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觉三星,半星给大龙,半星给丁薇的音乐。
第一次一个人承包一个厅,还有点慌乱,悄咪咪放弃了居中位置,坐在了离出口最近的座位上。
还好《三贵情史》是一个情绪相当稳定的影片。
影片的色调和妆造都很考究。
咖色和深红色系的影调与“火烧云”的意象完美契合,粗花呢和毛衣很欧风,姚晨和后妈的妆造则是20年代flapper+好莱坞黄金时代女星的结合体,精致、文艺、复古,氛围感满满。
摄影也极大丰富了整部片子的美学风格,对于夜景的拍摄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超凡出尘,非常像动画片。
整个电影容易让人想起《天使爱美丽》和《布达佩斯大饭店》,有高设定(艾米丽是心脏,三贵是吻睡),有身世离奇却不失赤子之心的主人公、经历神秘却底色善良的怪人,感情主线纯情、副线忧伤。
这一类主打氛围的电影明显是欧洲人的擅长,需要古灵精怪的主创奇思妙想,堆砌出种种细致入微却又令人眼花缭乱的细节。
对形式感的高度驾驭能力也不可或缺,每一分钟和每一帧画面都表意丰富,一定程度上才能补足诗意的故事讲述方式对悬念感的削弱。
所以我蛮理解姚晨作为一位女性从业者,会用一己之力热情地提携这个项目,包括宣发的规模和请丁薇来做音乐。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符合文艺审美的东西,尤其在现在这种氛围下,有种鸳梦重温的感觉。
但失分也在这方面,三贵这个人物的个性不够鲜明,既没有丰富细节表现他的神经质(他不神经质),也没有奇遇展现他的突出性格,颇让演员找不到支点。
纳粹风格的烟花厂似乎在隐喻,也帮助了主线的BE,但是还是一个相对突兀的存在,作用发挥得不那么充分。
总觉得既然用了这么重的隐喻情节,至少应该在发挥作用的重量上等同于天堂赌局贯穿全篇,再和爱情线交织,才比较饱满。
丁薇的音乐很美,很民谣,很入耳,天堂酒吧的男女二重尤其好听。
作为音乐剧迷,看到音乐剧风格串场是很欣慰的,但整体音乐的抒情性很强,让整个片子的节奏慢了下来。
夸一嘴姚晨的演技,她的戏份比较多,但人物设定其实也不太足,有点刻板,但她演得还是很不刻板的,而且属于并没有什么出其不意的创新演技,但几次重场戏、独角戏都很舒服,不生硬。
一般夸龙的部分我都留在最后:微博上有个tag叫“郑云龙三秒演尽离别”,这次的导演很会拍他,好几次是整张银幕怼脸,光完美呈现了他优越的骨相(比上一次的呈现优秀)。
龙是那种非常会梳理人物行动逻辑的舞台剧演员,看他舞台一气呵成,往往就自然烘托到了那个情绪的爆发点上,他给到了,观众也get到了,于是是台上台下一同揪心的状态。
风哥这个角色其实是包袱,所以前期就是要不打眼,在副线感情中其实作用也比较刻板,但他就能够抓住那场道别,把那种“我是还爱你/但是我们在一起已经不幸福了/所以我必须要离开你/但是我仍然无比希望你幸福/啊我多希望我们还是志同道合啊”的那种无奈、内疚、委屈用那种拼命绷着也没绷住的节奏演出来……总之我觉得导演确实是很文艺的女生,而且也有着非常不错的尝试,这部虽然在形式感上还空了些,但是保持这种灵气发挥下去吧审美降级的时代,很希望看到审美攀升的个例
如坐针毡焦躁不安地看完了。
看了个什么?
我一头雾水。
我花时间花钱看了一个让我无比不适的电影…现在只想爆骂!
