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译过一个版本的字幕,电影中拉斯顿说不要买中国制造的多功能刀具,不过实际录像中的原文是:(当插入胳膊,发现骨头划不动时)“Jesus, I tried -- I tried cutting my arm off. I couldn't even barely break the skin with this--this stupid knife. I tried a couple different blades and all I did was just mark myself up like.. I can barely even get any blood to draw.”大家不要纠结了。
这是编剧增加一下电影戏剧性。
只是一个pocket knife.拉斯顿也是受《荒野生存》的主人公启发,决定去野外挑战。
那时他还没有在英特尔辞职。
拉斯顿真人录像的翻译文本在本文最后。
在出事之前,他已经登过了很多山,还碰到过雪崩(这也是他妈妈非常担心的原因)。
所以这个周末的爬山难度对他来说就像度假一样。
当时只准备了一天的食物,打算周六晚上就返回。
基本没有过睡眠。
每1.5小时喝一口水。
拉斯顿被救援,和他妈妈也有很大的关系。
他工作单位的布莱恩发现他周二没来上班,决定再等一天。
直到周三,发现事情非常严重了,布莱恩给拉斯顿认识的所有人打电话。
包括他妈妈。
他妈妈觉得可以破解他的邮箱,如果拿到密码后就能知道他最后的去向。
最后通过邮箱的安全提问成功重置密码,向所有人群发了求助邮件。
周三有人给布莱恩回信说,去了犹他州玩。
周四的时候,发现拉斯顿有在犹他州一个超市的信用卡消费记录。
于是开始寻找车辆。
一个地区巡警报告说,这辆车当时已经放了5天了,不过鉴于这种情况很常见,所以才报告。
于是直升飞机开始在车旁边寻找。
拉斯顿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损失了1/4的血液。
能翻墙的可以看这里:Aron Ralston Desperate Days in Blue John Canyon:http://www.youtube.com/watch?v=St5F4-xOIYYhttp://www.youtube.com/watch?v=zgdNzM7XHm0http://www.youtube.com/watch?v=cvREto1-uYEhttp://www.youtube.com/watch?v=wO_fieushVw附 拉斯顿真人录像的翻译文本:周日“现在是周日下午3:05,距离我被卡住已经有24小时了,我的名字叫亚伦·拉斯顿,我父母叫拉瑞和多纳拉斯顿,住在科罗拉多州,恩格尔伍德市。
如果有谁看到了这个录像,麻烦送给他们,我会非常感激你”“我花了很多努力保持体温。
现在只有很少一点水…我身体对控制体温已经有困难了。
我碰到大麻烦了”(设想砍掉手臂)“这差不多是自杀一样。
这里距我的车大概需要4个小时,一只手攀登基本上不太可能。
这样的失血和脱水,估计这个选择不可行。
我觉得砍掉手臂肯定会死”“真不知道当时自己怎么想的,导致自己现在这样……不过我其实是通过冒险来获得一种活着的感觉……我没告诉任何人我去了哪里,这太蠢了”周一“我禁不住想葡萄柚汁的味道,还有玛格丽特酒,橙汁,冰棒的味道,我是真的想要这些东西。
有个桔子该多好……橘柚也成,真想啊”“老天,我是完了。
我估计接下来的几天要烂在这儿了”周二“真见鬼了。
我开始真正后悔,这事儿办得太蠢了。
太多没考虑周到的地方,太多了。
估计都等上很久,才有可能会被人发现”(用刀插进了胳膊,不过划不动骨头)“天哪,我试着切掉我的胳膊。
用这破刀连皮都划不破。
试了其他几个刀片,最终连血都没流出来”(想象可能发生的山洪)“我现在几乎想要洪水过来了,至少我能喝到点水”(对于自杀)“我如果有办法自杀的话,估计就试了…这样真是痛苦。
很冷。
我避不开风。
就这么吹着我。
虽然大风都算不上,不过感觉非常冷。
我试过了各种方法,不过仍然糟透了。
这种死法可真是最糟糕的方式了,这样慢慢等死”“我觉得我临死前,要对我爷爷奶奶说,我爱你们。
我在俄亥俄州的亲戚们,上帝保佑你们”周三“妈妈爸爸,我真的很爱你们。
我希望花上这个时间,告诉你们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很美好……我爱你们,我会永远和你们同在”“再一次的,我要说,我爱你们。
你们把我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爱我,给我平静和幸福的生活,谢谢你们,我爱你们”(录像后面还交代了要火化,骨灰撒到哪里的事情)
“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这是我最近特别想干的事儿,当然我并不是害羞的无地自容。
小时候特别喜欢藏大衣柜里,壁橱里或者拿床单在床上支个帐篷什么的,当时就觉得这种地方安全系数特高。
后来长大了就完蛋了,有点幽闭恐惧症的嫌疑,在犄角旮旯就不自在。
前几年徒步墨脱的时候,一没留神走错了路。
在错误的道路上经历了种种险象环生的最后,老天爷给了个二选一,要么从雅鲁藏布江里的一人多高的石头上跳过去,要么钻过一不到一米高的前心贴后背的石头缝儿。
咒骂了一万多句后,还是硬着头皮往里面钻。
钻到一半儿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就成了五指山下的悟空。
心里一直默念,别卡住,别卡住,千万别卡住,这他妈要是卡住了得多操蛋。
背包仍另外一边去了,衣服兜儿比脸都干净,我这么严重脱水,连半天儿都坚持不住。
要能坚持个三五天还能等瘦下来,没准就过去了。
当然这只是我一厢情愿,前胸后背还是和石头缝儿十分默契的合体了。
差点大喊一声“谁他妈拉我一把!
