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说的和本片基本无关。
老谋子功课做得十足,交了份水准以上的答卷。
中国韵味是传出去了,就是不知国际友人们懂了没。
开幕很赞,圭臬和缶十足让人惊艳。
之后的画卷贯穿全场也很好。
中间既梦幻又大气。
印象系列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让老谋子磨练好了,不愧是广告风光片导演。
不过全是人海战术未免让人生厌,吃大餐还要附小点呢。
还带出一股子春晚的劲,当然可能和我看的央视转播有关系,解说词有些真是不世界忒中国特色。
那什么人体作画十足十让我想起《唐伯虎点秋香》里祝枝山被折腾的惨状。
主题歌旋律太悠扬,短,不容易上口。
体现的历史还是大汉族情节比较严重,当然区区一小时能编排到此种地步已经可以给他竖大拇指了。
中国的文化元素那么多,我们当然要重点挑选对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和中国最核心的来展示,总体说,就是“和”。
奥运是最具有包容性的国际赛事,和平、和而不同、和为贵,这就是我们所要传达的奥运人文精神。
对于点燃火炬仪式……我就不说什么没创意的话了,毕竟悉尼的水火交融已经成为一个很难被超越的经典。
飞人点燃火炬和之前的表演结合就算不是浑然天成,也是严丝合缝对上了。
不过当我知道最后一棒是李宁时,脑袋里居然蹦出他用臂力绕吊环旋转上升点燃火炬的歪脑筋(……),而且一开始看到他的钢丝时真还激动了下,可惜是机器带他飞上去的……很佩服李宁的腰力腿力胆力,那步伐真叫矫健,不愧是最后一棒的体操王子啊!
总体来说离完美并不太远,祝奥运成功!
加油中国!
PS,小小怀疑下:我感觉在社会主义的古巴和北朝鲜入场时观众呼声很高啊……老谋子一定是萝莉控也许是正太控!
摄像师导播一定是男的,你看看那镜头就追着美女的脸蛋和小腿……北京人,虽然烟火真的是很绚丽,但今晚的空气你们还呼吸得惯么?
原载:http://blog.163.com/catherine_koo/blog/static/60676820087912750570/,欢迎去看
又是张导的大制作,最近看了两部张导的电影分别是长城和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两部作品有个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场面盛大,人员多并且动作整齐划一,就想08年奥运会给人的感觉一样。
看多了觉得一点没新意,很生硬就像那冰凉的盔甲一样,没有生命。
虽然有巩俐和发哥等大牌并且演技也不错但也挽救不了没有灵魂的题材。
希望张导不要过于追求视觉效果,多走走心。
刚刚找到位子坐下,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标头恰到好处的从黑暗中闪现出来。
我买的是后排座第二排中间的票,可想而知如此精华的位置前后左右自然坐满了人,趁着片头即映前的时间,我环视了一下周围--看电影其他观众的影响有时会是致命的--离我左边两个座位远的是一对情侣,男的在我还没入场前就开始喋喋不休的卖弄自己估计昨晚刚背熟的资料:“数字影院好就好在清晰度高,胶片版知道不?
其实跟dvd一样,数字电影也是胶片版转过来的……”一听就知道是装B小青年,对了,我这次选的就是数字版。
坐我前面的是一家三口,两个家长夹带一个小P孩,这让我莫名的腾升恐惧感。
跟我紧密靠在一起的是两个看起来很基的中年男人,当然他们也可能不是,两个人似乎思考着雷雨是怎样被老谋子改成黄金乳的,锁眉抿嘴一言不发。
后面稀稀拉拉做了十来个人,因为是刚下班吃午饭前时间,估计这会有闲情来看电影的就这么些了。
尽管早就从几段预告片中做好准备,但不曾想甫一开场,波涛汹涌之势便将我逼得目不暇接--赞!
老谋子!
赞!
我脑海中不断的对张导歌功颂德,并做好了回头下至少720P高清慢慢逐帧欣赏的打算。
这时装B青年发话了:“你知道么,我以前研究过盛唐的服装,其实那个时候宫女不都是这样打扮的。
当然,张艺谋这样安排还是有他深意的。
”厉害!
