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与《安徒生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的两大瑰宝,不过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更美好一些,格林兄弟的童话世界则残酷灰暗许多,这是因为《格林童话》更现实。
该给孩子怎样的童话,在过去并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所以之前我们看到的《格林童话》往往是改编版的。
不过现在有人提出别让孩子生活在“谎言”中,即使是“善意的谎言”,因为现实生活是残酷的,让孩子们早一点了解就可以早一点做准备,反正他们迟早要面对。
就此看来,选择什么样风格的童话给孩子,其本质是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不过后一种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这是一种很功利、很不负责任的做法。
孩子是人类的未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在孩提时的经历会给其一生带来难以磨灭的映像,并给其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我们让像白纸一样孩子接受怎样的图像?
告诉他们世界是灰暗而没有希望的——潜台词是你什么努力都不用做了,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失败;告诉他们生活是极其残酷的——潜台词是你不需要有爱心有善心,残忍的对待任何人或事吧!
我不认为让人类的未来从小确立这样的思想是一件好事;我也不认为受到这种教育的下一代成年后,会让人类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如果有人坚持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推动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那么我也坚持认为这样的人有病!
有精神病!!
而且病得还不轻!!!
这篇所谓的影评可能和片子没有太大的联系,就好像这部电影一样:和《格林童话》及其作者“格林兄弟”都没有太大的联系。
这不是改编,而是一部原创作品,虽然片中使用了一些“格林童话”元素。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59179934
我一向偏爱魔幻题材,因为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还记得小时候在教室对着黑板发呆,老是会把黑板擦的痕迹幻想出各种图案。
后来到了初中,再也想不出那些图案了,我的想象力终于被题海给谋杀了。
而在魔幻题材中,我更喜欢黑童话,我爱其中诡异的色调和讽刺的寓意,我从不相信童话故事,那些美好到太失真了,还不如做个现实的悲观主义者。
在我童年时代心中,不可思议时间大集合反而更有趣。
🦋 这部电影融合了《白雪公主》、《小红帽》、《长发公主》、《睡美人》等多部童话,杂但是不乱,始终围绕着一个主线开展,算是吸收了几部童话中的代表物进行柔和成一个新的故事。
剧情的主线是几百年前一个绝色的王后为了躲避瘟疫将自己锁进了高楼,她得到了永生的能力但是却会衰老,为了留住青春她需要在月食之夜吸取十二个少女青春的灵魂,主角一行由此展开了营救的冒险。
🕷背景是拿破仑入侵法国时期,主创应该是反战的,将入侵者描述的愚蠢又残忍。
剧情的软肋比较明显,这颗鹅卵石并没有打磨光滑,漏洞比较明显。
比如王后如此眷恋自己的青春美貌,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居然耽误自己的时间,要知道她已经等了几百年;女主的爸爸也不必抱着镜子跳楼,把镜子摔下去就可以了,最后他居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弟弟在不知道王后魔力的情况下,砸碎镜子太过冒险,毕竟哥哥的生命是用王后的魔咒维系的;并且少女的生命可以复活可以理解,她们的生命本来是王后吸走的,其他人的生命又怎可随着王后的死去复活。
三角恋的戏码倒是狗血但有趣,弟弟深爱女主角,真爱之吻不仅吻醒了“睡美人”还解救了众生,这么看爱果然是无价的;女主角却更爱哥哥,哥哥倒也没有因为弟弟而避讳,这可真的是“亲兄弟”。
让我重点来谈谈王后与她的生命之镜,为什么会是镜子呢?
这当然有致敬《白雪公主》的因素,但是我认为更有别的寓意,也许主创没有这些想法,我就当他们有吧。
🦌
我们常说自恋的人为水仙花,临水自照,他们只在意自己,只关注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后来有了镜子,这就更方便了,美人自会日日对镜贴花黄,那么人为什么美,甚至美到自恋?
首先应该是外界的赞美,谁都希望自己能美的符合潮流,一个人也许真的很美,但是却总有人认为她不美,这倒不是人的原因,而是审美观念不同,哪怕稀世珍宝也总有人觉得普通。
但是如果一个人美的受尽所有人的称赞,她自然值得自恋。
所以人美不美首先是外界的评价,然后才是自我的感觉。
毕竟所谓的倾国倾城不也是倾倒的别人,那些女子日日对着镜子上演着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的戏码也是为别人而容罢了。
于是镜子成了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对于美人,没有了镜子就无法生活。
当一个绝世美人对着镜子时我想她是无比自恋的。
王后是当然的绝世美人,她自然离不开镜子,镜子象征着她的美貌。
其实对于她来说看什么都是污了自己的眼睛,还不如成日欣赏自己的容颜。
一个人美到这种程度,多自恋都是有可能的,所以王后的问题也永远都是谁是这世上最美丽的女人,别人的赞美对于美人来说是可以做养分的。
那么如果是一面魔镜呢?
