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29+1

主演:周秀娜,郑欣宜,蔡瀚亿,杨尚斌,金燕玲,赖慰玲,汤怡,郑丹瑞,葛民辉,林海峰,张国强,王宗尧,周家怡,梁祖尧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6

《29+1》剧照

29+1 剧照 NO.129+1 剧照 NO.229+1 剧照 NO.329+1 剧照 NO.429+1 剧照 NO.529+1 剧照 NO.629+1 剧照 NO.1329+1 剧照 NO.1429+1 剧照 NO.1529+1 剧照 NO.1629+1 剧照 NO.1729+1 剧照 NO.1829+1 剧照 NO.1929+1 剧照 NO.20

《29+1》剧情介绍

29+1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9+1》改编自彭秀慧执导的香港大热同名舞台剧,主要讲述即将进入三十岁的两位女性,在面对大部分同龄女性都会面对的困扰时,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个是即将踏入三十岁的林若君,面对压力升级的工作挑战、双亲病重、仿如鸡肋的爱情关系......突然来袭的这些不安,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另一个同样是即将迎来三十岁的黄天乐,却永远乐天知命,不为生活所困扰,身患癌症却坚持环游世界,寻找爱情,甚至从未因为微胖身型错过美食。 她们互不认识,性格各异,因缘际会林若君却搬进了黄天乐的家,没想到二人竟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林若君通过黄天乐的日记阅读着对方人生点滴,两个女子在空气中互相融合,观照,影响……到底是谁闯进了谁的世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东方战场不良爱恋狗舍超级望望童年的脚印覆流年OnlyYou只有您不公平恋爱斗破苍穹·觉醒邪恶力量第十一季马尔科姆的一家第四季新贤妻良母无法逃离的背叛塑胶花沙丘行星铁证悬案第六季绝地防线雨色可可第一季十二猴子第三季书道女孩!我们的甲子园离婚好麻吉战王我们最好的时光请问您今天要来点兔子吗?BLOOM间谍明月最后一个冬天幼兽宝贝训练营麦克白的悲剧致命学园爱丽丝

《29+1》长篇影评

 1 ) 土星周期的归零

看完《29+1》,发呆了十分钟比如我就只是想回家所有人都来跟你说 你考虑清楚你不适应你要有退路…但我只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 过自己才能感受的生活。

人生每天都在倒数都进入第二个土星周期了还没有自己做主的机会吗.电影里的Elaine说:“你做的很好 如果再放松一点就会更好人都有第一选择的既然有选择 就有代价重要的是做了选择,有没有用100%的精神和心思去做好它如果我尽力了,无论什么结果我都不会后悔和抱怨。

人生就简单快乐多了。

”我已经拥有了很多但这些一夕之间也可能全部失去没有安全感 没有归属感我在这里消失了第二天也不会有人知道我想回到人来人往 让我有存在感的地方我想要有- 我拥有的我能触手可及的实在感。

希望真的如电影所说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从零开始

 2 ) 土星周期也是零的开始

大概所有女性都会面临一个问题。

事业和家庭哪一个更重要。

有人说女人不要太强势,也有人说女人要学会让自己强大。

这种矛盾取舍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激化,及时我还没有到那个土星周期,身边也充斥着这些善意的提醒。

但是工作可能遇到不顺,感情可能遇见波折,没有那一件事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不会丢失的。

如果真有那样一天,怎么样说服自己从零开始,怎么样去经营一个最好的自己。

这部电影的场次实在是太少,导致我为了看这部剧跑到一个小电影院,整个影厅就三个观众,中途煽情的地方奏起印度歌,真是分分钟想骂街。

关于演员本身,周秀娜的演技受到的评价不错 至于郑欣宜的部分,话剧感太强,尤其是和男配?

搭戏的部分,总感觉是在尬聊,让我忍不住打哈欠。

 3 ) 去重拾最初的美好吧

写在前面的短评 | 我想,我们在长大的时候不能丢掉了基本的东西。

比如快乐的能力,比如爱的能力。

很庆幸自己看到了这部片子,让浑浑噩噩的自己突然理清了一点头绪。

以前的我,或者说2年前的我,就跟黄天乐一样,单纯乐观。

我记得我的男朋友追我的时候说过,因为喜欢我动不动的开怀大笑,喜欢我的轻松。

然而2年的时间,我飞速成长,不知道为何我看到了好多的阴暗面,我也慢慢变的郁郁寡欢与现实,就如同林若君一样,如同绝大多数人一样。

冷漠忙着自己所谓的事情却把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事情排在了后面。

我现在是讨厌我自己的,就跟我前阵子和男友说,我谁都不会去爱,因为我连自己都爱不了。

我的爱情就喝林若君的爱情一样那么鸡肋,感觉到深深的无奈却又舍不得放手,甚至希望他能提出分手,每每想到这些又开始嘲笑自己一番。

他一直觉得我的不开心只是暂时的,他一直觉得我可以自己调整好自己,他一直很忙·····如同剧里的思想一样,爱情或者别人是最不应该影响你自己的。

到30岁,林若君在面对亲人和爱情的双重打击才开始思考人活着是为什么,而我很早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所以我总是会做出许多离经叛道的事情。