”其实并非我想象的那么严重,调节一下呼吸,找了一下胸部和肚子的水平,就如同被生孩子一样钻了出来,呱呱坠地,母子平安。
即便有如此的阴影,我仍旧想钻进地缝儿里,从现在操蛋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当然,我天天叨B这点破事儿自己都烦了,可我还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在生活中沉沦下去,把握每个能创造新生活的奇迹。
电影主人公是习惯享受孤独和刺激的人,我十分不快的承认自己也有这些臭毛病。
说说生活。
如果人们一直没得到什么,并不在乎是否能失去。
可假如一旦拥有享受过这个东西,再失去就如同要了亲命。
干活少拿钱多工作,有院子带天台的大豪斯,不怕撞还不废油的小汽车,活儿好又知书达理的漂亮姑娘,又或者身体的一部分。
这些,对于我都渴望不可及,甚至我都觉得自己一定不能拥有这些东西。
否则我真的很难把持自己。
抛弃,应该是比得到更难以抉择的东西。
再说说意志。
我觉着自己是个意志薄弱的人,导致现在但凡工作上有点压力,我就翻脸骂娘绕着走。
以前的同事说“你丫怎么这样了,年轻那阵儿不特别善于知难而上么?
”我说你别操蛋了,年轻的时候是不懂如何保护自己,现在还跟着瞎起哄就是傻B了。
后来,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意志薄弱了,特意出去自虐游了一阵儿。
我觉着还成,还是自己能对自己下狠手的主儿。
这让我多少放心了点,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就成了。
主角无疑是能自残那拨儿的,这一点我觉得詹姆斯演的并不靠谱儿,有点跟《搏击俱乐部》里的皮特靠拢了,多少让我觉得不是意志,是变态。
在后边看到ARON的真面目的时候我相信了,这孙子绝B能把身上能割的全割了,而且一丝忏悔都没有。
当然,假如他真的有影片中主角如此乐观的精神就确实完美了。
我缺少这种东西。
我的意志源于内心的悲观,就如同三国杀中的黄盖发自肺腑激情四溢的说“请鞭挞我吧,公瑾”影片配乐,剪接和节奏配合的都很不错,弥补了剧情上的些许单薄。
用开头一段的迷幻风格揭示主角即将逃离都市的狂野内心,接着用旷野飞车让亚伦彻底的自由。
这都让我们这些外表老实巴交,内心十分闷骚的人看着的确很爽,似乎又闻到了自由的气味,这可能是唯一一种比姑娘的体香更能让人迷失的味道了。
至于影片的后半段,我觉得有点不写实了,不管个人的痛苦,还是情感叙述都力度不够了。
还说说什么呢?
嗷,我想说我看了两遍《维罗尼卡决定去死》之后,一直有一个疑问,维罗尼卡和埃杜阿尔德逃出疯人院后是过的什么样的生活呢?
如同作者引导我们想象的一样么?
过上了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生活?
以我有生之年的经验并不能凭白无故获得自由,总得失去点什么,这和断臂求生是一个道理。
不过我想,也有一种东西愿意你牺牲这点自由吧。
聽說幾十年前有部日本溝片叫《官能教師》﹐日前看了127 hours﹐感覺Danny Boyle也是少見的「官能導演」。
談到官能﹐國人裝模作樣﹐愛說五色令人心發狂什麼的﹐洋人則不同﹐導演年紀一把﹐還是好喜歡用MTV影像作疲勞轟炸。
有趣的是﹐甚至是一部爬山勵志片﹐他還是忍不住要夾帶走私﹐裡面有好多雜交、隊啤、隊草、男女剝衫互舔乳頭之類的畫面閃來閃來﹐而他用的音樂﹐一貫是無知享樂派﹐是那麼的無恥與庸俗。
照理啤酒喝多了也嫌口淡﹐轉飲兩杯dry martini也無妨﹐但導演不避低俗﹐在去威去蒲去Clubbing的all time high 境界永居久留﹐這是他底超乎世俗﹐長年累月把玩低級趣味的犀利之處。
細過iphone畫面的肉體橫陳主角被壓在岩石下幾日﹐右手報廢﹐翻看手提攝錄機片段﹐發現拍下了兩條大波蓮遊水﹐就想邊看邊打飛機﹐是小弟最喜歡的神來之筆了。
有句套話飽暖思淫慾﹐主人公更巴閉﹐神智不清﹐飢寒交迫﹐徘徊生死邊緣﹐看了比iphone畫面更少的虛擬女體﹐他還是不由自主想伸手到胯下﹐搓弄那條無血可充、無力舉起的海綿體﹐這已超乎雅俗之別了﹐亦與高低品味無關﹐這才是支持他排除萬難絕處求生的理由﹐當我們以最坦誠的姿態直面生命的本質﹐這就是最莊嚴的所在。
好像寺山修司說過﹐手淫是為了證明自己存在(大意)云云。
手淫的特點﹐除了不求人﹐亦唔駛幫人﹐無需要理會他人的心理﹐調教他人的感官﹐是最單純的肉體滿足。
恐怕誰都不會一邊打飛機﹐一邊擔心早洩﹐愧對partner吧。
片子的主人公在回憶與幻覺之間流離盪漾﹐陷入罪疚與意識流的窠臼﹐心理時間變得無限長﹐他用他唯一一隻左手﹐一上一落地自我抽送﹐只顧自己享樂﹐快感襲來﹐與他扭斷骨頭﹐手執made in china的次貨刀子﹐將手臂切斷帶來的無盡痛感﹐其實是他追求生命解放的一體兩面。
他作為一位官能體育家﹐作為一位aimless hiker的價值﹐在壯士斷臂與怒打飛機之間﹐就不說自明了。
狂打半小時飛機Danny Boyle想到了好點子﹐可惜他終究是個孬種﹐他還是要主人公臨崖勒馬﹐連飛機都唔敢打(精子要儲來與女友破鏡重圓﹐繁衍下一代﹐不能「浪費」)﹐而片子還是回歸到典型荷里活說教﹐要主人公認「罪」(真不知從何說起?
