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青春微疼片总的来说太不青春了,最强烈的片段是,竹本在海边大喊:“青春最棒!
”让我感叹,太不青春了!
青春就好比昨天一样,只能被回忆,只能被活在未来。
总提“青春”的人,一定很不“青春”。
再就是,山田在海边给大家拍照时说的:“当年老的时候回顾青春里的一幅景象,年幼无知的极致。
”咳咳,我只能说这样老气横秋的话很难从一个大学没毕业的花瓶女生中说出来吧。
另外还有一点让我感觉很不青春的地方是,不够折腾。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森田应该是和花本一届的,可是就是因为森田的折腾劲让人觉得他像个高中生。
而其他的几位却总是在微微疼痛着,疼痛着却总憋住不发泄……看看《十七岁的单车》,人家为了一辆单车那折腾劲,这才叫青春。
说了不青春,也来说说有些青春的点。
我觉得包着头巾的竹本有些像年轻时候的五月天阿信,或者说,竹本的形象让人觉得挺青春的。
特别是他骑着单车寻找自我的那一段。
“如果你没有发觉到现在是怎么失去的话,你的日子将会是一连串的悲剧。
” “最好打起精神做好该做的事,不然的话你一生都会后悔的。
”海边,一群随时可以出发的人,对未来的迷茫,抓一把这些元素,还是挺“青春”的,因为它能把我们都带了回去。
回到“青春”的那个空间。
有一个桥段是这样的,花本老师对像教导主任的指导老师说,“但是,有些时候让他们替我们这些人作个梦吧。
”让我觉得,花本老师,真有“后青春”的感觉。
最后附上电影中艾米丽•狄金森短诗:To Make A Prairie To make a prairie it takes a clover and one bee. One clover and a bee. And revery. The revery alone will do; If the bees are few. 造一个草原造一个草原要一株苜蓿加一只蜜蜂。
一株苜蓿和一只蜂。
再加一个梦。
要是蜜蜂少,光靠梦也成。
原以为中秋过后,桂花的花期也就过了。
不曾想,这些天院子里的甜味儿反而愈发腻了起来。
也就是闻着这样的味儿,想起相似味道的电影。
那轻缓的声音好像又在耳边重新响起,情节有些模糊了,偶尔一两个场景却出奇深深的浮现在脑海里。
也觉得,电影这样就够了。
在某时,突然发现似曾相识。
电影里的人物,会在某个时刻突然与某个影子重合起来,好像在暗处影影绰绰的闪现,又不敢正大光明来见。
你想承认吗?
我不想。
走在路上,那香味儿似乎无处不在,等我深吸一口气,味道却又若隐若现起来。
而我终归也是懒得戴眼镜出门,更加看不清,那些小小的花到底躲在了哪里。
夜里做了个不可思议的梦,圆满不愿醒来。
然而梦里自己是清楚的,如斯美好,人生却不会在此梦与彼梦中穿梭。
就这样,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流进来时,我沉浸在熟悉的香甜味道里,久久不愿睁开眼睛。
也许感官才是在欺骗着我们。
过的久了,记忆仿佛不再是自己的,以为它已经变成了深深的灰色,想不到竟是烙的血一般红,不小心贴上去,便黏在皮肤上,撕扯不下来。
想要治愈,总是一番伤筋动骨,而且可能免不了丑陋的疤。
很多事,只可远观。
仿如这花儿,不需寻芳踪。
闻过那香味儿,也只是依稀记得。
到底怎么样,只我记得,没人记得。
看这部电影的时间是在零六年的夏天。
当时从一个陌生女孩的博客里看到几张截图。
当下就为苍井优纯美的笑容和影片的色彩所惊艳。
干净鲜艳的画面一直是我所喜爱的。
迫不及待把影片找来,凌晨四点的时候坐在床上把音量开得很小。
看完的时候发现天色发白了,然后才睡去。
在电影之前我没有看过原著的漫画,动画也没有看过。
