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无可失
Rien à Perdre,Rodéo,All to Play For,末路微尘(港)
导演:戴尔芬·德洛杰特
主演:维尔日妮·埃菲拉,菲利克斯·勒费弗尔,阿里耶·沃索尔特,马修·德米,英迪亚·海尔,Alexis Tonetti,Andréa Brusque,乌萨马·赫达姆,Audrey Mikondo,Caroline Gay,纳迪尔·罗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单亲妈妈抚养两子成人,本来一家三口乐也融融,岂料某夜幼子独留在家即出事,烧黑厨房之余,自己也遭严重灼伤。于是社福机构介入,认定为了养家而在夜店打工的母亲不适合照顾儿童,乃用尽方法,强行拆散大好家庭,一场百分百荒谬,被迫以亲情对抗官僚的抗争随即展开。法理人情、国家与家庭,如何平?是好?假如到最后不得不离别,还须心安..详细 >
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简直毫无同理心 // Tant qu'il y aura des gens malheureux, il faudra des gâteaux pour les réconforter. // JJ为小号投入那么多,但是意识到自己不再喜欢时, 义无反顾的决定去学pâtisserie,这份勇气和信心离不开妈妈的爱和支持。破小的厨房可以做出精美的蛋糕,鸡飞狗跳的生活也可以有最深沉的爱
电影本身无功无过,用一个基本没有悬念的办法,讲了一个基本没有悬念的故事。虽然有对当下寄养体制的表现和批判,但是全片苦大仇深的叙述方式实在是太失水准。而毫无新意的叙事,只会一味的歇斯底里更是让人昏昏欲睡。最后竟然来一个和全片写实风格完全不搭的结局,不知道是不是导演也发现,片子也到了再无可失的地步而放手一搏。
不错
好难
我看到了一种抵抗的力量,尤其是对话语权掌控在权威的手里,不想低头,又被现实打败,制度的死板和人性的扭曲,就算影片里也问到了孩子的意见,和白问的区别就是没有区别,权威绝得母亲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却没想过权威这么做也是对孩子的伤害,又不让孩子自己选择,女主在影片里的态度,不管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情绪都是对的
导演的叙事能力欠佳,11分钟弃。
没有大量的法庭戏再加上不落俗套的结尾,这部片子已经赢很多了,更别提女主精彩的表演。 4.
上海电影节第二部电影,完全没料到的剧情,不看剧透、没有营销、巨幕厅电影,人物一步步走向绝望,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HKIFF48 和香港《落水流花》相似,尝试探讨儿童福利制度与个体情感之间的矛盾,切入的角度不同,这部更有西方视角下权利的重要性,后者则聚焦在家庭与儿童的关系影射现实,西方与亚洲的区别,不过后者更令我动容。
3.5
曾经想象的文明世界的样子。现在看来,人类的生活啊,都是一地鸡毛。躁郁的妈妈,缺失父亲易紧张会狂吃缓解压力的哥哥(一开始觉得这个大儿子好懂事,后面又不由得好心疼他啊),父母离婚情绪易激动的小儿子;僵化冷漠人手不够的福利院和程序严格冷酷的法院。18/6/2024 上影节 嘉里中心 看完电影10点多的后半夜在大街上逛啊逛,特意绕路去地铁站远一点的口,想象这个点那些已经上床的人们和自己,觉得不可思议,游荡在城市,好像很多个在北京的夜晚。
冲到家里,就要强行把孩子带走;一群人围着妈妈说你的孩子把机构里面的物品砸烂、一个个用漂亮的官僚词汇责怪孩子责怪妈妈(这里我只看到他们为了自己的正常工作不受到影响而去伤害孩子和妈妈);看得我肾上腺素飙升,好想冲进屏幕跟那群人打架!妈妈、哥哥、弟弟、包括舅舅每个人都在被逼迫,以至于做出过激行为,而他们只会说冷静冷静,不冷静你就更没有资格接回孩子,这难道不是犯罪吗?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他们眼中的那个问题吗?
哥哥起了疹子不想上台演出,她说那就不上。弟弟炸薯条毁掉了厨房,她买来新的炸锅。告诉儿子不能把伤疤展示给别人看,自己却被迫将乳房展示给别人看。她需要漂... 展开
#hkiff48 看得如坐针毡,很难从社工/整个社福体系的角度共情女主,女主和小儿子很明显都有情绪问题,真的不是两个定时炸弹吗,有些问题不是靠爱就能治愈的
好气啊,多么温暖有爱的一家人啊,硬是被一个硬邦邦的体制和系统给拆的七冷八落。好讽刺,真TM的讽刺。
#siff@兰心 来看一下在hkiff想看但没有看成的片。台词输出很密集,顺着情绪而流的电影,代表关爱的制度却压得一个家庭喘不过气,逃离又是否撞进了另一片荆棘呢……
民主无人情
是不错的电影,但是题材没兴趣
从失败的视角体察了家庭关系介入的福利团体,这个影片中更加呈现了他们暴力、不可协商以及错误的介入这一面,很少看到的面貌。影片打动我的是逐渐失控的家庭内部和变得挣扎的母亲,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有太多无以为力,我们爱的人,我们想要保护的人,即使用尽全力,也无法改善爱人的环境,这种无力感,让人难过。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