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11天

冰雪11天,冰雪十一天,The Next 11 Days

主演:刘桦,冯远征,黄奕,郭家铭,奚美娟,柳岩,梁丹妮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2

《冰雪11天》剧照

冰雪11天 剧照 NO.1冰雪11天 剧照 NO.2冰雪11天 剧照 NO.3冰雪11天 剧照 NO.4冰雪11天 剧照 NO.5冰雪11天 剧照 NO.6冰雪11天 剧照 NO.13冰雪11天 剧照 NO.14冰雪11天 剧照 NO.15冰雪11天 剧照 NO.16冰雪11天 剧照 NO.17冰雪11天 剧照 NO.18冰雪11天 剧照 NO.19冰雪11天 剧照 NO.20

《冰雪11天》剧情介绍

冰雪11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08年1月26日到2月5日,突如其来的寒潮,使花城广州呈现一片北国风貌。数十万旅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故乡在召唤每一个游子的心。 没有人知道,满载团圆之梦的列车什么时候能够到来。这是广州交通史上最难忘的一次春运,无数旅客晕倒、哭泣、呐喊。 危难时分,数万名公安干警以自己的身体组成人墙来维持秩序,保障安全。11个不眠之夜,他们的眼睛充血了,嘴唇干裂了,声音沙哑了。11个不眠之夜让警民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今天开始契约恋爱血忌REAL⇔FAKEFinalStage牵牛花只为那一刻与你相见奇迹缔造者第三季金色面具英雄等爱回家圣达菲的美好假期百味小厨神:午餐争霸战猪猪侠之终极决战怒劫运钞车白宫风云第二季外星人来了因为初恋是第一次有希望的男人麻烦跟我走迷家长大了的青梅竹马哥们营地搞笑之旅喊·山犯罪都市4魂归伤膝谷橘郡豪宅第一季烟火人家金牌客服董董恩古井凶灵逃离未来琦玉歌者2女子监狱第四季

《冰雪11天》长篇影评

 1 ) 让我们用2012的手法来重新组织一下剧情吧

首先,必须要有三、四个人物主线,主角必须是个白领小资,职业最好是医生、律师思密达,必须是公知范。

第一镜头就是人山人海的站台。

第一句台词就是“这个社会肿么了?

”还必须安排一个藕断丝连的前妻或者矛盾很深的配偶。

然后就被堵住了。

还必须要有个农民工,这个人必须要勇敢朴实。

插科打诨的任务就交个他。

白富美要有一个。

萝莉也比不可少。

然后就一个小集体为中心展开,各种冒险,各种个人主义。

政府组织救灾什么的只能当背景,而且主管必须要犯官僚主义,造点不必要的麻烦,然后就必须有个坚持真理不畏强暴的下属。

靠发动人民群众给扭转过来了,后来主管痛心疾首,跟下属相逢一炮泯恩仇。

最后十分钟给个警车开道就可以。

这个剧本其实非常好弄,流水线的作品。

土鳖还是土,弄不来的。

 2 ) 有感于《冰雪11天》拍摄现场

现在我已经记不清具体的日期了,只知道大概是在2012年的5月或6月,初夏。

我在网上找到一个群众演员兼职。

群众演员,用港片里的说法就是“跑龙套”。

1天50块,预留一天,每多一个钟加10块钱。

我们在拍摄现场领了棉袄和包包,扮演滞留火车站的北上民工。

活倒不难,只是自己找个位置保持不动,装出失神落魄的样子,而专业演员则在旁边不断地一遍遍地重复某个镜头。

更多时候就在那里干等着,导演一声令下,即刻进行战斗状态。

这相当考验一个的人耐力。

羊城初夏的晴天是“高温高湿”的代名词,此时让你穿着棉袄坐上一整天,没有休息也没有水,哪怕你竭力保持安静,不久之后脸和耳朵还是会开始发热,进而头晕眼胀,像坐上了长途的拥挤列车。

大家一直期盼着拍摄工作的结束,5点、6点、7点、8点,我们总觉得应该会在某个整点结束,但这小小愿景每次都落空。

吃饭了。

两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盒饭。

每人拿一份菜,一份饭。

米饭像高校食堂的一样,保证没有香味。

菜有两种:炒青菜基本没油,像水煮的一般,菜脯炒蛋基本没蛋,咸得要命,倒是好下饭。

如果一份不够吃,可多拿一份。

几百人个个一样。

“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子这话说得特对,我们吃着一样烂的饭菜,没有嫉妒,没有鄙夷。

导演还没吃,也许这是演艺圈里的优良传统,让群众先吃吧?

