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到一半忍不住切出来蹩脚地P个图的程度,居然把耽美漫拍得没有一点二次元的夸张和纸片人的做作。
抛开耽美滤镜也是一部视听语言很精细的片子。
渊上泰史演技是有层次的,吃桃子那场戏眼睛都红了(也可能是特效妆造)
看到这一幕想到『上帝创造亚当』。
(忍不住想吐槽的一点是,彩虹片展现虐恋也不要以牺牲女性为代价吧…小情侣相爱相杀为什么受伤的是小姑娘。
)
原来两个藤井树的青春暗恋故事还可以变种成为这样的版本——如此泥泞不堪、充斥着血和脏污。
虽然做我的狗之类的台词确实很漫改,可要真说是漫改又觉得居然能改成这样。
虽然不合时宜,可我在看的过程中却总想起乐队的夏天专业乐评人关于“underground”气质的讨论。
不是“耽美”吗?
怎么让我想到春风沉醉的夜晚。
但比之少了那种模糊迷离的寂寞,多了些冷硬的针锋相对和宿命感。
是“暖风熏得游人醉”和“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差别(好像还是非常不恰当)。
一些死去的柏拉图圆球人理论又开始攻击我——“我遇见我,我杀戮我,我爱我,我是我”。
我不会表达爱,但我需要你,所以要用凌虐的方式将你拴在我身边。
笑得开心看似是获得胜利的喜悦,其实是你回应我的惊喜和快乐。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看似是主,其实是奴。
即使我的身体和灵魂都已残破不堪了,但我们注定会再次以或许奇怪的姿势拥抱在一起。
我说要杀了你,却又亲吻你;我将刀挥向你,最终却划伤了我自己。
我们是被迫分开的统一体,即使分开了也是一体。
这圆球将会滚向何种未来呢?
已经把这条烂命活成这个鬼样子,是不是要共死才算完?
有两个意象稍微令我印象深刻。
好神奇,跟call me by your name同年出现的作品,又都利用了桃子这个意象。
光夫吃桃子那里让我不得不想起地球最后的夜晚里面李鸿其啃苹果那一段。
是怀着何种心情在看那张DVD的影像呢?
是爱呢?
还是想杀人?
桃子的汁水流在手上,那么、那么多的汁水,是你流不出的眼泪吗?
还有一幕两个人牵手睡觉时的场景,好像耶稣受难图或是哪幅我想不起来的古典油画,又联系到后面出现的那个十字架项链。
我们的原罪是作为“圆球人”的一体力量过于强大,所以不得已被迫分开。
但我实际上不想分开,于是祈求原谅和宽恕。
还以为到早上起来光夫找不到光央那里就可以结束了——一切又回到最初,我们还是散落这污秽人间的“纵使相逢应不识”的圆球人的各一半。
结果蛮喜剧感的又突然在大喊大叫中插入电话铃声,就知道,啊,还是要纠缠到最后一步啊——你要不要跟我一起死?
p.s.演员们演得都非常好,尤其光央的演员,真的用所谓“身体语言”表达了好多。
本来想当作性之剧毒那样的BL无脑猎奇的,结果动真格的倒是什么都没有,反倒把独立电影质感做出来一些。
如果稍早些时候看这部《双生薄荷》我大概能更喜欢吧。
这是一部奇怪的同性电影:“狗”比“主人”更高大,更有能力,更可靠,更强大。
“主人”光央很有趣,是黑社会大哥的马仔,棋子。
被大哥打,被注射毒品,被鸡奸……他们毁了他,但当然也是他的自毁。
在这条自我毁灭的路上,光央的恋人想把他拉回来,光央也后悔过,在经历那些事的时候,他也求饶过,他也曾想金盆洗手……但最后光央的大哥对光央的恋人说:“你错了,他回不去了,他和我们是同类。
”光央杀了人会痛苦,会想自首,警察说:“停手吧,你和那些坏蛋不一样。
”我想他是对的,光央不想但也不在意去危害别人。
但最重要的是,他总要如飞蛾扑火般的找到这样一个自毁的容身之所。
我想这大概是无法改变的命运吧。
他最终也不会摆脱黑社会,对自己的大哥更多的也是感激之情。
于是他的狗,恋人,光夫也这样一步步的和他一起走上这条痛苦的不归路“喂,你想跟我一起去死吗?
