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观众看电影都会用“三观正确”与否作为好坏的标准。
其实是有失偏颇了!
比如《廊桥遗梦》,这属于绝对的三观不正了,但依旧是许多人心中的经典。
看完《大约在冬季》,大概能理解网友的心情。
一部爱情电影,三观争取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被电影里的爱情打动到,或者这么讲,故事的爱情美不美!
为什么一部爱情电影看得让人想吐呢?
这是我对《大约在冬季》对评价!
《同桌的你》、《栀子花开》、《大约在冬季》。
这些歌都很经典,这些电影也都很烂。
《大约在冬季》前半部分是在讲一个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
霍建华饰演的齐啸是一个台商,90年代的台商,那不得了。
高晓松讲过一个故事,当年他在上大学时,看到一个港商调戏一名女大学生,顿时梁山好汉附体,路见不平,英雄救美。
后来,他悔道:当初也是傻,万一人家女生愿意呢?
岂不是坏了一桩好事!
霸道总裁爱上我,但这个霸道总裁在台北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友。
咦,这不就是一个成功人士包二奶的故事吗?
还整的这么清新脱俗!
霸道总裁遇见我是在齐秦的演唱会上,“我”那时只是一个女大学生,是齐秦的脑残粉。
90年代大学生追星,在以往的影视作品真不多见。
在我的印象中,90年代的学生不都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有为青年吗?
往大了讲,一心一意搞建设;再不济,也得像《中国合伙人》那样,谋事业啊!
这来了一个脑残粉,算是不思进取了!
霸道总裁是一个影楼的老板,两人算是一见钟情,反正是没在一起。
电影演到这儿,你大概以为,追忆过去依旧结束了吧!
应该展望下美好未来了!
想多了,后来这两人又相遇了,并且又黏在了一起。
这就是第二故事:狗血言情三角恋。
这个故事里的爱情,实在是看的人想吐。
霸道总裁中年破产,纯情小妹变身成功人士。
两人在台北相遇,干柴烈火,旧情复燃。
结果,惨遭前任绊足,无功而返。
霍建华和马思纯两人深情的望着对方,拥抱、亲吻、上床。
可导演并没有将这段感情的铺垫做好,所以在观众眼里,他们就像机器人一样,并不是在真正的恋爱,更像是在完成导演交给他们的任务。
银幕前的我,一阵阵的反胃。
神马玩意!
大概让我反胃不仅仅是剧情吧!
演员表演也是一言难尽。
霍建华还是偶像剧那一套,你也看不出他有什么喜怒哀乐,懒得评价了!
说说马思纯吧!
她的演技也没有那么不堪,毕竟是拿过奖的人。
但在这部电影里,真的辣眼睛。
安然原本是一个纯情少女,深深被她演成一个无脑傻子。
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总感觉是刚从精神病院里出来的。
“少女”在你们剧组不就有一个现成的吗?
为什么不向文淇取取经?
就拿两人站在椅子上、为齐秦打call那场戏来讲,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
如果非要在矮子里拔高个,马思纯和齐秦相遇那场戏算亮点了。
这个镜头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在开始,齐秦并没有露面;第二次是结束,顶着CG光环的小哥风华正茂。
旁白是:我从不相信爱情,除非能够遇上齐秦!
从头到尾,我最心疼的是魏大勋饰演的于枫——安然的备胎。
于枫在临死之前问安然,有没有后悔嫁给他。
安然回答:从来没有。
我对这段有自己的解读,一是安然对他撒谎,毕竟对一个将死之人说出真话,太狠心;二就是导演的骚操作了!
本来观众对这种三观不正的电影就意见很大,如果,你连一个垂死之人都放过,那就等着网友的口诛笔伐吧!
所以,导演只好改口:从来没有。
但我从电影里,没有看出来一点“不后悔”的蛛丝马迹。
这么一部电影里,文淇和林柏宏显得格格不入。
还有心疼小哥两秒钟!
如果没有他们,我大概会给这部电影打1星吧!