后来有辆面包车打破了我一厢情愿的猜测。

那车来势汹汹,从上面抬下来一块木板,板上盛有酒菜,用薄膜盖着。

导演、主演等几个人就坐在我们面前边吃边讨论。

丝毫不在意众人贪婪的眼光,似乎早已熟悉这一幕。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预留一天意为从九点半留到这一天结束,而工钱仍旧是五十块。

那次我们工作到凌晨一点多,算是加多了一个钟,足有十六个钟头,领了六十块,平均每个钟有三块七毛五。

中间没有休息,没有饮水,只有两餐极为简单的饭,还得眼巴巴看着指挥人员在你身边吃香喝辣。

有些人自己先撤回了,所以他们没有拿到一分钱。

我倒是拿了钱,然后在公交与地铁皆已停开的广州的深夜里,拿这六十块钱打的回学校。

我完全体谅制片方。

毕竟钱是通过中介拿到的,吃饭方面则可理解为群众演员太多,交通上也许是制片方不熟悉这城市,不知道深夜里的变化。

这一切都不能给我留下一丝半点的阴影。

但这次经历的的确确在我心里投下一个阴暗面,制片现场的某些冷酷场面使我打心里发寒。

在此之前,我几乎崇敬任何制作电影的人,以为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值得人们竖起大拇指。

不过打那一天过后,我觉得他们当中的某些只配得上人们的中指。

陈国星扎了个小辫。

在他身边有两个人,一个中年大叔,稍胖,圆头虎脸,还攒了一脸大胡子;一个瘦高文艺青年,似乎是操作器械的。

陈国星是不折不扣的导演,那大胡子也被工作人员叫做导演,但《冰雪11天》职员表所列的两个导演都不是他,大概是副导演吧。

大胡子很凶悍。

大家对其命令反应稍慢或领悟稍错,动辄破口大骂,直至人格侮辱,好像周边人都欠他的债。

开工不久即有人气不过而离开现场。

制片方工作组人员也对其畏惧有加,小声劝慰受气的群众演员。

一整个上午,我们都处于萧杀的气氛当中,完全不是以前在电视看到的轻松有趣。

为了拍摄一个“孩子哭”的镜头,大胡子不惜使用恐吓与暴力,而且对象还不止一个。

我记得那最终上了银屏的小女孩(片中72分11秒处),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是多么令人心酸!

小女孩并不知道她在演戏,被大胡子一把抢过,又吼又捻,竟似要杀她一般。

她全身颤抖,战栗着、不断地、无助地哭喊“妈妈”,我分明可以感到她是那么的心悸与惶恐。

大胡子很满意,对其母亲说:“你孩子将来要当明星。

”大家只是静静地看着,没人上前去劝阻,哪怕几个孩子的妈妈,也未对大胡子加以颜色。

从她们礼貌式的笑脸中,无法断定其真正想法。

也许她们也心疼自己的孩子吧?

只是未在现场所发作罢了。

大胡子于是频频得手。

《冰雪11天》讲述了雪灾来临时公安民警、志愿者及社会各界用智慧与毅力保障滞留火车站的民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故事,剧情紧凑,感情丰满,那浓浓的亲情、友情与爱情触手可及,像寒天里的阳光一般温暖人心。

《冰雪11天》的拍摄现场冷血而无情,它禁锢了人们心中那片光明的天地。

冰雪带给这个世界一场残酷,为了演绎这残酷中的温情,我们又人为制造了另一场残酷。

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美利坚某个小镇,一个银行绑匪被击毙在一个小男孩身边,溅了他一身血。

小男孩几乎吓破了胆,号啕大哭。

谈判专家尼尔森巧妙地化解了小男孩所处的危局:他说这是一场演习。

第二天,媒体集体失声,不报道此事,只为了保护小男孩幼小的心灵。

所有人都说:这只是一场演习。

他们明白,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必定给小男孩带来阴影,血淋淋的噩梦也许会伴随他一生。

