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部队

The Kill Team,杀戮小队

主演:纳特·沃尔夫,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亚当·朗,乔纳森·怀特赛尔,布莱恩·马克,奥赛·伊克希尔,罗伯·莫洛,安娜·弗兰科利尼,埃勒姆·埃哈斯,滕吉·卡斯姆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西班牙,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杀戮部队》剧照

杀戮部队 剧照 NO.1杀戮部队 剧照 NO.2杀戮部队 剧照 NO.3杀戮部队 剧照 NO.4杀戮部队 剧照 NO.5杀戮部队 剧照 NO.6杀戮部队 剧照 NO.13杀戮部队 剧照 NO.14杀戮部队 剧照 NO.15杀戮部队 剧照 NO.16杀戮部队 剧照 NO.17杀戮部队 剧照 NO.18杀戮部队 剧照 NO.19杀戮部队 剧照 NO.20

《杀戮部队》剧情介绍

杀戮部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美国入侵阿富汗期间,年轻的美国士兵亚当被派驻阿富汗,年轻气盛的他遇到了魁梧正直的迪克斯中士,很快将其视为兄长和榜样。但后来亚当发现迪克斯示意手下杀害当地的无辜人民,良心发现的他考虑将他们的行为报告给上级反而被同袍威胁。迪克斯中士手下这支全副武装、越来越暴力的小队,也开始怀疑自己的队伍中有人背叛了他们。迪克斯中士强迫亚当杀死平民,不然就会杀死他。亚当面临痛苦的抉择,究竟是保全自己,还是想办法说出真相?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阿炯:维贾扬蒂之子失眠阁楼舍我其谁雪莉宝贝沙漠之花小戏骨:白蛇传跟我回家永恒的爱陀枪师姐4猎鬼姐妹切肤之痛日班猎人幻影战士吞咽床事不过三西厢奇缘侠在江湖漂中国故事超能少女惊门谎言行尸之惧第八季将夜新少年包拯我永远爱你兄弟之仇蹩脚魔术师:糟糕的圣诞节支书和他的媳妇逍遥医生

《杀戮部队》长篇影评

 1 ) 观后感

观影中还是设身处地的站在身在一线的士兵角度考虑,确实面临良心和死亡威胁的巨大考验,抉择过程非常得艰难。

这种事可能一直都会存在,之前在二战、越战的影片中也多次出现枪杀平民和俘虏的情况。

引申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是不是也有很多这种类似的情况发生,敢不敢站出来斗争亦或是同流合污沆瀣一气。

这是考验人性良知的时刻,也考验人的勇气。

愿做一个真诚善良有良知的人。

 2 ) 三个词:战争,心理,位置

YUN短评:不擅长记名字,影片的故事,人物,情节都相对简单1.5倍速看完心理:战争和杀戮对一个人的心理影响巨大安迪不能算是一个坚强的战士他有自己的坚持也因为自己不够坚持所以犯下了错误所以三年牢狱也不值得同情告密也不敢,杀戮也不敢,坚持也没做到战争和环境摧毁了他本就不够强大的内心位置:安迪扮演的角色是不受欢迎先生每个团队中都可能会有类似的人存在作为领导者,上士的处理方式和沟通方式是正确的作为不受欢迎的个体安迪也想融入团队(同流合污,臭味相投)最后的错误是挣扎过后的选择在团队中,先看清状况,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比明白以后再去改变角色要容易的多看清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战争:放大了看这些士兵都是非常优秀的个体但最后都因为战争受到惩罚不是真正反恐的战争都是杀戮不要让战争变成霸权国家政客的游戏

 3 ) 战争中,没人全身而退。

如果影片是杀戮部队(上),可以上五星。

那么杀戮部队(下)就可以拍摄在军事法庭对于主角思想的深挖,对上士心态的深挖,政治与战争的关系。

更深刻的反应战争对人性的毁灭。

可惜没有(下)。

四星理由:会引发部分人对人、战争和集体三者关系的思考——或许者是这影片想表达的。

战争带来的后果有很多种,对人性的挑战才是最核心的。

本片的着力点在于自我生存和“集体荣誉”之间的抉择,无论选择哪个,都要面对生死。

战争是最大的生死环境,懦弱的“强者”选择吞噬弱者来自保。

而现实中,从单纯到复杂,从大义凌然到麻木的事情,并不少。

“无法全身而退,洁身自好反而注定会被孤立”——最终也制造了很多犯罪者。

影片一句台词印象深刻:Leave me alone.You are alone.主人公懦弱但并非无能。

正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怀着正义会战胜邪恶憧憬的人,懦弱让他选择了隐忍,而他被暴揍的战友,选择了直面罪恶。

