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音调2

Pitch Perfect 2,歌喉赞2(台),完美巨声帮2(港)

主演:安娜·肯德里克,蕾蓓尔·威尔森,海莉·斯坦菲尔德,布里特妮·斯诺,斯盖拉·阿斯丁,亚当·德维尼,凯特蕾·萨加尔,安娜·坎普,本·普拉特,亚历克西斯·克纳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德语年份:2015

《完美音调2》剧照

完美音调2 剧照 NO.1完美音调2 剧照 NO.2完美音调2 剧照 NO.3完美音调2 剧照 NO.4完美音调2 剧照 NO.5完美音调2 剧照 NO.6完美音调2 剧照 NO.13完美音调2 剧照 NO.14完美音调2 剧照 NO.15完美音调2 剧照 NO.16完美音调2 剧照 NO.17完美音调2 剧照 NO.18完美音调2 剧照 NO.19完美音调2 剧照 NO.20

《完美音调2》剧情介绍

完美音调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贝卡(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饰)率领的巴顿大学阿卡贝拉女子美声合唱团终于出人头地,应邀为美国总统的生日宴会光荣献唱。谁知表演期间,“胖艾美”(蕾蓓尔·威尔森 Rebel Wilson 饰)竟意外走光,引起全场恐慌,令合唱团蒙上不雅污名,更被禁止公开演出!力挽狂澜的最后机会,就是赢得阿卡贝拉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她们能否战胜来自德国的劲敌,挽回失去的名声,称霸阿卡贝拉的世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来玩游戏吧我相信圣诞老人露蒂的玩具EX角头:大桥头魔法先生另一个世界笨贼向前冲森林惊魂大幻术师2哈约哈拉魔女遗失的假期红颜的岁月歌舞青春音乐剧:假日特别集群星闪耀时沸点西夏死书新的王者神圣无花果之种吉屋黄金拼图用餐愉快爷孙搭档战金岭基督之名恐怖劫持酋长的男人暖暖的微笑家庭之友阴影效应终极恶女

《完美音调2》长篇影评

 1 ) 有奥巴马参与的事总是让人失望,而且有点白左

作为AK47的脑残粉和Rebel的半脑残粉(Rebel选片水平一般,可惜),我真是特别特别想打四星。

可是本片真的就是个“还行”的水平。

可以一看,不看也罢。

姑娘们还是会很喜欢的。

大中午的就坐了满场姑娘、大妈和大妈拉去作伴的小朋友,就我一个看美女去的。

被好多黑妹子的笑声烦透了。

本作相比前作可以说是教科书式地令人失望——失望,并不是不好,只是没有达到前作的高度,和妇联2这种烂作是两个概念。

说它教科书式的失望,主要是因为它犯了几乎所有一部续集会犯的错误,而且特别白左。

一部商业作品的成功无非是标准化的剧本+above average的演员+亮眼的特色。

前作就是最好的例子。

前作的剧情结构是典型的校园青春+开挂屌丝逆袭。

三名主要人物相互作用、成长,然后配角们各有特色,围绕她们一同获得荣誉和爱情。

很清晰,连贯性很强。

其中像Fat Amy的人物塑造甚至被我的小说写作教授拿来作范例。

AK47、Rebel Wilson的表演没话说,属于她们这代中演技中上等。

Anna Camp大美女、Brittany Snow大美女、Adam Devine小胖墩和Skylar Astin小帅哥表现中规中矩。

A Capella是大亮点,也不用说。

所以前作的成功原因非常明确。

一部成功作品的续作的最大陷阱就是试图在前作的优点上走得更远,同时还要打破前作的格局。

本作正是这样啊。

首先前作那些有点特色的配角人物一个个地都在本作有了极多的镜头。

Fat Amy无悬念地晋升主角之一,结果恨不得占了四分之一的篇幅;那个亚洲人Lily出镜之多,前配角中仅次于Fat Amy,而且全是在卖丑,前作她那段感情以及印度小哥完全无影无踪了;小胖墩Bumper莫名其妙地就回归了,然后莫名其妙又和男生们重修于好,更莫名其妙地和Fat Amy搞了四分之一部电影;突然冒出来一个疑似拉丁裔,英文结结巴巴,冲着这点特色拿到配角中第三多的镜头;Benji和女主小圆脸也是,莫名其妙就认识(真的一点没交代),莫名其妙就搞上了。

这些支线剧情真的都有必要?

