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3本片根据日本作家岛田洋七的同名小说改编,经由“丫丫”荐书最先了解这部著作及同名影片。
剧情是一位母亲无力继续抚养儿子昭广,无奈托付给在佐贺生活的母亲(片中的阿嬷——面对生活的窘迫独立抚养7名子女长大成人),昭广在后知后觉中来到阿嬷的身边,一个没有电视和收音机的日本乡下,祖孙俩常常围炉夜话,影片画风简单、淳朴、温情。
我关注到昭广母亲面对生活的无奈,却仍然积极、努力的生活,可能源于阿嬷的教导——人一生要怀抱梦想,即使梦想无法成真,但活下去这件事比什么都美好。
年代不同,人们所面对的问题当然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现代人,大多时候既负责又认真的生活,常常是很用力,就像用拿锅的力度去拿一个瓷碗,人一费力,重量感就会不一样。
有些事情真的不需要费力,就像阿嬷身后拖着废铁微笑着走在桥上,可是往往我们容易把它想太难,更容易创造一种困难度给自己,尤其当今网络发达,轻而易举的就去关注“他有我没有”,于是便觉得很难、很难。
然而,不论昭广母亲还是阿嬷,她们没有只是滞留在一个困境、一种情绪里面,发现了生命有很多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体验,所以不要只是留存在一个巨大的痛苦里,然后走不开,这样子会辛苦。
最另我佩服的当属阿嬷的“生活哲学”:这世上要捡的东西多的是,却没有一样是可以丢的;做人不能小气,不过,节约是天才;我们不靠别人的援助;穷人分两种:一种是消沉的穷人,一种是开朗的穷人;做个开朗的穷人不是很好吗?
真正的体贴是不让人难堪的;人可以捡到爱,但没有爱是可以舍弃的;晚上不要谈难过的事情,不管多难过的事,到了白天都变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不买东西,但只要花钱一定是买最好最贵的。
阿嬷那个强大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弹性够:昭广母亲对养育儿子有种负担,阿嬷可以从容计较;在昭广看来很难的事情,阿嬷都能幽默的化解:写《我的爸爸》作文,对爸爸不知道——“那就那么写‘我不知道’”英语不会——“那,你就在答案纸上写‘我是日本人’。
”不会写汉字——“那你就写‘我可以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讨厌历史——“那就在答案纸上写‘我不拘泥于过去’”片中真的太多温情画面——大叔偷偷戳破一块豆腐;老师们都肚子痛,为了用自己丰盛的便当换昭广的梅干和甜姜;老师看到昭广母亲参加运动会,激动的跟昭广在马拉松赛道热泪盈眶……看得我又哭又笑……其实电影和书籍永远有无法跨越的鸿沟,期待收到书后,对照再看,从中汲取更多的感动,并携带这份美好有意义地向前迈进融入时间、融入生活、融入生命道路,就会走到自己独特的生命道途。
可能自己内心不够强大,拒绝阴暗,暴力的电影,一直寻求生活中淡淡的相互照顾与温情。
“世界上有两种穷人,一种消沉的,一种开朗的,我们可以做开朗的穷人。
要珍惜做穷人的日子哦,长大赚钱成为富人后,就要忙碌辛苦啦”今晚不要再谈悲伤的事情,等到天明后,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悲伤了。
有没有破了角的豆腐?
