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忽然,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出现在眼帘之中。
未及细看,那身影已翩然而过。
当你回头,茫茫人海里已无处寻觅,而刚才的邂逅,竟不知是真实存在,还是脑海中的虚幻。
猛然间,那个曾经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名字,就这样再次萦绕不去了。
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当《秒速五厘米》的最后,当贵树与明理就这样错过,我的脑海里,忽然涌上的,就是这样一段真实发生过的回忆。
哪怕每秒只有五厘米,十三年的漫漫时光,也恰好足够两颗心从紧紧贴近,到变成地球上最遥远的距离——从南极到北极。
有人如是解释本片的片名。
不知真假,但这种文艺得一塌糊涂的说法,与新海诚在影片中叙述的某种情景无比契合。
或许也可以说,从把爱视为生命的全部,到忘记如何去爱一个人,我们的灵魂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慢慢滑落,直至地狱的深渊。
在另类多如牛毛的日本动画界,叙事平淡温情的新海诚反倒成了另类。
每一帧都能拿来当电脑桌面的精美背景是他最大的特色,隽永伤感的音乐为他的影片带来打动人心的力量。
人们每每感伤与他笔下人物的离情别绪,在他的作品中一次次的领悟命运的无从抵挡。
新海诚从来都不算是一个编故事的高手,但他却有一种力量,让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一下子击中你心中某个最柔软的的地方。
新海诚笔下的主角,总是刚刚成长到懂得喜欢一个人的滋味。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真正将那些爱恨情仇放在心上,当做头等大事的,往往正是这般年纪。
等到年纪再大一些,被花花世界侵袭,许多事就变得不那么在乎了。
而这样的年纪,很多事情又还由不得自己做主,比如在哪里定居,比如选择什么样的未来。
比如,爱上什么人。
可曾记得,你在什么时候学会了如何去爱?
曾经的青葱岁月里,是挥汗如雨的体育课堂上那阳光照样下的惊鸿一瞥,还是闷热教室中那单薄衣裳中的怦然心动?多么美好的青春,多么幸福的思恋。
风雨兼程,阻隔不了与你见面的冲动,风雪交加,也只为樱花树下,此生初次绽放的爱情之花。
又可曾记得,你在什么时候遗忘了如何去爱?
一次次的觥筹交错、灯红酒绿间,一句句言不由衷的虚假对白后,可能,你已经一万次说出我爱你,可真正想让她听见的那个人,却早已经消失在你的生命里,永不回来。
相濡以沫的梦,敌不过相忘于江湖的现实。
歌中唱得好,我总会遇见一个什么人,陪我过没了她的人生,成家立业之类的等等。
明理之于贵树,或者贵树之于花苗,终究也不过成为了记忆中那段岁月的代名词,同回忆里青春的种种一样,永远的美好下去了。
http://blog.williamgates.biz/2008/12/happy-ending-of-first-love-or-keep-it-as-memory/不知道这是不是人类第一部根据主题歌而写的电影。
看完之后我多么想说,新海诚先生,你错了。
我多么想当一次政工干部,我多么想告诉你,你的立意不高,你的故事不积极向上,你让我们——几乎是所有的观众——看完了觉得很郁闷。
我知道用是不是大团圆来评价一部作品的价值是非常愚蠢的,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样的动漫作品还真少——主角通过奋斗,最后一瞬间暴气,拾起伙伴们的回忆,小宇宙爆发,打败大魔王抱得美人归,大家看得太多了;就算是“悲剧”结局,死了重要的角色,但总还有一个或者几个人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站在其墓碑前,微笑着保证会好好活下去,会获得幸福之类。
主角浑浑噩噩活着,并且知道自己所爱,更加知道自己所爱将一生不可得,这估计才是真正的悲剧——这也是比死很多人的结局更让人郁闷的原因。
新海诚先生,你创造的星海中的故事,用无法逾越的距离来告诉我们心灵的距离可以超越空间的隔阂,自始至终,我们看到的都是相信,都是坚持,都是跨越那无尽距离的努力;你演绎的云端的传奇,让我们看到了为了约定而跨越不可能的少年豪情,我们还是看到了相信,坚持,和跨越世界的鸿沟的努力。