他之所以孤单,不仅仅是被孤立,而是直面罪恶的战友被“消灭”了。

而影片中的“良心弹”,就是他最终选择扣动扳机的理由。

题外话:人性深不可测,战争就像深渊。

人类的智慧已经飞出太阳系,却始终不能跳出生物本能。

种族,信仰,资源都能成为战争的理由,而政治就是战争的幕后推手。

 4 ) 事实可能更可怕

之前在美国看过这件事的报告,没有电影里那么可怕。

但看了电影我又在想,事实报告真的就是事实吗?

美军喜欢夸大美化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真实的情况我们不得而知,战争是可以把人逼疯的尤其是你又是占尽优势的那一方。

更可怕的是这只是爆出来的,那些没爆出来的有多少呢?

美国宣传打死的恐怖分子里有多少是老百姓呢?

 5 ) 不可错过的一部战争题材电影

The Kill Team 其实对应电影的主题更多应该翻译为谋杀部队。

电影围绕的是战争小队在战争中谋杀了无辜的人,所以比起杀戮,谋杀可能更符合电影的主题。

想给这部电影正名,不管他人什么评价,我觉得6+的分数明显是低估了。

画面上讲,电影很干净,视听语言非常舒服,剪辑很流畅,一点都不托泥带水,后续会举例子,角色塑造也很漂亮,可见编剧很有功底,另外演员都很年轻,但是演技都在线。

电影开头就用非常简短的几个镜头和台词交代了当兵对于男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分别为卧室中女友朋友告知女友出轨,晚上和父亲聊天,机场见到别人对自己敬礼,每个镜头都非常简洁有力,互相连贯(从前一天准备出发到机场),叙事性很强。

之后乘坐悍马来到一个居民点,这里的安排也很有味道,在车上一个新兵和男主开玩笑,整个气氛还很轻松。

特别是在男主搜查当地居民却被吓到摔倒在地,被其他士兵嘲笑,轻松的氛围达到高潮。

这一行为被中士训斥,并告诫他们要尊重当地居民,下一秒却被炸弹炸得粉碎。

这也是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爆炸的瞬间镜头就被切走,一种反高潮的处理,不去描写画面上的惨痛,更多得是让观众内心产生触动,作为战争题材的电影,这样的处理方式无疑很正确。

为什么要着重描写这个中士,一方面是情节转换的作用,使电影从这里开始慢慢酝酿沉重的气氛;另一方面为后续新出现的中士做铺垫,前后两者性格产生对比。

新中士带着他们去居民点时,这次车里的气氛就异常沉重和前面类似的镜头产生对比,使得观众和角色一样沉浸在之前事件中的气氛。

电影中台词、俚语等也十分讲究,语言简短有力,每个角色之间的台词也十分有标识性,特别是中士和男主。

电影中音乐的运用也很赞,全片运用音乐的场景不多,但是每一次使用都恰到好处。

类似的处理还有特别多...总的来讲这部战争电影不从很高的纬度去讲战争,比如狙击手里面的英雄角色,描绘许多的战争画面,而是从一个普通新兵成长的角度去描述战争,包括他的领导他的战友,使得军营生活变得十分立体,没有那种牺牲后的煽情画面,没有遇到敌人后的英勇冲锋,但却是战争最真实最朴实的一面,这就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地方,它的内核就是真实,其次是与之相对应的电影处理手法和视听艺术。

并没有最好的视听艺术,只有与电影内核最匹配的手法和技巧,我觉得这部电影做到了,对于战争题材电影爱好者,我觉得这是一部不可多得,不能错过的电影。

 6 ) 好片!

