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诗篇

Flores Raras,握住月光,璀璨诗篇(台),Reaching for the Moon

主演:格劳瑞·皮尔丝,米兰达·奥图,特雷西·米登道夫,马尔塞洛·艾罗蒂,罗拉·科克,Tânia Costa,Marianna Mac Niven,Marcio Ehrlich,特里特·威廉斯,Anna Bella

类型:电影地区:巴西语言:英语,葡萄牙语年份:2013

《月光诗篇》剧照

月光诗篇 剧照 NO.1月光诗篇 剧照 NO.2月光诗篇 剧照 NO.3月光诗篇 剧照 NO.4月光诗篇 剧照 NO.5月光诗篇 剧照 NO.6月光诗篇 剧照 NO.13月光诗篇 剧照 NO.14月光诗篇 剧照 NO.15月光诗篇 剧照 NO.16月光诗篇 剧照 NO.17月光诗篇 剧照 NO.18月光诗篇 剧照 NO.19月光诗篇 剧照 NO.20

《月光诗篇》剧情介绍

月光诗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得过普立兹奖的美国诗人伊丽莎白碧许,曾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本片即根据她的爱情故事与创作历程改编。为寻求灵感,伊丽莎白到里约探访旧识玛莉,认识了她的女友―建筑师萝塔,没想到伊丽莎白当上「小三」与萝塔相恋。而这段禁忌的爱,亦激发了她源源不绝的美丽诗作。《九月的某四天》巴西名导布诺贝瑞多回归巴西力作,《魔戒》女星米兰达奥图诠释女诗人的灿烂生命。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雨中消失的向日葵驱魔警探栋笃特工欢乐分裂逗猎吸血鬼叠积活着再见永葆青春困兽高原激战长官你别跑哥哥姐姐的花样年华夺命水箱夏威夷特勤组第三季无路可走:轮盘赌不想和你有遗憾发现女巫第三季曼波舞王突出重围陷入爱情烽火雁翎传颂之物OVA决战星期天星守之犬狮子山下的故事千年之恋之源氏物语心灵侦探八云新万圣节2冰封侠:时空行者零落

《月光诗篇》长篇影评

 1 ) 月光里何止是柔情

不想去解读这部剧,何尝不是不想去解读自己的人生。

诗里都是美的不像话的风景,诗外却更多的是一片荒凉景象。

熟睡的梦里总会梦到憧憬着,终其一生在等待太阳的升起,然后我们一起迎接美好的一天。

然后梦再次醒来,除了眼角残余的泪痕,再无它法。

主人公是勇敢的,一生都在追寻着自己的热爱,也被热爱追寻着吧,结局固然重要,但过程依然才是最好的,爱着与被爱着,拉扯的这一生每一处都在记忆里留下了风景。

 2 ) 失去的艺术—小记两笔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太多事物似乎怀有失去的意愿/因此它们的丧失不是灾难/每天都要失去什么/丢了门钥匙糟糕度过的时刻/这不安都要接受Bishop一生几乎是在漫游中度过的。

童年时就随外祖父母来到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省,回到美国,又随着姨妈到处旅行。

瓦萨学院毕业后,又去了欧洲旅居多年,之后去往巴西,住了将近18年的时光。

在诸多的旅行中,她一直有恋人相伴,并为她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lota,巴西的建筑家,Bishop一生相伴最久的恋人。

