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歌德之烦恼
Goethe!,少年歌德,Young Goethe in Love
导演:菲利普·施特尔茨尔
主演:沃尔克·布鲁赫,米里亚姆·斯坦因,亚历山大·费林,莫里兹·布雷多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0
简介:歌德(亚历山大·斐林 Alexander Fehling 饰)出生在一个家教甚严的家庭之中,父亲一直希望儿子能够研习法律走上权衡公平与正义的道路,歌德选择听从父亲的话,进入法学院深造。然而,歌德内心的文学之魂一直都在蠢蠢欲动,在学习法律期间,他将大部分的事件都放在了文学创作之上,成绩自然一落千丈,并且最终被学校除..详细 >
或许看多了各种名著中为了所谓爱情不顾一切落得悲惨下场的主角,这部里女主的清醒深得我心。虽然清醒决绝,但也真诚坦率,爱的时候她会热烈而勇敢地奔向他,面对现实作出抉择时,她会做出相忘于江湖的勇敢决定。她帮他出版了那部成名作,那封他写给她的,最后一封情书。他成为享誉德国甚至欧洲的作家,她成为法官夫人为家人和自己带来安稳的生活。两人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永远在一起,突然想到了那句“被你改变的那部分我,代替你永远留在我身边。”
在B站看的,体验还是不错。弹幕很精彩,每次高潮的时候的那一两句经典诗句,都会让电影升华。还有那个“不允许自杀”的弹幕,让人更能理解他的小说为什么能煽动人们为爱情自杀。电影收录了很多环境音,不只有主人公的对话,画框外的画面也有声音,让人深入其景。8/10分
蛮普通的,也感受不到歌德或者维特的灵魂,一般般吧
比少年维特少了一点什么,增加的那些又不足以成为一个更好的故事。还是给了四星,应为想起了自己的少年,和烦恼。
浮夸的歌德。字幕君说:歌德和维特终于合体了 2333~
“《少年维特之烦恼》使歌德一夜之间享誉欧洲,它引发了青年们的浪漫和自杀潮。”
喜欢看一些伤痕文学,女主太漂亮了
果然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文笔好的人才配忧伤
挺生动的还 感觉调皮可爱
少年爱上了姑娘,姑娘嫁给了别人。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绿蒂需要的丈夫是能够帮她支持家里弟弟妹妹成长,能够按部就班的在社会机制下往上升。歌德就算为了爱情勉强来当一个普通人,最后也会变成两个人的痛苦。所以有的人,是要及时告别的。
可惜了纸剧院…
懦弱的男主,清醒的女主,注定分开
过于自负
这比真实更真,这是文学。
不知道和真实歌德偏差多少。单就本来看,服化道没啥可挑剔,但故事却拍成了三流琼瑶片:女主上一刻还兴高采烈量婚纱下一刻就苦大仇深去探监一转眼又神采飞扬举行婚礼、男配大街偶遇有夫之妇就丢了魂然后自杀、歌德落魄回乡忽然成了畅销书作家得意忘形把女友立即踢脑后……
老套的故事,普通的剧本,普通的剪辑。真的好普通的电影,台词也没有把我带回中世纪的年代感。
现在看时候带着批判启蒙/浪漫的视角(末尾写这部作品引发年轻人为爱而死的热潮) 脑子里是基拉尔的mimetic desire(他如何评仲夏夜中违抗父亲这尊神明的少年爱情不过同质的模仿//一边想到今天因为回家的选择反复煎熬 也是因周围人产生的模仿欲望 但煎熬的真实让我忍不住无理由为自己辩护)以及eliot说哈姆雷特是少年情绪(艾略特的撕扯也是在两者之间 否定少年气和不可摆脱的少年气)//passion足以狂飙突进 但维特这位少年必须死于歌德手中//而安慰在于 在作品中 爱可以永远存留(当然爱情本身可以言说爱情之外的事物)//只是在艾略特的否定当中 令人沮丧的是只剩下挣扎、撕扯 和幻想的透明时间中自我的宁静 或许是自我安慰式的宁静
原声美!
《少年维特之烦恼》改编的电影,维特即歌德,维特自杀了,但歌德没有。
至少爱在文学里(相较于原著《少年维特之烦恼》 更喜欢这一版电影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