但我不知道要从何骂起因为要骂的太多了,就跟这部电影一样我骂不出重点,硬骂只会让人觉得我本身逻辑也很差。
我很讶异那些能给出4、5星的观众,他们能看见我看不见的东西,牛逼。
本人某部分慧根未开,对这个片子只能说抱歉欣赏不来,以及为那些有才华但未出头的同龄同行们打抱不平。
这样一个影片是怎么通过这么多监制、前辈的proof流窜到市场的我很想知道。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新人创作者peers里面这样一部片子最后杀出重围走上银幕我属实觉得有些幽默在里面。
或许导演真实水平很厉害带她走到这一步,但我通过这部儿童片确实没看出来。
俺得说,虽然三贵情史看起来很像大男主成长奇幻冒险故事,但三贵比起拥有世界拥有权力的人类男性来说,实在更像是一个毛茸茸的好脾气小动物,换成帕丁顿熊故事基本也能成立个七七八八(bushi)。
影片的主要内容是靠四个女性角色撑起来的,三贵像一个风筝短暂地飘进了她们的世界(/社会关系网络)中。
奶奶给三贵钢镚儿买小冰棍,临终放不下三贵又忽悠三贵生活健康就能解除诅咒,这是刻板印象里的温暖奶奶。
但同时奶奶也是村子里的热门理发师,顾客对奶奶的手艺赞不绝口,阿姨妈妈们围在奶奶的身边闲聊,度过一天又一天。
奶奶也很狡猾,会教三贵博同情的杀手锏“我可是一个没妈的孩子啊”,和三贵装可怜打配合从阿姨妈妈们那里忽悠来毛衣围巾手套……鱼鱼是三贵遇到的第二个重要的人。
此时的三贵已经长大,白天赚钱被赤脚医生骗钱,夜里变身三贵熊爬上爬下做社区志愿物业(。
鱼鱼从小沉迷童话书,长大后在书店打工,遇到三贵后为了拯救三贵过着一种尽信书一团糟的生活(x。
鱼鱼想成为公主,一度被骗以为只有遇到王子才能成为公主(啊如此熟悉的父权制话术)。
在一次次失败后,鱼鱼公主终于在女巫的老鼠前意识到王子只是成为公主的过桥,具体王子是谁不重要,我想成为谁才重要。
男人的死活管我屁事(不好意思这句没有我自己加的)。
婷婷作为万恶的资本家二代,却左得仿佛再给她十年能在白石城开一大。
婷婷骑士锄强扶弱,钻研下水道物流大法成功将药物食物纸片,乃至夕阳投入关押工奴的地下室。
烟花厂里所有受到欺压的人都知道她,大家相信自己还能活下去,因为她们彼此间有着那心照不宣的三声“doudoudou”。
可能因为白石城的烟花是无数工人们的血汗手搓的,虽然烟花绽放的那一刻可以梦幻又迷人,但心软的神还是让烟花会的最后不见烟花,只见火烧云。
至于大歌星许月霞,你看,嬉皮士想进主流都是没有好下场的(划掉)。
想获得所有人的爱,却永远失去最爱的人。
最后,在做标记的时候突然发觉白石城竟然谐音百事成,本来想说有点讽刺,在白石城中生活的人没有一个是真正得偿所愿的。
但想想又不对,除了最美好的那一刻没有可持续性,故事的最后三贵打破诅咒,鱼鱼成为公主,霞姐走出囚笼,婷婷拯救世界。
算是填补了中国电影在音乐童话类型的空白吧,但只是画了张粗枝大叶的线稿,还有描黑、上色很多步没走就交卷了。
音乐的贯穿有起到衔接篇章的作用,但听着很想快进,也许是一小时能讲完的故事硬是注水到了一百分钟,让人对这类徒有虚表的表演形式产生烦躁。
也是,印度歌舞片唱歌时大家还会跳跳舞,这部就几人搁那干唱,音乐电影的路还有很长要走啊。
更可怕的是幼稚无聊的故事。
说是童话,说是寻找真爱,但这不是一大堆逻辑漏洞存在的理由,男主为爱迁徙很感动,收到诅咒很悲伤。
然后呢?
目的过于单纯而且还差点忘记初心了。
三个女性角色全部沦为工具人,仿佛都是为了增强男主对真爱的感悟而走马观花地出现儿时的青梅竹马竟然一见如故,怦然心动,不是不理解,而是前面铺垫太少,让人觉得他们的关系也没这么亲近,而且为啥她就是真爱啊?