1951年,毕肖普得到一笔旅行基金前往南美旅行,计划在巴西停留两个星期,没想在巴西生活了18年。

同年,她与lota相爱,一直到1967年,罗塔服用过量镇静剂自杀,数日后去世。

开始聊之前,我必须说:看电影的时候应该抛弃三观,否则轻则气的愤而离席,重则气到怒摔手机。

普世价值观里,人类应该守贞。

譬如一夫一妻制的设立,和满屏满报纸的原配殴打小三。

诗人这个物种,本身就是异次元的玫瑰。

他们被允许频繁陷入堕落自毁,一旦陷入爱情就应该命悬一线般拉扯不清。

一首或一句回甘多年的诗句,背后可能也不过是三个女人的故事。

Elizabeth Bishop是一团蓝色的火,只一下就烧干了Mary和Lota之间日渐沉默的爱情。

充满情欲的洗头,任谁都看得出来双箭头的爱慕,只是主角之一已经换了人。

lota用尽所有留住Elizabeth,mary则是无路可退只能留下。

“从布鲁克林出发,越过布鲁克林大桥,在这个美好的早晨,请来一起飞吧。

”——玛丽安·摩尔的邀请炸山而成的工作室、一掷千金的生活,对于Elizabeth说,只有带着爱意去看的时候是动人的,感性到她这个地步的人,可以为爱抛弃朋友,当然也能为不爱一走了之。

lota确实拥有果敢的魅力,但从本质上其实是个旧贵族式的人。

她带着责任设计一座庄园,豢养一堆女眷,骄傲又世俗。

所以她支持政变,急于给人生留下证明。

于是两个人会因为对方的截然不同而产生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只不过互相太深入对方的生活,越发现无力包容理想和现实的鸿沟。

我喜欢巴西的风光,至少导演拍得很美,充足日晒让整个镜头下的每一帧都有点褪色。

所以终于褪色了,主角消亡,记忆也是。

你黑发里那些流星排着璀璨的阵列在哪里成群结队,这般笔直,这般迅捷?

——来吧,让我就在这个大锡盆里为你洗头锤击发丝,令它闪亮如月。

 3 ) 我重要吗?我爱你。 我爱你,重要吗?

“我重要吗?

我爱你。

”、“我爱你,重要吗?

”。

更适合自问自答。

孤独的人最容易动情,也容易让它瓦解。

不确定性在两种极端之间游弋,有时热烈的恰如其分,有时冰冷到痛彻心扉,孤独者说这应该是生命的常态。

当你将情感付诸于文字的时候,你就是自我陶醉的圣手。

一字一句,若不能在心间首尾呼应,还有绵绵的诗意,在指间此起彼伏。

亲爱的人啊!

我们可以相爱,甚至刻骨铭心,但别迷信天长地久。

我们都是孤独者,永远。

 4 ) 月光诗篇

得过普立兹奖的美国诗人伊丽莎白碧许,曾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诗人之一,本片即根据她的爱情故事与创作历程改编。

为寻求灵感,伊丽莎白到里约探访旧识玛莉,认识了她的女友―建筑师萝塔,没想到伊丽莎白当上「小三」与萝塔相恋。

而这段禁忌的爱,亦激发了她源源不绝的美丽诗作。

《九月的某四天》巴西名导布诺贝瑞多回归巴西力作,《魔戒》女星米兰达奥图诠释女诗人的灿烂生命。

 5 ) 握住月光,藏在心里

两首观影后的小诗,分别为她俩单独而作。

伊丽莎白的阳光是谁 给你 指南针指向不算冰冷的园地是谁 给你 望远镜看到疾风骤雨的莽原时间如同你我的肤色却不见阳光可以暴晒天生赐予你不一样的赐予轨迹拖拽你无可脱的轨迹点缀山峰之下一池静谧的水仰头 闭眼却是转瞬即逝的泪岩石裂开一道口如若站在夜的尽头你可摸到月光如砌而心里疯长的只有距离天空小屋,满世界的阳光,还给你。。。

纪念你,罗塔真的最爱你除了赶走你内心的孤独我还能做什么即使你是我见过最难过的顽疾除了拥抱你失魂的曲线我还能做什么即使你是我听过最平淡的故事除了给你满世界的阳光我还能做什么即使你是我做过最勇敢的冒险除了给你失去我的自由我还能做什么即使你是我说过最甜蜜的诗句除了消失在你的沙发上我还能做什么即使你是我留下黑发里满鬓的流星我喜欢这部电影

 6 ) Things get in the blood

“Close, close all night the lovers keep.They turn together in their sleep,Close as two pages in a bookthat read each other in the dark. Each knows all the other knows,learned by heart from head to toes.”心心相印,从头到尾''I love you, Lota''

