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谎言第二季

Big Little Lies Season 2,小谎言(港),美丽心计(台),小谎大事

主演:瑞茜·威瑟斯彭,妮可·基德曼,梅丽尔·斯特里普,谢琳·伍德蕾,佐伊·克罗维兹,劳拉·邓恩,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亚当·斯科特,伊恩·阿米蒂奇,凯瑟琳·纽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大小谎言第二季》剧照

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1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2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3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4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5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6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13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14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15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16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17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18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19大小谎言第二季 剧照 NO.20

《大小谎言第二季》剧情介绍

大小谎言第二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今年斩获8项艾美奖的大热美剧《大小谎言》正式续订第二季,妮可·基德曼、瑞希·威瑟斯彭确认回归主演并担任执行制片,David E. Kelley也将继续担任创作人和编剧,同样是7集。谢琳·伍德蕾、劳拉·邓恩、佐伊·克拉韦茨、亚当·斯科特等主演也有望回归,让-马克·瓦雷不再担任导演,奥斯卡得主安德里亚·阿诺德(《美国甜心》《鱼缸》)接手执导。 第二季将会更加深入挖掘这些角色的故事,探索恶意的谎言、友谊的持久性、婚姻的脆弱性以及恶毒残暴的家庭教育。关系会被磨损,忠诚会被侵蚀,情感与身体上的伤害也将现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人生洗牌逃亡者3:最终逃脱汉娜格蕾丝的着魔女老板钢铁之城底线女兄弟茜茜公主第一季无接触我们甲顺犯罪心理第七季与我的园丁对话南国医恋第二季鬼网尼克病院第二季魔神Z狂野生活执剑人SPEC:天装腔启示录恐慌废柴舅舅深夜食堂2音为爱挽歌宝贝特攻霸道了,我的姐绅士杰克第二季丛林开罗宣言

《大小谎言第二季》长篇影评

 1 ) 满是瑕疵所以满是魅力

EP3小说或者电视剧总是在故事达到高潮、矛盾人物死亡后结束,但第二季让我看到了爽文结束后每个人要如何去度过之后的人生。

人生不是戏剧,那些重大且让人解脱的时间会给我们带来无数的余韵。

|好烦Ed😅|EP6-7最后两集超神了,太喜欢了!

庭审戏真神!

真实鲜活的女人们,有瑕疵有私欲有弱点的女人们!

被强奸后ptsd但依然选择去爱、渴望被爱,弱势又努力着去拥有勇气的Jane;强势进取、一夜间一无所有但居然对出轨男不离不弃,最终还是奋力挥棒的Renata;直面自己的欲望、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脆弱、昏沉、最终回归律师身份为自己为twins战斗的Celeste;真诚乐观、付出所有但是总是“差一点”,那差的那“一点”开明、洒脱、肆意刚刚好构成了她魅力点的Madeline;饱受虐待、充满阴暗面与攻击性,但是始终渴望母爱,哭着想掐死妈妈又哭着说爱妈妈的Bonnie……到目前为止最爱的女性群像剧!

your honour宣判那段我疯狂落泪,法官的选择和眼神让我心颤;Bonnie在警局前看到妈妈预言的对头车灯,车里走下来的是四个姐妹我再次落泪。

最后一集真的太好了。

互相以自己的方式给彼此打气,给彼此支撑,看到Perry妈和姐妹团的几次交锋都快把我气死,Celeste自己上庭辩护快把我爽死,最后Celeste胜诉的时候让Twins去抱她我真的不断感叹她的温柔🥹🥹坚强又软弱、反击又充满怜悯的温柔大女人(好爱治疗师姐姐和Madeline两个女儿🥹)敢爱敢恨、拿得起放得,我们有能随时回头看、常常牵挂的情谊,但是也有彻底delete关上盖的决绝。

对施暴者的留恋、对背叛者的期待、背叛者的美梦、受虐后无法割舍的爱意、对被爱的执着……出轨、撞车、性瘾、愚笨、势利、沉默、欺骗、期待、后悔、忍耐、放弃、振作、泄气……在无数的吼叫和退缩中、无数的眼泪和重振旗鼓中、无数的“瑕疵”“缺陷”甚至“劣迹”中,女人们身上那抹光更加夺目和闪耀了。

不完美不程式化的我们、不千篇一律,普通又特别的我们、跳脱出传统的女性叙事后又跳脱出完美女性主义者的叙事,剩下的是最真实又最具魅力的我们。

(这季的配乐还是好棒,拍摄手法上还是更喜欢上一季,看影评受到影响觉得这一季应该会很差,但看完之后觉得第二季比第一季要更好。

以及我真不敢想象这世界上有人住湾区过着回家就是海景的日子😅😅

 2 ) 《大小谎言第二季》

我来了,我带着评论来了。

1⃣内容:第二季的重点是Celeste和Marry Louise争夺抚养权;五人组出现一些危机并且一直受着谎言折磨。

(五人组隐瞒了Bonnie推了Perry将其致死的真相,坚称Perry是失足摔死。

)2⃣具体内容:(1)Medellin的危机是,和丈夫出现了婚姻危机,因为丈夫发现Medellin出轨一事、发现了Ziggy是Perry儿子的事情。

——和好了。

(2)Celeste的危机是,对Perry离开感到难过并做出很多出格行为,靠药物维持正常。

对Marry Louise(婆婆)的种种怀疑感到疲惫和不可置信,抚养权可能会被婆婆夺走。

——得到了抚养权。

(3)Bonnie的危机是,对于自己推了Perry将其致死此事完全无法释怀,无人倾诉,压抑自己。

——决定自首。

(4)Renata的危机是,丈夫败光家产,只能申请破产,丈夫出轨。

——无。

(5)Jane的危机和第一季一样,无法摆脱被Perry强奸的阴影。

和新男友交往下去偶尔会出现障碍。

——正常交往下去。

🆗解决了我对Bonnie的疑惑。

因为Bonnie的性格第一季里面挺让人捉摸不透。

Bonnie一直是最无法释怀的,到结尾,Bonnie决定坦白,面对中风在床的妈妈,怪罪了妈妈的教育,坦白了自己推死了佩里,坦白了自己并不爱丈夫。

最后她终于压抑不住,决定去警局自首。

整个行为还挺合理。

🆒听证会上Celeste的转变看得我很爽,从被动到主动出击,表现了坚强和理智。

听证会上,解释了Perry为什么变成施虐者。

(是因为Marry Louise开车发怒害死自己的大儿子,却责怪Perry,她的教育存在问题。

)听证会上,Celeste和Perry之间的家暴事实也披露出来。

在听证会上Celeste终于认清Perry其实是家暴,我想是翻到儿子拍下自己被虐待的视频,让Celeste突然振作并且为自己辩护的动力。

天喏!

高兴!!!

🆙Bonnie带头,五人组决定自首。

挺好的!!!

最后五个人一脸释怀的表情让我觉得很好。

❤️拍摄手法。

我挺喜欢这部剧的拍摄手法,是那种闪回式的,叙事顺序是将事情发生顺序打乱的,截取一些几秒钟的片段,穿插其中。

叙事看起来很乱,但其实很恰到好处,也能吸引人的兴趣。

有一些空镜头运用得很棒,海浪拍过许多次了。

🧡人物感情通过拍摄手法、光影处理,能够更加明显感受出来。

尤其是对Jane的拍摄,第一季的时候拍摄重点都在她的房间里,她独自在海滩奔跑,她独自听着狂躁的歌,光线非常暗。

第二季的时候拍摄重点都在明媚的海滩,和男友、儿子的海上冲浪,阳光明媚,岁月静好的样子。

📖家庭、婚姻......没什么是完美的😔其实我没想到Medellin会出轨。

更不理解为什么Celeste 一直不承认自己被家暴,一直在忍受。

也不理解Renata为什么总是对一切事情充满了焦虑,对任何事情都会“放大”。

Bonnie一开始我就看不懂这个人,结果发现她从没把自己的心交出去过,她也不爱她的丈夫,她对世界是存在怨恨的。

只有Jane是我可以从头到尾能理解的人。

 3 ) review

12.17.23 seen again on bilibili last time didnt really pay attention with their process of healing struggling well, this time feel a little bit relate to their struggling pain like Bonnie And those girls friendship so touching moving Girl helps Girls "the lie is the friendship"this season less suspense more hunman analysis(p.s Re is the comedien of this season really funny everytime with her even or say especially her anger)just doc

 4 ) 等了2年的神剧回归,一集就飙到豆瓣9.4

来了来了,等了两年的神剧终于回归!