”好的,全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珍爱生命,远离黑社会,扫黑除恶,除暴安良
奴役关系一旦揉杂了情欲就变成了影片中的特殊主仆关系。
这种语境下,主仆之间并非单纯的支配和被支配关系,而是感情以一种扭曲的方式相互交换。
在《痴人之爱》中,大叔收养妙龄少女作为自己的奴仆,在享受调教乐趣的同时,不断倾注自己的感情,最终不知不觉爱上了自己的奴仆,最终反被奴役。
和本片差不多一个路数。
最后,与其说狗和主人之间因互虐生情,不如说两人原本就看对了眼,但因为都是SM体质,所以只能通过主仆play的方式谈越虐越欢的恋爱?
电影需要对比,在日本漫改作品中还算是挺不错的,不管是镜头语言构图,还是演员的演技,都算级格。
最出彩的还是光夫的扮演者,渊上泰史。
这个演员真的很适合演文艺片,那双眼睛永远有内容,会说话。
很多近镜头都能作为画龙点睛的部分,渲染整个画面。
从开头部分,用泥泞的双手握住对方的脸强吻之后的眼神;再到高潮部分,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看情人被轮女干的视频,一口口咬着汁水横流的桃子,泛着血丝的双眼,渐渐被盈盈的水光所覆盖的情绪,直到光央捅向自己那血淋淋的一刀后,才喷薄而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光央的扮演者确实不如他,很多时候撑不住镜头,会出戏。
当然这部作品我是先看了漫画才看的电影,所以感觉有些细节的地方,其实应该保留漫画的东西,光央作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感情的一方,台词本来就不多,关键性的台词更少,结果在光夫被黑社会要求替光央带毒品的那一段,光央的反驳与挣扎全被剪掉了,很遗憾。
光夫自残划伤脸的那把刀与光央之前捅肚子的那把刀实际上是同一把,这里是有隐喻的一一没有退路,义无反顾的勇气,死而复生。
电影中把它改了。
还有就是光央把光夫的女朋友上了之后,光夫的觉醒就是在那一刻,当他趴在女友身上的时候,想感受到的只是光央残留的气味与痕迹。
这里的表现也不如漫画清晰。
这部短片漫画,本来就是情绪大于情节,拍成电影后,逻辑上有些部分不能自洽,但是很多日本漫画或者是漫改电影都有这个问题。
就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感觉一一文艺片拍不好就成无病呻吟了。
所以说片段细节有亮点,但是整个作品并没有达到优秀的程度。
看这部电影的起由是无意间在豆瓣上看到让我念念不忘的一句短评:“爱是血肉模糊的伤口相互厮磨。
”阅览过一些文学作品,多数时候总认为其对爱定义的刻画均是模糊而浅显的,临界点的迸发条件仅仅是当下的心情与兴致。
可以是随处可见的普遍,也可以是泛泛而谈的寻常,像是不经脑的荷尔蒙蓬发,更像是看似深不可测的湖面实则脚可着地的清池。
我有些厌恶这种不热烈的情感,如同想要打翻一杯口感极差的温水,让它洒在冰冷的地面彻底清凉,或让玻璃碎片扎进我的手指,将温暖的血液灌入使它变得滚烫。
所憧憬的是极具毁灭性的,浓烈得仿佛将人稀释分解的爱意,撕开我的心脏染上浓稠的赤色,厚重的感情断化分割为成片墨彩。
渴盼将你的肢体拆解为世上最精美的标本,让你的躯壳与灵魂永久属于我个人的秘密禁地。
这本虽然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相互救赎,还是不可抗力的迷上了这种病态的情感。
“‘据说以前人类是分成三种的,男性、女性,球形的双性。
由于双性的力量强大而傲慢,激怒了神明,受到了惩罚,将他的身体一分为二。
从此,他们的半身便一直在追逐另一半身。
’我想我和光央一定本是一体的。
”“之后又怎样了呢 本来是一体的变成两个体 两个残缺的半片缠在一起 像球一样滚动 到底会怎么样呢 要往哪里去呢 我们又能往哪里去呢”于我而言感触最深的不是光夫手紧攥着桃子汁水横流,眼眶通红却仍隐忍平静地看着光央被践踏的场景。
而是当光央想要逃离仍可以身处正途中平常生活的光夫,不愿将他拉向同自己一样的无法挽回的炼狱里时,光夫却不顾一切的找到了他,毫不犹豫地将利刃划向自己的脸,同他说:“这样,我也不再是原来的我了。
”故事在光央望向光夫说:“你能和我一起死吗?