电影中我很喜欢的一个情节,是Elizabeth Bishop 唯一的一次对Lota 说‘I Love you’的情节,Elizabeth Bishop深情轻吻Lota全身,并在Lota身边轻吟她写给爱人的诗,幸福洋溢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意。

只是很可惜当时的Lota睡着了,后面的情节略有虐心但却是真实。

Lota: ‘‘How dare you... after all I've given you! You.......You want sympathy, but you give none back. You want to be loved, but remain completely elusive''Bishop: ''I am not elusive.''Bishop: ''You can't expect someone who was raised in a desert to swim like a fish''''Time heals all wounds, etcetera, etcetera.''''But I miss her, things get in your blood.''电影的配乐,情节还有一直伴随着的Bishop的诗,整个观影过程真的是很沉浸和享受的。

太喜欢Otto的表演了,那种冷淡疏离中的脆弱和自我,自卑到骨子里又有着内心高贵的坚持。

她身上有着迷人的气质,清冷,纯净,洁白并明亮的月光,难以抓住,难以忘怀。

我相信Lota和Bishop之间绝对是深爱彼此的,那种眼目含笑,望着爱人眼中有光的神情很唯美,只是她们真的很不一样,不一样的成长背景,不一样的喜好,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Lota, 敢爱敢恨,想要的就去得到,自我,控制,面对爱人想要保护照顾,不计所有的付出。

而Bishop,一直孤独,一直担心失去也一直忍受失去,在Lota的宠爱下不断获得自信和力量,也渐渐获得外在他人的认可和各种文学奖,然而其意识深处还是挥之不去的对失去的恐惧,她一直是悲观主义者,她在生日当天没有等到lota难过的酗酒过度而躺在浴缸里,她在Lota为她建的房子里敢这样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

而在离开Lota之后,她学会了克制,这个时候的她因为被爱而拥有了力量,也因为忍受失去而内心变得坚韧。

对于我而言,Lota生命中因为Bishop的分量越来越重,当得知爱人没有自己依然生活得很好,并有了新的爱人时,实在是难以忍受这样的落差,留在爱人的沙发上,决绝而不留有余地。

她们之间不可谓不深爱,但是最终的结局不免让我有些失落。

‘‘深入骨髓的爱,深入血液的你,如何能不想念?

”。

‘’我要如何才能拥抱你,抓住你,追上你?

”我虽然不甚喜欢Lota(大概我不喜欢过于自尊而内心脆弱的自己),无论是对于Bishop还是对于Lota, 遇见一个深爱并也爱着自己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7 ) 可以

电影改编自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与巴西女建筑师萝塔的爱情故事,伊丽莎白插足了旧友的爱情,而这段悲剧收场的爱情也成为她的创作源泉。

相比电影整体的质量,开篇稍微平庸了一些。

等伊丽莎白在萝塔家中展现出其性格的极致处,电影开始渐入佳境。

这是一部人物塑造非常优秀的电影。

伊丽莎白的病态性格和自由洒脱的萝塔之间的戏剧性关系让人觉得一波三折,每个人物的优点与缺点都是鲜明的。

而这段爱情的悲剧,是和巴西的国家命运相关。

萝塔的理想主义让她成为牺牲品。

实际上,伊丽莎白在这一点上还是天真幼稚的,作为美国人,她本质上理解不了巴西长大的萝塔。

伊丽莎白的批判是没有力量的,萝塔也是在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8 )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我喜欢月亮,喜欢它的清冽,反射出淡淡光芒,它只是静静呆在那里,就像这部叫做《月光诗篇》的电影一样,冷淡、矛盾。

《月光诗篇》又名《握住月光》,英文名Reaching for the Moon,也有人译作“抵达月光”,本片根据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的爱情故事与创作经历改编的传记片。

诗人毕晓普为寻求创作灵感前往巴西里约拜访旧友玛丽,玛丽和伴侣罗塔居住在里约乡下被绿色环绕的别墅之中,玛丽盛情设宴款待诗人,与此同时诗人也认识了罗塔,她是一个建筑师,二人仿佛是“傲慢与偏见”般相遇,罗塔起初不可忍受诗人的不谙世事,直到被诗人的脆弱和神经质吸引,接着疯狂地爱上了对方,罗塔选择回避与玛丽的恋人关系,投身到对诗人的迷恋之中,她们共处一室,开始了三个人的生活。

