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之路

The Way,拿破仑之路

主演:马丁·辛,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黛博拉·卡拉·安格,约里克·范·韦杰宁根,詹姆斯·内斯比特,斯宾塞·加雷特,切基·卡尤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西班牙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年份:2010

《朝圣之路》剧照

朝圣之路 剧照 NO.1朝圣之路 剧照 NO.2朝圣之路 剧照 NO.3朝圣之路 剧照 NO.4朝圣之路 剧照 NO.5朝圣之路 剧照 NO.6朝圣之路 剧照 NO.13朝圣之路 剧照 NO.14朝圣之路 剧照 NO.15朝圣之路 剧照 NO.16朝圣之路 剧照 NO.17朝圣之路 剧照 NO.18朝圣之路 剧照 NO.19朝圣之路 剧照 NO.20

《朝圣之路》剧情介绍

朝圣之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导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是本片主演马丁·辛的大儿子,这是这对父子在影视剧里的第七次合作。 美国医生汤姆(马丁·辛 Martin Sheen 饰)在儿子丹尼尔(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 Emilio Estevez 饰)不幸在法国遇难之后,动身前往法国取回儿子的遗体和遗物。丹尼尔死在了比利牛斯山,在去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朝圣之路上,他遇到了暴风雨,然后就这么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这条通往教堂的路,又被叫做“圣雅各之路”(Way of St. James)。 最初,汤姆的目的只是取回丹尼尔的遗体,但是在到达了法国之后,汤姆却决定要重新将丹尼尔已经走过的和没有走完的路重新走一遍,以更好地体会儿子的生活、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在重走圣雅各之路的过程中,汤姆遇见了三个从不同国家来到这里的“徒步旅行者”,他们都在寻找着生命力更大的意义,并希望通过徒步重新在...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街角少年第二季武当II森林孤影夜樱四重奏花之歌好莱坞巨猿迷情杀机我家的秘密完美的蛇颈龙之日权力的游戏第二季超新星心灵致动小屁孩日记血域第一季我是你的小幂phone爱神混世女魔王高跟鞋春日苦短少年恋爱吧。一夜新娘之落跑新娘新网球王子U-17世界杯美妙人生奔腾向海洋香蜜沉沉烬如霜她来了第二季佛山赞师父尸偶爱有来世大努努的小劫案东海人鱼传2芳香之旅

《朝圣之路》长篇影评

 1 ) 走着就好

这是一部不好评论的电影。

所谓不好评论,就是看完了,想写几个字,但是不知写什么好。

不写吧,又觉得应该写点儿什么。

在豆瓣上,这部片子的类型,似乎也有些不明所以,有动作、 冒险、喜剧、犯罪、 剧情各种标签。

这些标签真的是乱加的,没有一个是对的。

动作?

完全没有动作,一定要找出动作,只能是走路。

也谈不上冒险,那路2000多公里,走完会比较累,但是除了个别地段,其实并不太险。

喜剧?

连笑容都不多,马丁演的男主角汤姆基本不会笑。

犯罪?

嗯,好象在一个小旅店看到旅店老板自说自唱,有些吓人。

剧情?

不,不剧情,完全没有剧情,就是每天走路。

有一张关于这部片子的照片,上面就是个变成脚的人。

网上关于这部片子的介绍,似乎也没什么可说的,简单到只剩下一句话:“一位美国父亲前往法国取回他儿子的遗体,他的儿子在著名的拿破仑之路旅行时不幸去世”。

连电影名字的中文翻译,都不知所以,《拿破仑之路》,可片子的英文名字是简单之极的The Way。

那条路,是大名鼎鼎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欧洲首条文化旅行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似乎没有拿破仑什么事。

有关这部片子广告,估计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说,“本片为本月强推猛片,精彩程度绝对不容错过,比看艳照门、日记门、亲嘴门、非诚勿扰、闫凤娇之类的好多了。

