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有来世

The Discovery,发现

主演:罗伯特·雷德福,玛丽·斯汀伯根,布莱恩·麦卡锡,杰森·席格尔,鲁妮·玛拉,杰西·普莱蒙,罗恩·坎纳达,丽莉·吉欧,康纳拉·特利夫,M·J·卡密,金姆利·史密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爱有来世》剧照

爱有来世 剧照 NO.1爱有来世 剧照 NO.2爱有来世 剧照 NO.3爱有来世 剧照 NO.4爱有来世 剧照 NO.5爱有来世 剧照 NO.6爱有来世 剧照 NO.13爱有来世 剧照 NO.14爱有来世 剧照 NO.15爱有来世 剧照 NO.16爱有来世 剧照 NO.17爱有来世 剧照 NO.18爱有来世 剧照 NO.19爱有来世 剧照 NO.20

《爱有来世》长篇影评

 1 ) 前面平淡,后面混乱?让我们再梳理一下

——既然看的是科学幻想,就要放下自己固有的见地去接纳新的世界观。

当然,价值观可以批判。

本片的高潮是从女主“此世”死后开始的,深入分析可能有些绕。

如果按照影片中明示的观念和惯性思维来解释,会遇到一些BUG。

比如,为什么男主利用机器见到的女主对男主来说是“全知视角”?

这不符合前文与后文关于来世的客观事实。

这里提供一种思路。

人在濒死状态通过机器抵达的只是潜意识,也就像回光返照,为的是弥补今生的遗憾。

此时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潜意识构建起来的就像一场梦,所以男主通过机器见到的女主说:她是男主记忆的一部分。

而只有真正的死亡,才能抵达真正的来世。

在这里,前世的记忆不能直接继承。

但是会在潜意识里留下不可言传的印象。

所以,男主会下意识地带着晕船药,下意识地走到海边,下意识地对某人某事感觉熟识。

这都是前世深刻印象的积累。

直到男主在某一世进入机器,看到潜意识里的女主,才唤醒了累世的记忆。

而此时,男主由于未能及时从机器中醒来,真的死了,所以抵达了新的来世。

由于在“此世”中终于成功救了跳海的女主,得知了女主的心结,所以他下意识决定不再以挽救女主的自杀行为为目的,而是以拯救她儿子,解开她心结为目的开始下一世的旅行。

 2 ) 有时候有些事需要坚持下去才能等到开花结果

这部电影真的是很马克吐温,铺垫真的是好长好长。

我最先看这部片是因为海报和电影的定位-科幻片,本来以为是那种很炫酷的视觉党,类似逆世界吧。

然后看了10分钟左右就发现是部伪科幻片。。。

纯粹提供科幻背景(确定有来世的说法,且已经有很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但是什么证明完全不提,也印证了导演希望观众别用太理性的科学逻辑思维去看待这部片子)10分钟之后开始快进着看,大概到电影的一半,也就是拿死尸做实验并让男主看到闪回开始,这才吊起了我的一点兴趣。

不过至此也只是略有兴趣而已,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精彩的结局来得这么突然,最后10分钟才是整部片子的精华!

这不我还没来得及让我消化呢,电影却结束了。。。

如果10分满分,要打分的话电影45分钟前我给1分;45分钟开始到女主死我给5分;剧终我给8分!

这电影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坏人一辈子都在做坏事,临死前突然做了一件好事,然后就完全洗白,他一生做的那么多坏事都可以被谅解,并且活着的人还为他做的唯一一件好事铭记在心。。。

可能就是这部片子前面实在太苍白,所以显得结局那么惊艳吧!

就好像我一直以为我在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可看到最后TM居然看的是迷失!

你敢信?!

回到电影本身,导演还是在阐述生命和轮回,这题材不少见,后悔药人人想要,但人都不是完美的,就算给你一次重来的机会,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不可能得到一个完美的人生。

可能最终只会越来越糟,就像蝴蝶效应和死神来了。

还是活在当下,毕竟就算是遗憾,也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好的坏的,都是你的,这才组成了真正的你。

 3 ) 我们今世的相遇,也许都肩负着前世的使命

这不是爱情片,不是惊悚恐怖片,而是一部让我们思考死亡这个哲学命题的剧情片。

如果真的有来世,并且一定比今世更美好,那么是否会像片子一开头那样,不论社会精英还是小人物,都宁可选择“到那里去”,去到更美好的地方?