三贵情史 (2023)5.6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奇幻 / 刘斯逸 / 胡先煦 姚晨
三贵情史 (2023)5.6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爱情 奇幻 / 刘斯逸 / 胡先煦 姚晨
我可以说这部电影确实一般般,但是就是真爱这个题材很少人拍,他敢于拍这个电影,确实特别冒险吧,毕竟这种电影我觉得它是属于低成本想要搏1点票房的电影,不过这部电影好多人应该冲着姚晨去看的,而且感觉姚晨她的歌声挺好听的,但是这部电影它真的不怎么样,就是没有更加投入吧,所以说显得这部电影感觉没这么好看。
现在不是中国电影青黄不接的问题,中国电影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是优秀的商业电影导演几乎就没有了,我能想起来上一个真正立得住的“新人”导演还是宁浩呢,打宁浩这么多年过去了,得将近20年了吧,从《疯狂的石头》开始算起,再后来的华语电影有哪个新导演的作品超过宁浩的作品了么?
好像我印象中没有了。
第二个就是老一辈的优秀电影导演集体哑火,你看这几个第五代,第六代导演,陈凯歌,徒有其名了,霸王别姬成童年绝唱了;张艺谋,今天拍主旋律,明天又拍古装,后天又拍反腐,主旋律无法评价,也不敢评价,剩下的连个水花都没看见,上映期间炒的火那都不叫火,那都是宣发,营销,吹牛逼的东西。
姜文,从《子弹》之后,得了,姜文粉丝喜欢强行解读,我说不好啊,人就说我看不懂《邪不压正》 什么那种意识流一样东一嘴,西一句的片子了。
贾樟柯倒是发挥稳定,问题贾樟柯和《隐入尘烟》的导演不算是商业片导演。
乌尔善倒是不错,叙事宏大,特效和剧情结合也不错,算是中国顶级商业片导演。
香港那每年还都《扫毒123456》,《反黑123456》呢,到现在还是那几个老演员顶在那拍警匪片,我不知道香港观众什么反应,大陆这头反正是看的够够的了。
台湾地区电影路走的更邪门,开始拍基情鬼片了,《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于是就发现,全世界要不是盯着“彩虹”这个题材开始拍了,拍完一堆年轻人捧:啊,真棒,我们这拍不了这题材,真好!
要不就开始天天琢磨题材,你知道为什么《隐入尘烟》那么成功么?
导演没研究什么题材,就是个农村题材,把这个题材研究透了,拍的深刻,拍的真实,合理,找个有演技的都不用流量明星 ,剩下连宣发的钱都没有,这路都的对,走的对。
而这片子又什么这个鬼怪融合爱情什么的,姐妹,你哪个题材研究明白了?
资本投资方每天是不是就看什么本子怪,什么本子新就投资什么片子?
《隐入尘烟》这种片子压根都可能考虑投,觉得没人看?
我不能代表别人,但是对这种一堆题材拼凑到一起的商业片子,真的觉得是看了让我觉得挺……算了不说了,祝您大麦!