人不可以小气,但节约是一种天才。
阿嬷的生活过得又细又长啊,在知道昭广成为棒球队长后,兴奋得一定要买一双最贵的钉鞋,本来2000日圆却非要付10000日圆,当时真是为她心疼啊。
但,阿嬷也是太高兴了吧阿嬷节约成癖,但有自己的原则,就是,不接受别人的援助。
昭广长大后懂事,去刷瓶子做工得来的钱,给阿嬷买了一副新的眼镜——当时我又心疼了,那10000日圆。
昭广说:这眼镜,是阿公给你的,作为多年来你独自努力的奖励。
看着好温馨啊,可以想见一个婆婆独自养大7个孩子,并看着孩子一个个离家工作成家生子,只有她仍留在这栋老房子里,磨练着自己节约的天才。
昭广最后走了,阿嬷哭着喊:不要走,不要走。
也可能,之前7个孩子这样离家,也是这样喊着,不要走的吧。
孩子们都走了,想着,也是极少回家看阿嬷的。
但,婆婆肯定,把悲伤的事,留在晚上,仍是独自努力得生活。
活着。
看着这些温情的电影,总想家,想妈妈奶奶。
想给妈妈按按脖子,给奶奶洗洗脚。
想看原书。
刚看完《佐贺的超级阿嬷》,外面簌簌地下了一场大雨。
一部简单而温暖,让人眼眶湿润又笑出声来的电影。
今天清明节,自然也想起了我阿嬷。
印象深刻的是阿嬷坐在小木凳上,用棉花搓着制作蜡烛用的小竹竿的身影。
那是阿嬷闲时打发时间,顺便挣点钱的活儿。
少年的时候,偶尔也会帮忙。
阿嬷挺威严,但并不令人生畏。
虽然也没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来证明阿嬷多么地疼我,但我明白,阿嬷是疼过我的,而且不必去衡量。
阿嬷在屋后开了一片田,种韭菜、番薯、芋头什么的,阿嬷还在旁边搭了个鸡窝,养了一群鸡。
当蔬菜丰收或者鸡长大之后,阿嬷就在赶集的日子拿去市场上卖。
记得好像帮阿嬷拉过装满喂猪的菜到市场卖过。
当然,也吃过阿嬷亲手种过的菜。
还有和阿嬷穿过绿油油的田野,去小溪耙蚌的夏天......这些是多么久远的事了......记忆弥足珍贵。
阿嬷去世的那个暑假,正好我高中毕业。
先前回家去探望躺在病榻上的阿嬷,那腐朽的气息弥漫在略微阴暗的房间里,听着有些不省人事的阿嬷痛苦的呻吟,内心的酸楚便盈溢开来。
参加阿嬷葬礼的那天,出殡的时候跪在地上,想着阿嬷的种种,抽泣不已。
后来我跟着来到阿嬷下葬的那个山头,那有很多飞舞的黑色蝴蝶和苍翠的树木。
那是片美丽宁静的山林,我想阿嬷葬在那个地方,也能安息了吧。
阿嬷没有像佐贺的阿嬷一样会讲一些人生的哲理,我也没有像佐贺一样和阿嬷有过相依为命的日子。
但阿嬷一样的俭朴、勤劳,一样疼爱她的孙子。
阿嬷,愿你在另一个世界里,安好。
整个画面都弥漫着淡淡的夕阳的色彩,虽然贫穷,但是外婆说了当有钱人也很辛苦的,要忙着旅行穿好衣服什么的,所以现在当一个开朗的穷人好好地享受贫穷。
人要活在当下,不能因为现在贫穷就得过且过,也要好好的生活外婆教导昭广人不能小气但是节约是天才。
收到老师的交换便当,她说帮助别人而不让人难堪是一种体贴;但是无论如何也要还给医生钱,因为人家也需要谋生。
善良的豆腐老板,接连要和昭广交换便当的老师们,有钱但是大方的同学....昭广在外婆的教育和周遭的善意中长大,他没有因为贫穷而变得势利,没有因为生活的拮据心灵也变得苛责。
昭和在学生时代参加的最后一次马拉松,在看到妈妈后,他和老师一起哭着跑的镜头很感人,但是他为了给外婆买一副眼镜去做苦力更感人,他甚至跟外婆说,这是外公给你的,为了你这些年的付出,小伙子还挺幽默的。
生活是艰辛的,但是这不是妈妈再爱我一次也不是我的兄弟姐妹,当然也没有调侃,昭广生活在一个自我努力充满善意互相帮助的环境里,生活的艰辛在他看来不再是艰辛,而是和外婆生活的美好。
ps 三个小演员的确都是原生态的,小小昭广哭哭啼啼的,但是略微感觉比原著要大些,第二个昭广.....长得真不好看,少年昭广算日本野生帅哥了吧,圆脸细长眼睛,但是小身板还比较挺拔,还算入眼
家境贫穷与否,学识阅历高低,这些东西压根没有什么可比较的意义,更不应该成为你自卑或者自信的标准,贫穷从来不是可耻的事情,物质优渥知识丰富也不是什么可炫耀的事情,追求物质和汲取知识都是在完善自我,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满足感,而不是去攀比什么,我们鼓励乐观,相信自信的力量,是因为自信开朗让我们更容易过得幸福感,仅此而已。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换句话说,影响我们的不是贫穷和苦难本身,而是我们对待贫穷的态度,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可以选择如何走完人生,我们无法选择避开苦难,但可以选择用什么态度面对苦难,当我们拾起自信与乐观,还应该积极努力地做出改变,乐观和努力应该是紧密相连的两件事,把这两件事结合,既能着色现在也能灌溉未来。
