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如潜伏!
戏说味太浓!
虽然主角配角人物也饱满也都能立得住,但有些太浮夸了。
尤其结尾可以说拉垮!
主角总是一副运筹帷幄的姿态,你都能掉包整条船了,结果非要一个人跟唐贤平来个同归于尽。
强行制造悲情感。
然后又用一个金币告诉观众还活着!!!
我知道导演编剧你们一定很得意,以为耍的观众团团转!!
但我要告诉你,你们如果不改变这种刻意性,你注定拍不出神作。
2.抛去结尾,这片子还真不错。
人物立体,剧情丰满。
导演节奏感很好。
各方势力在冲突中可以说是碰撞的火花四溅!
相当过瘾!
尤其要说一说陈亨利这个演员演的好。
我感觉他的表现是不输张鲁一的。
而且让韩雪来演日本间谍,看的出来主创们对这部片是有野心的。
3.最后说说他们的死,也算是对这部剧里人物表现打个分。
张鲁一:感觉死的毫无波澜!
死不像死的。
有一点要怪导演,有一点要怪编剧!
唐贤平:就是该死的样子,那种固执,那种自负,该死!
裴如海:有点悲情,如此神通广大之人,你不得不承认他的优秀。
即使是叛变也是那么优雅。
死在主角光环之下,没有遗憾!
陈亨利:感觉全剧陈亨利的死是拍的最好的。
一声爆炸就没了。
没有特写,没有背景音乐,甚至没有多余的停留镜头。
刚才还活灵活现的,就一团乌焦了。
这才是真正的死亡。
也就是这样的死,让我觉得惋惜!
感受到了无奈,残酷,脆弱!!
同样的,青姐(忘了是不是这么叫,女主的姐姐)的死也是拍的很好,如此优美知性的女人,毫无预兆的,一把利刃就刺过来了。
让人倍感可惜,不能接受!
但这就是暗杀,这就是战争!!
啊,太晚了,先写到这吧!!
老实说在裴如海复活之前,整部剧没什么大问题,演员演技也都在线,裴如海重新出现,彻底崩坏我的三观…试问有谁能从那样的事故中存活?
就算他金刚不坏之身,唐贤平在事故调查时连刹车片那一点点异常都能察觉,竟然会没发觉少了一具尸体吗?
这已经不是逻辑漏洞了,简直就是逻辑黑洞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为这部剧洗地?
本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表现了一个纯粹的军统特务头子,聂远扮演的唐贤平,是一个纯粹的军统特务头子。
他一辈子只办一件是,那就是反共。
即便是在1937年上海沦陷后,他回到上海作潜伏时,工作的第一重心仍然是反共,尽管这时候国共已经开始合作,抗日统一战线已经成立,但是军统仍然以反共为第一要务。
此前,很多影视剧里,为了所谓的国共合作,基本上都掩盖了这一点,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一直是把反共放在抗日的前面,抓住一切机关,打击共产党。
就在新四军成立的时候,多支在南方坚持斗争的游击队在下山之后,被国民党以信息不通为由,发动突然袭击,将这些优秀的红色战士屠杀殆尽。
整个抗战中,国民党一直是被动防御,从未发动主动攻击,基本上就是等着日本人来打。
以老蒋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更使用借刀杀人,驱虎吞狼之计,让杂牌军顶在前面,中央军躲在后面,当杂牌军基本拼光之后,就缩编取消番号,变象进行削藩。
在国家存亡之际,蒋介石却还为自己一人的私利,将国家大义放在一边,之后的皖南事变,更是公开剿灭新四军大部,造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几近崩溃。
这部电视剧最好的一点就是,唐贤平这个军统特务头子,始终都是在反共,抗日只是顺便偶尔为之。
杀汉奸更多的是私人恩怨,而非真正的国仇家恨。
这一点非常好。
近几年,对国民党几乎到了一句重话不能说的地步。
甚至将国民党立为抗日战争的核心。
这种反智的论调就需要前行者这样的片子来冲击一下。
正方反方不断发生激烈冲突,但双方都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动机,零号文件、忏悔录……这两主线任务真看不出有啥重要的,尤其是所谓的“零号文件”,真想保护烈士遗孤就别给人家取这么个名啊喂!
你不鬼扯什么零号文件,人家根本就不会这么大动干戈地抓人好嘛!
还有忏悔录,仅由老督察长一个人数月内整理出来的一个箱子就装得下的犯罪记录,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还被列为巡捕房最高机密,惹得所有人都来抢,到后面日本特务拿到他自己的犯罪记录后还问自己的排名,我都看乐了,你当是琅琊榜呢?
