随得不可思议跟我没什么关系吧。
时代的背景与个人境遇的交织,三代人的时间流穿插流转,主角与群像差别并不悬殊的剧情比重,令整部剧的情节有了豆团汤般无法言说的滋味。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活不能说是甜美,总有奇奇怪怪的结块混进去,让人想要扔掉的那种,可就是这种味道,品尝起来——有时不能说是自己愿意——却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开篇到中前令人如海风拂面般的爽快感来自于小秋的回乡机遇,对地元的风物展现,与相关角色的互动,让人心中生出暖意。
青春无敌的高中女生与风华不再的海女、还有耍宝不断的铁路观光会等人,几乎是漫画式的人物设定令本剧的娱乐性有所提升。
宫九在这里完完全全地展现了出色的编剧技巧,同样的台词在不同人口中、不同时间回荡着,时常在人心中写下一个“哦”字。
更不用说数不清地有趣细节和令人窝心的瞬间了。
本剧的音乐是很大的亮点,不论是大有良英纯熟的将情绪融入旋律,用众多变奏装饰情景,还是昭和乐曲大联播,还有潮騒のメモリー这一虚构作品随着剧情不断点题从而升华剧情,作者真是在分享自己生命中的珍宝啊!
因为某些弹幕,看到后面,我几乎有点忧伤地开始搜寻能年妹子的消息,虽然在之前就见过友邻刷她的写真和cos照,但很不解她在该剧之后的境遇,能年的可爱度自不用说,其中有部分其实来自她的呆,嘻嘻嘻笑着的声音把我传染了很久,摇头晃脑的样子、咧开嘴大笑的样子、瞪眼睛的样子,统统都萌得要命。
可是呢,仔细观察外加关注一些新闻就会知道,这妹子很多时候真是在演自己,这样一个确定是真呆而不是装呆的妹子,从资质上真不算优异的演艺圈苗子,唱歌的声音中气不足、有一点点跟不上节奏、对某部分旋律的演绎用力过度……真的是很努力很努力啊。
以至于中后篇剧情中某些情节真的蔓延到了现实中,不得不说令人唏嘘。
在这里多么想说“能犬加油”,但其实更希望她能找到合适的取巧之法,被更好的人支持,有更温暖的境遇。
不然的话,这个有着宝石眼眸的姑娘,不就同快乐王子一样,慰籍了我们之后,却用尽了力气而失去光泽了吗?
喜欢,很喜欢,超喜欢!
听了几个版本的潮騒のメモリー,现在还在循环的是宴会列车的版本,就是那许多的小瑕疵让人喜爱,背景的鼓掌加油让人喜爱,还有少女们乐在其中的心情,久久地回荡着,如潮水般,成为回忆里波光粼粼的一粒琥珀。
-------ps:全篇哭了三次第一次是两人准备上京时,yui父亲病倒,在列车外yui带着哭腔说:“会去的马上就去等着我”。
第二次是小秋电影试镜合格时水口抱住了她。
第三次是地震忽然发生一幕幕受灾的场面播出。
更多时候是喜悦的泪光在眼里打转,但才不会让它流出来呢,哼!
2019.7.7看完,时隔6年,终于一鼓作气看完,好看是好看的,清新,可爱,充满希望,把多灾多难的日本民族乐观坚韧的性格刻画得很深刻。但是,时隔6年再看当时爆红的能年却没能像小秋一样运气加持,不瘟不火的现状,还是不是个滋味,不过,有过这么好的一个作品留存,也算是不枉演员的一生了。
陪我度过14年的严酷冬天。流下好多泪水。谢谢北三陆的大家
能年桥本百合花开,有村COS八十年代。OP治愈元气满载,海女爱豆青春舞台。
能年玲奈的眼睛会发光!
看了就停不下来。
看了就是想吃海鲜
作死少女 从东京回乡下再回东京再回乡下的故事+闲不下来的相当海女+潜水员+偶像+咖啡馆+开音乐节+回东京当偶像+又不想当了选当助理+还是乡下好……剧情到09年三月完结就好了 搞这么长 ……知道她还要返回东京真是…要烦死……编剧!要死!打这么高的分时要骗谁来看!! 没错 是骗到我了
没看完,能年妹纸好可爱
被本剧反复无常的人生观逼到弃剧,到又打算回乡下时,实在看不下去了,女主东京~乡下~东京~乡下……穿来穿去穿来穿去,每次都穿得十分讲道理啊,头2次我都不纠结编剧强行解释的人生哲学,后来她妈来东京给她铺好路了,得了!大小姐鸡汤又来了,作为妈妈当然也支持我们的小公举再次回乡下,我知道,外婆病了嘛快没了嘛,谁不死似的,老人家活不过你你非要舍身取义地陪着,是你东京的一切来得太容易了吧,你让咱这些没枪手老妈辅助明星大佬成名的小蝼蚁情何以堪呐!拍摄取景再美,女主再可爱,乡下邻居再淳朴热情,这种内核看得人真累!
演员表前五都是女演员已经足够三星了,刻画母女亲缘之间的微妙矛盾再加一星,以及找到这剧分这么高的原因了,为了投入的时间都得多加一星…
宫九真是,拥有蜜汁可爱的脑洞啊
最讨厌,逻辑性极地,富有很强时代烙印的哲理说教,漏洞百出。
第一次挑战晨间剧, 看到豆瓣打分竟然这么高……和条友交流了一下→ 达成共识: 这种剧若不是圈内人就根本不会去看/ 能追下去的都是真爱粉/ 追下去了必打高分/ 能打低分的都弃了。。。
长忆追潮,满郭人争水上望。来疑海胆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亦心安。
很多人推就去看了一下,前几集就看不进去,后来不甘心又试了几次,还是不觉得好看,今天用解说看完,完全没感觉,不好看
3.5
我无法向别人描述我有多喜欢这个剧!!!这个夏天有海女真是太棒了!!!
中年角色演得很好,妈妈看起来经历了很多事情,很有性格的演员。介于轻松的日常演绎和表演,可以学习如何表现日常生活,但不够精致。剧情比较生硬,有些地方变化很突兀。能年刚开始感觉装的有点天真过头,让人不适,但慢慢觉得也挺治愈挺可爱的一个性格,而且她有点虎头虎脑反而让这一些不足变成了她的娇憨,但看到后面觉得她真的是一个阴着坏的人,不喜欢有话直说,也喜欢耽误别人的事情,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很没礼貌的一个人。而且抛弃了自己的好朋友和生病的奶奶还在做偶像。这部剧里有一些讲述父母关系还有海边人们生活的角度挺有意思,接受自己的不足并于不足共处,就像总是经历灾难的一个国家,能够直面灾难本身,勇敢跳到海里去,不美化也不去掩饰,放在与人与事物的关系中都有智慧。
不知道隔了多久,从64话补到65话……
这局居然比小女侍分数高?!就是风景旅游片加帅哥美女,所以分数高?剧情无聊到麻!吵架和母女矛盾都是仿佛为吵而吵,能说清楚就是不说一走了之,什么深仇大恨结婚死人都不通知?主角在东京是闷包子,换个地方就小阳光了?那抑郁症换个地方也能治是吧?一堆潜水老太太,几次让新手一个人潜水都不看着,一个个跟瞎了一样,所有人都喊着海女传统,也不考虑是不是对孩子有前途吗?就这点钱,每天12点睡4点起,老太真的有这么幸福吗?还有小泉跟村花到真的是一样爱撅嘴,看着真难受,为啥日本女人这么喜欢鸭子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