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申请学校的报告摆放在你的面前,你转动着手中的笔开始思考着:如果填写的不好就有可能进不了好高中,进不了好高中就有可能进不了好大学,进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没好工作就没办法赚很多钱,没钱就做不了总统。
然后你抑郁了,再然后你连死的心都有了,最后你进了精神病医院。
这是电影《说来有点可笑》中男主的遭遇,有很多人总是说“精神病人思维广”,我觉得这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精神病人想法多、精神病人思维窄。
”当一个人心中装的是日月星辰,眼前却是混沌未开时,大多数人都能自我排遣,因为他们想法多的同时,思维也广,所有的执念和构思都能随着新鲜事物的出现灰飞烟灭。
而有些人则不同了,他们在分析完外界后开始钻研起自己,最后的结果总不会以世界的清晰为终结,而是以自己的崩溃为落幕。
这部分战士中的精英被安排到了精神病院中,精英+神明的组合却落的个被人耻笑的病态下场。
而精神病院作为一个群英荟萃之地自然也成为了很多导演竞相选取的故事地点。
《说起来有点可笑》便是其中的一员,影片后续的发展如同一场伴随笑与泪的治疗:男主在一群“真”病人前了解了自己所烦恼的事情说起来有点可笑,在获得了鸡汤“不忙着求生,就等于急着去死”后,他脱胎换骨,终于和他内心深处担忧的平凡妥协,抱着那些所有凡夫俗子的梦想走出精神病院。
在我看来,那些暖人的音乐和可爱的女主EMMA下隐藏的其实是一个喜剧式的悲剧。
所有关于精神病院的题材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要不要治好。
因为在他被治好的瞬间,所有的立场便鲜明起来。
院内和院外、有病和没病、阴影和光明,哪一方才是真正的精神病态?被社会培育出的多数人将少部分人逼至名为精神病院的地方进行改造,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其实也是一种多数人的暴力。
并且一旦跻身进去,所有的常态也化为了病态,假如说,只是假如,那些真理最终其实掌握在他们手中呢?
而我对这种想法并不会再过多深入,这倒并非是担忧自己会被贴上某些标签,因为这年头谁不是精神病呢?
就看谁能将自己的病情伪装、控制、利用得淋漓极致。
而是因为这些说来有点可笑。
North 3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给cool craig上了一堂浓缩的人生苦乐课堂.其实道理很简单忘了很久前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人是要凭借自己相对于别人的优越感而生存下去的当Craig住到North 3,发现自己的痛苦.自己的depression的理由与别人比较起来根本是nothing的时候.才意识到去帮助他人cover their problems更有积极意义.才会乐意, 也是有理由, 努力并且积极的生活.也有可能只是我的妄自猜测. 不一定所有人都要依靠所谓的优越感而生存下去吧
救命刚开始看本以为会不适合我现在看 但男主说的没什么大事就得抑郁了真的太让我有同感了 我的人生电影嘎嘎嘎会是吗 害怕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过不了上流生活 男主也被录取进了一个都是人才的好学校他也不知道他为啥进了 害怕老师同学评判嘲笑我 男主真的能五天就有改变吗 那儿好像失败者集中营 “改变能改变的 接受不能改变的 有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不同”这句话又出现了 “我总是纵容自己 不懂得感激我所拥有的东西”我也是这样 整个叙述方式很像男主的日记让人很很有代入感 第五天男主说他没有解决问题这只是个开始 果然 但他说他与上周相比以更积极的视角看问题了 是因为发现自己还是有画画天赋比这里面真的有问题的人优秀是吗 之后的生活就是呼吸然后活着breathe live 竟然被翻译成平心静气享受人生这对吗 “亲爱的 你不能生活在恐惧中” 偶尔还是可以的啊 就算逃避可耻 活下来更重要呢
整个电影好像是我的独白哈哈 因为太我了 所以我都知道没有特别给我启发的地方好像 我看电影还是停留在需要金句点醒我的状态中 是不是应该用别的方式哈哈 到时候再说吧我也不着急哈哈
说来有点可笑,我竟然想过要自杀,可是我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烦恼大到想要自杀,我只是,我只是……feeling depressed。
应该很多很多人都这么想过吧。
是部好电影,非常喜欢。
在精神病院呆了五天之后,不仅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帮助了别人,发现生活的意义,还邂逅了心爱的女孩子。
主人公在病房的室友就像是夸张了的很多我们吧,不想走出房门,没有牢笼却自己困住自己。
要发现生活的美好呀!