William 的父亲坚信自己的理论,执着于对新实验的研究,看上去是个走火入魔的科学狂人,但这样极端的方式更可能是一种自我救赎(关于妻子的死)。

不太相信自己父亲的William 发现了实验是成功的。

虽然结论跟预期不太一样:来世并非更美好,而是在弥补今世的遗憾。

当Isla死后,William 为了与心爱的人再次相见,躺在了实验机器里。

当他再次与Isla相见时,才知道「真正的」关于来世的真相:死后的来世并非如活着一样,过一个完整的一生,而是会在一个循环里,不断重复。

片尾男主父亲说要把儿子救回来,倒数完123后,画面并没有回到实验室,而是男主站在海边,所以男主应该是没有“活过来”的。

他在“轮回”里救了Isla的儿子。

注意这里的用词:轮回。

这时的男主究竟是活着的,还是死了的?

不得而知。

关于今世、来世、轮回,他们的形态各是怎样的?

是否根本没有活着或死亡,而只是物质形态的变化?

不得而知。

我们今世的相遇,也许都肩负着前世的使命。

 4 ) 你想来世有什么……

In the midst of life,I am in death.1.来世:不同文化套路的解释还真是不一样阿……如果是"二次机会"的话,那不就是陷入了蝴蝶效应跟《神盾局特工》里"框架"的死循环?!

……这次的回溯记忆,是不同线性的改变过去来企图影响现在跟未来……所以也不是平行世界的不同你我?

2.结局本能出彩的……

 5 ) 看见即是爱

如果是来这部电影寻找答案,或者非常追求严谨的故事情节,那这部电影一定不会满足你的需求。

有一种看电影的方式是深深的投入到影片氛围中,在沉浸中去体验每一个情节,然后自然的跟随其转折,而这方法太适合这部片子了,影片最开头便有强烈带入感,在1个半小时的沉浸中多次被感动,也欣赏男主与女主之间开篇与结尾处对话的深度。

科学本来就在一步步探索未知,所以看片过程也并没有像诸多影评提到因没有得到关于来世的确切答案而感到失望。

而现在写影评时再去回想观影时那种莫名的感动,才真正体悟到这部片子的主题其实是如果离开这个世界前,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爱与关怀,去弥补一生中因漠视导致的失去至亲之痛。

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或者无数次的重复,人们会选择爱、看见,又说回心理分析的口头禅了,看见即是爱。

 6 ) 一部被片名耽误的小众好电影

这电影思考的东西完全就是我曾经设想的但写不出来的故事,和看完I型起源时带给我的惊喜是一样的,用科学的研究去揭示轮回的可能,最后给出解释:来生是今生的另一个版本。

平行世界主题好像永远是我的最爱,但要把这个题材拍好却很难,你不能一下子就给出平行宇宙的设定,那样故事会变得很苍白,而在这种摸索中揭示出平行世界的故事是我最爱的。

神奇的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对于轮回转世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认可和接受,在我还没看科幻电影没看任何宗教文化读物之前,我自己想过有时我身体在没受到外伤时却突然很痛,这可能是另一个版本的我此刻正受到撞击或是什么伤害,出现这些念头的时候我大概小学三年级,而且这些念头都是自然而然涌现在我脑海里的,我想也还有很多人会这样去思考和解释遇到的事情。

也许你会说那是因为大脑在合理化你没法解释的事情,但那么多人都不约而同想到同一种解释本来就是一件很玄学的事情。

再补充一点,我看到有篇影评说导演最后处理有很大的bug,“让人逃避现世去弥补遗憾,但每一世总归会有遗憾”,我很认可这个观点,但我认为导演并不是在宣扬逃避主义,他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也已经通过主角之口输出了自己的观点:“很多自杀的人总觉得自杀就能在下一世过上好日子,但连这一世的生存意义都没搞清楚又怎么确定下一世能过得好呢?