你是老谋子肚里的蛔虫。
女的估计一脸崇拜,忙不迭的不在男友面前表露无知:“这个我知道,我知道,杨玉环王昭君都这样穿的。
”我尽量不去接收外界干扰,试图全身心投入电影中。
一脸小受样的刘烨引起了我的注意。
从蓝宇开始,一直都比较欣赏刘烨的演技,即使在宇宙霹雳超级无敌大烂片《无极》中的表演也不差,想了想演技是一回事,骨子里那永恒受的精神估计才是其经久不衰的源动力……替换周萍的角色着实合适,搞后母,搞亲妹……啊,剧情没悬念了。
很快万众瞩目的胡子周,“杰王子”一出,全场立刻笑趴下一半(当然,中年男*2稳如泰山,面上不露一丝波澜),M-Zone人们尽情享受周董带来的欢乐,连带打戏,全场掀起了第一个高潮。
发哥和巩阿姨无愧盛名。
尤其发哥,一个眼色,一个表情,一个动作,练武时,出浴时,哆嗦时,言语时,把一个男人和王两种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然巩阿姨也不差,只是扮相明显见老。
然后就是大部分男观众都期待的李曼特写了,愈老愈雄起的张导设计的服装似乎就是为她而设一般,几组镜头明显是为了向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卖弄老谋子的神来之笔,估计又让众位男观众纷纷架起了二郎腿。
还不到18岁啊,老谋子,你太邪恶了。
我转头看看中年男*2,依旧那个神态,那个坐姿,巍然不动,你们是柳下惠!
坐前面的小P孩终于忍不住了(其实他一直在闹,我无视而已),问父母:“为什么她的衣服总是没穿好。
”我估计两位家长是冒着冷汗憋着气提防儿子的这个问题很久,终究还是逃离不开。
不像问及自身出处可以用从垃圾桶捡到来搪塞,他们支支吾吾:“嗯……因为……嗯……其实这是剧情需要……导演安排……别说话,别吵到后面的哥哥。
”拜托,真有这觉悟你们怎么不早一个钟头就让他老老实实坐稳。
小P孩闻言住口,转过身来看我,一脸淘气三千问样似乎想从我这寻求答案。
遂装出“你敢跟我搭话我就掐死你”表情瞪他,遂罢。
看过雷雨的应该都能把剧情猜得七七八八,尽管制作方一再宣称只是“适当改编”,“有更多新的东西”,这些反应在影片就是什么?
去掉鲁大海这个原作重要角色,加入fc小王子,以及几个人的下场改了一下,仅此而已。
所以没有悬念的剧情,只好力争看看其他的东西--话说回来,那么多部“大片”,哪部看过剧情。
摄影出身的老谋子一如既往的执着于颜色,虽然他的电影配色感要比凯歌小刚这些强上不少,但这剧的用色太灿了,换句话说仅仅一种主色调容易让观众视觉疲劳,华丽固然华丽,但长久盯着大银屏眼睛着实累的不行。
还有从大红灯笼图兰朵英雄一路沿袭过来的形式美,这个纯粹是人多好办事了,老谋子确实耍起来得心应手。
这次台词还行,没刻意去追求什么“诗般的语言”反而好些,当然,菊花二字由于其特殊含义还是足以造成不同程度的笑场。
譬如两句前后有段距离的台词被居心叵测的人关联起来就会这样:“你父王最喜欢的就是菊花了。
”“父王你真坏。
”看着看着片子接近尾声了,黄金圣斗士周董振臂一呼,一票群众演员以排山倒海之势一涌而上--说白了之前的情节就是为这场做铺垫前戏,或者说整个宫廷斗争乃至最后这场黄金VS白银都不过家庭伦理剧而已。
说是建国以来新中国场面最大之一也不为过,这里的场面完全体现在量上,用成游戏术语大概是搞个“同屏可以1万VS1万”这样的噱头,而且真枪实弹,活生生人海战术来的。
周董博命厮杀时我不断想,这里可以来个无双技就好了,啊,刚刚放个XX斩也不错,无奈看下来胡子周就劈斩两个动作,大不了旋转一周,着实让人失望。
我正纳闷左边装B男怎么半天没吭声,果不其然这时就开始点评:“你不要看用了那么多人,其实都是电脑做的,跟魔戒那样,一些是真人,大部分都是电脑动画。
”不会吧,大哥你连这都知道?