悲剧也好团圆也好,分离也好拥抱也好,你给我们的总是两个字,希望。
但是现在,你竟然要用你的作品来展现那现实的残酷——不在于失败,错过或者颓废,而在于无奈,放弃和绝望。
我知道表现现实一点也不能妨碍你的作品成为佳作,我知道的。
但我总觉得,动漫应该是我们的梦,应该是青春的梦想。
纵使不能实现,它也应该是引领我们做梦的精灵,而不是唤醒我们梦想的闹钟。
也许你要解释为,正是因为有这样纯真的回忆,那自己无法言说、满溢于信纸而又仅用一个字就能表达的初恋心情,所以人生——哪怕是小人物灰暗和平凡的、无奈和绝望的人生——也才会拥有色彩。
而我痛苦地感到,正是因为有这样纯真地令人痛心的回忆,人生的每一秒,每一个不那么美好不那么色彩斑斓的日子,都才会那样追忆那永不回来的年少,才会那样悔恨没有说出口的心意,才会显得愈发痛苦。
你看到的是擦肩而过的人,因为永远无法得到而显得那样的美好;我看到的是经历过的青春,却因为软弱和放弃,而追悔一辈子的痛苦。
跨越日本的距离,在荒野中晚点的列车,这些的确会打击年少的心,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痛苦才让他们明白要永远在一起有多么困难,也让他们没有交出给对方的信,没有说出心中的告白。
但是这些距离并非不可超越的,它们远不是以数光年以外的星空,也不是云端之上的世界,他们大可以考一样的大学,在同一个城市工作。
真正让他们远隔天边的,是心。
早有人说新海诚的作品都是关于距离的,光年的距离,世界的距离,这次是,心的距离。
虽然几乎不可能是新海诚的原意,但我认为,秒速5厘米,是樱花飘落的速度,也是心灵,爱情,随风飘落的速度。
与前两部作品合起来看,这次的回答更加残酷而讽刺——他曾经努力告诉过我们,心的距离可以超越一切,包括光年,包括世界的缝隙,包括生死——但是现在他要告诉我们,不好意思,我忘了,有一样东西不能超越,那就是现实的人生。
人生中短短的交集让他们拥有了挥之不去的思念,但是无奈的分离,把他们各自抛入了人生的洪流——没有选择,没有停靠,只有马不停蹄,无法停下来寻找,寻找与对方再一次的交集。
是的,我说起来很轻松,他们可以考一样的大学,可以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定居。
但是现实的生活并没有给你这样的机会,从他们在枯萎的樱花树下相吻那一刻,幼小的心灵就已经屈服于整个无奈和随波逐流的人生。
所以,飞向云端追寻幸福的少年之梦,随着樱花飘落的初恋回忆,你选哪一个?
你一定会选前者,但是新海诚叹着气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这由不得你,你没有机会选择。
是的,我们哪有机会选择啊,看起来那么轻易的事情,看起来“只要奋斗就好了嘛”的回答,在人生的河流中,又有多少次就在那快要实现的时候会变成失望,甚至一生的遗憾。
即使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般至死不渝——如果那样年幼的孩子能做到——结局也未必就是团圆收场。
所以,新海诚先生没有错,我也没有错,他说的是更真实的故事,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实,而我想说的是我期望他能去维护、去描绘我们的梦想,这正是在人生的洪流中无力地漂流的我们,所希望看到的——越是自己做不到的,越是希望有那样死不了的角色,去帮我们完成。
飞向云端,随风飘落,这选择不在我们自己。
选择前者不意味着你一定勇敢,反倒是如果你能正视后者,也许你会在人生的道路中拥有更多自己选择的机会。
本想反驳新海诚先生,写到最后把自己驳倒了。
但是我还是愿意保留自己的梦想,愿意执念那愚蠢的相信,如果你不相信自己是可以实现梦想的主角,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主角。
因为你自己也用了那样的歌词,你用那样的歌词一遍又一遍敲击我们的心,直到我们泪流满面你才肯停止。
或者即使你不承认,我也坚持相信,你是为了这样的歌词才写这样的故事,你是为了让我们明白这样的歌词,继续拥有梦想,才会写这样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若是一切可以重来 那我一定会赶到你身边我已然别无所求你才是我最重要的唯一