一定一定会有你喜欢的东西存在的!
生活很美的,大胆的往前走吧~breath and live!
选用片中一句话:失控边缘,所有的压力和焦虑在膨胀→这其实也是我目前的症状。
曾经认识的一个人说:“我很怕我突然疯掉,然后裸奔”有时候我觉得我是杞人忧天了,但是当我站在街边看着人来人往,站在超市看着物品标价表,坐在饭馆看着结账单,坐在家里看着每天的新闻头条以及每天电视里的时事新闻,AND在工作时遇到的看见的勾心斗角....我就不由自主的开始焦虑。
所以有时我挺羡慕那些失控的人,因为考虑太多所以总是在忍耐。
这种忍耐最后爆炸的时候我恐惧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就像从来不打针吃药的人突然感冒后很可能比那些偶尔会吃药打针的人感冒起来还恐怖。
精神病人不用考虑太多因素,只关注一件事。
并且执着的去做。
比如片中的“所罗门”,其实CIA FBI 应该偶尔去这样的地方挑选一些后期天赋异禀的人来加入他们的队伍。
→_→||| 电影把这一切都美化了 ,现实里哪有这样放松式的情景......克雷格和医生的一段对话很有意思:医生-Y 克雷格-KY:“你难过吗看到鲍比变成这个样子?
"K:"我很害怕,倒不是怕他会伤害我或什么的,只是因为有人失控成这个样子,让我记起有时候我的感觉。
好像我正处在失控边缘,所有的压力和焦虑在膨胀,但我从没像那样释放过一次,要知道我把一切都锁在心里。
"Y:"你总是有这感觉吗?
"K:"我小时候不会"Y:"说说你觉得开心的时候 无忧无虑"K:"那是我八年级的一天 其实也不是很久之前 但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有很多与现在生活不同的东西,我们一个早晨都在科尼岛,之后我们骑车经过湾脊、日落公园、公园坡、布鲁克林市中心、布鲁克林高地 一直骑到布鲁克林桥。
之后一切都变了,女孩们、分数、父母、两场战争、迫切的环境灾害、经济崩溃….这一切好像在同一天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了。
"Y(这时忍不住笑了大概她以为小孩子考虑真多):"克雷格,有句俗话说的好--主啊请赐我力量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勇气来接受不能改变的,以及给我智慧 分清二者的差别”K(疑惑):"那么…?"Y(放弃):"来谈谈你的父母"K:"你觉得我能改变我的父母?
”Y:"不,但我是心理咨询师,所以我必须让你谈谈他们。
".....、(其实我觉得是他是有一颗居委会大妈的心,这个社会需要有这样的人,当大家都在疲劳奔波的时候,需要有人关注着一些动态 O(∩_∩)O)片尾少年出院那段旁白解剖了一些“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大的现状,不如就从小的现状改变开始”的决定.....?!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是怎么回事?