)﹐重回重建家庭的老路。
我完全能想像﹐同樣的蹺段﹐讓今村昌平拍﹐打飛機至少要拍半小時(要一個三餐不繼、睡眠不足的男人舉起細佬﹐實在可以發生太多有趣的事了)﹐打完飛機也至少要拍半小時 (如何儲起泛黃的﹐有豐富蛋白質的兩湯匙精液﹐補充體力、解渴、留種etc)。
Danny Boyle無興趣深入角色的靈魂﹐只想快手快腳將五日的故事以90分鐘講完﹐僅此一事﹐就說明他終其一生﹐恐怕只能當個愛無厘頭split screen (即以兩三倍的「材料」來塞滿觀眾的感官)的二流導演。
You’ll never walk alone (你永遠不會獨行, 引用英格蘭超級聯賽老牌球會利物浦會歌。
)人類是群體生物, 喜歡聚在一起參與鬥牛、多項鐵人賽、集會等活動, 偏偏攀山高手Aron Ralston在電影開首進駐屏幕中間位置, 他執拾登山用具, 不回覆母親電話留言, 黑夜駕著攀山車在前往Blue Canyon(藍峽谷, 位於美國加利福利亞州)途中與一群越野單車手的一位健兒打個照面, 孤身與大自然看齊, 擠破了左右兩行紀錄片段萬眾歡呼沸騰的盛事, 昭示了冷眼看他人, 獨自挑戰險象環生自然環境的高傲。
Aron 想打破騎腳踏車穿越山谷的記錄, 可是沙石拉跌了攀山者, 山峰不好欺, 自以為是的多次征服降低了警惕, 先是遭不起眼的沙石絆倒, Aron 一笑罷了。
他結識迷路的Kristi 及Megan, 他做導遊, 帶領兩女抄小路, 他突然做了滑手垂直墮下的動作, 出其不意的驚心動魄嚇怕了緊抓石塊邊緣的女士, 來自洞底的呼叫要她們放軟手腳, 任由身體滑行, 她們跌進深層水底, Aron用攝影機拍攝她們攀回原地的多次跳水錄像, 導遊那熟悉環境的傲然是輕視潛伏危機的先兆, 有美同行以及信任依賴更加強了他以為可以主宰山谷的放任態度。
然而, 他的鬆懈及輕狂令自然界看不過眼, 要給來者教訓 ― 一塊石頭壓住了他的右臂, Aron用盡了氣力, 說粗話大罵那塊礙事死物, 局面依舊不變, 他用不是原本要的, 卻是胡亂抓到的刀狠狠的穿鑿石塊, 他發覺效果輕微後索性用攝影機自拍, 他揶揄叫觀眾不要買[中國製造]的廉價工具刀, 優先場觀眾發出笑聲, 笑聲背後透出我的絲絲不快, 現時有什麼中低檔產品不是中國製造? 我看慣了[Made in China]印在商品底部的生產來源地字樣, 不認為是一回事, 這不是產地是不是高檔或低檔的優劣問題, 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問題, 管他是什麼國家, 只要品質控制(Quality Control)做得好就行, 石塊經千年風化不朽, 就算是以價格較高的刀穿鑿, 邊緣最多是磨薄多幾分, 不能脫險。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近日訪美, 他表示購買二百架波音客機, 為美國帶來巨額進帳, 相信部分配件都是中國製造, 那麼製成品是廉價貨嗎? 看來美國總統奧巴馬要擺多一道以中國菜為主題的國宴安撫工廠員工。
被困者大聲求救, 聲音回盪山谷, Kristi與Megan早已離去準備參與派對, 他身同感受他人陪伴的重要, 不是以高人一等的姿態瞥見單車手、不回覆母親留言, 以及留下字條獨自登山, 留下無奈苦笑同事的孤高。
山洞入夜與日間溫度落差頗大, 不畏天不畏地的Aron經歷多小時的困局身心飽受摧殘, 陽光離開了地平線, 胡楂子茁壯生長, 螞蟻肆意爬上Aron的臉, 宣示人類龍游淺水遭蝦欺的落魄,。
他每天有十五分鐘享受日光浴, 他利用陽光透進陰暗石縫的瞬間, 身子前傾, 用腳尖接觸他以往認為是理所當然, 與呼吸是與生俱來, 不需珍惜的溫暖光線; 父親抱起車廂裡熟睡的小兒子坐在一起感受打在父子臉頰的晨光, 父親的愛好像光線暖窩心, 兒子一聲對短暫陽光的感恩, 是自身對家庭的忽視反思。