看片的时候,有空记得帮忙宣传一下,谢谢。

”可是你自己都只能这样干巴巴地说,里面没有感人剧情,没有帅哥靓女,没有大腕明星,没有煽情内容,没有飞车搏击,没有魔幻惊悚,我们能帮助宣传什么呢。

可是,我还是很想宣传一下,我喜欢这部片子。

实际上,豆瓣上,给这部不知在说什么的片子五颗星评价的,有47%,很高了。

片子里有萍水相逢的四个人,一起走圣地亚哥朝圣之路。

因此,有人说,之所以喜欢,是因为里面表达了信仰。

我没看出来。

虽然是朝圣之路,不过,每年走这条路的几十万人,并非都是来朝圣的。

片子里的4个人,美国眼科医生是为了儿子,女烟民是为了戒烟,英格兰作家是为了写作,荷兰胖子是为了减肥,争取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被老婆踢下床。

实际上,走到路的尽头,胖子肚子还是圆滚滚的。

女烟民能做的,是点起一根烟。

作家倒是记了满满一小本。

而医生,能做到的,是把儿子骨灰,抛撒到大西洋的波涛中去。

我不知道别人为什么喜欢这部片子,我喜欢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正如豆瓣上关于这部片子惟一影评(待会儿我贴上去,就是第二篇了,呵呵)说的,如果“如果你用过Travelocity,读过Lonely Planet,住过Youth Hostel,你一定会喜欢上这部电影,至少不会失望”。

虽然我经常走路,但是我基本不用Travelocity;至于LP,只看这小两口说为什么写LP的自传;而Youth Hostel,曾经住,现在很少住了,住的或者正规酒店,或者干脆帐篷。

不用Travelocity,不读LP,不住Youth Hostel,不过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确是因为喜欢那些熟悉的行走状态。

那种状态,那些细节,确是只有亲身经历,才会引发共鸣。

他们戴墨镜,背大包,拿拐杖,一路盖章。

我熟悉那些背包。

熟悉那些拐杖。

熟悉那些走路的鞋。

熟悉那些路上的各种印章。

熟悉那位作家带个小本子,随手记下什么的习惯,尽管我不是作家,这也是我的习惯。

熟悉他们走过那个垒起来的指路牌,上面有各种标识,写着墨西哥9376公里,圣地亚哥220公里。

我也从各种指路牌下走过,还买了几个模型放在书橱里。

熟悉他们把写着各种心愿的石子(好像是贝壳?

),扔上类似玛尼堆的地方。

我也在石子、树皮或者各种材料的东西上,写上心事,放到玛尼堆、树洞和河流中。

熟悉他们躺在舒服的酒店大床上,浑身不自在的样子。

我也曾经走了多少天后,踏上酒店厚厚的地毯,腿发软,脚受惊,几乎不会走路,躺在柔软床上,彻夜难眠。

熟悉那种在旷野里排成一排尿尿的样子,包括他们3人背靠一排,为那位女子方便提供遮挡的场景。

这样的事情我也做过,做得更体贴,在戈壁滩上,我们举起4件雨衣,围成一圈,让女孩在中间方便。

里面有些话,留下印象。

比如,“人不应该选择人生,而是应该活出人生。

”比如,“上帝为每一个人的存在,都设了一张时间表”。

亲爱的上帝,我的那份时间表,请您收藏好,不必告诉我。

还有那些路边的景色。

借用那位英格兰作家的话,是“满是伤感诗人青睐的神秘风景。

”我看到那些咖啡色的庄稼,看到秋叶满地,树成金色,看到田地如画,小路雪白蜿蜒。

看到他们走过葡萄园,风把叶子吹得哗哗响。

看到他们影子斜斜的,印在广场的条石上。

看到这些,我就想,等一天,我也许会用两个月时间,去走这条路。

网上有张照片--在圣地亚哥教堂领取走完这段路证书的排队人群中,有个拿着拐杖的兄弟,那个拐杖上,插着朵野花。

走在路上,到处山花烂漫。

徒步本身,就是天堂。

 2 ) 选择生活,不要过说说而已的人生

片段一:汤姆回忆起和儿子在车子里的争论:儿子:you don’t choose a life, Dad, you live one.你没有选择生活,你是在过生活。

顿时让我很有触动,大学期间,每次老爸来接我回家,路上我们都会展开激烈的讨论。

我一直觉得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如果你现在不做,你以后可能就真的再也没有机会做了。

父母总期望你能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他们会对你想着毕业后去做那些你当下一直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找工作感到诧异和不可思议,之前老爸老妈的观点是:你应该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有一定积累和经验,再去上路,做你想做的事情。

可是当我再问他们对于之前你想做的事情而没有做时,会不会有遗憾,答案是:是的。

我们不是圈养的小鸟,你来这个世界上难道不是来看这个世界的精彩,不是去过你想过的人生?