紧接着他说:“菊花也是假的,当然这不用电脑,塑料花来的,这样才省钱嘛。
”……老谋子听了会哭的。
我一直在等人提议立法将在电影院打电话的处以绞刑,没把手机调静音的处无期徒刑。
当然没人这样做,否则怎么每当最大高潮(应该是吧)处手机铃声打电话声都是此起彼伏?
每当凄历的铃声响起我心脏都一阵起伏,就这样在极度惶恐中电影结束了。
我怀着恨意再一次环视四周,试图记住每个人以图他日复仇,突然发现《菊花台》过半居然影院还没阻止片尾字幕的滑动--这在国内影院真不多见。
直到走出播放厅小跑进洗手间,周董的歌声仍然余音绕梁。
中年大叔*2走了进来,一左一右站在我旁边,进行了两个小时来的第一次对话(估计是吧):“这片可真黄。
”“嗯,大片大片颜色,有点刺眼。
”“不,我不是说颜色……”……
能把一部室内剧拍得这么华丽,也算很不容易啦!
看完这部片子,只感觉到浓浓的上一辈人的气息,浓浓的第五代导演的气息和情怀,尤其在看完《伤城》之后,在同一家影院换了一个放映厅看《黄金甲》,就能明确感觉到这是父辈的电影。
讲故事的方式,镜头语言,色彩、音乐、演技(真是传统老派的演技啊,巩俐那么明显的悲愤交加的表情,准确得像八十年代电影教科书里的范例),更不要说那些与国产战争电影(比如百团大战、三大战役系列电影什么的)异曲同工的、庞大整齐的攻战画面了。
父辈们讲述的故事嘛,自然说教意味会比较浓,故事也比较老套,世界观也很老,最小的王子长相和性格都像我们童年时代里的班干部,最大的王子淫乱软弱,就像旧社会里万恶的地主,终极boss周润发,则和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科书中认知的封建皇权完全相符。
父辈们找到我们时代的偶像周杰伦,演出了健康、阳光的体育委员角色。
难怪会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充满政治隐喻,这是父辈们习惯并深受影响的文艺表达方式,看完资本主义地区拍摄的电影《伤城》,心情沉浸在一种难言的、隐忍的小资产阶级感伤之中,此时正应当踏进《黄金甲》的大放映厅,电影放完,小资情调即荡然无存,是时候重温一遍《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了。
写这个的时候,我老是想到深作欣二的《大逃杀》,和他相比,我国的人民艺术家真是容易显老啊!
这几年就是他们晚节不保的几年。
为什么口碑这么差,拍得不是挺好么。
小婵和她妈妈死的时候,正好周杰伦带着黄金兵杀过来,那色调,那氛围,好悲壮。
儿子,一个很有前途的儿子,为了母亲,反自己父亲,那种感觉,那种矛盾。
雷雨,满城尽带黄金甲,都让我觉得男人狠起来真可怕。
父权,男权的恐怖。
我更敬佩武则天了。
死了那么多人,转眼又是歌舞升平,转眼周润发又要巩俐喝药。
一切如常。
皇家的残酷。
《黄金甲》事件之后,总结出两条经验:1、不能相信所谓试映评价之类的东西。
此次《黄金甲》的试映据说好评声一片,从剧情到场面,甚至台词都是一片叫好之声。
之前的《无极》也是搞了一次小范围试映,一样好评如潮,结果却是殊途同归,上映后叫骂声不绝。
才明白试映是噱头,吸引、刺激票房的一种手段。
不知道小范围试映的观众是如何选定的,说不定也是剧组内定的吧。
2、不能相信国内权威的电影杂志。
这样说可能有点一棍子打倒一船人,可是类似《看电影》这样的专业电影杂志,也在多期中用了2-3个专版介绍《黄金甲》,从服装、道具、剧情、演员专访、导演专访等等,溢美之词,溢于言表。
但对于国外类似于《魔戒》,《哈里波特》等大片,也不过用了1个专版而已。
然而说到底,还是自己经不住群情激动的诱惑,看过之后,又有点后悔白花花的银子,郁闷!