”一小屁孩就在医院里待了几天然后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但我不是 我知道我不是 我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我还得面对我的作业 学校 朋友们 还有我爸 但是几天与上周日的区别 就是这是很久以来第一次 我可以期望我想要做的事骑单车、吃喝 聊天 沿着地铁汽车 看书 看地图 做地图 画画 了结盖茨夏令营的申请表 告诉老爸 让他别担心 拥抱老妈 亲我妹妹 亲我爸 跟诺尔亲热 多跟她亲热亲热 带她去野餐 跟她看电影 跟艾伦看电影 呃 跟尼娅看电影 开个派对 告诉大家我的故事 在北三区当社工 帮助像鲍比 穆克塔达 还有我这样的人 多画画 画个人 画不穿衣服的人 画不穿衣服的诺尔 跑 旅行 游泳 跳 我知道这很逊 但管他呢 爱跳就跳好了" 最后让我们如克雷格所说:呼吸 生活…感谢翻译本片的那些人们,翻的不错,至少我看明白了。
PS:我很喜欢那个“斯密提”医生,真有意思真有意思。
O(∩_∩)O哈!
最后看到穆克塔达走出来跳舞那段 ,我又忍不住哭了(我觉得我现状没有失控是因为我有时借助电影发泄了)。
每个外乡人心里都有一个曾经的故乡。
还是先说演员,看过女主角演过的电影野孩子,不过剧情好像忘记的差不多了,囧。
艾玛-罗伯茨,记住你了。
凯尔·吉克瑞斯特很无辜很恐惧的面相,和剧情很搭。
还有最深刻的是男猪脚克雷格的一段关于鸭梨和未来的话让我也深有感触:So.how long have you been feeling suicidal?I don’t know ,I’ve been depressed for about a year.and I’ve thought about it before.but never like this.Did anything happen today specifically to trigger these feelings?Sometimes I wish I had an easy answer for why I depressed.that my father beat me,or I was sexually abused.but my problems are less darmatic than that.like,my day always asks the wrong questions.i do have a problems with stress vomiting.and my friends sometimes look at me like I’m from another planet.and I’m obsessed with this girl.who happens to be going out with my best friend.so,is there any one thing that made me want to jump off a bridge?It feels like everything is just building up.and everyone else.they just seem to handle everything,you know.like…but not me,you know.i’m scared.okay?i can’t go back to that life.i don’t know what I might do something.There’s thie frankin Gates summer Semester thing.that I really want to get into.but the application is due in a week,and I haven’t ever looked at it.every time I think about it.my brian starts this cycling thing about not gettting in.then I wouldn’t be able to put it on my college applications.which means I wouldn’t get into a good college.but not even Adam Smith could have foreseen the inequties of modern capitalism.if I didn’t get into a good college,I wouldn’t have a good job.(diffusing the situation in Iran through unilateral diplomacy is my top priority as Commander in Chief)which means I wouldn’t be able to afford a good lifestyle.so I wouldn’t be able to find a girlfriend.which means I’d probably get depressed.and I’d end up like Muqtada in a place like this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首先,这是07年毕业剧的模板。