(一)据说事情开始起变化是自分开那刻。
无数FFF团员高呼“异地必须死”,笑看情比金坚化作一滩脓水。
你的感情封存在令人颤抖的那一吻,枕上还留有凌乱的痕迹,猫被吓得躲在屋外静静做出狩猎的姿势。
但这都是余波荡漾,剩下的只有各自脑中的速写。
你会在未来的三年,四年,五年里铭记这一刻的温存,用它做五饼二鱼,填补空虚,逃避着,幻想着。
小孩子做出承诺,然后背弃之。
无聊的大人干脆不给出承诺,这真是精致的平庸和心照不宣。
死了,睡着了,一切就结束了。
记忆是生命的坟场,存在的见证,开始回忆就说明已经没什么好再创造,再争取的,唯剩一遍遍倒带,回味美好的梦罢了。
相信承诺与/或未来就不要回忆,否则只是平添一层自欺欺人,这是社会人的常识。
但顽固地做一个小孩子顾影自怜,则是舞台的必须。
毕竟每个人都要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演好恰当的角色。
(二)有一种句式叫“我连XXX都不要了”,多用于威胁和表白。
“我连倒追的白富美/元气妹子/萝莉都拒绝了……”,凭空而出一股悲壮和自豪,于威胁是你若不从,我便立刻血溅当场;于表白则是你知我心中有你千金重。
但这也是非常荒谬可笑的。
比如,举例来说吧,“我连节操都不要了还是没能考公”,听起来已经略诡异;“我连JJ都割了钓鱼岛还不是中国的”,简直是神经病了。
没错,用机会成本的眼光来看,被选择之物的重量,以被放弃之物来衡量:损一山以换一毛,则一毛重于一山。
无奈一人所放弃之物,未必为另一人需要之物,一人有所失,未必另一人有所得,雅典与耶路撒冷何干?
U型锁与尖阁列岛何干?
你爱我,又与我何干?
对倒贴的妹子视而不见,故意伤害,彰显本人高风亮节,守身如玉,痴心不改,和对方半点关系没有,唯自我感动入戏过深耳。
抬高身价脱离现实,难免流出“女神为什么不再爱我一次”之叹。
忿怨刻毒,大半生于此。
(三)找个人随便过,谈不上讨厌也谈不上喜欢。
生活与物理的时钟一路向前,心理的时钟则还停留在过去,似乎达成某种奇妙的均衡。
往事不再过问,大有搁置争议面向未来之意。
但正所谓到底意难平,说到底分裂的灵魂对现实只有三心二意的忠诚(我匪对东海南海和平亦如是),暂时服膺约翰·格雷的“权宜之计”。
永远一只脚踏在“当下”这条船上,另一只脚则幻想从过去的死尸一步迈向希望中的明天——这是对人的唯一拥有物“当下”何等的大不敬,而被辜负的又何止是枕边人,简直是对一路走来的自己的无耻背叛,对理智和经验的双重蔑视。
当然了,过去的涟漪肯定会触动痊愈后的伤疤,但绝不该再掀起滔天巨浪。
精神幻肢症患者不值得同情。
在他一厢情愿驻留过去的时候,曾经与他一起的人早就大步流星走出老远了,只剩一个人,茫然无措,四下惘然。
(四)剧本可以再演一遍,也可以砍掉重练,至于到底会怎样,只有演员自己知道。
我在想,如果他们,没有转学。
没有那么遥远的空间距离,那么这个故事的结局,还会不会成立。
如果他们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地方,那么亲近地,如同往日般分享彼此的内心,然后一同走到成年的起点。
他们,还会是这样吗?
渐渐的。。。
淡了吧。。。。
写信,短信,电话。。。。
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变的少了信箱里,随着年龄的增大,空了。。。
于是过往所需要努力的,需要为之奋斗的理由,苍白了。
主角,一定是远野贵树。
相比起女主角,他是一个更加敏感和纯真的人。
我想,当他屡次打开信箱,看到空空如也的时候,心里,是复杂的?
无奈,难过,或者了然于胸?
这就是成长付出的代价。
最后,女主角要结婚了。
他依然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行走。
那么孤单的行走。
与前女友的相处,三年里,彼此心灵的距离也不过靠近了1CM而已有些麻木,有些痛苦,然后有期待。
期待,是的,期待。
只有对纯真有美好向往并偏执着坚持的人才会将13岁时候的恋情融于血骨并作为衡量未来的标准只有对纯真有着偏执坚持并固执寻找的人才会在成年人的世界中这样孤独地活着。
如果说在鹿儿岛的贵树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内心感到迷茫的时候那个时候只是对失去目标的迷茫?