《杀戮部队》,非常优秀的反战电影。

人物刻画有力,镜头干净简洁流畅,简单的从一名新兵的成长切入,不讲英勇无畏,不讲战友情,甚至没有什么战斗和暴力的画面,简单几笔,就深刻勾划出人性的恶和善良者的绝望。

集体荣誉的灭失,孤立甚至死亡的威胁,与最基本善恶观的对立,战争和现实,永远都是如此的残酷!

 7 ) 美帝战争片高于6分就可以放心看

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豆瓣只要高于6分的美国战争片,几乎放心看,差不到哪。

但是低于8分的国产战争片,基本就别看了.可能是这种严格的评分,导致美帝战争片越拍越好看?

哈哈哈哈😂……………………………………………………………………………………………………………………………………………………………………………………………………………………

 8 ) 恶意的杀戮,一直存在

看完影片,整体给人的还是一种非常沉重的心情,因为这种情况,不只是在影片中,而是在现实中一直在发生,不论过去,现在,或是未来。

中国近代史中,南京大屠杀是不得不提的一笔, 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说起美军,可能大多数人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主要还是因为新中国建立后并没有直接在本土区域直接和美军战斗(朝鲜,越南等地),其实美军也并不是一直军纪严明的部队,下面简单分析一二。

要说关于美军最著名的事件,那应该就是美莱村屠杀了。

越战期间美军屠杀平民 1968年3月15日,美国陆军上尉欧内斯特麦迪那通知他属下的士兵,北越军队第48营就驻扎在美莱村。

据有关情报预测,这个小村里的妇女和儿童,会在早上7点钟去赶每周一次的集市,不会呆在村子里。

于是,在中尉威廉凯利的指挥下,美军第11轻步兵旅的查理连队奉命去烧毁房屋,炸毁地下掩体和地道,并杀死所有的牲畜。

3月16日,凯利中尉带领他的部队去进行搜查和破坏。

上午7点12分,查理连向美莱村进发。

没有任何预警,屠杀就开始了。

在一座庙里,约15到 20名正在做祷告的妇女和儿童,全部被从身后射来的步枪子弹打死。

一名美国士兵端着一支M-16步枪朝两个正在走路的小男孩开枪,大一点的男孩倒在另一个男孩身上想保护他,结果这个士兵就朝他们不断地开枪,直到两个男孩都被打死。

80个村民被赶到了村里的一个广场上。

凯利中尉留下几个士兵守住了这群人。

他对其中一名士兵说:“你知道我想怎么处置他们。

”10分钟以后,凯利中尉回来了,他问:“你们把他们解决了吗?我要他们都死掉。

”凯利随手拿起他的步枪,把一个和尚推到稻田里,然后在相当近的距离内把那个和尚打死了。

另外一群妇女和儿童被赶到一条水渠边站好,随后,凯利指挥他的士兵把她们全部打死在水渠里。

其中一个浑身是血的两岁男孩从水渠里爬出来想要逃跑,结果凯利追上了他,又把他扔进水沟里,并向他开枪射击,直到确定这个男孩已经被打死为止。

直升飞机驾驶员,休搰湬森少尉在飞过一条填满尸体的水渠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记得那时我们说起了《圣经》中耶稣把水变成葡萄酒的故事,可是,水渠里那些人流淌的鲜血,给这个故事染上了灰暗的色彩。