前两天重温了朱山的it's not a funny story,看到末尾字幕打出来的based on it's kind of funny story,才把这个电影找出来看。
在过去的半年里,生活一直重复着申研,找工作的焦虑。
indeed, I'm depressed. 也大概有半年的时间对电影提不起兴趣。
要我说,电影是阶级产物,需要心情,时间,以及清醒的大脑才能欣赏。
时间来到一月下旬,工作,期末考这些事情终于尘埃落定,再回过头这两个小品剧,感受都不一样了。
朱山在他的电影里说,大四的感觉,面对未可知的未来的感觉是可怕的。
第一次看只觉得这段独白处理得很好,对台词本很并没有多少感悟。
但自己面对过未来这件事情之后,终于开始理解剧情了。
说来有点可笑,我也曾经以为这世界上,至少这个学校里独我一人暗自神伤,郁郁寡欢。
所以这个电影其实很好地复述了一个人经历压力的过程。
同时也很温馨地提出了解决之道,活着这件事本身就很丰富多彩。
你抑郁不开心的时候请来支冰淇淋吧,来块披萨吧,享受压力吧。
配乐不错哦。
决定标题用片名本身就很好,不玩矫情不装文艺不哀怨,有点自嘲,但却有无限的真诚。
我不想对它打分,不想说好或者不好,但我觉得可以推荐。
不高深,不文艺,平淡无奇,没夸大人生必须多积极的态度,也没主张艺术疯子样美化该多敢于直面人性黑暗。
就是不痛不痒的跟你说点故事,像是没什么深刻内涵,如果你非要挖掘也请便的意思。
刚好这个月季时节,好像冬天来了,身边开始一批又一批的人掉进去泥淖里,一波波的崩塌。
每个人有自己的不如意,会讲的道理越来越像搅拌不起来饭,明白很多时候不能找到出口的人越多越沉默。
恋人间的磕绊,朋友间的隔阂,成长的焦虑,青春流逝想做什么又什么都做不了的折磨。
其实我们更多的人就像格雷格,或许是有很多你感到不能对别人开口的压抑,或许是真没有什么好像能说得出口的苦痛,可你又确实真真感到时段里,杂草般疯长的低落延伸至失望,有时绝望更贴切但不能表达。
"一切会过去" 我喜欢又讨厌这句。
因为经过多少年实践它确实赢了,可我又讨厌非得像立志拉拉队样的口号。
不管怎么说,这世界上不存在真多完好的标准来审视任何人事。
所以,再好再烂是你自己的经过而已,我知道没说来这样轻松,你说多刻骨铭心也好会有疤也好,可以。
你保留着。
但只要不死即使奄奄一息总会生活成什么样子的。
总之觉得,其实不存在完全的悲观和乐观人。
每个人,有自己的态度和方式,用宽广的胸怀去看待。
觉得能够尊重是最重要最首先的,至于能否理解或感同身受,其实并不值得用来评判感情的深重亦或界定真诚与否,也不必因此而失落。
有压抑和不被了解其实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真实面。
祝福所有嬉笑怒骂的机会,和心中怀有幽默与慈悲的瞬间。
无意之间看了这部电影。
看到emma roberts的笑脸出现在海报上,本以为是部爱情喜剧,没想到却着实让我惊艳了一把。
主人公Craig是一名普通的16岁高中生,生活在美国妖娆的纽约市,他有着全世界青春期男生共同的烦恼,这些烦恼普通到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告诉医生:他智商一般,毫无过人之处,可是却阴差阳错地就读于一所牛人云集的学校;他迷恋性感的Nia很久了,可人家的男友Aaron不仅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而且又聪明又牛B;为了能在以后申请好大学时显得更加优秀,他非常想参加竞争激烈的暑期学校,连工作狂亲爹也若有似无地给他施加压力。
每当他想起暑期学校这档子事,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如果没有申请成功的后果: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过不了纸醉金迷的舒服日子,当然也就不可能找到女朋友,搞不好下半辈子还要呆在精神病院里……因为这些,Craig抑郁了,迷茫了,自杀的念头在脑海里徘徊不去。
可是年轻的生命终究是对这个世界有所留恋的,他又阴差阳错的来到了精神病院想要寻求帮助,短短的几天,他不仅认识到了一个他所不了解的世界,他自己也仿佛如梦初醒。
心理医生对Craig引用了一段祷告语Lord, Grant me the strength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the courage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t,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如果真的能做到这几点,生活中还有什么抑郁可言呢?
王小波曾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我想Craig在进精神病院前一定是痛苦的。
为什么我没有性感火辣的女朋友?
为什么我的好朋友不用好好学习GPA却那么高?
为什么大家看我都像看火星人?
为什么大家都能如鱼得水的过好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是一团糟?
为什么连自杀的理由都显得那么逊?
……为什么为什么,我这么无能?
