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评论区一片不叫好,我倒反觉得看下来有很多触动我的地方。
首先是剧情,也许蒸汽男孩这个名字起得不够好,全片不是steamboy一个人的命运,而是三代人交织。
但我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名字。
然后是人物的塑造。
steamboy的心理历程可以说是在爷爷和父亲二者不同观点的影响下经历了 迷茫——顺势而走——产生质疑——反复思考——做出选择。
一开始,爷爷的信的出现奠基了男孩的初印象,爷爷是对的,保护爷爷派。
在争夺中遇见Robert一队人也站队爷爷,乍看似乎是黑白分明的剧情。
而后父亲出现了,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事情有了新的发展,这件事不是非黑即白的,steamboy开始觉得父亲的蒸汽城很厉害。
但爷爷的第二次出现打破一切,父亲表面对科学的执着的和平下还有制造战争武器的面目。
但令我开心的是,steamboy没有直接被哪一方带偏,而是融入自己的思考:“万一父亲被他们骗了呢。
” 事物的发展本来就是螺旋上升。
直到后来博览会开战,原来信任的Robert一队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也想得到球,完成自己的企图。
这太符合事实了,复杂的成人世界。
当他决定把Robert工作室的蒸汽球取下来不让他们用时,内心已经开始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就像爷爷说的,你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再说到其他的人物。
大小姐是我可喜欢的一个了。
五个妈妈的描述大概能推测出她高傲独立的背景故事,一面对着塞门说:“不能输哦“一面执着地寻找雷。
但看见机器中有真人,看到真真实实的血迹时,她的真实被激活,一如在展览馆中跳起芭蕾舞的小女孩。
她的世界从来直来直去,有一说一,世界在她眼中大概除去豪门世家那层滤镜,便是最干净直接的了。
赛门,一个典型的商人,将杀戮和战争作为一场展示给外宾的演出,直到最后关头在逃生飞艇上还不忘记推销,要买一个钢铁城么?
不赶着逃命,反而慢悠悠的介绍逃生艇的姿态,一个现世的,精。
金发小帅哥,忘了他的名字,一心向科学。
出场非常圈粉,直到提起看到钢铁成便打消了对抗念头,大概他只称得上一个科学痴人吧。
是非已经模糊,他就像科学的走狗,践行自己心中那一套。
秀丽的皮囊,勃勃的野心。
就像我自己一直试图寻找某种客观一样,这种多面性,以及对自我的坚持难能可贵。
想到《哭声》里,男主由于没有坚定的信仰,随时在被不同的派别动摇而害死了自己的全家。
在自己所看到的世界中树立相对客观的世界观并坚定下去,那才是属于自己的自由吧。
导演并没有给出一个绝对答案。
大家说这是商业化的后果。
那倒不如说,没法给出答案吧。
(ps写得很急 因为电脑只有7%电了不出所以果然自动关机了!急着睡觉!
晚安!
)
最近因为要画赛博朋克的东西,所以看到了这部动画。
先说说我觉得惊艳的。
看第一眼的时候就被精美的画面吸引了,想想这可是12年前的作品,简直吃惊。
里面的一些物品设计也是花了心思,比如男孩回家的开灯和椅子的一系列设置。
画面的整体效果都有一种压抑的工业革命灰,很是整体。
技术没得说。
然后就是不好的了。
1.人物的表现,,实在有点差强人意,美型的话就不说了,但是这样一个路人小孩,放到哪里都会被淹没,虽然是影片风格特色?
找不出什么亮点。
人物性格的刻画,一般吧,毕竟那么多年前的作品。。
2.故事的主体思想不明确,前后矛盾。
比如一开始,老爷子就像一个为了成功不惜牺牲自己儿子的人,为了马上就要成功的球,不听别人的劝告,所以导致惨剧。
给人一开始留下的印象就很差。
第一印象很重要。
又比如老爷子要把球交给另外一个人,但是那个人也是要发动战争,他发动战争之后直接导致毁了展览会,我看上面是有人说是大小姐那个集团不惜发动战争来展示自己的商品?