罗塔为诗人炸平房屋后面的山头,只愿为她搭建一处可以与植物融为一体的工作室,让诗人能在这座充满自然风光的玻璃屋里自由写作,于是,诗人在这里创作、找寻灵感,因孤独而酗酒,罗塔将她从酒精上瘾中拯救出来,她以诗回报,写出了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诗集《北方·南方》,但诗人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一间与世隔绝的玻璃房子而已,她的心灵没有归处。

玛丽想要一个孩子,因领养孩子的缘故,玛丽和罗塔重新构建了家庭关系,她们共同抚养着这个孩子,在罗塔与玛丽反复纠缠中,诗人被抛下了,自幼身世悲惨的她也喜欢上了那个孩子,想要教点孩子什么,但玛丽担心孩子跟着这个姑妈学到喝酒的毛病,因而让孩子离她远远的。

在百般孤独与痛苦下,诗人又一次端起了酒杯,啜饮着这烈性的液体,并将灵魂奉献给它,罗塔在当时选择进入政坛,将诗人紧紧束缚在身边,却因为忙碌的政治活动无法给予一星半点的陪伴,两个人的感情,如同挥发后的酒精,逐渐所剩无几。

后来,诗人收到纽约大学的任教邀请,她考虑之后决心离开这里前往纽约,回到熟悉的地方。

离开之前,罗塔与诗人漫步在里约夜晚的街道上,二人注视着天空饱满又发出微光的月亮时,罗塔说,“我想要在公园里有一盏这样的灯,那会很神奇。

”虽然诗人也仰望天空嘴角带着笑意,但离别已悄然而至,即使罗塔设计了月亮路灯,却已留不住去意已决的诗人。

这是一个关于“失去”的爱情故事,结局并不美好,故事的最后还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但就像毕晓普那本《唯有孤独恒常如新》的诗集扉页上,写着给好友洛威尔的一句话——“你为我写墓志铭时一定要说,这儿躺着全世界最孤独的人。

写诗是诗人擅长的事,她将源源不断的情感付诸纸上,再赢取一些荣誉,但那都不重要,她内心真正想要的不过只是一个心灵的归处。

月亮路灯,似乎想把那仿若永恒的一刻留存下来,这是建筑师的浪漫,可是月亮能被握住吗?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在查阅伊丽莎白·毕晓普相关信息得知,毕晓普一生有多个女性情人,男性对她亦有吸引力,1951年,毕晓普前往南美旅行与建筑师罗塔相爱,自此在巴西生活18年,罗塔也成为了毕晓普一生相伴最久的恋人。

) 并且,这部电影有着饱和度极高的色彩和柔和的光线,加之从始至终贯穿的诗句,是一部非常优美的电影。

月亮路灯

月亮路灯

 9 ) 在能说我爱你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写诗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如此多的事物似乎都有意消失,因此失去他们并非灾祸。

故事的结局令人心碎一地。

其实我们早有预感,从她们的初遇开始。

像是冷月与骄阳的相遇——也许那时伊丽莎白的状况比冷月还要苍白,一个自卑孤冷,一个骄傲强势,像是两极。

但也正如冷月和骄阳一样,她们散发的是同一种光。

当我们剥开她们或敏感或控制的外表,会发现她们某种性格特质如出一辙——安全感匮乏。

不难从她们的成长经历找出原因,一个幼年丧父而母亲也因精神疾病一直缺位,一个幼年丧母而父亲热衷政治导致父女疏离。

她们都是富裕的孤儿,是漂浮在海洋上孤帆。

当然她们彼此间也有些区别。

伊丽莎白是难以靠岸的旅徒,而罗塔一直拼尽全力地加固靠岸的缆绳,甚至试图用此拉动陆地。

那也是为什么骄傲的罗塔一边称伊丽莎白为“strange woman”一边安慰了她,一边抱怨伊丽莎白冷淡疏离自卫一边却收留照顾了她。

天知道自幼无依的罗塔深心里是不是也住着这样一个小女孩,所以她需要一遍遍鼓励她,一遍遍拉起她,一遍遍让自己足够强大。

她们是最近的,在心灵的暗室。

这种来自灵魂的莫名吸引力让人无从抗拒,即使之中隔着一个Mary,即使这段感情一开始就被警告——“她是一个危险的人”、“我很害羞,除非我喝醉了”,即使敏感的伊丽莎白在这畸形的相处中频频受伤,但它就是那么开始了。

