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这个主题,Michael Dudok de Wit 从来未停止过探索,他的作品总在传达着这样的一个信息:人的一生从来都是孤独的,但心里有了牵挂,这份孤独才不至于蚀人心骨。
《父与女》是这样,《红海龟》亦如是,只不过由当年的 8 分钟短片,变成了后者长达 80 分钟的完整动画。
Michael Dudok de Wit 的动画作品多为默片,不特别渲染人物冲突和角色情感,通过画面中的其他元素来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比如《父与女》女主一生遇见的路人,《红海龟》里男主所在荒岛。
主线单一看似平淡,但总能敲动人心。
有着与《父与女》如出一撤的简洁和阴郁,《红海龟》多了一份熟悉的超现实,日本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熟悉的画风迎面扑来。
由宫崎骏、高畑勋统筹成立的吉卜力动画工作室包揽了几乎所有宫崎骏的作品,此次和 Michael 共同制作的《红海龟》保留了精致流畅动画效果的同时,也出人意料地没有冲淡 Michael 本身的风格。
《红海龟》讲述了一个红海龟化成女人,陪伴男主一生后重回大海的故事。
虽然我很想把这片子叫做《人龟情未了》的人打死,但这句话确实简明扼要地讲清楚了《红海龟》的主要剧情。
也不要问我为什么海龟不是变成男人,因为我不是导演#微笑#。
影片轻描淡写地重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成长、生活受挫(船难)、恋爱、结婚、生子、子女离家、老伴先逝,这是一个对生活有向往、有理想、希望逃离安全岛但最终留守的普通人的一生。
导演没有要批判平凡的打算,也没有歌颂野心的意思,只是中性地刻画了我们最为寻常的人的一生:有风浪、不甘心、努力过、伤害过关心自己的人、为了另一半留守安全范围、面临下一代想要逃脱的离别和晚景的孤单。
我们都以为每个人的路各不相同,其实大部分都殊途同归。
所有的野心都将归于平淡,所有的风浪都是日后谈资。
野心和追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但没有野心,也不代表我们可以过得不认真。
爱情,你可以看做是一种对野心的羁绊,也可以看做是平淡的支点。
如何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时机问题。
但即使是在当年想当然的安全小岛,生活未知的风流却仍然时有发生,而此时你虽然担心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安危,还有别人。
到最后的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只要好好活着就已经足够了。
80/100 有股圣经创世纪的味道,耶和华是大自然,更准确的说是海洋。
女人是红海龟,雨水和海是生命的源泉,男人在遇见女人之后再也不去幻想大陆,而是交配生子,一切都像人类最原始的本能一样。
更令我动容是男人的数次梦与幻想,虚拟是另一个时空的存在,而我们永远无法企及。
在最后女人回归于大洋的那一刻,就仿佛是当初耶和华对男人的赠予,可怜他孤独,便赐他一生灵相伴一生。
而他们的孩子便是人类给予自身的礼物,放任于远方,实现神降临人于世的价值。
(随便写了点,只因短评字数有限)
我就不从画去评价这不影评,我想试试新的角度。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优秀不但在于出色的简洁和美丽的画风,更重要的是,其想表达的思想。
第一,为什么是一只红海龟变成一个女子与男人一起生活。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只想到这可能是吉利卜的另一种奇异魔术。
但我认为这是为了表现当代人在破坏自然的一种悲叹。
当代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是不平衡的。
这就意味着一直海龟永远在现实中永远做不到和人站在同一高度。