而在华夏大地上,为了体现某些人的伟大,不惜伤害另一些人。

鬼才相信大胡子的屁话,如果那小女孩记得这事,那么她这一生也许与电影无缘。

甚至再也体会不到看电影的乐趣,她会以为电影里的东西都建立在痛苦与恐惧之上。

无论是真是假,西方故事本身已经体现了美国式价值观,它尊重每个个体的意志,不伤害哪怕一个无辜的人;而东方制片现场却明明白白反映了早已印记在我们每个人脑海中的观念:集体就是一切,为了集体可以牺牲个人。

个人意志在集体面前屁都不如。

小女孩哭了,上了镜,她真乖;在她之前那几个哭不出来的孩子太坏了,错失了上镜的大好机会,要打屁股。

 3 ) 当警察快20年了,没遇到过这局面,坚决要管住他们,坚决要帮助他们

有了《雨中的树》的经验,对《冰雪11天》这部同样在人民大会堂首映的献礼片有种天然的期待和好感。

电影根据08年南方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广州公安成功疏散蜂拥而至的百万春运旅客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作为南方人,大致能回忆起08年初那场满地雪,出行都像滑雪的情景,广州火车站的拥堵也是从报纸上一点点获知,比如公安站着睡着,哺乳的公安妈妈,把晕倒的母子托举出人群等等,记得当时看着温暖的瞬间,为老百姓心底里的善良深深感动。

导演王小列也说,他第一次看到素材的时候,完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没法想象4万公安干警如何控制住这40多万人。

这么多人在那么极端的情况下还能听从指挥,想想真要感谢老百姓,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是啊,隐忍的老百姓啊,他们大声的叫嚣,但心底里是善良的。

他们被驯服,服从指挥是一种理解。

娄烨曾说全世界的电影都在解决时间问题。

决定一个故事容载空间的是时间。

《冰雪11天》的长度是11天,从腊月十八开始,一天一天逼近人流的最高峰,直到最后的释放。

冯远征饰演的公安局局长在连续工作几个通宵时,一个疏忽就是无以计数的人命,巨大的压力让他的情绪到达崩溃的边缘,与上级大吵之后。

他说:“我感觉已经到达承受和忍耐的极限。

我当警察快20年了,没遇到过这局面,坚决要管住他们,坚决要帮助他们。

”当时就是个“一绊千人倒”的局面,公安干警要以4万人去挡住40万人流。

当看到特警分成区块疏导人流的场面,既滑稽又心酸,缓慢前进的人群,等得失去了表情,不自主地跟着前面的人移动,但他们心里装着的都是回家的渴望。

而挡着他们的人,何尝好过?

一个人坐在空旷的长椅上,冯远征静静地在心里反思与上级的争吵:“我以前不是这样,他以前也不是这样。

我从未在工作中心情如此沉重,感情如此脆弱,气氛如此压抑,我已经融入你们,你们的家也是我们漫长旅途的终点。

”大家因为“回家过年”这一中国传统而被困在广州火车站,彼此理解,彼此依存。

当11天后,火车站前空了,没有人员伤亡,这一公共危机解除了,冯远征说:“勇敢不是不怕,是带着恐惧前行。

希望以后团聚的日子会变得更多,更多。

”电影落幕。

很喜欢电影中冯远征的表演。

正如冯小刚导演谈及冯在《一九四二》中的表演时所评价的,他是塑造力很强的一个人,看他演戏你绝对不会有跳戏的感觉。

正如再好看的苹果被虫子蛀了一口,就不好吃了。

他这样形容冯远征的演技:“他的分寸感特别好,该有戏的时候他有戏,没戏的时候他很知道自己不抢戏。

”《冰雪11天》里是如此,《非诚勿扰》里是如此,《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更是如此。

他的层次感就是分寸了。

多一分过了,少一分缺味。

他和刘桦的表演皆是如此,自然、真实。

放映前,刘桦说:“我自认职业素质不高,从业30年,没什么水平能在荧幕上让观众感动。

但这部《冰雪11天》一定能感动大家。

我为自己饰演了一个公安民警感到无上的荣耀。

”我认为,也是如此。

电影11月1日上映,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影院支持。

这是一部讲述老百姓回家的故事,每个人都能看见那在年前盼回家又怕回家的自己。

 4 ) 2021年看,真实动人

今年由于疫情,很多人响应倡议留当地过年,所以当看到影片里回乡过年的人着急涌向车站却又传来车次延误的消息那种心急如焚的表情感同身受。

不觉得这是部主旋律片子,放在疫情之下看,更多地是感恩。

当然如果故事叙事层次能够更加丰富会更好。

08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当年正在备战高考的我对周遭的变化十分钝感,现在回头看,真希望“请回答2008”!

