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都70多年了,我国改革开放都快40年了。
拍出来的抗战正剧还这样诋毁老蒋和其领导下我国抗日真正的中流砥柱,我表示很失望。
第一集的918事变蒋指示张学良不要抵抗就严重不符合历史真相,不抵抗的是张学良及其东北军的高层并非蒋介石,无数次批判老蒋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也是极其可笑的,如果当年老蒋坚决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恐怕中国的红色政权早已不复存在。
也不会有后来我国的各种如3年困难时期及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的人间悲剧。
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已空前强大,强大到我认为应该有勇气来正视这段历史了,没想到拍出来的抗日正剧还是这个水平实在令人失望。
顺便说一句刚才我看到万家岭大捷,东方战场交代率领突击队攻上张古山的那人叫唐生海,我想问下唐生海何许人也张灵普上哪里去了为何只交代了其一个手下?
知道些这段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那位突击队长名字应该叫张灵甫,难道就因为张后来成了GMD的整编74师师长成为了 内战急先锋。
他在抗战中的功绩就能被抹杀了?
《东方战场》东方卫视版终于播放完毕,接下来谈谈我的总体感受。
本剧推出的初衷,据导演所说,是为了还原十四年抗战史,在某些事件如七七事变和八一四空战的表现上面本人也看到了这方面的努力。
这部电视剧总体艺术上与以前的主旋律相比有了诸多的进步,扩大了视角,放大了格局,角度不断变换,以前不为不为人知的事件也重新浮现在观众眼前,客观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是缺点仍然存在,总体上与《长沙保卫战》有很大的距离。
(1)叙事的连贯度还有所欠缺,主要体现在转换不同视角时速度过快,没有好好打磨剧情的安排,让人感觉摸不到头脑,甚至可能会看不懂。
如淞沪会战那段,激战正酣,视角突然转换到郭沫若,转换到洛川会议;武汉会战那段,战争进行时突然转换到周恩来、毛泽东的讲话,甚至出现了宝山罗店一笔带过,大肆颂扬斧头帮炸出云号的可笑场面,池步洲夫妇离开日本那段大写特写达15分钟却8月23日吴淞口登陆都没提到,如此会削弱观众的兴致。
(2)台词违和感较严重,甚至脱离剧情。
其中口号式的话太多,令人反感,可以考虑将台词与剧情结合。
如载仁在军舰上说的一句“还有中国海域”,香月清司的“武力征服的时代开始了”都属于苍白的废话,坂垣征四郎在分析中国战局,丝毫没有分析宜昌对中国的重要性,没有让人物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特别像松井石根这样的重要将领,表现得苍白无力,不忍直视。
松井石根和柳川平助这二人在抗战初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塑造的精彩完全可以成为一大看点。
(3)对历史事件的表现力明显不足,详略不当,抓不住要害,缺乏事件转折点的体现,不考虑观众的感受,迎合不了观众的兴奋点。
虽然在伪满洲国上面比较出彩,但是抗战重要战役都拍得非常失败,虎头蛇尾,没有逻辑,一通流水账,让人无法理解接受。
就淞沪会战而言,连8月23日吴淞口川沙登陆、11月5日杭州湾、金山卫登陆都没有具体的体现,淞沪会战的整体过程简直就是一团糊,连宝山罗店争夺战的残酷都没体现出来。
太原会战方面,忻口争夺战毫无体现,作为重要转折点的娘子关争夺战也毫无踪影,娘子关失守对战役影响的突然性与悬念一点都没体现出来,毫无看点。
徐州会战,中国军队第21集团军用运动战的方式成功将第13师团牵制在淮河,这一亮点根本没有体现,台儿庄战役的悬念(第2集团军的死守,第20军团包围)同样毫无体现。
而且,战斗场面表现引用其他影视居多,很没意思。
对于战斗过程的分析与深刻性,真的建议多借鉴《长沙保卫战》这样的富有剧情的纪实性电视剧和《抗日战争》这样的书。
<图片2><图片3>(4)演员道具化严重。
在日本的主要角色中,只有坂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石原莞尔等人的表现与剧情结合较好,较为自然,其他重要人物如松井石根、冈村宁次、阿南惟几、柳川平助几乎是道具,没有真正与剧情融合。
特别是重要战役时,双方指挥官的心理思想变化、战术分析毫无体现,都像木头人一样,这点要多向长沙保卫战学习改进。
<图片4>(5)历史常识错误,四行仓库战斗结束是1937年10月30日,之后中日两军仍在苏州河两岸互相争夺,直到11月8日才开始撤退,11月12日上海才完全沦陷,电视剧却使淞沪会战提前结束,简直贻笑大方。
总而言之,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在于编剧对历史的了解深入程度不足,仅仅停留在表层,对战役的解剖理解水平差,对事件之间逻辑关系认识不足,若想拍的更好,还需再磨十年刀。
<图片5><图片6>
是烈士们的鲜血, 用胜利铸造出一个永不屈服于侵略的民族。
他们正在用一种光荣的归宿, 震撼着人世间所有的罪恶。
一个敢于粉身碎骨的民族, 世界上有何种力量与之抗衡?