做着做着却忘记了自己最开始拥有引以为傲的东西。

我要把它们都找回来,我要把它们都纪录下来。

人生很多东西你无法去控制,但是你可以选择记住美好的事情

 4 ) 29的尾巴

电影出来那一年,刚好我30周岁。

我今天才在电视APP无意看见了这个电影,以为是都市丽人爱情故事没想到就这样一直看看到了结尾30就要到的那几年,我在一个外企做经理助理,还算OK,每天下班最大的消遣就是健身,可能是我不够漂亮,没有帅哥来认识我。

28起真的焦虑了就在这个豆瓣的相亲网站,陆陆续续见过几个男生,偶尔有优秀的却没有下文后来公司搬家我总是迟到渐渐的在忙跳槽,后来老东家加工资我也还是决定辞职慢慢找,这样一辞职后来奇怪呢面试越来越少,干脆就家里休息,不久以后认识了现在的男票,相处半年就是我30周岁,然后一直到现在居然还在一起。

或许真的是30开始事情不一样了,后来我会做饭会做很多家务。。。

这几年他的事业处于上升期,我呢在家也很舒服,但是总有危机感,毕竟现在很多公司开始裁员。

我和他总是觉得彼此不合适想起那些年,工作完了就是去健身,然后再挤时间去练钢琴,虽然我很孤独,但是我很善于和自己相处,可能比起社交我更喜欢独处。

只是常常觉得那是自己的高光时刻。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像个假阔太

 5 ) 学会和孤独对话,与寂寥作伴,跟弄丢的自己和好如初

她说:“人生每一个阶段都可以从零开始。

”这是伴随着结局最后一幕出现在荧幕上的字。

29岁的林若君(周秀娜饰)和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黄天乐(郑欣宜饰),呼吸着同一片天空下的气息,被同一块土地滋养。

2005年,她们不约而同地踏进人生的三十岁。

30岁……是电影里提到过“土星周期”——土星需要约三十年的时间自转一周,也就是说,将人比喻为土星的话,人每每踏步进入这一周期之前,一定会经历各种不顺、挑战、棘手的问题等。

但一旦你跨越过这个周期,那么你的人生将会打开新的局面,翻过一页新的篇章。

30岁,对女人来说,同时也是一道坎。

电影里的林若君,面容姣好,身材窈窕,妆容精致,打扮得体,闺蜜男友相伴,还事业有成。

看似人生赢家的她,面对三十岁的到来,是不是能够一如既往地从容面对:1)面对人生,“你们年轻人,好像总是喜欢换东西。

东西坏了就换新的。

我的意思是,你们总是喜欢去放弃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这是计程车司机对林若君说的话。

原本只是说现在年轻人不像他们那一辈,鞋子烂了补三次都舍不得丢掉。

比起修理东西,年轻人更喜欢再买新的,那样比较快。

林若君喜欢逃避问题,她因为无法容忍男友不爱打扫的生活习性,选择自己默默承受隐忍默默升职默默赚更多的钱,好在未来结婚时自己出得起钱,请得起菲佣打扫家里;林若君男朋友喜欢逃避问题,每每跟林若君产生争执,他就以“出差”为借口来达到彼此冷静,他也不喜欢去解决沟通他跟林若君之间的不合适;林若君的姐妹淘也喜欢逃避问题,“如果我老公哪天在街上跟别的女人拥抱亲热,你千万不要告诉我,我宁愿我什么都不知道。

”;林若君面对她爸爸,也喜欢逃避问题,没办法忍受爸爸越来越严重的老人痴呆,没办法权衡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分配,她也一直逃避回家吃饭陪陪家人……其实很多人都是林若君,或者她的男朋友,又或者是她的姐妹淘。

就算是三十岁,还是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面对真相,面对不合适,面对残酷……宁可编织一堆又一堆的理由,去搪塞现实,去构筑幻想“或许不去解决就不需要解决了”。