 5 ) 能不能就谈电影,收起你们loser的负能量吧!

从来不写影评,评论里负能量实在太多看不下去了,能不能不要那么黑暗?!!!

很多人都是为了黑主旋律而黑主旋律,实在是非常不能忍!

换做是你就换来一句该做的,你会怎么想?

这么多人,很多未尽之处是肯定的,怨气能不能收一收,多替别人想想?

不可否认,很多主旋律电影一味高大全,很假,但是这部片子还不至于,局长丢了警官证,小波离婚了,大家都是普通人。

里面人物比起万历首辅张居正里面的张居正真实多了,那里的批评的确很中肯的,但是这里的很多指责都是无来由的。

当然,从电影的角度,一定要说是灾难大片这种宣传就太浮夸了,完全没搞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这种题材拍成纪录片会动人一点,哪怕是伪纪,影片有点那种意思,但是人物处理上又是故事片的调调。

一边用故事片的手法一味写实,卫生巾这种合理的艺术加工不多,一边又没利用纪录片的写实优势,使得这部片子除了平淡还是平淡,连煽情都没煽好,从艺术以及思想上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

说白了,导演功力不行。

 6 ) 郭家铭细节表演最有味

《冰雪11天》是一部特殊的灾难片,这是一场真实的灾难,现在提起2008年初把无数人阻隔在千山万水之外的暴风雪,还有太多人记忆犹新、心有余悸;《冰雪11天》是一部特殊的主旋律电影,因为它的视角是如此温暖,演绎着无数看似碌碌无为的普通百姓和民警在灾难来临时用人字堆起的火焰;《冰雪11天》是一部特殊的大制作,动辄集结万千人的宏大场景和新闻素材结合得天衣无缝,震撼天地;《冰雪11天》还是一部特殊的传记片,冯远征饰演的方局、刘桦饰演的马所长、郭家铭饰演的警局阿波,情理交融,形象饱满,笔法细腻,以不对号入座的方式书写着人民警察的鲜活一面。

特别是指出的是新生代偶像小生郭家铭的阿波,值得关注,值得欣赏,更值得回味,原因如下,三大男主角中固然配合默契、各具精彩,但方局和马所长毕竟还是不得不照走的主旋律中基层领导路线,无论对于曾执导过《横空出世》《孔繁森》《第一书记》的陈国星导演,还是影坛老兵冯远征和刘桦,都只不过是主题先行顺手推舟的功夫活,而作为三人组中最年轻、无官阶的普通民警,阿波的家庭、事业,现实与内心世界的对碰,无疑拥有更好的发挥空间,也更接近普罗大众的七情六欲,属于独立于主旋律舞台之上的另一种精彩。

大银幕上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郭家铭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表演一共有四处。

一是三人组在小饭馆喝酒,阿波连干三杯,只是倒喝和喝酒的动作,郭家铭把人物平日的爽朗和当时的不安演活了,一举树立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另一次是阿波在执行任务前抽空看了一眼给妻子买的皈依镯,只是那轻轻一瞄,浓情蜜意和现实的冷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第三次是在连续奋战数天后,阿波偷偷从地上拾起一只芒目,用力的剥开皮,一口就塞在嘴里差点噎倒,一场没有台词和环境描写的戏,郭家铭演出了饥渴交加、疲累到极点的状态,是全片最富细节魅力的戏码;第四次是11天之后,阿波回到家里,说身上太脏了,不能坐下,一句简单的台词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

尽管是一部人物众多的群像戏,民警阿波却是难得由始至终都有完整塑造的角色。

看得出郭家铭此次对这部特殊的影片、特殊的角色拿出了势在必得的信心和实力,从小平头稍显凌乱介于半熟和成熟之间的已婚男士形象,从在机械的岗位上的热情和责任感,从对妻子、儿子和家庭的愧疚,在割舍与不舍之间的徘徊,处处都能折射出当代青年的真实心理世界,达到了戏由心生的水准。