那么成年后回到东京的贵树,终于看清楚了自己吧。
有些人依然坚持着内心的坚持。
并在这个都市里寻找自己的生存之路比如贵树,儿时车站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他回头了。
有些人,如同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一样遵循着世界的规则继续行走在自己幸福的道路上比如明里,在两辆列车过后。
她离开。
时值春季,樱花飘落,就像下雪一般。。
我们约好再次看樱花,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在贵树身上看到导演新海诚自己的影子。
对内心的坚持,对自我的坚持,对寻求一条自我之路的坚持。
和这个世界上少数,为真正幸福而孤独地行走的人的坚持。
在看第一话的时候,不清楚原因,我流泪了。
13岁的少年跋涉数里只求离开之前再见她一面。
以及之后的一些细碎精通,也让我眼泪不止。
看完整部影片,我懂得了自己伤悲的原因。
因为那些纯真的过往,我们永远都回不去了。
我们都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寂寞地行走着。。。。。
该电影是新海诚创作的一部写实动画,于2007年3月3日在日本正式上映,该动画描述了一对少年时形影不离的朋友,他们之间互有好感,后来随着两人的陆续转学搬离,两人见面的机会也随之减少,但是年少轻狂时的爱恋始终追随着彼此的心。
时光荏苒,相遇总是很微妙的事情,再后来,他们有了各自的生活,只是偶尔还会想起13岁时的那段青涩而美好的感情,才恍然明白当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爱恋。
关于这部电影,我也有自己的理解。
青春,像一杯清茶,弥漫芳香。
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过程或快乐,或悲伤,但终是逃不过时间的流逝。
再美好的青春也总有那么多缺憾,无法弥补,无法追逐,只能放在记忆的脑海里,偶尔怀念,怀念曾今那样的自己,怀念曾经不可一世的感情。
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回首间突然发现,曾经不顾一切追逐的事情,或许转瞬间就已遥不可及。
我们每个人都如同电影里的主人公,不断相遇,不断地错过,难逃命运的着捉弄,于是乎才明白,当初为何不把想做的事做完,想说的话亲口说给想见的人听,时间就是这样无情,你离开了,错过了当时想要表达心意的机会,便是一生的遗憾,却也缺憾成美,流淌在记忆的时光里缅怀那段青涩的爱恋!
影片开头,明里对远野说,樱花飘落的速度,是秒速五厘米。
讲的是个爱情故事吗? 应该是平凡人的一生吧。
一段一直埋藏心底的爱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憾吧。
影片的主人公是远野,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而常转学,一次他遇到和他一样常转学的女生,明里,他们相互理解,一起看书。
印象最深的是,后来,明里转学,半年后他们写信联系。
约定晚上七点见面,那一天大雪,车晚点再晚点。
大概八点多了吧,车终于到了,远野满是不安的走进车站却惊喜的发现明里还在等他。
他们开心的交谈,走到那棵明里信中的樱花树下,在漫天的大雪下有了他们的初吻,也是最后一个吻。
后来远野转学,他们不再联系。
在新的学校有一个女生花苗一直暗恋远野,只是最后也无疾而终。
后来,他们工作了,远野有过一段勉强的恋爱。
他们曾经相遇过。
而明里最终结婚对象,不是远野。
谁知道爱一个人能有多久? 我们都是矫情的人。