有些人,见三百次也没用,有些人,见三次就足够了。
台湾“花心萝卜”齐啸,就是在北京求学的成都女孩安然,只见过三次的念念不忘。
安然第一次见齐啸,是他送了她邻座的齐秦演唱会门票,安然挥着围巾肆意歌唱的样子吸引了他,他为她拍下了青春岁月的第一张照片,承诺会寄给她,却没了下文。
安然第二次见到齐啸,是一年多以后,在一个他们共同认识的教授家里,安然都快把等回信等到死心这事放下了,忽然彼此有了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惊喜感。
第三次,没过多久,齐啸去安然念书的北师大图书馆去找她,带她去了他的影楼,请她帮忙写文案,空闲一起看电影,吃路边摊,齐啸也情意绵绵地开启了“撩妹”模式:
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你们台湾男人都这么狡猾吗?
/ 你把“男人”两个字去掉就对了。
你侵犯了我的肖像权。
/ 是啊,我在想我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她和他,北京和台湾,是一场罗曼蒂克的邂逅?
Happy ending是俊男靓女终成眷属?
可是生活早就在不经意间,露出了不完美的痕迹。
安然给齐啸打去电话那一刻,就是个女声接的:我先生在洗澡,有什么事你告诉我,我转达给他。
还有早在第一次相遇,齐啸因为找不到安然留的纸条,所以没有再联系她。
可是如果他看了一眼上面的信息:北京师范大学,安然,那他为什么不能去北师大找她?
如果他根本没看过字条上面的信息,那么,他对安然的初见和喜欢又算什么?
一切的一切,只不过因为齐啸身边早有个台湾未婚妻,后来的知名演员叶雨辰,她是齐啸家里中意的人,他和她的感情,从19岁开始,渐渐相爱相杀。
安然如果能从那个电话里的女声中醒悟,还算“迷途知返”。
她的身后,也站着对她痴心一片的于教授的儿子于枫,帮着她解决了在北京的工作,然而安然对于齐啸的那份心思,一直痴痴傻傻的,齐啸一句“我太太接的?
我没有太太,你打错电话了”,又让安然坠入了情爱的“深渊”。
安然痴迷齐秦,安然也沉溺齐啸口中的爱情,他们牵着手约会:现在要是在台湾就好了,一起去吃卤肉面、牛肉羹、小笼包、去阳明上看星星,对,一边“把妹”一边看会很好看。
然而彼此憧憬的再浪漫,也是一时,齐啸永远承担不起的,是要给到安然的未来:齐父一生病,齐啸就回了台湾;连句招呼都不打,卖掉了北京的影楼;安然疑惑不解地跑去问真相,齐啸口中的真相是:我爸中风了,我哥在牢里闹事,我北京的影楼也出了状况……
他唯独没有说,台湾有他的未婚妻叶雨辰,在帮忙一起照顾齐父,他只咆哮给安然一句“你别逼我!
”,事实上安然怎么舍得逼他?
齐啸想见她,想来就来,而她想去台湾,却不能想走就走。
安然被分手的第一次,哭得肝肠寸断。
安然眼里的齐啸,是一片广阔的天空,才女安然,却不是让他想安定的陆地。
等安然和大学闺蜜瑶瑶合作创业,转型成为出色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去台湾工作,齐啸再次出现,又一次求安然接受他:一个离异的,两岁男孩的爸爸重新来爱她——那是他们最接近幸福的时刻,然而只是接近,并非拥有。
安然心里恨极了曾经的齐太叶雨辰:她嫁了齐啸,她又和他离了婚,安然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嫁心上人,她却又回过头来说,因为不想影响自己的演员生涯,所以想要复婚,何况她已经怀了二宝。
然而叶雨辰心里,一样恨透了齐啸和安然:那年冬天我怕冷,没有去齐秦的演唱会,回来后在你的口袋里发现了她的纸条。
是她,抢走了原本属于我的位置,我为什么要成全你们的人生?
那是安然被分手的第二次,因为她听话、懂事、乖,爱他……齐啸则随便说了几句挑不出错的话:她是孩子的妈妈,我知道你对我失望,我也不想让你为难。
之后他再次提着箱子,从安然身边离开。
多情的齐啸,终究从头到尾对安然是一场辜负,安然的爱很炽热,齐啸的爱却很保留,言语花哨,行为懦弱,画了很多饼,转眼转身不见。
哪怕19岁开始,满眼是他的演员前妻叶雨辰,她所有的恶作剧,也不过是对齐啸摇摆不停的恨。
宿管阿姨递给过安然一个烤红薯,说:吃吧,甜过初恋;宿管阿姨还拿安然调侃:真是齐秦吗?