为人民而献身的烈士啊!
我们为英勇无畏的您们感到骄傲, 您们的名字将在岁月的长河里流淌万年。
为烈士而恸哭的人呐!
请把悲愤和眼泪化作力量, 为了信仰的光辉道路, 而奋斗终身吧!
说来奇妙,看这部剧,是因为想看别的,手滑点到了播放。
想着既然播了就看看吧。
说实话,剪辑确实不太畅通,可能是因为完全按照时间进程,从这个战场跳到那个战场,着实有点混乱。
但不影响你通过这部电视剧去了解历史,和那些塑造历史的人物。
我是边看电视剧边百度资料!
,对每一个人都有了相对浅显的认知,包括好坏。
目前看到第十集,偏爱马占山这个角色,表现的很丰满。
其实更想多了解赵登禹,但目前看到并不多。
整部剧严重的避重就轻,过分的推崇。。。
过低的贬低了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历史已成定局 为何不能给现在的人一份真正的历史片呢,李天白比整个抗联戏都多,苏雅比平津战役戏多,阻击日寇5年的长沙会战也就五分钟,左权牺牲讲了能有五集。
给分完全因为整部戏属于抗日剧的大作,场面恢宏,好多外籍演员。
整部戏应该叫八路军抗战史而不是东方战场
内容过于真实,拍的很细节,比一般的抗战片要拍的好(主要是故事多),不像其他的小剧本,另外中国很多历史人物基本上都在,包括一些侵略者,尤其我看到攻打上海的时候,看到了电影🎬八佰的影子,虽然说演员不是很真实,但是我们看电视,只要觉得好看就没问题了,我觉得最精彩的就是空军、海军之战。
陆地有点腻了
这才是真正的抗日片。
还原事实真相,事实说是,中国90%的抗日片,基本都是脑残片,弱智片,小学生都不会看的幼稚抗日,对不起!
说小学生都是对小学生智商侮辱。
要不然就是电视剧里面的剧情跟历史不符。
喜欢自己骗自己。
胜,败!
都不敢认。
中国自己都不尊重历史。
日本更是可以胡编乱造。
日本:呵呵……呵呵………
十分钟后弃剧,不是历史,依然是宣传剧。
是张学良下令的不抵抗,这一点张自己晚年在美国已经不止一次的说明过了。
所谓的蒋下令不抵抗是中供的宣传。
事实上九一八事变关东军只是占领了沈阳,并没能马上占领东北全境。
沈阳沦陷后,蒋介石和国名政府多次命令张学良守住锦州,牵制日军,积极策应黑龙江省马占山将军的抗战。
11月14日,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通过决议“严令各省文武官吏,若遇外侮入侵,应做正当防卫,严守疆土,与城存亡,不得放弃职守”。
12月8日,针对张学良准备放弃锦州,蒋介石致电张:“锦州军队勿撤退。
” 此后,蒋介石下野,12月25日、12月30日,南京新上台的孙科政府两次电令张学良在锦州“积极抵抗”。
但张仍放弃锦州逃入关内终致东北全境沦陷。
简单来说国民政府干什么都是错的,什么错事都是蒋做的,外国人也都是小人,只有某一伙人未卜先知做什么都是正确的。
客观来说,抗战前后方都有贡献,明确地说,前方正面战场贡献远大于后方所谓的宣传贡献。
正面战场一场战役几万几十万人牺牲,剧里侧重展示的却是后方宣传喊口号,开上帝视角未卜先知指挥指点,这对国民政府牺牲的将士公平吗?