” 那天,汤普森担负的任务之一,就是用烟雾标明受伤越南平民的方位,以便给他们提供医疗援助。

但是,他每投一颗烟雾弹,就会引来美国士兵们对那些受伤的人的疯狂杀戮。

汤普森试图通过无线电联系地面部队,想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但他没成功。

于是,他用无线电向总部报告:美国军队正在向平民开枪。

汤普森还多次降下飞机搭救越南平民,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带。

第二次降落的时候,他看见凯利中尉和一群士兵,正准备要炸毁一个躲藏着妇女和儿童的地下掩体。

“我问他(凯利) 在炸毁掩体之前,能否先让妇女和儿童们出来,他说唯一能让他们出来的办法就是扔手榴弹。

越战期间美军屠杀平民 汤普森让凯利命令他的士兵住手,同时他呼叫来两架武装直升飞机,以便营救这些平民。

在等待援机时,汤普森就站在美国士兵和地下掩体之间。

他让那些妇女和儿童从掩体里出来时,他命令他的乘务长:“如果有哪个美国兵向越南人开枪,你们就向美国人开火。

”对此,凯利中尉明显感到很恼火,但是他没有阻止汤普森。

后来,凯利抱怨道:“那个驾驶员不喜欢我做事的方式,可我才是头儿。

”再后来,由于汤普森出色的表现,他被授予了特级飞行十字勋章――这大概是一个美国军人首次因为威胁要杀死自己的同伴而获奖。

并不是所有凯利的手下都热衷于屠杀,有部分士兵拒绝参与暴行,哈里斯坦利是查理连的一名机枪手,他就拒绝用他的M-60开火:“我没有开火,因为我想等待某种抵抗,可是没有人抵抗,所以我就没有理由开枪。

对我来说,他们简直是一帮疯狂的暴徒。

我可不愿做杀人犯。

”凯利命令斯坦利扫射被他带到水渠的村民,斯坦利拒绝了。

凯利用把他送上军事法庭做威胁,但是没起什么作用。

结果,凯利只好另外召集了30多名士兵,开始屠杀村民。

屠杀之后,美国陆军部的官方报纸《星条旗报》,竟然以头条新闻登出:“美军包围赤色分子,杀死128人。

” 美莱村屠杀的消息被美国陆军封锁了一年,后来由美国记者西摩欰希所揭发,1969年11月12日《纽约客》(杂志刊出屠杀新闻,导致美国境内反战情绪高涨,国际社会哗然,一致以「道德破产」加以责难。

这件惨案被认为是越战的分水岭,推动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美国政府也从真相披露的这一年(1969年)开始减少派遣至越南的军队数量。

至于遇难者人数,不同的资料来源对于美莱村越南平民的实际死亡数目也各不相同。

美国军方的官方报告指称168人死亡,其中20%是越南平民;越南的官方报告则称住在村里的900名平民中,有568名被杀害。

而《纽约时报》的一条消息指出,双方政府私下同意,死亡数目在400人到500人之间。

而最终结果可能所有人都想不到:1971年3月31日,美国军事法庭因美国陆军中尉威廉·凯利下令开火而判处其终身监禁,经上诉后被减刑至四个半月。

另有25人被起诉,但全都无罪释放。

我们再把目光聚集到本片所在的阿富汗战场。

本片讲述的是2010年的事,五名美国陆军士兵被指控蓄意谋杀阿富汗平民。

那这之后呢,情况会不会有所好转?

前驻阿美军士兵罗伯特·贝尔斯 答案是否定的。

下面要说到就是——3·11美国士兵射杀阿富汗平民事件 。

2012年3月11日晚, 月黑风高。

凌晨3点,一名美军士兵步行走出在坎大哈潘杰瓦伊地区的军营,披星戴月来到了附近的一个小村庄。

他,就是罗伯特·贝尔斯。

《东方时空》对于肇事者的相关报道 坎大哈省(Kandahar)位于阿富汗南部地区,据当时目击的村民称,他分别袭击了三所不同的民房,在第一所民居他向室内的11人开枪扫射,在第二所民房中向4人扫射。

目前,这起袭击已造成17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包括9名儿童和3名妇女。

贝尔斯曾三次赴伊拉克执行任务(2003年-2004年,2006年6月-2007年9月,2009年8月-2010年8月),并在伊拉克头部负伤、失去一只脚的一部分,可能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本以为不会再赴战场。

当贝尔斯2011年听说自己将被派往阿富汗时,他表示不愿意去。

事件发生后的罗伯特·贝尔斯 2013年6月5日,罗伯特·贝尔斯与控方达成认罪协议,他以承认16项谋杀罪名为条件,换取自己不被判处死刑。

8月23日,罗伯特·贝尔斯被美国军事法院判处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

然而,5月16日,贝尔斯的律师团却上诉称,罪责不在贝尔斯,要求对他实行假释。

如果上诉成功,他将逃脱牢狱之灾。

这场原本就已是判罚不公的案件再起波澜。

请求称,检察官无视证据表明贝尔斯的部队向他提供抗疟疾药物有可能导致暴力行为,以及有迹象表明潘杰瓦伊材的村民有可能是前职员军人。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罗伯特·贝勒斯杀死的人中,至少相当一部分是敌方战斗人员,而非平民,这样罪行的严重程度就减轻了很多,足够实施假释。

