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了这部电影《母性》,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话不多说,只将一些经典话语摘录如下,同时献给所有的母亲们:Motherhood is about accepting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energy, which stretch beyond you. Even if sometimes it feels they could consume you. Search for and hold on to your own true self. If you lose that, what kind of mother can you be? 母性就是要同时间和精力作斗争,好让你驻足喘息。
即使到了崩溃的边缘,也不要迷失自我。
如果你不能坚持,还算什么母亲呢?
Things are always changing. No matter how much we might want things to stay the same. You could take a picture of your kids every single day, and every single day, they'd just be getting older. That's the fact. A heart breaking fact, but still a fact.不管我们多么想保持事物的本来面目,事情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但你仍然可以每天为你的孩子拍张照片,每天他们都在成长。
这就是事实,一个让你难以接受的事实,但仍然是一个事实。
So seize your days and dwell in them fully. Look to your children. Because they know how to inhabit brief periods of time with extreme passion, and for nothing more,really, then the sake of those moments. They can help you remember that. If you slow down and let them, feel fortunate because chances are good you actually might be.所以争分夺秒与他们相处,仔细照料你的孩子,因为他们也知道怎样用激情的火焰点燃时光。
没有什么能胜过怀念这些美好的时刻了。
他们可以帮助你铭记这些,只要你放慢脚步,慢慢品味,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生活中充满了这么多美好的机会。
我第一次做母亲肯定想什么东西都十全十美,可是看完这个影片,没有人帮助的妈妈真的是太累了,像是被束缚住了手脚,施了魔咒。
从现在开始,感激宝奶奶,帮忙做一切我做不好的事情。
照顾我孕期的起居,带我去产检,帮我准备宝宝的物品,陪我去考试。
感激宝爷爷,每天认真查网上哪些东西孕妇不能吃,然后尽量把清淡的食物做美味。
还有我最爱的陪伴我最久的宝爸爸,我们两个人在国外的时候,要帮我准备加餐,照顾我生活。
周末给我做饭,每天接我上下班,十几个小时的长途旅行一路照顾我,在我哭的时候安慰我,陪伴我前五个多月的孕期。
而我,从现在开始,是不是可以放弃挑剔的眼光?
以感激的心情看待大家?
如果没有他们我会很累很辛苦,医院里那么多独自排队抽血检查的妈妈,那么自己带娃的妈妈,那么多隐形爸爸。
正是有了大家的支持能让我安心复习,考注会。
接下来,我是不是可以放松对生活的要求?
我自己都被照顾的白白胖胖的,宝宝肯定也会被照顾的好好的。
我应该做的是放松自己的神经,享受目前的快乐。
利用这段不工作的日子好好复习专业和注会,然后等待过几年宝爸爸回国后我们一家人好好的生活~ 给孩子做个榜样。
把他教育好~ 生活就不那么纠结了~
motherhood翻译成母性,总觉得不能表达片中涵义:它应该是一种“作为母亲的状态”。