而是让别人给你指路?

告诉你:孩子,外面太危险了,出去你就会碰上坏人。

还是呆在爸妈身边安安稳稳过日子好。

亦或是身边的人告诉你:哇。

这个比较好,那个太没意思了。

你最好怎样怎样。。

人生就是生死之间的几十年,人往往会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感到遗憾,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想过怎样的生活,选择权在于你自己。

常常觉得我们大多数人都很迷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看见别人在争取什么,自己也赶着去争取。

就像逛大卖场,前面的人在疯抢减价打折的物品,你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是觉得大家都在蜂拥而上,你觉得如果自己不去抢一抢,就太吃亏了。

于是你也赶过去,奋力从人群中抢来一份,如果是你正好需要的还好,往往大多数都是没用的东西,既浪费金钱时间和精力,还有可能错过你真正想要的。

这一两年不管是在网络上,还是在路上,看到了很多开始选择自己生活的人。

他们人生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上。

不管是开始间隔年的人,还是去青旅打工的人,亦或是去偏远地区支教的人,再或是走在路上的人,我都想为他们欢呼喝彩,因为我看到好多精彩的人生。

并不是说过着平凡生活的人就不是在过精彩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每个人都面临不同的处境,只是觉得这个世界开始越来越多姿多彩。

太多的人都过着:说说而已的人生。

你说你喜欢旅行,你说你喜欢文学,你说你喜欢音乐,却永远都是说说而已,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

总是给自己一大堆的理由。

微博上有个段子很有意思:18岁读大学,我问你,你的梦想是什么?

你说是环游世界。

22岁读完大学,你说找了工作以后再去。

26岁工作稳定,你说买了房以后再说。

30岁有车有房,你说等结了婚再带老婆一起去。

35岁有了小孩,你说小孩大一点再去。

40岁孩子大了,你说养好了老人再去。

最后你哪儿也没去。

希望我们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说说而已的人生。

片断二:汤姆上路了,最开始是一个人。

后来加入了想减肥的荷兰小伙子,想戒烟的加拿大女人和找不到灵感的英格兰作家。

他们由一开始陌生,到彼此不了解而开始争吵到最后的相互依靠,倍感珍惜。

在酒店四个人在汤姆房间说笑的画面,后面一路上相伴的画面都让我相当的感动。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像是朝圣之路,生来一个人,死去也是一个人的事。

这一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人,有缘分的,没有缘分的。

随着慢慢长大,开始懂得凡事都不要太强求,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每个人都喜欢你,也不是每个人你都喜欢。

有些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少有的几个人都陪你走很长的路,但始终没有人能陪你走完生命的全过程。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没必要强求自己,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除了真诚和尊重,沟通也是必须的。

激烈的争吵也是难免的,如果因为争吵而分开,这样的人也不可能陪你走多长时间,迟早都会滚出你的人生。

不满就说,不爽就是要骂出来,何必委屈自己。

况且只要把你的所思所想传递给别人,别人才会知道如何调整,否则,两个人的关系也不会维系很长时间。

所以,我想说,你要喜欢孤独,那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可以很轻松的和自己相处。

然后,对待身边的人,尽力后随缘。

凡事要先尽力,如果你做了你能做的,那个人,不管是朋友还是恋人,离开了,那也没多大的遗憾。

因为你努力过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最后,希望我们都珍惜身边的人,如果两个人之间有什么隔阂,请一定要及时沟通,那才是珍惜他们的行动。