不卖关子,说的就是它——大小谎言 第二季

用“神剧”来形容《大小谎言》,一点也不为过。

自2017年播出第一季后,它便在各大评分网站获得好评如潮:豆瓣8.9分,IMDb8.6分,烂番茄新鲜度更是高达96%。

大小谎言 第一季 (2017)9.02017 / 美国 / 剧情 悬疑 犯罪 / 让-马克·瓦雷 / 瑞茜·威瑟斯彭 妮可·基德曼

不仅口碑强劲,《大小谎言》拿起奖来也一点也不手软。

它接连斩获2017年艾美奖和2018年金球奖的电视类“最佳限定剧”奖项。

尤其是在艾美奖上,它一举拿下包括“最佳导演”、“最佳限定剧”、“最佳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在内的8个重要奖项,成为当年的最大赢家。

为什么《大小谎言》会斩获如此辉煌的战绩?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主创阵容豪华程度逆天。

《大小谎言》的剧本改编自小说《小谎言》,它在纽约时报畅销小说榜常年排名第一。

操刀改编的编剧,是有着“金牌编剧”之称的大卫·E·凯利。

而执导筒的让-马克·瓦雷,曾拍出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涉足荒野》等经典影片。

让-马克·瓦雷不仅如此,剧中的几位女演员也都大有来头——妮可·基德曼,无数人心中的女神,也是奥斯卡、柏林、金球三料影后。

瑞茜·威瑟斯彭,曾经的“美国甜心”,奥斯卡双料影后。

此外,还有90后女演员谢琳·伍德蕾、两次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劳拉·邓恩等等。

其实早在筹拍阶段,HBO和Netflix就为了争夺改编版权而抢破头。

最终HBO取得了胜利,也诞生了这部口碑颇佳的神剧。

至今两年过去,第二季终于在剧迷们的翘首以盼中回归,刚出就飙到豆瓣9.4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季在第一季的基础上,神仙阵容再次升级:手握3座奥斯卡小金人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加入参演,这也使得这出女性大戏更加吸引人。

这部口碑和阵容都相当炸裂的剧,到底讲的是什么?

贴心如我,先来为没看过第一季的朋友简单回顾下之前的剧情。

《大小谎言》的背景设置在美国的一个海滨小镇蒙特利,住在这里的大多是条件优渥的中产阶级。

故事围绕着几位工作和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已婚主妇展开——玛德琳(瑞茜·威瑟斯彭 饰)在当地的社区剧院做兼职工作。

她和丈夫离婚后重组了新的家庭,性格八卦、毒舌但又热心肠,擅长搬弄是非和打抱不平。

瑟莱斯特(妮可·基德曼 饰)从前是一名律师,婚后成为了全职太太。

她看似美丽精致,但丈夫却有家暴倾向,过得并不称心。

雷娜塔(劳拉·邓恩 饰)是一家公司的高管,也是事业有成的女性代表。

可当她回到家中时,就为女儿的每一件事操碎心。

简(谢琳·伍德蕾)是新搬来蒙特利的住户,也是一位单亲母亲。

她是几人中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最差的一位,关于其孩子父亲的身份也是一个谜题。

这几个性格、身份、背景各不相同的女人,唯一的共同点就在于:他们的小孩都就读于当地的海獭湾小学。

然而,在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就迎来了一出大戏——雷娜塔发现女儿阿玛贝拉的脖子上出现了一道掐痕。

阿玛贝拉指认,说这是简的儿子齐格做的。

然而,在母亲简的询问下,齐格却坚决否认自己掐了阿玛贝拉。

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扑朔迷离了。

到底是不是齐格掐了阿玛贝拉?

如果不是他又会是谁?

阿玛贝拉又为什么要说谎?

还没等事情查清楚,护女心切的雷娜塔就急了,和简争吵起来。

玛德琳不希望简被欺负,于是站在她这一方,也和雷娜塔撕了起来。

由于两方各执一词,掐人这事也就成为了一个罗生门。

但借由这件事,这几位家庭主妇的矛盾开始愈演愈烈。

从剧集一开始可以看到,在学期末举办的“家长之夜”发生了一起命案。

不仅凶手是谁并未透露,就连被害人是谁也无从得知。

这也成为了此剧的暗线,以倒叙的方式贯穿全剧始终。

于是,在主妇间的矛盾这条明线,以及杀人案的暗线交织下。

我们第一季中,看到了每个女人在平衡事业与家庭,在处理婚姻、亲子、人际等关系上的矛盾与挣扎。

发现了吗,《大小谎言》的主题绝不仅仅止步于呈现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女人戏。

它更像是在悬疑外衣包裹下的一幅现代女人众生相。

在第一季的最后一集,所有的谜题终于揭晓。

伤害阿玛贝拉的人是瑟莱斯特的儿子迈克斯。

阿玛贝拉受到迈克斯威胁,才不得不指认齐格,让他成为了替罪羊。

而瑟莱斯特的丈夫佩里,正是当初对简施暴后又抛弃她的男人。

佩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渣男,对瑟莱斯特的家暴行为也越来越严重。

在家长之夜上,他几乎想掐死瑟莱斯特。

玛德琳前夫的现女友邦迪偶然见到这一幕,为了阻止他施暴,失手将其推下阶梯摔死。

而几位在场的主妇为了维护邦迪,集体对外撒了一个谎,说佩里是自己不慎摔死的。

在第一季的最后一幕,几位主妇在一次次的撕逼后竟然结为同盟。

她们带着各自的小孩,在沙滩上享受悠闲的时光。

但,远处却有另一个视角,默默注视着这几人的一举一动。

第一季到此戛然而止。

第二季一开始,几乎和第一季的末尾无缝衔接。

虽然几人联合撒谎,让瑟莱斯特的丈夫佩里之死不了了之。

但是,当地警察仍未放弃对事件的追查。

而当晚在场的玛德琳、瑟莱斯特、雷娜塔、简、邦迪五人,被当地民众起了个“蒙特利五人组”的外号。

可见,当地的人们对这五人与佩里之死的谜团众说纷纭。

佩里死后,瑟莱斯特终于获得了解脱。

可是短暂的平静过后,这五个女人的生活都因为此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是杀害佩里的邦迪,在事后惶惶不安。

她逐渐变得沉默孤僻,不愿与丈夫和家人沟通。

她甚至责备玛德琳等人包庇她的行为,良心受到了巨大谴责。

雷娜塔继续过着“女强人”的生活,甚至还拍起了杂志封面。

但另一方面,她也在私下利用自己的关系,打听警方对于佩里案的调查情况。

简终于弄清了自己孩子父亲的真实身份,也同过去的不幸经历达成了和解。

她在水族馆找了一份新工作,开始了新的生活。

但,仍然有人把她与佩里的死亡联系在一起,对她指指点点。

瑟莱斯特不再被丈夫佩里家暴,但却时常陷入梦魇。

佩里的母亲玛丽也住进了瑟莱斯特家中,在安慰瑟莱斯特的同时,却也在暗中调查儿子的真正死因。

最后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玛德琳,她在佩里死后变得麻烦缠身。

案发当晚,隐瞒真相、包庇邦迪的想法是由她最先提出,可最后连邦迪都不理解她的行为。

佩里案发生后,海獭湾小学的校长也开始责备玛德琳。

因为他深知玛德琳喜欢挑事的性格,知道在学校发生的麻烦事或多或少都与玛德琳有关心。

当然,玛德琳最大的麻烦来自于佩里的母亲玛丽。

玛丽为了调查儿子的死因,似乎是有备而来。

她刚和玛德琳见面,两人就开始撕起来。

不得不说,玛丽的撕逼技术堪称一流。

在笑里藏刀的讥讽中,玛丽已经玛德琳彻彻底底地损了一通。

一向怼天怼地无所忌惮的玛德琳,在玛丽面前也被怼得哑口无言。

最后,她只能尴尬地把同事叫过来,然后逃离了这场战争。

可以看出,第二季的第一集里,就把这些女人间的矛盾再次激发了起来。

但与此同时,她也留下了诸多悬念——瑟莱斯特要如何应对失去丈夫的生活?