《冰雪11天》再一次或者说是更鲜明的展示了郭家铭的表演才华和潜力,且不说令其一夜成名获得大学生电影最佳男主角和艾美奖表演提名的《我自己的德意志》,以及被广为瞩目的《新永不瞑目》等剧集,在近几年的大银幕上,郭家铭一次比一次更成熟,《秋之白华》饰演沈剑龙与“妻子”董洁的浪漫与书生意气彼此钳制,与“情敌”窦骁竟然惺惺相惜,《甲午大海战》的光绪帝,尊贵与无力感同步弥漫,至《冰雪11天》,与冯远征、刘桦同台飚戏旗鼓相当,演技再无需质疑。

当然,还有作为一位话题明星毫不做作的个性,《背带裤之歌》的自嘲和自励,那种不服输的坚韧让你不得不承认,郭家铭的星路一定会越走越长。

 7 ) 只是觉得评分低了

挺好看的电影,这么多低分的老离谱了,电影本来就有艺术加工。

我08年才在读小学,只知道08年奥运会,这样的片子让我知道在同一年有这样的灾难,都说春运春运,让我看到春运的模样。

看了一些资料,可能当时的场景,更加严峻,主旋律电影站的角度不同,可能是有些诟病,但已经很不错了。

内部也会因为精神紧绷而吵架,领导也会不小心遗失证件,不都是很平凡的人吗?

里面的抽烟 喂奶,这些现在电影不是一剪没吗?

摊手,真不知道是怎么了,许是这两年的流量电影冲击?

真觉得这一分委屈了,要演技有演技,又是根据真实题材,整体框架也还可把,关于车站车次提醒那个拍得挺好的。

看了下评论,不少说把底层群众往愚民方向拍,对立国家机器???

不说春运,就说平时节假日出游,那人山人海的,不是你挤那是被挤着走啊,2020年了,都这样,我觉得我没经历过的08年春运影片拍得挺好。

国家基建好啊,经过不断的发展,感恩年轻一代的我们不用在通宵排队买票,在火车场排队到晕倒~最后,难道中国的灾难片也是要个人英雄拯救世界吗?

那流浪地球你们又喷什么,真的奇怪

 8 ) 这不是一部灾难片

很早就看了,只是今天标记一下,怕自己忘了这部片子。

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因为真实。

当春运这一独属于中国人的大迁徙遇上自然灾害,当群众返乡受阻,发生在《冰雪11天》,该怎样克服困难化解矛盾,中国警察给出了答案。

剧中人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所以得到的感动也都是真的。

这不是一部灾难片,而是浓缩后的我们的生活。

 9 ) 冰雪11天

或许是因为场面过于宏大以及人物过于众多的原因,这一部影片好像缺少一个高潮点,让情感无法爆发出来;但是整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就是感情要出不出的;但是也清楚的让观众理解当时事件的整个过程;而且也可以很清楚的感受的警务人员等工作的艰辛和奉献,有其他的瑕疵,但是我觉得其他的瑕疵都不要紧,就是没有感情的高潮点,类似的影片还看过惊涛骇浪和横空出世等,看那些影片的时候就还是有不一样的感觉,或许是对比过了,所以就有了这个感觉。

 10 ) 冰雪天中仍有温暖

故事发生在2008年,那一年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值得纪念的事情,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也包括了08年春运这样一件被很多人遗忘的故事。

影片多用纪实的手法表现,包括春运场景还原,插入当年的影像资料等等。

比较真实的还原了该有的故事场景。

电影已经有了快十年,很多人看到镜头里面人山人海,冲刺登上火车,对回家的执着可能会很不可思议,但是当年的事实却是这样的。

当年经济危机导致很多民工提前结束了打工,再加上过年这件对于他们来说的头等大事,再加上当年交通公具和通讯工具没有如今那么发达与方便,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留在当地也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基本上都选择了回家。

可能很多人会说为什么不反向回家过年?

要记住当年是08年,不能拿现在的思想观念去完全否定过去的,毕竟以前也没有这一概念,而且不回家的话基本上也无处可去。

所以看清楚其中的现实原因是极其重要的。

那为什么他们不退票?

