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日记

Diary of a Wimpy Kid,逊咖冒险王(台),囧男孩日记,爱哭鬼日记,小孱头日记,俏皮男生日记,小鬼日记

主演:扎克瑞·戈登,科洛·葛蕾丝·莫瑞兹,罗伯特·卡普荣,戴文·博斯蒂克,史蒂夫·扎恩,阿莱克斯·费瑞斯,瑞秋·哈里斯,Rob LaBelle,Grayson Russell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小屁孩日记》剧照

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2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3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4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5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6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3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4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5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6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7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8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19小屁孩日记 剧照 NO.20

《小屁孩日记》剧情介绍

小屁孩日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根据美国作家杰夫·金尼(Jeff Kinney)的同名畅销儿童系列读物改编。第一天升入初中的格雷·郝夫利(扎克瑞·戈登 Zachary Gordon 饰)忐忑不安,拼命想要突出表现成为班级年鉴中的明星。格雷的哥哥罗德里克(戴文·博斯蒂克 Devon Bostick 饰)给了他一堆不能这样也不能那样的忠告,他的好朋友罗利·杰佛森(罗伯特·卡普荣 Robert Capron 饰)却不以为然,继续沿用小学时那一套穿戴、用语、态度,让格雷十分头疼。格雷拒绝了女孩安琪(科洛·莫瑞兹 Chloe Moretz 饰)加入校报的邀请,拉着罗利加入了校安全巡逻队。在逃避万圣节得罪的三个小混混时格雷犯了错误,却又缺乏勇气承认,听任罗利替自己背了黑锅。后续事件的发展越来越糟,格雷在学校的受欢迎度直线掉落,就连他与罗利的友谊都岌岌可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渡鸦之间画仙纪之双月时光大战低碳爱情小奸小恶毕业舞会索尔之子美味情缘盾牌第五季鬼眼狂刀血战1944凌晨三点钟温暖的日子黑色直播疯狂躲避球热血格斗沦落者之夜侬本痴情黑色孤儿第二季越野飞驰十三号仓库第一季黑鸦1军曹大电影3:克罗罗对克罗罗天空大决战今天是个好日子奢侈的骨刑侦档案·谜凶巨鳄风暴驭鼠怪人月夜闪灵恋爱机会百分之一

《小屁孩日记》长篇影评

 1 ) 有个片子叫小屁孩日记

总的来说这不是个给力的片子,远有《两小无猜》,近有《怦然心动》。

好在编剧另辟了蹊径:真正的主角,是躺在地上的那片奶酪。

而“+一个小胖子”这种模式司空见惯了。

不管是在哪里,都有这样的童年: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却又去模仿别人;找一个伙伴,却不停的教唆着他去和自己的想法一起改变。

现实中,电影中,一直都是这样的画面。

身边就有郝夫利,我就是郝夫利。

相比傻里傻气的儿童片,本片确实提升了一层,至少它能勾起些许回忆。

卖萌的花招从海扁女出现的一刹那就露了怯。

你丫喜欢这片不就为了她?

关于屁孩这个屁我还想说,很多你现在很看重的东西,将来屁都不是。

 2 ) 小屁孩日记

2010.8.9恩,还是有搞笑成分在里面的!

那个胖墩孩子还真的挺幽默且招人喜欢的!

呵呵主角一开始就不太惹人喜爱了,想的和做的完全不一样,让人觉得对他有点失望……但是他的哥哥Devon Bostick,还真是挺帅气的!

哈哈很多人说喜欢他的烟熏妆!

确实,挺好看的!

他是加拿大人,但看起来有一点中东的感觉。

言归正传,所谓的友情不是一方一味的占上风,一味的欺压另一方,而另一方却傻乎乎的跟随着他。

友情是相互友爱,你来我往的一个过程,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要尊重对方,但又是知心朋友!

 3 ) 多少人能像Greg一样step forward?

 为什么要追求一个有完美性格的主角。

讽刺的是,当我们用一些标准去要求主角的时候,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做到像主角一样呐?