星星应该哈哈大笑,反正宇宙是个偏僻的地方,人也应该乐观开朗,反正人生的尽头不早也不晚。
最近看了《佐贺的超级阿嬷》,电影里“阿嬷”的坚强、乐观让人泪目,但是我却更为里面主人翁德勇的成长更为感动。
很容易把这部电影和伊朗的《小鞋子》和韩国的《九岁人生》联系在一起,三部电影都讲了十岁左右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
居然有一些相似的情况,立足角度虽然不同,却一样让人泪目。
三个孩子都是出身贫穷,但都非常乐观。
《佐贺的超级阿嬷》里,德勇因为怕把鞋子磨坏,光着脚练跑步、练棒球。
在得知要升为棒球队队长时,一向省吃俭用的阿嬷,拿出自己积蓄的1万日元,拿出来帮他买比赛用的钉鞋,并且坚持认为2千多元的鞋子太配不上自己的宝贝孙子,坚持要付1万元。
要知道,德勇的母亲给他每月的生活费才4000元(减半是2000元)。
拿到鞋子后,德勇把鞋子放在课桌上当着全班同学得瑟的样子,更是让人忍禁不俊。
《小鞋子》里的主人翁,不小心把妹妹的鞋子弄丢了。
于是为了帮妹妹挣回一双鞋,参加马拉松水平(比赛的奖品是一双鞋)。
《九岁人生》里与鞋子有关镜头是,小主人翁因为淘气,一出场就被老师罚站。
和他一起的另外两个孩子,每人嘴里叼着一只鞋,头上顶着一只鞋。
三部电影,出自不同的国家,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人生。
但是,坚韧、乐观、善良,是这三个孩子共同的美德。
《佐贺的超级阿嬷》,小主人翁发现阿嬷的眼镜坏了,于是做苦力,去洗啤酒瓶,帮阿嬷换了一副新眼镜。
《九岁人生》里的小主人翁,为了帮妈妈配一副墨镜(他妈妈在一次工厂爆炸事故中,炸伤了一只眼),去卖冰棒、做清洁…….一点点地攒钱,最终心想事成。
《小鞋子》里的小哥哥,为了帮妹妹买回一双新鞋子,和爸爸一起去打零工,帮忙剪草,本来获得了一笔微薄的收入,却又因出了个小车祸而将辛苦挣来的钱花掉…….这些在逆境中成长的男孩子,善良而乐观,积极而努力,在逆境中奋斗而不是挣扎,面对物质的匮乏和生活的艰辛,不埋怨、不悲伤,而是乐观的接受,坚强地活着,让人感动,却无需我们的怜悯。
睡前临时看了这部电影,虽然没有看过原著,但是却感受到了阿嫲的特别,让我本想着只看一半的电影全部看完了。
剧中德广读《我的妈妈》的时候,“两个妈妈“的爱,真是让人动容万分,连阿嫲都不自觉哭了。
虽然这本书里没有什么宏达的场景,但是生活中平凡人透露出的智慧是无穷的。
其实我们周边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真理,我去按摩或者外出吃饭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师傅、看门大叔聊天,总觉得保不准从他们心中隐藏着什么天大地大的秘密或者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的朴素真理?
生活,就是要对每天遇到的人事物保持尊重的心,同时开动脑筋,即便是没钱,也可以过上美好富足的生活。
一些琐碎:一、外婆每天出门的时候腰间都拖着铁片,家里用竹竿挡着顺流而下的溪水,说是家里的“超级市场”。
PS:佐贺的房子真古朴,要是什么时候可以找到这个原址就好了,架在溪水上的连廊把我吸引住了。
二、德广无数次的出现在铁道边,对着长大的自己问:广岛在哪个方向?
也是对自我成长的预示。
三、为了省钱,阿嬷让德广去练跑步的可爱。
四、老师们为了让德广在跑步后吃上好的便当,每个人都装着肚子疼去给他换便当,真是让人笑着笑着出了眼泪。
当然电影也用了很多镜头描写德广家的贫穷,比如专门让德广问外婆:为什么我们家这么穷?
还有很多隐喻的镜头,比如做便当的时候一大盒米饭上只有几片渍物,都是在用对比的镜头描写。
五、德广偷看了妈妈的来信,生气出走,回到家的时候看到外婆给捏的饭团,写着”怎么着都要吃饱“,德广大口大口吞咽饭团边流泪的样子,真是又心疼又难过,一瞬间将生活的智慧明明白白的写了出来,尤其是大口吞咽饭团的镜头。
六、德广被老师选为了棒球队队长,阿嘛高兴的从地上腾的站起来找出酒请老师喝,老师吓的落荒而逃真是幽默。
七、卖豆腐的大叔每次都专门卖一块半价“破了的豆腐“给德广。
八、电影的最后结束来德广高中时期最后一场马拉松,这么多年来妈妈多次爽约从来没有来看过德广,最后的比赛时,妈妈终于来了,老师一路骑着单车给德广打气,看到妈妈的时候,德广竟然老师一起哭了,老师大吼”德广!!