舊女朋友在風雪吹襲的汽車內回首嫣然一笑說的[I Love you.]加劇了Aron的求生意欲, 他想在臨終前看在山洞深處拍下被水分充盈Kristi的性感內衣自慰, 是為英年早逝的最後一幕解放, 他克制, 因為他不再自以為是, 他觀察早上八時二十分飛翔的烏鴉、感謝撫慰了足踝的十五分鐘陽光, 世界不是他一個人獨善其身, 鳥是他自身要不受束縛的反映; 光線的關顧是重拾久遺了的父愛; 自拍的自嘲片段是內心恐懼死亡的深層懺悔。
Aron在片末的屏幕中央單身上陣游泳及征服雪山, 旁邊的群體活動依舊不能打動堅持的單身冒險, 池邊回氣Aron看見的, 是太陽包圍聚首一堂的愛。
Patrick Chan寫於2011年1月25日
I 拍摄这个电影讲述的故事和少年派有点类似,都是关于一个人经历绝境活下去,但是这个是依据真实经历改编的。
在从Aron的主观视角叙述整个故事的过程中,虽然有Aron的联想、回忆、幻想乃至幻觉的穿插,不管是镜头还是音乐都给人一种非常真实的而不是像少年派那样奇幻的感觉。
影片主要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Aron从家里出发准备去登山,途中遇到的人和事,第二个阶段是Aron突然手被卡在一块岩石和石壁之间,也就是被困的127个小时,第三个阶段是Aron断臂求生之后徒步找到人来救援,最后还有一个尾声是Aron得救活下来之后的人生的一个一带而过的介绍。
开始的第一个阶段画面和音乐都很有跳跃感,很多画面都是一下切成了三个镜头,显得很动感。
也可以从中感觉到Aron的性格:乐于冒险,乐观,爱极限运动;而在第二个阶段则更多是一种静态的呈现,因为Aron被卡在了裂缝里面,可以说是人生突然处于了一个静止的状态,不过即使是这样,即使是一只手卡在石头里,Aron也依旧在发现自然的美丽,阳光照入裂缝,峡谷里的昆虫,定时经过的飞鸟。
影片中还出现了很多摄像机的记录、Aron的自拍,从他很喜欢拍照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乐观、很热爱生活、珍惜和享受生命每一刻的人。
II 故事故事的开场是Aron在家里准备出发,一连串的镜头展现了他登山冒险所带的各种装备,这些东西在之后他被困整理物品准备自救的时候又会再一次的出现。
另外开头还有一个好像是来自妈妈(还是妹妹的)电话,当时他明明还没有出发,可以抽出时间去接一下的,但是还是转到了语音信箱留言。
另外一个印象比较深的细节是他灌水壶的时候不断溢出的水,以及滴水的水龙头的特写,水这种平常日常的生活里面可能很不被在乎、被肆意挥霍的东西,当人陷入绝境的时候却是对生命无比宝贵、不可缺少的东西,和后面的情节呼应起来显得很讽刺。
之后Aron开车在公路上还遇到了一队骑山地车的驴友,一群人和Aron一个人形成了很强烈的对比。
关于旅行应该是属于一个人的,还是可以是一群人的,在喜欢旅行喜欢冒险的人里面好像有各种说法,但是显然Aron是属于选择孤独冒险的那一类人,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有人就是喜欢探险 喜欢尝试陌生的环境 喜欢一个人 喜欢随时能到别处 享受一场孤独的冒险。
后面他停下汽车换自行车的时候,他用手表开始了一个计时,好像是想比向导手册上所说的到达时间更快到达目的地——当然他最后没能如愿到达。
然后在飞快的骑行过程中,他摔倒了,Aron于是躺在摔倒的地上就拿手机自拍了一张照片,还笑得很开心。
在乐观爱冒险的人心中,摔倒在地也是一个可以很快乐很满足的经历。
之后Aron热心给两个女孩当向导昨天老师放过了,我就略去不说了,这一段也是刻画了Aron的性格,也表现出了他喜欢走与众不同的路线来登山探险,享受独辟蹊径的乐趣,为之后他会经过那个裂谷然后遭遇意外这件事进行了一定的铺垫,可以说命运是和性格密不可分的。
和两个女孩分别的时候,女孩邀请Aron去参加第二天的一个party,分别之后两个女孩之间有个小对话,认为Aron不会去,觉得平凡的party对于Aron那种热爱新鲜冒险的人来说只不过是过眼的云烟。
当然Aron后来被困的时候产生联想,很早就记起了这件事还产生了如果去参加这个party的幻想,但是如果他没有被卡在那里,是不是会记得起来呢?
记得的话又会不会中断冒险而去参加呢?