”时结束了叙述。
看完这部电影及漫画时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的无法忘却的场景:想象着光夫牵着光央的手在荆棘遍布中前行,他们的身上都被无数的尖利刺伤,鲜血汩汩而流,沿路间淌满了扎眼的鲜红,仿佛无数朵曼珠沙华一同盛开。
在这条始终看不到尽头的路上,他们注视着彼此的眼底因瞧见了愿意支付生命去爱惜的珍宝而笑意盎然,携手并进的前方万丈光芒、旭日东升,和你并肩便能忘却一切痛苦而所向披靡。
即使变得苍白,即使昏迷不醒,即使逐渐冰冷,能与你共赴地狱成为我锈迹斑斑的生命最完美的谢幕。
同你共生,携爱相逝。
也许我们活该被坎坷纠缠,被曲折撵损,因为我们互相依存的力量强大到令神明心生忌惮。
纵使神明再度因愤怒而将我们的身体割裂,我们也会不断支撑着残缺的身体爬向对方,沐浴着彼此的血流紧紧相拥。
看完这部,身为中村明日美子十多年的粉丝有很多话想说。
大概由于能预想到中村老师其他作品在日后也会陆续被改编,想从这部切入,谈一下中村老师的作品的映画化将何去何从。
纵观中村老师所有作品,除去十几页的超短篇,其他的作品可以大概分为三大类:用故事讲述人物(《哥白尼在呼吸》《肌肉俱乐部》),用人物讲故事(《j的故事》《双面少女》),故事人物并行(《同级生》《陪你奔赴天涯海角》还有这部《双生薄荷》,其他很多短篇,番外等等都能零零总总地列入这类。
)用故事讲人物的时候,中村老师更多会选择大量蒙太奇意识流并且去叙事化,看似从故事开端,最后却着眼在人物。
用人物讲故事的时候从人物入手,非常多的片段化叙事,时间线的错乱,用主要人物展开所有的故事。
最后一类则最普通的讲述方式,适合用来讲最”耽美化的””理想化””漫画般”的架空故事。
《双生薄荷》就是这类,所以这部其实按理说并不难改编。
《双生薄荷》原作只有短短170页,却是整整齐齐分成了五个篇章,开端起承转合,非常规整的五段。
电影打破了五段的结构,却还是按照原作的叙事去走。
破坏了结构却不重塑故事,导致没读过原著的观众根本看得云里雾里。
插叙片段的切入的时间也没有经过很好的安排,随意的插叙直接破坏了叙事,这个问题在中后段尤其明显。
当然这种叙事的参差感其实会营造一种特别的效果,所以结果有利有弊,并不是影响改编效果的最大的问题。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导演把原作的主题放错了位置(或者说没有体现出来)。
原作里中村老师的讲述方式虽然是人物故事并行的,但归想表达的根结底是人物,是两个一体双生却互相纠缠的人,是与很多耽美故事的出发点无差,并不需要刻意上升这个故事的高度。
中村老师就是讲的处于虐待和被虐地位却互相反噬,纠缠,撕咬相爱的两人的关系。
原著表达这层关系的方式也是最直接的——用性的张力本身来表现——而这层性张力本身也是原著的核心之一。
这部改编电影完全弱化了这层性张力,模糊了两人本来很锐利的关系,反而过多刻画了警察,佐伯,假死女的戏份,把一部很耽美化的故事推到了更宽泛的故事线上。
我懂导演试图营造什么,导演担心原著的表层含义太浅,但这显然是不必要的担心。
如果能将“双生一体+虐爱”这个组合讲好就够了,导演顾此失彼,又不够大胆,最后成品不上不下。
没有落到艺术片的实地,又没做好改编电影的职责,悬在半空中,变成现在非原著党看不懂,原著党觉得刻画不够的尴尬境地。
关于原著中性张力表达核心地位的提醒有很多,比如说,原著里有几个明显刻画光夫对光央的欲望的表现全都,全都!
