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處在一個這樣的環境下 大多數人對你說 你怎麼還沒有對象 你要女人一點啊 你這樣是找不到對象的 你這樣會孤獨終老的 然後我們不知不覺也開始懷疑自己 懷疑自己沒有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害怕自己會孤獨的死去 我們到底真的怕孤獨 還是怕被異樣的目光盯著看 怕被惡意的言論所指控 怕被說不正常 我擁有性別刻板印象中的男人的特質 勇敢獨立果斷 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就不是女人了 所謂 你要淑女一點啊 不然沒人喜歡你 你要表現的軟弱依賴 給男人表現阿 你要多穿裙子阿 你要多用粉色的東西阿 不好意思 我還真做不到人們口裡所謂的女性必備特質:依賴 順從 淑女 正如電影中春子的下落不明 並不是在空間上的下落不明 是在你精神世界的下落不明 能做到在內心世界裡 從人們的社會框架中下落不明 才能去追求也許是少數認同又合理的真正的自己 不是作為一個性別的存在而是作為一個人的存在 追求一個人的權利 做一個人能做的事 這些都不會被一種性別所束縛 你可以作為一個女人 但你也可以穿裙子 也可以穿帥氣的衣服 你可以穿高跟鞋 也可以穿平底鞋 你可以可愛 也可以酷 你可以結婚 也可以不結婚 你可以異/同/雙性戀 你可以單身 也可以戀愛 你可以為了自己將來的事業所煩惱 而不必在意周圍歧視你一大把年紀還是獨身 你也不必像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陪在父母的身邊 周圍永遠都是熟悉的人 一輩子囚禁在一個小圈子裡 不必必須有穩定的工作 不必擔心無法在適齡的年齡結婚生孩子 你有自己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 只要你有勇敢的對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所謂自由的人生 想起夕爺所說是戴著鐐銬跳舞 你無法擺脫框架 但你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感
浮光、掠影、抖动的画面、倒错的时间线、碎片化叙事。
光怪陆离、起伏失重,所有的这一切,奠定了电影的主要基调:在快速旋转的令人眩目的现实中,酝酿出的孤独与绝望。
“下落不明”,意味着一种强烈的逃离冲动,一种逃离不断给二十岁后半女性无形压迫的当下现实的冲动——来自男权社会的压迫。
电影大概有三条线索:主调的安昙春子和爱菜,作为副调的女子暴力团则贯穿在两个主调的背后,不时与之发生交集,象征着主调人物女性意识的萌动和觉醒。
1、现代人最普遍的处境是孤独;现代女性最普遍的处境是孤立无援 电影中所有人都是孤独的,不止是春子她们,幸雄、阿学,谁不是孤独的呢?
只不过,春子和爱菜她们的孤独,在孤独之上又平添了一种绝望。
春子的绝望来自于男权社会给了她一条过于狭窄道路:结婚。
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三十岁,她无法再像爱菜那样,还做着苟延残喘的少女梦。
冰淇淋、跳舞机、银铃一样放肆的笑闹,对她来说已经是远在天边的东西,尽管她还总是模模糊糊、零零碎碎地回忆起当时的美好。
三十岁,社会给她唯一的选择就是找个男人嫁掉,如果说胶原蛋白是三十岁以前的女人最重要的筹码,那么已婚就是三十岁后的女人最重要的标签,这就是男权社会的最普遍的价值观——女性的最大价值依附于男性。
过于逼仄的社会舆论环境迫使了安昙春子的出逃。
爱菜的绝望来自于男权社会的不接纳,在她所处的那个三人团体中,她是完全没有话语权的,幸雄总是说她“啰啰嗦嗦”,其实就是一种对女性话语的剥夺。
她和两个男性成员的地位是完全不对等的。