她们一起参加酒会,一起去海边,一起四处旅游。

罗塔为伊丽莎白建造阳光书房,透过明亮的玻璃可以看到巴西美丽的山峦和河流还有那棵葱郁的、厚重的、古老的、给人安全感的大树。

罗塔把浴缸和帆船搬到了伊丽莎白这,那是罗塔槽糕童年中仅有的有着爱的温暖气息的东西,我猜。

罗塔坐在浴缸里,抱着膝盖,伊丽莎白为她洗头,泡沫晶莹,水流下来:你黑发里那些流星   排着璀璨的阵列   在哪里成群结队,   这般笔直,这般迅捷?

  ——来吧,让我就在这个大锡盆里为你洗头   锤击发丝,令它闪亮如月。

这一切美得仿若童话。

我甚至信以为真,以为两个孤儿真的就可以那么简单地相互依靠、相互扶持,成为——家。

在潜藏的那么多龃龉中,虽然看似不可能,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伊丽莎白需要阳光和家,罗塔则以为她建造这些而生。

普利策奖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衡,当伊丽莎白的自信和快乐不再全部来自罗塔时,罗塔开始感到恐慌。

她为了追赶恋人的成就开始投入政治,开始建造公园,害怕失去控制感。

但反而因此两人聚少离多,沟通越来越少,矛盾加剧,最后伊丽莎白重染酗酒的恶习,她醉倒在浴缸里对罗塔说:“事情变坏给了我酗酒的借口,因为我得不到和正在失去……”伊丽莎白接受了纽约大学的邀请,她们在广场上决裂,隐藏的悬崖和刀锋破纸而出。

“你甚至从未说过你爱我!

”其实她们都是表达上的弱者。

每当要庄重表达什么的时候,伊丽莎白总喜欢附意于诗歌,她把她的爱意凝练成诗歌,每一个字都像打磨钻石一样打磨它们。

而罗塔呢,也是这样,我们不难发现她用建筑表达她的爱,也许每当她爱上一个人,她就想为这个人建造一个家。

她的家是一艘帆船,她掌舵,不容走偏。

有月亮灯和喷水池的中央公园,我们知道,都是为了伊丽莎白,她想和伊丽莎白并肩而立。

大概是因为自小家庭的缺失,她们都没能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是情绪。

很多很多的话,不知道要怎么说,也不敢直接说。

诗歌是伊丽莎白沟通世界的渠道,而建筑是罗塔表达自己的方式。

在漫长的时光里,有那么多或甜蜜或心酸的瞬间,却没能出口一句“我爱你”。

最终伊丽莎白无法偿还爱意,而罗塔难以表达脆弱。

诗歌和建筑那么美,可在能说我爱你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写诗呢?

这句话很简单,但实际上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

或者是自卑,或者是骄傲,或者是怕被伤害,或者是怕失去自由,总有那样的坑坑洼洼在心灵深处让我们裹足不前。

或许只有在倒影的世界,左边即是右边,我爱你就像你爱我(借用毕夏普诗)。

  亲昵,亲昵,恋人们整夜黏在一起,   在睡梦中,她们一起翻身   亲昵得像一本书里的两页纸。

那两页纸——在黑暗里抵死缠绵,可当你打开阅读它们时,它们却相对无言。

悲剧来得意料之中却惨烈异常。

无法继续掌控自身和伊丽莎白的罗塔触礁而亡。

如果有一天,你遇到这样一个人,她是漂泊而危险的游吟诗人,她孤僻自卫而敏感,可你一眼就看穿她的脆弱和无助,你渴望拯救她就像渴望拯救你自己,你是否也会奋不顾身飞蛾扑火?