你妈妈终于来了,你妈妈来看你比赛了!!
”相比与德广的大哭,我觉得老师的情绪发泄更加让我触动,因为这恰是从另一个方面表达了老师对德广的关心和照顾。
九、影片最后,德广离开外婆回家生活,最后一幕,外婆在河边大喊:你别走!
不仅意味着挽留孙子的离去,还有就是她生育了这么多的子女,但是都离开了,包括自己的丈夫也在42岁的时候就撒手而去,剩下她自己一个独自生活取暖,养育德广的日子很艰难(因为实在是没钱)但是也很快乐,但是这样的快乐终究又离去了,外婆也老了。
#写作打卡05# #影评03#金句:1.节约是天才,但是,做人不能小气2.真正的体贴是让人察觉不到的,是润物细无声的。
3.晚上不要想难过的事情。
不管多难过的事情,到了白天,都变得没什么大不了。
4.天底下有两种穷人,一种是消沉的穷人,一种是开朗的穷人。
5.别抱怨“冷啊”、“热啊”的!
夏天时要感谢冬天,冬天时要感谢夏天。
01.要学会去观察生活中体贴 这部电影讲是昭广小时候被妈妈送去佐贺阿嬷家生活上学。
看的过程总是忍不住想哭,想起来自己阿嬷,我也是阿嬷一手带大。
很喜欢听阿嬷的话,她们都是有共同特点就是喜欢节约,积累物品 ,不给他人添麻烦……。
我到现在出来工作一直也是节约做到极致。
阿嬷总是可以积累好多物品出来 心态也是超级乐观,这就是为什么可以长寿。
阿嬷说:“平常省吃俭用 到关键时刻就要买最”。
“那是真正的体贴,让人觉察不到的体贴。
”阿嬷的话让昭广一瞬间好像明白了:那些总是采购过剩的邻居们,总是有破豆腐出售的爷爷。
在运动会上,老师假装肚子痛,把最美味的便当让给自己。
然而,吃过了菜叶子的阿嬷并不会去特意致谢,她只是在打扫卫生时,顺便把邻居家的门前也一并清扫干净,也不会欠别人人情。
佐贺阿嬷说:“让人察觉不到的体贴才是真正的体贴、真正的关切。
”生活中 ,我们常常做一些让别人难堪的事还不自知。
02.不要拿自己短处去和别人长处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看到自己“贫瘠”的部分是永远得不到快乐的。
影中有好多细节让我感动不已,学习好多教育方法。
昭广是体育比较强处,对于文化课很差。
小时候功课却很差,最怕考试,有一天,他向外婆哭诉:“阿嬷,我英语都不会。
”“那,你就在答题纸上写‘我是日本人’。
”“对啊,在日本不懂英语也不会特别麻烦。
”“是啊,是啊。
”“可是,我也不太会写汉字呢。
”“那你就写‘我可以靠着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哦?
是有人只认得平假名。
”“是啊,是啊。
”“我也讨厌历史......”“历史也不会?
那就在纸上写‘我不拘泥于过去。
”阿嬷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了不起的人,有人用头脑,也有人用劳力,社会就是靠总和力才成为社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只看到自己“贫瘠”的部分,是永远也得不到快乐的。
03 只要心态好 什么事都不算事很喜欢电影中说一句话:晚上不要想难过的事情。
不管多难过的事情,到了白天,都变得没什么大不了。
真的是这样,在生活难免会遇见不如意的事,总是大晚上想这些事,搞得心情很不好,还以为是天大事。
那还不如好好的睡一觉 醒来都不是事。
《佐贺的超级阿嬷》里面阿嬷心态超级豁达,治愈我所有不快乐 焦虑 ,不管有没有钱都是活一天,为什么不快乐活一天呢?