     很多人说有七拼八凑嫌疑,我不是专业影评人,只觉得一个电影如果能给观众一些收获(也包括愉悦放松),不至于得分这么低吧。

况且此片不仅仅是一部搞笑的喜剧(个人也觉得的确笑点很多,比国产的那些所谓的无厘头要好多课)      本片最后Greg顶罪时说的,“the wrong friends, the wrong lunch table, the wrong butt, it's all meaningless. just like this cheese, i know it. you know it. so come on everyone else who's sick of it, step forward and join me!" pathetically, 最后在那个disgusting的强权女生的号召下,大家都离去了。

看看生活中,有多少不合理的wrong things,每个人都很清楚它们的存在,但又有多少人能像Greg一样step forward? 大家还不是选择随大流地一哄而散。

就学校的教授来说,一些像Greg一样想做出些改变,花心思在教学上的好教授、讲师,在圈子地位都是很低的,被打压着、孤立着、被鄙视着,一些学生评价很好的教授却没有经费、好的职称,相反的是恶心的、人品很差的教授是院长,等等(从高中、大学的几个老师的情况了解到的)      再看那个强权女,歌剧排练就是硬生生把有实力的Greg挤了下去,而且是一副很嚣张、很明目张胆的样子,小屁孩日记2中的抢座位也是。

现实中,同样的很多不公平竞争。

     关于Greg道歉的事,为何一定要Greg主动当面道歉,有人对他一直没道歉念念不忘啊?

      1.就最后顶罪来说,eat (而不是touch,而且是”诅咒过“的发霉的) 奶酪会让Greg比当面道歉更没面子的,他付出的代价更大,当时Greg也不会自信到所有人都会站在他这一边,而结果证明除了看破一切的记者和被顶罪的胖子,没有人站出来。

所以说Greg应该清楚他面临的代价,但为了胖子还是顶罪了,这应该是比主动道歉更有价值的道歉吧。

有人说这是阴差阳错的道歉,但如果Greg不想道歉,再多机会有何用。

  2.这是小屁孩,想想自己上六年级的时候,自己能做到(不是知道,是做到)承担责任,谦虚      然后很多差评也是说主角自大,虚荣,中国那么多人在用iphone,一些人不是虚荣地想be cool,并且,电影很多是在展现Greg YY的想法,现实中可能很少每个人都那么爱出风头,但谁没有YY过自己那天是somebody的情景,或者学习也好、奖项也罢,不想自己获得别人的赞美,自己没有YY过,现在忍受一些morons的嘲笑、abuse,然后20年后自己如何鄙视他们吗?

(17min的working for me)自己没有认为自己比别人强,胜任过一些职位吗?

     还有一些说,胖子和Greg走不到一起,或者Greg 连best friends都坑(巡逻队)首先是关于best friends的定义。

就六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一)来说,best friends顶多也只是玩伴,不应该真正理解为best friends, 而是那种可以随时开玩笑的,在一起玩的玩友(美剧friends,里面坑好友的更损...)。

     个人觉得没有必要给Greg那么多的批评,本身角色已经要忍受很多,哥哥Rodrick的折磨(2中更加是惨不忍睹),baby Manny 的污蔑,在家中Greg地位很低,学校的受女强权的压迫排挤,朋友胖子不理他,就像影片中所说,nobody cares, i'm sick of it, somebody needs to pay. 这种里外不是人的情况下,想成名,寻找成就感,引人关注也就无可厚非了。

     本身作为喜剧来看,至少我觉得已经不错了,用得着苛求一些教育意义吗,and he is only a kid。

写这么多,只是觉得这电影得到6.9分实在低了。

也可能每个人经历不同感受也不同吧。

     另外,歌剧唱Total Eclipse Of The Heart的时候还是比较震撼(或者用喜欢,眼前一亮等词),可能是有唱得不好的衬托吧,网上查了下,有些人说是真唱,一些说是原作唱了后改为童声,但比如原作在唱 never 和forever的时候没有像电影中的拖音。

