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青春
白日青春,The Sunny Side of the Street
导演:刘国瑞
主演:黄秋生,林诺,周国贤,乔加云,潘文星,火火,刘锡贤,太保,张同祖,赵伊祎,骆应钧,区嘉雯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英语,乌尔都语年份:2022
简介:莫青春,本名哈山的巴基斯坦裔难民男孩,一心想与家人移民加拿大,父亲却车祸死亡;陈白日,七零年代偷渡到港的计程车司机,与儿子关系疏离。哈山因涉入黑帮,不得不偷渡逃亡,意外获白日相助,只是追捕的警察,正是白日的儿子陈康,而白日帮助哈山的理由,也非哈山所能承受之重。导演刘国瑞长片首作,以特殊难民题材揭开香港的隐秘暗角,..详细 >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并不会说有多好,因为涉及到的和想表达的东西都太多了,却又哪一方面都没有讲好。难民问题,单亲家庭,父权责任,失足儿童,偷渡海外,身份的归属和认知,全都如同淡泊的影片色调般在开放式结尾戛然而止,所有一切都消散在片尾曲的绵长旋律里,终了。但怎么说,却又有一些碎片吸引了我,某一时刻突然抓住了亚洲人那种如浮草一样漂泊一生的感觉,最后的画面就产生了一种无限的遗憾的痛。我不会说这是安东尼的生涯最佳,于他仅仅是很正常的发挥,全程甚至都过分收敛的演技,但是直到结束后才在内心溢出的情绪共感却如此真诚,这也是我永远的私心吧。
不论是对于南亚难民群体还是男主父子关系之间的描写都感觉基于想象
6/10林諾最搶鏡,秋生交行貨。
白日对青春的倾囊付出,在我看来还是太突兀了,缺乏足够的动机和解释,但这不耽误电影是工整、有灵性的好电影。PS,周国贤太像某类常见港仔了,演技也丝丝入扣,怎么如此上得舞台、入得银幕。
很平庸——不差,也不好。故事出发点是好的,导演水平一般,调度和节奏都差着一口气。作为核心的两个主角的人物关系太薄弱,发生的很多事情太刻意,缺乏深度关联。社会议题蜻蜓点水,虽然充斥全片,但看不到深入讨论。后半程类型元素太多,信息含量太少,又缺乏让人共情的能力,戏剧冲突和情感转折都显得生硬。好在两位主演演技都在线,才挽救回来一些。有人把本片与《沦落人》(2018)相提并论,其实本片与《沦落人》只是涉及的群体上有那么一丁点相关性而已,主题上大不相同,呈现效果上也差着一大截。尽管黄秋生同样靠本片拿了影帝,但是这个角色的表演呈现要受到导演的水平所限而打折扣。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依旧有生命存在,袁牧的诗放到这部片,关注没有身份证的难民,偷渡是香港常态,算是扎根的人也有游水的曾经,父子关系的割裂让糟老头良心发现,送走哈山是双重的赎罪,然而感情的渲染不够浓,丢枪这样的大件事也可以这么冷静。
黄秋生的演技一直在线。导演说想拍移民的漂泊感,深有同感。
近些年新导演们都在拍香港的各种问题借题发挥,多数借了题但发挥不好,【捉到鹿唔识脱角】与其用逃亡之旅这样奇情的手法隔靴搔痒父亲的赎罪和南亚人的身份问题,不如用小日常去深入探讨他们真正的困境。(秋生和林诺的戏是好看的。火火第一次那么多戏份哈哈。)
终归是中转站的城市,终归是两头难的分别,浮萍人生,就连哀伤都显得可笑。难民学着中文古诗,白日青春,悠扬哀婉,别过脸后就是捉襟见肘,人事流离,你说路在远方,我说何处是家。已觉世事辗转的黄秋生在故地,再介入港区异客的此身与镜像,到底谁在义正辞严,谁在委曲求全,大势缔造中空的傲气,自顾不暇地高低左右,白眼一过,热肠皆断,只留瓮中之鳖,在沸水里倾尽所有,赌一炷香。三星半。
男孩父亲死前是个好故事,之后就刻意做作了。
1206 高先 / 很对不住,前一天刚好看了达内兄弟的难民题材新片,相形之下打三星都是鉴于长片处女作 / 车祸、堕胎,故事情节工整却俗套,人物及其动机个个都有点离谱,部分台词又过于僵硬,一如几次三番地直给点片名。
题材很难得,虽然俗套但没想到会帮到这么卖力,这或许就跟黄秋生内心一样,我估计他骨子里肯定就认为自己是香港人,而且永不背叛。而这个世界上,也确实有一类人,对别人永远胜似家人,家人反而跟外人一样,是可以发脾气可以无视的。如果容忍不了,那么就麻烦离开吧。
本来可以是一个执拗不沟通和一切拧着干的老混蛋,一丝丝抽出的温情不知不觉给了菊次郎的夏天。可是导演偏偏选择了中间地带,模模糊糊地讲述,模棱两可的选择,看完觉得憋着一口气,你到底想干啥啊,恨还是不恨,爱还是不爱呢。导演技能非常的不精准。这种不清不白的阐述,让本次创作就显得不伦不类,sigh
大环境下的香港难民题材,小众的不能再小众了,注定了在大陆社会环境下受众面非常下
感慨万千,记得去重庆大厦时,我对朋友说我要去“探险”了,这小小的两个字带着多大的傲慢与偏见啊…我又凭什么居高临下地看被逼无奈的难民呢。黄秋生真的太棒太棒,专心拍电影吧,金马继续做真正的电影吧,至少有那么一批人是越来越爱了。
无聊
香港是所有人的中转站。无论大陆还是南亚难民,都希望通过这座中转站去往更好的彼岸,但命运弄人,兜兜转转中这中转站成为了注定的故乡。太保与渔船就如香港,载着逃难的人驶往公海的大船,无论命运如何,希望黄雀都能安好。
《白日青春》非常完整的叙事,表演也无可挑剔,大背景的移民议题嵌套在父子关系的个人情感之中。最爱这结局的处理,淡如水浓似血。如果最后的抉择的内心戏再丰富一些或是铺垫再多一些就更完美了。我心目中的四星电影,可看到豆瓣的那些非电影短评,我想给这片打⭐⭐⭐⭐⭐
青春是谁?为什么要这样伤害他?最后还不给钱?
有点未完待续的感觉,看半天好像只看了一个序章,好像还能再挖点东西出来。还是在说父子,说故乡,掺杂难民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