”本片并非是宣扬人有什么遗憾就通过自杀来解决,人生可以重启这种思想,反而我觉得它是一种对当今世界自杀率越来越高的反思,最后的结局还是挺美好的,我们一生中总有最最遗憾的事,也许那最遗憾的事会让我们的意识在抽离本体后又再次返回某个时间点(因为时间本来就是人的幻觉,且电影中假定意识本来就是一种物质),然后不断修正那段遗憾,最终完成此生的修炼。

整部片包含了很多哲学思考,又与剧情相辅相成,并非单纯说教,在看完整部片重头看一些话才发现伏笔竟埋得这么深,真的是一部好片

 7 ) 有一点命运石之门,但是记忆加载的太少了。

这部电影很简单,只不过拍的复杂些。

就是告诉大家,人死以后会回到某个你后悔的时刻,但是这个时刻是一个平行宇宙y的你,平行宇宙的你会拥有一点你前世平行宇宙x记忆(微乎其微),但是你不断死,不断带着你那微乎其微的记忆附身到你的平行宇宙y的身体上,你的潜意识就是爆发,发现有些东西或者地点似曾相识。

直到你又一次死,又一次附身到你的平行宇宙y的身体上,你就是记住一些东西,这也就是男主说的:“When I get there,will I be able to remember you?”然后女主(实际上男主潜意识里的自己)说的:“I hope so”,然后结尾时男主回了一下头,应该是长记性了。

这部电影开头就是一个引子,告诉你你死了以后会去一个地方,男主的父亲的就是卖关子(剧本需要)。

然后画面转到男主的船上,剩下的就是很普通的电影故事情节,各种铺垫,直到女主死去,男主犯贱也去死。

这个才是高潮。

上面的几位说什么男主一直是昏迷状态(类似做梦)的循环,难道你们没从头看完电影吗(快进看的)?

在女主没死之前,男主的父亲那次(心跳停止)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死后会去到一个平行宇宙,A宇宙死去的人去B宇宙的时间节点正好是A宇宙当初悔恨的时间点。

但是平行宇宙是完全一样,确切说是量子宇宙(掷色子),会有一些小细节不一样(上一个死者的纹身)。

同时他的父亲发现这样做只会让人们更想自杀,所以他决定更想自杀男主刚开始的时候是昏迷状态,不是死亡(心跳还没停止呢),是自己潜意识创造的一个环境(类似做梦),所以他弟弟说他没死怎么能看到这些画面,应该是机器可以读取潜意识里的思想。

人在潜意识里有时会看的更清楚一些事情,类似自言自语。

男主又看见女主,女主(实际上男主潜意识里的自己)告诉他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潜意识(类似做梦),关键就在这,女主(实际上男主潜意识里的自己)说他死了很多回,都是为了挽救女主,第一次是因为巴拉巴拉巴拉的,所以男主总是也自杀,捎带的带着点生前的记忆来到另外一个平行宇宙,因为那是另外一个平行宇宙,男主只是有一点生前的记忆(已死男主的平行宇宙),这种结果就是导致不同结果的产生,同时不断的男主死亡,不断的记忆被累加,终于在这次进入到潜意识里男主通过自己幻想出来的女主告诉了男主这个结果。

同时男主这次是又要死了,男主潜意识里的女主告诉自己(说白了就是自己告诉自己,就像做梦似的,都是你幻想出来的),总是回到船上最终救不了女主,同时男主还会自杀,只能到“and now you’ll go someplace else”,随后男主通过自己的潜意识明白了,他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当然这回是死了以后去的。

那一片白代表的是死亡的瞬间,也就是由活着时候的自我对话潜意识梦境跳转到了死亡后的另外一个平行宇宙的自己深上。

电影到这有个收尾呼应,就是男主对女主说的话,他以前死过1分钟,那个时候还没遇见过女主,但是实际上他看到过就是一个平行宇宙的女主的儿子,但是他以为是自己小时候或者是他弟弟。

结尾的时候回到了男主死了1分钟看到的那个平行宇宙上,也就是男主潜意识里告诉自己的到“and now you’ll go someplace else”的那个地方,这样就能彻底的救女主了。

这部电影很简单,只不过拍得复杂些。

就是告诉大家,人死以后会回到某个你后悔的时刻,但是这个时刻是一个平行宇宙y的你,平行宇宙的你会拥有一点你前世平行宇宙x记忆(微乎其微),但是你不断死,不断带着你那微乎其微的记忆附身到你的平行宇宙y的身体上,你的潜意识就是爆发,发现有些东西或者地点似曾相识。