他给你打电话,王祖贤知道吗;安然伤心欲绝之后,一直暗恋安然的于枫说:安然,让我来照顾你吧;当年安然听完齐秦演唱会,骑自行车去接的人,也是他;安然的大学闺蜜瑶瑶,也在她失恋时,对着她同屋大喊:我不是她外人,我是她内人。
安然身边的人,都给过她真实的爱,看得见,摸得着。
那些才是踏踏实实的安心。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话听起来很动人,可是安然追逐了一辈子的天空,一次次让她摔得血流不止,既然自己不是能让齐啸停歇的陆地,不如早早地华丽转身,大约在冬季的“承诺”,听起来浪漫,其实很扎心。
如果再来一次,安然还会期待重逢吗?
放在心里,当作梦就好。
依旧是饶雪漫的风格,从《左耳》到《沙漏》,英年早逝最终遗憾的老套剧情,似乎是青春文学的风格,或者是普遍剧情。
果不其然,在这部剧中,她又写死了好人。
《大约在冬季》也是我高三偷偷拿来消遣的书,却意外地更让人难过。
记得书中有一句两句台词,我把它们存在我的平板里。
“那些日子,因为忘记你所以才有了意义。
”先说说剧情吧。
很多没有完全理清楚的感情线奇怪地发展,渣男语录不停上演,霍建华的演技总体还是可以,至少能从眼神中看出不甘。
但是有喜欢的人偏要和别的女人结婚并且消失很多年 却不做解释,女主有才华和美貌身边有高智商男孩子放着不要却喜欢只见了三面的人,甚至在他结婚多年后又离婚时依旧说出“现在该轮到我了吧”的惊天语录。
男孩一声不吭消失,女孩等他多年甚至在给他前妻做访谈的时候送走了最后的定情信物。
或者说渣的行为只是表面,现实的重压下让他不得不低头。
女孩选择和爱她的人结婚,结果那个高智商男孩因为癌症英年早逝。
女主和男主因为演唱会再次重逢。
(以后提防渣男还是管用的。
虽然剧情确实一如既往地狗血,多多少少也唤起了不少人的回忆。
背景是20世纪末期和21世纪前期,地点位于洛杉矶,香港 ,中国台湾,北京以及四川,是香港回归之后,祖国发展和对外交流(加入世贸)较为发达的几年,复古的色调和道具,迅速带人进入到一个火热又清冷(迷茫)的世界。
我是在半夜里看完的,大概在最后一次重逢的时候落泪。
在很多人很多人的礼堂中,我们总有一种可以一眼定位他的超能力。
在多年后重逢的饭桌上,如何才能谈笑风生往事不动情。
我们或许不会卑微地乞求他回来,在他无数次谎言下,我们只摘取了他说爱你的字眼,然后错过。
电影帮我们完成了某一部分的重逢。
“《大约在冬季》并不是一部好电影,其中的许多情节套路与这个当下时代显得格格不入,但是电影中那份致敬岁月的时代情怀和贯穿全片的那首成长之歌依旧能够让许多观众在电影结束之时泪流满面。
”巧的是,饰演女主的马思纯似乎在电影里的感情之路都不太顺。
作为剧中的安然,她有恋爱脑的潜质。
作为马思纯,似乎也非常恋爱脑。
可令人唏嘘的是,电影中的恋爱脑都会有爱的人值得她等,现实生活中只有无尽的难过。
不过令人高兴的是,每个人都在成长,时间让我们成熟,也治愈一切。
(姐姐下次多接点《你是我的城池营垒》这类正能量小甜剧吧喜欢你看谈恋爱电影归电影,现实生活中还是一地鸡毛。
二十八年可以改变很多,与其说它是一部偏烂片,还不如说是一部渣男教科书。
区别就在于电影中的他一直在等,她一直在忍。
借用她闺蜜的一句话,“如何忘掉一个人?
”“你就当她死球了!