市面上难得一见的童话片,又是青葱的创投项目,我好奇内容已经很久了,在首映礼就有机会去看了。
我个人非常喜欢童话片,梦幻设定加动听的音乐和银幕上的俊男靓女一直都是我小时候做梦的题材,这一部是我看过最接近我小时候印象的真人童话电影了,出现的音乐和演唱也时不时让我梦回歌舞片。
无论是大量柔光镜头和梦幻的小镇布景,还是旁白和歌舞,都充满了童话色彩,让这个从诅咒开始的爱情故事充满童真童趣。
比起三贵身上的诅咒和情史,我印象更深刻的是霞姐的一生。
她和风哥两个人互相喜欢互相欣赏这样奇迹般的事情发生在了他们身上,然而因为道路的不同,导致了两个人的天各一方。
诅咒不止发生在三贵身上,也发生在霞姐身上。
和爱人的离别竟然是永别,而他们甚至没有能够好好告别。
比分别更痛苦的事是此生都无法再重逢,她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我想,她痛苦的是,她甚至都没有再梦见爱人的机会。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晚霞还是那个晚霞,但对她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坟墓,她是在其中行走着的还有呼吸的行尸走肉。
她在遇到三贵之后才“复活”,而再次见到漫天云霞时,她望着天空,知道这是她和风哥约定已久的重逢。
这对恋人的悲欢离合给这个童话故事打上了一层现实的色彩,就像电影中的火烧云一样,在我看来是整个电影的高光片段。
再说说鱼鱼这个角色。
她是有瑕疵的,她甚至是自私的,为了找到心中的爱情,满足心中的幻想,不管三贵是否愿意,单方面地“改变”三贵,“折磨”三贵,这一切只是为了塑造自己心中的王子形象,她是活在童话里的公主,需要一个王子来满足自己的幻想,而这个王子是谁她并不关心,她从头到尾都是为了自己。
她卖掉古董床,她种花种草提炼药物,她带着三贵去找巫婆,期望他能变成自己理想的那个人,直到发现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她甚至在还没弄明白什么是“爱”之前就确定了目标,跌跌撞撞走了好一段,才发现那是错误的方向。
我喜欢这样“自私”的女性角色,我也喜欢她的觉醒,当自己成为了公主,那么不管是谁,只要被她爱上的就是王子,这个想法也很有趣。
还有就是音乐,真的很好听,不管是霞姐演唱的歌还是天神唱的歌还是配乐,都能让人代入进去,姚晨的造型和妆造也美到我了,除了姚晨,其他的选角也非常合适。
胡先煦的气质和三贵实在是太像了,那股憨傻又带着少年感的稚嫩气息就是三贵本贵,饰演三贵的小演员也非常可爱。
不过毕竟是导演处女作还是有些许的遗憾,比如少部分的情节,但感觉日后导演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中会逐渐改善,毕竟当下的行业环境中,一位青年女导演能跨越万难完成她独具风格的处女长片,的确也颇为不易,为此我也想多加一星,希望能给到导演一丝鼓励,期待她日后拍出更为优异的续作。
《三贵情史》是部不一般的片子,用童话的轻快节奏和细腻触角来讲述和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向揭示真爱,这样的巧妙构思,是因为想让我们一直相信童话的存在吧!
电影官微曾经发布过三贵的栗色和深棕色的毛衣的织法教程,也是想让我们踏下心来去静静品鉴这位穿越时光的爱和体贴吧!
爱意蔓延,需要有心人才能感悟;惊喜连连,需要有情人才能抓握!
人物情感细腻生动,致敬经典故事,并和当下的爱情观做搭接,巧妙表达真爱永恒的深刻主题。
这趟寻爱之旅,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荡涤之旅
三贵的人物设定不就是主打一个反向睡美人,人形褪黑素吗?
奇幻爱情设定非常新鲜有趣!
超现实手法展现爱情的隽永和伟大!
美术风格可圈可点!
片花中展现的浓烈的红色和粉色交织的火烧云的浪漫色调,让人沉迷,感觉到非常幸福金子般的纯情,隐藏在王三贵的柔软卷发里,在可爱雀斑里,在脱线毛衣里,在傻傻的步伐里,更藏在他每一个魔法般的吻里。
好想早一点踏上这趟浪漫之旅,在大荧幕下做一场公主梦
雷蒙德·卡佛在1981年试着谈论这个课题,而他的结论是:所有这些我们谈论的爱情,只不过是一种记忆罢了,甚至可能连记忆都不是。
1981年的答案冷硬得像路边的顽石,裹挟着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和疲倦,卡佛用这块生冷如铁的东西砸碎你的心。
四十年后,在成人的社会里,你不得不承认,卡佛的结论未必不是主流的道理。
那么有没有可能我们继续探讨一下爱情继续讨论一下真爱呢?
