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印刷体

Tipografic majuscul,涂鸦少年秘密档案(港/台),Uppercase Print

主演:Bogdan Zamfir,Şerban Lazarovici,伊万娜·雅各布,谢尔班·帕夫卢,亚历山德鲁·波托切安,Valcu Silvian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语言:罗马尼亚语年份:2020

《大写的印刷体》剧照

《大写的印刷体》剧情介绍

大写的印刷体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81到1985年间,时逢独裁者尼古拉.希奥塞古统治时期,当时罗马尼亚为史达林体制最严重的国家,少年穆古・卡林内斯库夜半奔走街头,以白色粉笔涂鸦书写抗争讯息,受到祕密警察逮捕、审问,最终离奇死亡收场。 延续《追拿吉普赛》自多元历史文本取材的手法,导演哈都・裘德进一步将贾尼娜・卡布纳流的剧作改编成一齣破格的“文献剧”电影。他以搭景剧场中的人物独白,仪式性再现国家档案的官腔,以及国家机器的思想控制与去人性的样态;仪式之外,更穿插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轻娱乐、新闻影像及政治宣传片,让观众在少年的事件内外往返,时而在场、时而抽离,体验时代同存歌舞昇平与高压窒迫的平行时空荒谬感,认知独裁政府淡化事件关注度的媒体操作手段。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相棒第7季我的马塞洛巴比伦柏林第一季嗜血战神珍布头山情迷安东尼卡桑德罗金沙副总统第二季十面埋伏坏本最后一轮谈判路线脱离被操纵的城市黑骑士陨落之星即刻逃亡第一季浴火重生花牌情缘OAD飞黄腾达第七季煞到你马柔本宅秘事港湾第二季一念无明雨季来临前大嫂世界语法夜鸟啼鸣苦牙

《大写的印刷体》长篇影评

《大写的印刷体》短评

呈现罗马尼亚1981年的反标案,取材于秘密警察“当事人的交待档案”与监听记录,背景混剪的当时的一条条新闻简报里则是“祖国一片欣欣向荣”……过于真实!

4分钟前
  • 淡清的水桶
  • 力荐

一直不太喜欢杜拉裘德的风格,直白又生硬,像是政治宣传片,比波蓝波宇差太多

5分钟前
  • Dean
  • 还行

[2.5/5.0] 大量的並列,過於冗長。

9分钟前
  • craigga
  • 较差

戏剧感与喜剧感包裹的民族历史。德国人要么热烈地跟唱每一首出现的歌,要么沉默地睡得很香。这段历史于我来说陌生遥远,但是谢幕前最后一个标语,不懂语言也能理解,“真正的民主”。与我们无关,与我们息息相关。

10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将齐奥塞斯库时代运用媒体营建的伪共产主义乌托邦纪录片穿插在舞台剧中,天真正义的少年一个人用粉笔标语对抗铺天盖的独裁宣传,结局的冷酷可想而知。片尾出现的粉笔字标语内含的勇气与力量出乎意料地震慑人心。

11分钟前
  • 鹿灵
  • 推荐

导演一直在试图探索影像的新领域,用各种风格进行实验混搭,只是这次的观感一般

15分钟前
  • 无名
  • 还行

《大写的印刷体》可以被分成AB两面,A面是穆古尔受审至离奇死亡的全过程,B面则是罗马尼亚在冷战时期虚假繁荣的影像拼贴。个人最喜欢A面,环形的演播室很大程度上借由装置设施还原了戏剧文本的冲击力,并且通过镜头语言完善了叙事。当角色的台词面对观众时永远看向镜头,当人物彼此对话时采取侧脸的特写,并且永远会通过打光和布景突出作为重要线索的电视荧屏:很容易使人联想到《1984》里的电幕,同时也很恰到好处地区分了媒体上的虚假繁荣。除了一如既往对齐奥塞斯库政权的讽刺,对旧有的影像拼贴更是展现了拉杜 裘德的思考和审美取向。比如说在影像中隐晦提及教育资源不公平的女教师和频繁出现在表彰大会上的布加勒斯特地名都凸显了80年代罗马尼亚发展不均物资短缺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20分钟前
  • Pабинович
  • 力荐