Aron被困的事情发生的很突然,可是有时候的确就是上一秒还在畅快地享受人生,后一秒就突然陷入了难以挽救的绝境。
在遇到危险陷入绝境之后,Aron的表现是先呼救,寻找可能在附近的人,也就是之前遇到的两个女孩,但是实在距离太远了,没有得到回应。
之后他就冷静下来,整理自己拥有物品。
【他的这种冷静实在是非常的理智和值得敬佩,也是他最后能成功求生的最大因素】他带的物品又一次被展开,有相机、录像机、手表、绳索、锁扣,但是却只有少量食物和一瓶水,而且最重要的是我记得其中没有手机。
虽然偏远的地方不一定会有手机信号,但是我觉得通讯工具应该是必须。
而Aron在绝境之中后来的联想回忆也呈现了他的不少准备上的不足,我在后面再进一步说明。
通过之前和两个女孩的交谈,知道他的工作似乎是engineering有关的,是个工科生,所以后面他尝试装了一些滑轮绳索,还用刀来刨石头边缘,来自救,但是都没有成功。
而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影片,大多数时间都是Aron卡在石头缝里时候穿插的各种联想、回忆、幻想乃至幻觉。
从近的联想【通过这些联想的细节,发现了他准备的不足,邀请他的女孩,车厢里的果汁】、到远的回忆【忽略了家人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对家人的爱,怀念自己和前女友的快乐时光还有分手时她近乎诅咒的:你注定孤独一生】后来是幻想还【自己在DV里面录假装自己被采访的节目】,有种苦中作乐的自嘲,到最后近乎幻觉【在极度缺水时荒漠里的倾盆大雨之后获救等等】【幻想到一个孩子 自己未来的孩子】的影像。
在这么一个静止、密闭的时空里,这些东西在Aron的头脑中涌现、闪过,才发现在自己一心追求热爱的事物的时候,人生中更多貌似平常的东西一直被忽略了。
电影里Aron终于感叹Everything is... just comes together. It's me. I chose this. I chose all of this. This rock... this rock has been waiting for me my entire life. In its entire life, ever since it was a bit of meteorite a million, billion years ago up there In space. It's been waiting, to come here. Right, right here. I've been moving towards it my entire life. The minute I was born, every breath I've taken, every action has been leading me to this crack on the earth's surface.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在人生的什么时候,突然遇到一块一生都在等待你的石头,这块石头让你不得不被迫停下你不断前进的脚步,让你意识到一直被你忽略的人生细节,回忆起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激起你内心强大的力量。
总结一下,个人觉得,Aron自身乐观的性格、冷静的头脑,回忆中涌现的身边的爱,以及他幻想中的未来的孩子,未来的生活,都是他这一段传奇求生的力量源泉。
III 其他最后,关于Aron之前准备的不足和所犯的错误:没有带足水 食物没有带通讯工具没有告诉家人朋友自己要去哪里 要去多久没有带够好的工具过于自信 在新的冒险路线途中不够小心Aron过人的冷静和勇气都是相当传奇的,但是其实很多不幸可以避免,所以一个人去人烟稀少的地方探险,一定要告诉家人目的地、计划多长时间、具体的路线等等。
并不是说为了让家人不担心而不说 而是说了之后家人才可以放心。
一定要记得带好通讯工具,虽然去的地方也不一定有手机信号,但是总会走到有信号的地方去求救。
最后,永远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冷静正确的决定。
即使Aron没有自断手臂,失去血液循环那么久的结果依旧是要截肢的。
Aron的127小时求生是一个传奇,也正因为这样,这部电影才显得更加的能打动人,不管是热爱冒险运动的人,还是更寻求安全稳定生活方式的人。
一场只属于自己的冒险是每一个热血年轻的生命都想要追求的精彩,不断挑战生命的高度是生而为人的骄傲,但是与此同时,平常生活之中平凡的点滴、身边一直围绕的家人朋友的爱,也应该是人生之中不能被忽略的传奇的根本。
五星。
为了在人生窘境时,总能在眼前重现的,支撑我们至今为止人生,却经常被我们轻视了的最平凡的生活和生活中的那些待我们最友善温暖的人;为了在一片绝境时,总能为自己鼓励到"没关系","冷静点",然后继续为生存拼尽全力,决不放弃的勇敢的心和坚强的意志;为了在经历挡在人生去路上最大的石头时,能让自己不失幽默的调侃着反省,并认识到错误,甚至最终能回头感谢这块等待了自己一生的石头的坦率积极的人生态度。
127小时,为了生存,这是被困的时间,在它之后,还有广阔的天地,以及有无限可能的人生,而如果放弃,它将是走向黑暗最后的永恒。
不是人人都有那块一生都像是在朝它走去的石头,也不是人人都能看见石头后面还能拥有的未来,更是少有人能勇敢失去代价去抓住这样的未来,所以这个故事在这,给予我们体会。
丢掉自私与自大,去关心与依赖身边的人,无论怎样的困境,仍然热爱着生活,努力、坚定,然后人生也许,就一往无前了。
经历死亡的考验,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
人可以乐观,可以选择不放弃,但是,这种坚持可以持续多久?
乐观需要你采取行动,需要耗费能量而绝望却又是如此毫不费力,诱惑着你放弃一切行动人都不会轻易放弃希望但是,这个“轻易”的底线是在哪里?
如果死亡是种解脱,放弃是种安慰那么,无助的我们该怎么做?
而且大多数时候并没有别人在看,在鼓励?
人的一生会有许多时候变得很脆弱,甚至脆弱的以为自己就要死亡。
可是,看了《127小时》后,我想100觉得自己必死无疑的人会有99个都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真的,看了这部片子后,我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只要自己想去完成,就一定可以实现。
在见识到各种人生面貌的时候,我觉得人生真的可以有各种可能,人的生命之所有有特色,之所以那么有价值正是在于它的无限可能性。
《127小时》是一部经典的奥斯卡影片,简单的故事情节,不简单的人生哲理,小中见大。
短短5天零7小时里完成了对人生的体验。
时间在这里已经不能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那种流动速度来思考,在那段人生历程中,以小时、分钟、秒计算的时间是一个人心理、身体、社会价值观为主角的舞台剧。
127小时足矣完成一次心灵的轮回。
影片中的峡谷与巨石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道命中注定的坎,要么死在这条坎上,要么踩着这条坎到达更高处。
只有强烈的生存意念、对生命强烈的尊重、对人类情感社会的强烈依恋才能够真正适应、征服我们生活的世界。
浓缩就是精华,生命的本质就是在这127小时中体现,在这只有127小时的生命体验中,也是痛苦大于快乐,导演在影片中也凸显了人类特有的情感与强烈的生存意念是超越肉体痛感,在正常情况之下,我们无法想象清醒状态下将自己的前臂割断,因为正常社会有很多东西掩盖住我们接触到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将人放置在一个狂野无情的荒野中才能够清澈见底,只有将人放置到最原始的环境中人才能够稍微真实一些,因为刨去了群体社会中外在干扰的浮华与匆忙。
在这部影片中到底什么才是人生命中沉淀下来的东西呢?
