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愤怒
Syysprinssi,Love and Fury
导演:Alli Haapasalo
主演:劳拉·布林,劳瑞·提卡宁,凯雅·帕卡里南
类型:电影地区:芬兰语言:芬兰语年份:2016
简介:In 1980's Helsinki, a city about to burst with young energy and rebellion, two young writers determined to conquer the world fall madly in love. For Inka, th..详细 >
感受到的"我还爱你但是我们无法在一起"这一点有点像《one day》里的男女主。不过这两位是作家,情感碰撞更激烈华丽,湮灭的也更快。弱的一方一旦彻底承受不住另一方带来的的压力,爱就彻底转变成恨,另一方也很无辜。
两个人从激情如火的爱,到渐行渐远,是谁把谁弄丢了呢?曾经的美好丢失了。在感情中不应有嫉妒,应该有的是鼓励与扶持。如果影片中的情侣,一方事业更强,对方应该祝福并也让自己更优秀,嫉妒真的会杀死爱情。
“当生活的记忆被写下来,就是这段记忆被删除、或者被替代的时候”
一個鏡頭挺有意思的,她開車載他行在黑暗的林里。她是一束光,但也僅僅在當時照亮了他的小小一部分
That’s how love ends. Nothing new.
芬兰语片名原意貌似是“秋日王子”的意思,从前爱着“红头发小兔子”的王子变得不快乐,女主一句“爱过”就跑路了,说白了就是抑郁的人只能靠自己。芬兰还有比Lauri Tilkanen更帅的小哥哥吗?估计没了吧,颜值扛一星。
自己文笔极差还怪别人
色调和置景太美了。故事内核类似gaga一个巨星的诞生,还算说得过去,主要以女性视角讲一段感情,所以男主才华陨落转而嫉妒显得有点不讨喜,好在男主颜值能顶得上。中规中矩的叙事,吞云吐雾的节奏。“以前在爱人怀里,书写出最真实的模样。现在在怀中,只有感受到窒息。”
我看到的是没有自我没有自信的伴侣是很可怜的;通过伪装自己而获得的伴侣也是不长久的,不管是对谁来说都不负责任,成为真实的自己才能自在相处,及时反思获得成长才是道理。背景很意识流。
电影三星,私心加多一星
女性自我成长
很喜欢这部片子里面的一些细节。女主定期回家看母亲,母亲会提前准备好甜点,母女俩就着午后阳光一边喝咖啡一边吃蛋糕,即使什么都不聊。女主在墙面裂缝中一日一日写下来年夏天想跟男主一起去做的事情,到了夏天再随机从裂缝中抽取一张小纸条一天一天去完成它。即便后来男主抑郁发作一个烟头把这些小心思一烧而光了。以及那些很诗意也很朋克的表达。对于爱的诠释,还有那一句我只记得你,我不记得那些事。
你正在从我身边消失。我记得人,而不是事情了。我不记得我们做了什么,但是我记得你在我身上唤醒的感觉。我记得你,你让我疯了。先是因为爱,再是因为恨,最后是因为爱恨,并且在我最疯狂的时候,你离开了我。我没有消失,我暴露了,我们都暴露了。你是强者,我是弱者,而你不会爱一个弱者。我根本不想记得你。被硬控的一晚,每个 BGM 音符都踩在我的点上,值得二刷。爱意与愤怒都在心中慢慢磨,磨成未来,磨到回味。
意想不到,在庐山酒店里,免费电影包里翻出来这么一部不同寻常的好电影,而且是芬兰的!看完心里好难受,那美少年变成失忆中年之痛,那癫狂的爱情变成毒素之痛。人生就是删除和重新,但怎么会不留痕迹?为我记住吧,红头发
两个灵魂的相遇碰撞出最耀眼的火花,也得承受随着而来的湮灭。一生只一次,爱与痛的疯狂,导演描写爱情有一套,两位主角的颜很正。[B]
兔子和小羊在一起颤抖,但无所畏惧。第一次看芬兰电影,一部残酷青春的残酷爱情。男女主都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出生恶劣家庭却滋养了女主的文学天分,贵族家庭给男主带来的却是巨大压力和祖先挥之不去的阴影。原本是共同进步的爱情,一方跑的太快,关系势必要崩溃。纸条是他们爱的密码,也是男主一步步崩溃的见证,用打火机烧掉墙上塞满的小纸条,是他溃败的开始。再到后面用纸条引导女主,已开始摆烂,最后女主拒绝再看纸条,男主消失。结尾失忆的男主对女主说,记住我,红头发,破防了,原来他什么都记得,只是不能接受自己是弱者。前半段有点闷,从女主成功男主自暴自弃后开始揪人,台词克制,多用电影语言(静物、画面)来推动和表达剧情。喜欢其中不少极简又深刻的台词、和芬兰的气候一样冷峻。我从我身边消失;我没有消失,我暴露了,我们都暴露了…
我原以为我需要一个高大的毛发旺盛的眼神温柔的好相处的男人,让我感到安全。结果却找了一个年轻狂野不成熟的人,一个有创造力却极度自恋的不合适的人。我将沉重的脑袋伏在你的腿上,再也不向你隐藏任何害怕的事情。你知道我要脱离那个任性的小女孩,桀骜不驯和总是随之而来的罪恶。我得从母亲,圣母身上自由;从父亲,不好的父亲身上自由。我由来已久第一次感觉到我不会在词句间变得狭小了,我伸展了。我不会在词句间变得扁平了,我辽阔了。因为你,我意识到我的孤独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我不用害怕孤独,相反,我从中寻找孤独
只能听懂kiitos😢
“写一段经历意味着这段经历已经结束。写它就好像是消除或替换掉它。所以我觉得写作本质上是危险的。”同是讲述爱情对文艺创作者的两极效应,表现手法和结尾都要比2012年比利时的《破碎之家》弱不少。如果把两人的写作内容更好地融进故事,感染力应该会更强。
没抱期待随机看的,竟感觉还不错。如果他们结婚了,会不会就是坠落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