玛德琳该如何处理种种麻烦?

玛丽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调查真相?

这些谜题,就有待观众到后面的剧集中逐一揭晓了。

《大小谎言》的故事设置在一个海边的城市,剧中也多次出现关于大海的镜头。

玛德琳也说过一句关于大海的台词:“汪洋大海充满了力量,广袤无垠,充满了生命力,神秘……但谁知道表面之下有哪些暗流涌动。

”这句话其实道出了此剧的主题。

片头的海浪里,藏着一条危险的鲨鱼剧中的每一个女性角色,都有着良好的出身、优渥的物质条件和幸福的家庭。

但是,在这些常人可见的表象之下,她们各自又都背负着不同的苦痛。

家暴、虐待、出轨、欺骗、家庭不睦、亲子问题、复杂的人际等等。

正如此剧的一款海报——

这是美好的生活,也是美好的谎言。

一旦那些隐秘的情感和不可说的故事被层层撕开,甜蜜瞬间被残酷现实无情戳破。

最后剩下的,就只有一地鸡毛。

*本文作者:张不才< END >

 5 ) 维持假象总是容易的,但戳破谎言很难

看完《大小谎言》第二季最后一集,看着Monterey Five的五个人走进警局,去承认她们共同策划、守护的谋杀罪行,我心里也像松了一口气似的,感受到了“救赎”。

而我又不禁想到了《寄生虫》,一样是犯罪题材,一样有坚定的守护谎言的同盟,即便两者在谋篇布局中交涉的母题有太多不同,但归根结底,他们都关乎犯罪的,关乎谎言的守护和揭穿。

不同的是,《寄生虫》的谎言是被揭穿的,《大小谎言》中的谎言是主动卸下的。

于是给了观者如我不同的观感——《寄生虫》更多的关于“罪孽”,而《大小谎言》则是“救赎”。

(女团Monterey Five)一直以来,谎言都是所有文艺作品里颠扑不破的话题。

情景喜剧和小品里,主人公们因为一个个“善意的谎言”而闹出多少啼笑皆非的桥段,《老友记》《生活大爆炸》《武林外传》起码有一半的剧情都发端于谎言制造的问题,在主人公们的不断掩藏中,笑料就此产生,在谎言被迫揭开的一刻,主人公们获得友情、爱情这类正面情感。

电影和小说里,由谎言延伸出来的出轨和犯罪一直是被重复演绎的话题,《廊桥遗梦》《昼颜》和《安娜卡列尼娜》讲述了非法爱情的美好与不可得,《罪与罚》《局外人》和《麦克白》剖析了犯罪者的心灵。

不管如何,只要谎言存在,总会有太多值得关注的命题:说谎者的心理状态、受害者的痛苦挣扎、社会舆论的压力……总之,这类隐秘的黑暗欲望总是人类身上不可解释又意图洞察的秘密,再加上爱情或死亡这类秘密又迷人的命题,文艺作品能造出纷繁多样的色彩,也能给予不同人多种层面的理解,让人觉得宽慰。

谎言毕竟是人类生活中不曾缺失的一部分,那些不可对外人说的部分,总需要在别人笔下的谎言那里找到理解。

但是,谎言,不是光靠理解就能让人们获得救赎的。

虽然我们总说谎言美好,真相丑陋,但在某种意义上,我却不认为它们是对等成立的。

真相只是简单的发生过什么,但谎言中却牵涉了很多,包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欺骗、有心或无心的伤害、犯罪似的自我认知以及所有牵涉其中的人的复杂关系,所以,比起简单的要去面对真相,面对谎言需要更多的自我觉察和心理建设。

《大小谎言》的第一季里,被家暴的Celeste从未倾吐过她被家暴的事实,或者说她从心里某处坚信自己是被爱着的,于是,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外人,她都完美地维持着自己美好家庭的假象。

直到,直到她发现儿子竟然在学校霸凌他人,她才意识到,暴力是种在家里的根,是房间里那只散发恶臭的大象。

她需要承认丈夫的错误,承认她曾经以不应当的方式对待过。

(容许我说一句,妮可·基德曼真的美艳不可方物)太难了。

要怎么在预知暴风骤雨的时候回应清晨的吻呢?

要怎么面对温存的爱人也是残忍的爱人这个事实呢?

要怎么面对自己也许并不被爱的真相呢?

要怎么承认自己生活在一个错误的世界里,撒了谎,伤己又伤人呢?

人,大概总是可以撒谎而不自知的。

我们是高级生物,我们拥有文明,拥有语言,我们具有为自己的行为不断阐释和开脱的权力,运用这些权力,我们可以把谎言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让谎言的美好弥补我们内心的空缺。

维持一个美好的表象虽然有点费事,但那种美好带给人的快乐又实在蛊惑人心,让人想要一再地重复。

只是,真实生活远远不止美好表象,与外界无关的感情和与痛苦无关的快乐总是一击即破。

《昼颜》里的纱和,一开始坚决反对出轨的利佳子,最后却身陷囹圄。

每次她骑自行车急速前行的时候,想必内心是无尽的愧疚,不只是欺骗丈夫,不仅是违背诺言,她推翻的是自己长久以来的道德认知。

而利佳子,她从一开始就为自己的谎言提供了合理性,“你在外面谈恋爱的话,在家对老公也会宽容的。

”她从来没想过要爱老公,所以可以没有愧疚;即便老公开始想要惩罚她,她也还是可以持刀相应,但小女儿的哀求才是她的软肋,是照出她的愧疚的一面镜子,她开始知道自己伤害了谁。

(《昼颜》截图 来源:豆瓣剧照)只有当谎言和本心相悖并显露出伤害的时候,当谎言和欺骗、伤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谎言才会真正具有腐蚀人心的效果。

无论在哪部作品里,抑或在真实生活里,谎言总是美好却伤人,真实虽然占领了“真善美”的制高点,但又因为它的丑陋和威严令人望而却步。

之前在《无主之作|那些不忍直视的即为真》中我提到的是社会真相层面上的难以直视。

但实际上,最难以面对的或许是自我的真实。

谎言往往是一把钝刀,钝钝地扎伤别人,也钝钝地扎到自己。

只有当别人或自己真正亮出伤口时,才可以看见,原来这是一把刀。

没办法,谎言太美好了,它可以包裹着很多的难堪与丑陋,于是我们总可以躲在谎言的世界里让自己尽情地快乐,忽视了我们还需要面对一点真实,因为真实多少意味着,一种承认和服输。

在《大小谎言》里,Monterey Five这一群女性共同守护了一个关于谋杀的谎言,她们精心粉饰着内心的慌张,还要辛苦地维持自己生活的假象。

有人维持的是自己女强人的形象,有的人拒绝面对被家暴却又依存的自己,有人抗拒承认原生家庭的伤害。

无论哪一种,都是这群女性为了维持体面的需要而进行的努力。

梅姨扮演的婆婆也一直在尽力维持她的生活假象,她明明恶毒却常常假装和善,她明明不关心儿媳妇死活却非要说“我爱你,我理解你的伤痛”。

但更重要的是她从来不敢承认自己的儿子就是一个家暴狂和强奸犯,她无法正视自己也曾对他造成伤害而那些伤害或许正是儿子慕求暴力的原因——她不敢否定自己的养育方式创造出了这样一个“怪物”。

(梅姨演技炸裂)是啊,没有办法不假装啊,谁不想做到时时刻刻完美无缺呢?

