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他的《第一滴血》,当时引进的国外片,必然经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一道审批方才修得正果,得以引进,主题得说资本主义糟。
读初中的我们,看到史泰龙从悬崖一跃,如大鸟一样飞向自由,我们受虐的心,这才顾得上喘口气,忍无可忍,懦夫变成了英雄,将各路牛鬼蛇神如砍瓜切菜一般扫得一干二净,心中的喧闹,如同听到老师宣布放假一样。
从此这个英雄,就在我心中住下来了,他与我一样平凡,当我心中有不平时,就会从我心里走出来,目光坚毅,义无反顾。
后来在录相厅中,陆续看过《跨越颠峰》,《龙出升天》,《绝岭雄风》等,无论那一次,史大哥都没让我们失望过,每次看都有酒足饭饱的满足,按现在说法,正能量充满全身。
后来,史就失踪了,直到几年前的《第一滴血4》,史泰龙把愤怒的子弹一无反顾地倾注到那些杀人恶魔身上,怒火把他们的每一块肉撕成碎片,让他们万世不得超生,这个久违的英雄仿佛从不为人知的远方又回到了他热爱的故乡,故乡有亲人、粉丝。
之后的《洛奇5》同样让人热血澎湃,《敢死队》2集都是去影院看的,为了支持心中的英雄,好人太多,几个小流氓掀不起什么大浪,没有提心吊胆的操心,只有猫捉老鼠的得意,反觉情节平淡。
一直以为史独来独往,不招人待见,看到他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真为他高兴。
《爆头》应是去年的片了,没看,一则觉得一下子冒出这么多片,肯定滥竽充数,二则,有评论,反应一般,我看电影没多少主见,也是墙头草。
周末用来打发时间,没想到喜出望外。
这是史的回归篇,史一直在塑造这类型的人,因为官僚、不公正,对政府一直没有信任过,他就是我们武侠小说中,快意恩仇的侠客,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人生能如此,那真是快事啊,有这么个偶像,可以使我们平淡无奇,低声下气的人生,还有些许光亮,一路挺你,史哥!
文/柯笔哈迷对我们年轻的一代人来讲,史泰龙的篇章早已经是过去式,《洛奇》和《第一滴血》也已经是远古的不能在远古的电影,虽然像《敢死队》这样的电影依旧延续着史泰龙的不老神话,但永远是肌肉棒子的肉搏看多了不免让人有些乏味。
《赤警威龙》原译名为《爆头》,可能总局觉得直接译名非常暴力不容易被接受,所以改了一个这么唬人的“复古”名字,宣传海报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格,但我确定的是,这真是一部今年刚出的新电影,而且内容画面还是蛮充实蛮刺激的,如果你喜欢像《飓风营救》、《非常人贩》之类的电影,《赤警威龙》应该也会是你的口味,当然,如果你也是《速度与激情》忠实影迷的话,你也一定会因为喜欢一个人而喜欢这部电影。
不得不说,史泰龙作为一位标杆式的动作巨星,尤其是67岁的高龄现在依旧活跃在大银幕上,我确实佩服他这种敬业的精神,但是凡是以他为噱头的电影几乎都不会成为推动我去电影院观影的动力,《赤警威龙》本也是如此,可是双雄戏从来都不是靠一个演员的表现来支撑起整部作品的,况且这次,我对美籍韩国演员成康真的是情有独钟。
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看到任何一部外国大片出现了亚洲面孔(无论是中日韩哪国),都会觉得特别亲切与自豪,成康的出现丰富了《赤警威龙》的元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凭借了黄种人的情结打开了亚洲市场。
还记得《速度与激情》里面的“韩”么?