这样过于用力强调受欢迎的配角,直接导致主角们戏份减少。

Brittany Snow(Chloe)和Anna Camp(Aubrey)一个只是名义上的主角,另一个干脆被挤成配角。

原男主Skylar Astin同理。

Fat Amy有了爱情故事,但这爱情却是约炮-拒绝表白-订婚的节奏,由于篇幅有限,没有足够铺垫。

AK47演的Becca保留了相当多的戏份,但影片前半段暗示的那种毕业就业和合唱团练习之间的矛盾,到后面居然就没了。

WTF.再有就是单薄的主角小圆脸了。

《安德的游戏》里走出两位垃圾童星,一位将要毁掉蜘蛛侠,另一位就在这里毁《完美音调2》(我知道她还有True Grit压场,so what?)。

人物毫无深度,除了一个标签性的身份(合唱团继承人)以外一无是处。

没有成长,从头到尾都一个样。

作为本作的新元素,首先被AK47压着,没有前作“新生拯救世界”的感觉。

其次没有任何特点——她唯一起到的作用是帮助AK47解决作品创作的难题,与前作AK47的作用简直天差地别。

这个人演技也不行,前一半出于角色需要,强行演一位不会说话的小姑娘。

后面直接就……就没影了——没有一句漂亮的台词,没有一处精彩的颜艺或动作。

最夸张的是,这样一个平庸的角色居然最后最后,灯光打到她一个人身上。

还有中间那段rap对战简直毫无来由,感觉就是为小圆脸和继承前作battle那段而强行插入的,也是为了发扬前作的亮点,结果用力过猛。

前作我很喜欢a-ca-cuse me这种小细节。

前作很多,本作却没几句。

一部作品成功之后必然有多种势力进来捞钱。

无法有效处理这些势力的影响,就会造成本片这种混乱的局面。

一个演技平平的、只演过烂片的小朋友,居然被强行加到一部成功作品的主角位置,和一线明星AK47、Rebel Wilson以及Adam DeVine对戏。

这背后没有金钱支持?

很难让人相信。

本片的格局从实质上是一所大学内部的比赛变成世界大赛、从翻唱别人作品的小电影变成请Snoop Dog和Sia这种大牌参与作曲的大电影,这中间必然有大量的金钱介入。

小圆脸放一旁不说,Adam DeVine和Rebel Wilson的大量出镜也佐证这一点。

前作和本作之间的三年中,成长最快的三位新星就是AK47, Rebel和Adam. Adam的Bumper角色在前作实际已被“杀死”,没想到本作却毫无交代地回归,并且和Rebel大演对手戏,甚至挤走了前作两位男主的篇幅。

这中间没有点利益纠葛?

AK47作为本作最大牌以及前作第一主角,居然要和一个资历平平的小圆脸抢主角位置,差点被硬分成两条主线(学业和社团的矛盾、新生融入并继承社团)。

结果就是两条线各自妥协,各种拧巴。

小圆脸和AK身后没有各自势力支持?

如果你还不信,试着这样思考:本作是奥巴马荧幕首秀。

是的,本作开场不久奥巴马两口子献上了荧幕首秀,而且还有秀一下演技哦。

(喂,我的意思是这是奥巴马第一次在电影中露脸。

虽然那段是剪辑的。

)想想这能吸引多少势力的介入。

于是一下子以奥巴马为象征的种种政治正确就上来了。

我不爱给人贴标签,可是最近流行的“白左”一词真是适合这种人。

首先,合唱团种族组成变更。

两名黑人,留一个是gay的,另一位毫无交代地换成拉丁裔。

这位拉丁裔在第一部里根本没露脸,但是居然和各位团员及前团员极熟,还同一年毕业。

此人获得特写之多前面已经提到过了。

然后,已有少数族裔增加篇幅。

亚裔,反复拍!

黑人gay,给更多台词!

最后,保持偏见!