对于《黄金甲》,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应该说点什么?
、、、、、、眼下的博客中都是呼吁对国产大片要宽容,对比《英雄》、《无极》等,《黄金甲》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所以应该不要再充斥批评,多一些鼓励和肯定。
个人对此说法不以为然,为什么要对《黄金甲》宽容?
为什么要对这样低水准的商业片肯定和鼓励?
张大导演在拍摄《黄金甲》的时候,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拿到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想的是如何造势让观众乖乖的掏出口袋的银子,想的是如何应用自己最擅长的色彩和特技来哗众取宠,恐怕没有花多少心思去考虑一下如何拍一部好的电影。
对于这样的电影,我们为什么要宽容?
非常遗憾,张大导演与我们渐行渐远。
详细内容请阅:http://blog.sina.com.cn/u/4b02e88a010006hk
这部电影主要通过审美的方式,激发人的感情,以达到其艺术价值。
电影的开头,就是一群女子的肉体,和辉煌奢靡的宫殿。
以影像的方式展现出了杜牡《阿房宫赋》所描绘的: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正如《阿房宫赋》的借古鉴今,这部电影用恢弘的画面,所展现的故事却是中国现代主义的经典话剧《雷雨》的古代版。
在影片的最后,角色的华服和头饰都纷纷被摘掉,很有礼崩乐坏的象征感,而重新洗刷归位的场景,在对比中加深了讽刺的效果。
影片中的朝代、人物和风俗都不可考,而导演也用极为夸张的视觉表现手法,将电影的形式塑造得非常有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观赏这部电影,我更倾向于以欣赏山川大河的眼光来看它,尽是气势恢宏,而不见纤巧。
很多场景,即使现在看来还是非常的壮观。
人物语言行止有度,在广角特写镜头中,也是不轻易多泄露一分感情。
但收得越紧,传达给观众意会的情感爆发力就越强。
书上说,古代的将军手下士兵越多,指挥的难度会成几何倍数的增长。
我想电影同样也是,场面越大、人员越多,就越不可控。
张导能成为奥运会开幕的总导演,是很有道理的。
以我个人逻辑看来,世界上许多事物往往都是以各种古怪的方式相互联系的,比如我最早一次以纯爱好者的身份参加一个电影版版聚,就厚着脸皮宣扬电影是与科幻密不可分的,并举了电影史上众多著名八卦来作为例子;后来参加研究生面试的时候,又当着一屋子搞电影的大牛振振有词地说,电影本身就是关于时间的艺术,跟时间有关就是科幻。
直到不久前跟着一帮同学们集体观摩了《满城尽带黄金甲》,我走出影院便回头激动地高呼:“这可是科幻大片啊!
”同学做不解状,说你上次硬说《无极》是奇幻我们就忍了,这黄金甲里花花绿绿的尽是男男女女打打杀杀,咋就没看出哪里科幻了捏。
我神秘地微微一笑,压低声音谨慎地说:“你听说过‘人力朋克’没有?