酷酷的又感觉些许颓废,这次他在《赤警威龙》着重强调那个“警”,戏份加重了不少,甚至是全片的非暴力部分基本是由他撑起来的。
这也并不是说成康在戏中没有打戏,毕竟跟史泰龙是搭档,没点身手也是不容易混的。
当他被追杀时,身中一枪;当他与警方联络时,被同事出卖;甚至当他为安全起见动了史泰龙配枪的撞针时,这种猪一样的队友也还是免不了挨史泰龙一拳。
被耍被打被出卖,全戏的脏活累活都成康一个人全包,其中还包括他与史泰龙女儿一段微妙的感情戏份,可见成康才是这部电影里表现最丰满的一个角色。
很少见到大反派被自己的小弟干掉的,杰森莫玛就做到了,杰森莫玛何许人也,蛮王柯南是也,魁梧的硬汉形象,他的现身就注定着一场场激烈的肉身搏斗。
其实这类电影的卖点本身就在于动作,在这个层次上,几乎很难划分好片与烂片的界限,只有打的精不精彩、激不激烈之说,杰森莫玛与史泰龙的多次对决能使观众的荷尔蒙大爆发,成康看起来的小打小闹其实也充满了惊险与刺激。
一个老杀手的自白,一个新派力量的崛起,史泰龙与成康的搭档,性格互补,也时常能够擦出各种冷幽默的火花,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史泰龙的肌肉棒子和那亘古不变的肉搏技巧,成康在影片当中的表现绝对会让你眼前一亮,其实我对这类的动作电影一向不会奢望太多,只要拿着爆米花进电影院能够让我看到“爽”的感觉,就足够使我满意了。
很多人没有看懂这个片子,首先一大堆非白人族裔演员,故事发生地是黑人聚居城市新奥尔良,坏蛋是个来自非洲的知识分子开发商,整个腐败的公检法部队,加上80年代风的动作场面,完全的是史泰龙式的烙印。
虽然从票房上和敢死队不好比,但是无疑表达了史泰龙大叔的雄心壮志老子不是靠插科打诨和弄一帮徐娘半老的兄弟来捞金,老子也可以拍出点深度,和当红的打手对打,身上暴暴80年代的青筋。
音乐挺有奥尔良风味,整个剧情完全的史泰龙风格,简单一句“干死你”风格,但是里面又蕴含了一些讽刺和挖掘社会阴暗面的意思。
熟悉和喜欢80年代史泰龙电影的,值得回味,不喜欢的肯定认为是无脑打打杀杀。
1.多年杀手,一个开两枪不致命,还让人起来差点把自己干掉;一个就因为一个纹身就心慈手软,不会笑的豆腐心。
2.华盛顿特警来新奥尔良,先被警察收了枪,又被警察追杀差点送命。
然后背着救自己的人,和警察联系。
缺根筋吧。
3.如先知般的手机那端,完全是游戏画外音的提示能力,太强大了。
4.黑老大通过律师找中间人,再找杀手杀人,完成后找人杀杀手,最后又想干掉杀杀手的人。
这种不管好用不好用,有关联的全灭口的做法,最后不就变成孤家寡人了吗。
5.Keegan去酒馆杀Baby Jack,门口一众手下就这么看着他径直走进去,既不阻拦,也不跟随。
Keegan杀完人出来,哥几个还在那喝酒聊天,然后团灭。
真给黑社会丢人。
6.Keegan的性格塑造的不错,这让最后弃枪决斗有些说服力。
但决斗的过程,却有些力度不足。
而且最后还是被赶来的Taylor Kwon爆头,就有些“人家跟你公平决斗,你跟人家玩阴的”之感。
Stallone一如既往的扑克脸,而姜成镐基本全程便秘脸,一副苦大仇深感。
其實這片子就是史老爺子一個人噠獨Show其他人都是大綠葉兒。
劇情也沒特出彩但我就是情不自禁噠喜歡這種去妳媽信不信我弄死妳丫噠這種感覺。
前兩天還看暸退休州長Arnold噠The Last Stand。
倆人老愛較勁就連新片兒噠感覺都差不多...要非說出誰噠更好還挺難。
眞噠是難分伯仲。
倆人打鬥噠兇殘程度也都是一個級別噠。
要我說這倆人兒乾脆合一塊兒幹吧...