可是精神病院向来是另有一番天地,有终日躺在床上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Muctada,有自残的少女Noelle,有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抑郁Bobby,有妄想症患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再对比一下Craig,连观众都似乎觉得他在为赋新词强说愁。
电影并没有将他人的悲伤进行过度渲染,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平实,毫不做作,很多时候都是用幽默诙谐的手法将他人的故事一笔带过,简直真实的不掺杂任何杂质,似乎那些精神病患者就是千千万万个正常人一样,只不过一时迷失了路途而已。
电影快结束时,Craig并没有像当初希望的那样,因为打了一针或吃了某些快乐药丸就变得快乐起来,就像他自己说的“我知道自己还没好起来,这只是一个开始,但这却是很长时间以来我这么期待去做我要做的事。
”但是却不知不觉的拥有了再一次面对生活和自己的力量,勇气与智慧。
If you're not busy being born,you're busy being dying听到Bobby对Craig说这句话的时候,脑海里有个地方似乎微弱的扭动了一下,却想不起是在哪里看到的,直到Noelle告诉他这是Bob Dylan的歌词时,我才和主人公一样恍然大悟。
是的,人生有无数种选择,而死是最逊的一种,既然没有勇气终结自己的生命,那就应该精彩的活。
这时就不得不提Bobby了,不完整的人最容易找到同类,而Bobby和Craig一样,抑郁,曾试着通过自杀来逃避这个世界,他似乎从Craig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让他“happened to like you”,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获得了一份宁静与喜悦。
其实印象最深的还是电影中对爱情的讨论(为什么我总喜欢对爱情作出理性分析?
)如果你朝思暮想的女孩终于和男友分了手对你投怀送抱时,正常人一定是高兴还来不及,其实Craig也是一样,即使他抑郁了。
如果不是室友突然闯入,事情的结局也许是他得到了迷恋已久的女孩,心情大好,顺利出院……那么他的生活不再那么一团乱麻?
我想不会。
Nia也许代表了欲,而Noelle则是爱,对一个抑郁的人来说,什么才是他真正需要的呢?
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Craig可以很轻易对Nia说出“我爱你”,而对Noelle 这紧张的不敢约她看演唱会。
喜欢影片结尾。
只需努力生活而已bike , eat, drink ,talkride the subway, read ,read mapsmake maps ,make artfinish the Gates application ,tell my dad not to stress about ithug my mom ,kiss my little sister, kiss my dadmake out with Noelle,make out with her moretake her out on a picnicsee a movie with hersee a movie with Aaron,heck,see amovie with Niahave a party,tell people my storyvolunteer at 3 northhelp people like Bobby,like Muqtada,like medraw more,draw aperson,draw anaked persondraw Noelle nakedrun, travelle,swim,skipI know it's lame, but skip anywaybreath
一个和抑郁有关的电影,却一点也不抑郁。
其实很浅显而不深刻,因为我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和许许多多周遭的影子。
这个世界冷漠而疯狂,像一台巨大的机器,在我们看不到的体系的内核轰隆着,然后摧毁很多人的梦想,很多人的信仰,很多人的生活。
我们都觉得我们在这个世界里能做的太少而失去的太多,我们都发现我们能改变的太少而必须接受的不能改变太多。
无助,抑郁,不敢畅想明天,这是许多现代人的生活状况。
在GRAIG的世界里,长大后世界里必须面对的种种责任和压力似乎在一夜之间以摧枯拉朽的速度摧毁了童年的快乐。
死亡在很多时候成为了现代人逃避生存痛苦的最后一个天堂。
可惜,死和生一样需要勇气,所以最后CRAIG把自己送进了精神病院,希望得到某种迅速有效的救赎。