贝尔斯的律师认为,美国陆军上诉法院在2017年再审此案时,认为该案的原始检察官在制定针对他的案件时不必披露甲氟喹的副作用,这严重影响了对贝尔斯精神状态的判断。

“贝尔斯向上诉法院提交了无可争议的专家医疗宣誓书,称美国军方命令他服用抗疟药物甲氟喹,并且当时他正在第四次服药,正处于长期服药后不利的精神病效应,已产生了严重的精神病症状。

” 请愿书提交的文件还称,在2013年的判决中发表声明的Panjwai区村民不是无辜的旁观者,检方明知道这一点,却没有公开。

“检方没有公布一些阿富汗量刑证人的指纹出现在一些被美军拆除的简易爆炸装置上,这些路边炸弹都是针对美军的。

也就是说,这些人的法律地位不是国际人道主义法下的非战斗人员,而应是非法交战人员或强盗,根据《战争法》,士兵可以对他们进行攻击。

” 此次请愿书如果最终被美国军事法庭采纳通过,贝尔斯屠杀平民的行为将变成由于服用军方供应的药物,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造成他患上了精神病症。

同时,他所杀死的人员中,有相当部分不再被定为平民,甚至可以说,那些女人和孩子是附带伤害。

这几乎推翻了当年所有的审判!

美国霸权主义的嘴脸再次凸显。

最后当然还是要说说本片了。

美国刘易斯·麦科德联合军事基地声明,士兵杰里米·莫洛克会成为第一名受军事法庭审理的涉案军人。

莫洛克受到3项预谋杀人罪和一项伤害罪等指控。

军方说,如果全部罪名成立,他将最多获判终身监禁。

莫洛克现年22岁,与其他遭指控的11名军人同属美国陆军第五斯特赖克轮式装甲车作战旅的一个排。

诉讼文件显示,莫洛克和上士卡尔文·吉布斯今年1月至5月在拉姆罗德前线作战基地附近村庄实施3起谋杀,共杀死3名阿富汗平民。

他们每次作案时拉一名士兵“入伙”:安德鲁·霍姆斯参与第一起谋杀;迈克尔·瓦尼翁参与第二起谋杀;亚当·温菲尔德参与第三起谋杀。

上述5人受到预谋谋杀等指控。

他们均自称无罪。

另外7名士兵受到妨碍案件调查等指控。

《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军方指控文件报道,一些士兵组建了一个“杀人小组”,组织者名为卡尔文·吉布斯,他2004年在伊拉克服役。