这像是导演刘斯逸提出来的一个小小的疑惑。
就我而言,我不惮以恶意推论一下,我觉得在2023年的当下,讨论真爱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很老土。
我们的生活被信息流充斥甚至被信息流淹没,在短视频做不好开头5秒就被淘汰的社会里,探讨真爱,就像是回溯上古一样——遥忆当年车马慢,书信远,一生只爱一个人。
有一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落寞和错位感。
这种落寞和错位在电影《三贵情史》的标题中就能体现。
刘斯逸用最土的标题谈最纯真主题,而片中大量运用到的歌舞、童话般的隐喻,梦幻一样的影视风格,背离了现实,像是写给成年人看的童话一般。
对了,正是如此,真爱可能就是成人世界中的童话,稀缺遥远,但不可或缺。
《三贵情史》起笔描写天神在赌场中降下诅咒,树立了“反睡美人”的故事,这个立意本身就带着几分荒诞和黑色幽默。
神仙也不信爱情,把凡人当作打赌的工具。
被降下诅咒的人要去寻找破局的办法,去寻找在当下认真说出来都会让对方捧腹大笑的所谓“真爱”。
可是,受诅咒的王三贵还是去寻找了。
讲到这里,我要讲一下比故事主线还吸引我的一段内容,霞姐和风哥的情投意合和天各一方,这一段是王三贵寻找真爱过程中的一个具有现实色彩的爱情故事。
两个人志趣相投,相互欣赏,心生喜欢,最后因为道路不同天各一方。
这种事情在真实社会中天天都在上演,而他们共有的结局应该是某次酒桌上边哭边吐的倾诉。
但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在《三贵情史》中,刘斯逸给这样BE的爱情故事一个开放结局。
霞姐看着满天云霞,知道这是她和风哥约定已久的重逢有遗憾,但大家终于把心放下,踏实向前。
这样的底色本质上是温暖的。
而这就是《三贵情史》这个童话想要传递给观众的内容之一,真爱可能会让你停滞令你沉溺,但总有一天真爱的力量会鼓舞你前行。
这就是成年人也需要看童话的意义,我们不仅需要像卡佛那样把虚无的形而上的感情打碎碾烂再展现给你看的人,也需要在疲惫的生活中放下现实属性只享受童话的纯真。
这样你才能在感知世界的参差的过程中,感受到为人的喜悦和生活的多彩。
爱或不爱,谁是真爱,其实每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阶段难免有不同的答案。
而我们要做的是,始终在心底留下一块柔软的位置,接受真爱的存在这是刘斯逸导演的处女作,可能风格不太符合当下的主流套路。
但也不失为青年导演的一个新尝试与突破,希望之后能看到更多刘斯逸的新创意和作品,继续和大家一起探讨什么是生活中应该保存不能放弃的底色。
看之前因为两极分化的评论决定降低期待,然后自认泪点很高(也可能是电波)的我竟然看泪了(是泪眼模糊而不仅仅是喉咙紧),一定是丁薇的错。
关于音乐,音乐非常好听,通过歌来替代旁白的一部分作为过场确实类音乐剧。
主角之一是个大歌星,歌和演唱在情境里都非常有说服力。
印象最深的是霞和贵那段酒醉归途吟唱忆茉莉,有忆中的美好,有追忆的遗憾,韵味流长。
关于故事,故事非常的简单,属于现充会骂的那种hhh。
细节其实略有跳跃,特别适合平时看片不需要什么都交代清楚自己就能脑补很多的人看hhh。
童话嘛,看童话去探究情节的严谨性、合理性就属于没必要,也不适合当寓言去看,因为没那么多寓教于乐或深意,就是简单的传达,形越简单、情就越容易捕捉,故事千遍一律,真情百尝不厌。
不过,不知是影片调色的问题还是影院幕布亮度的问题,片中字条和书上的字都看不清,容易错过一些衔接。
关于表演。