是的,保持偏见。

白左搞政治正确就是这么恶心。

他们是怀着一种拯救世界的共产主义思维来提倡政治正确,内心其实觉得自己最牛逼。

政治正确对他们来说,其实是秀优越的手段。

看片中都有哪些偏见(stereotype):书呆子:Benji. 大四了,全国第二合唱团二把手,见到女性还结结巴巴……亚裔女:Lily. 奇葩、胆怯。

黑人gay:Cynthia. 豪放、大哥、说话黑人腔、爱耍流氓(摸队友大腿什么的)。

印度小哥:Dax. 白人女主的反面教材。

胖子:Fat Amy. 豪放,爱出丑。

上一集的Fat Amy会出丑之后笑着站起来fight on,这集就是单纯不断被rip-off的被歧视者。

棒子:世界大赛上的棒子组合。

“没有人搭理他们”德国人:主要对手Das Sound Machine. 严谨的德国人、完美主义、美国的大对手、讲无聊的理科玩笑。

作为antagonist, 全片大概只有三段话,结尾居然直接走了……跟前作AK47与男主台上台下的眼神交流及最后的惊世一吻相比,这结局简直呵呵。

外国风情:世界大赛上各国选手的音乐。

仔细听听,其实是披着各国服装的美国流行乐风格。

实习生:AK47. 真的有必要演绎实习生倒咖啡这个梗?

那个公司那么多实习生,非要一个三年全国冠军倒咖啡?

这么硬的笑点全场没一个笑的。

老板:AK47的老板。

我不觉得任何一个公司老板会傻逼成这样,也没有任何一群实习生会站在这样一个级别的公司的老板身边工作。

这个老板角色完全是为了配合实习生stereotype而产生的另一个stereotype.女权主义:全剧。

看了一条评论才梳理清楚,谢谢。

首先本片貌似拍给女性看,最后一首还有we run this world, girls! 这样的歌,可是全篇夹杂着男主播的一些歧视性玩笑,而女主播(还是导演!!!

)居然就无视……一切都是白左以自我为中心,太恶心了。

如果说没有stereotype就难有喜剧效果,那人家《南方公园》是怎么做喜剧的?

一定要靠自我为中心地嘲笑别人才能有笑点?

还有全国女子冠军给总统祝寿这个设定……如果不是中二,就是好他妈共产主义!

不愧奥观海!

话说最后决战的两首歌真是大亮点。

德国对手那一曲天突然黑了(嗯,刚刚别的队还白天,到他们就强行黑了),然后整曲舞台以红黄黑的德国颜色为基调,太帅。

主角们的Flashlight(Sia作曲,怪不得一股淡淡的南方公园S18E03主题曲的味道)一上来没什么亮点,没想到从空气中冒出来前代所有Bella,那一瞬间真是感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本来以为她们只是幻影(因为突然冒出来嘛),结果居然走下台去……写得好乱。

总之相对前作来说让人失望,而且挺白左,不过还算好看,有亮点有女神。

特意先看本作再去看Mad Max 4. 果然和Mad Max刚正面还是不行呐。

特意挑这个毕业季上映但是票房肯定受Mad Max影响呐。

好吧,这部居然是班克斯自己导的。

我喜欢她的风格,不过那个风格拿来导演还是……呵呵。

 2 ) 完美音调2

个人自用 非影评种族各异均为女性的贝拉无伴奏合唱团在祝贺奥巴马生日的一次演出现场 胖艾米从空中乘绳索下来时裤子开裂 里边没穿内裤 这次事故导致贝拉合唱团被剥夺了很多权利以及被全国人民骂贝拉合唱团前成员的一位女儿要求加入合唱团被成功录取贝拉合唱团要去参加比赛 在一次车展看到最强劲的对手德国队的一次表演 二队唇枪舌战贝拉合唱团其中一位队员贝卡偷着去录音室实习没一个好看的姑娘 龅牙 大胖子 亚洲姑娘 一个男的组织了一次合唱团pk 结果德国队获胜 获胜原因是贝拉合唱团新来的姑娘用了原创歌曲 但是这种合唱团痛恨原创歌曲其中的大胖妞是演博物馆奇妙夜里的英国姑娘贝拉合唱团在一次演出中再次出糗 黑人队员头发烧着贝拉合唱团决定去参加训练营 结果发生口角后 贝卡被网吊在空中 亚洲姑娘用匕首隔断绳子胖艾米与一位男同学相爱 新加入的女成员与男生相爱毕业后打击来到哥本哈根参加比赛 各国成员前来参加女主持人说 没人会关心韩国乐团贝拉合唱团最后唱了一首原创歌曲 老成员们一同出现在台上 打动了观众 台下手电亮起 贝拉合唱团获得2015年世界无伴奏合唱冠军最后新加入的女队员从楼梯上用圆盘滑下 这是加入仪式