而在影片中,一只红海龟可以成为我们一生陪伴,这无疑在表达着自然永远是我们很重要的一部分。
第二,我们或许内心一直在找寻那个她。
从21世纪开始 ,我认为人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网络,这不但使信息交流变得异常快速,而且表面上使每个人好似更容易链接在一起。
在休谟写的《人性论》中,他毫无避讳的直言人是一种社群动物,单独的个体是无法活下去。
但事实是,网络在使我们人与人之间距离拉远。
永远记得,我们正在活着是在现实中,而不是网络上他人在他时的接触,网络使我们开始不在乎现实中的人与人接触,使得人越来越不用心去感受他人。
这就使得当代人在用尽其精力在网络上,却抱怨无所不在孤独感。
我们无所不在渴望找到有那么一个人,无论情况如何,都陪伴在自己身边。
这种美好理想,也在现代通过动画表现出来。
第三,男孩最终是离开小岛的。
从弗洛伊德发表了《梦的解释》后,潜意识这个词开始流行。
我们开始了解,每个人内心都有个最终渴望。
当男孩在小时候知道有外界世界,或许他内心就种下那个最终渴望。
在现实,有些人或许会意思到自己内心最终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去实现它,就像男孩一样。
而更多的是,很多的人,就算意识得到自己内心渴望,可能还是会因为害怕离开了岛,付出无限努力,去寻找不到岸,最终害怕自己梦想石沉大海,而连想到不敢想。
而我感概的是,动画中男孩可以背个小挎包就离开岛,现实中却有无数的人连自己喜爱什么,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要做什么都不清不楚.最后,男人老去,海龟离去,这或许是个美好的结局。
我不是很能表达出这种感觉,就像当20世纪初,美国普普艺术开始流行,安迪沃荷在电视上夸张的动作和其艺术上让人费解的'广告',却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他人,别被当代大众思想控制。
或许当男人老去,女人也一起老去是美丽一幕。
而更美丽的,可能是当红海龟完成其人的一部分,走向自己当龟一部分人生。
我们总是很在乎结果,在当代中国社会大部分的人都依据钱去judge他人。
而我想社会应该是多元的,一个人可以赚很少钱,但他活得内心满足,这种生活也是值得提倡。
红海龟当过完自己人一生,去过自己海龟一生,而不是选择陪伴在已老去男人身边。
这种选择,也是蛮自然蛮美丽的。
前天刚看完,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全程没有任何台词的电影,原本是和女朋友一起看的,看了一半,她就看不下去了,我看电影一向不会半途而废,于是一直看到了后面。
一开始想到了罗宾逊漂流记,后来,红海龟幻化为女人,与男人结合,居然还能够生下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从小与海龟为伍,游泳非常厉害,经历了一场海潮之后,他越来越厌倦这个一成不变的环境,他想要出去,想去见到更大的世界,正如片头男主想要回到他的世界一样,无论有没有见过更大的世界,都想要奔去未知的远方。
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性(奔向宇宙)。
男孩走了,岛上只剩下了男主和红海龟,后来,男主去世了,红海龟伤心地牵住了他冰冷的手,慢慢又变成了一只海龟,慢慢地游向大海。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她一开始为什么要阻止男主,就是怕他在茫茫大海中,死去于是留了下来,陪着男主,度过了一生,生下了男主的后代,而男主的后台打小近水,游泳很厉害,所以才得以让他去更大的天地遨游。
就像我们普通人的一生,出生在一个小牢笼,总想着挣脱牢笼,在一次次失败后,与身边的那个人结婚,生子,老去,把挣脱牢笼的理想交给了下一代。
我给9分!
看完电影后马上到Spotify上听原声,循环两遍后依然无法释怀,感动、惋惜、羡慕等种种情绪在脑子里翻涌滚动,于是决定写一篇观后感好再仔细回味一下这部电影。