可是,正如海报上标志着的:A perfect life is a perfect lie. 没有一种完美的生活不需要谎言,可是那往往也是锈迹斑斑的一切。

谎言这个东西,从说出口,到真正意识到那是个谎言,到意识到欺骗和伤害,再到面对,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这其中交涉的不只有真实与虚假、诚实与欺骗,还有自我,如何放下一种必须完整美好的执念,去承认自己建构起来的谎言。

这也就是我从《大小谎言》里看到的“救赎”——只有面对真实,我们才会拥有自由,那是一种可以失败的自由。

于是,不像《寄生虫》里被揭开真相因而多少心怀怨恨的一家人,《大小谎言》里的女人们一起走进了警局,她们早已撕开自己漂亮生活下的伤疤,放弃perfect life,放弃perfect lie。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不等来日方长”)

 6 ) 第7集 I want to know

记得有一集的标题是She Knows,所以Who is she and what does she know?这集的标题也一样,Who is “I”? What do “I” want to know?庭审戏延续了上一集的精彩,Celeste的反击精准、漂亮,不慌不忙而又是致命的一击。

专业人士与菜鸟的区别显而易见,在Celeste的连续提问下,Mary Louise彻底乱了阵脚,连“他(Perry)才是受害者,你们不是”这样的混账话都说出来了,给整个法庭一个老恶婆的印象。

拆解这段询问过程如下:C: Mary Louise. 【打了招呼,而不是上来就问问题,仿佛熟人闲聊 般开始。

】M: Celeste.【 注意Celeste在称呼婆婆时,一直都连名带姓,其他场景下似乎没什么,在法庭上就显得非常正式。

】C: Your attorney made me out to be quite the bad mother.【对方“制造”的坏妈妈形象,用词考究】M: He was just asking questions. You answered them.【他问你回答,如果是制造的话你也有责任。

】C: Is it your observation that I am a bad mother?【此处法官特意转过身来看Mary Louise怎么回答,大约也是看有没有前后说法不一致的地方。

从上集我觉得女法官一直是同情Celeste的。

】M: As I...As you heard me tell Judge Cipriani when we were in chambers, I consider you to be a wonderfully commited parent.【Mary Louise一贯的说话风格,夸你之后必有but,而有时则像对Madeline 那样,直接说人家矮。

as i said和as you heard的不同,就在于你当时也在场。

】C: That's not the impression...M: As in my observations, yes. I have observed you being violent with the boys. I witnessed you throwing Max to the ground and shaking him. I saw you drive off wearing nothing but you jammi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ho knows what. You say ambien. And you crashed the car, in face. So you're not okay. That's my observation, which we can all accept after all you have been through. But I cannot accept these children being placed in such imminent peril.【好大一段but,还是前后不一致了】C: Did you ever report to Child Services that you believed my children to be in danger?【是有义务报告的,如果没报告说明事态不严重。

严重而不报告,目击者也有责任】M: I probably should have.C: So the answer is "no".M: Yeah, it's...it's no.C: Did you ever report to any other agency that you believed my boys to be in "imminent peril"?M:【咽了下口水】No.C: You suggested that I got violent with my sons. Is it your testimony that I am routinely violent with them?M: No. Not routinely.C: Is it your testimony that I am often violent with them?【此句是在M的but之前问出来的。

】M: No. But who knows what I haven't seen.【重音放在seen上,而且表情暧昧,似乎在说也许是经常】C: So now you're basing your opionions on what you haven't seen?M: Hehe. I am not a trained lawyer so the semantics...【看向法官】C: Please. Would you direct your responses to me?I'm asking the questions.【C严厉地】M: Okay.【几乎听不见】C: Now, the truth of it is you saw me lose my temper with my son once, where I overreacted. I pushed him to the ground. Once.【两次once都用重音】M: All it takes is once.【一次就足够了。

是啊,一次就足以杀死Perry的兄弟了。

】C: Well. You would know that better than anyone, wouldn't you?As a young mother, did you ever lose your temper with your boys?M: This isn't simply about the temper or temperament...C: Did you ever lose your temper while you were driving an automobile and cause the car to crash?M颤抖着,张口结舌,目光空洞。

C: Would you like me to repeat the question?M: No. I heard the question. It was obscene.【M表情憎恨,恶毒】C: Your son, Raymond, died, in part because you lost your temper. Isn't that true?男律师:反对!

【早干嘛去了,M说不出话来时就应该提反对了】C: This witness has testified that I put my sons in peril. It is relevant to this proceeding as to whether or not she has ever killed a child in her care.【强调she】M【已然崩溃,抽泣着】: Oh, God!【并站起身来】。

法官:Mrs Wright, please sit!【please放在句首,命令口气】法官又缓和了下语气,重复了please。

M【手中无措,坐下,先向法官方向看了一眼。

后背已然驼了下来】Why...why are you doing this?【小声地。

结巴次数太多了,Mary Louise。

】C: I am simply trying to protect my children. Now, the idea of you driving my children in the backseat of your car while you lose your temper, that is terrifying me.男律师:Your Honor. This is indecent.Are you suggesting that this cross-examination should be limited to decency, Mr Farber?法官:Mrs Wright, you don't get to go at him. C: Indecent or not, this case is about mothering, which puts your parenting strategies in issue. Now, I cannot imagine the trauma of losing your child in an automobile crash. It mush have been unspeakingly devastating for you and for Perry.M【颤抖着】: It was.C: How old was Perry at the time?M: He was five. He...He was five.【眼含泪光,之前小声,后来那句是大声重复的】C: Five years old.M: Mm hmm.【在中文里就是嗯哼,相当不郑重】C长叹一口气:To witness his brother die, his only brother. Did you put him into therapy to deal with the trauma?M: In those days, we were less inclined to outsource our children's pain.C: So you assumed that role, did you?Attending to Perry's trauma?M: Yes, I did.C: And you talked to him?You consoled him?M: Yes.【小声】C: Held him?M: All of the above. Yes.C: Blamed him?M没反应过来,还在恍惚中。

C: Did you ever blame him for causing the car to crash?M: I most certainly did not!

C: Did you ever accuse him of distracting you?Did you ever say to him "Look what you made me do"?【此处C模仿M的语气说引号里的话,学得好像】M: No.【头转向法官相反的一边。

动作表明这是谎话,转向权威的相反一侧】C: No? So if Perry were to have told me that you blamed him....对方律师: Objection.C: ...for his brother's death.对方律师: It's hearsay.法官: Overruled.C: If Perry were to have told me that you punished him. You even emotionally battered him.M: I never, ever battered him.【升调,她自己对此似乎都存疑惑】C: If he told me that you said to him "This is your fault. It is your fault that your brother was killed."以下庭上乱作一团,几个人的发言交织在一起。

M: Stop it!【律师又抗议一次】C: If you were to have said that...M: you stop it!【抗议】I never....C: Did you ever hit him? did you ever kick him?中间法官喊了句Mrs Wright,也不知喊谁,两个都是Mrs Wright.M: It's a lie.【这句话她重复了好多次,讽刺的是,她才是那个撒谎的人。

】法官:Mrs Wright, we do seem to be drifting beyond the scope of the inquiry here.【原来是在指Celeste,这个法官对Celeste很柔和,说话也客气,我想她一定也是一个母亲,明白其中的辛苦,也能体谅一时的崩溃】C: My husband physically and emotionally abused me. Your Honor well knows that abusers don't just happen. They are more than likely to be victims of abuse themselves. Whether or not this witness is an abuser is certainly, certainly not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inquiry.【有理有据,不卑不亢】之后Mary Louise又回到了老调调上,暴力是相互的、享受暴力啦之类的,然后说Jane“搞错了”,大段关于Perry也许因为Celeste的反应以为女人都“enjoy”那样,总之还是把错误都推在别人的身上,中间还小心地把violent换成physical。