2)面对爱情,姐妹淘说:“谈那么多年感情,不结婚就等着分了。

”林若君跟男朋友谈了快十年的恋爱,是在林若君失恋的那一个晚上,杨子豪哄了她一整个晚上,花了两三个小时听她哭,再花两三个小时逗她笑。

我想喜欢大概是一种本能,你真的很喜欢很喜欢一个人的时候,ta在,你就想要掏空自己来对ta好,倾尽所有,在所不辞。

十年快要过去了,杨子豪愿意花在林若君身上的时间却一直在递减。

那天晚上,林若君在电话里说:“不如我们再聊一会。

不如下个月我们去旅行。

不如你再说多一些你的事情。

”杨子豪只是一直回答:“好呀。

”再无别的。

如果爱情是烟火,注定了会泯灭,那么我燃烧的慢一些,稍微没有那么炽热,可不可以让它逗留的久一些……杨子豪又说要出差三个礼拜让大家都互相冷静一下。

三个礼拜过去了,期间林若君辞了职,爸爸过了世,她还“遇见”了开朗女孩黄天乐,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她在厨房里做饭,等着杨子豪的到来。

一见面只是紧紧地抱着对方,省略掉一切别的问候。

林若君一直在问他这三个礼拜的事情,杨子豪却总是不耐烦地有一句没一句回应着。

“不如你讲一下你的事情?

” “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你问啊。

” “我只是想更了解你……三个礼拜其实可以发生很多事情,我只是想听你说。

你相不相信女人的直觉。

其实你根本没有出差对不对……”“对不起……”杨子豪的摔门离去,林若君坐在原地喃喃自语:“我还没跟你说我爸爸过世了……”直到爱情就像她桌上做好的饭菜一样冷掉,她也只能够扔掉放弃掉。

喜不喜欢,在不在乎,在你愿意花多少心思和时间上,就可以感知得到……3)面对亲情,“不如等你好了,我们再一起去吃饭,我已经很久没有跟家人一起过生日了。

” 林若君的爸爸得了老年痴呆症已经很久了,最近的事情都记不住了。

只记得小时候跟林若君的点点滴滴,去戏院看戏,去冰室喝奶茶吃蛋挞。

只记得林若君的手机号码。

只记得想要林若君回家吃饭……所以他不管任何时候,深夜也好,林若君在公司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刻也好,爸爸总是任性地给林若君拨过去并斥责质问她说:“又是你说要回来吃饭的?!

你怎么还不回来!

”他是个病人,他哪知道那么多工作的忙碌和不得已,他只记得他还很爱你,很想你,也很想见你。

林若君的爸爸还是离开了,还没来得及跟林若君吃上饭,陪她过三十岁的生日。

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

外公离开的那一年也是查出了有老人痴呆症。

我也是林若君,那时候我真的好小,12岁,也总是嫌弃外公不记得事情、嫌弃他给我们添麻烦。

嫌弃他怎么再也不如记忆里的那个他一样高大、灵活……但我现在嫌弃我自己,嫌弃我当年没有好好珍惜他还在的时候,嫌弃我当年没有更懂事一些去对他好去陪陪他,嫌弃我当年的所有嫌弃……昨天看了金士杰老师主演的话剧《Tuesday with Morrie》,面对死亡,我们都害怕,所以我们都回避,以为那样就可以不去面对和接受死亡。

可是那时的我们还太年轻,所有因为无法面对而转换出来的表现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因为爱,是可以原谅一切。

我又一次在剧场哭得像个无家可归的小孩。

可能也是外公的离开,让我在往后的成长里,变得“不那么爱逃避”了一些……至少在大部分时间里,我还是比较愿意去解决问题。

4)面对孤独,“你有没有过一个时刻,觉得其实自己什么都没有。

”“我以前觉得自己很独立,可是爸爸过世,妈妈回了内地,我辞掉了工作,男朋友出差,我才真的发现原来我真的很依赖。

我真的太依赖了,依赖上班,下班依赖朋友。

黄天乐,你一个人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呢?

可能我真的不太懂的怎么跟自己相处。

”我经常耳边会响起一首歌的旋律“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也一个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

”这大概也是我现在生活的真实写照。

没有人能够在任何一个新的环境下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可悲哀的事情是我一直都在转变到不同的新的环境里去。

所以我只能逼迫我自己去习惯给自己相处。

很多人都很害怕跟自己独处,所以大部分人都选择跟林若君一样,依赖身边能依赖的一切。

而我大部分时间里,选择了和自己呆在一起。

很多人经常问我:“你平日里自己一个人会去做什么?