看之前大约只了解了本片的两个信息,无台词与极简的动画风格,于是我的期望大约就是是寓言或者童话类的暖心动画,然而看完的时候我完全不觉得这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电影,其诉说的生命与相伴的主题在悠扬而略带哀伤的旋律里反复击打着我的心。
影片开头是狂风暴雨的一片汪洋中,男主人公奋力抓住小船的身躯以此求生,放眼所见,看不到是否他还有同伴,他孤独地在这严酷的海洋中抓住最后一块浮板。
风平浪静后,展开了很稀松平常的荒岛求生故事,他寻找水和食物,寻找离开荒岛的途径,小岛虽然看似静谧荒芜,却有可以提供人饮食与起居的一切物资条件。
不过,想要尽快离开荒岛的男人显然并不满足于困守在此,他一次次造筏出海,却一次次被莫名的东西撞沉以致于无奈折返,他愤怒又顽强,梦境里不断出现的熟悉生活里的事物唤起他回家的心,使他没有在绝望之中沉睡下去,而是选择继续尝试。
在最后一次出海中,他最终遭遇了屡次撞沉自己的怪兽,一只巨大的红海龟,他们四目相视,他一开始非常害怕这个庞然大物,接着由愤怒激起的勇气令他尝试着反击。
看到此时突然想到老人与海,也想到少年派,大海龟不断挑战着求生男人的决心,同时也是他每次出海唯一的同伴。
奇妙的是,红海龟确实是以另一种形式在电影中陪伴了困在荒岛的男主人公,他们的第一次相遇也许是海龟对人类好奇的驱使引致,然而他们的和解却是男人心中对生命的敬畏来推动。
而当脱胎换骨后,则是反过来的另一次轮回。
当海龟脱下自己的壳并将之推入无边无际的海洋,她许下了一个诺言,男人则将还未造完的最后一张木筏也推入了那曾经令他数次遇险的大海里,选择义无反顾地留在岛上。
两个生命成为了彼此世界里的唯一,相伴相守,至此似乎童话应该到了结尾,然而生活却充满了无法预料的变数。
新生的孩子是这个孤寂小岛上最活跃的一份子,他健康成长,并拥抱着大海与小岛所给予他的一切,与父母不同,他从小就习惯在海里寻找自己的伙伴,一天一天,他也游得越来越远。
海啸褪去,儿子先是找到母亲,最后又在遥远的海面上救回父亲,母亲奔向父亲的刹那,低头依偎都是情到深处不自禁。
灾难给小岛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然而顽强的生命力却将这场灾难的遗迹快速掩埋,只是日复一日,孩子总是听到大海的召唤。
树大桠枝散,鸟大各自飞,离别总是生命之中避不开的主题,无论彼此关系有多么紧密,到了终点,依然得面对告别。
漫步在沙滩,熟悉的三人身影变成两位老人彼此扶持的背影,他们依然相爱,还会一起陶醉在夕阳下的舞蹈里,直至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转过头看着熟睡中的她,幸福地微笑,同时也听到了属于自己的召唤,闭上了疲惫的双眼。
心有灵犀,也许生命的消逝也并非都是静悄悄,她随后醒来便发现伴侣已经离去,悲伤无法抑制,她依偎在他的身旁一如往昔。
我很喜欢最后那个搓手的镜头,是道别,也是继续前行,这仿佛并不是童话,而只是发生在一个岛上不为人知的神奇故事。
我们并不知道孩子游向了何方,也不知道红海龟会去哪里,然而男人平凡又离奇的大半生却是真真切切地随着时间消逝在了这个无名的小岛上。
片尾沉浸在电影的音乐与影院的黑幕中,我看到前边坐着的一对老夫妇,他们也是为数不多的留下等着字幕放完的观众之一。
在电影放映前,我也是排在他们身后等着入场,老太太缓缓从卫生间方向走来,先生则伸出手托住太太的脸,又轻轻地捏了一下,她莞尔一笑,接着先生低头温柔地亲了一下太太的脸颊,彼此紧紧依偎在一起,我在他们身后看得痴痴的。
回过神,看见他们依然留在座位上没有起身,我更加不想离去,此刻便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本电影无对白,所以为了让称呼更加方便,我会以我名字的首字母命名男女两位主角)电影没有对白,只有画面与声音,但这并不会对电影的剧情有丝毫的阻碍,手法可谓古典,悠长而浪漫。
关于电影究竟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以我个人观点,实际上就是在表达人生的境遇与爱的挽留。
L可以类比为每一个尚在路上之人,他被暴风雨卷到了一处孤岛,暴风雨是他累积的经历与过去,这座孤岛就是他当下所处的环境。
在电影一开始,L不停的想要出海,不带物资,甚至连水都没有。
他如此急切的想要逃离孤岛的目的是什么?