因为票在当时很难买,退了之后很难再买到。

也有很多人会说电影那人海是不是很夸张,拥挤程度是不是太夸张了?

对于经历过那几年春运的人来说,不夸张,甚至还要拥挤点。

许多没有经历过的人,只会站在上帝视角,一一唏嘘。

所以经历过的人是有资格说话的,因为只有他们才会感同身受。

“拥挤成这样不回去会怎么样?

” “不明白这些人”.......看到这些弹幕,他们没有看见出现这种现象(春运)的深层原因。

在电影中人民警察,人民武警官兵是片中最大的温暖,很难想象那份责任,那份担子是多么的重多么的幸苦与艰辛。

他们所做的一切让焦急在广场上等待的人们感受到了温暖。

因为他们守护的是人民是爱是温暖。

《冰雪11天》短评

作为电影剧情太碎了,但能让我们感同身受的看到当时工作人员和乘客的状况,当时是“把人拿出来”啊,没有出大事真的太好了

8分钟前
  • 西西🍀🐳
  • 推荐

这电影想表达的很多,却最终只剩下赞扬……

9分钟前
  • 微笑的鱼
  • 还行

主旋律电影怎么拍才算有诚意?

14分钟前
  • 或许吧
  • 还行

这样的事件 应该让后辈看看

18分钟前
  • 石头的心房
  • 推荐

好恐怖

21分钟前
  • 假白勺
  • 还行

比拍疫情的电影强。

26分钟前
  • 无尽夏
  • 还行

总体中规中矩,几个配角设计得不好,硬转折。

27分钟前
  • 伴月
  • 较差

难得有一部我标的大冷门,友邻一个看过的都没有😂然而还是当年学校组织去影院看、回来写观后感的那种的大烂片

32分钟前
  • 伍月
  • 较差

还行,挺真实的。08年真的发生了很多大事啊,能挺过来也真是令人唏嘘。

34分钟前
  • 如意金箍棒冰
  • 还行

作为广东人,作为中国人,这个真的是太多打动我的点了

38分钟前
  • Rachel
  • 还行

震撼,真实情况必定更加惨烈

40分钟前
  • 念秋风
  • 推荐

2021.4.月份。2024签到2021.4.12-2025.4.12

41分钟前
  • 我会变得很强大
  • 推荐

感觉像在看新闻...

42分钟前
  • 沐雪听风
  • 较差

2008年冻雨雪灾的纪实式灾难片,很好的题材,可惜太小家子气和主旋律,格局还是不够大,所以没能成就经典,期待未来有人能将这次灾难事件重新登上银幕。

44分钟前
  • Riddle123
  • 较差

那,还是一个公知猖獗的年代。

48分钟前
  • 茶碟儿
  • 力荐

太垃圾了吧,什么玩意

51分钟前
  • 卡卡罗特
  • 较差

电影平实叙述,先看了故事梗概才看的电影,有些自行脑补了。2024春节高峰期,湖南湖北正发生冰雨雪灾,了解情况的时候才知道这部电影,那时候太难了,交通网络不发达,信息沟通不及时,虽然现在有时也很难抢到票,但能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了解最新消息,也有更多的高科技手段去处理冰雪暴雪的困难。

52分钟前
  • 闻君杂记
  • 推荐

“我要回家”,极端寒流,一方回家心切,一方排除万难,“如果处理的好,这里的一切都是经验;如果处理的不好,这里的一切都是教训”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心想事成,愿每一个回家的人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不再有这痛苦的经历,辛苦了每一个坚持在岗坚守的工作人员。

55分钟前
  • 下一个天亮
  • 很差

把人民群众的苦难拍成正能量献礼片。。。。。。

59分钟前
  • 510
  • 很差

比较好,真实。2013年广州和深圳发送近2000万人。广州近1800万,深圳近200万。深圳2013年节后火车站回来没有往年人多,近一半返乡80,90后农民工不会回来。深圳生活贵过美国纽约,深圳工厂一片低迷,绝大部分厂部包吃住。过段时间就连吃房租差价的也会混的跟东莞那边一样。闲人嘴贱的多,干活的人不多。

1小时前
  • alan.bai(深圳)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