被改了! (而这几个片段不改显然能更好让非原著党理解故事):原著里光央第一次揍光夫的时候,踩在脚下的是他的裤裆,电影改成了踩脸。
少年光夫在小女友被光央夺去了第一次以后立刻跟她做了,原著这时候光夫是想着光央的身体跟她做的,这段完全可以有个蒙太奇剪辑,但电影里什么都没有,会给人一种光夫是因为憎恨光央才报复性的跟女友做爱的,其实并不是。
原著从第二章就有两位主角的床戏了,结果电影到结尾都没有。
原著一直是通过谁给谁跪下来口这个事来表达核心的主仆关系,再藉由这个主仆关系来反衬双生一体的命运感。
(比如原著最让光夫崩溃的不是光央剃发被凌辱,而是曾经那个骄傲的小狮子般的光央跪在佐伯身体下屈辱的像狗一样祈求的样子,那时看到这些的光夫内心快感憎恨欲望怜惜等很多情绪交缠,在原著里是很有冲击的段落。
电影把那张dvd的画面全改了,这时候光夫的感情只剩下愤怒和怜惜却削弱了原著里的那层欲望快感的表达,变得单一。
)总之很多原著里由性至爱的主题根本体现不出来,所以也难怪给非原著党一种“两人莫名其妙就爱了,就接吻了,什么鬼”的感觉。
少年时期演员的演技和光央演员的演技也是时好时坏很不稳定,倒是光夫的演技超出我预期,让人惊喜。
当然电影还是有很多优点。
运镜,配乐,主角之一的演技等等。
很多影评说过了就在此不谈。
最最重要的是,回避尖锐的刻画,回避冲击的性片段,拍的扭扭捏捏不上不下,实在跟老师的风格相悖。
所以中村老师的作品该如何改编?
我觉得老师的作品里用故事写的人和故事人物并行的类型的作品要改编的话,必须全部重写剧本,打乱老师本身的叙事关系,比如哥白尼的呼吸和同级生,原封不动按原著改变的话下场会跟这部一样,没看过原著的根本看不懂。
而用人物写故事则最好严丝合缝的按照老师的叙事来拍(比如j的故事)。
所以我为什么一把年纪还当起了耽学家...一定是因为我对中村老师爱的深沉。
大叔攻,中二受,一个程序员,一个小混混。
电影里面没有提及两个人的家庭,但我觉得两个人的童年应该都不幸福。
似乎他俩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后来又只有了对方。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程序员,收入不错,一个人的生活看似不错,但也只是活着。
小混混,一天天的,得过且过,杀了人,受不了做噩梦,那就自首吧,反正也没什么好失去的。
两个孤独无聊到极致的人,火花一旦产生,便是星火燎原。
无聊的生命里,出现了不一样的东西,自己的世界里不再只有自己,还有了对方。
每一个吻都想把对方吞噬掉,这样就不会再失去。
在遇到对方以前,生活百无聊赖,自从爱上对方,对方就是彼此生命的全部,没有了彼此,也回不到从前了,宁可结束掉这无聊的生活。
大叔为了一个小混混放弃了看似还可以的生活,一开始我很难理解。
但不错的生活,是为了什么?