所以电影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题材,不受任何因素影响。
之后我也没有去了解过原本那些漫画迷们对于改编的看法。
但我认为这个电影至少有一点是非常成功的,那就是看过电影之后,会很想要去看看原著。
尽管后来我看了原著之后发现剧情差异还是比较大。
不过先入为主的原因,对电影依然喜爱非常。
看电影是一种享受。
如果这部影片人物有你喜欢的,音乐有你喜欢的,画面有你喜欢的,剧情有你喜欢的,那就已经足够了。
苍井优扮演的阿久出场的那个画面,拿着画笔,戴着大的头戴式耳机,粉红色连衣裙,脸上有一点面对陌生人的惊恐神情以及小鹿一般清澈的眼神。
也许不只是竹本,许多人看到那个女孩,都会瞬间心动。
然后或许脑海中就会一直盘旋着那张脸。
阿久在这里,是纯真的代名词,也应该是坚定的代名词。
森田在海边问她人为什么要画画,她微笑着说因为想画。
这和人为什么活着是一个道理。
言语中流露出难以撼动的直率。
她的世界里,绘画是一直存在的信念,从来没有放弃过,也从来没有不喜欢过。
这一切都源于她的单纯。
单纯到不知道自己的感情。
所以森田低头吻了她的那个瞬间她转身像逃难一样的跑开。
电影里,她和森田之间的感情描绘得很朦胧。
更浓烈的,或许是两个在艺术方面的天才之间的惺惺相惜。
竹本,那个总是被森田和真山欺负的对象。
他是那种平凡得没有太大存在感的人物,但是有他在你身边,你也许会觉得很安心。
他也单纯,丝毫不会掩饰自己的感情。
在第一次见到阿久时流露出的欢喜与心动旁人一眼就能看出。
他陪阿久吃饭,听到旁人议论她的时候会带她离开是非地,努力想一些话题来打破沉默,旁人看来笨拙又可爱。
他不愿意看她受到伤害,从来没有发过脾气的他去对森田说教。
骑着单车去找寻自我的那一段短短的旅程,是属于他自己的成长。
还有山田,那个异常勇敢的女人。
对真山的感情果断坚决。
真山跟踪理花,她也偷偷跟踪真山。
那个画面有些搞笑,但是看到她脸上的表情还是觉得悲伤。
只是想自己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这个却仿佛永远也实现不了。
真山对理花不能死心,她对真山更不能死心。
趴在真山背上流下的眼泪是一种释放。
一遍一遍说着好き、大好き。
感情也并非只能到此为止。
真山的那一句ありがとう对她来说,也许已经算是很好的回答。
不得不说的是电影的配乐。
菅野洋子的名字许多人都已经不陌生了。
之前我有印象的是《下妻物语》。
这里面的钢琴曲非常耐听。
一直听了有一年多。
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一开头竹本抬头望着樱花树的那一小段配乐,只有48秒钟。
但是把整个电影纯美的基调烘托得非常好。
然后就是山田跟踪真山和后来真山追着山田在学校里跑的时候那首钢琴配乐。
节奏很情况很跳跃,有一种诙谐的感觉。
这部电影是属于青春的。
竹本在樱花树下坐着包饺子,阿久拿着画笔在大的画布上涂抹,森田打造雕塑时候认真严肃的神情,山田偷拍真山睡觉的模样,真山看着理花的恍惚和专一。
阿久和森田用手在画布上肆意地涂抹颜料,竹本骑着单车穿越的那一条隧道,真山的臆想,山田手下未完成的陶器。
竹本气喘吁吁的那句紧张的表白,和阿久轻声细语的那声ありがとう。
都让人心心念念地想着。
这些细碎的镜头拼凑起来的画面,这些朦胧的情愫串联起来的情节,这些跳跃音符连接而成的歌谣,这些色彩,这些声音,都是属于青春。
我想我是喜欢日本电影的表现手法的。
那么多与青春、成长有关的故事。
徐徐道来,回味深刻。
《蜂蜜与四叶草》早先看过动漫版本的,轻松搞笑中传达出青春的迷茫与躁动。
几乎每个镜头下都暗含隐喻。
真人版的最近才看。