看这样的故事总会有一瞬间心灵相通的感觉,不知不觉有些心疼比如男孩在大雪中孤单地坐了那么久的火车去看女孩雪那么大,列车不断播放着“对不起,前方无法通车,请等待”男孩心焦却无助,一面希望可以见到她,又不想她一直在车站等下去为什么见一面这么难呢,又是为什么那么想她,就因为她说想要再一起看樱花吗每一次停车等待的时间都是那么难熬,当看到她小小的身体蜷在候车室的暖炉前所有的委屈和劳累都值得了,13岁的他们在如樱花般的漫天飞雪里初吻了第二天放晴的天空下新雪闪闪发亮,他们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从没说过再见男孩就这样长大,鹿儿岛的夜空那么美丽,繁星点点的天空像是有极光飞舞他习惯视线穿越一切了,习惯跟不具体的人交流,没有发现身边一直喜欢他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她会流泪说“请不要对我这样温柔了”,温柔有错吗再长大,一个人在东京,繁忙的工作中迷失了自己,心已经没有弹性擦肩而过,却没发现,那个女孩就是13岁时无论如何都要见到的她是啊,我们都寂寞地长大了,而你,永远都会在我的回忆里吧,从不说再见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看完了新海诚的「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以后,想了很久如何来说明自己的心情。
许久,想到了庄子的这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记得很久以前曾经有人对我说过这句话,我说我不要,我要的是大明宫词中的“长相守”。
真正的爱要想两根缠绵在一起的常春藤,在烈日下,在风雨中,不离不弃,白日见到的是他们一起的依偎,深夜听到的是他们共同的呼吸,一起生长,一起沐浴阳光雨露,一起枯死,直到化作灰烬也不分你我。
可是,当我看完了新海诚的这部片子之后,我开始邂逅这样一种感觉——那是怎样的微妙,淡淡的哀伤,体味无尽的失望之后,发现这是曾经生命中最为美好的感情。
但我一直耿耿于怀,在新海诚给我们带来的心灵之旅中,我绝无法释怀——那穿越关东平原的列车开在呼啸的风雪之中,在深夜的漫漫黑暗中为孤独和绝望所煎熬。
而见到心爱的人的一瞬,默默的温暖却仿佛融化了这整个世界的冰雪。
飘雪如落樱,在充满着回忆的树下是青涩情感的first kiss。
这或许不能称作爱情,但却是世间最为纯洁无比的情感,当习惯了身边不再有她,孤独的人生之旅边注定再会是那样的遥遥无期。
“将13年的情感分享给对方,在这之后的下一瞬,是无比的悲伤。
”不再像《星之声》一样,隔在两个人之间的是无法想像的巨大时间和空间,以至于对未来的希冀近乎于恐惧。
但是,雪后的平原光艳万里,离别前却总有说不完的话。
“什么时候一起再去看樱花吧”一句清澈如冰溪中的和田玉一样的承诺,却至终未能实现。
我们等待的承诺,却不是“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的至死不渝,而且渺远如浩瀚宇宙中的星云,炫丽而又遥不可及。
种子岛。
另一个等待的故事。
我们被骗了,以为是他一直在给明理短信,可是,虽然是自己的保存,我想,那一定是在心里发给明理的短信,那是精神上的神往,却不曾带给人幸福。
最终也未表白的乡村少女,只能在冲浪中慢慢成长。
或许她又美好的归宿,但是挡在她与所爱的人之间的,仍是巨大的恐怖的时间和空间,就像天空和大海一样。
随着火箭的升空,长长的尾翼划开了光明与黑暗,呆着思念和心情,飞翔无边的宇宙。
其实,幸福也许就在眼前。
Tokyo带着无尽的犹豫,生命和情感的伤痕宛若四季的更迭一样,流淌着淡淡的伤感。
这样的感觉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叫我们感悟平安时代的风华,体味溪流中漂浮的花瓣和枫叶来感知季节变化的物哀。
绝望、无助、重复。
在生活中或许他和我们一样,湮没了曾经的理想。
一千封邮件也无法拉近的距离,却是当年幼小心灵的碰撞,那是樱花下落的速度,那是每秒5厘米。
「我究竟以怎样的速度,才能与你再会?