虽然是间精神病院,可是从头到尾我都没有觉得压抑,虽然埃及老爷爷每天都拒绝起来接受这个世界,虽然BOB6次自杀未遂,妻离子散,虽然美丽的小姑娘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那里的所有人,都试图以死亡来作为人生困境的解答,却又都因为某种原因继续的活着。
他们和世界上其他角落的人们一样,有音乐有图画有阳光有爱情。
而最后,情感也成了他们最大的救赎。
BOB终于因为想当个能陪伴女儿成长的父亲而重新振作,埃及老爷爷终于在故乡的音乐下起舞,而CRAIG终于明白身边的家人,不管他们是用什么方式爱他,他们至少都爱着他。
而GRAIG也终于和美丽小姑娘终成眷属。
曾经有朋友告诉我,他们更愿意亲近无生命的物体而不是人,因为感情不可控,感情的伤害亦不可控。
我想,对于许多现代人,我们需要用物质堆砌的安全感,身为金牛座的我,感同身受。
可是,在很多最难过最抑郁的时刻,给我们救赎的偏偏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是情感。
抑郁是一种现代人生活的常态,我们只是NOT FEEL WELL AT SOME MOMENTS,SO WHAT? 所以影片中的精神病院反而变成了一个人们最真实对彼此也最真诚的地方。
在深知世界的残酷和冷漠之后,那些坦诚的抑郁着,并愿意接受自己生命中的这个阶段和这样的一个自己的人,反而让我觉得无比的温暖,想要伸手去拥抱。
其实,这个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个巨大的疯人院,大部分的我们并不是SUNNY AND BUBBLING,而是DARK AND TWISTED。
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强大,其实是一种更柔软的强大。
我想,拥抱一个脆弱不完美的自己并给自己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来慢慢康复,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那些无力改变的事实面前,在那些错过或失去的情感面前,带着生活的伤痕,我们可以不要骄傲的昂首而可以大声的哭泣,只要哭泣过后记得骄傲的继续往前走就好了。
停下来抚摸那些伤口,停下来擦掉难过的眼泪,我们值得被自己这么对待。
很多时候,看到自己的伤口只是恢复的开始。
但是,关于爱,关于梦想的信仰,就算再微不足道,也可能是最后支撑我们走出困境的光亮。
WE R EITHER BUSY BEING BORN OR DYING.
无聊,没看完
印象最深是鲍比在被老婆辱骂之后的歇斯底里,不被承认的绝望跟无力让人都被感染。
一开始确实蛮搓滴尤其是男主角就是小毛孩乳臭未干。。但看到这样个似是非似‘疯人院’的故事后也有点体会。。所谓depressed忧郁症自杀之类其实都是一念之间是个人的一种思想放大就是一直想着想着就想不通了还蛮启发人的。。蛮喜欢女主滴原来是大嘴侄女嘛有点点像90后现在也火起来了。。
“if you're not busy being born,you're busy dying.”一部不怎么会有笑点的小品,里面很多演员是之前就已经喜欢上的,看过之后只会更加喜欢。也许电影看上去有些混沌有些不明所以,但或许这就像青春时期的心理,有些混乱但又充满希望。★★★★
Emma挺漂亮~ 片尾挺不错
this is what we called 治愈系小清新
少年轻松版飞跃疯人院,好吧其实我还是冲着Emma Roberts来的,继续萌倒。
凑合。
当我们回头看,发现生活其实也就是这个样……想做就做,遵循内心,很多事情都会改变。BTW Emma很美啊~前段时间刚看了她的《四三二一》,演得不错,加油~
more depressed
内容很有味道~和我们现实很近,我们都逼迫自己太狠,以至于自己有时候不知道怎么面对生活。这部片子,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教导我们,怎么面对自己,怎么活得更自我~
想到周国平的那句“喜欢谈论痛苦的往往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而饱尝人间苦难的老年贝多芬却唱起了欢乐颂。”总有某些时候,我们会轻易被一部电影打动,被它治愈,然后继续我们的人生。
有点闷,也不觉得funny,倒是Emma超美的。
It's not fun to describe adolescent EMO as serious depression.
很久以前看的 都不記得劇情了 證明有多無聊 主要是喜歡emma呀
再多各自牛逼的时光,都比不上一起傻逼的岁月
有各种同类型电影的即视感 吮拇指的人什么的
我彻底放弃别国电影了,非日本的不看了…好电影真的是越来越少鸟
编剧肯定没自杀过所以才YY了这个剧说来有点可笑
不忙着求生..就急着去死....emma越看越顺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