”多美好的ending。
星星给一直很喜欢的两位主演,和我狂躁又即将接近尾声的少年时代。
赶紧溜了,这种电影看看哭哭就过了,不然某人又说我不看正经书,净整些没意义的。
咳咳我平时都是看严肃文学的(确信
这是一部有些经历和阅历后,才能真的看懂的片子。
如果你真的觉得它很糟,或许因为你还年轻。
再过10多年再来看看,或许有不同感受。
先说配角,小年轻第三代的剧情,在整个倒叙的故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闺蜜和暖男,与女主之间关系有点完美,也导致这俩配角有点苍白,看完也无感。
侯佩岑饰演的大明星,这一角色,其实我觉得应该能演更好的。
说主线,男女主相遇,一开始男主只是被女主展现的活力和热情有一点触动而已。
女主找他要相片,显然是想要他拍的演唱会上齐秦的照片,而不是自己的。
不懂为何几篇影评都在说,女主没看到他拍自己,为什么找他要照片?
因为她追星啊!
那时候能有个海报都要花钱买,看到男主拍照了,她自然会想要!
所以后面每天才那么期待!
再一次的不期而遇,让两个初始印象不错,且都单身的青年产生缘分的共鸣。
剧情交代了,女主是旁人见了都大呼好看的,这个单人男人很难不动心。
另一边,还很年轻的女主、在等待许久毫无结果之后,一次偶然的遇见,又是她也承认的帅哥,心里小鹿乱撞那也是有可能的。
总之爱情的开始总是合情,不合理…之后就是他们长达28年的分分合合…很多评论说男主渣,我觉得他不算,他只是懦弱。
我不认同的是他先后几次回来见安然,却每事到关头,又临阵脱逃。
他回来因为爱,他走因为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
从剧情中一些其他细节,也可以佐证。
他影楼生意被人挪公款,火锅店要开的时候,让他去找安然出面代言,他也觉得是难为他。
所以他的不成熟是做事上。
他不像安然,事业上永远有主见,且敢做又不怕输。
安然的不成熟是情感上的,她做的最错误的是,在男主面临问题的时候,她两次都是在以爱的名义,逼他做选择。
她不懂男主的无能为力。
她只会逼他留下来,并没有在他面临困难时候,给他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说我们可以一起解决,这样的空话,这与浪子口中的永远,是没有太多差别的。
相反,侯佩岑演的角色,在男主面临困难的时候,是提供了实际帮助的。
她其实更懂男主,但男主更喜欢才女。
所以这个大明星的角色,其实可以很饱满的,只是演单薄了。
整部剧时间跨度较大,让观众见证了女主的成长。
在这3次重逢中,从一开始的脱口而出“我可以不走”,第二次的“我要结婚了”,到第三次的隐身不见…安然在情感上是一点点在成长。
爱情中可悲的就是,只有不成熟的时候,才能爱得那么热烈。
最后的结局,安然没有出现是对的,相见真的不如怀念。
这部电影最真诚的地方在于剧组尽心竭力地还原了那个封尘在很多人记忆里的年代,从穿衣打扮到日常点滴,都有透露浓浓的情怀。
男主霍建华可能为了电影增过肥,三十年的跨度在男主身上体现的比较到位。
男主没有金手指,相比于女主的热情,生活的磨难使他的抉择显得有些懦弱,使他的人生透出些许窝囊,女主看起来有些恋爱脑。
可戏剧性的地方在于,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很多这样的“渣男”,和不带脑子谈恋爱的女人。
现实可能比青春小说更狗血。
还有感谢这部电影让我认识了《大约在冬季》这首歌,在现在这个流行《忐忑》《WAP》《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的年代,我真的很羡慕三十年前的人们有那么多好听的歌可以欣赏,可以怀念。
比起《有一点动心》等其他金曲改变的电影作品来说,《大约在冬季》是有一定票房和影响力的。
《大约在冬季》营造的旧时光,将观众拉回了独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
安然与齐啸的相遇相爱很浪漫,带着些罗曼蒂克的味道,可地域间隔与家庭问题偏偏横亘在两人之间。
相爱不能相守,让人觉得无奈又心痛。
即使是今天,异地恋也仍会给人深深的无力感,在需要彼此时却连拥抱都不能给予对方。
安然则是连主动的机会都没有,她一次又一次被动得等着齐啸,这段感情也从彼此温暖变得伤痕累累。
就像张爱玲说过的:“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
齐啸头也不回地走了,尽管安然说:“如果你走了,我们这辈子就不要再见面了。
”齐啸不爱安然吗?