并不是吧。
所以直接导致观众觉得老爷子受骗了,或者老爷子心口不一。
后来男孩又觉得这个人不是老爷子说的那个人。
主题思想太不明显,太绕。
主题大概是反战?
但是刻画的却是里面“最大的一场战斗."也没有真的去开战,而是先来这么一出。
有个细节,男孩踩着蒸汽球把一个飞行员踩如了水里,说了一句要注意安全?
E M?!
拜托这样的台词设置真的会显得这个男孩很帅吗?
(不过首先他本身就不帅。
而且会让人反感。
另外大小姐的演绎,对于一个动画来讲,这样的演绎有点过头和令人烦躁了。
又不是婆媳剧。
最后蒸汽城启动,老爷子说他儿子是走火入魔?
要开枪打死他。
EM?!
到底是谁走火入魔?
发动了这个机器是因为什么?
如果不是那伙人来抢打,事件会像这样发展吗?
这是一个故事设置错误。
看到后来老爷子启动之后出来一些游乐园设置,,EM!?
这样真的不会显得太幼稚吗?
这个设置很牵强啊。
还是一开始故事就该交代老爷子是为了做游乐园才去研究蒸汽发明的?
这突然的一出实在过于唐突。
这制造麻烦的人,去解决了自己的制造的麻烦,实在不能让人觉得伟大。
而且这次危难死了多少人,那个潜水艇探头是老爷子和他儿子吧?
最后他们一家还活着好好的生活在了一起。
所以,还行,是打给美术和画面的。
当然人物设定有减分。
日本导演大友克洋的大银幕新作。
雷的父亲与爷爷都是蒸汽机迷,他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压缩无限蒸汽的装置。
但是爷爷发现父亲已经被财团控制,痴迷于机器本身的力量而忘记了科学的目的,就决心破坏这个计划。
为了赚钱认为怎么都行的美国财团在伦敦博览会上搭了巨大的帐篷,来展示他们的新技术,新武器,不惜以战争的方式来破坏博览会,而雷将在父亲和爷爷,以及为了维护英国国家利益的史博士之见,选择自己的立场。
最后,巨大的蒸汽国飞上了天空,引起的温度下降将整条泰晤士河冰冻,雷认同了爷爷的观念,科技应该为了使人幸福,不是为了制造武器而存在的,但是父亲却依然坚持,只要有人看到过机器压倒一切的力量,人类追求更强的痴心就不会灭绝。
喜欢影片本身对于机器的想象力和迷恋,把机械本身的力量感表现出来了,蒸汽王国腾飞的画面是赞歌级别的,非常贴切地描绘了人的梦想为什么会寄托在非人性的机器上,因为机器实在太强大了,强大的东西总是接近神,接近无限的,让人错觉,自己什么都可以。
喜欢立意。
对白中说,科学是为了什么,为了使人幸福,而不是体现力量,因为人类的心灵还不够健全和伟大,承担不起科技本身的力量。
复杂的选题,很哲学了,就是说,人在利用技术的时候,应该自律,还是应该顺应欲望求无限发展,到结果影片给出了倾向,却 没有答案,可以说财团,英国博士,爷爷,父亲,给出了人类面对这个问题的各种立场。
大友迷会觉得这个电影的结果还是太直白,太主流了,因为这是部投资巨大的商业电影,不是作者自己的艺术电影,有这样的追求已经不容易了,没有丢掉电影本来应该有的多重性,不同人从这电影里看到的肯定不一样,对于迷恋机器的人来说,从这里一定只会看到机器的伟大。
画面精美极了。
喜欢disney的人也许不习惯本片灰暗的色调,但是这种颜色是大友克洋最迷恋的,昏暗,浑浊,但是层次丰富,象他电影的故事一样。
虽然一片青褐色,但是红色的运用非常点到为止,女主角财团大小姐的红裙子恰当地表现了她的傲慢和简单,红色的机械手有着无庸置疑的力度。
金色的镶边效果也很优秀,表现夕阳的光照感,尤其是父亲讲述理想的那段,很美,不因为是反派人物而故意贬低。
绿色很少,但是开头在原野上追逐的戏里,把原野的颜色定成了最青葱的绿色,丑陋的暗色机器飞驰而过,作者很含蓄地表达着自己的哲学。
构图也好,动态的处理配合单幅画面的完美构图,成倍地扩大了感染力。
其中几个重点场面,热气球撞向火车站,从船上看博览会,瞬间低温使河结冰,非常符合商业大片应该有的视觉高潮冲击。
值得观赏的还有,到处可见的蒸汽的画面感,玻璃反光和映射的精心绘制,天空与河水的细节。
现在三维技术都那么发达了,却还是在二维搞这些,就象故事设定年代是过去的世纪初,而不是一般此类作品乐于描画的未来,这种宁可退一步,其实也是大友的气质和苦心。