上次看了《虎胆龙威5》又看《背水一战》,老布鲁斯被老阿诺完爆;前几天看了《red2》今天又看《爆头》,老布鲁斯再一次被老史爆粗翔。。。
老史找来韩,辈分有差距但韩可是有分量多了,两个家伙一起,真欢乐。
比起老布鲁斯的老少配,后者简直不值一提啊!
“救她回来,给他们东西,然后让他们死!
”靠!
真是干脆!
我喜欢。
更别说有辣么多熟悉的脸孔。。。
《疑犯追踪》中来了“肖”,结束《迷失》的“ Eko”,那个大块头是《冰与火》的?
杀伤力绝强。。。
还有一个《断箭》之后几乎销声匿迹的那位小哥。
不要在意细节,有上面这些,足够了!
PS:森马“赤警威龙”,真难听。
“爆头”多好!
《赤警威龙》的导演是沃尔特·希尔,说起这个名字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太熟悉[有些陌生],但如果提及他的作品,相信所有的影迷们都非常熟悉。
《异形》三部曲,换了包括卡梅隆在内的三个绝对大牌的导演,但一直不变的是编剧沃尔特·希尔;科幻巨制《普罗米修斯》他则担当制片人,这样一位堪称是“异形之父”的人在好莱坞也绝对属于大咖级别的人物。
演员方面,史泰龙自是不必多说,影片[除此之外]还集结了《速度与激情》系列中的亚洲车神成康,片中他将[将与]搭档史泰龙制造出不少另类喜感,[;]同时还有“新施瓦辛格”杰森·莫玛,这位猛男将是史泰龙最大的对手,[。
]集结这样一批好莱坞明星们,相信片中枪战、爆炸、暴力格斗还有极速飙车这些绝对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在影院排片栏上,《赤警威龙》匆匆的来了,也注定要匆匆的走了。
它挥一挥衣袖,没带走多少票房。
它甚至不如《开心超人》受欢迎,更别说那些或好或烂的热片了。
假设放到上世纪90年代,它将是如何境况?
我们可想而知,同时也暗暗叹息,是它生不逢时,还是已经时过境迁?
赶着要下映的趟,我看了个深夜场。
整个影厅就两个人,除我这个戴眼镜的大叔外,还有一个戴眼镜的大叔。
影片默默地放着,我们默默地看着。
没有惊喜,没有喝彩,甚至没有丝毫态度。
影片散场,观众默默离场,仿佛这世界不存在刚才的90分钟。
世态炎凉,人情淡泊。
但大叔们还是怀旧的,我顶着山城酷热的夜风,冒着超速驾驶的风险,飞驰在前往影院的路上。
对昔日热血怀念的憧憬,冲淡了已近深夜的倦意。
我是来看望旧日英雄史泰龙的,就像去拜访一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虽然离上次《敢死队2》的分别也不算太久。
大叔们始终怀念着这些老爷爷,就像你们10年后仍然会怀念喜羊羊一样,但肯定不会像10年后你们抛弃郭敬明那样。
因为,20年前的史泰龙,红火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喜羊羊与郭敬明,也远远超出了你们的想象。
那些渐渐老去的动作英雄们,就如一只只沉落海底的船锚,锈迹斑斑,没了锃亮的油漆,少了鱼儿的关注,默默躺在残骸堆里,等待着难得一见的捞起;他们也像一个个箱底的柚子,体态逐渐臃肿,果皮却日渐松弛,长久不见,翻出来一股浓浓的陈皮味。
都说“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最悲哀,其实英雄迟暮也是蛮可怜的。
他们纷纷挣扎着在银幕上亮相,展示着依旧强壮的身体与仍然敏捷的身手。