吉布斯告诉其他士兵,他本人在伊拉克干过“杀人娱乐”的事情,轻而易举地掩盖了事实。

在当年1月15日,“杀人小组”找到了机会。

当时一些美国军官前往坎大哈省一处村庄,与村内一些部族领袖会谈,吉布斯等人负责警戒。

村民古尔·穆丁向他们走来,美军士兵杰里米·莫洛克向地面投掷一枚手榴弹,制造穆丁发动袭击的假象,另外一名士兵随即向穆丁射击。

手榴弹爆炸,其他士兵向穆丁射击,后者当场死亡(后经确认是一个名为古尔·穆丁的农场工人)。

接受军方调查时,莫洛克承认,吉布斯将这枚手榴弹交给他,而且其他士兵事先清楚射杀平民的计划。

军方指控文件显示,吉布斯等人后来采取类似手法,分别在2月、3月和5月向无辜平民射击,至少致死2人。

1月份首次射杀事件后不久,一名士兵的父亲向军方发出警告,但军方不予理会,导致吉布斯等人继续“杀人娱乐”。

2月14日,吉布斯所在排的士兵亚当·温菲尔德在网上与身处美国的父亲克里斯托弗·温菲尔德聊天时提到,自己在阿富汗与吉布斯发生冲突。

小温菲尔德告诉父亲,排里的一些士兵威逼他参与“杀人娱乐”。

1月份射杀穆丁后,这些士兵私下里谈论如何找到下一个射杀目标。

老温菲尔德回忆,网上聊天中,他感到儿子非常恐惧,担心自己有生命危险。

老温菲尔德随即报警,先后给军方监察部门、军方刑事调查人员打电话,希望军方介入。

一名接电话的军官告诉他,如果他儿子不向驻阿富汗美军上司汇报,军方也无能为力。

老温菲尔德回忆,让他怒不可遏的是,这名军官口气冷淡,根本不在乎。

5月2日,吉布斯等人故技重演,杀死阿富汗一名宗教人士。

军方随后调查3排部分士兵非法吸食大麻制剂时,一名二等兵举报了吉布斯等人的丑行。

吉布斯得知后,带领排里的一些士兵殴打了这名二等兵。

吉布斯手里拿着一根手指骨,威胁这名二等兵。

这根手指骨是吉布斯从一名阿富汗死者身上截取的。

美军下士杰里米·莫洛克枪杀阿富汗15岁少年古尔·穆丁后,扳着血淋淋的尸体摆姿势 但这名二等兵没有被吓倒,接着向宪兵举报。

在一份声明中,这名二等兵说,排里的一些士兵,“前往村庄执行任务时,四处游荡,射死村民。

事件发生后,他们的报告内容每次都一样,即一名村民投掷手榴弹,但从不提供证据。

” 驻阿富汗美军涉嫌滥杀平民一事曝光后,12名美军士兵遭逮捕。

检方指控22岁的下士杰里米·莫洛克等5人故意杀害3名阿富汗平民,指控另外7人合谋掩盖罪行。

美国陆军女发言人特纳说,故意杀人罪名成立可致法庭判处死刑。

但陆军方面不会要求法庭作出死刑判决,所以,如果莫洛克罪名成立,他至多将面临终身监禁。

最终的结果:下士杰里米·莫洛克承认犯下3项杀人罪、一项共谋罪、一项妨碍公正罪和一项非法使用毒品罪,法官夸西·霍克斯说,他最初有意判处莫洛克终身监禁,允许假释,但莫洛克愿意为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认罪并转作“污点证人”,因而获得减刑,获判24年监禁,大约7年后有假释资格。

而上士卡尔文·吉布斯,已经被降级为列兵,并被取消所有工资和其他收益,被判终身监禁后,将在一个军事监狱服刑。

当然,我们电影中的主人公,也被判了三年。

影片整体还原度较高,IMDb目前评分6.0分,个人评分7.2分,所以对于喜爱此类题材的朋友还是非常推荐观看的。

同时,整理资料不易,如果看完影评对你有所帮助的话,可以在下方给我点个赞,谢谢!

 9 ) 精神反思的意淫,行动暴虐的传承和延续

记得初中时,有个老师讲课时不知怎么的提到了当时正在各大影院上映的拯救大兵瑞恩(九几年),他说此片宣扬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还是国家主义,有点记不清了,反正意思大概就是片中强调的是一种米国式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吧。

那时的我基本一个青涩的愣头青,天天被各种填鸭式的知识点灌输的昏天暗地傻啦吧唧的,没太在意也没放在心上过会儿就烟消云散了,之后有时间租碟片看了下,那个场面震撼啊,至今也记忆犹新吧。

成人后学习不好基本都把课堂学的知识还了回去,实话说在社会上你跑销售别人会问你三角函授的问题吗。

对于历史认知和感悟,则是由于平时喜欢看些乱七八糟的闲书,诸如历史类的,之后我把学生时代接收的东西就脑焚烧,这是题外话不扯远。

拯救瑞恩这个片子里宣扬的精神有错吗?

One for all, all for one, 不把一个战友落在后面,即使最终牺牲了一个小队,代价之大之惨痛。

如果只是放在个人角度来看,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不受环境影响,我用我的命来救其他人的命,这是何等高尚高贵的人品,但如果放到国家的角度和层面来说,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伟大才能塑造和诞生这么多为了他人而勇于牺牲的战士,以此来衬托烘托国家参与战争行为的正义正当及道义,合法之可行性,你作为一名无名的士兵在庞大的战争机器面前,实际上螺丝钉并不缺你一个,但高音喇叭的嘶吼里你永远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颗。