”我说看看电影或话剧,看看书,写写日记写写影评剧评,去街上走走,看看身边的人流,看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去那些好看的店里瞧瞧别人的设计美学,去那些好看的蛋糕店里换换心情,去长跑10公里去游泳1000米,去买菜做一桌丰盛的饭菜……一个人能做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呢;很多人还会问:“一个人去完成这些事情,不会觉得孤单或者尴尬吗?

”孤单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孤单也是一辈子的事情。

至于尴尬,为什么要因为人的本性而尴尬呢,而且为什么在你张开双手拥抱生活的美好的时候而觉得尴尬呢?

这是值得思考的。

你没有办法强求爱你的人总在你身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和步调,我总是这样懂事,不愿意对方改变自己原有的步调来配合我。

任何的卑微退让都会引来未来的情感讨伐,毕竟谁付出都想要有个回报。

可能我真的太知道怎么样跟自己平静相处,大概心如止水,也不过是这种状态。

哥哥以前说:“我真的很害怕说你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会没有办法再去接纳别人来陪你度过后面的生活。

”可我还是拥有爱人的能力啊,爱可以改变一切。

我始终相信。

如果未来那一个人,能够让我很爱很爱,我又何尝不会抛下所有转身回头去拥抱爱呢。

也许在遇到爱之前,我还需要孤独很长一段时间。

而这些孤独给予过我的珍贵时光,正好够我来沉淀和升华,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才值得拥有更好的感情和爱。

可能我还是希望能和你环游世界,但在那之前,我可能还是想先自己一个人把想看的世界看遍,想走的路走遍,想认识的人相识遍,做一个拥有有趣灵魂的人;在那之前,我想先学会跟自己、跟最亲密的家人好好相处,学着拥有大人的成熟稳重懂事、也学着不丢失女孩的真诚真心、学着怎么样才能和你好好过以后的日子;在那之前,我想先做到真正的不依赖,做一个经济上独立有担当的大人,做一个心灵上坚强的孩子。

我最心底简单而美好的愿望从来都没有泯灭。

“一屋,二人。

三餐,四季。

”5)面对选择,“有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太忙而忘记了最开始时的初衷是什么。

” 林若君在接受上司Elaine的升职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个时代,我们都很忙,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我们为了什么而忙。

能不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和梦想,梦想这个东西你还有吗?

你现在做的事情,有让你离你的梦想更近一步了吗,你快乐吗?

其实人从出生懂事后,就被浪潮推着往前走。

被推着去上学念书,被推着去高考选志愿,被推着从大学里到社会上……你总是被“委派”任务要去执行,你何曾打破过这样的宁静和顺遂停下来去思考作为一个个体,最根源上的欲望和好奇:“我做这个是为什么?

我是谁?

我该成为谁?

我怎么样去成为那样的人?

”很多人没有尝试过要去打破,因为思考后的变革一定是翻天覆地的,很多人更愿意去接受没有一丝波澜的日子。

这也是一种选择,没有对错。

而“人一旦作出了选择,一定会需要承受一些失去和付出。

”如果作出了选择,就坚持不放弃地走下去,走下去就一定会有结果。

6)面对另一个自己,“原来真的当我们被某些事情逼到一个地步时才会学着计划将来的一些事情。

”电影里弱化了“黄天乐”这一条线的剧情。

黄天乐,是一个长相身材平平,在一家唱片店打工了近十年,开心就笑,不开心更用力地对着天空笑的开朗女孩。

她在三十岁的到来前查出了癌症第三期,这也许是最老套的剧情,也是最遭短评人抨击和诟病的一点。

林若君看过黄天乐的日记,日记里的黄天乐是那么快乐开朗,对比着自己眼下痛苦百般的状态,她不甘地质问黄天乐:“你有没有试过眼泪流过脸颊,经过下巴,流进心上那种感觉。

你一直活得这么没心没肺是不是从来都不知道眼泪的味道和伤心的感觉。

”但其实,癌症晚期时日无多的黄天乐又怎么会不清楚伤心难过害怕无助的感觉……黄天乐说:“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即将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改变的是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虽然那句话很old school,但的确我们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谁会先到来。

所以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就按照心里更喜欢的模式去做吧,不要再害怕结果的好坏。

拥有的人才会害怕失去,而能够舍弃拥有的一切从零开始的人才能拥有更多。

黄天乐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她便变得无所畏惧了,连明天都有可能会被剥夺的人,那么面对生活,她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她开始辞掉工作,开始写自己的传记,开始计划第一次出国旅行……导演一定是张国荣的忠实粉丝,她给了黄天乐“日落巴黎”的梦想,黄天乐在重病前决定了一场巴黎的朝圣之旅。