可在我们看来,身材从4:3拉成了16:9,动作仿佛变成了慢镜头,只有那额头的皱纹变成了3D镜头。
史泰龙沉寂多年终于咸鱼翻身拍出了《敢死队》;阿诺州长卸任前后客串了两部《终结者》;布鲁斯·威利为了装年轻,找来更老的老人们弄了部《赤焰战场》,还在很多《XX2》里客串着光头老特工;尚格云顿与斯蒂芬·席格居住的星球要以地球5倍时间才围绕太阳转上一圈,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每年一部的DVD电影上映频率……老人们忙碌着,打拼着,甩着渐渐僵硬的膀子,迈着略显笨重的步子,揣着脂肪渐多的腰子,哼着快老掉牙的调子,依旧占据着一部部影片中光线聚焦的位子。
只是光线变得越发黯淡,有时是侧光、偏光、闪光、萤光,甚至是反光。
《赤警威龙》里,史泰龙教科书式的演绎着动作英雄的迟暮之作,它们所应该具有的一些要素一个都不能少,也的确多不出什么了。
1、 导演老派,剧情怀旧这一次,史泰龙请来了沃尔特·希尔,这位曾执导过《红场特警》《不败枭雄》的动作片导演上一次执导筒都是12年前的事情了。
从这种角度来看,他比史泰龙老迈多了。
你也可以由此想像该片的剧情与叙事手法有多么的老套,换个好听的说法是怀旧,换个难听的说法是导演时光倒流僵尸化。
并不是每个老派导演都可以成为西蒙·韦斯特和詹姆斯·卡梅伦,他们妙手回春的几率就像他们获得导演合同一样难得。
2、 动作不够,装备来凑从《敢死队》中,史泰龙尝到了甜头,他翻出了众多的军火装备,以弥补他肉搏的老迈。
阿诺一直就喜欢滚筒式重机枪,在《背水一战》中他又吃起了老本。
布鲁斯·威利永远在找麻烦,或是麻烦在找他,与之同来的是不断的爆炸、爆炸和爆炸。
在这次《赤警威龙》里,史泰龙爱上了大口径手枪,Bang、Bang、Bang充斥着整部影片,单一的重复完全没了竞争最佳音效奖的资格。
3、嫌我太老,秀秀肌肉对于史泰龙来说,这个可以有,虽然肌肉们长得越来越像不会笑的铁块与砖头。
它们没了胶原蛋白,没了光滑弧度;它们虽不至于松弛,但也紧绷得就像干涩的月球,陨坑遍布还带着不明就里的刺青。
可相对于前任健美先生兼州长与光头McClane来说,它们已是那么的骄傲与年轻,它们像巧克力块似的嘲笑着阿诺的大腹便便与布鲁斯的雪白背心,这个他们真没有。
20年前的史泰龙身材健美但不笨重,如今的史泰龙虎背熊腰、脖子爆粗,上半身从黄金分割的等腰三角形快蜕变成等边三角形了。
显得日益变小的头部依然保留着冷酷的表情,只是这面瘫的毛病已发展到了胸肌与腹肌上。
好歹也是67岁的老人了,能保持如此身材已是难能可贵,偶尔把资本拿出来秀秀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义务。
4、 节奏不快,音乐狂奏老派动作明星们总是要和重金属音乐相伴的,这样才能照亮它们长期日光浴后骄傲的古铜色皮肤,以及皮肤上那与累累伤痕作伴的各类纹身。
尽管英雄们动作不如往日般灵活,面容远无当年俊秀。
但他们呐喊的嘴依旧轻狂,摇滚的心同样热烈。
于是,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翻出老歌,哼起旧调,让八九十年代的音乐响彻影院。
5、 青春不再,拉上新秀老人们也知道,就靠自己那点儿铁杆粉丝,很难撼动小时代们的票房大山,也无法举起招揽看客的广告旗帜,就算脱光上衣露出钢铁般的肌肉也吸引不了宅男腐女们的一次回眸。
他们妥协了,让步了,以提携新人的名义,惺惺作态的拉几个新人上了老迈的破船,还故作深沉的告诉你:这是船票,我只看中你一人。