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关系,看真人版时总是无法专注其中。
印象极深刻的是海边的那一场,夕阳下的海滩,灰蒙蒙的天空,似有若无的落日余辉,追逐嬉戏的年轻人。
构成一幅青春的图卷。
不禁想起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在落日的余晖下,所有的一切,包括绞刑架,都被怀旧的淡香所照亮。
无论是多么迷茫混沌痛苦无奈的青春,在回忆中似乎都被升华了。
多年以后回忆起来,还是会发现青春它真美好。
Ps:动漫版的主题曲,歌词实在是好。
看完H&C的电影,电影和动画表现手法的相异,电影带来的是别样的错觉。
不过并不太喜欢导演的手法,感觉似乎这方面的电影应该更贴近侯孝贤的感觉。
在后面的赞助名单中看到了武藏野美术大学。
武藏野。
第一次看到这三个字,在岩井那个青春狂人的四月物语中,不落幕的樱花,松隆子十七岁的容颜,阳光下飞舞的发梢细丝,拿一把椅子站在楼外的场景,历历在目。
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少。
曾经,也就是曾经,我也是喜欢拿着大桶的颜料随意的拿手涂抹的姑娘,把画纸铺在地上用指头接触那些细腻的颜料,蹭得身上都是。
也曾经把教室电箱的大盖子卸下来铺满满的颜料,把绿色的颜料混合绿茶,丙烯的颜料弄到手上洗不掉,长久以来指甲里面都是脏兮兮的各种色彩,不开心的时候拿出画笔铺上纸自己画,然后撕掉烧掉扔掉。
长久的幼师的梦想早已不知道消失在哪一日。
画笔很久没有碰过,讨厌铅笔生硬的笔尖与单调的色彩,不弹钢琴的手变得很笨拙,胳膊不再如往昔轻盈的舞动,身体变得僵硬,曾经那么柔软的身体早已消失在时光当中。
钢琴上面是厚厚的各种英语书籍,相机早已经落了灰,85年的打算换镜头的老式胶片机扔到了底层,LOMO LC-A送了人。
如此谨小慎微的拾掇起各种不切实际的梦想,认真考虑是否出去继续研习IR。
GRE的材料厚厚厚厚,背的东西一个接一个。
《看不见的城市》还没有打开包装。
到处都是杂乱无章的书籍,书柜完全放不下,不得不搬出纸箱子,我说我要生活在四面都是书的地方才会有些许的安全感。
听着音乐依旧习惯单曲重放,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在现场,然后会随着节拍晃起头来。
每日离开了电脑无法生活,已经再也想不出别种的生活办法。
真可怜。
我说我自己真可怜。
如此卑微并且弱小,不值得一提。
闪光也永远的消失在历史中。
不会改变的一切随着时间慢慢的消失殆尽。
总想起过去的人真是不值得原谅,如此自怨自艾依旧于事无补。
所以索性,抛弃一切。
不承认历史是可悲且可鄙的,不过仍应该向前看。
也许应该收拾起我的画笔,把他们扔掉。
拿斧头砸了我的钢琴,成全我孩童哭泣时的梦想。
然后卖掉珍藏许久的碟子,卖掉那么多无用的书籍。
Return to innocence.这首歌,中文翻译作重回清白,innocence,我认为指一种无知的状态,更加能够体现那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意义。
回到一种无知的状态。
从头开始。
最初只看电影封面就觉得一定比动画原作更合我胃口,主要的原因就是有苍井优,结果也是和《无厘头森林的第一次接触》一样等了很久才有看到。
看完后最大的感觉就是果然不出我所料,看来相对动漫我还是更迷电影一些,至少目前似乎如此。
看到后来还真的被感动了,想想已经很久没被一个电影感动了,当看到那个一直喜欢真山的山田明知道真山喜欢的是理花还是在他背上说出喜欢的时候。
但是感觉最高的还是森田把自己的作品烧掉的那时,和《NANA》一样,结果还是电影更吸引我,为何大家都爱的不行的原作却打动不了我,或者说没耐心再看下去呢?