一面魔镜是让美人发疯的,谁不想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美貌时镜子都说自己好看呢?
对着一面会赞美你的镜子,你不仅仅是自己称赞自己的容颜,也可以得到来自旁人的评价,大概没有更愉快的事情了吧?
何况王后的镜子出现的还是她当年的容颜,这多让她迷恋。
于是对于自恋又绝色的王后来说镜子果然成了她的生命,镜在人在,镜亡人亡,这倒有些可悲。
其实《长发公主》的设定用在这里倒很合适,永生但会老的王后哪怕没有瘟疫也一定会把自己锁进高楼,毕竟她不能活在没有人赞美的世界。
于是她只能带着越来越长的头发与自己的魔镜相依为命,只不过她现在肯定是不愿意照镜子的,但是她一定希望恢复青春时第一时间欣赏自己的容颜。
这一次长发公主长大变成了王后,从前是女巫为了青春从长发公主身上吸取能量,现在是长发王后为了青春从少女身上吸取能量,何况少女中的女主不也被说成女巫,真的是有趣的设定。
所以镜子自然代表了王后的美丽与自恋,更代表了她的生命。
其实用镜子代表真的是合适,生命和美貌不都如同镜子一样易碎吗,一不小心就留不住了。
其次镜子自然还有另外的含义,其也讽刺了那些只看外表的人。
真实的王后如同室内的陈设一样丑陋又诡异,镜中的美貌是虚假的,但是男人们明知道虚假也要赴汤蹈火。
其实哪有什么魔咒让他们不顾一切呢?
主要的还是美貌,镜外的老迈王后无法对任何男人舒展她的迷魂术;而镜中的王后男人只要看了她的眼就不可自拨。
美人之所以颠倒众生主要也是因为眼,眼睛决定了美人的上限,所以这迷魂术哪里离得开眼睛呢?
可是这些男人眼里已沉迷的只看得见镜中的美貌,早已经看不见现实世界的模样了。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肤浅的,甚至相信相由心生,其实现在的王后才是真正的相由心生。
镜子里面的是虚假的表相,镜子外面才是真实的世界,才是真实的王后。
王后自始至终都是那样一个人,只不过换了皮囊罢了。
这面镜子中的幻影就像当年王后的美貌一样,都只是一副躯壳,只不过当她美丽的时候人们是看不见她的内心的。
一个美到连幻影都让人沉迷,这该多美,大概是种美丽的罪恶吧。
只可惜王后太爱美丽的东西了,得到了现世报,抛弃了旧情人选了好看年轻的哥哥耽误了时间害了自己,不过我倒觉得希斯.莱杰比马特.达蒙好看多了,选弟弟也许更好,当然这不重要。
于是镜子即讽刺人们被外表和表象所迷惑,又把镜中镜外的王后做出来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王后现在的丑陋,从而进一步讽刺了王后的本质就是丑陋的。
最后,也许王后瘟疫时被下了天下最恶毒的诅咒,长生又不死,这对于绝色又自恋的王后来说得多痛苦。
青春才多少年,生命却是永恒的,这也太怨毒了。
我承认我是个肤浅的人,甚至希望王后能完成法术,美貌是可以赎罪的,如此的美貌想要永恒留下来又有什么错呢?
王后的扮演者莫妮卡的美貌真的是动人心魄,哪怕这部电影中她已年过四十,依然美的如同稀世珍宝。
这种女人哪里需要什么咒语呢?
她的美貌就是无药可救的魔咒。
我在想,若谁如同她这么美都会自恋的吧,甚至认同王后一样为了留住美貌不择手段。
若换做我只怕也会忍不住对着镜子天天问:“Magic Mirror on the wall,who is the fairest one of all?”
如果不是标题里的那两部作品,看完后我估计顶多给个还行。
这部电影的总体评价也很一般。
看完之后有种是非黑白难辨的感觉。
但是转念一想:这不就是童话么?