估计编剧自己都没想明白这忏悔录到底是个啥玩意,反正能有样东西让主角和反派掐起来就完了。
另外,还有一些吐槽……这个剧里的爱情线糊里糊涂,友情线虎头蛇尾,编剧为了在平庸的剧情里制造出更多冲突和反转,牺牲掉了唐贤平这个角色,他和范雅萝的爱情,和马天目的兄弟情,最终都成了不清不楚的烂账。
还有,特工又不是超人,裴如海经历车祸、爆炸后还能全胳膊全腿地复活着实让人费解,马天目两度中枪落水都平安获救更是医默护泪,也许,这就是主角光环的庇佑吧。
本片严重被低估。
其实全片看下来,绝对是近几年谍战剧中的精品制作了,最值得夸的是光影和拍摄构图。
因为这是全员努力的成果。
近几年的谍战剧简直了,制作都按偶像剧那套布光和方法,拍起来每个人一个大白光,每个人的轮廓都是平的,而且大部分的衣服都又新又亮,一看就是戏服。
但前行者就连前面范义亭回忆他和他老婆的过往里烧饭做菜,都有米勒油画般的光影。
而追杀鹿友祥的过程中更不用说,简直是伦勃朗油画的再现。
板井公馆的布光极具中国古典美感,能与之一拼的只有《琅琊榜》和《知否》的夜戏了。
范公馆,警察局,巡捕房的光几乎整体压暗,营造悬疑感,突显权斗。
但在压暗的情况下不会像其他悬疑剧一样黑得几乎看不见人,每个人的轮廓都是很清晰的,演员的表演细节能看得一清二楚。
就连作为过场存在的寐云阁和沪江江公寓都很符合自身特色。
更别提片尾放大招的无极寺庙,简直是中西美结合的典范,审判与诡计,正义和黑暗的博弈感。
从没觉得西装在寺庙也能有这么高的适配度。
其次是演员的适配性。
鱼旦与马天目简直就是BORN FOR EACH OTHER。
马天目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他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他掌控全貌,既布局亦入局。
无论是谁,他都几乎从未真正交露过真心(除了D和老吴),在有若有似无的CP线里江韵清面前,他也没有完全放松。
这样的角色,换一个理解不透彻的演员,会演得极其装逼。
毕竟按内娱目前的套路,只要是内向的角色,就演成反应慢半拍的傻子。
外向就演成逢人就逼逼两句的疯子。
白切黑就演成装逼,黑切白就演成憨憨。
但马天目是浑然天成的,他在那些人面前的的"演技"能让观众看出为了骗人而演,但你又忍不住为他的”演技“拍手叫绝。
在范义亭面前装可怜巴巴的忠犬,在公董局代表普拉蒂尼先生面前装义愤填膺的绅士,在陈亨礼面前前恭而后据,在大小姐范雅萝面前装纯爱受伤的小狗。
在唐贤平面前虽然带着四分装爱财爱权,却还带着一半同是黄埔兄弟的惋惜和情谊……多种角色和状态的切换,他转换自然,几乎看不到同年演的另一部剧《三体》汪淼的一点影子。
就连中枪受伤变回妹妹头那段,我再怎么看,也看不出淼的感觉。
淼的脆弱是一个科研人员面对未知力量的恐惧和人类未来的担忧。
马天目的脆弱,是在乱世的地狱里,失去D和同志的信任,只能继续孤身直入的寂寥。
如同江韵清所说:你每天承受着那么多的误会,还要和这些魔鬼打交道,是怎么过来的?
(话说这个情节我一定要吐槽,清姐你说得这么动情,气氛这么到位,你咋不亲上去?
如果觉得场合不适合,那你起码抱一下吧?
)鱼旦以一种“大道至简”的方式,让马天目的每一个身份和反应的切换都是“理应如此”。
全剧我最喜欢的两段都是此时有声胜无声的表演。
一是马天目提出要在老吴那儿休息,睡一会儿。
他说只有在那儿才觉得能放松休息了。
鱼旦选择的睡姿是侧身蜷缩,如同一个婴儿,在这个终于找到了安稳的被窝。
我喜欢这里的睡资和导演的光影塑造。
那一刻,马天目终于像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应付他人的演员。
二是马天目在不得不搜查裁缝铺后,在炒板栗的小贩那儿终于见了失去联络的老吴。
两人没有台词。
马天目像一个在外受了很久委屈的孩子,努力在久别重逢的家长前保持仪态,努力在外人前忍住,内心却已哭成泪人。
那一段的眼神戏,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马天目背后的孤独和脆弱。
他不止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想要回家的小孩。
剧里形容马天目是狐狸。
莫名让人想起《小王子》里的狐狸"一点不错,"狐狸说。
"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
我不需要你。
你也同样用不着我。
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
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
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我的生活很单调。
我捕捉鸡,而人又捕捉我。
所有的鸡全都一样,所有的人也全都一样。
因此,我感到有些厌烦了。
但是,如果你要是驯服了我,我的生活就一定会是欢快的。
我会辨认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
其他的脚步声会使我躲到地下去,而你的脚步声就会象音乐一样让我从洞里走出来。
再说,你看!