详实沉稳的记录,历史影像与念白的往复。可预测的形式呈现效果使得观影在进度条递进下逐步陷入审美疲劳。对比导演其他作品,表现形式的力度显然是最弱的。

25分钟前
  • Junhee
  • 还行

8.2,“审讯”写标语的学生与镜头中现实的罗马尼亚交叉推进,这是《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之前的罗马尼亚,充斥着“秘密警察”的罗马尼亚。

29分钟前
  • mogwai
  • 推荐

世事难料,8年后~。

31分钟前
  • 恋恋风尘
  • 还行

3.5 Forum 装置感极强的戏剧场景(面无表情读秘密警察讯问记录和还原窃听到的对话场景),与穿插其间的文献影像相映成趣。一个齐奥塞斯库反对者的死亡纪事。密布监控压抑与背叛的生活,与今天的我们又何其相似。

32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后共产主义之殇,形式有启发。

35分钟前
  • 距成大导演还有
  • 力荐

电影本身三星,减一星因为现实对照有更多严酷素材

39分钟前
  • Daisy
  • 较差

用一种特别的形式呈现历史,虽然无法共情,但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可能会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永远都不可能停止的事情;尤其当你来自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度。

43分钟前
  • 甘露寺蜜璃
  • 推荐

年度十佳④//一部彻底由实验构成的电影 或许这种说法也不够准确 杜拉裘德仿佛找到了作为影像的驱动性 将虚实融为一体 一边作为历史的忏悔者 一边又是虚拟背景下的朗读者 同时我们有且必要将历史的回望通过媒介写入未来的能力作为时刻警惕和提防自己身处的社会运作下的自由主义

48分钟前
  • 三皮虎
  • 力荐

代表着政治性悖论的大写印刷体控诉了太多太多

53分钟前
  • 范pp
  • 推荐

汽车停在楼下,按喇叭给楼上的人,打的鼓点信号,和《绝地求生》游戏直播,粉丝和主播,确认自己人,用枪声打的鼓点,一样。

54分钟前
  • 推荐

哇惊喜!另一种方法的《副总统》式用史料进行拼贴讲述的讽刺喜剧。

59分钟前
  • 西卡里奥
  • 推荐

主叙事情节是抓捕用大写印刷体写下自由宣言的学生穆古尔的过程。/又以素材插入的方式que了冰箱/红色装置背景是秘密警察的陈述,蓝色背景是监听现场,每段彩色装置艺术风格影像之后插入一段黑白的纪录片素材等各种来源的影像,罗马尼亚人民生活多面的刻画。/“我丢掉希特勒巨石,以为他会永远消失。但是纳粹的万字符,还牢牢贴在我肩上。”/第一段落最后对男主进行审判类似《倒》/时间:1981-1985-今日-1981/今日段落极为讽刺,当男孩去世,即便是在男孩葬礼上,窃听和监视依然在继续,且是在被美化成“青少年保护”的旗号下。/最后一段秘密警察的独白声画分离,画面不断展示各种资本主义景观,如lv、芭比等。同时也有施工的教堂。秘密警察被判政治迫害罪,因为迫害那名反对政府的男孩。但其中九成人只是忠于职守。

1小时前
  • 也许是状元
  • 力荐

- 观感很难形容,虽然深知此片是通过用许多形式上的手段去刺破()的“无聊”来变得有趣的,可在欣赏其组织力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无聊/煎熬啊!仿似一股被妆点过的尸体散发出的难以掩盖的尸臭味。(显然,这不是作者的问题,问题在于**本身)另外记一下人物的表演状态,正如它在开篇所展示的那样,所有的段落都布满了僵硬感,人物“播报”/“交代”/“报告”着自己的经历,表演是与档案语言相匹配的档案表演,人是“文件”;此外,剪辑特意保留了主持人在面对镜头时特有的僵滞,台词结束后,人物会继续僵立一段时间,仿佛在等待摄影机关机,等待镜头后的人发号施令,而这种时刻意识到摄像机的余白状态,不正等同于时刻意识到“领导人”/“监察”的状态吗?“被拍摄就是被控制”,相机前的人质,恰恰也是大哥大的人质啊。

1小时前
  • かゆみ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