幸雄曾说他讨厌大学的那些土鳖,他和爱菜其实才是属于同一个圈子人,而阿学正是他口中的土鳖。
但是他和爱菜交往,仅限于“性”上的交流,和阿学却很快地达成了精神上的交流。
阿学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伙伴关系,直到最后涂鸦团体接受采访,他们都没有想起爱菜。
长期以来,爱菜实际上是被排斥在男性话语世界外而没有得到认同的。
女性的这种处境是由于她们比男性更难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每个女性都有种在单打独斗的感觉,在男权炙手可热的社会,女性自然而然做出的选择就是去“依附权贵”,而不是结盟而战,而这,也正是女子暴力团出现的意义所在。
2、女子暴力团——女性团结和觉醒的激进表达 说看到阿学和曾我被女子暴力团围殴的情节心里没有暗爽那是假的……(占了优和希妹的便宜就想跑呵呵呵/划掉) 女子暴力团在电影中是一个激进而正面的符号,带有革命的味道,她们同时也是两个女主角,尤其是春子的潜意识,象征着她意识里女性主义的萌动和觉醒。
女子暴力团向电影中以及屏幕前的人们,宣传着这么一种理念:女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同强大的男权势力作对抗。
她们以挑逗的口吻对男性们说出:“我们是jk哟。
“然后兜头就是一拳,击碎男性对女性容貌的亵渎。
有人对这种过激的行为抱怀疑态度,其实电影中也没有在宣扬这种过激的女权革命。
在最后春子和爱菜相会时,春子的一句话就平衡了这种行为:“优雅是最致命复仇。
“ 而这种具有革命意味的行为,意在以一种激烈的形式唤醒人们的女性意识。
任何主义在势力弱小的发展初期,都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会采取这种过激的形式,因为不呐喊的话,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去倾听,不给别人一巴掌,养尊处优的他们可能看都不会看你一眼。
我觉得女子暴力团宣传的这种女性团结的理念,是这部电影最可贵的亮点。
当爱菜匍匐在地上,连从路边的猫身上都得不到陪伴的时刻,她彻底崩溃了,她的孤独演化到了极致,而这时,画面上方的安昙春子涂鸦,却在安静地凝视,春子和孤独和爱菜的孤独在这一刻形成一种互文的关系,让我们从观众的视角思考到了一种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也是女子暴力团向我们宣传的:女性,应该从女性身上,寻求帮助和陪伴。
电影中,二十岁后半的女性,都开始为自己逝去的青春而自卑,这是男权社会对胶原蛋白的崇拜赋予女性的一种不健康的情绪。
春子在第二次遇到女子暴力团时,说:“可是我不时女子高中生呀”然后她开始悼念她远去的少女岁月。
电影最后,三个女性聚在了一起,成为了彼此的陪伴,这可能才是电影想向我们传达的,女性结盟的正确的状态:理性而优雅。
她们约定了要一起去海边,哪怕已经是秋天了,可是谁又规定了只有夏天才能去海边呢?
谁又规定了只有JK才能拥有新鲜靓丽的生活?
去海边吧,因为这是对下落不明的女孩子,最好的回报。
首先为优酱打call剧情描述住在郊区的单身上班族安昙春子突然失踪,其后在街坊间引发的大小事。
故事将以春子消失前后的两条时间线交错叙事,藉由28岁女子、20岁女子、女高中生的三个世代,勾勒出当代日本女性的生活侧写。
女性意识和心理影像化的表现。
非线性叙事不新鲜了,但女高中生的无差别化暴力犯罪让人震惊。
报复有必要用暴力么?
其实成长后你会发现优雅幸福的生活下去才是对过去最大的复仇。
十代二十代三十代,女性在不同年龄段都有各自的烦恼,年轻一代易患的焦虑不安症,消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开始新的生活吧。
和寻人有几毛钱关系?