”对于科幻迷朋友来说,关于“人力朋克”的概念倒也不见得特别陌生,西方科幻有塞伯朋克(cyberpunk)这一潮流,从著名的《神经浪游者》到科幻电影经典《黑客帝国》(Matrix),用虚拟世界中的庞大混乱与无规则来表现后工业社会发展对整个秩序与理念世界的解构;2005年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Steam boy)带来了新一波有关蒸汽朋克的宏大表述,同样是一种属于大工业时代的想象力在这个逐渐分崩离析的社会现实下盛开出的铁锈色花朵;拉拉的《周天》系列(登载于第二期《幻想1+1》上),描述了一个用仙术驱动的上古机械世界(在我看来很像藤崎龙的《封神演义》),也被尊上“仙力朋克”的标题。
那么从这些东西中,我们多少可以看到某些共同点:巨大的城市和机械,掩盖在混乱无序下某种虚拟出的规则运行并驱动事件发展,这是纯粹用想象力和理念建构出的世界,华丽的,阴郁的想象力。
而关于“人力朋克”,目前似乎还没有成形的作品,最好的注解大概来源于刘慈欣的《三体》中,关于人力计算机的狂野想象:几人为一组,按照最简单的逻辑组成一个个基本电路元件,再用不同的方式组装为加法器、寄存器、堆栈存贮器,内存,硬盘,显示系统等等,三千万人组成的庞大计算机队列,便可以计算三体运转这样复杂的问题。
长铗的《洪荒孑遗》也有一个类似构思:来自外太空的智慧生物对地球上原始的人类进行改造,通过简单的指令来控制他们的行为,从而令他们像蚁群一样有序地建造起庞大的建筑。
同样是华丽而阴郁的想象,然而主题是人类自身,把人类还原到最简单的道具级别去搭建新的庞大体系,在震撼之余也就多了一分解构与黑色幽默。
那么在黄金甲这部片子中,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
导演颇为大手笔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场奢华的视听盛宴,这是观众和影评人们必然会提起的,然而比起之前的《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等等,黄金甲在奢华之下又别有一种不同寻常的运转模式,仿佛镶金嵌玉的古董钟表内无数严丝合缝的发条齿轮默默运转,将时间线有序而精确地向前推进。
从影片开头我们便看到几百宫女随着更鼓声起床洗漱的场面,其程序化与熟练程度远胜于军训时的女生宿舍。
张艺谋从来是有虚构民俗的偏好的,他迷恋那些仪式化的场面,并擅于把这些想象中无比精细复杂的程序用视听方式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但在这部片子中,此种迷恋显然在规模和精细程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大到几万人在狭小的广场上按照不同的口号对战,小到皇后梳妆时那一套套琳琅满目的黄金配饰,当然还有定时定点精确无比的打更队伍,药房里仿佛流水线一般井然有序的劳作过程,重阳节晚宴上一套套礼仪和最后宏大的焰火晚会,那些仿佛生活在天花板夹层里无所不在的黑衣刺客,甚至那些争议颇多一律被挤压变形的胸部。
导演其实早已通过剧中人物之口说出了他真正下苦功夫所要展现的那一套东西:规矩。
一切都由所谓规矩支配运转,指挥人们日常生活中每一处大大小小的事务所应该遵循的方式,或明或暗,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皇宫这个巨大幽闭的空间来展现的。
或许一些观众会发觉,整部片子很少去表现皇宫外部的事件,甚至很少考虑镜头外部的合理性,譬如那些黄金战士们怎么就会突然出现在宫里,戴着菊花又究竟有何意义,其实这一切并不重要,就如同京剧舞台上的高度虚拟性和假定性,你大可以把它看作一场盛大的仪式,我们所需要看到的,只是导演如何调度安排这一切,以及那些繁复华美的规则所带来的阴暗美感。
实际上,这同样是理念构建出的世界,却也是有根可循的理念。
虽然伪托历史宫廷,然而在五代十国,乃至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我们都绝对无法看到如此高度秩序化的场面。
正如资深影评人们喜欢在文章中引述的一句话:“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时代,而是讲述话语的时代。