不是生存的技术,而是情感,包括亲情、爱情、友情。
这些情感加上人的求生本能让人类得以在恶劣孤单的生存环境中繁衍生息。
不管用尽各种救生工具,想尽各种办法都摆脱不了那块压在人类身上的巨石,反而还是用最原始的办法(割断手臂)也被现代社会称为最愚蠢、最无效的办法保住性命。
这部影片一定意义上是文艺复兴时所推崇的人文精神主义的体现。
当我们作为一个观看者的角度看待同类生命此种场景下的表现,我们自己也不禁为之震撼。
所以永远不要对自己作为人的那种精神、情感力量失望。
因为我们是人。
里面所呈现出来的对人心灵的震撼却是持续和有力的。
人的生活总有遗憾,温馨的生活渴望有更富裕的日子,富裕的日子却要失去许多的幸福,两者很难兼顾。
不管选择哪一个都会留下遗憾。
但我们还是要从人生的价值来选择,有的人希望就这样平平静静的过一辈子,那么温馨的生活与他而言就是最佳的选择。
有的人希望人生活得有价值,那么富裕的日子与他更合适。
可是,我想,该忍受平静加贫穷的时候就好好的过好每一天;该开始打拼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也要勇敢而上。
人生其实没有多少过多的选择,按照自己的心,去做好每一阶段的事情足以。
有人说:跑的快的人不如跑的慢的人,或者说是马没有骆驼走的远。
究其原因,就是跑的快的人需要休息,而跑得慢的人却可以长久的坚持下去,久而久之,离目标越来越近的人就是那个跑的慢的人。
所以,没有必须羡慕那些现在领先的人,只要自己也在坚持,从不放弃,迟早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那个成功者。
作为旅游爱好者,力荐此片此人。
你想做世界上最NB的背包客吗?
先跟Aron Ralston比一下,你会觉得自己 神马都不是。。。
影片教育我们:法则NO1,无论去哪里都要跟别人说一声,留个字条都可以,千万别以为人间消失很酷;法则NO2,锻炼好身体,可以连续5天不进食,只喝少量水还能使劲折腾自救,最好平时再练习一下喝尿神马的,以备不时之需;法则NO3,别买Made In China的旅游装备,要带还是带瑞士军刀;法则NO4,遇到突发危急情况,千万别崩溃!
电影讲的故事很简单,不过力道掌握得当,没出事前兴高采烈,就像每个美好的旅程一样,途中有美景,平地遇美女,干啥啥都顺——你就是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
意外往往就在一瞬间,然后,什么都消失了,只剩下你自己。
影片有些镜头拍得很真实,我都没忍心看下去……这部片让我联想到另一部也很赞的电影《荒野生存 Into the Wild》,有点类似,都是根据真实的人物事件改编,不过主人公最后的结果很不一样。
荒野生存最后的男孩挂了,也许这正是他得到自由的方式。
可是Aron Ralston明显是求生欲非异常强烈的人,正是他对家人的那份牵挂让他最后获得重生。
个人感觉,他最NB的部分不仅仅是他cut掉自己的手臂,还有经过了这样的意外,他居然仍然热爱极限旅游事业,又独自攀登了N座雪山,如果不是有着强烈的信念,恐怕一般人就会收了心,再也不去危险的地方了吧?
只不过经过这次事件,Aron学会了无论去哪里都会留字条的习惯。
SO,你懂的。
http://axinlove.com/2011/03/127-hours/《127 Hours[127小时]》by @xinl.ve 110301Movie Rating:8。
片头的主创人员,Danny Boyle的名字小小的出现,《127 Hours[127小时]》中所能看到的“光怪陆离”,也就理所当然。
即便是一部传记片,Danny Boyle熟练地运用剪辑和蒙太奇效应,把一个“127小时”的煎熬变成了一次疯狂的历险。
没有一次真实的影像插入电影之中,听说是现实世界里的Aron Ralston将他被困时用SonyDV拍下的画面珍藏。
之所以好奇真实的记录,既是因为本片的真人真事,又因为那个Aron是否如James Franco饰演的“他”那样极度自High。
究竟是什么让人可以坚持127个小时,又是什么让他下定决心壮士断腕。
电影终究是电影,整理升华并浪漫处理地让人觉得仿佛没有那么可怕,而现实是不是会摧毁人的意志,只留下求生的一点渴望。
James Franco和Aron还真有那么一点相像,不仅如此,若是一个一贯成熟稳重的形象,带着观众混过五整天,乏味枯燥会让人觉得生不如死,而James Franco延续了他在《Good Time Max[艰难世事]》中的乐观或玩世不恭,度过前几天(自娱自乐地假装逃生后接受采访,是音、画和表演的完美结合,媲美着金凯瑞的《The Mask[变相怪杰]》)。
由此,《127 hours》的需要与James Franco的形象吻合,由他出演在困境挣扎直至获得胜利的形象,具有了一定的说服力。
另外需要注意的状况是Danny Boyle讲故事的方式。