也许是因为时间关系,需要更紧凑的情节导致?
电影里山田对竹本的评价是“真是过着不幸生活的天才”,真是一语中的啊。
看着老实的竹本和飘忽不定的森田,就情不自禁地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了,还有那个看似沉默不语却搞不明白为何有人如此喜欢自己的真山,都可以在我的大学生活里找到人物原型,导演用的这几个演员真是再合适不过。
关于创作本身也有涉及描写,这点已经比《NANA》更深度一些,但并非贬低《NANA》,只是感觉在创作和感情描写上,相对来说,HC做的更平衡一些,而不象《NANA》主要侧重于感情的描写。
这样说就象当初被某人BS一样,也许这就是男性看事物和女性对待事物的不同之处吧,因为我知道许多女性观众绝对赞成偏向感情描写,创作本身哪怕被忽略也可以。
当然,感情也的确会影响创作本身,只是希望在动漫作品中能做到两者平衡还是蛮难的。
而我再次也发现自己和许多忠实的原著Fans的差异,就如同上次《NANA》一样,更多的原著Fans都不喜欢电影,觉得不符合原著里的感觉,而我却恰恰相反,喜欢《NANA》电影的不行,对《NANA》原著却感觉不大,这次看完HC又是如此,加上还有苍井优(她无论演这种性格的女生还是泼辣的类型都是极其传神啊,只一个微笑就已经无法让人抗拒了,优优果然最高)出演,所以已经让我爱的不行,但照例许多Fans却很不满意HC真人版。
这么着,看完电影也许终于可以回头去看那两季动画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关于我爱你,你爱他的青春片。
竹本 森田 小育竹本爱小育,而森田与小育,我却看不明白。
两人共同喜欢艺术,喜欢画画。
森田很有艺术天赋,他的行事风格也与常人格格不入,他年少轻狂不服输,在第一眼见到小育的画便毫不吝惜夸赞。
小育是个喜欢用自己的方式画世界的女孩,在看到森田的画被明码标价在画展售卖时,心里极不认同这样的做法,艺术在她心里是神圣的。
在海边时,森田亲了她,而她却跑开了。
之后陷入创作的低潮期,她不愿循规蹈矩跟着老师的步伐,便一直封闭自己。
竹本对小育的爱深沉而卑微,他不愿看到小育这样,便让森田去解开她的心结。
当森田将自己的那个创作品烧毁时,他说:“我烧掉的不是我的作品,而是一大把钞票而已。
这样有帮到你吗?
”小育点头。
而当森田告诉她,是竹本一直在默默关心她,让自己来找她时,影片的最后,竹本表明心意,而小育也对他露出了笑容,说了声“谢谢。
”至于结局如何,却是不得而知。
真山 山田 理花 真山是个工作能力很强的架着一副眼镜给人感觉很像理工男的男生,喜欢跟他同一工作室大他许多的老板理花,一度向她表白,却因此而被炒鱿鱼。
山田一直喜欢真山却被真山明白地拒绝。
某种意义上,两人其实很像,都是爱而不得。
影片给理花的镜头不多,或许只是存在于真山心目中的美好女神形象。
山田即使被明确拒绝也依然不愿死心,就跟真山被明确拒绝也依然不愿死心一样。
在影片末尾,抽着烟的真山突然在窗口看见路过的山田,便叫她参加明日的花本宴。
或许那个时候的真山,其实内心思考了很多,会想是不是该放弃,接受山田也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当两人跑出去,山田似乎喝多了,蹲在地上,而真山弯下身子将山田背起。
扑在真山背上的山田一直对真山说:“真山,我喜欢你,好喜欢你。
”真山也答:“谢谢。
”这几个人的结局都只能料想,但我觉得,竹本的爱一定得到了小育的回应,真山也试着放下理花,接受山田了。
这或许会是一个好的结局吧。
当五人在海边时,对着海呐喊时,那个样子,或许便是青春的模样。
蜂蜜与四叶草 (2006)7.52006 / 日本 / 爱情 / 高田雅博 / 樱井翔 伊势谷友介
蜂蜜与四叶草,这部我最喜欢的动漫之一,已经被真人化多少次了??!