这样的情境故事,演员要演得不出戏其实挺不容易的,这种是有别于现实题材的不容易,有些地方是情绪未必难但气质很难贴。
我是看电影很容易出戏和替人尴尬的人,三贵里面也有些小地方我其实将出未出,比如小贵有几句台词、大贵剪头发的蹩脚手势、鱼面对老鼠时的突然醒悟、大贵被抓后那段有某一瞬间神情过于聪明,但是大体来说演员演得真的都很不错,绝大部分时间不出戏,所有主要演员甚至都有表演特别突出的段落(就是超过我设想的符合情境和人物),个人很喜欢。
关于火烧云。
稍微比较了下看完片后觉得导演想让观者get到的点,和我实际感受到的点之间的gap,其实感觉片子在有些地方还是可以增强一下的,例如,说到赌注的时候,多一点点镜头再强调一下下围观众对于赌注是火烧云的惊讶程度,然后再由两个小天神交代火烧云的意味,这样看到最后火烧云对天神来说象征着“死”“消失”这个意象就不容易淡化。
其实,真爱何其可贵,风哥用“死”传达,婷婷用“死”守护,在同一片火烧云下,霞姐和三贵用“生”体会着人生中关于“爱”的情真情切。
另外,还有烟花工厂的出现略显突兀,其实可以在故事更早一点的时候稍稍强调一下,例如三贵小时候,奶奶和阿姨们的闲聊可以稍微提一点,白石城的烟花、白石城有生产烟花的大工厂or老板,哪怕就一点点,第三段的烟花工厂也不会太突兀,烟花车也有个呼应,故事衔接性也会更好。
总之就是片中的一些小心思,由于叙事节奏强弱的安排,容易在故事的观影过程中被淡化,导致最后收线或call back的时候未必能被最广大人群get或买账。
最后,个人一直很喜欢这种类型的影片,比如剪刀手爱德华真的是隔一段时间就会看一遍,很高兴这种类型片也能有属于国人自己的表达,个人也非常喜欢这个影片,久违地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情绪波动hhh,真希望喜欢的人不要错过这部片子。
一直演一直烂,一直烂还一直有资源喂,这哥不简单呀
当我看完片头出了片名我就知道,我被骗了…总的来说就俩字,狗屎!想听曹郁老师点评这部电影和姚晨的吻戏周也,周依然?你俩糊涂啊!啥烂片都接啊,是被人绑架了吗?碰辞《白雪公主》,我有这二十块钱我干啥不行啊我看这个傻逼电影。低智片,无聊至极,调色突兀,置景舞台剧感太重,失真了已经,尽管本身就是梦幻电影,但从未看过如此让人心理生理不适的片子。女性角色连背景板都算不上,像是没有灵魂的行走皮囊。全片幼稚且油腻,是华语电影的灾难,被傻逼电影吓晕…是今年第一部看了不到一半就想愤然离席的电影瞧瞧这部披着奇幻糖衣外壳的狗屎到底什么样。一个公鸡要下蛋,不是他活儿,他非干…这就是白雪公主后妈端上来的毒苹果…不过胡先煦和姚晨的吻戏看着没有闫妮和涂门老师的吻戏攻击力大,豆瓣啥时候能打一星啊,希望华语电影没有这部电影
张阿姨:谢谢你的毛衣和鸡汤。五岁的三贵离家到白石城找婷婷时给张阿姨写的留言条,这么好的字,我坦诚,我写不出来。
看了创投片!好有想法好有意思!!!期待郑云龙和大姚姐的二度合作~ ~~~~~~看了首映礼来更新一下,剧情是现在并不“吃香”的真爱题材,但并不落俗套,少年线寻找真爱,青年线证明真爱,大家对于爱的演绎真诚自然,真好啊。
還是單薄了一些。處女作,鼓勵一下。
我不喜欢看
故事聚焦在男性角色的成长,女性角色的塑造十分平面化仅为推动剧情发展而存在。作为一部女性导演的作品,从中看不到任何的女性视角。一个俗套的探讨真爱与成长的故事,电影也仅停留在完成讲述这一层。男主是导演的工具人,一切都为了圆满导演因为不断失眠而产生的创意。电影结束后的采访环节导演直接承认copy别人的风格,只因其性价比高效果好。风格和故事,你起码有一个行吗。
太抽象的童话剧了. 还偏西式. 还有一些音乐剧的成分. 看过就好可不收录.