他爱的。
他曾想,齐秦演唱会上那个激动不已的姑娘如果爱上一个人该是有多么热烈,但他从没想过那份热烈属于自己。
离开是齐啸自己的选择,瘫痪中风的父亲,在狱中闹事的哥哥是他逃不开的责任,他不想安然跟他一起背负这份沉重的负担。
安然是那么想要留在北京,她的梦想是要让全北京响亮地喊出自己的名字,齐啸不能自私地剥夺她的梦想。
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这是他们在爱情成长之路上的第一堂课。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相爱的两个人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
我爱你,你爱我,我们就可以一起面对所有的困难,不是吗?
当你仔细想过以后,你会发现,爱其实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就是一个氧气瓶,有了它,我们呼吸得更顺畅,没有它,我们也不会窒息,爱情对人们而言是一种奢侈品。
叶雨辰19岁就跟齐啸在一起了,齐啸独自一人到北京发展摄影事业,而她一个人留在台北当模特并照顾齐啸的父亲。
他们很久才能见面一次,长时间的异地恋让叶雨辰逼迫齐啸放弃北京的摄影事业回到台北,而叶雨辰却不想放弃台北的模特事业。
他们不相爱吗?
他们相爱的,只是现实的生活和残酷的理想摆在眼前时,他们心里都有了清楚的答案。
当然,有些选择是我们主动做出的,而有些选择是被动做出的,比如齐啸放弃安然回到台北照顾父亲。
齐啸想放弃安然吗?
他不想的,但是家庭的重担让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他宁愿自己一个人受苦。
就算安然告诉他她不在乎,他也狠不下心将安然拖入沉重的负担之中,她是不在乎,可是他在乎。
我曾经听过一个很美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男孩子是农村出身,他聪明机灵,深得老师的喜欢。
女孩子是老师的女儿,在平淡的交往中,女孩子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优秀的男孩子。
男孩子对女孩子是动心的,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向女孩子袒露心声。
大学毕业之后,男孩子想要获得城市户口,留在城市之中,也留在他心爱的女孩子身边。
他心想,只要他获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落实了城市户口,他就跟女孩子表白。
经过一年的努力之后,男孩子还是没能获得稳定的工作,学校优秀的成绩并不是用人单位考察的唯一标准,家庭背景和社会阅历也是他们考察的必要内容。
但是男孩子始终没有放弃,他为获得稳定的工作持续努力着。
第二年春天,男孩子顺利地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只要度过试用期,成为正式职工,他就能落实工作和户口了。
可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的母亲生病住院了,他只能放弃现在在城市里拥有的一切回到农村照顾生病的母亲。
当女孩子知道真相之后,坚持要跟男孩子一起回到农村。
男孩子拒绝了,照顾母亲是他的责任,不是她的义务。
男孩子做得很坚决,家里人为他寻了一个条件合适的女孩子,他以很快的速度结婚了,斩断了女孩子所有的念想。
故事是男孩子告诉我的,我问他有没有后悔过当初的决定,我记得他笑得很坦然,只是说:“我从来没有后悔当初那么做,我知道我给不了她想要的未来,她有她的人生,而我有我的人生。
当三十年前我们的人生出现分叉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的人生再无交集。
如今,她过得很好,我过得也很好。
”他不后悔,但是他肯定会留下遗憾。
如果没有遗憾,为什么齐啸会在回到台北之后看安然的录播节目?
如果没有遗憾,为什么齐啸会拿着节目单出现在安然的活动现场?
如果没有遗憾,为什么齐啸会长时间一个人坐在他们曾经一起待过的长椅?
如果没有遗憾,男孩子又为什么会关注女孩子的生活动态?
有时候,我们关注并不是想要重新开始,而是希望当初的牺牲有所回报,心里执着地认为当初的决定是值得的,并且成就了彼此。
于教授去世的时候,女儿瑶瑶质问安然:“为什么爷爷去世了,你都不会哭?