直到你又一次死,又一次附身到你的平行宇宙y的身体上,你就是记住一些东西,这也就是男主说的:“When I get there,will I be able to remember you?”然后女主(实际上男主潜意识里的自己)说的:“I hope so”,然后结尾时男主回了一下头,应该是长记性了。

 8 ) 《爱有来世》:莫等来生,后悔此生

作为一部以软科幻背景的悬疑电影来说,这部电影玩的小把戏有些巧妙。

在“来世”被科学所证实后,数以百万计的人选择自杀。

在这样的背景下,男主人回到发现这一事实的父亲身边,然后发现了一个死者的“来世”。

为了解开这个“来世”,男主人和女主开始根据线索去寻找证实。

如果故事到了这里就很无趣了,而让整个故事变得有趣的地方在于最后的15分钟:当男主进入“来世”之后,才发现他自己其实困在“来世”里很久了。

这种设定类似于《明日边缘》、《源代码》、《你的名字》,这种次元穿插、不断巡回往复的故事略带有些烧脑,但却很有趣,你总会试着解开这种次元之间的关系。

这部电影除了有趣,更告诉人一件事:即便有来世,也不能改变这一世的后悔。

世上从来没有后悔药,不想要自己后悔一辈子,就要好好珍惜当下。

 9 ) 与其是来世,不如说平行时空

爱有来世,电影一开始介绍主角父亲发现人死后有一段未知脑电波从大脑传出,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测试证明的确存在“来世”。

并制造出能发现“来世”去向的机器后。

从第一位实验者,尸体先生,先抛开尸体为什么脑部还没有死亡,在实验前,男主角不想让“来世”被证实,在机器做了手脚,让显示装置失灵,后来回去消除自己做的手脚,复原的过程中,无意看到尸体先生的“来世”片段。

然后去了医院,经证实,男主角以为那台机器只是一样记忆回放器,并不是什么“来世”机器,后来被细心的女主发现尸体先生手臂的纹身不一样,然后找到尸体先生的妹妹,也就是视频显示的那位神秘女性跑龙套,得知尸体先生并没有去过医院探望过他的父亲。

然后回到屋子里,正当床戏部分,也是广大观众最想看的情节途中,主角弟弟跑进来说父亲自身启动机器进行实验,在看到了显示屏幕中父亲改变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从实验中走了出来,叫住了妻子,一起共度周年晚餐,从而避免了妻子的自杀。

这时候我的小宇宙爆发了,以为只是人死之前,把人生最遗憾的事情美好化想象中改变,但这跟“爱有来世”不点题,而且这又是科幻片。

当女角死亡后,电影才做了最终的解答,男主坐上了那台机器,想去“来世”救回女主,上了贼船才发现自己已经不是第一次上这首轮船,如其说场景中的是女主,到不如说是男主的内心深处的记忆, 然后女主告诉他,第一次他们碰面,男主没有下船,女主淹死了,然后男主不知为啥死了,然后来到了“来世”,也就回到了电影的开始,在船上男主碰见女主,结果TMD救活了,又被其他人打死了,这坑爹的情节。

然后男主很坚毅的说,下一世我们还会相遇,我还会记得你的,结果死后去到女角最遗憾的孩子死亡地打脸了。

以下是我做的总结:电影里面,1.人死后都会去到另一个平时时空,而且是人生最遗憾事情发生的开始的那段时刻。

2.去到平时时空记忆回埋藏在内心深处(基本跟失忆一致),然后与另一个自己重合。

 10 ) 当来世变成了平行宇宙,你真的想重来?

影片最危险的设定是,原来世上真的有后悔药——kill yourself!