日影,日剧,最近台湾也来凑热闹,还找了个很非主流的mm来演阿久……真想把他们一个个全部pia飞!
只要喜欢这部动漫的人,一定能体会H&C传达给我们的那种感动。
真人化也不是不可以,像《交响情人梦》不是拍得挺好嘛可是可是!
既然决定真人化一部作品,导演你们是不是应该去认真读一下原著呢,这起码也是对原著最基本的尊重和对自己作品的责任吧。
可看看他们都拍成什么样了?
面目全非啊……原作本身的精神和主旨全没了,完全变成了导演YY的产物这个日影版的演员我稍稍还可以接受,阿久和山田选得极好,竹本够呆,真山……pia飞,森田……我是连pia飞的力气都没了(摊手状……)。
罢了,总比日剧版的面瘫阿姨型阿久和裂嘴青蛙型森田要好一点点。
台版……不提也罢。
至于剧情,没一个版本靠谱的。
为什么三番两次的要找H&C下手呢?如果是因为它是一部青春励志的好作品,那为什么要被糟蹋那么多次啊我真是欲哭无泪……没有你看过原作,可能觉得电影还不错(抱歉,我实在是看不下去,看了一半就压抑不住怒火了……)。
如果你觉得还不错,那我建议你看一看动画or漫画版的《蜂蜜与四叶草》,真正体验一下原作者试图用这部作品给我们表达的东西至今,这部动画还躺在我的硬盘里,其实我早已过了那个单纯无忧的年纪,但每每再次观看时,还是会对人生产生更多的思考。
虽然总有一天我们不再年轻单纯,但我们一直在成长,所以H&C永远不会过时。
大学的第三个夏天,遇见四叶草。
被叫做幸福的四叶草。
但是在《蜂蜜与四叶草》里,却似乎看到是隐形的四叶草。
故事里主角演绎了一场场单恋的轮回。
竹本喜欢阿久,阿久喜欢森田学长,宫野喜欢山田,山田喜欢真山,真山喜欢理花,理花却沉静在失去丈夫的自责中。
这样一个连串的单恋循环,是故事的主线。
故事反复在强调着。
有些无法触摸的事情,我们是应该放弃还是继续?