导演试图掩盖剧本的不足,可是作用很小。
苍井优不是苍井空的妹妹,苍井优个性谦逊腼腆,但在表演方面可塑性极强,在多部影片中的磨练让她拥有了独特的风格[ 。
她没有欧美明星那样惊艳的面容,也没有魔鬼般傲人的身材,却有着有一种的天生的淡然和随意,轻描淡写[56] 。
从刚出道的婴儿肥到现在的芊芊身姿,这个从小就学芭蕾的她散发出一种特别的能量,安静,优美,舒心,就像从茂密森林中袭面而来的一股初夏的清风。
『安昙春子下落不明』剧照最近,几个年近三十的女孩不约而同向我表达被父母逼婚的焦虑处境。
她们都是内心丰富,热爱生活,渴望爱情,也向往婚姻的女孩,当然也在父母的压力下相过无数次亲。
无奈,就是始终遇不上那个喜欢也适合的人。
不是不想嫁,却也无法说嫁就嫁,内心焦虑之余,还得成天面对父母喋喋不休地斥责。
事实上,良人出现与否,关乎机缘,非关时间。
明明不是这些女孩的错,她们却因为"当嫁未嫁",彷佛对不起全家。
正当人生上升期,也只能受困于"结婚"这件事。
不禁想起优酱的电影『安昙春子下落不明』。
28岁的安昙春子,和大多数同龄女性一样,在普通的公司做着一份吃不饱也饿不死的工作。
没有余钱,只能与家人同住,促狭的房子几乎没有私人空间。
狭窄的生活圈,想恋爱也难。
安昙春子灰头土脸的模样,一如死气沉沉的生活,直到遇见曾经喜欢的男生,一切"看似"有了转机。
虽然电影里并没有出现安昙春子被父母逼婚的情节,但周围男性对大龄女性的歧视无所不在。
日本虽是先进国家,但思想上仍是典型的父权社会,大部分男性,不管优秀与否,皆惯于以高高在上的态度表达对女性自以为是的评论。
公司的老板和唯一的男性员工,一天到晚在背后批评大龄女性员工。
言谈中尽是对女性充满偏见的男性眼光,管的比海还宽,彷佛女人年纪大了就成为次等人类,不结婚就对不起国家社会。
女性的功能依旧停留在是否生育。
女人味的展现仍关乎衣着的暴露程度。
女性的价值还是只在年轻貌美与能否成功出嫁。
电影里的所有男性看待女性的目光一致,皆苛版又肤浅,这或许就是男权社会看待女性的角度,不知不觉也成为女性看待自己的角度。
『安昙春子下落不明』剧照所以,28岁的安昙春子遇到小学爱慕过的男生,不加思索,一拍即合。
尽管他整个人的感觉已走样,她也视若无睹。
比起深究眼前这个男人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她可以穿着裙子对那些歧视大龄单身女的男人说出:我有男朋友了!
这样的安昙春子确实符合了社会对女性的期待,然而,爱情终究不是表面炫耀的事。
对对方真实的心境视而不见,只一心想维持恋人关系,委曲求全亦在所不惜,最后得到的回应也只有对方的蔑视,连情感都没有,怎有爱可言?
比起社会如何看待女性,更重要的是:女性如何看待自己?
『安昙春子下落不明』剧照一直觉得人生是用来经历,不是用来消耗的。
何谓经历?
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便努力去尝试,即便最后失败也不后悔。
比如:我有个高中同学,念书时没交过男友,但她一直很想结婚,大学毕业后就开始积极相亲。
多年来相亲至少二十次,却始终没有相到合适的对象。
后来她决定不再相亲,她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虽然很想结婚,但她有自己的原则,绝不委屈自己在不对的人身上浪费宝贵的人生。
人生有很多种活法,没有结婚,无事一身轻,她就每年与家人或朋友相约出国游玩,去过无数国家,交了许多朋友,事业有成,人生也丰富精彩。
重点是她的人生没有后悔,说不定哪天在国外遇到真命天子,就不回来啦!
『安昙春子下落不明』剧照之前在台南一家手作店遇到一对奇妙的情侣。
本以为店里三十岁左右的男女是老板与老板娘,结果两人并不是夫妻,是交往多年的情侣。
店主是女生,男生在高雄上班,从事广告业,假日就到台南陪女友开店。
两人感情甚笃,默契十足,看得出交往多年。
女生还主动告诉我:我们是不婚族,没有要结婚喔!
问她为何?