不管怎样是不是真唱,这段还是挺好听的,很想听全曲。

 4 ) 小屁孩大道理 之 模仿别人还是做自己

本来是准备把这部电影当喜剧看的,可是看到后半段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

往常看儿童题材的喜剧,总是主角很傻很天真,然后真善美取得了胜利,一段和谐美好的童年时光,勾起了我们美好的回忆。

但是这部电影不是这样的,因为它尝试勾起那些灰暗的童年回忆。

看着这部电影,笑点也会笑的,但是心里总有个疙瘩卡着,每个人被勾起灰暗回忆的时候,总不会心甘情愿的。

主角格雷是个典型的早熟男孩,最典型的早熟特点就是过分关注自己的言行、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而主角的死党罗利却是一个天真烂漫、表现真我的小胖墩。

电影的主线,就是两个死党在进入初中后各种努力要成为年鉴中的明星。

电影中用popular排名升降表直白地表现两个人的受欢迎程度,很明显地告诉观众,这部电影就是要比较一下到底模仿别人更受欢迎还是做自己更受欢迎。

作为一部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答案很明显最后做自己的人人爱。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和我一样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从最本初的我行我素到开始考虑是否要模仿别人修改自己,或早或晚吧。

曾经尝试模仿别人得到很多关注,也曾经因为不能做真实的自己而感到辛苦;曾经因为做本真的自己后得到大家的认可而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也曾因为一不留神说了“不经过大脑”的话而被人鄙夷后悔莫及。

我们在模仿别人还是做自己的天平上摇来荡去,从童年摇摆到了少年、青年一直到中年。

而中国模板式的教育,让我们这一代人如此趋同,天平应该是更偏向模仿别人吧。

其实我们并不在乎模仿别人和做自己哪个对、哪个不对,我们只在乎哪个对我们更好,心理上的和利益上的。

作为一名习惯性考虑每个人感受的天秤座,我把真实的自己压抑了很久,甚至有些忘记了真实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留那么一段时间,把语言、行为上的禁忌、模仿抛到脑后,做一会儿真实的自己,就像格林童话里脱掉外衣的刺猬一样。

虽然你的身上有刺,但是总有人愿意和你在一起的。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33分钟的时候,老师放了一部短片,主要讲了一个非常不受欢迎的人,被告知想要受欢迎就要做真实的自己,然后当众跳了一段华丽的舞蹈瞬间得到了众人的追捧。

我个人觉得这个短片很有讽刺意味,几个演员夸张的表演更加突出了情节的非真实性:有几个人的本真是像热爱跳舞这么容易受欢迎的事情?

这其中有几个人是真的能够跳到博得喝彩的?

仅仅博得跳舞的喝彩,如果你的穿着不in,你的聊资不in又能popular多久?

短片播放完之后,主角格雷内心独白说自己学到“it is awesome to be me(做自己很棒)”,而真实的世界是——做自己很爽,但是通常不酷。

一夜没睡,思路可能有点乱。

归结一句白话,就是:要想吃得开,就得装;但是装多了,总是要休息休息的。

 5 ) 孩子的虚荣却如此的尴尬

等级制度 貌似无论再怎样民主或平等的宣传的国家都是根深蒂固的 说白了 那是人性所以也别现在孩子太残忍 怪只怪大人们言传身教的太到位风云人物 受人欢迎 貌似这是哪个上学的孩子都会渴望的位置就跟社会里的金字塔顶似的而学校就是一个相对于真实没那么隐藏的地方吧所以反而残酷来的直截了当小学升初中升高中升大学到毕业每一个转折到一个上层 都会很有趣一种我很成熟 我很NB的村气成功流窜出来 其实说白了就是个213 小屁孩啦每次看到国外青春片那些等级摧残我都努力回想我的中学生涯 只能感叹外国孩子太勇猛么?

还是我的生活太单调太平顺了?