是为幸福。
小混混才是大叔的幸福,没有了他的生活,活着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能够遇到一个全心全意让自己深陷其中的人,必定是痛苦的,但也会是快乐的。
痛到极致,才能在相爱的那一瞬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大叔其实是幸福的。
他放弃自己,放弃一切,就为了好好爱着一个人,最后他也得到了他想要的那个人。
为爱而生,求仁得仁,很幸福。
希望每一个为爱倾其所有的人,都能爱而所得。
以我的感受来讲,如果这部剧结局再明确一点我会给8.5分,但是结局让我很失望,总体观感7.5分吧。
整个片子剧情线很流畅,不会给人混乱的感觉,导演和演员展现给观众的都非常好,可惜在最后的戛然而止,让我感到十分迷惑。
光夫和光央,表面上看是光央性格缺陷霸凌光夫导致光夫变得不正常,但实际上真正对比下其实光央才是正常人,不正常的反而是光夫。
大概我说这种话会被别人重拳出击,但是在我的理解里光央反而比光夫正常。
如果班里会出现一个和我同音名字的存在,作为普通人我会在意一会儿就一笑了之,可是对一个校霸来说,他接触的人和所处环境氛围是和普通人不同的,在普通人眼中的小事或许会导致其他不良同伴的嗤笑。
尤其日本那种校园霸凌时时可见的环境下,因为这种好面子的潜在原因霸凌对方仿佛就是一种正常事,这其实是环境氛围的不正常,而不是光央这个人的不正常。
对于一直是好学生形象的光夫来讲他永远不会想到和光央因为名字的音同有了人生线的相交点。
高中时候光夫被光央当成狗来对待,被光央睡了交往几年的女朋友,甚至各自步入社会走向不同人生的时候还被光央叫回来当他的帮凶,表面上看好像是霸凌方对被欺负方的要求,可是这背后看着光夫的完全接受,看着光夫从高中到最后一直没有变过的联系方式,光夫从思想上完全崩坏了。
在高中回忆的第二幕,光央笑着问光夫和女朋友什么时候交往的时候,光夫面对一个欺凌他的男性真的和狗狗一样的笑着回答是初二。
在光央打电话叫光夫来,光夫第一时间跑来并且看着光央和自己女友从开始到结束,从头到尾他只是在门口听着,哪怕是可能挨打的阻止甚至大喊行为都没有。
直到光央离开,光夫进去要求女友再做一次的微微笑的表情其实和后来麻美活着暴露,光夫在光央面前亲完麻美的笑是一样的。
明明是被霸凌的一方,明明是被当成狗的一方,明明一点都不像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光夫,却对光央有着无法言说的极致的占有欲,他是不正常的,无论是从身心还是从社会环境来讲他都是不正常的,非常不正常。
当影片中间光央问光夫你想做什么光夫回答我想找到你的弱点的时候,当看到光央被打针玩弄的影像红着眼睛流着泪大口吃着桃子的时候,当看到光央知道自己看了影像之后的自尽行为而焦急无措紧张大叫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无关弱点和那好似不存在一般的可悲的报复心了,光夫只是想找到让光央完全属于自己的方法、道具、物品、情报等等这些而已。
只是爱而妄想的占有欲而已。
整个片子故事线很流畅,可以说有很多绝美镜头。
尤其打动我的是片中光央两次对光夫说“我要杀了你”对照结局的“你愿意和我一起去死吗”来表达光央对光夫的接纳和施舍般的情感,这里是整部剧最动人的一个告白,甚至应该是影片中的一个小高潮,可惜故事最后没有光夫的回答只有镜头下海面起伏海浪拍打的声音。
这导致我第一反应是两个人跳海了,满脑子只剩“wtf?
这是什么意思?
完全看不懂”的声音,这里让整个片子的故事性下跌了不少。
光央是不会想死的,他毕竟逃离了日本黑道的人生线,得到了愿意毁容陪伴他一起逃离的光夫。
光夫也是不会想光央死的,他或许对自己的生死无所谓,但是他每次看到光央受伤都会全红的眼圈代表他是爱光央的,他已经得到和光央在一起的机会,他不会让光央死也不会让自己死的。
真的可惜,但凡中间差劲我都可以接受,但是这个想给开放性结尾却给暗示性结尾的最后,我只能说导演卡的太急了,让我的感动随着最后变成了玩笑一般。
想法很好,做法错误收效甚微。
很喜欢日式影片镜头下的真实感,明明知道这只是个电影,但是却感觉或许生活中真的会有这样的故事存在也说不定。
明明知道这是个血腥畸形的情感,却一次又一次的觉得浪漫甚至感动。
演员演技和制作都很高水准,建议不要抱着有色思想来观看这部影片,因为在这部影片里性不仅有好的一面,也存在人性难以理解和完全噩梦的一面。
相较于对爱情这一概念的解释,希望国内也可以给予一些脱离思想禁锢的偏激的多元的解释。
这个词包涵的意义是巨大的,就算是变态的不被理解的爱情也是爱情解释的一种。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谢谢观看。
海报流露出满满的耽美风故事烂,但演员的演技好评。
打了两拳就以为把人给打死了,作为混黑道的就这点应变力和办事力?