」看来狠心的新海诚,即是是以樱花的下落速度,再会却是永恒的瞬间。
或许我们为了等待那一刻用尽了一生,但是这样的邂逅却短暂得如梦如幻,当年带来他们相遇的列车却永恒的撕裂了这个瞬间的梦境。
梦醒,人已不再。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樱花如是长存,树下恋人不再。
那一悲伤的时刻我猛然感受到,人生的归宿真的并非我们的真爱,或许我们正在享受的幸福,可是我们只有在回到13岁的梦中才会发现人生中最为珍贵情感。
我不知道为什么,新海诚不要编造一个美丽的谎言来宽慰我们的心灵,却宁愿用伤痛的真实来证明真爱与归宿的相异。
我无法忍受美好的爱为什么没有变成实实在在的幸福,而是像射向宇宙的火箭般飞向无边的时间的海洋。
我们不是在最求柏拉图爱情的“理念”,在遥远的天边等待真爱的范式;我们也不要将美好的青涩的纯洁的爱置于心底和梦境,在真实中无数次受伤的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幸福。
但是、但是,现实就是如此痛苦,如此残酷。
「真実は痛み」坚持到最后的贵树,看到了梦幻的泡影,为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思念所破灭,我们一直在寻找,却总也找不到。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伴随着我们无声的泪水,将心灵寄往那樱花飞舞的国度。
最为美好的东西,就是如此透明,如此纯净,而又如此炫丽。
如夜空的银河,如天边的星云,如飘散的樱花。
美丽的东西仿佛梦,现实是如此的无法企及。
这就是新海诚带来的心灵之旅,带来的我们灵魂身处的某种感动。
这个故事描述的是这样一种青涩而又真挚的感情,它甚至远远的比缠绵悱恻的爱情珍贵,那是人间最为纯真的爱,不需要任何基础和依靠的爱,不需要停泊和追逐永恒的爱,因为它本身就是永远。
这就是庄子那句穿越了两千年时空轻轻对着我们耳边说的那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这个国家南北狭仄,贯通全国的JR铁道,达一万英里之长,跨上列车就能去到远方,穿过喧嚣的钢筋水泥城市,穿过长长的隧道,就是雪国。
春有漫天樱舞,夏有吹低禾浪的薰风,秋有红叶无声飘下水面,最密集的都市都能在冬日雪片中感受大自然清冷的况味。
玻璃大厦直走转角就是翠竹青青的神社,骑车上堤坝到了海边,或者弥漫烟花的多摩川,顺流而下的彩色夜灯照亮爱人脸孔的一刹那,一切恍然回到远古。
这里发生的纯爱故事,包括表白前的狂喜与忐忑,求不得的含蓄真诚,滋养了我们一代人的情愫,显得格外美好。
成熟的人大可以说它作,可谁的青春,不曾朴实乃至微涩,盼望着作天作地?
新海诚呕心沥血的原画,有着超越现实的澄净光线,超饱和的透明色彩,广阔到近乎不可能的景深,他孜孜于呈现每一个细节,手头一支铅笔,车站洗手间一面镜子,便利店的饮料架,或者夜风里打在脸上的每一束雨水。
相比微距至广角的一草一木,他对人心的描摹,平实到只剩独白,日常起居。
还原了日式美学的季节密码,还原了能代入各人各色的初恋之风景,这只是一个孤独的年轻人几乎难以维系的成长故事。
『这是一段孤独到无法想象的旅程 在真正的幽暗中 连一个同伴也难以遇上 只是一味的深信深渊的存在 凭希望接近世界秘密之心』雨夜的鹿儿岛铁道,暂时了放下护栏,行人任由面前超乎想象的庞大火箭通过,它将被缓缓运输到不远的发射场。
身边的女孩儿唇齿轻吐,『秒速5厘米』,是启动远藤贵树内心最柔软地方的唯一暗语,也是到达他心的距离。
太缺乏安全感,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极其沉重,而又格外险峻。
他也许每夜都睡不好,缺爱缺到表情严峻,走的步子却太胆怯。
很难想象是怎样一种相互矛盾的生活,让他像只蚂蚁一样默默爬梳着眼下的庸常,却一直带着对宇宙深邃无边的向往。
他可能由于孤独而延长了太久的青春期,将憧憬的的砝码,托付在宇宙般遥不可及的一份思念上。
他最终还是沉溺的,我没有看到他有脱出的机会。
也许13岁鼓起勇气的一路向北,他在暴风雪的夜晚,忍受了无尽晚点,焦灼的未知,最终得偿一个温暖的吻,这定下了他之后孤独的基调。
那个夜樱下的吻无声,带着痛楚而生的甜蜜,让他的不安在那瞬间远去,他认为他俩总有一天会再去看夜樱——从此形影不离。
但是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阻隔在我们中间的是广阔无际的时间 令我们无能为力” ,就算他喜欢的不是这样一个曾经温柔又有力的姑娘,也有另一个姑娘,在心里占据独一无二的位置。