这些其实也是林若君内心最渴望实现的事情,黄天乐替她先做了。

林若君追随着黄天乐的脚步也来到了巴黎,她们在铁塔下相遇,像是各自遇见了另一个自己。

电影最后定格在两人相遇的画面,在张国荣的歌声中悄悄落幕。

---这是今年第二部(第一部是《一念无明》)让我在电影院哭成泪人的电影,大概从电影1/4我就开始不断掉眼泪,直到电影的波浪高潮把我推向泣不成声的崩溃点。

20岁以后的日子里我很少会哭,除了感动的事情,哪怕再难过的时刻,也大多是憋在心口上难以启齿的苦闷,那些简易的烦恼和没完没了的繁琐问题都被我很快地自我消化掉。

我有一个认识了快十年的学姐,我还记得她曾经说过我自从出国以后就把自己铸造的好坚强哦,我二十岁那一个夜晚她送我的礼物是一个无声的拥抱。

那个深刻的感受和情感我会记一辈子。

我是很硬朗,可是我也很害怕“感同身受”的事物去触碰我埋藏心底的软肋,我最害怕的话,不是“你是个独立独行的怪人”,而是“其实我们都一样,你不用害怕孤单。

”这样一句话,足以让我心底防线和筑起的高墙崩塌毁灭。

我还需要独自前往风雨里闯,像一个大人,我还不可以在这个时刻软弱。

但其实也真的不是超人,真的会有忍不住的时候,所以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哭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直到看完回宿舍写下这个影评。

这些年,阐述“30岁人生”的女性电影越来越多,三十岁的沈佳宜永远都会是柯景腾的最爱,三十岁的林真心还能够和真爱徐太宇相遇,三十岁的李安生只能抱着林七月的孩子独自坚强……三十岁的林若君,在日落巴黎,遇见三十岁的黄天乐,遇见世界上另一个自己,那一个“曾经想象却又没有勇气去成为的自己”。

希望在我29+1的那一年,我还是可以很开心地鼓起勇气跟自己说:“不如,我们试着从零开始?

 6 ) 三十而立

何時開始,年齡成為都市女性的禁忌。

更是暗許自己不再慶祝三十歲之後的生日。

彷彿它對應的只是體弱色衰和青春流逝。

反覆抱怨自己無力對抗卻頻頻出現的家庭情感,工作壓力等問題。

一股腦怪罪於時間頭上卻忘了這就是真實生活的際遇。

如果三十歲前經歷過的萬般挑戰,未能助妳提煉出智慧及心境去提升更成熟魅力的自己,還不知感恩並勇敢向喜愛的生活靠近。

那「三十而立」這話,就不是說給你聽。

接受每個決定所帶來的利弊。

祝福妳,在歲月中,得到更到的愛與勇氣。

感恩時間,感恩經歷。

 7 ) 给深陷初老忧虑的你我

“其实有什么好怕的?

”即将30岁的主人公内心默念着,随后重重倒地。

拥有漂亮的脸蛋、完美的工作、稳定的男友,和已然步入正轨的大都市生活。

表面上,别人觉得你真的很不错,内心里的焦虑恐慌却在无时不刻的蠢蠢欲动,似乎就等在某一天,开始爆发;长相普通、事业平平、未曾尝过恋爱之果,还意外患上了乳腺癌。

看上去有悲惨色彩的女孩,依旧乐观通达,准备在自己人生分岔口之时,赶去实现儿时梦想。

改编自彭秀慧执导同名舞台剧的电影《29+1》,就将镜头对准了两位状态相异的“奔三”女性,在千篇一律的快节奏环境当中,展现她们定格在29与30这两个数字之间的暂停人生。

漂亮女孩林若君的焦虑,来自于她“幸运的流逝”。

原本拥有一切的完美女孩,不知从何时开始,发现自己与父母产生交流沟壑,与身边朋友逐渐疏远,与男友貌合神离;不知从何时开始,发现每件事情都尽十分努力,也未必能够通通做好;不知从何时开始,在有条不紊的工作与生活中,感受到了压力与疲惫。

“何时”。

她的无力感、失落和反差,促使其跌落的节点,恰恰在于时间的推移。

年久失修才晓得是坏了。

顺风顺水时候不会在意,等到不再那么游刃有余,那些细碎的磕绊便会突然垒成一座大山,全面化的扑倒而来。

说起来,30岁也不算大,但只有在这个略带“刺眼”的数字之上,人们才会停下脚步,整理那些堆积已久了的疑问与迷茫。

影片设问一个接一个如绵针突刺,“这么开心做什么?

”“回忆过去做什么?