音乐不清楚,我家女儿在睡觉,所以开得很轻。
很多电影虽然有意思,但是讲故事的方式很传统,比如我们熟悉的冯小刚电影。
而本片是尊重戏剧传统的正统的“故事”。
在情节的铺开上,是最典型的一个环节带出更大环节,好象进一个院子,先是影壁,再是玄关,堂屋和花园,越来越大,主题越来越丰富。
而前后呼应,暗示,意外,都安排得精致,可以说看着开头想不到结尾,看到中段猜到结尾却看下来还有惊喜。
比如,开头爷爷让雷把蒸汽球交给史博士,雷亲眼看到父亲与爷爷决裂以后,见到史博士,还是不放心,问,你觉得科学的目的是什么,史博士说,是为了使人幸福,雷这才放心把球交给他,可史博士接过球就说:“但是,首先要保卫自己的国家,人才会幸福。
”然后一挥手,出现一大票士兵,原来史博士用球也是去造武器,不同的是财团造武器为了卖,国家造武器是为了抵御,雷都傻了,相信观众也会有点小小意外,便跟随作者更往里走了一进。
用镜头讲故事,而不是用对白讲故事,更是作者电影感娴熟的体现。
对于看过大友的MEMORY的观众来说,肯定会觉得他更应该去做那种诗人一样的电影,但是抛开成见,单独的《蒸汽男孩》依然是少见的上乘之作,鉴于全世界都在看美国动画,日本的动画还是有存在必要的,至少可以给出乐观的美国精神以外的另外一重选择。
开头那些被人追什么的,总想起天空之城里面类似的剧情昨天刚看完的时候觉得还不错,今天再想想感觉整体故事结构有些乱如果只说片子本身只是觉得还可以但是通过看这个片子,联系到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仔细想想我喜欢的是自己联想出去的东西,却并非这个片子本身有几个喜欢的小地方一是一句台词:不具有理念与哲学的发明只会带来灾祸二是最后那个模仿了很多乐器的控制台,手风琴八音盒什么的元素都能看到三是那个任性的大小姐爸爸的发型和那个眼睛觉得很恶心至于很多东西莫名其妙和不符合常识啥的就忽略不计了,本来就是个动画片感觉大友克洋要说什么个东西,总是喜欢说一半然后就突然没了,让人很不爽至于技术方面,staff方面,制作历史方面,个人完全不关心有几个地方画面做得确实漂亮只是不喜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P.S.如果想让别人迅速对你喜欢的某一个人的作品产生厌恶感就去跟对方讲一堆你如何喜欢这个人,以及这个人的作品如何牛逼,运用了怎样的牛逼技术,查阅了多少资料,调查了多少历史,如何推测作者本身的心思,如何推理最后成片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重申你是多么喜欢这个人的作品
画面很精致,细节很到位,至于人物还有剧情,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太平庸了,支撑我从头看到尾的动力纯粹是因为画面太漂亮了,最后蒸汽城的自爆是我见过最浪漫、最富有想象力的爆炸。
还有下载下来的电影是国日双语中字,投放到激光电视上播放哪知默认的是国语。
边听国语边看日本动画电影,别扭。
一听声音就出戏,非常影响代入感。
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很具有探讨性——科学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导演在片中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借雷的爷爷之口告诉观众自己去寻找答案,没有对观众强行灌输。
个人十分赞同史蒂芬斯的观点,科学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存在,但是为此得先保护成为人们基础的国家,如果没有国家,人民就没有幸福。
就像核武器,你也有,我也有,大家都不敢掀桌子,从而达到核均衡,有些国家才不敢造次。
试想一下假如没有核武器,在今天的国际舞台上,咱们国家说得起话吗?