 3 ) 歌曲还是一样精彩,只是剧情是什么鬼

文/慕伊某一天,偶然在网上看到还未上映的pitch perfect 2的预告,被一群姑娘围着篝火唱和声的镜头吸引,然后才了解到这一个系列的电影。

看第一部时觉得很有意思,歌曲好听,颜值不错,唱功厉害(先不说是不是真的是她们自己唱的),带着美国青春校园电影的幽默搞笑和欢乐轻松,同时又不失励志的色彩。

看完第一部,意犹未尽的我因为找不到高质量电影原声音乐下载而专门去买了原声碟,同时电影又作为我做饭时的“背景音乐”反复播放过好几遍。

不过,有一个东西叫“瑕疵”。

看第一部时最烦的就是在合唱团表演时两个主持人总要插嘴,镜头也要切到他们那里,那个总是表示出性别歧视的男主持也让我分分钟想掐死他。

里面出现过的两个韩裔角色也相当不正常,第二个出现的角色说话声音小就不说了,也许是性格使然,第一个出现的角色是怎样,不回复别人,看人也不正眼看,你爸妈没告诉过你,别人和你说话时要正视对方,要礼貌回应嘛。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等到第二部上映,歌曲还是一样精彩,可是,剧情是什么鬼。

第一部,Beca以新人的身份,用自己的才能收获友情爱情,赢得最后胜利,登上人生巅峰。

可是,第二部的新人,你的才能在哪里,不过是写了一首歌,然后就帮助女主收获工作的成功,还能让团体赢得第一,怎么看都有些牵强。

第一部,Beca和Jesse慢慢靠近,感情线有迹可循,两个演员的颜值也不错。

可是,第二部里,曾经的男主你在哪里,怎么看不到你和你家妹子互动,那几个拥抱和kiss不够啊你知不知道。

第一部,Benji是个不太懂怎么和别人正常交往的怪咖,但是他唱歌时认真的样子却也可以抵消一下他的怪诞。

可是,第二部里,哥们儿你知不知道你发福了,脸看起来大了一圈,莫名其妙的感情线完全毁了他第一部里的形象。

第一部,Bumper算是反派,最后抛弃队友离开,间接给了Benji表现的机会。

可是,第二部,为什么要洗白他,他颜值可没有曾经的男主高啊,给他加了那么多戏份是不是为了告诉我们他和这电影的幕后有所关联,而且他第一部里不是和那几个非要穿高中生衣服的老头组成的合唱团很不对盘嘛,怎么又加入到他们当中去了。

这一部里,两个主持人依旧很烦,各种插嘴和切镜头,而且这一部里男主持对于性别的歧视有过之无不及,最后还来了一段国家种族歧视,分分钟让我想揪住他打一顿。

姑娘们围坐火堆唱和音的片段,最后合唱团老团员重聚舞台合唱的片段,确实让人有些感动,但仅仅是有些感动而已。

一星给歌曲,一星给AK。

 4 ) PITCH PERFECT 2!

劇情的起伏跌宕,真的會打動人心、歌曲的呈現也給予觀眾很棒的視覺享受。

整齣劇裡的歌曲固然重要,但另一方面我覺得裡面表達出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磨合與包容,對於一個團體更重要的是默契,裡頭描述的很寫實,其實只要是人在生活上皆免不了會有壓力而導致有負面情緒,雖然爭吵過、失落過,甚至一言不合欲分道揚鑣,但最後卻依然能互相理解傾訴心情,將壓力化為動力,互相慢慢包容、安慰、鼓勵、期許、信任,直到重新站穩腳步再次向前邁進,重拾信心堅持不懈著實打動人心。

 5 ) Pitch Perfect 2-一部不成熟的续集

说实话,这部电影我是在最近才看到,本人比较对阿卡贝拉感兴趣,也因无意听到主题曲flashlight来看的,整体上比较不错,尤其是最后Bella的表演很感动,但是这部片子把太多镜头给了一些配角,主角镜头变少了,我本以为最后的聚光灯会打在Beca身上,没想到却打在了整部剧里面没怎么说话的女二号。

还有就是Beca在实习中没有必要的东西描写的太多了。

剧中还有好多关系没交代清楚,比如bumper又怎么回来和其他人和好了?

还有他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就缠上了那个胖妞?