所以有时,我们把爱情诉诸于命运。

愿逝者安息,而灯塔恒在。

 10 ) 你读诗,是在说爱我

伊丽莎白说,“我应该警告你的...我是个很害羞的人,除非喝醉了。

此外对我而言,爱情是必需品...”她也说,事情变糟了只是喝酒的借口,她每时每刻都想喝酒,因为她求而不得。

喝醉后,她才能毫无顾忌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我是个很害羞的人,除非喝醉了。

”她才能主动将吻遍布情人耳畔。

离开罗塔后,她克制自己不再酗酒,不接受流浪汉的酒,不选择挚友洛厄尔的提议“用酒精消除不愉快的记忆”。

像是克制自己不顾伤害的诱因、必需品。

只剩下一句“我想念她,痛彻骨髓”。

一边跟着影片走,一边想着,伊丽莎白和罗塔都是具有毁灭倾向的人,结局会是好的吗。

两个人都是不是自卑就是满怀自信的极端。

不同的是,两人的走向颠倒了。

变化的原因却一样。

刚到巴西时候, 伊丽莎白不能在席间为众人朗读自己的诗。

孤冷而自卫。

因为不够自信,认为自己的东西“像是观点被断成句子”。

羡慕罗塔的自信,能够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我设计的,每一寸都是”。

那个时候,她把脆弱的一面展现给罗塔。

罗塔也忍不住吻了她。

直到后来,她获得了普利策奖。

能够毫无顾虑地自信的把自己的作品吟诵给众人听,再无顾虑。

而罗塔却开始转变。

伊拉莎白在为卡洛斯当选州长的宴会上为大家念诗,但是诗的内容正正刺痛了罗塔。

现在她是那个鼎鼎大名(更甚至前)的诗人,自己不能再为她建造出惊喜的小书房,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所以建造中央公园不仅仅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自己的建筑梦,更多的是为了赶上爱人步伐。

不过在自尊下,理由变得羞于出口,示弱变得无力。

就算是因为工作忙碌、工作拍档、罗塔和伊丽莎白感情间的裂缝变得更甚,解释却不被允许。

罗塔的自尊变得不堪一击。

伊丽莎白走了,公园在政权更迭中变化…所以她也住进了精神病院。

出院后,她去纽约再会伊丽莎白,却发现爱人已有他人。

爱人已不独属自己,爱人曾经爱的凭记被打破了。

她耿耿于怀的,爱人从未在耳畔为自己呢喃的诗句,却被其他人拥有。

诗句说我爱你,但是她们在当时就已经开始交错分离。

相比爱更多是让伊丽莎白变得自信坚强,爱却让罗塔变得脆弱卑微。

对伊丽莎白来说,爱人曾拥有的自信吸引着她,但是爱人的偏执却让她以为自己被忽略。

同时,她们之间从一开始就隔了一个玛丽。

即使她们在一起了,膈应却也没有消失过。

但讽刺的是,她们的分离悲剧并非是最后玛丽没有传达罗塔消息的从中作梗引起的。

这只是一个因素。

她们真正的悲剧结局在于各自无法承受的想象中的痛。

在伊丽莎白和罗塔争吵离开的那个夜晚,罗塔说伊丽莎白,天性凉薄。

月亮再圆也有凉薄感。

最后中央公园遗留下的是变为足球场的干枯水池,但是月光路灯依然被点亮。

理想在攻击中会破灭。

但是真爱却会留存。

就如照亮生命的那个薄凉又温暖的月光。

失去的艺术不难驾驭。

付诸文字,则是灾难。

保留成建筑的感情又是什么?