在她说出Perry才是这里的受害者之后,Celeste放出了录像。

几乎没人能直视这段录像,法庭上惊叫声连连,还有人在哭。

最后法官也无法忍受,直接喊停。

最让人心疼的是这段录像是双胞胎录下来的。

原来不管我们在做什么,孩子们都在看着。

双胞胎在庭审后问妈妈,Did you beat her up?没有人打任何人,孩子。

暴力解决不了问题。

宣布审判结果这天Mary Louise在庭上的发言其实不太明智,在孩子们面前说出Celeste最近的“不当”行为,一个合格的家长无论如何都会顾忌到孩子的在场的。

判决结果合情,也合理。

Celeste这天穿了粉红的套装,里面的衬衣也是蕾丝立领,平添了几分温柔,双胞胎是小小的套装加领带,漂亮的三口人。

交叉询问那天则是深兰套装,非常职业,非常郑重。

两次的着装也是很有讲究。

Madeline的孩子也在看着她和Ed。

谈话一开始相当严肃,以至于Madeline皱着眉头说我不喜欢这段谈话的走向。

而Ed说要去更新誓言时,Madeline的脸都被点亮了,这个反转真是惊喜。

这就是爱情之于女人,可以点燃一切,照亮一切。

Madeline说到for better or for worse时,Ed赶紧说行了行了,你的worst可以放在一边了。

两人重归于好,孩子在门的那边也笑了。

让女儿担心了那么久,如今终于如释重负。

也许正是因为知道了自己的行为被孩子们看着、模仿着,所以最后五人组一同去了警局吧。

这个谎言放在心里太久,已经成了几个女人心上的负担。

缷掉吧,以后不要成为Mary Louise那样的人。

挺主旋律的。

Bonnie给丈夫发了好人卡,果然的,如果有人说你是个好人,下面一定会有but等着。

Renata的丈夫可真是个巨婴,砸得好,是我的话早就砸了,居然等到现在。

完美收官。

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第三季,但自己可以写属于自己的第三季啊。

比如她们是真的去坦白了吗?

会不会坐牢,坐牢了孩子们怎么办?

Ed与Madeline刚刚和好,又爆出这么一个大谎言,他还能原谅她吗?

Celeste的孩子长成好男人了吗?

Jane和Corey有没有未来?

Renata又富了吗?

 7 ) 漩涡

真是太魔幻了,梅姨作为一个人对Jane受强暴的态度(是否真的强暴,还是男方会错了意),对Celeste在家暴中位置的疑问(你是否也是享受这个暴力的过程,你做错了什么让他以为你喜欢这样),对Madeline身高的歧视,真的就如同国内某些键盘侠对类似事件的态度,国内现当下的问题在国外的剧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且梅姨这个角色还跟她们有Perry这层关系,最后法庭上在的发问,那满满的恶意,还可以理解为对儿子的防护。

然而有些无关人员的话甚至比她更恶毒。。。

当然不止这些,Bonnie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得来的冷淡,Mary Louis对Perry小时候的态度可能就是其以后暴力倾向的由来,也同样说明了儿童时期养育者态度的严重性。

当然还有Renata的垃圾老公,搞保姆搞破产,她的这条线感觉没有完全结束啊。

甚至还提到了她的童年,那种深深从低阶层逃脱而绝不想回去的绝望和欲望,也是很有故事的人。

Jane和Bonnie就是被过去拖缠着,一个是被强暴的经历,以致对其他异性都有了排斥,好不容易接受,又发现他跟警察局有联系,好惨,不过还好有一个好儿子。

一个就是被自己童年时期经历、父母关系还有杀人回忆裹挟着,太累了,处于一种纠结的状态,无法挣脱。

Madeline这条线就是在为过去的错而赎罪,Ed真是一个苦命的男人,还提到她是否因为自己没有上过大学而逼女儿去上大学这种事情,是否跟她没上大学没有自信有关,也是很宽了。

甚至也提到她从小对于父母的见闻,真是够毒。

就是个人内心的挣扎和对自己的看法(勺子在学校演技说的那番话,太戳心了呀p.s那段演的也太好了)传奇时常处于一种脆弱无依的状态,不过她也太适合或者说会演这种状态。

看起来特别满意力气,但用力起来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包括那一巴掌以及对法庭上Mary Louis的反击(也有点为母则刚的意思)。

这季相比上季确实剧情弱了,主要都是在五个人的情绪和状态上的变化,纠结于自身,在受到外部侵扰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自我这类问题。

Mary Louis的出现,警察的怀疑,周围人的态度,自身的遭遇,当一切如漩涡袭来,该如何保持原有的自我?

最后就是演技了,尤其是传奇和勺子,有几个段落表情的变化,状态的体现真的是绝了啊!!!

然后梅姨啊,就属于那一种,在某种表演方式里登峰造极的例子,但是经常看还是会腻的啊,最后期待艾美继续横扫了呀!

 8 ) 第6集 The Bad Mother

IMdb上一集的评分8.3,这一集就直接飙到了9.2。

法庭戏太精彩了,妮可-基德曼可谓光环加身,在这一集的表现秒杀所有其他女星。

显然,Mary Louise雇用了私家侦探跟踪Celeste。

当Mary Louise的律师展示了酒吧男子在Celeste家的照片时,我还不以为然,因为已经料到对方会拿出这个。

而当更多的照片拿出来时,我真的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妮可-基德曼把这种意料之外的震惊格外真实地显现在屏幕上,让我和她之间有了某种感应,woman to woman, and mother to mother.Mary Louise方面对Celeste的态度,就是当今社会对女性受害者的态度, 一种怀疑的态度。

这种态度在Mary Louise质疑Jane是否是Perry的受害者时,我们已经见识过。

在真实世界更是比比皆是。

“为什么偏偏是你?

”这个问题,在法庭上可以化妆成以下问题。

为什么没有去找警察?

你有没有对他先用暴力——暴力是不是互相的?

暴力会否引向性——女性是否享受这种暴力?

对儿子们及婆婆是否有过暴力行为?

——Celeste本人是否有暴力倾向?

罗列男性照片并指出Celeste甚至记不住他们的名字——暗示对Celeste个人品质的质疑。

此外还有酒精、mixed signal等,时下也总有人建议“女人穿着不要太暴露”等狗屁言论。

《大小谎言》在讲美国某个富人区的故事,但和现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指责,Celeste是慌乱和不知所措的,这是正常人在这种情况下的正常反应。

而在结尾Celeste终于挺直了后背,This is my fight. Let me face it.显然Mary Louise死去的那个儿子,要暴露在法庭上了。

还有一个问题,我以前评论中提过的:Mary Louise是如何把Perry培养成一个虐待狂的。

一些伤疤要揭开,一些往事要重回。

以痛苦回击痛苦,以丑陋迎击丑陋。

以眼还眼。

看看究竟谁是bad mother.Bonnie试图闷杀妈妈(后来证明是幻想),Renata的丈夫出轨保姆,我都是张着嘴巴吃惊得忘记呼吸,当时那副样子一定很愚蠢,今天下颌关节可能要出问题。

 9 ) 大小谎言 演技+剧情

1.妮可基德曼的演技在这一季大打折扣 法庭上的表现差别太大 被盘问时手足无措 演的像个没文化的失足妇女 这造成了极大的人物矛盾 之后盘问别人时的自信和气场才更符合人物 一个律师在被盘问时的表现决不是她演的那样 可以磕巴但当庭崩溃太假了还要提一下她反问律师说了两句how dare you,这演的是个什么东西??

语气柔弱惊恐 根本感受不到她的愤怒 被她演成了一个懦弱胆小的女人 这种女人能当上大律师?