二战的发生和结果,眼睛不瞎的人都看到了结果,欧洲直接被打残,无论在战略格局或经济贸易架构,米国领导的世界霸主地位除了毛毛苏手贱给挠挠痒外,地球境内再无第二。

米国人用最小的伤亡代价以及三颗原子弹的“实验”成果赚得盆满钵满,血腥残忍的战争只让信奉票子的米国看到了利润,站在世界正义领头人的金字招牌下,米国先后多次或明或暗发生发动战争行为,虽然中间也有人员伤亡的惨痛代价,譬如越战,民间掀起了反战争的高潮,结局就是米国人狼狈的以悲惨的色彩逃离了他留下的一片狼藉的土地。

各种关于反思反省检讨悔过忏悔的文章回忆录官方民间齐上阵,大家试图从文字和遗留下的影像里找到一丝关于真相的玩意儿,至今还有人很嗨的找寻其中也有我的足迹,虽然那场遥远的发生过的事件和我没半毛钱的关系,不过我听娘说她的一个同学的父亲当年就是以军人的身份进入越南参与什么工程项目,但人从此再也没回来。

随后米国人发现即使他们皮再厚也确实挡不住子弹的物理伤害后,聪明的他们改变了策略,借助阿富汗基地组织的粗手去捅毛毛苏的下体,后者虽壮如灰熊可常年营养不均衡只是肉不吃菜导致消化不良最后轰然倒地时,米国人又发现了战争的发生给他们带来的现实的各种好处,邪恶帝国,幽灵,恶政和反人类的各种和意识形态有关的高帽子可以随意扣给对方,原因简单的要命,此时的后红色帝国遗民普遍穷的找不到裤衩穿戴,谁还在意那些舆论的制高点,本来就封闭的他们暂时接受了小流氓的角色扮演。

米国主导和打造下的国际贸易体系,让米国人享受着他国廉价劳动力和便宜的资源的各种好处后,肌肉发达营养过剩的他们还是没能hold的住,中东地区两河流域文明古国发源地跑出了一只姓萨的疯狗,本来以为只要不间断供应狗粮,此疯狗完全可以听从米国人的各种舔肛挠蛋的指令,但当米国人用各种超概念的战争新技法给疯狗做外科手术时,全世界的人民才目瞪口呆的发现原来战争也可以这样玩。

当所谓文明古国上的原住民生活凋敝苦不堪言时,米国人更关心的是他们脚底下黑糊糊粘稠的玩意能不能让他们这个靠着四轮代步的人口群畅游的更开心。

不过,当更疯的一只病狗IS打着宗教原教旨主义大旗招摇撞骗,述说着72个处女的动人故事时,米国人发现战争行为的结果不仅能消灭敌人还能产生新的敌人。

回到阿富汗,当第N滴血在光盘上疯狂的播放时,那个时候的米国人还亲切的把可爱的阿富汗人民称为勇敢智慧勤劳光荣高尚的民族时,此阿非彼阿,在外国人拉灯血洗阿政治领导高层后,米国人尝到了来自该国人民的深情问候,只学怎么开飞机不学怎么降落的众恐怖分子在米国政府的“盛邀”下给其民众从此留下了带血的记忆,战争机器的引擎再度低吼起来。

我们看到的影片的主人公就心甘情愿自豪的被裹挟了进去。

故事结构再简单不过,老调重弹,似乎都是在反思战争的给人带来的可怕后果,可是全副武装开着坦克战斗机进入他国领土去执行作战任务怎么看都不是友好的姿态,即使放着“某某地方欢迎您”的动人歌曲,也不能掩盖来自两种不同文化和环境的武装力量之间的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更何况,双方你一枪我一炮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男主发现自己的长官无故造成非战斗人员即手无寸铁的平民伤亡时,良心受到谴责的他不愿和其他战友同流合污,秘密揭发自己上司的恶行,虽然中间小波折不断,片子结尾提示真人真事中的原型那名沙展被判终身监禁,男主因也默认参与致平民死亡的行动而被判3年徒刑。

这样的结尾让人略感疲惫,而不是有种恶人恶行终受严惩的道德快感,让我也想起了早年的米国拍的关于关塔那摩监狱虐囚事件的纪录片,最终的结局也是参与施虐的几名士兵都受到了军事法庭的严判。

我有时会想一个问题,近代米国人为啥如此爱戴军人群体,国家给予高规格的各种荣誉称号还有良好福利保障体系的运作,要知道他们都是双手沾血和未来将要沾血的特殊群体,在国家眼里他们是消灭敌人的工具,既然是杀人器何谈人性考量。