她笑说就是没想结婚,也没想要孩子。
两人频率相近,都爱游山玩水,嗜吃美食,价值观也一致。
平时各自在彼此的城市好好工作,假日一同顾店,想出去玩时说走就走,彼此都认为能这样相伴下去就很好。
『安昙春子下落不明』剧照这其实也是台湾现在许多年轻人的现状,没有非结婚不可,对自己的生活很有想法,比起非得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更在乎的是每个当下过着怎样的生活。
国外常见的情况是有些年轻人二十出头就已结婚生子,也有四、五十岁才成家的人。
对大多数人而言,"适婚年龄"指的并非实际年龄,而是遇见了相爱的人想携手共度人生,那个时刻,就是彼此的适婚年龄。
让想结婚的人去结婚,让不想结婚的人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给人生选择不同的人贴标签,是一个社会是否真正进步的重要指标。
电影里最解气的莫过于被公司男性歧视的大龄女性吉泽,在男人们认为女人毫无希望的37岁,辞掉了毫无尊重可言又低薪的烂工作,即将远嫁法国,跌破众人眼镜。
虽然幸福这件是无需向别人证明,但对于无知又自以为是的人,还是需要偶尔打打脸,好让他们暂时闭上尖酸刻薄的嘴。
何谓消耗人生?
不曾想过自己的人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为了成全别人的期待,勉强自己去走一条一开始就不想走的路。
比如:与不够喜欢的人交往结婚生子,再后悔离婚。
人若想得到真正的幸福,或许得先抛下"适婚年龄"的迷思,放下焦虑,静下来好好凝视自己的心。
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想结婚生子,就努力拓展生活圈,不需要排斥相亲,就当是增加交朋友的机会,说不定还真的就找到了。
有比结婚更想做的事,就好好去做,也许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无意中就遇见了喜欢的人。
跟着自己的心走,好好向前,尽力而为也顺其自然,无论结果如何?
只要认真以对,便无需恐惧时间的流逝。
所以,安昙春子失踪未必是坏事。
当她找到自己,不必再苦苦等待不够喜欢自己的男人给予回应,想去的地方也可以自己去,想过的生活只有珍惜了自己才可能开始。
始终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最后所见的风景,而是在每个当下选择自己最想走的路,与最想同行之人好好欣赏沿途风景,好让日后回想起的人生丰富多彩,虽有遗憾却不后悔。
『安昙春子下落不明』剧照原文發表於微信公眾號: aiyung32
这是一部非常需要耐心才能看完的电影,加上敏感话题,评分不高也是意料之中。
总体而言,我认为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女性话题作品,不一定非常优秀,但是敢于直面女性社会生存问题这一点也值得为之鼓掌。
而且,原以为导演应该是个女性,查了一下才发现是位85后男导演,更感觉难得,毕竟今时今日在平权话题或女权话题下,我们看得更多的是对立和撕裂。
电影前期剧情细碎杂乱让人云里雾里,就像春子的生活一样无聊寡淡,中后段里各个年龄层女性的生活在各种男性作派的强烈对比下,大概率会让女性观众越看越焦虑,也越看越共情,结尾大概是想表达对girl helps girl的赞扬和鼓励吧。
尽管观影过程较为艰涩,但结束后很多剧情环节回想起来反而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比如时不时出现的少女团体暴打渣男嘴欠男的情节,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提供了情绪宣泄的出口;而规劝男性不要独自走夜路的广播跟现实生活中那些对女性的说教如出一辙,实在是讽刺;再有公司那个“灰姑娘”小女孩说的那句“像灰姑娘的姐姐这种没有被王子选上的人会被啄瞎眼睛”也是让人细思极恐,原来囚笼早已在无知时就已经在编织了。
最后忍不住补一句,最后的优酱真的好美啊!