《东方战场》以长篇画卷的方式,全景再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正义与邪恶的大搏杀,并栩栩如 生地刻画了一大批风云人物群像,更重要的是,该剧不仅囊括了二战期间东方战场的重大历史事件,还 描绘了扑朔迷离的间谍战、敌后战争、隐蔽战线;政党操戈、国家肉搏、民族泣血;忠诚与背叛、阴谋 与爱情。
(安徽电视台评)【海孜整理】观剧十大关键词索引:《开国元勋》(16位领袖和元帅)《抗日战争》(第二次中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第一次革命)《国军抗日十大名将》《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纪录片)...近几年经典历史题材影视推荐:电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百团大战...电视:毛泽东、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北平无战事、亮剑...
这配音。。。冼星海是个打鸡血青年啊
看了一点,被片头吓到了,确定是纪念反法西斯胜利,而不是xxx成立多少周年?
有点像纪录片的电视剧,还可以吧……
白瞎了好多不错的演员。。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阉割过的原因
俞飞鸿真美。
看了溥仪cut,场景还原不错,配音太出戏,太假了。。。。。。
脸谱话太严重,台词假大空,明明有走向共和这么好的剧参照,却拍不出味道,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
个人感觉这是历史较还原的一部良心剧!不知为啥豆瓣分不高?缅怀致敬革命先烈!永远铭记历史莫忘国仇!
想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样看了十分钟弃剧的
俞飞鸿太有气质了!
小六子的演员演技堪忧
描述抗战最为详尽的电视剧,参考书籍《一寸河山一寸血》可识真伪
拍摄的手法挺糟糕的,生硬拼接,话剧式夸张表演搭配写实风格。但是拍的比较详实,可以说在努力拍了吧。
觉得还不错
致那些所有的英雄们
本片的叙事角度有些新意,但是还是没有给抗日正面战场足够的描写。
记录五年级女儿影评:此片向我们展示了无数在抗战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吞吃树皮的杨靖宇,女中豪杰赵一曼,来自加拿大却因感染白血病牺牲的神医白求恩等等。同样是国民党中,也有许许多多为抗日捐躯的英雄人物,无论是伟大的张自忠将军戴安澜将军还是赵登禹将军等等,他们都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从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9月2日,整整14年,3500w军民伤亡,在这14年中,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们团结互助,奋不顾身,挺身而出。不能忘记张学良、杨虎城的西安事变,国共二次合作。东方的战场上,不同政党合作共同抗日,西方的战场上,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及杜鲁门。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不同社会形态也合作战斗着,直到1945年8月的胜利。我们这些黄河儿女们,更应该牢记历史,不负韶华,勇往直前,努力💪。 8分
地下党无处不在,又是一部带颜色的电视剧,开篇曲保卫黄河,→_→ 你是东方战场,能用更宏大的歌吗??结局中共的领导们现在黄河边指点江山,啥意思??这红色抹得太深了吧?
相当大局观的抗日片,大制作~~~可惜有一些奇怪的改编,配音很出戏,拍摄技术比较欠缺~~~~
整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主,战争场面不多,很多都是引用,基本就是按照时间讲述历史,喜欢历史的可以看哈,几个国民党人物表现还不错,就是感觉中共的人物形象没有前几个给力,可能需要换年轻的演员了。历史性很好,战争性一般,表演中规中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