诚然战士也是人,吃饭做爱一样不能少,既然在一个讲金钱至上的土地,给钱是对其作战效能的最有力的保障,没钱谁TMD给你卖命呢。

但如果只是纯粹的给钱就杀人的买卖,那和黑市的佣兵没任何区别,后者没有道德底线和责任荣誉感,对于讲究指挥链体系作战并且高度组织化的军队管理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不稳定因素。

这个时候国家站在道义的顶点处,从宪法精神层面把这项专业的杀人项目和民族国家主义战车捆绑起来,所过之处即使血肉模糊,战争的正当性也从来没有在人类的字典上被抹去,还增添了些许电影里的雄性英雄主义色彩。

那名被判终身监禁的沙展和儿子聊天时你怎么都无法想象他会把枪口冷漠的对准毫无还手之力的老百姓,也许在他的眼里杀人是工作而且是挂着国家的名义,其他的都不重要。

 10 ) 战争是政治家的变态行为,那谁还指望士兵不变态?

战争是政治家的变态行为,那谁还指望士兵不变态?

美帝洗白自己有用吗,当然弱国无外交,弱国无人权。

战争是政治家的变态行为,那谁还指望士兵不变态?

美帝洗白自己有用吗,当然弱国无外交,弱国无人权。

战争是政治家的变态行为,那谁还指望士兵不变态?

美帝洗白自己有用吗,当然弱国无外交,弱国无人权。

《杀戮部队》短评

A24

5分钟前
  • 🌪
  • 还行

美国在反恐战争的招牌下施行的丑恶行径,逐渐会暴露于世人的面前,当人们都看清美国的真实面目时,这个国家就会真正的坍塌……

6分钟前
  • Craft Bear
  • 还行

角度很独特的战争题材电影,可惜内容过于单薄了,片子在节奏和剪辑上都有问题,导演是个纪录片导演,也许不擅长拍剧情片吧。

11分钟前
  • 炎冬
  • 还行

剧情有点偏弱,说的是美国驻外部队杀平民。

14分钟前
  • y8jk
  • 较差

打治安战需要的不是人性

16分钟前
  • товарищ
  • 力荐

好片,因为真实更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

21分钟前
  • 琉璃佩
  • 推荐

在血腥的战争机器里还愿意守住人性的最后底线,这是人性仅存的一丝光芒

25分钟前
  • 受伤鸽子往南飞
  • 还行

不如把开头延长出一个故事 以黑人中士视角展开 到他四分五裂截止 叫一个圣父的陨落 在战争里讨论正义是可笑的

30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还行

战争入侵者无论什么原因都是反方,成王败寇

33分钟前
  • 豆友108693709
  • 很差

快进看完的

37分钟前
  • 木·才
  • 还行

取自导演13年的同名纪录片,讲述美国新兵目睹陆军小队在阿富汗战争戮杀无辜平民的暴行。反战题材立意不错,可惜拍得太简单平淡了,剧情几乎都是主角从报国参军的热血、揭露暴行的犹豫到群体驯化后成罪犯的内心戏,整体突出了军队士兵的荣誉感,模糊了残酷战争的正义边界。战争一旦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世界便永无宁日。

39分钟前
  • 空有浪明
  • 较差

挺不错的,值得深思。

41分钟前
  • 公因式
  • 较差

导演想借电影去曝光这件事,但不是每个故事都那么惊心动魄适合拍电影,这事儿就属于这类故事,或者说导演讲故事的功力还不够。整部戏平铺直叙,毫无高潮,男主表演成分太重,演的像个笨蛋一样…总之,有点无聊

44分钟前
  • EKS
  • 还行

各方面都不够好,杀戮场面更是凸显导演能力还是较为平庸的。主角的表演没撑起来啊。

49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较差

俗套的剧情

54分钟前
  • 一百单八将
  • 很差

真实事件改编

59分钟前
  • 最爱火龙果
  • 推荐

无力且恐慌的个体

1小时前
  • 乌鸦巢里的人
  • 推荐

心情沉重

1小时前
  • Michael
  • 推荐

战争中没有胜者

1小时前
  • 洁身自好曲无力
  • 推荐

结局有点没看懂

1小时前
  • 半糖冰茶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