你看到那边的麦田没有?
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用也没有。
我对麦田无动于衷。
而这,真使人扫兴。
但是,你有着金黄色的头发。
那么,一旦你驯服了我,这就会十分美妙。
麦子,是金黄色的,它就会使我想起你。
而且,我甚至会喜欢那风吹麦浪的声音……"狐狸沉默不语,久久地看着小王子。
"请你驯服我吧!
"他说。
马天目就是那只惹人怜爱的小狐狸吧。
除了马天目,老吴,范义亭,陈亨礼的演技都不错。
老吴的演员眼睛特别好看,很容易让人想相信和追随他。
范义亭演中风那段简直绝了。
陈亨礼也很难得,他是典型的“谁出钱就和谁穿一条裤子”的认钱派,但演员的气质和演绎给了这个角色很多魅力,显得不讨厌还特别能理解他。
而余独醒的演员简直是这种虚伪又惜命的领导的最佳演技代表(雷志成出来挨打)。
江韵清和范雅萝的演员也不错。
但范雅萝的戏我真的很想跳。
无他,恋爱脑真的没救了。
幸好她的戏也不长。
唯一让我有点微词的是唐贤平。
因为我实在是看不出唐贤平对范雅萝的那种微妙的感觉,所以他的很多行为,在我看来就是利用女人的死渣男。
最重要的是,唐贤平一直盯着马天目,但不算北伐。
马天目即使骗他了,也从未想致他于死地,后面糊弄日本人这么重要的一局还让人去提醒他!
还让他去停尸房悼念侯子建。
所以你的良心真的不痛吗?
这里剧本占了一大半的祸,我觉得始终没有梳里出唐对马的彻底的恨出自何处?
就连最后的裴如海这种人渣子都可以原谅。
演员也没有用自己的演技弥补剧本的问题,于是吧,呈现的效果不太能说服我。
可能是我还不能理解近代史里的国共爱恨纠缠吧以至于这个CP的火花我始终GET不到,还不如陈亨礼和马天目各怀鬼胎的算计来得有意思。
最后要重点吐槽的就是这个剧本,虽然前两项占优在国产剧里已经很难得。
但剧本是一剧之本啊。
这个剧本完整性是OK的,但在我看来还是有很多的问题。
1.马天目这么精明,开头签皮埃尔的合同时居然没留个心眼。
这个算小BUG。
2.马天目处理裴如海的方法我可以理解,但太不合理了,这里是强行植入金币的重要性。
后面的崩盘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圆裴如海复活的问题。
他的复活太不合理了,即使他在车上打开了锁,他怎么制服两个士兵且毫无动静。
而且唐贤平都留意到刹车零件的颜色不对,你居然没留意人数不对。
而且裴如海居然能在滚下山时且爆炸发生前逃离,他不是钢铁侠或者美队再世,我是不信服的。
如果非要改合理一点,就让那两个士兵是蒋或者复兴社安排派来救裴的(毕竟当时复兴社都知道裴替死是顶罪)。
3.马天目可以当上督察长,也可以被范义亭怀疑,但他冲进范公馆这段其实是不合理的。
他的当权合法性是范给的。
范在扮演“中风”前,即使恢复了他的督察长权力,也得明确一点是范给的。
那马天目能大摇大摆进去范公馆搜吗?
当时的情况就是马天目欺负范义亭。
类比一下,已知你当官全靠皇帝的命令。
那么皇帝生病了,朝廷还有要致你于死地的当权派。
那你觉得他们能放过这个机会,还不趁皇帝病,再架空你,逼你犯错。
那即使等皇帝回过神来病好了,他们也挑不出错处。
结果 你这个当官的居然 能欺负到生病的皇帝头上吗?