身体只是灵魂的载具,它不生不灭,自始而终。

关于灵魂探索的题材,近些年又重回人们的视线。

无疑,对于灵性实相、生命意义的追寻孜孜不倦的我,也喜欢透过这类影片来愉悦身心。

对灵魂的未知总让人兴奋Netflix公司在美剧的成熟,让它在电影上异军突起,我喜欢它的出品——从它世界观的设定,故事的新颖度,配乐的清新,这一次《发现》也没让我失望。

故事讲述在“来世”被科学证实存在的一年后,数以百万计的人希望结束生命以到达来世,摆脱此生的困境。

“发现”宣布两周年之际,科学家(罗伯特·雷德福)的儿子(杰森·席格尔)救起一位自寻短见的女子(鲁妮·玛拉),并把她安置在父亲的“实验救济所”里。

一边抗逆、一边跟随科学家父亲的研究步伐。

随着影片的深入,不料发现自己一直处于濒死的状态,困在了重复遇见女主并拯救她的循环,一番说教“揭示”后最终解脱到达真正的“来世”。

全片102分钟,开篇以科学家的电视采访现场展开,纪录片式的问答让主题明朗,形而上的”灵魂“问题变得亲和、有说服力。

随着摄像记者的一身枪响,拉开本片的片名《发现》,干净利落,悬念迭生。

紧接着讲述男主在邮轮和女主的第一次相遇,第二次见面并救起,发生在“实验救济所”的事情。

一具实验尸体的“来世”研究,成了男主“大发现”的导火线。

不得不说,影片进行到一半,约46分钟时的发现,几乎可以把观众蒙骗,这是第一个坑——所谓的“来世”影像不过是逝者的记忆,这样便推翻了科学家的理论;然而男主和女主的一次次的深入探索,又抛给观众一个问题——如果不是逝者记忆,还能是什么?

看到这里,我曾想过是逝者为了安慰自己的悔恨而自我创造的另一个“幻象”,一个自己不曾犯错、不曾懊悔的完美结局;过了半小时,到了影片01:20:26,即接近尾声时,科学家父亲说了一句“如果那是此生的不同层次呢”,才开始把“来世”的实相引向“平行宇宙论”;紧接着,随着女主被射杀,受父亲启发的男主心急想去到一个女主安然无恙的世界,便自我实验,没料到来了个惊天大反转——男主实际上从影片开始就躺在实验室里,之前在游轮遇到的女主,他并没跟随下船,相见的第二天女主就跳海自尽了,这是事实。

片名后的第一幕邮轮戏已经是男主躺实验室见到的“轮回”,他由于懊悔女主的死去,一次次地拯救她,始终放不下——这是他在“濒死”状态下创造的空间循环,并非真正的来世影像。

当他最终放下,听从女主呼声,真正死去后,01:32:00后才是本片唯一的“来世”画面,在那里是一个与现实不同的平行宇宙,海滩上险些遇难的男孩被男主救下,女主也不再失去儿子,男主也记起了女主,可以想象,最后他们又愉快在一起了。

影片色调偏蓝冷,试图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阐述“来世”,然而对“来世”的景象和存在意义不作过多探索,讳莫如深地以一个爱情故事来包装,可谓有利有弊。

剪辑上的“记忆闪回”能为影片添加悬念,只是略感用力过度。

可贵的是其世界观的设定不走寻常路,把死后描述为去了另一个平行宇宙,而非轮回投胎,换上不同的身份和身体在截然不同的生命场景。

在平行宇宙里,人还是你自己,身边的人物关系大致不变,但你可以临在左右你人生路径或思想情感的关键节点里重新再来,作出不一样的选择,让你圆满幸福——这个设定可谓同类型电影的一个新看点,但也是导演透过科学家父亲最后想毁掉机器不让证据流外的一个“危险信息”,告诉人们世上真的有后悔药,那就是自杀,在平行宇宙里选择你合适的时间节点重新扮演,变得幸福。

这个观点使影片的价值观变得诡异,倘若导演(同时也是本片编剧)真的认同这种“来世”理论,显然令人悲观。

若是事实,必将引发又一轮自杀狂潮。

我本人是认同灵魂的存在,轮回也是众多科学的研究发现(不喜勿喷)。

最近我想像过人的轮回并不一定是线性发展,即这一世死后不一定会接着投胎到下一个线性未来,也许会投胎回过去的历史节点,即过去的平行宇宙,继续影响过去的平行实相——我想这一个观点完全值得研究,也可拍成另一部电影(我说真的,嘻嘻)尽管关于影片灵魂来世的价值观不太认同,但这确实是影片的新鲜所在。

顺便赞下恰到好处的配乐,为营造悬疑氛围加分。

最后推荐几部本人中意的灵性电影,希望有缘人共赏——《圣境预言书》《功夫熊猫1》《飞跃来生缘》纪录片《轮回》《灵性的实相》《生死与轮回》那条视频不见了-腾讯视频

灵魂的存在提醒你,成为光,成为爱!