美术摄影服装都太美了,剧情也很童话,把八十年代乡土风和欧洲童话结合起来竟然那么适配。姚晨和郑云龙好好嗑啊啊啊,但结尾男女主真的要尬死我了
三贵是个好乖好乖的宝贝,整个电影有一种舒服的做旧感,是个有些忧伤的童话故事。
很梦幻很童话的风格,镜头太美了,大屏幕看一绝。小三贵和婷婷太可爱啦,里面的小动物也是可可爱爱。
好童话啊
跟精神失常之后拍的一样,b级版迪士尼+韦斯安德森。本质上还是白男最爱的后宫团助我成纯爱战神的本子,非说自己讲的是真爱永恒和自由解放。男主纯纯日漫里的呆傻屌丝人设,长得也丑的要命,为影片猛增不适感。结局亲女主的动机是什么,希望她掉下去自己好逃命吗?最后中枪了不就医搁那划船是不是实锤了他是潜在杀人犯啊?郑云龙是最搞笑的,手风琴爱好者,最后也化成了川普发型同款火烧云,果然右派思维的电影里不能少了川宝的阴魂。所有演员应该也都没理解这剧本到底成立在哪里,片子成本也很低,在五毛钱的棚里拍更进入不了状态,最后各有各的精神恍惚法,但是和导演的精神状态反而统一了。
一部送给成年人的童话音乐剧,感觉站在三贵的视角看,其实他挺惨的,被天神当成了筹码肆意玩弄,要没那个破赌约,三贵不会被人当成怪物,他外婆的理发店也不会因此没人敢去,搞得老人家穷困去世,三贵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也不敢去找他心心念念的婷婷,怕因为自己的怪病再连累她。
韦斯·安德森遇上八月长安,莱奥·卡拉克斯遇上迪士尼,寺山修司遇上童话剧。这种尝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拍的实在不行,不伦不类的主题乐园,狗血且恶毒的童话故事。天神以人类的命运作为赌注,人类最后成为了天神爱情的殉葬品,天神的"真爱"可贵,人类的"真爱"廉价,"真爱"不是主题,是消费品,如果童话的结局是找到真爱却阴阳两隔,那我宁愿选择不相信童话
一部充满童话奇幻色彩的音乐电影。一反常规王子救公主的吻,一吻即沉睡的设定挺新颖,加上寻找真爱的真谛这样的主题本就具备了一定的童话性质,色调与美术一开场就将人稳稳地带入了这个童话故事中,加上不仅好听还带有叙事功能的音乐,让这部电影在音乐电影类型上加分不少。虽然是导演处女作,但看得出导演的潜力与勇气
本来想打一星……感性胜过了理性,当作做了一场火烧云的梦吧。最近在看韩炳哲《爱欲之死》,同样是讨论爱情是什么以及假定爱情的消亡。真爱是第一眼,也是最后一眼。哪怕你跟这个人只认识了一分钟、一天、一周。
作为处女作完成度非常高,以及导演的Q&A真的有意思,有观众问为什么选择一个男性作为主人公,导演表示因为她最初想拍这个电影就是因为有段时间经常失眠所以想到了睡美人的故事希望有个王子亲吻自己让自己可以熟睡,所以非常自然的就变成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而且她觉得故事的重心在三贵遇到的三个女人而不是他本人。然后有人问为什么取名叫三贵,她说她就是想取一个土一点的名字。最有意思的是有人问婷婷觉得她和三贵是真爱吗,导演说她觉得婷婷从未试图定义这段关系,只是因为三贵长得可爱所以想要保护他,(婷婷的定位按照导演的原话就是骑士)然后全场爆笑哈哈哈。
其实是在国内银幕很难看到的电影,是对国内电影类型的一个突破,特别是用吻治病,让小鲜肉亲秃头大叔,如果是男导演就会拍成性喜剧,但女导演很轻盈,把吻的含义去性化,再到升华,只可惜的是,这个故事在国内太超前太水土不服了,导演叙事的能力也待加强。/突然想到结尾是在模仿《月升王国》,两片在主题上一致的,不过不够对味。
推荐童话和现实现在有很多人已经不相信童话了,但美好就因为相信才会发生演技小朋友很可爱呀,只认识姚晨但整部片子没有出戏画面画面很精致很童话哭点遗憾,也是一种诅咒喜欢看夕阳的是有故事的人观影贴士带上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