片断三:最后站在海边,作家说:所有的作家都期盼着小说的结尾。

但是。。。。。

(是的,他找到了他的方向,虽然之前他说他毕业后,开始为杂志写文章,期盼赚钱后能写一本小说,但是20年后他还在为杂志写文章,多少有点遗憾的意思。

汤姆说,你写的东西都是你的亲身感受,你看到什么,你感受到什么,你就在写什么。

是啊,作家感觉到,为什么一定要写小说来期盼着文章的结尾,他可以一直写下去,因为他一直在感受着。。

)戒烟的女人不戒烟了,减肥的小伙准备重新去换一身行头,不减肥了。

因为抽烟和吃好吃的东西,都已经是他们人生中的一部分,找不到理由非要戒掉这个习惯。

最后的镜头是汤姆开始在世界各地游走,继续他的旅行。

在帮儿子完成梦想的同时,他也找到了他自己的方向,虽然已经60多岁,他终于开始选择生活,而不是过生活。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寻找自己想要的过程。

人的成熟不是越来越包容,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那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

然后,做一个纯简的人。

期盼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想要的人生,能在所有之中平衡快乐的生活。

实实在在的追求,不是过说说而已的人生。

 3 ) 生活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过出来的

“ You don't choose a life, Dad. You live one.”打动了我,相信也打动了其他的观众。

对我这种胆小懦弱不敢跳出舒适区也不敢尝试新生活的人来说,听到这话特别有感触,我总是害怕总是担心不敢随便走一步,内心其实很羡慕别人的勇气。

仅此一次的人生应该好好享受,而不是每天被鞭子催着不能虚度光阴。

朝圣之路是一段艰苦的路,也是一段治愈之旅。

不同的人因不同的意外走上了这条路,经历种种不便之后终于到达终点,感受庄严的宗教仪式,接受心灵的洗礼,但治愈并不只是发生在到达终点的那一刻,而是发生在走上这条路的每时每刻。

配乐好听,舒缓恬静中有一丝丝的忧郁,特别符合我的味口。

演员的表现不错,角色性格鲜明,简单的故事全靠演员的内心戏撑起来,表演有难度,呈现的效果还不错。

父亲和儿子这条主线交代得还算清楚,转场设计自然,但另外三个配角的情节交代不明,特别是“烟女”的背景故事居然被删掉了,实在是不能理解也无法接受,就算是有个别瑕疵也用不着一刀切呀,那么多办法为什么就非得这么简单粗暴呢。

 4 ) 《朝圣之路》

一段朝圣之路,亦是疗伤之路、改变生命意义之路。

没什么特别新意,甚至某些情节设置有些做作,不过制作团队在40天完成还是令人惊叹,那种写实中带着某种粗糙感还是让人喜欢,特别满眼无垠的土地和自然的美景。

作为真正意义上“新鼠党”中硕果仅存的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 Emilio Estevez,指导能力也是渐入佳境,前作《博比》也很不错。

 5 ) for us

影片中男主为了儿子,踏上了旅途,从一开始频繁能“看见”儿子,到中途逐渐发现儿子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