我们的人民会幸福吗?
只会像伊朗一样,被美国折磨、欺辱。
纵观人类历史进程就会发现,和平不是主流,战争才是。
这个世界一直都是弱肉强食的世界,科学只不过对战争形态起到推动作用。
想不被欺负,就得利用科学让自己国家变得强大。
近代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屈辱告诉每一个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唯有发奋图强,才能实现和平。
和平是争取过来的,不是躺着就能和平。
16年过去了,日本的动画在宫崎峻那里看不到岁月的痕迹,永恒的风格,祈祷不变才是影迷的心声。
可是16年后的大友克洋,简直判若两人。
Steamboy相比16年前轰动世界的Akira,改变之巨大是难以数计的。
但是我不欣赏这些改变,Akira的暴力场面,根本就让它脱离了儿童动画的范畴,人物特有的长方形眼睛,总是泛着阴森的白光,隔膜和仇恨,这些都是不宜对小朋友灌输的。
大友克洋对血腥的嗜好,就象他是许三观的血头似的,挥洒,挥霍,几万cc到处泼。
我虽然不至于推崇,但这就是大友克洋,和宫崎峻不同的大友克洋,和押井守不同的大友克洋。
Akira的风格,让人理解日本必须有这3个人共同存在,才是一个实力傲人的卡通王国。
但是Steamboy不同了,从主题上开始接近宫崎峻,温柔的,平和的诉求。
画风的改变更大,细节非常注意,变态到每块铁板,每个螺钉都精心绘制过,虽然说现在运用3D作业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是这部刻意精心的电影还是花了9年才制作完成,以前那种潦草的手绘魅力早就荡然无存了,处处透着匠气的细腻。
这一点也在有意无意接近宫崎峻,但是宫崎峻的细心是用在有意义的地方(比如龙猫里那一场田间大雨),大友克洋的细心则完全是为了挑战人类制作卡通的极限了。
结尾处有一场伦敦全景,相比Akira开场著名的旧东京核爆,建筑又多了数十倍,而且每个细节都很清楚,视野之大,气势之狂,令我震惊。
当原创力薄弱的时候,制作的水准确实可以强撑一下啊。
24亿日元造价的卡通,看个热闹也值得的(曾经我们公司香港那边请大友克洋拍过一个Sony的广告,30秒啊,造价1000多万港币,这厮真贵啊!
),巧合的是片中也有个移动城堡,只不过比哈尔的那个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形象地说?
有半个伦敦那么大啊!
这次如果是比大小的话,宫崎峻是输定了。
日本的这几个人都很喜欢西方背景的故事,全盘西化在他们而言仿佛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情,从不掩饰他们对西方文化的好感,特豁得出去。
脸皮面子这问题,可能是咱们戊戌变法没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一个有着机械天赋的男孩在面对如何对待和使用他最爱的技术的抉择。
影响他的抉择的几班人马代表着各自的利益。
为了实现自己梦想展示科技能力的父亲,认为技术不应该成为人类自大武器的爷爷,为了利用技术来制造贩卖军火来赚钱的财团,与国家军队合作的立场复杂的本地科学家,甚至还有傲娇但是在意环境在意生命的财团大小姐。
几个势力怀着各自的组织和人们,想要在伦敦的博览会上证明自己。
将这个有天赋的少年卷入了这场华丽的让人印象深刻的蒸汽时代大舞台。
蒸汽男孩还是有成长的,从开始的单纯的对机械科学的喜爱,到后来开始思考科学究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应该如何去使用科学。
其实从头到位我想男孩的想法还是比较统一的,那就是部至少不应该让科学成为会导致危险的推进剂。
这一点我感觉大小姐的思想底蕴也是如此,从看到地面蒸汽兵亮相高速管家要赢,到之后发现蒸汽兵里面是有人时候的震惊,大小姐虽然傲娇但是还是有一些自己的判断的。
在男孩到达蒸汽城内部的时候,他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的时候,其实他的心里已经对技术的使用方式和方法有了一些冲突,整体的剧情我想也是想要围绕这个点来让观众们进行思考。
我想可能技术本身不存在对错,真正导致最后是正确还是错误,还是要看使用它的人是如何去使用它的。
可是技术到底应该如何使用呢?