起初我不清楚,后来在两次离开失败后,他做了一个梦,梦中出现了音乐的存在,随后我意识到这或许就是他的目的,他的梦想,他想要的东西。
而他一次次的远航预示着他想要用自己的方式排除万难,但终归会被红海龟从中作梗。
而红海龟的意向是非常之多的,她是爱人、是寄托、是依、也是保护和阻碍,红海龟知道此时L距离孤岛(环境)不远,风平浪静可以游回去,而一旦离开更远的地方,风浪凶险,前路未卜。
三次连续的失败耗费了L的精神与意志,却让他注意到了红海龟在他身边时的别样的幸福与喜怒忧思悲恐惊,随后他抛掉了自己的木筏,意味着他选择放弃接触梦想,愿意在当下的环境中快乐的生活着。
但他心中始终怀念着梦想,对于梦想的渴求被传递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他不停的给自己的孩子讲外界所接触到的一切,那些过去追求梦想时所经历的一切,他不想让孩子像他一样生活在这座寂寥的岛上,即使他爱红海龟和现在的处境,但他还是希望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
但海啸的意向我始终没有看懂,我只能猜测。
海啸是灾难的化身,或许意味着人生的一场大变动,它摧垮了这座孤岛(环境)的竹林,破坏了它原本的处境,也让L渐行渐远,但最终孩子把他找回了所处的地方,挽救了他的心,他们一起回到孤岛之上,烧毁了所有被破坏的竹子,完成了断舍离和死与新生。
最终孩子在自己的领悟下决定去寻找自己的人生道路,在离航后,只留下了L和K,L渐渐变得苍老,而K却毫无改变,那是因为K始终保持着L心中的最美的姿态。
直到自己死去,人生终结,虽然梦想未曾实现,孩子未曾归来,但他的心中一定是怀抱着幸福与喜悦的。
这时天已经很暗了,周围成了黑白两色的世界,而且是黑色的居多。
只有最近的东西才能辨出颜色。
最后的天光在波浪上跳跃。
(摘自《绿毛水怪》) 一个海难失事船员,在滔天巨浪的裹挟下,被带到了一座无人小岛。
在湿冷的沙滩上醒来,孤立无援,只能通过寻找岛内竹林间的淡水和野果度日。
难熬的寂寞,一天天地折磨着他的内心。
远离人类社会的苦楚,让他拼命寻找回归的方法。
利用随处可见的材料建造的竹筏,却接二连三地在海洋里倾覆。
绝望的他躺在竹林间、石架前、沙滩上,一次又一次地梦见自己摆脱重力和负担,像鸟儿一般自由地翱翔。
自由的梦境 伴随渐渐被染红的天空苏醒的,除了他,还有“红海龟”。
再一次梦见人类社会的他重燃斗志,决定以更坚固的竹筏挑战大海。
这次,他遇上了每次将他小筏撞翻的红海龟。
被迫重返小岛的他在恼怒之下杀死了跟着上岛的红海龟,并在“解决威胁”之后重新造船。
在杀死虫子和杀死青蛙之间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摘自《美好的七年》) 被愧疚折磨的他不能忘却自己的“罪”,再三查看海龟的情况,并尽自己全力挽救这一切。
这一切似乎也被死去的红海龟感受到了,她化身成了一个人形女子。
陪伴在化身为女子的海龟身旁的他 只有自然、天地海的他和她在岛上渐生情愫,养育了共同的儿子,并最终老去。
生命 处于大海中央,拥有独特自然循环的小岛,接纳了这个落难的生命。
一切不稳定的因素在这座岛上显得那么的平静与安详。
在海风吹拂下摇动的竹林,在日光照射下发光的草丛,在雨水侵蚀下依旧坚挺的巨石,与在孤独和寂寞困境之中挣扎的他,一起度过了无数个的日夜。
意外摔入巨坑中,不肯服输的船员挤进狭窄的缝隙获得了新生;拼命奔跑远离海啸的儿子,在侵袭结束后残存的竹架中得到了救赎;陪伴他一生,化作红海龟再次回归海洋的她去寻找海洋里的归属。
生命非自然的循环在这里回归平常,和谐共处,生死阔别。
被海啸摧毁的大片竹林,在日月交替中,重新钻出了沙地。
在岛上长大,却向往着大海和外界的儿子,最终离开了父母,独立远行。
父母在这里老去,那具有着思想的躯壳,成了自然的一部分。
在这里,死亡不是终点,只是催生生命形态发生改变的媒介。
在沙滩上散步的“一家人”爱情 日久生情的“爱恋”,在无人的小岛上突破了现实的束缚。
稳定而平静,精彩且动人。
相互陪伴,缓解内心的苦楚,排解百无聊赖的日与夜。
松软沙滩上、竹林绿荫间、厚重石架旁、幽深蓝海里…… 与所爱之人共同兑现诺言:将破裂的龟壳与残损的竹筏推入大海。
失去一切的两人在小岛上共度一生,白头偕老。
他将衣物放在海边,她将贝蚌置于手心。
在海水中共舞,在草丛间行走,在天空中翱翔,然后一起老去,直至生命终结。
午睡的恋人孤独 小岛之巅无人回应的呐喊,湛蓝海边艰辛无果的出航。
与世隔绝的船员在肉体和精神上不断被初见的自然折磨着。
生的欲望渐渐地被孤独和寂寞消磨,无望的未来刺激着已经疲软的神经。
对外界的向往开始在梦中显现:自由、奔跑、音乐,那些曾经的一切化作梦境的奇幻想象,缓解着这份孤独。
她的出现(红海龟),如灵魂救赎者一般,将他从孤寂的泥潭中拉出;用如流水般清澈温柔的眼睛,清洗他麻木内心上的硬泥。
一个生命体在此刻,为另一个生命体倾注心灵的力量。
失意 无需对话也可感人至深的动画,道出了生命、爱情与孤独的本质。
厚重空灵的配乐在如画般优雅、独立的画幅上产生出跨越银幕的动人效果。
气息停止,星光渐沉,红海龟在日出时分,离开了她陪伴一生的船员,爬向了那浩瀚无际,映着日出光辉的大海。
看《红海龟》的时候我脑海里一直闪现圣经中的这句话: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
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创世纪3:19) 一个自然的生命是天真而无奈的,要经过自然界多少无情的嘲弄和摔打,才能顶着满脸汗水得以果腹?