”似乎青春已过,激情不再。

觉得爱情也没有什么大意思,觉得成功也难得成就感,金钱则不能换来健康。

这么累,为了什么呢?

都这样累了,为何还要面对年华渐逝的自己呢?

林若君的空虚和疲惫,正在于此。

所幸,毫不客气之余,影片还是在长段恐慌和无力当中,留出回路。

比如,29岁的胖姑娘黄天乐觉得,开心快乐没烦恼最值钱。

比如,人过中年的女上司认为,人要年纪到了才能明白,经历是很宝贵的。

经历让她少做后悔事,不后悔所以能得轻松快乐。

生命每一天都在倒数的黄天乐,决定在三十岁的当口,及时调转桥头,去温习过去的美好时光,去追逐未曾实现的儿时梦想。

当林若君偶然触碰到黄天乐的生活时,这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孩,开始了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

身材偏胖,父母早逝,一事无成,甚至在三十岁来临之前,得到了身患癌症的噩耗。

阴影大于光明,与“拥有一切”的林若君相比,属于黄天乐的东西太少了。

因此,她格外珍惜能够得到的一切,格外感激能够遇到的美好。

如此看来,与丢掉快乐的林若君相比,黄天乐的快乐,恰来自于她那不怎么幸运的人生。

一纸癌症诊断书,给黄天乐下达了生命通知。

时间不等人这句话,似乎仅于期限在望时才会显得那么刻薄与冷漠。

似乎只有在紧张起来的时候,时间的推进才会真正令人恐惧。

于是,抓紧每分每秒享受快乐、能多走一步就绝不停歇的黄天乐用她的乐观态度感染了负能量爆棚的林若君。

于是,正苦于习惯独处的林若君,开始停下忙碌的脚步,尝试回顾与展望之味。

亲人离去,朋友消失,健康危机。

生活没有电影里那么多的拆解和分析,却拥有比电影更复杂的残酷现实。

初老症状,养生大法,佛系日常,丧。

影片对准都市青年的时代性焦虑,用快速推进的画面和层层堆积的生活步骤,与银幕前的观众达成共鸣。

怕冷不能熬夜,贪食却不敢多吃。

害怕社交,懒得认识新朋友,疲于了解新事物。

想表达但无处出声,不情愿的事情,还总得去做。

不想被禁锢,但是不知不觉形成的条条框框已然成为束缚人的无形锁,年少时期反感的事情,也已然成为习惯。

电影《29+1》就像跳转之后发出“啪嗒”声响的闹钟,打了我们一个冷战。

其实,未必一定要是29+1,不一定要是30岁。

也许是25岁,35岁,40岁,等到磕磕绊绊不如意多起来时才开始体会的,就是刚刚走出的稚嫩时期,在体验这个事情上面,只有阶段快慢,没有早晚之说。

影片所展示的焦虑与不安,不仅仅是由年龄加法造成,更多来自于在时间带来生活变化后,人们面临的生存之难。

这时候遭遇的困苦,必然是与从前的小打小闹大不相同。

那么,在这个特殊时期生活的态度,就要发生转变。

三十岁的黄天乐第一次走出香港,追逐偶像走过的“日落巴黎”,沉浸在《从零开始》的音符里。

三十岁的林若君度过了与自己相处的孤单时刻,推开那扇铁塔形状的照片墙,发现自己与真正铁塔那头的女孩,仅有一墙之隔。

三十岁了,她同样可以“从零开始”。

影片有所侧重,故而黄天乐就像是林若君内心的另一面。

林若君在她“过分”乐观的指引下,找到曾经的快乐,寻回失去了的对未来的憧憬,在数字29与30之中得到可以释缓的情绪空间。

作为观众,近100分钟的压抑、痛苦、无助和泪水,我们被电影牢牢抓住的软肋,在最后一刻得到豁然开朗般的释放。

生命的长度与速率皆不可控,唯有好好把握现在。

或许只要轻轻一碰,便可以打开枷锁,便可以推开堵在心口的那面墙,便能够体会释然。

如此,幸福永远遥不可及,却又好像随手可触——全凭你自己的眼光。

既然选择在你,你还有什么好怕的?