他看其他姑娘的眼神茫然,对待她们的方式视而不见,其实她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着比贵树更加生动温暖的家庭或心灵。
她们唯一的不足,是得不着他的爱。
他只感受到自己的孤独,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爱的逻辑,几千年古今中外的童话,所谓加诸身上的魔咒,在某些时候真相大白。
秒速五厘米,这是贵树对自己下的咒语。
『明明只是活着,哀伤却无处不在 被日光晒着的床单,洗漱台的牙刷 就连手机的记录 也能找到哀伤的踪影 交往了三年的女生 在短信里这样说道 “我依然喜欢着你 但我们即使通一千次短信 心与心之间大概也只能靠近1厘米。
”这几年 我只是想着往前走 想要触摸遥不可及的事物,但连那具体的目标是什么 连我自己也难以回答 不知晓这份情感来自何处 我只能拼命地继续工作 蓦然回首 日渐松垮的心早已疮痍满布 然后有一天 我发现 那份曾经刻骨铭心的思念 就这样干干净净地消失殆尽 』可是他还会在梦里重温13岁,不管是默念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 ,还是一直在某处寻找对方的身影,终究徒劳无功。
大概等到哪天,这样的痛苦彻底消逝了,便也不再出现相伴相生的绝妙的甜蜜了。
如果没有你,我便只甘心拥有一条条没有收件人的短信,一段段只有孤单陪伴的旅程。
景,是使人窒息的美景,但这孤独,和孤独滋养的爱,太让人难以忍受。
”樱花下落的速度,依旧是秒速五厘米。
而不论我们之间通过千条短信,我们之间的距离也不会拉近一厘米”看到这句话有种淡淡的忧伤。
无论看什么剧我都希望结局是美好,有情人终成眷属。
可是生活中哪能事事如意。
看到最后结局两个人一笑而过,突然自己心里也释怀了。
对他们来说结果已不重要,彼此给双方创造的会回忆才是最美好的。
祝福你们。
好多壁纸……
约好一起看樱花,却在时光里渐渐行远。
真实的情况并非是这样,只是新海诚善于用细腻的情节,表现出人的内心最真实的一种成长感觉,我觉得这样的感觉也是非常不错的,只要善于把控,看到的将是最美好的。
以秒速五厘米的速度离开13年,再重逢,只有回不了的过去。阵阵悲凉。
太淡如水。
新海诚漂亮的背景那么让人心动~做成画集简直就是艺术!飘落的樱花,寂寥的街道,你离去的背影……
风景唯美到极致,人设简单丑陋和环境格格不入。镜头太琐碎,心里独白太多情节失调。好听好看木有内容。如果只是5分钟给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的MV肯定都很感人,关键是新海诚他妈的硬生生扯了1个小时。
淡淡忧伤,不过有点儿太淡了吧。:“曾经纯真的感情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逝。即便这种感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它也是的一段美丽回忆。而龟缩于以往的伤痕中,不敢接受新的幸福,只会使心越来越苍老,最后慢慢死去。”
这个调调我还是很喜欢的,但仅仅是喜欢这个调调……
画面太美了,算是日本纯爱片的典范了,可以我对于这类初恋的朦胧情感向来没感觉。★★★
老早之前看的......完全都忘了故事在讲什么的......不过新海诚东西就是这样,根本就不用看剧情是什么,看画面不用动脑子就好了.......甜腻哀伤作的一塌糊涂......反正我是相当不喜欢,不过比起后来看的他那个大高塔,这部已经算是有剧情的了........
你们彼此充盈着彼此的青春,一直存在着,然后你想就这么存在着感受着就心满意足了,可是最后你还是贪心的想一直拥有。曾经拥有的那些话大概都是狗屁吧 我想一直拥有你啊 话说 整个又缓又慢 非常细腻 但我已经过了能完美欣赏他的年纪了 哈 我老了 没那么矫情了
虽然是动画,情感的渲染却可以那么强悍.若生活在对过去的落寞感伤中,现实会把我们抛弃吧~而过去也乘着风的速度在某一个天明淡去了踪影~
还是喜欢新海诚的画风,但是剧情真的是他此类电影的硬伤啊
怎么说呢,其实就是普通中学生浪漫爱情的那些事儿,没觉得怎么打动人,男主角一副欠扁的样子
这破片子居然给了八点五分。脑补下如果翻拍成真人版电影并选文章白百合来演,你们就能认识到这片子值多少分,男主角多让人讨厌了。
够矫情,够明媚,够忧伤,要是我初中的时候看这部片子,估计又要热泪的有点盈眶了
看第一遍的时候居然好像有点看不懂。。画面很美,截图当壁纸
啥东西矫情的要死要活的,老听人说秒速五厘米了,没想到是个郭敬明类的东西,四娘不是一直在玩这种么?初中那点年纪,忧伤个蛋
可能是老了,看不了这么“青春”“文艺”“小清新”的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