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故事
Historias extraordinarias,Extraordinary Stories
导演:马里亚诺·利纳斯
主演:马里亚诺·利纳斯,沃尔特·雅各布,奥古斯丁·门迪拉哈苏,Raúl Agüero,Alberto Ajaka,Diego Alarcón,Rodolfo Andreani,Matías Arce,洛拉·阿里亚斯,Enrique Boess,Hector Bordoni,Fe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08
简介:本片讲述了三个以字母为代号的男人的神秘冒险经历,时长245分钟,共分为18章节,以魔幻现实的手法表现出阿根廷近代历史文化的变迁,叙事方法新颖独特,长镜头摄影精湛,尽管并不属于大制作,而是小成本的独立电影,但最后的结局却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印象,是近些年来难得一见的阿根廷实验电影杰作。(08维也纳国际电影节) In ..详细 >
去拍波拉尼奥吧!如果格局再大一点,那基本就是利纳斯的2666了。三个人物扯出一个小全景,各式各样的离题段落让整部影片变得极其自由散漫并充满意识流色彩。但是,正如波拉尼奥一样,这些故事是一个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小漩涡,不仅非凡,而且让人难以忽略。与此相对应的是失去了一切含义的影像,粘稠的画外音根本把影像本身具有的全部叙事功能粘走了。故事到底存在于哪里呢?故事存在于充满想象的非凡的画外音里,而影像给出的,是绝对发生过的、平凡的真实。
把戈达尔那点东西乘以2 臃肿不堪
#阿根廷电影周#
电影诗…>_<…我的影史十佳。
哈哈,跟我观影喜好全反着来的
补標4:11:48 (中英字幕)
阿根廷影展,片头有领馆的介绍短片@内嵌简体中字,英语德语对白拷贝有自带的西语字幕。读了一本长篇拉美小说的电影。XZH三条线及其展开,什么都发生了,似乎又都没有开始。生命中的不可思议与皆有命数,想象的驰骋与预判的艺术,却又一个接一个的发生偏差,全然不在步点之上。全篇几乎没有传统剧情与对白的开展及搭建,就像是带着一股冒犯劲的当代有声默片。在四点一刻插了15分钟倒计时休息。
我现在已经无法耐心去看一部单纯的冗长的电影了。被多个短评称赞的罗拉情事也是我最厌恶的一章,多得是男性视角的意淫(看的时候我想我只能打两星了),最后凯撒的故事讲了一堆似乎也只想引出阿根廷看不得英国大兵笑这个笑话。别扯波拉尼奥,波拉尼奥铺得再开也不会几个故事毫无overlap。
8+
看这个要有耐心耐力
@阿根廷电影展。主线是三个人X、Z、H的故事,再嵌套几个小碎片,有种在看博尔赫斯和波拉尼奥的小说,在迷宫里穿梭和巡游。看似被牵引,实则可以是开放结局。很喜欢lola那段和各种配乐,最后i wanna go home的音乐响起,真的想走了实在坐不住了(其实中场休息回来思绪就很飘)。很好笑的是这次中场休息有点晚,大家都忍不住提前去洗手间了哈哈哈。
2023阿根廷影展第三场。4小时的超长观影体验,文本如小说章节般铺陈开来。现代失落流亡版的英雄征程母题。主角不再是史诗般地英雄式出征,冒险凯旋而归,听从逝去的亡灵在心底的一遍遍的诱惑,寻着蛛丝马迹一次次上路寻找宝藏的Z,调研失落的建筑师的作品是否具备存世的价值而被莫名卷入一场凶杀案的X;后窗式的窥探与毫无逻辑的推理,囿于小小窗口的自我囚禁,窗口的风景即世界;不明所以接受雇主的雇佣,在平原的河流上寻访某个水利工程留存纪念碑的H,与另一个接受雇佣炸毁纪念碑的凯撒一同在河流上漂流,因为莫名其妙的赌约而导致的自我流放。18个章节缠绕展开,一幅现代流浪图景,无论是身体的还是心灵的,有意义的还是虚无的,不经意间还是刻意的,心底有个声音响起的时候,就已不知不觉在路上了。千禧年后少有的质感极优的公路电影。
漫无目的的寻觅,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永远在路上。可惜极富创意的叙事与美学还是很难吸引我看四个小时,后面部分有点坐牢,我的问题
一种体验
四个多小时,大量素材堆砌,不急不躁,看完松了一口气,不愉悦,南美社会拼贴,三个平行故事,每个故事再滋生出几个支线,枝枝蔓蔓,我一直游离在外面。不如看小说文本吧?
我爱出走,我爱永远未知的下一秒
【6+++++】影史级别。布满进出口,请停止思考,停止对故事的执念,享受掠过的爆炸信息量,享受每一个目光,享受每一句话。语言与影像并重,旁白是入口,所见是出口,难以置信有如此高度和谐的电影,像波拉尼奥编织的纸团,等待摊开;是2666的公墓,埋葬着人类的一切。
就像裹脚布一样,给五星就是特么因为太太太太太长了,能骗一个算一个,凭什么就浪费我一个人的时间啊!
好长好长,而且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叙事,仿佛高兴了就随意扯出一段半个小时的支线,但文学性的电影确实在叙事上有优势,虽然三个故事看完也不明不白吧,但至少有了那么点随性而为的感觉。
【B】另一种《爱德华'蒙克》,太过独特。一部电影,3个故事,18个段落,叙事被切分,视听与叙述同步由大到小,由点及面,18个段落各自有不同的方法的尝试,而3个故事整体又分别保持住独立的风格,段落之中又有小故事重新被划分,简直是结构主义的狂欢!不过可惜形式化并不彻底,旁白贯穿全片和《堤》有异曲同工的作用,但在影像表达的尝试上和《堤》差距十万八千里啊。。于是旁白显得廉价,文学性也不是这么搞得啊。旁白构建了一个迷宫,影像被架空,观众迷失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