 8 ) 奔向心之所向,才叫做不留遗憾

三十岁 土星转到的第一圈父亲因病去世、多年男友出轨分手、工作升职但是觉得忙到忘记学会自洽或许这就是平常的其中一种呈现乳腺癌第三期另一种呈现苦难很多 都在猝不及防的时候奔涌而来 能不能平安渡过 靠的不只是当下的去努力不放弃 还有从前的积累 任何方向的所以 这世上没有白走的路 every cent count 即便过去有遗憾 但是遗憾本身也是一种指导 它存在的意义除了它本身 就是别再重蹈覆辙要珍惜回忆 重置遗憾 活出更好的人生 活出并非仅一维成长(只被时间年岁推动)的人生

 9 ) 由零开始

2018年第一部我一个人静静看完的电影,今年的第一篇观感写给这部电影。

29+1,顾名思义等于30。

电影中说这叫土星周期,土星一个周期是30年,这个节点你会遇到人生许多改变,机遇或者挫折,挑战,站在这个敏感的人生节点上,过去与未来,电影里的林若君和黄天乐,两个女孩呈现着彼此的心理历程和成长转变。

这一年,林若君,29岁,看起来像穿着铠甲的女战士,工作的巨大挑战她看起来好像能搞定所有事,却又搞不定所有事。

她的工作上的巨大压力只能自己慢慢消化,这个世界什么人都有,所以不可能让全世界都去迁就你,所以上班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赚人家的尊重,可是未必每个人的尊重你都能得到,所以有时候上班也只是为了交租过日子。

辞职,亲人离世,男友离去,变化来的很快,她说从小到大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独立的人,直到这一切变化发生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原来平时一直依赖工作,下班之后依赖很朋友去吃饭,再没事做,就依赖睡觉......当你发现你真的没事做的时候,你真的不知道做什么好,是不是原来是我不懂得与自己相处。

这一年,黄天乐,29岁,看起来好像是个胖胖的没有烦恼整天笑呵呵的傻姑娘。

她听着老式唱片,干着没有出息的工作,养着两只乌龟,没有谈过恋爱,初恋居然还只是一个背影。

她写着自传日记,连小学五年级的得奖都要拿出来写,她拼命的回忆过去,每个细节,每个好笑的点,每个其实并不那么厉害的点,人不是应该往前看的嘛。

哦,原来她得了绝症,老套的电影情节,她不想以后别人回忆起她没有厉害的事情拿来讲。

她贴了满屋子的照片,贴出一个巴黎铁塔,她说这是日落巴黎,后来她真的去了巴黎,听着张国荣的《日落巴黎》。

你有没有试过像林若君那样撕心裂肺的哭过,眼泪从眼中流下,流到下巴,滴到心口,再掉到地上。

你有没有试过像黄天乐那样对着镜头任性的大笑,管她好看还是不好看。

人们常说,三十而立,所以到底什么是立呢。

不知道姑娘们看这部电影能不能找到一丝自己的影子,出发,其实每一个阶段也是从零开始。

不如去听一下张国荣的《由零开始》啦。

回忆缠住了心事千遍由零开始偷偷想到落泪由零想起当天一切乐与怒总挥不去仍无悔只知继续进取人海中能共你相遇相对人离不开种种欢笑或顾虑人离不开只因真挚未变异坦率相对全凭有你祝福万句千句Will you remember me 若我另有心志暂别远去远去找那自由再冲剌来日我会放下一切 寻觅旧日动人故事即使其实有点不依Will you remember me 就算是不得已如若爱我盼你可以给我试一次来日你我再度相见 仍是旧日动人笑面给我熊热眼光一遍 一千遍还望说声不变 不改变

 10 ) 为什么三十而立的女人要如此脸谱化

黄天乐的部分真的是为了塑造典型而塑造典型了,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没有一点感动。

唯一有感触的点,就是郑欣宜说要减肥被送进医院,以及后来说妈妈在医院的最后时光,让人想到她和肥姐一起相依为命的时光。

对照起现实来,才真是让人落泪。

林若君相对来说立得住一些,但是为什么三十而立的港女会是同一姿态同一种样子?

刚硬,要强,爱憎分明,可能会有些凶巴巴。

这可能是港女特有的气质吧,很拼也很敢拼,最后成了三八红旗手,成了香港时代精神。

但其实三十而立的女人并不都是一种烦恼,为什么要戏剧性地把所有坏的遭遇都集中在即将要到来的三十岁这一年?

只是为了给人物强加际遇?

那么她的内心成长和变化只是外部世界强加给她的,逼着她推着她往外走,并不是内心自己的成长变化。

除了人物脸谱化,滥用生理性煽情的音乐也是一个槽点,像一个鸡汤ppt。

结尾太刻意了,不要为了圆满而圆满,没有意义,这样的人物是不会自己去成长的,哎,可惜。

《29+1》短评

片尾片花播放着彭秀慧导演近十年舞台剧表演排练的片段,莫名的感动,十年磨一剑,厚积薄发是个动人的词汇,穿插着Leslie和黄家驹片段差点泪目了,一个广东小孩听着他们的歌长大看着哥哥的电影成长,再回眸我们都像29+1那样不知不觉到了30岁这个木星环绕一周的年纪了,下一个+1,希望你们都能找到自己

4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两条线各自的完成度都处于及格线,连在一起就差强人意了,最后的立意简直措手不及,独立什么的都去死吧,其实还是开心就好?