也对,爸爸去世的时候,你也没有哭。
”没有哭,不代表不难过;没有哭,不代表舍不得。
当初齐啸离开安然的时候,她没有哭。
她只是背过身去勇敢地向前走,忍住的眼泪。
后来于枫癌症去世的时候,她也没有哭。
她只是挺起脊背承担了照顾女儿的责任。
在别人眼中,安然是一个冷血狠心的人,其实她比谁都热烈,但她没有跟瑶瑶解释这些。
她其实想告诉女儿:“我们可以选择生离,但是不能选择死别。
当你经历过生离之后,死别也就变得相对容易了一些。
”有些人可以很天真,可以很幼稚,可以执着地追求,但他们也可以很现实,可以很成熟,可以勇敢地放弃。
人的一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和自己为伴,还要和他人同行。
2019年11月15日,《大约在冬季》上映,2021年11月7日,我今天才知道,薄靳言和简瑶在电影里再续前缘。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马思纯演得还是那么柔情,比简瑶多了活泼,霍建华还是很帅,他演具有烟火起的男人也很好。
安然齐啸错过了两次,女并未努力去进入他的生活,只在意自己的幸福,男的是对生活逆来顺受了吗,最终安然的心被去世老公夺走了大半,将感情深埋。
齐秦的歌声带来时空的交错感,还是那个人,还是那首歌,心变了,情变了,寒流就要来了,那个不幸的男人等不来了,彼此的心伤痕交错,可惜不能够依偎温暖。
表演都不错,平实,自然,电影的剪辑还是剧情设计还是哪里有些问题呢,没有把世事沧桑的味道演出极致。
猜测是想拍出半生缘那种的,没有弄好。
霍建华年纪大了,放下偶像颜值的抱负好好表现角色就可以了,还会有以后吗?
大约在冬季吗?
这个电影似乎在讲述齐秦,王祖贤,爱而不得 愁肠百结,爱情,有时候就是需要一点不管不顾的痴狂,需要那么一些无怨无悔,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走到尽头,说不清楚。
既然选择了 就决绝一些,想开一些,不要总是拿不起,放不下,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和自己总是过不去很不幸:歌不是写给王祖贤的,是写给前妻,现在已经有了现在的妻子,还是拍了这个电影,不知道前妻,现妻,前女友是怎么想的,什么心情,不知道票房怎么样?大概爱情曾经有过吧,都是荷尔蒙惹的祸。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3021028/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8630568/
一直对所谓单纯的爱不理解也不感动,总觉得脱离理智的爱是幼稚而虚无的。
这部电影是把爱与理智融汇了,爱为理智让步,但保持了恒久的爱,爱不为结果,爱是心的感受。
这世间就是有一些人,爱高于一切,甚至可以凌驾于法律与道德之上,这样的爱常常被多数人不齿。
这部电影兼顾了两者的感受,它坚守了纯爱,又保持了边界。
不认为男主是渣男,在返回北京时男主向女主说明了情况,也表明了态度。
与其说是选择了前女友,不如说是选择了不得不承担的家庭责任。
面对中风的父亲,牢狱的哥哥,以及照顾父亲的前女友,和父亲拿出存折的催婚,我完全理解男主的选择。
可贵之处在于男主与女主虽各自开始自己的生活,但均为中断对彼此的爱。
美中不足的是,电影对二人如何相爱表现不足,导致观众对二人之间的爱没有信念感,也就无法像角色一样坚定地爱。
而最终男女主角又都回到了单身状态,并且有了下一代的牵连,也预示着这段爱也许有缘再续。
除爱之外必须要提的是,故事的大背景是海峡两岸相隔的两位老人,经年写信却再未见面,由儿孙辈建立连接。
男女主初识的九十年代初,那时才刚刚开放两岸交往。
之所以看这么个小众而评价不好的电影,是因为相信霍建华和马思纯的演绎,他们没有辜负我的新任。
这里的预想不是比我想的好看是没有我想的那么好看在之前看网上的消息,预告还以为有多好看呢,我看完之后也就觉得一般般吧剧情有时候解释不清楚,时间线太快了,我都还没搞清楚怎么认识的呢,结果就在一起了还以为会有泪点,不知道是不是我不想哭了,全程无泪点全剧我喜欢的就是最亲切的成都话了love and peace