生理上的饥饿如此,灵魂上的缺乏亦如此。
我们的人生,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
想离开的,却留下了。
本来对峙的双方,却成为了共度一生的伴侣。
诞生于小岛的孩子,不愿终生虚度于此。
携手大半生的爱人,却不能陪我们走到生命尽头。
人生尽是无奈,所以这其中的美妙时刻就俞显珍贵:是谁在我们极度孤独的时候前来陪伴,就算相识的过程并不愉快?
是谁给我们带来新生命的清新,丰富了我们走向衰老的日子?
想想你生命中的红海龟,想想他或她的保护壳裂开的那刹那,一切的泪水、委屈、绝望,是不是都被那一点点的欣喜和好奇所覆盖了呢?
我们辛苦劳作,为的是收获的快乐;我们满心向往,为的是一点爱的回应。
“我们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与我们列祖一样。
我们在世的日子如影儿,不能长存。
”(历代志上29:15) 影片的结尾好似一个大大的问号:意外流落于此的男人走完了一生,他在小岛上的后代也远走他乡,他的爱人又回到了海洋。
一切仿佛从未发生,这个微不足道的人间一隅被大自然吞噬殆尽,物是人非。
这不就是我们卑微一生的缩影吗?
世界是世界,可以改变我们,我们却不能改变它。
最后,再摘抄一句圣经以结尾,并与君互勉:“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
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
”(传道书1:2)
在學校QueensFilmTheatre看到有上映16年的「The Red Turtle」沒想到能在英國看到這部片子,十分期待,終於等到今天,進電影院前是艷陽天,熱到出汗,不知是不是被電影影響,看完一齣電影院冷到發抖,太陽沒了,變成了陰雨天…跟yhun開玩笑說我們在飛機上看的電影,然後現在是抵達另一個城市了。
推薦去看「紅海龜」,海風 小沙蟹 竹林 海龜,還有說得矯情點,就是生命的頌歌吧。
這部片子之所以可以進行下去是因為男人的「選擇」,想起亞米曾經跟我說的,結婚並不是因為空想的「愛情」,而是一種深思熟慮的「選擇」,是否「願意」無論好壞都和她相伴至死。
我願意相信後面的一切都不是幻想,是真實的。
紅海龜是為了救那個男人才屢次掀翻竹筏,紅海龜是為了陪伴男人才爬上岸化成女人,在完成了生命的延續,直至男人生命走到盡頭。
男人雖然沒能離開荒島,但這是他做出的選擇,從無奈無法離開到願意和紅海龜化成的女人相愛相依在荒島上,男人感受到了同普通人一生中的幸福,而他們的孩子選擇回歸到人類社會,也算代替父親。
在男人死去後,女人從難過到釋懷,最終又變回了紅海龜回到大海。
至此,荒島還是那個荒島,就像男人不曾來過,紅海龜不曾化成過女人,小生命不曾誕生過,就像海浪會撫平沙灘上一切的痕迹。
然而,愛與生命確確實實存在過,雖已離開,但仍會以另一種形式循環往複。
這大抵就是「自然」吧。
紅海龜電影票以及上周看的英文配音版魔女宅急便
《红海龟》是男人和家的故事。
家就是男人的小岛,年轻气盛时,男人恨她与世隔绝,如同囚禁自己的牢笼。
更何况,荒岛落难这件事,既不提往事,也不问出身。
不管你过去的有怎样的雄心壮志,如今你只能受困于这片方寸之地。
无论你曾经是国王,还是乞丐,既然来了,就都是鲁滨逊。
电影中的主人公,就是如此,不需要讲述他是谁,也不需要讲述他身陷大海的原因。
他攀附着倾覆的小船,被巨浪裹挟着前往生命的终点。
幸好小岛拦住了海浪的去路。
故事便是从此开始。
男人因自己落难荒岛深感不幸,却没有察觉自己有多么幸运。
时常,男人也会忽略有家的幸福。
谁还能没有家呢?