在童话被篡改成儿童读物之前,其讳莫如深的情节往往是对复杂人性的表现。
所以我换了一个角度来看“格林兄弟”,撇开英雄美女,绝处逢生的狗血情节,我觉得“格林兄弟”还是有两绝:首先,主角是格林兄弟,而情节都是由童话交织而成,其中有著名的,也有不太著名的:1)在交代两兄弟的性格特征用了“魔豆故事“,Will是理性的实践家,而Jack是理想家,而”魔豆“既是梦想,又是心魔。
2)孩子在树林里失踪,俨然就是小红帽的场景3)人们在魔法森林里迷路,让人想起”汉赛尔与格莱特“4)莫妮卡贝鲁奇试验的美艳皇后看似是白雪公主后妈的化身,实则从”小海兔“里面吸取了更多元素。
(大家可以搜索这篇看一下,电影中的12石棺很有可能出自童话中的12扇窗,公主对男人的玩弄虐待,镜子破裂等细节均出自这片。
我想还有许多,不过我还未完整研究过”格林童话“其次,我觉得整个情节的内涵应该凌驾于一次“mission impossible"之上。
森林中那座邪恶的高塔是基督教所带来的,因此觉得它的倒塌折射着德国的宗教改革。
虽然格林兄弟生活在19世纪,我觉得剧中的法国入侵不是拿破仑时代的,而是17世纪前德意志第一帝国分裂后部分地区被法国占领时的状态,因为今日之观点比较倾向将拿破仑的征服视作德国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动力,而之前的入侵确确实是是妨害了国家主权的,比较接近电影里面所持的眼光。
因此,我的初步理解是,这是一部反应只要有爱,梦想和科学精神,那些曾经被宗教和军事入侵过的国家,在扫除封建残余攘外安内后,必会赢来明天的太阳。
同学力荐的片子,说挺好玩的。
借来半年了才想起来看。
刚开始有点昏昏欲睡。
后来的情节还算诱人。
节奏比较紧凑,才能让我看下去。
整个影片充满了离奇的故事情节。
明知道是一部很假的片子却还想看到结局。
这也算成功吧。
消磨时间还是不错的选择多少有点恶搞最后一个童话的结尾:从此以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或者也不一定
故事讲述了格林兄弟是依靠把戏来诈骗无知村民,结果走多了夜路真的遇到鬼的故事。
全片没有新意(还没林肯打吸血鬼带劲)演技浮夸,拍给小朋友看?
很糟糕的电影啊,有学到什么吗?
没有,回忆下啥都没讲明白,很难受。
可能2005年拍出这样的特效挺牛逼吧,这种垃圾片年代越久越垃圾。
垃圾电影配我写140字,这么豪华的演员阵容,拍个这b玩意?
首先,我喜欢那两个男主角,呵呵。
我更喜欢招摇撞骗的格林兄弟。
俩小痞子,身无分文,装神弄鬼,只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大众的愚昧(请允许我这么说),就能拿到一袋一袋的钱币。
结果,被人盯上了。
肯定嘛,挣钱的买卖谁不眼红啊。
然后,别人做的坏事,被扣在他俩头上了,尽管他们做的也不少吧,可是还是冤枉啊,何况,事关脑袋呢兄弟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踏上了被诅咒的土地。
让Monica演Queen的角色实在是太合适了她在Matrix2里面演的那个女人,我到现在都忘不了。
好像导演们也觉得,如果找一个女演员代表欲望的话,现在她是最合适的(当然,这也是我自己的偏见)然后,坏人也登场了,英雄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也浮出水面了:兄弟之间,格林和女主角之间,格林和村民之间,格林和统治者之间,统治者和走狗之间……我喜欢这部片子里的演员都在最显而易见的层面上表达了各自的人物。
怎么说,这也是童话,不能要求深刻,痛苦之类的字眼。
荒诞,这样就够了,人民大众都能理解的荒诞。
喜欢片子里若隐若现的讽刺,总是让我把嘴角翘起。
顺便提一句的是,碰到翻译得很烂的碟子,我原先会产生极度想砸屏幕的念头,但是,现在已经不会了,我会心平气和的跟旁边人说,嗯,翻译得真烂,然后,自己解释,呵呵。
觉得,这样很不错,如果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字幕上,反而不能尽情投入电影。
格林童话,仿佛是有给成人看的和给小孩子的两个版本。
我曾经在自家厕所的壁阁里发现很早很早翻译的版本,五十年代的吧,好像。
那时就生吞活剥了,现在凭着依稀留下的印象,觉得它真的不太像是给小孩子的东西。
由此可见,格林兄弟真的不是什么写书给孩子的圣人,呵呵,为人比片子里的还要过分也说不定哦反正都无从考证了汉塞尔和格雷特,小红帽,莴苣,白雪公主……嗯……晚上会做恶梦也说不定……看到这里的诸位,我是不是有点儿些跑题了……对不起…… m(_ _)m
意想不到的片子,看片名会以为是格林兄弟的传记,结果是一部黑暗幻想类的闹剧,而且出现在里面的格林兄弟,不是大家熟悉的童话作家,而是两个走南闯北骗吃骗喝骗睡的神棍。
要不是时不时在片中出现一些格林童话的因素,简直就要以为此格林非彼格林了。
童年早远了,我还能辨识的,有小红帽(最早失踪的女孩,见上面的海报),灰姑娘(沙萨被套上的水晶鞋),白雪公主(皇后的魔镜)等,都是作为气氛或点缀一闪而过的。
不太清楚导演Terry Gilliam的用意,他这种对童话的态度,是反讽还是反动?