还有,明显能看出Bella原来一共再给新生面试时有8个人,到第二部怎么还是8个人,难道有人提早毕业?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又都是同一届学生,怎么招新Bella?

Chloe明明在上一部末尾是已经毕业了,怎么回来了?

而且还拖了3年,到最后这一部结尾时,Bella们都不在同一届,怎么一起毕业?

对于这部电影细看会有很多槽点,不过最后幸好没有偏离这部电影的初衷,和上一部比较来说,上一部能更好的表达出Bella们的友情,校园生活和青春爱情等等。

期待完美音调3能够改正这些,拍的更好。

 6 ) 在美国的第三部电影终于是和美国人一起看的了

1.Jessi和她好朋友来接我去电影院,我还以为会是个Girl's Day呢,结果一群朋友当中,男生还多些。

票房不高才怪哩,连男性都笼络了。

2.当年看过第一部的都觉得第一部比较好看,Joe觉得第二部Lazy。

我是回到家才补得第一部,心想,这明显第二部格局都不一样了,质量和档次都有提高啊,财大气粗了不能就说人家lazy了嘛。

今天看娱乐杂志也说第二部funnier。

要不就是乡村男女和城市精英感觉不一样,要不就是杂志编辑和我一样是后补的第一部。

3.Jessi一直说超级喜欢German group。

我也觉得他们的表演非常震撼人心,和主流美国文化有一定的差异,带来了新鲜感。

特别有味儿。

4.看完电影一起去吃了半价冰激凌。

冷的我呀,嗖嗖的。

美国人群聊还是不咋么插得上话,所以只顾着冷了。。。

 7 ) 期待很久,点赞

以青春洋溢的基调的还是能俘获很多少女心的,但个人觉得第二部的剧情方面有些乱,这个剧情似乎并没有什么悬念,也没有令人连连猜想的感觉,看着看着就让人产生了疲劳感,但第二部的歌曲部分还是很喜欢的,还加入了其他队伍更强劲的新感觉,最后全体贝拉团的人都来了的大合唱还是很感人的,总的来说还是挺好看的,值得去看。

小小吐槽下,杰西和本杰胖成这个狗样子合适吗!!!

 8 ) 让合唱回归她最本质的属性——简评<PITCH 2>

(注:本文最初发表在“齊耳共听”,微信公众号:齊耳共听,转载引用请告知)文/齐格弗里德作为一个唱合唱/阿卡贝拉快10年的人,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分别看了传说中的《Pitch Perfect》和《Pitch Perfect 2》。

总体而言,我觉得这两部Pitch Perfect都是蛮励志和积极向上的青春电影;如果从合唱的角度去解读,似乎值得去关注的亮点会更多:首先,两部Pitch Perfect关于合唱团生活部分的描写很真实。

合唱团,特别是阿卡贝拉这种演唱方式最近几年在中国国内发展的很迅速,过去一个学校通常只有一个校级合唱团和一两个临时拼凑的阿卡贝拉团,而现在一个学校可能会有五六个阿卡贝拉组合,一些城市甚至还成立了阿卡贝拉清唱社。

人多了,队伍自然不好带,合唱团内部少不了“勾心斗”角的烦心事儿,阿卡贝拉团体之间自然也少不了竞争——当然,我说的“勾心斗角”,其实都是蛮单纯的事情,上升不到工作中的那种层次,无非是“我觉得你唱的没我好”,“我不喜欢你的编排”,“我不认同你的音乐品味”等等,就像Pitch Perfect 1里边Anna无法理解老一代Bellas那种传统的合唱演唱方式那样。

说白了,合唱这件事,只有能玩儿到一起的人才会选择在一起唱歌——无法去勉强,技巧和能力当然很管用,但是合唱的人合属性真的太强。

实践中,每一年合唱团都会“淘汰”很多所谓的“不适合合唱”的人,不是说他们唱的不好,只是相对合唱而言他们更加擅长独唱,或者说更善于也更愿意去展现自己(而非整体)的演唱——这自然是可以被理解的,就像Pitch Perfect 1中Bumper最终选择去做John Mayer的助理而瞬间脱离Troublemaker那样,我想这就是合唱与独唱的“边界”吧。