说明他专注在埋头赶路上,对旅程有了自己的想法。

想说说说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和对话。

首先,是朝圣之路终点,领取证书时的“灵魂三问”。

我甚至觉得这有点像“转世投胎”时会有提问:“你是从哪里开始徒步的”“你走完了全程吗”、“你是为什么来朝圣的”。

虽然男主最初是为了完成儿子的遗志,但到了终点,他确认了朝圣之旅对自己信念的改变,他很坦然接受了新的信念,那就是他儿子说的:“生活不是选出来的,是过出來的”。

也就是说,生活不是听从别人给你安排,而是自己去创造体验。

一路上除了陆续来到自己身边旅友,还有一些可圈可点的人物出现。

想象自己是斗牛士的西班牙人。

不避讳他人眼光的土著人。

阅人无数的旅店前台。

身患绝症手术后决定踏上旅途的神父。

开着旅店却自恋到精神失常的老板。

命令儿子归还男主背包的吉普赛父亲。

这些非主角人物几乎都可以再各自单独成立一部电影的地步,属于原型人物,耐人寻味。

不得不提到电影中出现的风车形象。

它对应了被女旅友形容成“唐吉柯德和桑丘”的男主和荷兰人。

而恰巧除了形象相似以外,性格也很有对应性。

就连动作也暗喻了这种对应关系—一男主也喜欢打高尔夫(执剑向风车挥舞)。

男主一行四人,真正敞开天窗说亮话的节点,是一次男主酒后吐真言的情绪发泄。

虽然几个人有了短暂的距离和尴尬,但男主主动与他们言归于好。

这一次的打破重构,让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密。

也可以说,每一次看上去的误解,如果双方有意冰释前嫌,都会让情谊变得更加牢固。

这是一个逐渐暴露真实自我的过程。

最后,一行人不仅仅止步于大众朝圣点,还走到了吉卜赛人所说的真正的圣地——木夏。

爱尔兰作家表示此刻无需多言,无需写下最后的语句。

女旅友告诉大家,我可不会因为朝圣就放弃我的嗜好,这是我的一部分。

该放下的已经放下。

荷兰人意识到自己无需改变自己的本性,而是用真实的自己去面对生活。

男主把儿子的骨灰撒在了海边。

并踏上了新的旅途。

至此,新的信念已经确定,男主已经成为焕然一新的人。

新的信念将带他去新的地方,创造新的生活。

祝福所有走在自己朝圣路上的旅友。

希望我们在最初和最后都记得“自己从哪里开始”、“走完了全程没有”、“为什么要开始这段旅程”。

 6 ) 朝圣之路

19年去西藏的时候,沿途遇到过背包客,硕大的背包压着沉重的身体,当时不太理解。

等到了拉萨,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门口,都遇到了很多朝拜者,几乎都是藏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在全是转着藏经筒,身着藏袍的大环境里,陡然觉得很神圣。

后来再看电影《冈仁波齐》,明白了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信仰,终其一生的信仰。

今天偶然看到这部电影,原来朝圣不需要一个很神圣的理由,也许是减肥、戒烟,当然,不可否认爱维的初衷确实很神圣。

在这一路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事情,让这位老父亲的内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也许朝圣的目的没有那么神圣,可是想要去朝圣的这些人,他们的勇气和精神才是最可贵的吧。

要想想自己如果徒步这一段路,大抵上半途而废无疾而终,也可能没有开始……所以,无论是仗剑走天涯,还是为信仰而朝圣,我都很钦佩,因为,我做不到。

影片中有一句话:我们不是在选择生活,而是过生活。

事实上,我们确实在选择生活。

 7 ) 生活是活出来的

Dad:You know, most people don't have the luxury of just picking up, and leaving it all behind, Daniel.父亲:要知道,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有背起包说走就走的“奢侈”,把一切(责任)抛诸脑后。

Daniel:Well, I am not most people. If I don't have your blessing, that's fine. But don't judge this, don't judge me.丹尼尔:我不是那些“大部分人”,如果你不支持我没关系,只是别论断这种做法,也别论断我。

Dad:My life here might seem like to much to you, but it's the life I choose.父亲:我的生活可能与你大不相同,但这是我选择的生活。

Daniel:You don't choose a life, dad. You live one.丹尼尔:生活不是选择出来的,爸,生活是活出来的。

《朝圣之路》的开头部分收入颇丰的牙医父亲前往法国认领在旅途中意外死去的儿子丹尼尔尸体,在法国的火车上父亲回忆起他当初开车送丹尼尔去机场开始环球旅行时的上面的对话。

关于责任和自由、主流和非主流价值观、以及生活形态的碰撞,居然在这短短的几句对话中被串联演绎出来,引人联想。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责任,也就不会有绝对的自由。

有些责任大一些,有些责任小一些;有些责任来得名正言顺而有些来得莫名其妙些;有些来自别人,有些源于自己......作为一个美国父亲说丹尼尔把责任抛诸脑后,当然不是说他不给老人家养老费,而是指他放弃正在攻读中的博士学位准备来一次没有期限的无厘头环球旅行。

我在想如果是一个中国老头这样说自己的儿子如此“不负责任”,周边会有多少人朝这不孝子扔石头,而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很少有中国的孩子在进入大学后靠自己的辛苦劳动赚取学费供自己读书,毕业后还奢望着老爸给找个好工作,哪敢背起背包说走就走,老爸一发怒你还来个诸如“生活不是选择是活出来的”这样的谬论,简直自寻灭亡。

责任是件复杂的东西,有时候你索取越多,责任就越大,就像人情。

至于大众生活,以前我也愤怒地认为低俗无趣,现在倒是觉得无所谓,甚至开始觉得如果可以还该好好地过大众生活,因为它终归还是投票率最高的生活选项,我们一不小心就做了这个选择,一不小心就成了大众,以至于我们出门旅行了一两个星期就觉得自己另类非主流。