只是在久久毕业后 听朋友提起 才知道哇靠当年我们也是学校高级层次 “有好风景的桌子的午饭等级” ⊙﹏⊙b汗可那时候真的没觉得过什么特别 也没去欺负个谁或得到什么特别的好处只是会有很多奇怪的流言 还有什么团体纷争啥的 其实我们那会儿处于上层边缘 真正中心带的那伙人 确实过得比较活色生香 我个粗神经都能品味到 但过早的消耗生活的须臾代价就是更多的无聊和懈怠 比如片中一直“追杀”主人公的三只小红车男 他们其实就是被淘汰的一批人其实Rowly这种孩儿 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电影为了体现真我才是最charming的 所以像经纪公司选定捧红的烂人一样 他就这样必定被炒红了当然啦 小胖子还是有他的闪光点的 比如奇怪豁达观只是到了电影后来的矛盾点爆发的反而因此有点古怪但要真的在现实生活里 有这么个脑短路的死党 我觉得 就放弃什么红人的梦吧 掉价是必然的 虽然很势力但是很真实Greg的好多想法 其实应用于现今的社会是没错的PS:我要说我觉得这孩儿肯定12岁 本命年的倒霉催 哈哈哈貌似我上初中那会儿就是12岁 但没这孩儿这么倒霉 可怜的小帅

 6 ) 内容而已

第二次看这部片了,还是写一下感想不然又忘了。

格雷本来是个小自私鬼,他经常跟憨厚的罗利一起玩,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他都在欺负他。

他以为自己会很受欢迎,经常指导罗利应该怎样变得COOL一点。

但是他发现罗利竟然比他更受欢迎,他羡慕妒忌恨,在一次出外巡逻的时候他犯下了错误然后把责任推给了罗利。

发现真相之后罗利就决定不跟这个自私的人混了,纯真善良的罗利很受其他同学的欢迎,相反格雷就经常孤独一人,他越想证明自己过得好,反而使自己的人气降得越来越低。

最后当那几个坏男孩来报复他们俩个时,男孩强迫罗利吃掉被诅咒的芝士,大家都害怕接触被诅咒的人。

此时,格雷挺身而出,解救了罗利,虽然最后没有人站在他那边,但是他重新赢回了罗利的友谊。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格雷也不是一个本性坏的孩子。

他努力做事想引起格雷的注意都是因为其实他很重视这个朋友的。

他比童年的小孩都要成熟,思想好像更社会风气化。

和朋友相处得时候往往只想到自己而忽略了别人,最后他应该也学会了要换位思考,照顾对方感受了吧。

 7 ) 大人真蠢

格雷格的妈妈致力于破坏格雷格兄弟俩的关系,虽然这与她的初衷相反。

她的初衷是想让她这俩儿子和谐共处,她声称兄弟是彼此一生中最重要的亲人,“有一天,你们会是对方孩子的叔叔”,为此她还煞介事地成立了奖惩制度,如能和平共处,则奖,反之则惩。

接下来,这位母亲却干了一系列的蠢事。

这些蠢事其实也没有什么新意。

如你所知,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各有各的聪明,蠢货各有各的蠢。

话虽如此,当我们看到一个蠢人的时候,有时会产生一种烦躁的亲切感,因为你发现,你身边往往也有这样的人物,或者干脆你自己就是。

格雷格的哥哥罗德里克趁父母外出,在家里举行狂欢派对,要格雷格替他保密。

父母回来后还是发现马脚,质问格雷格,格雷格憋不住,泄了密。

格雷格泄密会有什么后果?

稍用心和稍有脑的家长,都知道,这会让格雷格他哥恨死他。

可他妈居然怒气冲冲就要去找罗德里克对质。

她被格雷格的哀求阻止了,格雷格说:“如果你去问罗德里克,他就会知道我告密,以后我的孩子可能就永远不会有机会了解罗德里克叔叔了。

”他妈妈一听,咦,这话怎么那么耳熟?

噢,想起来了,这是她自己的原话。

总不该前几天她还要求他兄弟俩相亲相爱,这会儿就让他俩互相残杀吧?