2.这一季对celest的人物刻画也有问题 剧情很多细节不合理而celest的律师在开庭前应该会把所有可能被问到的东西都过一遍的(比如丈夫死和性生活),再差的律师都会 然而剧里表现的明显是没有3.梅尔的演技真的太强了 吊打妮可4.monterey犯罪率太低了是吧 警察都没事干了 这么费力追着一个无所轻重的案子 绝了 更绝的是警察还是女的 身为女性没有共情反而对被家暴妻子穷追不舍 就算假如是妻子推的能怎样??

非要让妻子去做个social service?

5.剧情离谱到Bonnie妈妈都成女巫神婆了6.Laura dern很绝 演技没的说 renata被她演活了 这一季对renata和Bonnie的人物挖掘都很出彩7.心理医生的演技也很绝 全剧演技最差或者说最失望可能是妮可基德曼 这一季她显然没有剖析完全celest这个人物的性格 导致整个表演非常降分 全剧多亏了梅尔演技提升逼格

 10 ) 邪教?被洗脑的丈夫?好莱坞月光女神,光芒背后的撕裂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摩尔小姐) 《大小谎言》第二季回归,这是月光女神妮可·基德曼在50岁时的转型之作,从演员转型为制片人。

因为她的能量,这部电视剧拥有豪华的奥斯卡摄制配置,一众电影咖加持,绝对是今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题材电视剧。

这部剧探索了几位女性在生活中面临的困境——恶意的谎言、友谊的维系、婚姻的脆弱,以及家暴、毒瘤般的家庭教育等问题。

第一季的困境在第二季中不断升级加码,令人大呼过瘾。

两大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与妮可怒演婆媳关系妮可在经历了半生的起伏后,想制作一部如此题材的影视剧,这令人不得不联想到她本人的经历——妮可的过往中有一道全世界都知道的撕裂伤:汤姆·克鲁斯。

这是一段风光、遗憾、伤心并存的感情。

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这段婚姻很拥挤,她们之间夹着的不是第三者,而是在美国社会势力庞大的科学教,阿汤哥正是该教的“王子”,教会内部甚至有“选妃”活动,掌控着“王子”的感情生活。

多年后回首,妮可坦白自己依然爱着阿汤哥,当伤口痊愈后,她终于遇见了现任,乡村音乐天王凯斯·厄本,并组建了儿女双全的家庭。

妮可也演绎了诸多经典影片和角色,成了好莱坞的一道白月光。

事业家庭双丰收,哪有那么容易,光芒总与黑暗同行,再风光的人物,身后都有难以言说的撕裂伤,舔伤前行,才是勇士。

阿汤哥背后的女人?

电影花瓶?

这不是她想要的人生妮可出生在一个澳大利亚的四口之家,父亲是心理医生,母亲是一名护士,家里还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妹妹。

妮可在学生时期就展现出非常强烈的表演天赋,后来因为受到《绿野仙踪》里西方女巫的扮演者玛格丽特·哈密尔顿的影响而励志成为一名演员。

在进入好莱坞并认识阿汤哥前,妮可一直在澳大利亚本土发展。

15岁开始出演MV,16岁时就索性弃学成为职业演员,在澳大利亚奋斗五年后,得到一个前往好莱坞发展的机会。

年轻的妮可非常幸运,在好莱坞接到的第一部片子《雷霆壮志》就是和当时如日中天的汤姆·克鲁斯演对手戏,在戏里饰演情侣的他们爱到了戏外。

一年之后两人结为夫妻,成为好莱坞的金童玉女。

电影和爱情使妮可的走红double加速,但同时也伴随着铺天盖地的恶评。

首先,两人恋情爆出时,阿汤哥是已婚状态,妮可被媒体称作插足第三者。

但很多年后的采访中,妮可谈起这段感情说:“那段关系真的有种在云端的感觉,非常令人陶醉,因为我们当时眼里只有对方。

我当年和汤姆·克鲁斯的关系,就像如今的皮特和茱莉。

那种除了自己的枕边人之外,其他人都不会明白的关系。

妮可非常重视这段感情, 不仅在结婚初期承受了许多舆论批评的压力,还为了阿汤哥和他们日后收养的两个孩子,选择牺牲了很多个人的社交生活——平常几乎不怎么出门,没有重要事情不会外出参加聚会。

那个时期的妮可对世界的感知就是家庭和工作,再没有其他。

在爱情中如鱼得水的妮可,事业却处在一个失衡状态。

火速成名后,除了获得阿汤哥名声的加持,并没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很长一段时间内妮可在大家眼中只是一个花瓶,出席公共场合也只是被冠以“阿汤哥背后的女人”这样的称号。

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野心十足的妮可并没有被婚后生活的甜蜜给迷住眼。

一方面她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阿汤哥的名气让她也能享受到很多一线的好资源;另一方面她也很明白自己的不足——作为一个刚踏入好莱坞的新人,表演经验缺乏,演技也不过关。

一句话,现阶段缺的不是好作品好资源,而是丰富的演出经验和过硬的演技。

结婚两年后,妮可和阿汤哥再次合作,在《大地雄心》中饰演一对情侣,富家女贫穷小子的戏码,两年间演出的磨炼,加上和阿汤哥本身的感情基础,妮可的表演自然、真挚。

这部作品后来成为妮可在好莱坞早期比较有特点的一部。

真正让妮可演技呈现出蜕变的是出演格斯·范·桑特的《不惜一切》,她在里面饰演一个为往上爬而不择手段的蛇蝎女人,片中的男性角色都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中。

最后妮可并凭借此角色拿下当年金球奖最佳女演员的的称号。

“花瓶”的标签开始慢慢撕掉。

但在妮可沉浸于爱情事业双丰收时,有一股涌动的暗流在悄悄影响着妮可和阿汤哥两人的未来,那就是阿汤哥所信奉的山达基科学教。

科学教创始人我曾在之前有关阿汤哥的文章中写到,阿汤哥在第一段婚姻中被当时的妻子咪咪·罗斯带入科学教。

科学教,也叫“山达基教”,它在创立之初极富争议,早在1967年,科学教徒就被宣布禁止进入英国。

并且因为科学教会在船只上将不听话的教徒投入大海,它被欧洲多数港口宣布禁止进入。

科学教位于弗罗里达州的总部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邪教”在美国活了下来,并且势力庞大,资金雄厚,尤其是好莱坞,专门招募那些被现代心理学称为“低自尊”,或者有心理创伤的人,比如长期受先天缺陷困扰,或者突然生重病和失恋的人。

1969年,科学教在好莱坞开始发展明星会员,并把他们称为“Pitchman”,其实就是代言人。

阿汤哥加入教会的机缘,是由他的一个小小的弱点。

阿汤哥从小患有读写困难症,即使成了大明星,仍然受到它的困扰。

科学教教主贺伯特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治愈了阿汤哥的读写困难症,于是阿汤哥成了虔诚的教徒。

同时,为了让阿汤哥成为教会的门面担当,教会把他宠成了“小王子”,并授予了他“自由勇士勋章”,还规定所有人见到他都要称呼他为“Sir”,有种尊敬的意味。

他们动用所有资源为他的演艺事业铺路。

后来妮可的出现,打翻了科学教的如意算盘。

因为妮可爸爸是澳洲著名心理学家,因此教会对这段感情如临大敌。

最后不出所料,妮可不仅没信科学教,反而令阿汤哥和“邪教”渐渐疏远。

他们结婚那几年,阿汤哥开始越来越少参加教会活动,去英国拍《大开眼戒》的那一年甚至根本没与教会联系过。

但妮可和阿汤哥没有想到的是,《大开眼界》会是他们作为夫妻档的绝唱,因为之后紧接而来的是科学教对他们婚姻的致命一击。

2001年媒体突然爆出新闻,汤姆·克鲁斯以“与女方有不能调解的差距”而离婚。

实际原因,大家都知道是科学教在背后作梗。

妮可和阿汤哥离婚后,教会担心以后他的女友们还会“策反”他,所以内部做出决定给他“安排”一个教内的女友。

于是,一场由教会安排的“选妃”大会正式开始。

“选妃”大会悄悄进行了很久,有传闻许多演员如杰西卡·阿尔芭、林赛·罗韩、凯特·波茨沃斯以及斯嘉丽·约翰逊都曾被以为《碟中谍》试镜的理由秘密考察过。

选妃一事真正被爆出的原因,是有个教会会员被教会搜刮了几乎全部财产,而且也被纳入选妃行列,脱离教会后对媒体进行了披露。

而阿汤哥的第三任太太凯蒂·霍尔姆斯仍是一个教外人。

生下Suri后,原以为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但最后还是在教会的作祟下分崩离析。