留给他们的问题,也是留给我们观众的问题。
没有看漫画的原著,也没有看苍井优等的电影,直接进入了向井理等拍的电视剧,所以没有办法对原著和改编的剧本进行比较,到底哪个会更体现剧本的主题,哪一个又更代表《蜂蜜与四叶草》的意义,哪个的演出又更加能够把握主旨。
总之,我只是看电视剧,简单地透过电视剧来看它带给我们夏天的意义。
故事很简单,关于青春的零零总总。
阿久,来自离城市很远的乡村,这样应该是代表最纯洁的没有受到都市气息感染腐蚀的气质。
只想画画,也只会画画。
所以,正是这样没有欲望的画画,才会那么容易打动看到画的人们的心。
剧里的画,的确很单纯,就如她的气质。
偏偏她就是喜欢森田学长,却无法一起欣赏到同一场烟花。
看烟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记住了那个陪你看烟花的那个人的侧脸。
但,就是无法触摸。
真山,最苦闷的单恋者,喜欢的理花,却心一直放不下死去的丈夫,就因为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让丈夫失去了生命,所以她一直自责。
所以真山一直在学习独挡一面,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护理花。
他说,虽然不能帮她分担苦难,但至少能够给她慰藉就足够了。
其实看见真山的时候,心里有些隐隐的痛,像极了以前的自己,奋力地去追寻一些无法触摸的人或事情,途中,总是把自己折腾地遍体鳞伤、体无完肤。
山田,一直都没有从真山的单恋里毕业。
印象中,最最深刻的是他们在海边要回家的那天晚上,有些醉醺醺的她,被自己单恋的真山背着。
昏黄的路灯,寂寞的月光,平静的海面。
她趴在他在背上,一遍遍地说我喜欢你……喜欢你……喜欢…………喜欢你……真山却只是一遍一遍温柔地重复嗯……嗯……嗯…………嗯……最后的那句“谢谢”。
把这段单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只用一句谢谢,是不是就可以忽略所有的付出?
单恋有很多,在故事里。
也在我们的青春岁月里。
或许,我们曾经都做过真山、竹本、山田、阿久……在青春的过往岁月,我们都努力去触摸那些无法触摸的事情或人。
也许最后都只能交付于空白和零。
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忘记那些我们曾经想要触及的人或是事情。
感谢他们在我们青春的岁月停留过、索寻过……即使单恋,我们也会看见隐形的四叶草。
关于幸福的四叶草。
首先,我没弄不明白片头的那句“要造就一片草原,只需要一姝四叶草和一只蜜蜂”这句话到底在表达什么。
为什么四叶草和蜜蜂能联系在一起?我看完这部片子后,想试着去回想片中的一些画面,我只记得阿久笑着说谢谢,她的花裙子和HI-FI,回旋在她耳边的歌,山田哭着说我爱你,然后的那句“aligaduo”。
谢谢你,好像就能说明一切了。
我觉得更多的时候是莫名其妙。
导演很好的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的感角,可是却总在强调“青春”,煽情的很。
选角失败,演员张力不够(除了公认好的苍田优),人人都和愣头青差不多,的确要把漫画浓缩成30话的剧情就容易显得太薄弱了,前后衔接不上,还真是委屈了剪辑人员。
这部片在情理之外又或是意料之中,果然真人版只能圆了一部分漫迷的梦,对于我而言,拜拜,我还是回去看漫画好了。
怎么能拍得这么闷,小津可比你们有滋味多了。。
意外地超喜欢山田姑娘> <
那只黑猫好诡异
美好的青春伴着最美好的回忆
优酱~
要成为一个草原,就需要蜜蜂与四叶草。艾米莉·迪金森。理花用过的一切。变态收藏家。画廊的两个变态男。听着歌剧进行创作的天才油画少女。色彩缤纷的裙子。抽象画。木雕。苍井优式的微笑。
用尽全力的青春多美好
看不下去..动画最高!
太典型的日式文艺青春,闷闷的看不出好,女主角塑造的过于非人化,像个5岁的小女孩。比较喜欢山田。菅野洋子的配音好听!
苍井优演得格外好
那些时光,无限美好...
剪得那叫一个跳啊,长得那叫一个丑啊,拍的那叫一个烂啊。sigh...
看的时候还不认得YJX。。。
很矛盾。喜欢TV版演员阵容,但讨厌TV的女主角。可电影版又不吸引我……
我能说这片要多弱智有多弱智吗?
怎么不在一起呢?!
不怎么懂,全是单恋。值得看的就是小美女啊和她的画,还有音乐很好听。
对不起 看过动画的人要说:很垃圾!根本不像!失望!
成海璃子囧
据保证这电影糟蹋了漫画。就算是关于青春,也不是部好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