想了想,只好先忍忍,这事不追究了。

但她没忍多久,就憋不住出卖了格雷格。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她对大儿子罗德里克太愤怒了,不得不身为一个负责任的母亲,揭穿了他。

她携同她的同事,——家庭教育上的同事,——孩子他爹,一起毁掉罗德里克的梦想——以教育罗德里克的名义。

不用说,罗德里克恨死了格雷格,格雷格自然“生不如死”。

实话说,看电影的时候,我很烦躁,因我深知天下多下父母,以爱为名义,置子女于“生不如死”的状况而不自知。

“爱”这个说法好像万能药,仿佛有它为前提,一切冷暴力、一切疏忽、一切强权、一切愚蠢……皆可被原谅。

终于,格雷格靠他10岁少年的本能意识到,不能指望父母了,要咸鱼翻身,改变被压迫的命运,只能靠自己。

他以10岁的智慧决定了,用善意去换回罗德里克的善意:帮罗德里克重新实现梦想,在“达人秀”上参加摇滚乐队的演出。

他成功了。

这里面体现出来的规律基本可以概括为:年纪越大的人越蠢。

哥哥罗德里克比格雷格蠢,妈妈又比罗德里克更蠢。

当然,我说的蠢,不是那种寻常意义的蠢,你懂的。

在“寻常意义”上,他妈妈不蠢,相反,还是一个文化人,一个有身份证的人,至为讽刺的,是她的职业:她专在报上写家庭教育方面的专栏。

或者可以把“蠢”这个词,替换成“没诚意”。

越来越觉得,很多时候,智慧不过就是一种诚意。

电影的尾声,格雷格的妈妈突然被格雷格对他哥的善意感动了、点醒了,或者说,刺激了,她居然做出了与自己一直以来教母形象大相径庭的举措:在台上给罗德里克的乐队伴舞。

你知道,一个母亲,需要有多开明,才能这么丢下架子,当众给青春期的儿子的摇滚乐队疯疯颠颠伴舞。

导演的原意大概是想说明:这个妈妈与孩子达成了理解和和谐。

但是,一个原根本没有用心理解过孩子的母亲,一个有优越感的固执的母亲,能与孩子达成“瞬间理解”吗?

这又不是科幻片!

导演大叔啊,请遵循一下人物的性格发展好不好?

电影总是那么不现实。

电影里的人总能在影片结束前达成理解,电影里的人也总能在影片结束前被感化,真是太偷懒了,用刚才说过的词说,太没诚意了。

生活有这么容易吗?

这样拍电影,是骗小孩吗?

不对,事实上,小孩往往比大人聪明,应该说:这样拍电影,骗大人吗?

可是,那些看似愚蠢的家长,他们其实比猴还精,他们不用骗,他们只选择他们需要的去相信。

 8 ) 一个环境与四类人的故事

请让我发散,并允许对号入座一下。

于是整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并不正确的环境和四类人的故事……环境:在故事中就是那个主人公小屁孩Greg Heffley就读的初中。

第一类,就是环境中的绝大多数人,因为是绝大多数,仿佛环境也被染上了这些人的属性,可一旦把这些绝大多数拆开看,看这些个体,这些个体在这个环境里又是那样的无奈 ——实际上,是他们屈从了环境……就像那奔腾的河流,无论气势多么磅礴,一旦对应到每个个体、每滴水珠时,拥有的都是无力选择与无法改变流淌方向的无奈……而这类人在故事中,就是初中里的绝大多数人,尤以那个权力欲极强的Patty为代表。

第二类,就是还没融入环境,但渴望融入环境并得到环境认可的人。

在故事中就是主人公Greg Heffley。

从他一开始对“日志本”的定义,就向我们表明了他对未来的期待与雄心。

第三类,就像故事中的Rowley Jefferson,作为Greg Heffley的好友,Rowley Jefferson和Greg Heffley完全不一样,他拥有一种“钝”的力量,他仿佛不知道环境的改变,他仿佛不知道别人的眼光,他只是按自己的频率活着,他只在乎他应该在乎的人——朋友。