其实呢,内心的潜台词是:快给我耍帅、卖萌、露肉,因为这些我不屑于干了,也没法干了。
所以,我们在《敢死队2》里看到了利亚姆·海莫斯沃斯,也在《赤警威龙》里看到了新蛮王杰森·莫玛。
靠着小字辈们的青春,拉拢了一帮原本对有表情会死星英雄们毫不感冒的新世纪影迷。
6、血腥开路,枪枪爆头从《兰博4》开始,史泰龙就走上了血腥到底的不归路。
他深知当第一滴血留到第四滴时,越来越宽的银幕上不变成血海尸河是没法拉那么多观众一再的看他扎着红头巾耍锯齿军刀的。
于是他祭出了重口味,端着重机枪把各种肤色的乱匪打得血肉横飞、支离破碎。
他似乎对一种叫“尸块拼图”的游戏开始上瘾,不弄成上百块儿他都不好意思喊CUT。
他还为一种叫“活人打孔器”的产品代理直销,在每部电影里都卖力的推销着,不在对手身体上打上密密麻麻的筛子他绝不罢手。
在《赤警威龙》里,他更是枪枪爆头。
但他不应该把这部电影卖到中国,他根本了解我国相关部门的审核口味。
这样一部原名《爆头》的电影,硬生生的被剪成了《消失的子弹》。
每当史泰龙冷冰冰的举起大口径手枪瞄准对方那含苞待放的头颅,轻蔑的扣动扳机,BANG的一声过后……就没有以后了。
观众只能张大嘴巴两眼空空地盯着下一组镜头,脑补着敌人脑袋开花的重口味片段。
看来,观影一部史泰龙的片子真是烧脑超过诺兰的作品,没有足够的想象力还真没法连续的看下去,因为你会纳闷那些坏人都闪哪儿去了,到底被主角干掉木有啊?
木有啊?
望着录像厅时代驰骋江湖的动作英雄们垂垂老矣的面容、不复当年的身手、日渐老去的背影、以及风光不再的号召力,我们只能感叹,年华的老去是那么的残忍,青春的流逝是那么的无情。
除了我们这些大叔还在默默的力挺着不服老的你们,天下还有何人能识君啊?
有人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我要说“每一个过气动作明星的背后都有一群默默支持他的中年怪蜀黍”。
我们永远给你们扎起!
雄起!
昔日的动作英雄们!
为了纪念我们共同度过的录像厅光辉岁月,为了笑傲我们热血与共的一块五快意江湖。
加油吧!
英雄们。
刚把的!
怪蜀黍。
大叔67岁了还能拍这样的打片 确实不易 但是 影片中各种让人一看就知道下文的剧情 有点对不起观众 说实话 今天刚去电影院时还满怀期待 看了之后不得不吐槽啊 电影中的各种不合理 或者说是令人费解的桥段 怎么解释?
前面的就不说 后面打斗的那一段 尼玛一颗子弹的能解决的事 非要来一场所谓的对决?
更戏剧性的是断眉杀手最后被权射杀了 ...整部电影故事充斥着70 80年代的色彩 大叔 不是第一滴血的年代了!
学学施瓦辛格吧 别搞得晚节不保
眼看就要70岁的史泰龙,在《敢死队》和《第一滴血》中折腾的算是够可以了,楞是凭借一把老骨头加上一票肌肉男,在无数拳脚和烟火的衬托下,大有雄风再起的架势。
但之后上映的《新特警判官》没见到他的身影,反而出现在这部电影当中,在看完之后不得不说好莱坞实在是非常的现实,无论你过去的岁月中有多么的辉煌,如今虎落平阳想拍片,对不起你只能演一些小投入的边缘制作,能赚钱固然不错,不赚钱投资方也无所谓。
这部电影看着看着,就出现了那种粗制滥造的特效画面,无论是枪战还是特技都显得相当的假,绝对是那种一眼假的画面,跟大制作电影的差距相当明显。
而史泰龙除了在电影中摆摆POSS,展示展示略微有些发福兼松弛的肌肉,以及那身扎眼的纹身之外,没有太多劲爆的场面出现。
所以呢,只能说这部电影,只能是我这种从小看这他的电影长得的忠实粉丝,勉强拿来凑活这看看!