《爱有来世》短评

终于看到有仔细讲述脑电成像技术的电影了,预测在5年后这将会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尝试。

6分钟前
  • flyingchips
  • 推荐

人的一生是在各种各样的选择中度过的 有一种说法是当你做出一个选择就会产生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的你会做出另一种选择 产生另一种的结果

11分钟前
  • ☯️👴🏃‍♂️📖📈
  • 推荐

要说烧脑不如说无聊吧。

12分钟前
  • 宅拾叁
  • 较差

人生重来算了

14分钟前
  • Breeze
  • 推荐

一个有趣的剧本只在最后十分钟才展现了应有的模样,大部分时间都偏闷,对于处女作The One I Love高起点的查理,还是有点让人失望。金发鲁妮别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17分钟前
  • 水星人阿嘭嘭
  • 还行

如果今生很乏味,我害怕有来生;如果今生很精彩,今生已经足够。而且,人生总是会有遗憾,不管活过多少个来生,重来过多少遍,永远不会完美。

19分钟前
  • fomalhaut
  • 推荐

概念还不错,可是处理方式真的是太糟糕了。

22分钟前
  • 小李嘛批
  • 较差

铺垫了整整一个电影,就为了最后那几分钟,差点火候

26分钟前
  • 闫寒
  • 推荐

有的电影故事一般,可非要用特别正儿八经的方式去讲就有点傻了,这部就是个例子。

30分钟前
  • 水英俊
  • 较差

Science sicktion

31分钟前
  • 黑狗成
  • 很差

一个比较简单的电影,不需要过度解读,核心就是人死后进入某些人生选择的关键节点前的平行世界,让人可以弥补遗憾,放下心结,而当人生的所有心结全部放下后,人便会去往所谓的天堂,其实是一个比较完美的新的平行世界。影片中很多伏笔,比如男主声称自己小时候死过一分钟看到沙滩和小男孩,turns out其实小男孩是女主的儿子。片子男主找寻父亲研究究竟是记忆还是来生的真相的片段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34分钟前
  • 托马斯穆勒
  • 还行

科幻电影总是一再地告诉我们,生命其实没有来世,只有对现世生活的不甘心和不完美。珍惜眼前吧。没有再一次了。

37分钟前
  • BlindMillie
  • 推荐

私人五星系列

41分钟前
  • xc.
  • 力荐

开头能看看,接着就是一个无聊的爱情故事。看不下去了。

44分钟前
  • 梦之安魂曲
  • 较差

idea很有意思

47分钟前
  • 绿小草
  • 推荐

前半部分一会科幻一会神学,最后才发现根本不是来世,更像是平行宇宙或时间循环。那台所谓能看到来世的仪器其实是一种“可能性分析仪”,接入后能让人看到某节点的另一种可能,而不是我们中国人以为的投胎转世。所以仪器里面看到的都是近平行时间线,而没有人从头活一次。得搞懂这个设定,才能明白这片想讲啥。但借一个科幻设定去讲其他的类型片并不稀奇,像本片这样连设定都讲不清的还真是少见(不排除网飞自带翻译有问题)。加上絮絮叨叨的台词,这100分钟很折磨。浪费鲁妮玛拉了。

48分钟前
  • Icilian
  • 还行

老一套的套路

52分钟前
  • 圣墟
  • 较差

临近片末才有了大反转。昏迷了大半部电影,一次一次试图救妹子,这次终于死透进入下一个来世了,“来世”=平行宇宙。小细节做得很好,“你看起来很眼熟”,熟练找到自己的床,小时候梦见的海滩有个小男孩、片尾的在海滩救下女主的儿子。

53分钟前
  • 岁月何须溪上记
  • 推荐

如果世人确信死后有来世,多少人会选择死亡,细思极恐,也许很多人活着只是为了keep活着的状态罢了,因为不知道死后会怎样,因为只能活一次,或者宗教信仰不允许自杀。也许这是宗教信仰不允许自杀的原因之一?

54分钟前
  • 风舞狂澜
  • 推荐

看不下去系列

56分钟前
  • 宁静雪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