周日上午,我起床,收衣服、消毒奶瓶、做早餐、烧开水、儿子拉了要给他洗澡、我自己也要洗澡、然后要洗我们两个人的衣服、公公马上要来接我们、老公也要洗澡不干家务声称自己感冒然后今天还是他生日不能对他发火……每个当母亲的,都会经历几个这样手忙脚乱的早晨。
写不出东西,赚不了钱,老公沉迷于自己爱好。
不同的是我没有遇到年轻的快递员共舞,也没有得到2万4千美元的支票。
那又如何。
生活本来就是各种琐碎、妥协、双方各自牺牲一点而且对方看不见。
要多敏感的心,才能时时刻刻懂得感恩。
唯有接受,才能前进。
如果这是一部中国电影,我或许评价会低一点了,内容也没啥特别。
我现在在想,美国电影比中国电影好看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不是在于男女演员的表现力,美国演员的表现总是那么自然,就像你觉得每个外国人都有明星范儿那样。
想想自己现在以后的生活也就是每天上班下班,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没有多少熟悉的人,每天累了回到房间就又要开始等着第二天的上班。
会觉得害怕。
电影多多少少唤醒了我一些什么。
在这些琐屑的日子里你要找到那一份拨动你心弦的旋律,电影里是女主角的孩子、家庭、丈夫,至于属于我的会是什么,我还在寻找。
但是我不能放弃寻找。
孩子每天充满激情的过着每一天,不为别的,只为珍惜这一刻,这一刻稍纵即逝,以后你会怀念,所以,刘芳,放空不去多想的珍惜好每一天。
至于在琐屑中最重要的是不能丢失自我这件事,我还不知道我的自我确切的是什么,但我希望我用未来的每一天刻画出一个充满故事的自我。
不要停止爱生活,不要停止追求不一样的生活。
不要让琐屑麻木了你的神经。
我的疲惫之于我现在懒得去看那种要对人生不断审视,拔高立意的片子,一切艺术不都应该表达生活为目的吗,嗯我承认这样的想法简直是俗得要死。
但又不胆量去看那些超现实的纪录片,从头到尾都在讲述真相,诸如海豚湾,觉得揪心残酷得让人不敢面对,嘿嘿我真是虚伪得要命。
所以母性来到硬盘上,对我来说是一个恰当时候的甜点,是带着一点点感伤又节奏轻快的小圆舞曲,乌玛当之无愧是这幕曲目中最好的舞者。
想起这个女人,还要从千钧一发gattaca开始,顺带结识裘德洛,哎他那时候可比大侦探的华生医生头发多多了,跑题话说回来后来比尔系列中的乌玛瑟曼不怎么讨喜,虽然演出一样精彩,大概是因为期待更多,认为她完全能够驾驭更复杂的角色,而非一味的逞勇斗狠。
又或许是脑袋里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大男人沙文主义的思想也不一定,觉得女子便应该柔情似水,在非动作片中把浑身的戏骨发挥极致。
母性中的她饰演一个非常普通的美式家庭主妇,有两个孩子和有一个像孩子一样的老公,还有一条温顺忠实的牧羊犬。
每天她睁开眼睛,来不及换下睡衣就要审读一日行程,繁琐又必须一一完成。
从烤面包煎鸡蛋开始,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围绕她的话题永远是孩子孩子孩子。
她必须对斤斤计较的邻居严正以待,然后转身便换回笑颜盈盈的面对孩子,要记得不能在牙牙学语的孩子面前讲脏话,不能在已经有了环保健康观的女儿面前抽香烟。
还要记得地在楼下抢占公用车位,在超市里面对大小礼包和孩子的生日期待踌躇着不知道怎么决断。
因为毕竟生活除了超市还有学费电话费,煤气账单等等。
总之她是家庭的多能手,百宝箱,能上串下跳是superwoman,可却少了我的女友是超人中的那些神力,只能肉搏作战。
电影中表现的一切都是生活的细枝末节,有些人看了可能觉得乏味可陈,可我喜欢这一切,也许是没有生长在大富之家,从小就觉得生活就是那么琐碎才真实,天下母亲大同。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每个母亲也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在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之前,她也曾经和我们一样,阅读童话,做着公主王子的美梦,幻想嫁给英雄。
如果说是什么把他们变的真实,我想是我们。
以至于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哪怕他们所以做错了什么,都应该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
当然不排除有些妈妈一辈子都像孩子一样,充满梦幻,可那比较还是少数。