没有任何铺垫或转折的情况下,直接进入让Aron几乎要丧生的旅行。
正当我在忧愁,就一个演员困在石壁之间的状况能出多少戏的时候,导演安排了美丽的荒漠景色,以及Aron如鱼得水似的自在。
前面有再多的危险,至少尝试一下这样的生活,对观众而言无疑是诱惑力巨大。
不需要《Into The Wild》的极致,需要出门行走的理由。
Aron与两位女性偶遇的序幕则更是加强吸引力。
这一段的情节安排对比着后面的痛苦,也基本完成了Aron阳光性格的塑造,可谓一举两得。
DV是真实的设备。
它让Aron的境况成为了画面,又为Aron的幻觉和回忆进入直线叙事带了突破口。
心中所想所念是无法为外人说道,而影像则可以将“画面”呈现,如DV完成的“当时就是这样”的功能。
饮用水耗尽的后期,乐观解决不了困境时,人的本能,求生的本能支配了一切。
幼时与父亲一起观看荒漠的日出,怀念女友缠绵的指尖,下雨形成的洪流而产生逃脱机会的幻想,闪回和想象的画面插入现实获得理解,而同时将人物丰满。
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的融合,可以窥见电影的拍摄方法。
让观众从身体内部看出,钝刀划破Aron的皮肤,在身体里游走,血色刺激着神经,这是Danny Boyle乐于去做的事情。
127.Hours.2010.BDRip.XviD-Larceny
首先,我现在才意识到Danny Boyle最大的特点也许是他其实是一个如此具有商业气质的导演、而不是如看猜火车时那样猜想的另类怪咖。
这不是贬低的话——该骂的话在前年都该骂完了——他接手非典型类型片,能够非常好的处理得可看性很高、价值取向接近通俗(但不流俗)、还能保有非常cool而“可能”具有深远意义的亮点:比如猜火车里的药丸、比如太阳浩劫里的光迷恋(Sunshine其实应该算类型片,幽闭空间、异型类科幻悬疑片,只不过总量比较少,不够成“型”),甚至大俗套的Slumdog Millionaire,必须承认也是存在非纯技术性(电影技法)的亮点的。
其实对这些亮点最好的解释是导演自己的兴趣就在这里,一句话,“青年一代的精神世界是他最为迷恋和最热衷于表现的主题。
”(这里多插几句,写下上面的话时我忽然想到诺兰导演,这两个同样才气与匠气兼备的英国人,不同的是诺兰常在类型片框架中注入足具颠覆性的强大精神属性,Danny Boyle则在其关注的主题上架构、填充故事和情节以支撑起一部电影。
两个人都能熟练的游走在商业和独立之间,拥有纯属而又丰富的技法。
虽然DB拿了奥斯卡,但诺兰的精品率高、尤其今年声势正旺。
希望两个人未来都有更伟大的作品,则影迷之幸也。
)把127 hours和海滩放在一起会很有意思,抛开品质问题,两者都涉及了现代青年一代寻求“世外”的意向。
我看127 Hours最有感觉的一刻就是Aaron锁了自行车,开始徒步时:他三步并作两步轻快的迅速攀上一块岩顶,脚下不时扬起尘土——就是那几步,背景无声,而我似乎能和Aaron一同触摸到那独自出行时的自在,一个人矫健的行走、攀爬,彷如自然的一体!
那一刻,片子从开篇的快节奏的剪切、出行的紧张准备和一路奔驰的状态转入另一个世界,没有喧嚣的,平静和自由的世界——一段柔缓的配乐渐起,旋律若有若无(这其实是一段主题乐,在后面Aaron的温馨时刻回忆中重现),和着山风,镜头转成全景,小小的人在山顶,无比的明媚中,娇小的云朵点缀着,蓝色的穹庐和黄色的旷野,没有俯拍、没有四顾,这个画面仿佛只摆了个简单的Pose,够让人畅快的呼出一口气。
喜欢一个人出行的人(其实无论是不是野外)也许能理解这种感觉:我被拉回到那可以自由呼吸的野外,提醒我,一个人的冒险曾经多么令人振奋。
一个人,一定是一个人,自在的,全身心的投入,你属于天地,天地也属于你。
你可以赤裸裸的面对自己,你不再是一个社会赋予存在意义的人,你是真实的,完全纯粹的自由的。
你如同隐形了,可以自己和自己聊天,把头脑里所有的自己不得不扮演的角色一个个拉出来晒,自己开个派对狂欢。
你也可以跟飞禽走兽交流,因为你跟他们一样了。
总之那种舒畅,无与伦比。
(我很遗憾,几年前的那部In to the wild都没有给我这种感觉。
)这样的人不是排斥社会,就如Aaron会热情的招呼两个女孩一样(呵呵,绝不是因为美女才热情的哦),遇上同行的人一起分享是愉快的事,甚至是令人期待的。
只是,没有合适的同行者时,一个人出行也可以特别的惬意。
当然,自然的世界未必比人的社会简单,它给你设下的陷阱就在那里。
这时候一个真实的人就能够、敢于面对这个状况,冷静而乐观,Aaron就是这样一个人,真实的对待自己,真实的自然的爱好者。
好啦,喷够了我的馋口水,说回片子。
我们看看编剧和导演选取了哪些我觉得特别的素材来填充这个故事:开篇和结尾点题时都出现了密集的人群,这就是片子的题眼,个人与社会(而不是人与自然)。