附上伊丽莎白在沉睡的爱人耳畔的呢喃:亲昵 亲昵   情人们整夜黏在一起   在睡梦中她们一起翻身   亲昵的像一本书里的两页纸   黑暗中阅读彼此   彼此了解彼此的了解   知悉你的心 你的玉体

《月光诗篇》短评

想起简祯的那一句:“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

4分钟前
  • 天光祐佐哉
  • 推荐

电影将Insomnia的创作氛围和源头篡改了,这我不能接受,即使把审美局限在电影本身的世界里我也不能接受,这首诗本身容不得无意义地被置于背景墙前;电影、以及女主角在片尾快速决绝地语调,诠释了毕肖普精准的句子如何藏匿了无限浓厚的情感,这是电影做得很出色的一点;可惜,诗意无法表达,

8分钟前
  • Wild Child
  • 推荐

看完的感受竟然是有钱真好!😱😱😱!!!

9分钟前
  • 单纯为了改名字
  • 还行

On mubi. 同性之戀比異性之戀還要痛苦萬分。

12分钟前
  • 还行

意境很美。渣不分男女。

16分钟前
  • XX
  • 推荐

挺尬的其实

19分钟前
  • havealook
  • 较差

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这么多事物都有意消失,那这样的失去就不算灾祸。每天都在丢失某些东西,接受掉房门钥匙时的慌乱、虚度光阴的不安。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然后试着丢失得更远、更快,地址和名字,你本来要去旅行的地方,这些都不是什么灾祸。我弄丢了我母亲的手表,瞧,还有,我三件祖传物品中最爱或次爱的。失去的艺术不难掌握。我失去了两座可爱的城市,甚至更多,我曾拥有过的领土,两条河流,一片大陆,这些令人怀念,可是并非灾祸一场。即使是失去你,那玩世不恭的语气,那我深爱的姿态。我不应该撒谎,显而易见,失去的艺术并不太难掌握,尽管它看起来,写下来,像是一场灾祸。—— P.S.:伊丽莎白·毕肖普写的《北方与南方 / North and South》获得了普利策奖。

2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在爱里面渴求对方也像自己这般甘心无悔的付出给以同样的付出是多么傻吖。我爱你,与你无关。到底是一种鲜有人能达到的境界。诗人阿姨的扮演者好有气质和神韵,纤细脆弱敏感,一切都是这么契合。lota与伊丽莎白诀别时说的indifferent让我想起曾经自己也对某人说过。很能体会她的心情。

24分钟前
  • 大山人
  • 力荐

看到建筑师和诗人第一吻调情的时候,我就觉得接下来建筑师要和朋友两人三人行了,结果是偷情和慢慢在一起的关系,但是建筑师还是爱诗人的。建筑师有点强势地要把爱的人留在身边,不惜言语贬低了诗人。为什么诗人去纽约教书后却和学生在一起而不回巴西?剧中我最喜欢的人是建筑师。

25分钟前
  • 钱自由
  • 力荐

只有爱恨情仇么

28分钟前
  • 通叔
  • 较差

好无聊 像等一壶水烧开 结果完全没有冒泡 没有滤镜分

33分钟前
  • Teresa
  • 很差

Got the potential, not quite there yet

38分钟前
  • 黑兔子
  • 还行

“if I don't have what I want, I'm lonely and sad, but if I do have what I want, I'm sure I'm going to lose it. And the waiting is unbearable." 你走了真好,不然总担心你要走。

41分钟前
  • Chan
  • 还行

剧情还行吧,我没怎么注意这个,我只觉得女主角好看,但是女二也太丑了,!

46分钟前
  • 特别的人
  • 较差

當一方不再甘於作金絲雀。前半部分還是很理想型的。

47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毫无迷人之处 不过这位建筑师真是渣的明明白白 草

48分钟前
  • 初犬
  • 较差

1才华足够的时候就会吸引霸道女总裁 2 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 艺术家则相反 3米兰达爱的没啥道理 演的是真好

53分钟前
  • celestebook
  • 还行

只能说,景色真是太美了,而且拍摄一流,虽然从一开始便知道这是一个惨淡的结局,但还是让人忍不住往下看,或许,这就是一个诗人与一个建筑师的悲哀吧

54分钟前
  • Lynn
  • 推荐

有点《时时刻刻》的影子。可是这乖张的行为方式和谜一样的剪辑也就让人凑合看看吧。

56分钟前
  • 思车路
  • 还行

多好的故事 但是被编剧毁了

1小时前
  • 配樂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