”电影的故事线和人物关系虽然是《雷雨》的,但其运行方式却绝对是张艺谋的,最终造成人物悲剧命运以及观众痛苦体验的一整套运行模式,既不是属于封建王权的,也不是万恶的旧社会的,而恰恰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投射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梦魇一般的意象:华丽,精致,就仿佛那黄金的铠甲般坚不可摧,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可逃避也无处反抗。
如果需要用一句话来总结,那么我们可以贸然地说,黄金甲展现的是某种后工业时代狂想在皇城梦幻中的投射,是通过虚拟的情景而表达了在这个分崩离析的混乱时代,人类的异化与浮躁状态。
不管导演是否有意为之,在几百万人一窝蜂地涌进电影院看完这部片子后,相信这样一种意念已经深深地刻在无数人心中,刻在这样人们的集体意识之上。
我们感受到的,是令人惊叹的庞大人群在规则支配之下制造了种种奇观,最终纷纷倒下死亡的过程。
集体战争,集体舞蹈,集体死亡,其实不过是我们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早已司空见惯的东西。
我们无一例外地在十几亿人群中被抹杀了个人存在的意义,我们充其量也只能做人力计算机中一个只能判断0、1状态的元件,做大片倒下的黄金战士中某个模糊不清的面孔。
而张艺谋,我想他只是花了很大一笔钱,用他擅长的人力朋克把心中深埋的焦虑表现出来,并调成一杯浓厚无比的毒药,逼着大家纷纷喝下去而已。
看过黄金甲之后,你也许会被这部影片恶心到并在网络上发出愤怒的咆哮,但是你也不妨同时想一想这一切的原因究竟是为什么,也许不仅仅是因为那些暴突的胸部。
大片———所谓美元上了千万的,亚洲一线红人到齐的,吊起来打的,宣传忠孝节义的。
”“一千万美元以下的,上房不带剑的,叫人瞧不出咱们从前心里其实挺狠的,不叫电影。
”——王朔老周发挥较比稳定;巩俐阿姨面部特写太多不显好看;刘烨一开口就是满嘴小痞子腔调直接导致所有观众笑场,整个一个去砸场子的;周董一如腾员豆腐,阐述着没有表演的表演就是表演的最高境界……最后的大战整个就是一场运动会开闭幕,满场满视野运动员跑来跑去动作倒是整齐划一,估计是给老谋子奥运会导演练手了……
1、如果此片大家看过后都给负面评价,我认为是不公平的。
要知道,现在为黄金甲此类的“国产大片”说出这话,我容易吗我?
好在,我只是个在校学生,没有枪手的嫌疑。
张艺谋在此片中有进步,值得肯定,缺点当然也是不少,但进步就应该表扬,下面我一一道来。
2、周润发、巩俐发挥正常,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却是陈瑾演的那个被刺了字的娘。
只论表演,周润发的角色没有什么挑战性,趴在太子身上的那一声“那是你哥哥阿!
”展现了下非凡的演技,其余时间,只要扮深沉就可以搞定。
巩俐演技一如既往,却多了几分厚重,这个角色歇斯底里中透着敢爱敢恨,有点像《艺伎回忆录》中的她,这样的角色,她游刃有余。
周杰伦不说了,中规中矩。
刘烨也不说了,过了,太过,干嘛一定要变态化你的所有角色呢?
最后说陈瑾演的那个刺了字的娘,在山谷中追杀那一段,她回头喊自己丈夫,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那种情感的冲击,我第一次在国产大片里面感受到,非常让人印象深刻的表演,当然,来自一个一直就让人印象深刻的演员。
3、终于,终于台词过关了。
敲锣打鼓,总算,台词过关了!
唉,不容易啊,除了刘烨的那句“你明知道出了这事全天下都会以为是我干的”以外,大家都没有因为台词而笑场,而这句,是表演上出了问题。
客观来讲,台词比较精美,风格比较平顺,没有一会古装一会现代的奇怪情况出现,宫内太监的报时,还有两军交锋时候只有一个字的阵法变换,都是不错的创意,既与情节贴合,又增加了艺术美感。
4、可是……故事依然不够好 我们都知道故事和《雷雨》有关,但是故事依旧不饱满,悲剧的最后是老实人都死了,小人们全活着。
故事交待的清楚确实,但是故事改编的符不符合现代人的口味,还有待商榷。
讲故事的方式也略显单调,节奏掌控依然有问题,宫廷内戏太过连续化,在影片中部造成了观众不小的不耐烦,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内外景穿插叙述或者是插入点让观众兴奋下的内容,影片中部应该说是观众对此片印象的最低点。
惊世骇俗的投资和场面必须有惊世骇俗的故事来匹配,否则,只能是一部可悲的电影,空虚的电影。
《黄金甲》你过了故事这一关了吗?
我只能说,徘徊在及格线左右。
5、细节,远不完美 布景华丽,室内金碧辉煌,室外清幽险峻,此片在布景、取景、摄影方面应该已经达到当今亚洲影坛的极致。
可是…… 纵然台词不再露怯,但笑场依然出现了,为什么?