从片头异常密集(拼接画面方式增加了密集度,这一方式接下来还增加了片子开篇需要的速度感和吸引力,用的非常之好)的人群切转到Aaron一个人的身影,快节奏中干净利落而又异常明确的穿插了后续会出现的重要道具和人物(水壶和水、没有拿到瑞士军刀而拿的made-in-china赠品刀、妹妹提醒他给母亲电话的留言),接下来还是快节奏的一路出行(这里通过拼接画面插入的内容也异常丰富,广告牌一一甩在后面,和自行车队擦身而过,是他一步步远离喧嚣社会,甚至还有对即将到来的野外岩石壁画的想象),自行车车程上的小插曲(经过的废旧工厂、跌倒——人物的乐观性格初见端倪);另外在细节上,水的展示(从管子里涌出)延续了开头的处理手法。
相遇的一段情节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所有细节都被很好的利用在了后面的独角戏里(幻觉、渴念)。
遇难的一幕很突然,并没有提前给什么石头的特写或音乐转变为惊悚之类的,直到尘埃落定,片头127 Hours开始倒数计时,这种不同寻常的冷静甚至平静的处理就是整个片子遇难情节的基调,非常的写实、不戏剧化(本片的配乐和混响我觉得非常出色和到位,配乐的地方、只留下环境声和适当渲染的片段穿插,都用的恰到好处,并不过度,虽然也并不是说有什么难的吧,但作为独角戏,具有范本的价值)。
接下来的独角戏里断断续续出现了回忆的画面,都是从眼前的事情引出的回忆,非常自然,阳光引出与父亲露营,引出给父母录制遗言(Aaron很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符合他的理性思维,但也同时出现了第一次崩溃);晚餐时间引出party的想象、引出水的臆想(第一次水的臆想),隐形眼镜引出母亲的最后的电话,查阅地图引出跟同事最后的告别,这些每个回忆都是小小的片段,点点滴滴与真实时间穿插,慢慢汇集的感情会留到后面爆发。
这里的节奏控制也要提一下,比如Aaron行动起来,捆绑、做滑轮等会用轻快的剪辑和配乐,打破其他时间的单调。
暴雨(第三次水的臆想,第二次是倒带回到车里的一瓶水上)是一段神来之笔,结合对女友的回忆,感到“隔离”,第二次崩溃。
接着到了星期二(第四天了)一大早又是先欢快的调节了一下情绪,然后则是因缺水,Aaron明显一点点开始陷入绝望、不可控制的狂躁,试图自残,利用影像自慰,但是他控制住了这次崩溃(第三次)。
接下来随着Aaron的活动能力接近为零,片子的调子开始转入严肃,越来越多、越长的回忆和幻想(包括重复之前的细节),把主题引向回归(这里,拼接画的方式变为为回忆、想象和现实结合服务,并相互叠加引向了第四次崩溃)。
最终是阳光催生了最后的幻觉也唤醒了最后的意志。
断臂、逃生、得救的一段就没什么可说的了,难得的是本片放弃了传统叙事的完整性,没有对救援怎么来的之类进行双线讲述或者命运预示(Aaron思考命运一段是其自己的表述,是存在过的主观想法,片子尽职的呈现了这个想法,但没有去从客观上附和)之类的,使片子很纯粹、简洁有力。
直升机没入阳光,从那里片子的励志本色进一步升华,回归社会,人潮、生的气息扑面而来,Aaron越出水面,预想成真,主题乐再次响起,这一幕真是水到渠成。
呵呵,如此解构一部电影实在够无聊吧。。。
险些不及格。
記住千萬不要買中國製造的便宜小刀。實打實的勵志帝。
real
故事本身比较薄弱所以无力回天。拍的算力挽狂澜。
幸好断肢的镜头只有三分钟,否则我也崩溃了。其实在他受困第一天,我也想为什么不用石头砸断胳膊再割下来,真是很多事都是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非常不错的剪辑。这回是不是詹姆斯。弗朗哥要被提名了?
出行必备瑞士军刀,不能自救尚能自裁。
不行我暈血..
不好看。闹心。
这故事底子本来就薄,丹尼鲍尔即便加入绝境中的幻想梦境,也很难拔高。阳光,岩壁,蓝天白云,用了暖色调来写,反而少了刚烈的气息。音乐也是一样,过于轻快明媚。摄影方式虽然多样,但是不觉得有什么必要,分屏也显得可有可无。
乏善可陈
不痛不痒,马马虎虎
荒野魅惑,I服了you
Danny Boyle和James Franco合作的新片。断臂的镜头太R级了,电影院还有人晕倒的 。。
稀吊八古怪,着好 闹给你掉悬崖卡住。吃了饭扭事体做,手骨断了着好看了。没事找事励志个鬼。
为了工作、房子、生活而忙碌,无暇娱乐玩耍的中国人民表示压力不大。
教训:不要买便宜中国山寨瑞士军刀,有大石头的地方不要太随意,死亡前的幻象很多大多数都是来自自己在乎的爱人和家庭,洗
不要买中国制造的山寨刀具!!!4 50个小时候后就靠幻觉撑场面了啊
直到录像机电池用完,主角才痛下断臂决心,难道是不再沉溺于自我表演的安慰?导演很能把握生理感觉的痛点,以及幻觉、渴、尿液和脏水的恶心感,这些早在《猜火车》时就玩过了。从狭隘空间中脱出的强大释放感觉,恐怕是这部片子吸引人的最大原因。
要是我掉下去,我去,不敢想了。
感谢豆瓣字幕组让人第一时间看到这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