如果这是剧情安排未免也太刻意了。
成年后的两位男主可以演父子了,非硬要凑成同学?
是一个衰老的太快?
还是另一个吃了防腐剂?
选角就不能走心点?
用中国的报纸包枪用是几个意思?
阴谋论吗?
两个人夜里cosplay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的创意好评!
这俩是同龄?
是同学?
《人民日报》居然销到日本?
《创造亚当》?
没办法,对这种题材没有免疫力,给个四星。
可以说日本BL漫改至今最有良心的作品了吧。故事气氛画面音乐都很赞,唯独还是两位男主的化学反应不够足呢…残念,三星水准加一星鼓励。PS:看到须贺弟弟以这种方式出场着实惊到了hhhh有潜质有潜力 lol
B O Y Z
要好好读书,当混混是没有前途的
虽然只是一般但在BL作品改编的电影里应该算相当不错了,最令人欣慰的是演员这方面是过关的。原作的情节非常精简,需要编剧作很多补充,但就补得很差。最致命的是尺度太低,并不是我在期待什么,只是一部讲述SM人物关系的电影,拍得这么寡淡无味,你是在玩蛇吧!
有病吧
情节真的有点二次元!容易叫人出戏,异类中的异类,能感受他们之间的迷恋与依赖,却觉得毫无共鸣感认同感。虐与爱我真的没法玩的起来。
实话说这种”变态的”“畸形”的 爱恋,我还是有点接受不了。。。太戏剧化了,人生有这样的吗?
气氛和摄影相当不错了 算是很努力贴近原作 不过原作那种略带神经质的冷冽气氛确实很难用动态还原 演员越看越觉得选得不错
sm是噱头,剧情转折生硬,虽演员演技在线,但终究败在单薄的剧本之上
算是覺得不那麼尷尬的bl片,但是也有蠻多的漏洞,m光夫吃桃子和s光夫坐在長滿爬山虎的窗口抽煙這兩塊兒是全片最佳了。
剧情忽略掉,导演镜头运用流畅,演员演技实属很赞,对于这样的作品,足够了~
阴郁 溃烂的片儿 小暖
日本版《烈焰焚币》,更fetish一点。好奇情的故事,内容还不够浓烈,应该删去了很多SM剧情,有点可惜,半吊子就是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演员的演技不错,剧情也还可以,整体偏暗色调的画面,诡异的配乐,一些细节里表现出那种令人窒息的着魔般的感情,也足以令观众毛骨悚然。这不像是一般的恋爱,没有任何的甜言蜜语海誓山盟,真的就像是他们原本就是一体的。
既然与你同生,有何不敢共你赴死。柏拉图的《会饮》里讲到圆球人的故事,一体双生同姓名之人,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的自己,不过是渴求完整恢复本性。水蜜桃汁水很足,可惜那个蠢货一点都不懂。不懂为何他们一直纠缠同样的女人,不懂他为何割伤自己,不懂他有多勇敢,唯独在另一半的自己面前无比怯懦。
老了 见不得各种
质感很不错,两位主演奉献了让人沉浸的演技,但作为没有看过漫画的人,委实说对剧情有点蒙
不可自拔
導演盡力惹,但這個故事拍成三次元就發現這兩人都蠻蠢的(。黑道老大os:我怎麼就攤上一對智障情侶(。
病态交错施虐受虐的双生一体爱情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