其次,从阿卡贝拉音乐的角度来说,两部Pitch Perfect很好地展现了当代阿卡贝拉艺术的发展。

其中,Pitch Perfect 1体现的是混音/编曲艺术的胜利,甚至是对传统追求美好合唱的无伴奏演唱方式的颠覆,Pitch Perfect 1中的Troublemaker无疑代表了现在的主流阿卡贝拉团的特色——一个牛逼的B-BOX和一个牛逼的大号男低可以抵半支团,这种演绎方式非常好的实现了阿卡贝拉与当代流行音乐的对接,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也让阿卡贝拉演唱突破了“演唱歌曲种类受限”的弱点。

Bellas也是在采纳Anna的混音编曲意见以及加入了那个韩国小姑娘的B-BOX之后才最终击败了TROUBLEMAKER。

Pitch Perfect 2更是将阿卡贝拉的混音与编曲玩儿到了极致,那个德国团——“DAS SOUND MACHINE”的B-BOX可以用“惊为天人”来形容,一个人就撑起了二三十人团,跟现实中的乐器没什么差异了。

德国团的任务分工很明确,一男一女SOLO,B-BOX和男低打底,除此之外的人基本就是配唱和舞蹈,他们最震撼的点应该就在于近似于"机械化"的整齐划一。

我很高兴地看到Pitch Perfect 2在最后让合唱回归到了她原本的属性,Bellas用合唱最本质的属性——HARMONY(“和声”)打败了德国团,HARMONY从根源上也许是传统古典合唱所追求的,即人声的完美融合与统一,整个合唱团唱起歌来像一个人——这种效果显然不是任何现代技术能够替代的,它需要演唱的所有人彼此熟悉、了解对方的声音,并心甘情愿地为整体的声音而削弱和调整自己的声音。

说浅了,是声音的融合;说深了,则是一种处事的态度与精神力量。

最后的Bellas元老们的出现无疑代表了合唱团的另外一种精神——“传承”,在这个世界上,找几个能和自己一起唱歌的人的难度不亚于寻找伴侣,所以合唱团成员在毕业后(甚至为人妻、为人母之后)可能会经常回到团里继续发挥余热,即便十年二十年不见,但彼此之间的默契度只要通过一首歌就能够迅速建立,相比DAS SOUND MACHINE的“现代工业化”气息,我想Bellas的演唱更加能够展现合唱的核心魅力——这或许也是他们最终击败DAS SOUND MACHINE的原因吧。

期待Pitch Perfect 3。

(注:本文最初发表在“齊耳共听”,微信公众号:齊耳共听,转载引用请告知)

 9 ) 不感冒的音乐剧

不感冒的音乐剧,在我国有点水土不服。

不痛不痒。

依旧有趣搞笑,笑点时机也拿捏适当,只是整体上没了第一部的爆发能量。

选角出色,人物依旧个性十足,并更加立体,但分散的细节却削弱了中心故事的叙述。

如果这是Bellas的最后演出,那表演依旧是惊艳四座的。

尤其当你看到那个肥婆被丝绸吊着大唱《wrecking ball》时,你确实被导演这奇葩的设定雷倒了。

 10 ) 近年来看到最贴合当下心情的影片,很幸运。

晚上的BBQ和去年一模一样,只是地点改在了meeting room的外面,小桥流水小鸭,还有一丝凉意,Es穿起了小袄,但An却穿着短袖短裤。

吃完之后是电影之夜,这次的节目是《Pitch Perfect 2》,看了开头以为只是一部闹腾的歌舞片,没想到看完之后觉得太太太太适合我们看了。

彻头彻尾的一部女性加油片。

我不想用励志这个词,因为励志对我而言要更深刻,影响应该更深远。

而加油片呢,只是适合此时此地的我们,面对男性的隐性歧视,面对强大敌人的包夹,面对姐妹间的猜忌和竞争,我们如何能够在最终的world championship上团结一致打倒强敌找回自己呢?

在片子后半段,我一直在对照片中的Bella们和银幕前感同身受的我们,那谁是DSM呢?

应该是一部分的instr。

他们跟DSM一样高高在上,表现的能力十足经验十足资格十足,说话也底气十足,一副一出口就是真理的做派,而就像Beca会在反驳他们的时候都忍不住溢美之词一样,我们这些“矮穷矬”完全找不到位置。

在电影的结尾,Bella们上演完美一击,正当我们沉浸在《Who run the world》的动人乐章,感受那蠢蠢欲动的内心激荡时,DSM们晚饭结束后走进来,期待着我们的关注。

But,nobody wan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m。

那时的气氛我现在还能记起来,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想去理他们,说不上来为什么,也不想说。

每个人都有那么一股子反骨,这是成就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之一,我们这个团体里更不缺这个。

他们(包括D K E,还有谁不太记得了,都懒得看他们)应该觉得很奇怪,我们为什么会这么沉浸于一部闹剧之中?