当时陈亨礼都倒戈日本人,再加上范“中风”了,绝对能架空马天目,结果还死心跟着他进范公馆胡作非为。
我只能说亨礼你的智商实在是时而在线时而掉线。
全靠剧本所需。
所以范义亭和马天目这出“戏”,本身就不太合理。
4.唐贤平突然回归了一下“良心”。
我实在想不懂剧本为什么要让小清去通知唐贤平一伙人逃跑。
首先,唐生平以杀共为第一重任。
他能放过已经暴露身份的小清?
而且唐也知道小清对马天目的意义不一般,这不扣了当人质?
结果唐还真的让小清安然走了。
我实在是不理解。
小清你打个电话也不是难事是吧,打电话通知就是了。
另外复兴社的根据地怎么暴露的,怎么最后所有人都知道是在报社。
所以这 个组织真的是神秘特务吗?
你们是在高德地图 上注册了是吧?
我就不提小清在被绑的情况下,结果在枪林弹雨中,于日据区只身逃回租界的大BUG了。
5.编剧虽然明示暗示了马天目最后没有死。
但实在是暗示得很奇怪。
首先,马天目在整出剧里北伐中过一枪,有过鸦片瘾,戒了。
回国后先被比埃尔坑了一下,又被唐打中掉海。
当督察长期间被复兴社打中手,后面被陈亨礼和海大富打得很狠,还拔了指甲。
最后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后决战还中了两枪(腹部一枪,跳海前还中了一枪)。
虽然我知道角色当然可以不死,但你在这么多客观的伤害情况下,观众很难不联想到这又不是钢铁侠或者美队,即使主观上知道他可以不死,客观上也会产生这人肯定没了的结论。
所以不如让马天目真死了算。
但编剧显然不舍得,还来了一个房日兔的暗示。
我就说正经人家谁起这种外号。
(要我改,我就改成:马小跳 划掉)而且要知道小清和罗水根都认识马天目,为什么还要这么费周章,还不如告诉一个新人,例如前面的张茂哥或者德夫,说有一个人来和你们交接,这才是比较合理的。
所以造成这种观众不满意的结果,编剧要背一定的大锅。
6.鸦片可以销毁,但能烧毁吗?
已经不止一部民国剧或者谍战剧犯类似的错误了。
实属是我国禁毒成效显著
群众演员都不需要演了,主要演员们只管把剧情往下走。。。
枪林弹雨,司机平静的跟又聋又瞎一样。。。。
一个兄弟挣扎着跑进来说出一个情报,死了,全体立刻开始讨论情报,当死掉的兄弟透明的。。。
聂远演的那个谁,智商那么低,有什么必要留着他?
我D缺脑子不够用的人吗?
20集之后,那拖沓的,完全是一集当两集用。。。
现在还能够有足够的诚意拍出这么好的谍战片简直是难能可贵。
冲这一点也得给8.5分。
再加上实力派的演员,精湛是演技更是给这部剧加分不少。
这也是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少有的国产佳品。
如果能够在制作音效上再下得功夫,如弄个杜比5.1声道。
以改变国产影视剧的落后局面。
使之与可以PK美剧 。
希望咱们国内的电视剧剧目组以后多下点功夫。
把音效做好。
谢谢!
今年来优秀的谍战剧,继叛逆者之后。
片名有号召力,尤其是1930到1940这种压抑的时代,出现了马天目陈烈这些人,负重前行在革命信仰主义的道路种杀出一血路为人催泪。
第10集陈烈作为高级地下党,掩护一普通烈士遗孤血溅叛徒裴如海的枪口之下,把马天目给他买的多余船票退还叮嘱要节约经费之类,都体现共产党前期的艰苦和伟大,衬托出叛徒和国名党的腐败和恶心。
刚开片节奏紧凑,3.4集后很注重每个角色细节刻画,导致情节拖沓但人物形象饱满,像唐贤平这种反派,爱岗尽责又固执细致激进不顾情面。
全剧剧情真实,反正派智商在线,有很强的剧情带入紧张感,在国党和共党斗争的时代大背景下,汪党和蒋党,国党内部之间,商行和政界丑恶交易,还有亲人之间信仰不同,这种交织各自政营社会关系错综复杂显得扑朔迷离,把时代的乱象表现出来。
心里看完后虽不会因此留下什么,观影这个过程是极致的吸引。
戏中戏、可谓真的有勇有谋,懂人心。
非常精彩的谍战剧,剧情的细节精细度和严谨程度让人叹为观止,当然从大的故事线来说确实没讲什么东西。
不同意是为了反转而反转,每一步都走的合理且合乎逻辑。
瑕疵是雕刻小件而并没讲好全局,但这样的微雕实属罕见,作为观众有被重视智商和认知,也教了职场道理。
摄影质感非凡,音乐有写西部牛仔和荒诞片黑色幽默风格,有特色也很好烘托情节。
张鲁一演的太有魅力,余独醒、范廷义、陆怡、裴如海、马天目为本剧演技最佳,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大飙演技,戏中戏!