剧情描述住在郊区的单身上班族安昙春子突然失踪,其后在街坊间引发的大小事。
故事将以春子消失前后的两条时间线交错叙事,藉由28岁女子、20岁女子、女高中生的三个世代,勾勒出当代日本女性的生活侧写。
改编自山内真理子(山内マリコ)的同名小说,由《男子高校生的日常》新锐导演松居大悟执导,而苍井优与导演刚好皆在今年满30岁,两人在此人生阶段的首次合作,将共同探讨20岁后半的女性心理。
春子那条线我看的比较明白 我看到的更多是女孩本身对自己生活的主动性 这条线大概是说 女孩一到谈婚论嫁的年纪 依然呆在家遵循着年少时的生活 两点一线 没有新意和变化 那么自己也只能得到生活一成不变的无聊和旁人的嚼舌根等等的让自己不愉快的反馈 外界的反馈带来自己的心急 就会导致一些程度的随便算了而如果你愿意改变一下生活状态 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生活元素走进生活
电影主旨非常明确,讨论的是女权,采用的手法非常激进直接,将很多我们心中所想但是没办法直说的部分都表述了出来。
相当一部分男性观众回看了表示很不舒服,但是这真的就是现实。
安昙春子是我的主人公,本片近乎记述了她的前半生。
我用顺序的方式展开:一、幼年时期,春子和她的小伙伴得知了女孩子长大要离开娘家,和夫家的人葬在一起。
几个女孩子哭得很伤心。
——映射的是,男女差异的事实从小就灌输给了孩子,让女生知道,你是个女生,或许和男生一样,从一个地方来,但不是能够到同一个地方去。
二、成年时期。
在这个较为封闭的小镇,同龄人几乎从小就认识,熟人世界的便利春子暂时没有体会到,但是弊端却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几乎没有隐私,你家的爷爷,我家的奶奶,你离婚,我结婚,啊,还有谁谁谁出轨了。
什么,不想知道,那也没办法。
春子使劲想要缩在她的壳里,可以从她的衣着打扮以及行事风格上看出。
她很少打扮,穿着睡衣就可以出门,能不外出就不外出——“明天去吧。
”她这样回答,当妈妈让她去买卷纸的时候。
在从超市里遇到了本影片最重要的男性角色,我们简称他为颓男,顾名思义,又颓废又没用。
导演塑造这个角色我认为是经过很大考量的。
因为这么个颓男,官方吐槽都说“居然对他都能下得去手”,我们的春子居然爱得“不能自拔”!
春子和颓男从小相识,又是邻居,颓男小时候并不頽,所以即使春子在少女时期暗恋过颓男也是十分正常的。
春子和颓男在一起之后,颓男对春子采取了非常冷淡的态度。
春子来找他的时候,他有点不耐烦说“你来干什么!
”,还有后面的出轨。
颓男对待春子就好像是王子对待女奴,这是想要说什么?
或许残酷,但是是这样的,在颓男以及影片中男人的世界里。
即使颓男没有正式工作,没有颜值,没有家世,责任感都没有,道德就更别提了,这么的一个人,也配春子——“你肯定不用担心结婚的!
”经济适用高颜值女死心塌地。
日本文学中特别爱呈现奉献型女性,为了爱人不顾一切,觉得这样的女人真好。
我只想说这个吃相也太难看了,一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之所以塑造这种女性形象,无非是男人希望自己可以什么都不付出就能够得到一切,你怎么不上天呢?
这种女人的所有属性都是为了男人的需要刻画出来的,所以说,女性就是男性的工具吗?
为了自己,注意,这里是自己,只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幸福所需要的垫脚石吗?
回到电影,春子这样的女性居然能要舔着脸追求颓男,且我认为春子实际上并不喜欢颓男,她不过是在流言蜚语中给自己的年龄一个安放。
用人话说就是,年纪大了找个老实人嫁了。
但是没想到老实人,不,颓男都烂成这样了都劈腿。
而颓男这种男人实际上心里人认为,我姑且只是和你苟且,但我内心有诗和远方,你配不上我,和你在一起只是打发时间。
而且,就算是诗和远方,颓男也希望不需要负责任,可以上床就行。
本片有个可怕的事实,颓男和春子从小青梅竹马,互相都非常了解。
但是就算是这样的人,也不真正把春子当做一个与自己平等地位的人。
就算只是朋友,颓男也不应该如此没有礼貌就劈腿,十几年的朋友,真的就这么对待吗?
还真的这么对待,谁让你是女人。
女人就是低人一等。
——颓男的内心,也是另外一个故事的两个男人的内心。
从小认识的人,读一样的书,养同一只猫,住同一条街,在他眼里,春子只能是半个人。
正如同公司里同事对春子说,“你看那谁,还能算个女人吗”——别说是人了,我看在他们内心吗,37的女同事几乎不能算人。
因为根本不尊重,所以轻视你,糟践你。
一起长大又怎样,全世界同一时刻出生的从昆虫到鱼类以及各种哺乳动物,猪不还是要被吃掉?