另类非主流也没什么不好,只要非另类、主流的那些人不要老是朝他们指手画脚,可悲的就是他们老是这么干,好像这个社会多元化一点点就是败坏风俗、破坏秩序,特别是对那些年轻人,简直是大逆不道。

而“非主流”当然也不会常常主动向“主流”喝声痛彻,因为历史上从来就很少有少数派主动向多数派挑衅生事的。

于是乎,老人要制约,青年要反抗,来来回回无止无休,说到底缺乏的还是理解和宽容。

于是乎,生活成了一个话题,我们为何而活,如何生,又如何活?

身为牙医的老丹尼尔当然认为自己的生活很不错,有自己的诊所,有秘书,有空就和朋友打高尔夫球,完全一个社会中上阶层代表。

而丹尼尔,丹尼尔连休学一年再修完博士学位都不干,年纪也不轻,没工作没家庭,未来可谓堪忧,非要去看外面的世界,去走那条“朝圣之路”,走后终于把生命都赔在那条路上了。

老丹尼尔去认领丹尼尔的尸体,确认之后原本就应该启程回国的,却意外地决定带上孩子的骨灰完成儿子未走完的旅途,此片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朝圣之路”的途中几经波折,在骨灰盒被偷走之后原本就灰心丧气准备打道回府的,丢失物件却又奇迹般地原封不动被奉还;生性孤僻情绪低落的他却意外地遇上了一群有意思的朋友;原本打算走到“朝圣之路”终点就结束却因为一个吉普赛人的提议走到了muxia,把儿子的骨灰洒进大海......与其说老丹尼尔选择了这次旅途,不如说他冥冥中的必须走上这一趟,如丹尼尔所说“生活不是选择出来的,爸,生活是活出来的”,而在“朝圣之路”上,老丹尼尔和他的那些朋友们估计也确确实实的活了一把,要不然,丹尼尔也不会从此开始一个大龄牙医的环球之旅吧^^

 8 ) thank u

不如戒了抗生素不如开始控制饮食那些我永远无法拥有的奖杯那些我永远触摸不到的美好感谢你 印度感谢你 恐惧感谢你 幻想感谢你 脆弱感谢你 后果感谢你 感谢你 寂静我完全不会怪罪你们这次我要享受当下能够放手 原谅你 真好一步一个脚印感谢你 印度感谢你 上苍感谢你 幻想感谢你 空虚感谢你 清澈感谢你 感谢你 寂静

 9 ) 旅行的目的,不是改变自己,而是接受自己

女人最后决定不戒烟,她接受了自己的烟瘾;胖子最后决定给自己买套新西装,他接受了自己的肥胖;老人最后决定不改变儿子,他接受了儿子。

 10 ) 四个人的朝圣,一个人的选择。

影片本身没有多少对话,但是却充满真实感,它引导着观众随之一起进入了一趟心灵的朝圣之旅。

无论你是否亲身去过圣地,或只是在心中,在脑中神往过,你都会被影片中那绝美的画面所震撼,一切的景色都是那么的美好自然,令人心驰神往。

而且这部电影的OST也是做得相当棒,尤其当一行四人终于凑齐后,coldplay的《Lost》缓缓响起,真是恰到好处……“Just because I'm losing, doesn't mean I'm lost, doesn't mean I'll stop, doesn't mean I will cross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和几年前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很相像,讲述了一个平时沉默严肃、不苟言笑的牙科医生汤姆,因为儿子在朝圣之旅的意外遇难,而背上行囊替儿子走完那未曾完成的朝圣之路的故事。

“朝圣之路”,即基督教徒朝圣时所经过的路途,它贯穿了西班牙北部的阿拉贡、纳瓦拉、拉里奥哈、卡斯蒂利亚莱昂、加西里等五个自治区。

而本片中的老父亲汤姆朝圣之路的终点,便是始建于1078年,号称史上最美的建筑之一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

儿子希望追寻自己的理想,畅游世界,走一段朝圣之旅,追寻前人的足迹;而父亲却希望儿子能读完Doctor,找一份好的工作,踏踏实实的生活。

I wanted to be a bullfighter.My father wanted me to be a lawer.I became neither.还记得巴斯克的那个爱斗牛的老头吗?