影中有阿嬷般长者的智慧,又有昭广孩童的懵懂天真,值得好好品鉴一番。
会让处在琐碎生活中的成年人不自觉的笑对人生,同时也会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这样一种潜在的认知——生活即使再艰难,也没有活不下去的地步。
谢谢阿嬷 让我在突如其来疫情看到希望,勇敢乐观坚强生活下去,待疫情消失的那一天。
看到电影简介时候,便早知自己对浓厚的祖孙情结戏是无半点抗拒力的,当然要看,也注定会哭。
“晚上我们不要谈伤心的事,因为人在晚上容易悲伤。
”祖辈的教导总是有那么多神秘却又极其准确的传统智慧,蕴含其中,让人听得耳朵软塌塌的,再反叛的孩子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面前总不会像在父母面前那般倔强任性的。
电影淡淡的感觉,很想宫崎峻电影动画所刻画出的传统日本,让我想起了另一部让我哭得一塌糊涂的电影《再见,萤火虫》。
这样淡然安静的祖孙情谊的画面,让我心生向往,然而,我最爱的那位长者已然骑着仙鹤归去,于是我又买了《佐賀的超級阿嬤》的书,以做珍藏,看看阿嫲讲的那些道理,好像是对着自己碎碎念叨着的,感动的滋味倔强地从泉眼源源不绝地涌了出来。
有时人生无法一帆风顺,有时人生跌宕起伏,有时日子真的很困难,连饭都要吃不上了,可是只要待在阿妈身边,我就学会了如何活下去昭广在佐贺的苦日子一定比好日子多,但阿妈教会了我,如何坚强的活下去,如何从心底里寻找快乐。
我从一个敏感小哭包,变成了勇于直面人生困难的人。
在阿妈的面前,根本没有任何困难,能打到我们在困苦面前,阿妈从是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原来快乐不是从天而降,是要用心寻找的这本原著是90年代作者写给,在“失意的十年”,遇上经济困难的人们的。
经历过这种苦难的人,一定可以因为这部作品,重新快乐起来吧!
阿妈说:我饿了,阿妈说,你不饿,心里不想着饿,就能战胜它我想学剑道和柔道,阿妈说,要花钱的运动都不做,跑步就好了。
不不不,跑步也不要太过分,因为鞋子会磨破,肚子也会饿!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地对外婆说:“阿嬷,虽然我们家现在穷,以后有钱就好了。
”可是外婆这样回答我:“什么话?穷有两种:穷得消沉和穷得开朗。
我们家是穷得开朗。
而且啊,我们跟由富变穷的人不一样,你不用担心,要有自信。
因为我们家的祖先可世世代代都是穷人。
做有钱人很辛苦,要吃好东西,要去旅行,忙死了。
而且,穿着好衣服走在路上,还要担心摔一跤。
光从这一点来看,穷人习惯穿着脏衣服,淋了雨,坐在地上,摔跤也无所谓。
啊,贫穷真好!”我只能说:“阿嬷,晚安。
”我的眼睛意外受伤了,医生没要我的钱,还给我钱,让我乘巴士回去。
阿妈说,快点去还给别人,绝对不可以欠别人的钱阿妈说,晚上不要谈论悲伤的事,到了白天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运动会我跑了第一名,不过没有妈妈和阿妈来看,中午一个人吃便当,老师说,我的肚子痛,梅子和红姜对肠胃好,我们交换吧。
阿妈说“真正的体贴是让人察觉不到的。
”买豆腐的大叔,故意把好豆腐戳了一个小小的手指洞,当成碎豆腐卖给了我我说,不知道爸爸的事。
老师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100分我说,我不会英文,阿妈说那就写我是日本人我也不会汉字,那就写我可以靠平假名,片假名活下去我不擅长历史,那就写,我不会拘泥于过去
三星半。还原了原著的点滴。但还是小说表达的感情更真挚,让人回味。民风善良淳朴,在艰辛中寻找快乐。
生活哲学
阿嚒演的不好,总感觉昭广和阿嚒之间的亲情表现的不够丰富。
能让人记住回味的点还是少了些
為什麼我看了只覺得這個阿嬤很摳
贫穷是根刺.但啊麽很厉害~
f51be10d8e 因为是之前下了好久下不动的一部电影,期望非常高,所以最后只打了三颗。
虽然有点煸情和过于理想化,但无奈自己就是比较控这类片子。唉……
温暖但是节奏太慢,有阿嬷真好T T
D5 BB-165
佐贺的阿嬷像我外婆~
飙泪啊~阿嬷家联结两座房子的小桥很有意境呢~
阿嬷说“做人不能小气,不过,节约是天才”阿嬷还说“晚上我们不要谈伤心的事,因为人在晚上容易悲伤”
更喜欢书一些
勵志
看了书才想到看看这本电影
学会面对贫穷是一门痛苦的必修课 阿嬷也许没上过很多学却能答好任何的考卷
超感人
我觉得很感人
有智慧的阿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