7分钟前
  • sam
  • 较差

感觉看不下去,这种女性都市剧,不适合我看。

12分钟前
  • 离谱的琉璃
  • 很差

周秀娜演技还是很不错的,这电影蛮真实的,关于感情的部分,和韩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哈哈哈

17分钟前
  • VivianS
  • 推荐

苏柏丽老师的配音,牛。

22分钟前
  • 丽地呼声
  • 力荐

若时间注定要让你离开,我又该怎么学会不依赖。

24分钟前
  • 最后一颗栗子
  • 推荐

讲述即将进入三十岁的两位女性,在面对大部分同龄女性都会面对的困扰时,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一个是即将踏入三十岁的林若君,面对压力升级的工作挑战、双亲病重、仿如鸡肋的爱情关系.....

25分钟前
  • biang
  • 推荐

如果没有生病这件事儿的话会更好。很不喜欢生病的设置,好似只有这样才能意识到要实现愿望似的。

27分钟前
  • 水皮牛寺
  • 还行

1.黄天乐的性格表演痕迹略重,真的有人一天到晚这么开心乐观吗?刻意乐观了。2.小男生拥抱黄天乐的那一瞬间,泪目。。情感酝酿的好棒。

31分钟前
  • 理科生在文学院
  • 还行

三观有问题

33分钟前
  • 格林童话
  • 较差

对于两种教育与被教育的人生设定实在无感。一个沉迷于自我世界的追星肥宅也能乐天,我表示非常怀疑

38分钟前
  • 尘飞扬
  • 还行

这个六月都是这种女性向的电影…周秀娜现在演技更成熟了,喜欢…要选择必然付出代价…流泪的过程也是必经的…女人的敏感表现的历历在目…舞台剧的风格也不算突兀…

42分钟前
  • 阿朽
  • 推荐

真不该对香港电影抱任何期望的。这部片子告诉我们,要是你一直不减肥不打扮,到了30岁,你的胸可能只被乳腺科的医生摸过。

47分钟前
  • 谢谢不用谢
  • 还行

看上去是比较贴切30岁左右港女的心态。事业、亲情、友情、爱情、生活态度……虽然讲来讲去也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贵在真情实感。

5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三十岁后,很忌讳别人问起年龄,很忌讳别人问起职业和收入,而且感觉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但是,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电影剧情很简单,描绘的很平淡,可是一点都不枯燥,这很难得

54分钟前
  • 小时候可牛B了
  • 力荐

一场香港两生花,需要两极的人设可以理解,周秀娜一极接地气,于是郑欣宜一极就要傻白甜么?除了剧情可惜了一点之外,这部应该是近期香港低成本电影的小惊喜。顺便,可以期待一下周秀娜入围金像奖那天。

56分钟前
  • akitowu
  • 还行

满满一碗鸡汤,来自黄天乐,大多数人在这个社会打拼,就像林若君说,走一间楼梯,突然踩空了一脚,不知跌到哪里,那种空虚感,依赖太多,独处太难过,我们要像黄天乐,肯定点滴的自己,激励自己。

60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推荐

有些舞台剧的观念和手法还是蛮不错,但用多了真的跳,而且煽情起来无节制,也就比冯小刚王朔的煽情喜剧多那么一点结构(港式庶民喜剧跟京味喜剧有人做过比较研究么……)。另外唱了那么久独立自主结果还是掉到开心就好这么小的格局里面,傻乐真的不叫女性主义好吧。

1小时前
  • 胤祥
  • 较差

作为舞台剧改编的电影,除了主角对镜头讲出os,基本没有舞台剧照搬的生硬感了,完成度非常高,周秀娜竟然演戏不错,可惜好片子0宣发

1小时前
  • jj73浅之
  • 推荐

林被升职,和老同学聚餐聊结婚,被房东逼着搬家,和没追求的男朋友话不投机,没办法住进了房东推荐的临时住房。看到新房东黄的视频和日记,同天出生的女孩,虽然工作和感情不顺利,却依然乐天派。林的父亲突然住院,工作上伙伴又不合作。林的父亲去世后,林决定辞职思考以后的路,发现男友欺骗不欢而散。林发现黄身患癌症,希望在手术之前完成自己旅游和谈恋爱的愿望,林被感动,重新面对生活。

1小时前
  • 赫安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