大秀肌肉还是藏器于身,前提还是要有那个能力吧,也许在不同的环境下再去寻找最正确的使用方式作为答案吧。
另外不得不说画面上真的很细节,喜欢片尾最后的那些画面,精致而浪漫。
我是不懂其他写影评的怎么回事,说什么剧情拖沓点未到即止。
反正我是看下来全看懂了。
观感过程很流畅,完全没有卡顿。
首先那个简介不看也罢,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儿童的爱情故事。
电影主题根本没有讲爱情好吗?
整个电影都是对科学意义的追问,科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发明的?
以及超前的科学技术发明出来以人类的愚蠢是否能将其用在正途上。
影视的答案就是要把人心放在第一位。
在这过程中顺带夹杂了政治军事方面的讽刺。
大小姐的主要作用明显是为了侧面显示战争的残酷,和对战争破坏美丽事物的批判。
用时刻不停的推销来进行赚钱的讽刺,明显是一部既宏大又幽默的片子。
虽然我没有看过原著,也有的地方我理解不了。
但就我直接看下来,给我的震撼也足够多了。
不知道其他写影评的人是有什么样的自信觉得自己比大友克洋厉害竟然只给那么点分。
无论是什么样的电影,首先你画不出来,你想不到,你设计不出来,别人的思想高度是你没有的,你就该谦虚地学习。
随便打个星发个评论恶心别人的劳动成果除了弄脏自己,弄脏影评区,恶心喜欢并从中学到东西的人外,有狗屁的用吗?!
全剧画面、音乐、风格都非常出色,可惜剧情稍显混乱,人物关系立场复杂,剧情发展既写实又很童话,可能是因为我们的主角其实全程只是一个工具人视角的缘故,让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两边都看的不太爽,整体7-8分三星半左右。
剧中除了主角爷爷是理想主义外,其它大人和大小姐都是现实主义,本人是赞成父亲做法的,就是觉得父亲说话很偏激。
科学是力量,也是一种工具,是为了达成人类的目的,科学发展离不开资本,资本也离不开科学,隐晦的讲,先从军用到民用也是符合历史的。
爷爷的观点太过乌托邦也不符合现实,但适合儿童。
爷爷、父亲都是科学狂人,可以为此献身的。
爷爷容不下父亲,父亲始终放纵爷爷。
商人贯彻己到,黄发助手崇尚科学但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小姐虽然现实但是任性、幼稚,而我们的蒸汽男孩没有任何思想,他只是想救自己的父亲和爷爷和听他们的话罢了,是个妥妥的工具人。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像女主角一样,整体感觉挺讨厌的,但就是有那么一瞬间的动心(笑)讨论科技进步会给人类带来什么,这个问题直白得让我觉得太粗暴了,会想到中学生的半命题作文或者辩论题,而且电影给出的答案也不是非常有想象力。
表达的观点很多,但是也无一不过于直接地掷在观众面前(尤其是通过父亲、爷爷、大卫这几个角色的台词和形象的转变,仿佛转动电影院的椅子那样让观众强行转换立场思考),总觉得可以更巧妙和隐晦地处理一下。
(最后,通过思考每个角色的观点和立场,我们终于辩无可辩达到了一个空白的结论,当然这也是一种结论,谢谢您导演。
)至于人物,上一次这么无语还是上一次(不想指名道姓说上次看的哪一部烂电影让我半夜睡不着)。
每个人的行动都有点专断缺心眼,逻辑也片面,有够怪。
除了男主角还有一星半点对他人的关怀,仿佛包揽了全片的良心,其他人的愿望估计就是地球和人类早点毁灭吧。
外在科学家内在武士道的“父亲”让我的眉皱成一团(当然也很想劝他换个发型)。
女主角的演出呆板刻画平面。
但是这些平面和疯狂到让人无语的角色,或许也是本片表达观点的工具?