或许有人觉得我的脑洞太大。
但是看另外一个平行的故事,女二是个刚成年的女孩子,男二男三分别是她的高中同学。
女二因为寂寞空虚冷和男二在一起,且从前面的情节看来,女二和男二在高中时期关系就不错,至少是朋友。
男三的定位是走在路上两个人都认不出来的那种。
然后的故事走向是,女二在音像店认出了男三是高中同学。
于是,反而是男二把男三更当做一回事,分享秘密,一起违章涂鸦。
甚者提出分享女二。
关系:女二和男二从高中时期开始就熟悉,且现在是男女朋友。
男二和男三高中时期应该不熟(男二无法认出男三)——然后即使这样,男二将男三视同平等的同类,女二只是玩物。
故事讲到这里就差不多了,我想说的是,女孩子从小就感觉自己似乎过得很幸福,少挨打,少挨骂,做错了男孩子顶包。
长大之后更觉得自己是小公主,一些软文不断灌鸡汤给女生,说你需要什么,你拥有什么,你值得什么。
——你感觉全世界对你充满了善意。
但是这些都是糖衣炮弹,因为社会需要女生成为一个没办法独立,依赖性强,懦弱,又美丽的附属物。
——如果不信的话,把上面这些词语反过来,你会发现那些几乎都是在婚恋网上被拉黑的词。
你以为你从小被保护的像个小公主,你就真的是公主。
你以为那些从小被摔摔打打的男孩子,真的就是任你挑选?
——如果世界上的男人都像这部电影所描绘的那样,那么只能残酷地告诉你,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商店里的商品,掏钱就能买到,过季了就需要换新的,实在不需要了就捐掉,成为社会垃圾了——就扔掉。
影片里的社长说“像她(37岁女)那样不生孩子的女人,就是应该交双份税。
”——因为本来就没有做人的资格,你的资格是子宫给的。
不贡献子宫,就连自己以及不存在的小孩一起,奉上来到这个世界的门票吧。
整部片子都在竭力告诉我们,男生女生从一个地方来,一个走得VIP,一个是翻墙进来的。
逃票的那位,一生都惶惶不安。
安昙春子的幸运是,她从小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幸,而不是真的以为自己是公主,她20几年来过得没有存在感,或者说她不敢有存在感。
她以为自己的人生如小时候预言一样从此失去控制。
但是最后没有,因为她不曾感受到幸福,所以没有被环境同化。
她或许悲哀,但是清醒。
而只有清醒,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假设安昙春子从小就认为自己的女孩子身份得天独厚呢?
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她将重复母亲的一生。
你们觉得春子的母亲幸福吗?
我不知道,我只看到,在餐桌上,母亲痛苦而无奈地捶在桌子上的那声巨响,或许就是她的幸福。
最后,祝福春子。
也希望所有的女孩子能够意识到,你所追求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为了取悦别人,你找借口说我只是爱自己。
不是的,你是怕自己都不爱自己了,又怎么能够让别人爱你。
最终你想要的,就是别人爱你。
但是,为什么爱是你苦苦求来的,你有多不值得?
还是说,在一些人眼里,只有你拼命表现,你身为女孩才有资格和他们站在一起?
虽然两条时间线交错叙述听起来感觉好像很牛逼的样子,但是看起来好碎好凌乱啊_(:зゝ∠)_两条时间线里好像时间也不是顺叙的样子,最后两条主线妹子殊途同归的好平淡啊。。。
感觉如果优酱这条线再完整一点作为主线就好了,现在感觉两条线都不是很出彩,太平淡了喂。。。
而且中间时不时的还会有这位叫今井的大姐插在这里面,感觉更混乱了。。。
一度以为今井和暴力女高中生头头是一个人物,都是贯穿始终却又感觉没头没尾的。。。
反正整个都已经这么乱了也不是没有可能是吧_(:зゝ∠)_
看介绍说优酱都已经三十了哇!