第四类,这类人刚好和第三类相反,就像故事中的Angie,一个酷酷的小女孩。

她和Rowley Jefferson正好相反,她拥有敏锐的思维,纤细的神经,让她真切的感受着环境的一切。

于是她知道环境的不足,环境的黑暗……于是她给自己建筑了一个地方,那地方只属于她自己,在那里有她的价值判断,有她的信仰。

而这样的判断在痛苦的反思,无奈的选择与尝试后其实更接近于真实,接近于真理。

关于这样一个并不正确的环境和这四类人其实有许多结局,不过故事很温馨,它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圆满的答案——还没有融入环境的三类人,终于没有被环境所同化,并在环境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至于环境的不正确,其实在Greg Heffley捡起起司时便向我们说明了:“错误的朋友关系,错误的食堂餐饮制度,错误的屁股?

那些都是毫无意义的。

就跟这块起司一样。

我也明白,你们所有人也明白。

”这一切并不容易,一个一直渴望融入环境并获得环境认同的人能发现并指出环境的问题(无论是否完全正确)都是难能可贵的,甚至于不可思议的。

而Greg Heffley的转变必须归功于Rowley Jefferson,因为一个人对成功的渴望与追求并没有错,而且一个人的成长甚至于社会的成长就是在这样的渴望下推动的。

但,这样的渴望以及错误的目标很容易让人和Greg Heffley一样——变得自私。

关于这一点在故事中是Rowley Jefferson在知道被陷害后告诉Greg Heffley的,并且Rowley Jefferson用自己的方式惩罚和教育了Greg Heffley——绝交和失去朋友的孤单。

而这样对自私的警告和处理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警惕的,因为在当下的环境中,“Greg Heffley”是最多的。

而如果这个环境有问题,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呢?

这是一个近乎于哲学的命题,没有人知道正确的环境社会是怎样的,于是才有那么多的理想社会的模型。

可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知道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至少知道什么是不值得我们去花费太多精力的。

就像Angie在放假时对Patty说的:“当有一天,初中毕业上了高中,再之后,真正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到那时候,所有你现在看重的东西就都什么也不是了。

”而故事就在这三个没有被环境同化,拥有了自己判断的孩子的笑容中走向结束。

而对号入座着的我或者我们呢?

笑容是否属于我们,我们又为什么而欢笑,当生命行将结束时,我们追求一生的是否真的重要!?

 9 ) Diary of a Wimpy Kid

本片根据美国作家杰夫·金尼(Jeff Kinney)的同名畅销儿童系列读物改编。

第一天升入初中的格雷·郝夫利(扎克瑞·戈登 Zachary Gordon 饰)忐忑不安,拼命想要突出表现成为班级年鉴中的明星。

格雷的哥哥罗德里克(戴文·博斯蒂克 Devon Bostick 饰)给了他一堆不能这样也不能那样的忠告,他的好朋友罗利·杰佛森(罗伯特·卡普荣 Robert Capron 饰)却不以为然,继续沿用小学时那一套穿戴、用语、态度,让格雷十分头疼。

格雷拒绝了女孩安琪(科洛·莫瑞兹 Chloe Moretz 饰)加入校报的邀请,拉着罗利加入了校安全巡逻队。

在逃避万圣节得罪的三个小混混时格雷犯了错误,却又缺乏勇气承认,听任罗利替自己背了黑锅。

后续事件的发展越来越糟,格雷在学校的受欢迎度直线掉落,就连他与罗利的友谊都岌岌可危……©豆瓣

 10 ) 极具教育意义的青春成长故事电影

很好的一步电影,自从我看了就成了我最喜欢的电影,而且还看了好多遍。

这部电影主人公的设定是青春期犯了中二病的初中生,人物性格刻画的很到位,内容也很丰富。

而且它讲的就是青春期的成长故事,是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成长电影。

我喜欢这部电影还有一点,就是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性格和我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喜欢上这部电影了。