(套娃式overthink阅读理解又开始了哈哈)接近结尾,火车铁链拖拽蒸汽城,蒸汽力量对抗蒸汽力量的紧张感、城头出现游乐场那荒诞离奇、凄凉诡异的氛围;泰晤士河冰冻还有伦敦城冰封的片段真的好有魄力。
蒸汽城伸出的华丽的支脚让人联想到回忆三部曲里的太空歌剧院。
这么牛逼的作画和概念,怎么组合起来的成果就给人一种姑且看了但是满怀遗憾的感觉……做个概念小短片不是上天吗?
(类似On Your Mark那种短篇,整点蒸汽朋克,整点灾难片场景,整点男女主角在午夜水晶宫镜子前望进对方的眼睛擦出火花的特写……倒叙插叙用起来,多好多浪漫啊。
)唉,就个人而言果然还是不太喜欢这种少数人犯傻造成灾难再依靠少数人拯救苍生的叙事……故事只能给两星,第三颗给的作画。
这般胡扯也能得高分?
画面超级棒,对人与机器现代化的反思也不错。
可以说是大友克洋惨淡经营的作品了。写实但华丽丝毫未减的画面(被冻结的爆炸瞬间),配上Steve Jablonsky震撼的原声,剧情一气呵成,片尾彩蛋预示着——蒸汽朋克狂想才刚刚开始。可惜的是,个个摇摆不定的人物之间的纠结关系是贯穿全片的明显败笔。顺便把科学狂人自嘲了个够。
3.5 很有野心的一作,可惜节奏太拖了
台湾配音真的不错
设定太蠢了
光有强大的科学力量和技术而没有美好善良的心灵,那么最终一切的科学进步与产生的工具都将变成毁灭人类自我的凶器。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是需要同时进步的,其中一者落后与对方人类都会陷入不幸之中
无聊到看不下去。画面复杂度就完全没有用了。况且也不算漂亮,只是复杂而已。
男孩,女孩,被争夺追逐的宝物,拥有强大力量的军队组织。背景设定与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很相似。但是宫崎骏更浪漫温柔,总是记得巨大的机器人俯下身来,将掌心的鲜花送给女孩的字幕,还有那些乍看凶狠实则可爱的空中盗贼们。而大友克洋更为现实,以性命为赌注的男孩将蒸汽球交给了科学家,才意识到其实是从一个深渊跳进了另一个深渊,而财团大小姐自始至终不改傲慢任性(也很可爱)的本色。那些精密的机器、石砖的纹理,真是令人赞叹。失去人性的科学家,只是一群掌握了力量的野兽罢了。科学,本应当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可惜最终,几乎都用作了杀人武器。
特意选做no.1000观后的我有点忧桑……除了蒸汽朋克满血槽以外,剧情、逻辑、人物塑造都TMD太不好看了!!!
大场面从头到尾啊,那一代的日本漫画家真的好迷机械时代的东西。PS:老爷爷从头到尾朋克头+上空,抽个几秒穿个衣服不行啊唉
本来想说画面党这次也能用爱发电,坚持好评的,但赛程过半还是抓不到逻辑主线,矛盾双方不知道为什么开战,明明那么赞的蒸朋设定有货倒不出来,不推动剧情也不可爱的迷之配角好多,无脑爆破砰砰砰…各方面都表明剧情是被狗吃了。出场5秒钟就被轰碎的蒸汽小坦克还挺可爱的。
反战?反科技?其实对这二者的态度都很模棱两可吧
就画面还可以,剧情倒觉得一般
虽然没看过只是听说过大友克洋的介绍,但这一如其风格,带来的是蒸汽朋克时代的究级幻想,却不幸装在日本动漫“说教片”的套子中。
画面精致,可惜剧情老套了
精彩的画面,平庸的故事,可惜了
情节很简单老套,画面很中世纪,再配上3D的机器人。难道现代的动画片导演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了吗?
三星半 视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蒸汽时代的科技狂想表现的相当赞 至于故事相当老套 而且后面毁灭蒸汽城的部分太拖沓
作为魔都人民,能在新天地的大屏幕上看过这部电影足以在一部日本动画大片都没正式引进过的贵国好好自耀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