神马玩意!绝壁烂片,如果不是为了支持史泰龙,尼玛,我打死都不会看完!!!首先故事讲的不清不楚,打戏节奏也不完整,只有最后两个人用斧头打的还算亮点,要结束的时候,竟然被爆头了,这尼玛是闹哪样?!
阿诺德施瓦辛格《背水一战》,布鲁斯威利斯《虎胆龙威5》,史泰龙《爆头》。三个老男人纷纷发新片,不禁让人觉得好莱坞动作片明星是否也青黄不接。三部戏不约而同的都出现了一个自我嘲讽的关键词“OLD!”这部戏情节简单到大脑不需要拐弯,每过十分钟一段打戏,就连画质也有一种80风。向老家伙们致敬!
我觉得挺好,嘻嘻
史爷爷老了竟然有一种阿部宽式的蠢萌感~怎么办 萌的一脸血啊......棒哥这次不错哦~比速度激情里有爱多了.....闺女是个猫科小美人~~我喜欢><~~~~~~
史泰龙真的老了..但是60多岁还能这样真的也算逆天了..很老套的枪战片..暴力~但是我就是很喜欢这种老套的感觉 很爽~
老史老了,不是人老拍片就复古。。。无脑动作迟缓,唯独老史吐槽警察和大混混样还满有意思滴。。。
原来主演是史泰龙啊,我还以为是杰森斯坦森呢。同为复出的个人的片子,看看别个施瓦辛格,史泰龙只有掩面的份儿了。
冲着史泰龙才看的,如果是第一次看史泰龙的电影肯定会觉得很好看,不过这次看的感觉还行。。。
史泰龙老了老了……正如电影里说的“You were history.”不过还能在《敢死队》里打打,比起施瓦辛格还算不错……
冲原片名爆头去的,以为是刺激的B级片,结果磨叽的跟迪斯尼似的
顺便过来给史泰龙打分。见不得那些一句又一句“老掉的史泰龙”“老了,打不动了”的评论。国人的观影素质真心一般!每个人都会老去,美人迟暮也好,英雄暮年也罢,都还有各自精彩,何况同龄人比较,依然是美人,依然是英雄。不过,此片剧情确实一般,好故事可遇不可求,且看且珍惜!
马王大战史泰龙,比阿诺背水一战无趣多了。“绝不能相信不在乎钱的人!”
10年前下载的电影现在才想起来看,剧情中规中矩,一部没有悬念的动作片,打斗枪枪爆头,最后两个大块头史泰龙和海王徐锦江的打斗还算可以。
作为B级片来说还是蛮好的,超级杀手和傻逼警探捣毁犯罪集团的故事,或者说关于复仇的故事,最后棒子说史泰龙老了,哎,老爷子拍一部少一部吧,看的都是怀念,正如片中说的死去的不过是些不值得怀念的垃圾
看到“卡奥”把枪甩了用拳头跟老年史泰龙决斗,只想到一句话:不做死就不会死……
你的眼神是如此的特别,惺忪中的冷漠却是如此坚韧。。
好看的动作片越来越难找,现在的要求只是“能看下去就好了”
与亚洲人搭档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只是为了怀念而看史泰龙。
老派,总感觉迟钝慢半拍,史泰龙廉颇老矣饭吃不上了!
故事很一般,发型很差劲,不过小折刀耍的真顺手,最后的意思是说你再能打也不行了,还是得来发子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