和凯蒂离婚后,阿汤哥和女儿在凯蒂与教会两边的制约下几年都见不上一面。

后来阿汤哥也曾为了女儿试图离开教会,但都不了了之。

回到妮可,尽管婚变之后各种内幕八卦传得沸沸扬扬,但两人都未曾在媒体前公开谈论过此事。

我在写这篇文章前看了妮可一些大大小小的采访,几乎每次被问到有关和阿汤哥分手的原因,她都会得体又明确地表示不谈这个问题。

直到她和现在的老公凯斯·厄本结婚很长一段时间后,在接受采访时她才松了一点口风说:“我曾爱过Tom,不对外谈这些不愉快的事是对他的尊重;而我现在和Keith结了婚,我很爱他,不谈这些也是对他的尊重。

奥斯卡影后与绯闻单身妮可在去年有关MeToo运动的一次采访中承认,当年她和阿汤哥的婚姻给她带来了很多“保护”,令她在好莱坞演艺生涯的初期免受性侵扰。

以小见大来看的话,阿汤哥给妮可带来的保护除了免受性侵,还有许多其他方面,包括前面提到的妮可早期接戏的资源。

所以婚变之后,对于需要独自面对好莱坞这个大丛林的妮可来说,身心肯定都倍感艰难。

但妮可尽管悲伤,但并不悲观。

整理好情绪后,妮可马上投入到下一个工作的进程当中。

在完成第一阶段的演技打磨之后,妮可开始调整自己的战略方向,将自己第二阶段的重心放在了挑选剧本和角色上。

事实证明,离开阿汤哥妮可也能独自发展得很好。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歌舞剧《红磨坊》中为梦想为爱情与命运抗争的的舞女莎汀;

《小岛惊魂》中为保护孩子而独自面对恐惧和不安的单亲母亲;

《时时刻刻》中二十世纪女性先锋的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

《冷山》中忍受爱人离开、陷入粗砺尖锐生活的富家小姐;

《狗镇》中和欧洲文艺片导演拉斯·冯·提尔一起探索电影的新形式——用舞台剧的极简形式来展现人性的复杂。

这些尝试和磨炼,让妮可真正摆脱花瓶的标签,并进入好莱坞一流女演员的行列。

2003年更是凭借《时时刻刻》拿到了小金人!

这座小金人含金量非常高,要知道在片中和她演对手戏的演员一个是新晋威尼斯影后朱丽安·摩尔 ,另一个则是十二次被提名奥斯卡、两次拿奖的梅丽尔·斯特里普!

最后因为三人都太过强大,还诞生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项有史以来的首个三黄蛋。

片中,妮可饰演的是二十世纪最重要女作家之一的弗吉尼亚·伍尔夫。

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贴近真实的伍尔夫,妮可拍摄全程都戴着定做的假鼻子,最后几乎看不出是妮可本人。

除去外在,伍尔夫本身的敏感、脆弱、神经质气质也在妮可的手夹一根烟、怅然若罔地虚焦凝视中被精准传递出来。

关于妮可这次拿奖拿到手软的演艺巅峰不管是国内还国外报道都有很多,最打动我的还是妮可说起拿到小金人后的一个小插曲。

当时,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回到家快四点多,仍然处在获奖兴奋中的妮可非常想与人分享自己的喜悦,想来想去想到了阿汤哥。

拨通阿汤哥的电话,告诉阿汤哥自己拿奖的消息,阿汤哥在电话那头送上恭喜和祝福。

回忆这段故事时,妮可脸上充满美好的表情,好像一个小女生在和你分享秘密。

看完这段采访的我第一反应是妮可还是爱着阿汤哥的啊!

后来细想,不管当时的妮可还爱不爱阿汤哥,这通电话也很情理之中。

因为从妮可踏进好莱坞开始,阿汤哥陪伴和见证了妮可从花瓶,通过锤炼演技逐步发展、上升的各个阶段,这中间的情感肯定不只是爱情那么简单。

所以当走到人生最重要的里程碑的时候,阿汤哥能够在场对于妮可来说一定意味着许多。

实际上,那时的妮可也确实还爱阿汤哥。

离婚五年后,妮可在一次采访(也很爱接受采访)中非常坦白地说:我曾经很爱他,现在仍然爱他。

事业上变得独立并走上巅峰期的妮可,爱情上却陷入泥沼。

和阿汤哥分开五年的时间中,妮可再没有遇到一个让她爱或被爱有超过阿汤哥的,也没有遇到一段长久的感情。

而在外界看来,和阿汤哥分道扬镳的妮可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绯闻单身女郎。

例如,拍《冷山》时被媒体爆出和同剧组的裘花生出暧昧,并导致了他和妻子的离婚;

之后媒体还报道妮可在和黑人歌手Lenny Kravitz交往期间,两人其实有秘密订过婚 ;

英国歌手罗比·威廉姆斯向媒体承认自己在2004年有短时间和妮可交往过;

妮可自己则在《肥伦秀》上说曾经有两次向肥伦示好,但被肥伦误解意思...

这一时期的妮可,一方面放不下阿汤哥,另一方面又太想被爱,以至于不断在自己筑起的矛盾围篱中打转。

贤妻良母与制作人新星真正的爱情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2005年,在洛杉矶举办的澳大利亚周晚会上,妮可作为澳大利亚最杰出人物而被邀请出席,同时出席的还有导演兼演员的梅尔·吉布森,以及妮可未来的老公澳大利亚乡村歌手凯斯·厄本。

凯斯·厄本是澳大利亚著名乡村音乐歌手,出道20多年,在音乐圈战绩不凡。

两次格莱美音乐奖获得者;在美国发行的第一张专辑就拿下白金唱片的称号;多次在美国乡村音乐排行榜中位居首位。

晚宴初识的两人在妮可看来并没有很来电,因为整个晚上凯斯·厄本没怎么关注她。

后来厄本回忆说,其实不是不想,而是还不能。

因为当时厄本和超模妮奇·泰勒还处于恋爱关系当中。

6个月后,恢复单身状态的厄本和妮可开始约会了。

约会内容也很简单,不是在纽约上东城骑着摩托车出去兜风,就是在纳什维尔过过田园生活。

两人在厄本05年举办的巡回演唱会期间也都黏在一起。

交往几个月后,妮可和厄本在05年年底订婚,到次年6月正式结婚。

两年之后,两人迎来了第一个孩子的出生。

从结婚到迎来小孩,再到现在,原本不被大众看好的妮可和厄本一起走过了13年。

在被问到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时,妮可说全家人会一起开家庭会议,用很长时间去决定要不要这样做,比如妈妈是否要去拍电影,或者爸爸要不要去做自己的事。

看来事业婚姻来两手抓的女性,成功的要素是一样的,就是和伴侣不断沟通,在沟通中取得相互支持。

硅谷一姐Sheryl Sandburg也分享过同样的心得。

尽管妮可在努力在寻求两者平衡,但放在电影上的精力还是少了很多。

在接拍的商业电影中拿着高昂的片酬,却表现平平,妮可再次回到了舆论的风口上,媒体毫不客气地称她是票房毒药。

面对这样的评价,妮可开始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三次规划。

这一时期的她拿过奥斯卡影后,体验过好莱坞的好坏种种,已经练就了一双非常敏锐的眼力,能清楚地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以及什么样作品能获得青睐。