《小屁孩日记》短评

作为一部儿童题材,剧情饱满,视听语言生动,轻松愉快又不失意义。这种题材的片子跟大片比不了,拍成这样,该给五星。

3分钟前
  • 巴雷特
  • 力荐

这小孩确实让人讨厌 一点也不真诚。有时候 有的人值得你这么做你就要勇敢的表达出来。 片尾曲词儿不错

5分钟前
  • 不说
  • 还行

真正的朋友就是在你最最愚蠢且幼稚的年紀裡那個就算再糟糕再不堪也不會輕易放手的傢伙

9分钟前
  • 半知天命少女
  • 还行

Who has the Cheese Touch !? 也许这就是成长的烦恼,我们都曾孩子过,都曾有过Greg那样的经历,犯过那样的小错误,但又怎么样呢?这不妨碍我们长大,甚至可以帮助我们长大.是的,我们需要这些,就像Greg需要那个喊着"Zoo-wee Mama"的胖子朋友.

14分钟前
  • 笑寒叔叔™
  • 推荐

真正的主角,是躺在地上的那片奶酪!嗯,就是这样~!

17分钟前
  • 我不是童男几
  • 还行

反正小孩犯错都可以用无知,天真来搪塞动机,少时最伤人的就是【纯洁】

19分钟前
  • Lanny
  • 推荐

外国小孩真早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太喜欢那种少年老成,过早被成人世界的价值观污染的小孩。。。最受不了那个凶恶的小女孩,参加个舞台剧选拔还把她妈给搬出来了==你是生长在天朝吗?你爸是李刚吧?

24分钟前
  • 天空中的海
  • 较差

这根本就是大人日记……

29分钟前
  • ihelen™
  • 较差

Chloë Moretz 共出镜12次,换了12套装

34分钟前
  • 和风莫吉托
  • 较差

成长阶段,小屁孩要面临的种种困惑。曾经自己的友谊也岌岌可危,曾经自己也想成为班级的优等生,曾经那段无法回去的岁月,只能用于缅怀。Devon Bostick小屁孩的哥哥,真的很帅,那个画眼线的摇滚青年。

39分钟前
  • 远行的猫
  • 推荐

真是小屁孩。★★☆

42分钟前
  • 坍塌
  • 较差

小孩挺有趣的, 冲着Chloe Moretz 看这片子,没想只是打了几句话而已..

46分钟前
  • ●,
  • 还行

我承认我不纯洁,但每当我在电影中看到未成年莫瑞兹那使我怦然心动的表情,这就是我给这部电影五星的唯一原因……

51分钟前
  • 小Wαy
  • 力荐

这小男孩太可爱了 我看见超杀女拉 哈哈~

56分钟前
  • 卖女孩的小火柴
  • 推荐

还好吧 其实觉得适合孩子看吧 我觉得我这个年龄看这部片子没有感觉 一般

57分钟前
  • 哒啦哒
  • 还行

这部电影做得棒极了!这是一部优秀的家庭喜剧,PG级别,可能很多家长都不会正视它,尽管这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单纯故事,讲述着一群初中一年级小屁孩的事情,但成年会认为就孩子人格养成而言,【小屁孩日记】应该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它说的难道不正是真的吗?三星半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揭示了成长的一面,就是由索取到付出的转变。每个人都有过的童年。

1小时前
  • Mr.Mc
  • 推荐

Sometimes, when somebody's worth it ,you just have to put yourself out there.

1小时前
  • SHELL
  • 推荐

小正太长得挺可爱。可是我不喜欢小盆友。。。

1小时前
  • 零用钱的凌
  • 还行

漫画改编,乐趣十足,有些思维方式被成人化了,显得过于滑头,但其中不乏只有小孩子中才会出现的笑料与乐趣,一切都无伤大雅,小胖子的设定非常讨喜,这是一部不能叫儿童片的儿童片。

1小时前
  • 只手撕天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