这里的家,不是他的原生家庭,那属于他的父亲,是父亲的小岛。
属于他的小岛,是他和自己的女人组成的家。
女人让男人成长,无数的电影在歌颂这个主题。
包括这部电影。
就像电影中的红海龟,一次又一次的撞翻男人的竹筏。
男人的心思中,跨越这片海洋,就能重返文明世界。
男人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一场豪赌,没有九死一生,就没有功成名就。
在红海龟的眼中,大海汪洋一片,没有方向,没有指引,仅仅乘着一排藤条捆扎的竹筏。
在惊涛骇浪面前,竹筏就是一块薯片,信手拈来,立刻粉身碎骨。
男人的一生中,至少会有一次,认为身旁的女人是如此不可理喻,不顾一切的和自己作对,阻挠甚至破坏自己的大事。
这些日子里,男人眼中的女人,就和巨大的红色海龟一样,是一头无法沟通的怪兽。
男人被激怒了,他将尾随他上岸的红海龟翻了个底朝天。
虽然男人为自己的暴行而后悔,可为时已晚,红海龟已经没了呼吸。
他才发现,“女人”这种“怪兽”,天生披着厚重的铠甲,竟然是因为她们十分脆弱。
这时男人才懂得,女人,终归还是女人,再坚强,也是女子。
于是有了怜惜,掺杂着愧疚和朝夕相伴,然后有了爱情。
怪兽就这样,在男人面前幻化为女人,变成了妻子。
人海茫茫,因光影相遇。
相隔万里,伴文字相识。
我的公众号【逐年追影】,有空常来。
配乐❤ 气氛❤ 故事也恰到好处
画面满分,可惜故事太差
海龟姑娘?
故事及其呈现方式在极简、古典和空洞、无聊中摇摆。但不可否认这次日欧混血是尚可的,截取两派之长,至少在画面意境上达到了整部作品的立点。
这样的制作应该配上更好的故事...
是我不对 只能反复想到生物课讲的生殖隔离【
以前评过了,怎么无故被删掉了?有无搞错……为了拉高分数线在什么都做了吗?剧情结构有些简单,但是画面太美好了~
劲儿始终没顶上去,可惜了
很喜欢的风格 唯美
一部如此古典,人、岛屿和海洋,拒绝也不需要言语的后311时代电影,只把它看成儿童动画,是该说现在的人太聪明,还是太糊涂了
怎么就变成庸俗的爱情故事了... 真是 流落荒岛也治不好人类的繁殖癌
一般
救命啊这什么垃圾 只有画面不错 内容完全一坨狗屎 在都只能勉强顾得上自己生存的时候是怎么看到个女性就要繁衍啊啊啊 男癌得可怕
海岛风景很美很美,红海龟的一生是人生悲欢离合的缩影,珍惜当下珍惜时间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活出精彩才是真。
字面意义的甲鱼鸡汤
片子没什么问题,it's just fucking boring.然后虽然顶着吉卜力的红标,但这完全就是一帮法国人画出来的,导演画故事版的时候高钿勋大概提了些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建议以外这就是纯正的欧式动画。
影評又消失。只有給力打個印象裡的低分。男人女人就一定要做愛生仔,嘔心
这么优美的画面,讲了个弱到爆的老套故事。从小看七仙女田螺姑娘聂小倩,这套路不要太熟悉,穷困潦倒男永远在幻想天降美人爱上自己,陪伴他给他生孩子,真是古今中外皆如此。
好多高畑勋的影子!极简之美!
相濡以沫和相忘江湖的最佳结合。其间画风一度以为是几米参与创作的。故事比我想象中温暖,但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和我的爱人一起跨过大海亲吻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