黑魔法的庄严也不是他要强调的,看了井水里出现的淤泥怪你就明白了,要不是没什么人形我差点就要觉得是吉姆凯瑞的无厘头习作了。
特技由著名的Lip Sync Post公司担当,这家特效公司曾经成功为《碟中谍》、《魔戒》、《哈利波特》、《蝙蝠侠侠影之迷》等影片制作特效,可惜本片我觉得做的超假超烂,比无极强点儿有限。
对于黑暗的力量,Terry Gilliam明显缺乏蒂姆波顿那样的尊重。
不过,Terry Gilliam的怪异是由来已久的,《12猴子》Twelve Monkeys 就是他最有名的作品,这部怪片是王大熊的最爱之一,特此邀请大熊在下面的评论里为大家好好解读一下,我看的时候可是一头雾水。
当然还要提提为他赢得嘎纳“评审团大奖”的《人生七部曲》The Meaning of Life ,这次获奖使好莱坞向他敞开了大门。
主演有Matt Damon了,我极不喜欢他,身上老是有股贱贱的味道。
Heath Ledger,澳大利亚男星,正当红,李安的新片《断臂山》里就有他。
莫妮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不用多余介绍了,意大利最美的女人,没准是全世界最美的女人,顺老多年爱戴的幻想对象,不信你把顺老私家那盘《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拿出来检查,上面保证全是手印子:)无聊的电影,或者我没看懂。
王后终于复活了终于有个恶毒的王后可以复活了在这个小白单蠢盛行的时代恶毒的王后是多么特立独行整个片子 最爱这段恶毒也是美啊 啊啊
觉得这片还成 没有普遍听说的那么差 本来一部关乎童话的奇幻片干嘛非得给它扣太多的帽子呢 关于格林童话的各个小小段 正义战胜邪恶的最终结局 挺适合孩子看的 唯一就是觉得戏剧冲突太强烈 有点儿累挺
把这部电影看完还是挺困难的,需要耐心。
看到后面,也就无所谓了。
说它和童话有关,我更觉得不过就是一部科幻片。
起初当然是因为“格林兄弟”这对历史上有名的童话大师而来,《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睡美人》、《青蛙王子》等我喜欢的童话故事都出于著名的《格林童话》,但导演只不过是借格林兄弟之名,拍了一部自己幻想出来的黑暗童话故事,而且可以说,和格林兄弟没多大关系,只不过就是一些他们笔下的人物在戏里跑了个龙套。
如果是传记类,那该多好!
莫妮卡·贝鲁奇,这个意大利女人真是美死了,女人绝对会羡慕,非嫉妒,因为距离太遥远,只有羡慕的份儿。
期待之后觉得平平~
充满了无序感…
魔幻童话
喜欢这样的格调,流血/杀戮一点也不含糊,童话不一定很美丽!
一般
最后那个老妖怪还挺吓人
2008前
威尔&雅格= =+
神棍题材,故事有些幼稚,拍摄的很杂乱,倒是很有Gilliam的风格
我只是想看贝鲁奇
很无聊
莫妮卡贝鲁奇的画皮啊。。。
真不知道这烂片和格林兄弟有啥联系
不知道该打几星。看在是人民解放战争的份上值五星;看在美人的份上应该打六星;看在蛤蟆奶奶的份上至少10🌟起。话说这个片子我06年就下了超清3D版,一直没看一直没看………就像友邻评价的,开头的铺垫太长太无聊了。
还你一个虚假的真实
为什么不是一部好电影?多好的剧本多好的演员啊.. (特技比较糟糕)
哈哈,大连的记忆,真好玩。
真不咋地
白瞎了好题材和大美女
烂,只听英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