怎么可以忽视了他们?

所以他们又走到了我们后面,想假装和我们一起看一会,但又找到了什么话题和CA他们说了起来。

当Generations of Bella齐聚台上唤醒自我,台下千万人手臂挥动时,我们知道这已是最好的结尾,我甚至感动到泪水差点溢出眼眶,但耳中传来那故意惹人注意的噪音又令人十分懊恼和无奈,除了两三个人回头射出几丝抗议的眼神外,大部分人固执的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电影中,双眼紧盯屏幕,身形纹丝不动,沉默地抵抗着。

《完美音调2》短评

不太懂无伴奏合唱里面每个团背后代表的流派啥的,基本上就是简单剧情加闯关拼盘咯,歌挺好听的,最后彩蛋不错…

6分钟前
  • Vince
  • 还行

嗷嗷嗷嗷超燃超好看啊笑点很足啊各种歌也都超好听啊!

8分钟前
  • Secondstar2TR
  • 力荐

歌好听,剧情平庸。

10分钟前
  • mvlege
  • 较差

等等,难道上一部我感受到的something real是因为这是个半记实型的电影?这一部的故事真是牵强到尴尬了,虽然靠不少好歌卖出了大票房。另外里面的大咖都是真的对吗……

14分钟前
  • 恶隐息烙
  • 还行

听到起鸡皮疙瘩。音乐制作人很厉害

15分钟前
  • 毛病小精灵
  • 还行

俗。。。

16分钟前
  • 夏虫
  • 较差

请到了Pentatonix当嘉宾唱了Any way you want it(太好听了),还有奥巴马出境,最后Voice彩蛋,不愧是年度娱乐盛宴。决赛非常精彩,德国队机器般的choreography和电音般的vocal令人震撼。Bella感情牌也打得很棒,flashlight的场景美轮美奂。PS 妹子们的颜值真高。

17分钟前
  • 银翼抄手
  • 力荐

即使照搬第一部的套路,还是玩出了新花样,Bellas决赛表演Girl Power燃爆,历任Bella出现太戳泪点,德国队过度炫技,赢得实至名归。Beca和Chloe竟然比第一部的浴室戏还能腐出新高度,剧组请药不要停!唯一不满的是新人妹纸,存在感还不如那位被害妄想症的墨西哥女。

21分钟前
  • 水星人阿嘭嘭
  • 推荐

糟糕,比起第一部的完整新鲜和动听全部档次大降,只够看着不多的笑点和星星点点的bechloe过活。

26分钟前
  • Merindigo
  • 较差

我就纳闷了,《欢乐合唱团》都flop成那样了,这个系列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续集还不如前作,还是选了一些口水歌,编排也没新意,表演更是浮夸

27分钟前
  • Scott
  • 较差

就为了听歌,可以多给1星。Anna一星.其他团员1星。

29分钟前
  • 妖怪dodo
  • 还行

镜头 调色 人物 全方位的电视电影感

30分钟前
  • 翠西 。o 0 O
  • 较差

B-

34分钟前
  • 弓长忄享
  • 还行

音乐元素品质不错,双主角的演出抢眼,除此之外乏善可陈。

35分钟前
  • 西木的风
  • 还行

So you can have too much of something.....

37分钟前
  • 遗忘以后
  • 较差

那两个主持人太雷了。整个片也是节奏太乱莫名其妙。剧情总有种追梦的缪斯遇上成熟的二赖子的既视感(看来我中毒太深)。但最后那首歌真是意外地好听意外地感人><

38分钟前
  • Leibiennnnnnn
  • 很差

剧情太一般,不过第二部的歌更好听。

43分钟前
  • 深度电影圈
  • 推荐

结构太散,剧情进展太跳跃。但笑点还是很对味。

44分钟前
  • Ludovic 刘
  • 较差

学姐们全部顺利毕业,拿得合唱赛冠军,有新鲜血液注入,合唱团后继有人,happy ending.

46分钟前
  • Knight
  • 还行

这是把第三部逼到宇宙去比赛的节奏啊。

4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