感觉优酱一辈子演少女都没问题呢_(:зゝ∠)_
抨击性别格差之前首先是苍井优研究专题展览,我假粉就只看到最好认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和《花与爱丽丝》。社会气候性男体汗臭嘅展现方法其实係《男子高中生的日常》,一种本质小骂大帮的形式,难免感觉意味深处有一张吊诡微笑的猥琐脸。我更在意他对演员、角色、文化符号至少三层抽丝剥茧重组过程中淘汰的信息,那里有一头无法和性别格差相剥离的大象,简单说来,是苍井优和安昙春子近乎一致的婚姻观对人生境遇影响的差异,那是一道巨大的阶级鸿沟 。
三十代女性的存在被抹去二十代女性终于如梦初醒女高中生们挥舞还不成形的武器高喊:来吧 开战!【我是真的喜欢松居大悟,并感谢他留了一个希望未灭的结局
摄影剪辑都很花哨,有点大过内容本质了,和电影表现的形式大过本质的主题倒是比较吻合。bang bang bang!
寻找missing girls失落的自我,幸福的生活下去就是女性对于男性最好的复仇…ps:优酱是最好的安昙春子,属于我们的春子
这部电影就像是一个乱线的毛球一样,一秒一秒的看完,解开看到的是每一个女人凌乱的,被忽视的一生。我总是觉得性别是难以跨越的高山,实际上性别是跳下去就会粉身碎骨的山沟。所以,女性啊,要成长,要拥有一双翅膀,越过去,未来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女性主义,前半段写实,后半段梦幻。开篇十分压抑,女孩们受尽了男人的傲慢,直到高畑充希酒后一把火烧了公园,她在奇妙的梦境中和苍井优相遇和交谈了。高中女生们从楼梯上冲下来,空气中仿佛都充满了粉红色泡泡。这部电影是一种柔软的girls power,渴望自由,爱自己,这种思考本身就很棒。
概念极为花哨,部分段落很出彩。叙事乱到几乎看不到有效的表达。
意料之外还挺好看的
乱叙的时间线下里暴力愤怒失落狂热共演,构建起现代女性的困境。或许不讲出结尾的大道理或许更好。
【台北金马影展展映】一开始不明就里,逐渐才看出是打乱时间的倒叙、插叙叙事。女性主义色彩强烈,猛烈抨击男人的无耻自私。夸张的超现实女高中生暴力团也许是对那些被暴力虐待强奸失踪死亡女性形象的幻美映射。“只要想着那些失踪的女人活得很幸福就好了”邋遢剩女形象的苍井优好像绫濑遥,演得不错
无趣
不停地快进,太出戏了
剪辑很突出,打乱时间线,让原本平行的事件产生更多联系。挺女性的片子,不过稍微有点花哨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不知道大悟在干嘛,好像他觉得自己很厉害,但是我看不懂,演员也一副不知道在演什么的样子。出场的人物太多了,好好拍个规矩的电影,做个规矩的人不好吗。就看懂希妹游泳池边和小优的对话,也没啥意思,谁还不知道优雅的活着就是最棒的复仇。
70分。毫无疑问是一部女权电影,10代、20代的女性群像,男性角色略脸谱化,导演还是适合男高日常那类。但是冲着我yuu的主演以及整个剧组的yuu迷弟迷妹还是四星吧!
很冒险的把角色去到一个危险的地方,但又不能完成的很好,所以有些时候看起来怪怪的,不算普遍的心理,但也是刻画的不错的人物形象了。
看不进去啊女权
充其量不过是反父权,离女权相差甚远。主题在电影的开始这一点倒是明显,到中期慢慢变成青春期焦虑,到最后水池边的对话和JK从电影院里跑出来那一段爆发出来。影片整体更是,叙事结构混乱,镜头用力过猛。如果能按顺序好好讲述的话或许会是一部不错的作品,但用力过猛就只能是这样的垃圾。
向下压抑的不断积攒的情绪和向四面八方狂飙突进的剧情,让人像喝醉了酒般昏昏沉沉。因为每一幕都过于真实,所以被打乱的时间线不但没有影响代入感,反而有一种火苗的影子般飘忽却绚烂的美感,像春子的画像,也像春子的一生。
女人消失了才能过的更好 1是自我消失,杀死从前的自我塑造新的自我以符合世俗标准,手段极其残忍,以一种自戕式袭击毁灭自我。2精神消失。是彻底被现实的标准改造,从幼稚走向成熟,追求俗世的婚姻和家庭幸福,不再具有反叛精神,从心里认同并接受属于女人的宿命,过程极其痛苦,幸福与否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