真的只是文淇妹妹看的,只有她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才有看下去的欲望!另外很喜欢妹妹里面的昆曲扮相,真的惊艳。这情节不愧是饶雪漫,仍然停留在00年代矫情得要死的青春伤痛故事
一个渣男的故事。
一部狗血尬聊电影,渣男作女互相恶心对方;且这片儿电影音响系统太差劲了,配音、环境音、音乐都是什么玩意儿。唯有齐秦的歌声,在空灵里添了些岁月的痕迹,瞬间成为满载情绪的空的能指,一首歌的感染力胜此电影百倍。最后,我话就撂这儿,文淇与春夏,是这几年华语电影里最被高估的俩女演员,两场空欢喜。
馬思純用力過猛,文淇有力卻無處可施。最後文淇在演唱會甩圍巾那幕是全片唯一打動到我的,兩星給文淇妹妹。
整体还是太老旧的剧情了,各种惨与分离,也是过度人为痕迹的产物,缺少更多的合理性。几个演员的表现也都挺让人失望的。齐秦那个CG做得蛮粗糙的
见过太多现实中的分分合合之后就越发觉得两个人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还能结伴走过一生简直就是奇迹。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重新看待曾经那些遗憾和不甘心。
真的要夸赞下华哥还有齐啸父亲的演员伯伯,以及导演对那父子相处几幕戏的处理,太生活化太真实了。魏大勋这个东北爷们自带搞笑bug,突然看他这么正经,真有点不习惯。
渐冬渐冷的时候是很适合看爱情电影的。尤其在“大银幕”且几乎“包场”的暮秋的周末夜晚,独自观影,全场只有我和另外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孩。尽管影评说它俗套,可此景此景、也足以使眼泪止不住流下来。这部电影好的地方在于、它不是青春的爱与疼痛,也不是中老年的爱与现实,从1991到2019,它说的不仅仅是爱情,更是我们的人生。再年轻几岁,会觉得齐是渣男,再老几岁,会觉得里面的爱情虚假。刚好是现在,很好。安然说过,多希望91年的那场演唱会,你一开等的人就是我。我也几次有这样的感觉,恨不能早早参与对方的人生。又在几个心动的路口,恨不能当初遇到的就是迎面而来的人。不曾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却总是感叹初见时为何不是你,初见时为何不是曾经的自己。
剧情很好看,爱情感人,女主像胡杏儿。唯一遗憾的,让人生厌的是男主,在爱情里太懦弱了,活该一个人孤独。可惜害了好多人。
烂到想哭都哭不出来
最后应该是在一起了吧!安去听应该是她还是对这段旧情有希望,男方不用说了。至于为什么没站起来,她都多少岁了也成熟了很多,这又是齐秦主场。
三星给文淇,同样是摇围巾,文淇能把我摇哭,马思纯能把我摇尬。全程魏大勋最惨,做了一辈子备胎不说,到了还得得癌症,也只有饶雪漫能写出这种初中生看的稀里哗啦的剧本了。唉,来日方长和大梦一场只是在一瞬间发生的转变啊。
输给生活,就此错过,不就是生活吗?傻大姐,那么多爱情故事不都是坠入爱河的傻女人
写点儿骚情话就北师大才女了,那我真应该把大学时代给男朋友写的情书留着,或许早就成为北工商才女了
除了一些桥段用力过猛外,整体都还可以~我以为结尾会有狗血桥段,但猜错了,并没有🤣
饶雪漫的书本来就不适合拍电影。灾难现场。尴尬。
喜欢安然这样的女孩,她可以在爱情里鼓励男生去做想做的事儿,也可以为爱奋不顾身。安然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愿意为齐啸放弃一切留在台湾;也可以选择嫁给于枫后,陪伴他去美国实现未完成的出国梦。当我们为现实所累之时,又有多少人愿意为爱奋不顾身。这样的爱情电影,在浪漫美好的爱情外表下,撕开的是一层层的真实,不禁自问,我们为爱究竟能付出多少?
7分,剧情完整,逻辑自洽,马思纯演才女还是太出戏,但是感情其中的曲曲折折弯弯绕绕,我懂。
无感呀~
别说了 尬得我想吐 尴尬又矫情 的疼痛爱情文学 多一星给文淇 冲着她才去看的这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