于是,她决定开始走到幕后,尝试以一种新的身份去完成一部作品。

2010年,妮可以演员兼制片人的身份参与到新片《兔子洞》的拍摄中,影片聚焦在一个丧子母亲怎样消解悲痛、走出阴霾的情感转变之上。

第一次身兼演员和制片人的妮可凭借这部片子提名当年奥斯卡奖、金球奖、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的最佳女主角。

时间来到2017年,全球各种平权运动风起云涌,哈维·韦恩斯坦性侵事件的曝光催生出好莱坞声势浩大的MeToo运动。

一时间有关女性主题的影视创作成为好莱坞最有吸引力的卖座点。

17年大火的《三块广告牌》就是代表眼力极好的妮可,早在此之前就开始着手准备,她和瑞茜·威瑟斯彭两人联手制片监制了一部迷你剧《大小谎言》。

这部剧围绕在三位女性的婚姻、友谊、生活展开,然后一层一层扒开展示她们各自情感、婚姻背后的黑暗面——背叛、性侵、暴力、谋杀。

2017年2月开播后,因其流畅的剧作和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而大受好评。

还在17年的北美颁奖季上横扫多个奖项,妮可还首封视后。

总而言之,《大小谎言》成为了年度爆款。

这一年除了《大小谎言》,妮可同时有四部作品问世,并且它们还同时入围戛纳电影节,其中有主竞赛单元的《牡丹花下》、《圣鹿之死》和展映影片/剧集《派对把妹秘诀》、《迷糊之巅》。

50岁的妮可·基德曼在时隔15年后迎来了事业第二个高峰。

50岁啊!

和当年拿下奥斯卡的情形不同的是,这次她除了是台前的演员还是幕后的制片人,并且个人的感情生活都美满幸福。

回顾这一路,从走出阿汤哥之殇到嫁给真爱,再到迎来事业第二春,妮可的前半生是一个女人扛过黑夜后见到的满天星辰。

对待爱人和孩子,能够无私没有保留地奉献自己;对待爱情,即使不断碰壁,也能一直保有对爱情的期许,不断寻觅生命中真正的那个Mr.Right;对待事业,从花瓶到合格演员、再到奥斯卡影后,最后到制片人,每一步都能审时度势,看清自己不足的同时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样的妮可,仍然未来可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摩尔小姐)

《大小谎言第二季》短评

纽约客这个剧评写的太好了!敢于在一片叫好声中说出几个重点。首先剧情上讲第二季就比第一季弱很多,所谓的几个谜点拖拖拉拉也生硬。人物上面monterey 5和几位老公都像小婊子一样或者说小朋友一样闹情绪,Renata很可爱,但是只有7集竟然也有重复不完的暴躁点。最后拍摄上,画面确实很美但看着总觉得哪里不舒服,始终找不到说不出原因!!!原来是因为传言让马克瓦勒后期重拍重剪了很多阿诺德拍的片段,为了和第一部风格相符,还说剧组本来就这么打算的,只是一开始没告诉阿诺德,这个剧组做事我是看不懂了。哎反正挺失望的第二季,只怪第一季把标准设得太高。 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culture-desk/the-disappointing-emmy-baiting-fin

3分钟前
  • CoolBean
  • 还行

梅姨为什么要接这个角色,与女主作对的动机刻画得不明显,剧里只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事逼而已,最后五个人的觉醒也是莫名其妙,除了邦尼都没有足够的铺垫,为了下一季有必要吗?

5分钟前
  • 徐二三
  • 较差

这季真的…抱了很大的期望,结果几次都看不下去,可以说是又臭又长了…弃

9分钟前
  • allison1990
  • 较差

整个一季都是在讲女主们撒谎之后多么挣扎,但是七集啊,都是这个实在受不了,毫无剧情推进和悬疑感

11分钟前
  • 那些鱼怎么办
  • 较差

没有第一部好看,第二部好累,每个人都在崩溃,虽然同义词可能叫做释放,但是真的很压抑

13分钟前
  • 蜗牛和包子
  • 较差

是不是小说改编一到编剧上阵就得折!为什么要有第二季啊 之前定位迷你剧还得了艾美的迷你剧奖 现在搞个第二季难道不算骗人吗……整个第二季剧情真扯淡,看结尾好像还有拍第三季的野心啊 wtf

18分钟前
  • 辛红孩儿
  • 较差

第一集梅姨的演技就可以直接给艾美奖了。第二集四大女主集体飙戏,有伤心的哭,有发疯,简直了,又要横扫了吗? 挺佩服这样的编剧的,没有了原著的指引,仍然可以将线伏的这样好。剧集过半,看起来很多无关的剧情都聚到了一起,暗流涌动,每一集都在抓人,每一集都有一个小爆点,不论是影后之间的飙戏,还是五个主角各自的心事,高低起伏,应有尽有。不似某些剧惯于把所有drama堆到最后两集一次爆发,让人觉得一下子过于紧张而不够过瘾。期待结局。最后的两场法庭审问真是紧张刺激,这一季不像上一季有一个谜团能一直萦绕,只有一个谎言,一个事实在不停地出现,惊喜度不如上一季,婆媳的飙戏倒是挺棒的,第三季可能会烂,希望及时收住,要不就得贡献出更棒的剧本。

20分钟前
  • 我们的大大太阳
  • 力荐

后两集婆媳法庭对轰辩论极其精彩。要说婆媳大战,实在也比不上人家,大陆是吵吵闹闹乱折腾,这里是冰入骨髓的撕,“刻薄”云天,极品婆婆,招招致命。梅姨这演技,啧啧,实在没办法挑剔的。当代社会,对每个早已独立的个体而言,婚姻制度是有多脆弱。9.1

23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好无聊ww斗恶婆婆真的不想看

24分钟前
  • 生锈发条
  • 还行

我甚至认不出来这是大小谎言第二季。

28分钟前
  • augustus
  • 较差

好喜欢五个女主,尤其是瑞茜和邓恩两个戏足的,最有钱的破产,最得理不饶人的变没理,这种反差剧情有意思

30分钟前
  • 伏伏伏伏伏的馍
  • 力荐

非常神经质

35分钟前
  • 少冲
  • 很差

剧作基本不太有Desperate Housewives的味道了,每次六个人一起出现时都会违和得如同超级英雄片。

36分钟前
  • Alain
  • 还行

除了法庭戏没有能看的

3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觉得第二季不该被拍。主线剧情太弱,而且是建立在一个不应该成立的道德事件之上(隐藏集体杀人不报,而且并且忍受道德折磨)。人物依然精彩,但是强弩之末。

42分钟前
  • 绿小野马
  • 还行

最后两集直接将剧集的主题推向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但是前几集实在太像社区肥皂剧了,相比第一季有失水准。

45分钟前
  • 石墙
  • 还行

这季应该是想要探讨一个谎言给5+1个人带来的创伤吧,但完全没在focus这个主题,变成了恶婆婆战儿媳???但Ed这个角色也太好了吧

47分钟前
  • 山人阿苍苍
  • 还行

meh

48分钟前
  • Konec
  • 较差

不明白为什么还会比第一季分高,完全就是水准不在线啊,面对着梅姨这张脸到底是谁在尬吹???

53分钟前
  • YWEEKLY
  • 还行

3.5星吧。最后去自首的结局不喜欢,仿佛国产剧强行有一个“正确”的选择。而且Celeste拼了命要到的抚养权,难道不会因为包庇/做假证之类的事情而再次失去?之前捂得这么严实不就是因为这点吗?还不如就背着这个有shelf life的包袱结尾,正如Celeste说的The lie is the friendship. 幸好最后Ed没有跟Tori发生什么,不然也太毁形象了,而且Tori这个突然而至的爱慕也太奇怪了,之前都不认识,见了几面就这么attracted了?以及Corey虽有点weird过头但总的来说还是很可爱,不过他是不是也代表了一种刻板印象?单身妈妈遇到温柔体贴小鲜肉,孩子还跟他处得特别好之类的。最后,后知后觉意识到Mary Louise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演的…这个剧有多少奥斯卡影后哈哈…

57分钟前
  • 南瓜不说话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