傻子第一次爽约是为了妈妈,过了很久以后他艰难着启齿我才知道原因,我理解他处境艰难和那些欲言又止的感受,于是宽慰他,在抉择艰难的时候选择妈妈永远都是正确的,没关系。
可是苍天大地啊,我的宽容变成了久久不能想见的障碍,那绝不是我真实的想法,在感情面前我还没大度到推手过去。
我想你永远不知道每一天每一秒,世界静下来之后,我都在怀念。
电影要在短短的90分钟里,让一个彷徨的母亲去顿悟母性到底是什么,就不免设置了很多意外的情节。
比如,印度邮递员的出现,一个年轻鲜活身体重新点燃了乌玛瑟曼青春的希望。
短暂的精神出轨,然后让我们晓得了,夫妻之道有时候诚实不如恭维和赞美行之有效,嘿嘿。
也越发觉得上海身上有纽约的影子,路过外滩和那几条著名街道,不时看见有剧组简易的搭建取景。
好奇的路人少了,只有一丢丢还会探头张望几眼转身离去,大多匆忙避闪而过。
不过我们真的挺友善,不像纽约人那般严厉的捍卫自家生活的庄园。
大团圆的结局看罢,心中还是一阵叹息,没有如释重负那么夸张,是甜蜜让人有了美好的向往,又突然想起赵老太太和巩汉林的早期作品,也是讲述母亲,不过记得也只剩下司马光砸光那段让人捧腹的段子了。
看本片完全是因为Anthony Edwards,哪怕知道整部影片的绝对主角只有Uma Thurman,我仍为能看到“Mark Green医生”的新作而感到兴奋。
影片讲的是一个曾在写作上有些成绩的女人,在成为母亲后逐渐迷失自我,深深陷入生活琐事与烦恼中不能自拔,最后终于借助征文比赛的刺激重拾自我和重新认识爱情的故事。
道理很简单常见,整个故事的讲述过程也比较平淡,好在并不沉闷,加上Uma,Anthony ,Minnie Driver三位知名演员的表演,以及Jodie Foster的意外客串,使整部影片还是有一定可看性的,尤其对那些年轻母亲来讲。
片中有个场景很有意思:公园里,母亲们带着孩子们玩耍,一位年轻的母亲看着小女儿拿起塑料玩具,急忙喊道:“Drop it!
That's made in China!
”——看见没?
我们引以骄傲的“中国制造”在人家眼里就是这么个形象,嘿嘿。
本来觉得是一部挺无聊的电影,不过看看还是不错的。
看完之后想想自己,应该如何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工作的压力,能让自己享受生活,而不是为生活所累?
首先比较惊人的,是那台苹果的本本,好像是G4?
贯穿全场,也许Apple的东西真的是拿来用的,一个简单的写文字的母亲,都可以用的很好,而且随身带着,没事儿就拿出来写点儿什么。
然后,比较让人愤怒的,是里面有一个镜头,妈妈教育孩子:No,no,drop it.That's made in China.找抽?
其他的几点比较有体会的:妇女使用手机和网络远比国内普及,无数的镜头,妈妈们拿着类似于黑莓的宽宽的手机,排队、散步。。。
汽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没有汽车,似乎寸步难行。
5月25日,一切都围绕这个。
其实,我生日在5月24日。
:)There is not "Try",there is only "do" and "do not".网络是透明的。
换句俗话,"小样儿,别以为你穿了马甲就不认识你了",在Blog写下了闺蜜的隐私,这就是日记与Blog的区别。
日记是自己看的,Blog是公开的(虽然你也可以设置隐私),所以,别把网络与生活完全的隔离,仿佛那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
这是一部向所有全年无休,24X7,左尿片,右奶瓶,战斗在第一线的全职妈妈们致敬的片子。
如果你是一个0-3岁宝宝的全职妈妈,碰巧也苟活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相信片子里很多地方都会触动你的共鸣。
没有电梯的狭窄的公寓房。
用来占车位的一辆不值钱的老车。
(这点特别有感受,尤其是抢车位的桥段。
)社区幼儿园。
遛宝宝。
拥挤的公共游戏场。
打折店里淘衣服。
特别是女主角忙里偷闲的唯一追求,网上部落格。
从这点上来讲,网络真的抹平了世界。
要知道上网淘宝帮全职妈妈平衡了多少生活的乐趣。
当然,乌玛瑟曼还是一贯的夸张。
但我有一颗星是打给所有的妈妈的。
最后,还是要提一下我们那位早年谢顶的男主人公爸爸,也不容易啊。
:D用女儿的话结束,因为爸爸是something,妈妈是everything.