其他人还是稍显逊色,让人看着观感不好的有两位傻白甜女学生表演用力、人设转变不自然,老吴和川从不遮掩没干正事,还有大picture上没啥特别的意义。
但冲这少见的极为雕琢精细的剧本、绝佳摄影创意配乐以及几位精湛的演技,献上五星。
我看《前行者》看出了国产谍战剧新高,好玩的一部剧,看出了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感觉,一改以往谍战剧紧张的跟真的一样的幻觉,画面很喜欢,感觉导演应该是个有点幽默搞笑的人,作品里面各种不一样营造搞笑痕迹,赞一下,我就不喜欢千篇一律的其他谍战风格,我就喜欢不一样的风格,这部剧也算出挑!
男女演员都演技在线,张鲁一、聂远都是好演员,各种配角也都演技在线,女演员虽然只有四个,但也个顶个,除了小范弱点儿,其他都不错,不过韩雪、郭晓婷角色都不讨喜,不过后面都有反转,最喜欢郑罗茜演的江汰清,演技最好,演得很到位。
我感觉导演很棒!
剪辑在紧凑一丢丢就更好了!
这是一部毫无悬念、追剧不想看剧透的谍战剧,张鲁一在剧情就会继续下去,所以,不到剧终他不会死,就算死,一切也在马天目的全力掌握之中;聂远演的太装,一会儿用力过猛一会儿不知所措;郭晓婷演的江韵清感觉就是假得很,还是江汰清演的有点真实感;还是余独醒演的不错。
剧情跟过家家一样,认真不起来,打发时间
国产谍战剧能不能别老把女学生角色写成弱智傻白甜?
一集弃,共党、国民党没有一个智商在线的。这编剧和导演怕是小学毕业吧
过家家一样
从第六集男主去见督察长开始好看起来了,谍战剧的氛围出来了!希望后续剧情保持住啊!
开头感觉有点扯,越往后越好看越上头。细节方面的漏洞挺多的,主角光环也大,但整体架构很不错,剧情妙且烧脑,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而且编剧很会利用人物关系相互制衡制造很妙的剧情,好多地方看着嘎嘎乐,太妙了,刚瞌睡就有人递枕头。人物塑造都不错,每个人都很立体很有张力,尤其马天目这个一人打四份工的法租界劳模哈哈哈,魅力十足的发租界小狐狸,太爱了。在我心里,马天目可以跟毕忠良的角色魅力相媲美了,爱了爱了。
剧情逻辑不通是硬伤啊
从原本的“党小组”改名碰瓷“xx者”就知道心思不纯了。剧情一通鬼扯,潘明月在被捕时坐在椅子上义正言辞宣传共产主义,党小组开会先吃饭再宣布紧急事态,你们可不是有什么大病?!
居然非常好看
开头剧情炒鸡老套,后边稍微好一点点
目前看还可以吧,剧情还是套路较多。聂远演得真好。
陪家里老人看系列,为什么总是使用美国西部片风格的BGM?
口糊的配音和糟糕的配乐…(陪着爸妈一起看的连吃饭速度都变快了
剧情不够,配乐来凑
大叛徒出卖,地下组织被血洗/一个叛徒顾顺章一个五重间谍袁殊都是你们掌握不了的男人,还心大的一搞搞俩,故作聪明的傻逼剧,原来是个逗比片,剧情跟bgm一样魔幻,瞎捷宝乱扯蛋,鱼旦莽挖坑再强行填挂开的全员卧底才能信。俩橘子皮糟老头子男主角居然演的是年轻人,猪蹄子你的脸比你干爹脸还老你知道吗,不得不说演的挺好的,我也挺喜欢俩糟老头子的,还是那句,剧情魔幻。女性角色还是多年如一日的不可理喻,演多了我都在怀疑是不是中国年轻女性真的如此愚蠢自我感觉良好毫无分寸无边界无教养无知当正义无礼当可爱呢无脑行事一阵一阵的她们天天在来大姨妈吗,怎么大多数的国产电视剧的女主女配都差不多德行。
看到第三集看不下去,bug多,假大空,腔调大于实质。地下党配西部电影音乐实在不搭,整体配乐突兀,过于密集
为啥分这么低?四星还是可以有的
烂
打发时间还可以的,更喜欢硬汉唐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