没错,生活有时就是这么的不伦不类,可是我们还是依然要学着平静面对,因为谁也不能肯定默默承受与奋起反抗哪一个更高尚更有尊严。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理想与现实,你终究要做出选择……老汤姆在朝圣的路上遇见了很多事,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他遇见了另外三个怀揣着不同理想的朝圣者。

一个想努力减肥却永远也不能停止吃东西的荷兰胖子,一个想拼命戒烟却永远不忘吞云吐雾的中年御姐,还有一个想找到写作的灵感且神经质的爱尔兰作家,就是这么四个人为了不同的理想结伴而行,朝着圣地亚哥出发……虽然他们的目标各不相同,但是每一个行走的人,,都有一段不愿诉说的故事。

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我的救赎,寻找他们人生中的选择……如果,影片最开始,痛失爱子的老汤姆沿着儿子未曾完成的道路继续前行是为了找回儿子的心,为了给逝去的儿子一份安慰的话。

那么一路走来,历经磨难,老汤姆发现他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儿子,更是为了他自己……以前,老汤姆一直为自己选择的生活而感到骄傲,并以此批评自己的儿子。

但通过朝圣的一路走来,通过他的所见所闻、心路历程,老汤姆才恍然大悟……就像影片开始,儿子对父亲所说那意味深长的一句话:"You don't choose a life, you live one."你并没有选择生活,你仅仅是活着而已……

《朝圣之路》短评

影片的情绪不对。中文名也翻译的太大了点。查了一下,原来该片导演的拿手好戏,是拍美剧。这部片子气质怪怪,温吞吞的。

5分钟前
  • 無邊無際
  • 还行

看了2/3 不是我的菜

8分钟前
  • 番茄哥
  • 较差

适合有宗教信仰的初级驴友~

13分钟前
  • witty
  • 推荐

一般般,OST相当加分

16分钟前
  • 川总
  • 还行

旅途

19分钟前
  • 仲四爷
  • 较差

【130521】★★★☆西班牙旅游广告大片。感觉开场太过局促,铺垫不够导致亲情这条线弱了点。重心基本上放在了旅途趣事和来自不同国家的损友间的文化冲突,还挺搞笑的。

21分钟前
  • Jeremiah
  • 还行

设计感太重。

2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许多镜头太刻意。宗教色彩浓厚所以比较晦涩。表达一种追求原始和传统的思想,又有敢于打破陈规的许多细节。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才是人类进步的基石。

28分钟前
  • 宁北
  • 还行

很简单的东西

30分钟前
  • 小老鼠™
  • 力荐

作为故事片有点老套,作为纪录片有点不自然。杯具。。。

35分钟前
  • Lilac
  • 还行

设计痕迹太重,也可能是我辈缺乏信仰的缘故吧

37分钟前
  • 白烨
  • 还行

徒步之旅,替意外死去的儿子完成没走完的路,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嘴炮有点多。

39分钟前
  • 就是废话流
  • 很差

从一开始就可以猜到结局. 设定感太强. 拖沓无聊. 被附加上的东西太多.

43分钟前
  • violette
  • 较差

田园诗的感觉~Our children are the very best and the very worst of us.

47分钟前
  • Iker
  • 推荐

或许是对基督教传统价值的重新解读。选择老人做主角是很聪明的,一生的种种遗憾到了暮年,的确很多事情再也没有达成的可能,就像那个斗牛士。不管做出什么选择都有遗憾。旅行里的意外才是旅行的意义吧。就好像电影若是缺少冒犯性就会变成无害的爆米花电影情节走向还是有点问题

48分钟前
  • 请勿打扰
  • 还行

立意虽好 戏谑过度

52分钟前
  • 还行

前半小时表现的很好,可惜后面过于单一,风景配音乐也不是万能的,即便放Coldplay的歌也无法挽救

55分钟前
  • 正气大侠
  • 还行

人生就是一场旅途,行走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感悟。

56分钟前
  • coco果果
  • 力荐

徒步、朝圣、旅葬…

60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推荐

我希望不管有没有做好这个选择,我都能接受现在,这当下的自己。

1小时前
  • Strelizeia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