还剩29分钟的时候,我在想这女人的生活能有转机吗。
然后她发飙了,我在想十年后的我也会这样发飙。
然后因为小儿子的意外她掉转车头,我在想这倒是很合理。
但是转机呢,基本是出于车里吵架丈夫那一段慢吞吞的话语。
我在想为什么那女人就这么笑了。
注视了许久,她确实是在笑。
结局没有说服力,可能丈夫的形象问题是部分原因,另外,一个女人如此如此的把心中压抑已久的郁结爆发出来,被一个男人几句话就镇压了(我不管是不是温柔的镇压),这一点让我不甘。
不只是不甘,是不合理。
爆发过后总要有一段梳理的过程,思考的过程,然后再释怀,再继续生活。
现在我在想,生日派对过后,看雨的夜晚过后的第二天,那个女人又要在丈夫打呼噜的时候起床,然后完成细细碎碎的一天计划中的第一项,然后穿着睡裙出门。
最近看了两部电影,Motherhood 和《一页台北》,算不上特别的精彩,但也是值得一看的。
Motherhood 想推荐这部电影。
一直都很喜欢这种温馨小题材的影片,尽管有人会觉得有些琐碎,但却是真实轻松而温暖的。
不需要太多的思考,顺着故事的节奏,看下去就可以。
还是习惯了喜欢有大段旁白的电影,总是很inspiring。
另外,这部电影的海报也很有意思。
明媚的中黄色,是向日葵的颜色,散着阳光的味道,一直是我喜欢的,让我想到了 Little Miss Sunshine 的海报。
对了,那也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
“爸爸是something,妈妈是everything。
” 影片中的小女孩说。
So seize your days and dwell in them fully. Look to your children. Because they know how to inhabit brief periods of time with extreme passion, and for nothing more, really, then the sake of those moments. They can help you remember that. If you slow down and let them, feel fortunate because chances are good you actually might be. 这是在电影的结尾的一段话。
《一页台北》 是一部小暧昧,小清新,淡淡的纯爱影片。
似乎这样的片子总是喜郁参半的,有人觉得太假太装太文艺,有人则爱极了这样淡淡的调调和若有似无的暧昧情绪。
书店和便利店,女声的那一句“欢迎光临”,还有那街边小吃,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台湾的味道。
不知道为何,看完了这部,脑袋中总是回想着小情歌的旋律。
这样简简单单纯纯粹粹,甚至有些不可思议的感情应该是很美的吧。
又或许,这种美好只能存活在虚幻中?
另外,说些和电影无关的吧。
这里的冬天还是要到了,不管你是否喜欢,据说这将是很多年来欧洲最寒冷的冬。
还是被极端不稳定的网络折腾的很痛苦,现在的我在晚上9点半的时候,坐在别人宿舍的 common room,这感觉真的一点都不享受。
同样事情在不同人的眼睛里,得到的结论果然是如此的不同。
所以所谓的客观报道,从来都是不存在的。
所谓truth,是虚渺的,不过就是事件加角度而已。
所以便格外需要你自己的独立判断。
2010.10.27
这么个不知从何说起的主题果真不是一些所谓粗茶淡饭的琐碎情节能够支撑起来的
不一样的Uma Thurman
-you are a feminist. -oh, what can be worse than that? ……各种无奈。女主竟然是pulp fiction里的那女人!虽然都是母亲题材,但相比《快乐孕记》略显单薄。PS.中文译名不要这么俗套行不行,光辉个屁。
3
典型的美国母亲,很难让我找到共鸣。里面怪异的美国人让我不能忍。
这是一个给全职家庭主妇们看的片子对于无法体会她们各种快乐的我来说我只能觉得这是反应家庭主妇悲哀的片子
考虑好了再生baby PLEASE
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弃自我 即便是做麻麻
爱的牺牲
还是笑出来了
比较温情,有真实的一面,也有虚假幻想的一面。还不如连续剧《绝望的主妇》里勒奈特有感染力。
美国母亲的真实生活
经典标准妈妈琐事大全,腔调跟中国也差不多。狗屎停车争吵公园诸如此类。
MADE IN CHINA ? AH.....
真不敢想当妈妈得多累却想给小孩起个名字
比较一般的电影,好在有乌玛瑟曼在,还是可以看以一下的~~~
物资丰饶的好国度。有个叫part的好商店。
不知為何,看到uma thurman在裏面的一些境頭,我竟然覺得有kate moss的影子
很细节 有烦有惊喜
uma一看就是为了家庭能够不要性命拼搏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