我简单举个例子:在看完预告片之后,我和朋友们把此片通称为《满城尽是乳沟女》。
我理解,唐朝的故事。
我也理解,唐朝人的服装就是那个风格。
但是,可以把服装往上面提一点,不要露出乳沟吗?
或者,不要让王后或者蒋蝉从宫那头跑到宫这头并且镜头一动不动地盯着人家正面…… 那一颠一颠的效果,实在太破坏气氛了。
同理,周杰伦出场时候的那个猩猩头盔,也是败笔之一。
6、音乐是最大失败 应该肃穆的时候就找人吟几声。
应该平静的时候依然找人吟几声。
大战开始吟几声。
悲剧降临吟几声。
单调,不连贯,与剧情契合差,没有完整的主旋律贯穿始终,有些恰恰需要音乐的时候,冷场,只听到单调的对白和放映机转动的声音……惨!
最后的一段宫中吟唱插入即将结束的情节中,生生地把片子拖长,也生生地把观众拉出戏中,一点必要没有,突兀而做作,感觉是为了表现中国文化而存在,不是为了情节需要、这部电影需要而存在。
总之,音乐方面此片令人大失所望。
7、场面,奥运预演?
大量的人。
大量的统一服装的人。
大量的统一服装的人做统一的动作。
这是北韩的“团体操”吗?
这样真的美吗?
群众演员化成了一堆堆的钞票,我觉得张艺谋又一次玩起《英雄》里面以一敌万的招数,让人失望。
鉴于张艺谋是奥运开幕式的负责人。
我在这里表达下担心:您不会也想把开幕式搞成这样吧?
咱十几年前的亚运会让孩子们憋尿搞这玩意。
现在只有朝鲜才弄这些咯。
奥运开幕式应该是自由的、多元化的、民众的狂欢。
而不是统一的、整齐的、虚假的、憋尿的“团体操”。
您可千万别把开幕式搞成黄金甲!
欢迎光临我的BLOG:电影与书籍:http://spencersong.blogspot.com/ 闲话小记:http://spencersnote.blogspot.com/
请在不知所谓的皇宫大地上种满金色的菊花吧..无知的人呐,看农夫的青龙偃月刀,黄金的盔甲、圣衣和皇袍,你们在搅基的男人们面前登时如此无助、风中凌乱,恰如老谋子此刻早已光秃的额头..国外也不都是傻子,中国古代如果这样,别人会怎么样开怀大笑,会形成如何的关于中国的印象呢,你们都有责任。
杰伦超帅~
大片大片的馒头(一颗星)和大片大片的菊花(一颗星)
以前居然漏了,添上
从“菊花都绣好了,总得让它开一回吧”往后,就很不错了,要不是周润发,还真是部不错的片子。
颜色很美
这部这么低的评分不应该啊,嗯?老谋子的美学。不多评论,我蛮喜欢的。
老头子除了会追求画面刺激,其他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和李小然,星美,看完走路到高靖元家
只记得布景挺美,波涛汹涌。
我不管,反正我伦的我就要打5颗星,我的杰王子
感觉挺一般的,没有想象的好.
不能更赞,国家内乱,哪不是浩浩荡荡的。结尾几个画面简直震惊国庆屠反,剐后铺彩。宁死不屈之,菊花献英人。母后什么的也十分有趣,一百年后,华美一章!
好滑稽的一出戏,到底去哪里找来这么多群演。?
很无语。。。
权欲熏心,养蛊反噬。不差!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看完之后更加确信,国师的新千年代表作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了(褒义),这部权当是预演热个身。
巩俐的演技在里面实在是一骑绝尘,周杰伦完全接不住。。。其实当爆米花电影,可看度还是很高的,虽然G点很狗血。。。
三分全给色彩。
其实讲的就是一皇家的衰败与丑陋。虽然服饰装扮上有些不苟同 人物还是很饱满的;虽然节奏偏慢 但回头看 前面一个小时还是为最后半小时高潮做足了铺陈; 虽然满足了好莱坞需要的女人和枪 不过艺术上还是有不少精彩处。
奶们真的大到无法移开注意力。。。可惜当年出这片的时候“菊花”这词还没红 最后放礼花那些镜头可以直接剪进奥运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