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

Brother,四海兄弟,兄弟

主演:北野武,欧玛·艾普斯,真木藏人,加藤雅也,寺岛进,罗伊尔·沃特金,隆巴多·博伊尔,大杉涟,石桥凌,詹姆斯·繁田,渡哲也,塔缇娜·阿里,大竹真,奥村公延,六平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英国,美国语言:英语,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年份:2000

《大佬》剧照

大佬 剧照 NO.1大佬 剧照 NO.2大佬 剧照 NO.3大佬 剧照 NO.4大佬 剧照 NO.5大佬 剧照 NO.6大佬 剧照 NO.13大佬 剧照 NO.14大佬 剧照 NO.15大佬 剧照 NO.16大佬 剧照 NO.17大佬 剧照 NO.18大佬 剧照 NO.19大佬 剧照 NO.20

《大佬》剧情介绍

大佬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黑帮争斗上失败了的山本(北野武饰),走投无路只能去找远在美国洛杉矶的弟弟阿键(真木藏人饰)。在言语不通的陌生城市里,山本找到了弟弟,但他已经成了不务正业的毒品贩子。 必然地,他们卷入黑帮仇杀、势力争斗当中,山本凭着心狠手辣,冷静果断,再身边有忠诚的手下加藤(寺岛进饰)以及黑人丹尼(欧玛•艾普斯饰),剿灭墨西哥贩毒党,不断壮大自己的地盘,四处挑战其他帮会,还拉拢一大黑帮头领白濑(加藤雅也饰)的甘心加盟。但是黑手党已经将目标瞄准了他们,一场血雨腥风的恶斗在所难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刑事7人第一季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山河月明暗色天堂我们杀死了、最爱的你战神我的公主夺金营救阿莱蒂公主死亡之屋烈日长虹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伊卡洛斯心灵之地超市麻辣烫厨神老爹侠隐记破晓东方你好,树公主还债沙哈达僵尸100:在成为僵尸前要做的100件事美人脸骑士时刻假面骑士帝骑VS时王/帝骑馆的死亡游戏动物园先生最弱的驯养师开启的捡垃圾的旅途艾特熊和赛娜鼠2:吉波利塔之旅隐秘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假期那时的我们

《大佬》长篇影评

 1 ) 有这样的兄弟死也值了

北野武是日本个性鲜明的演员和导演,比冰还冷酷、比狼还凶残、下手极狠、不计后果,这样的人也能拍出让人忍俊不禁、充满温情的《菊次朗的夏天》。

也能拍出对敌毫不留情,对兄弟好的不能再好的情怀,《大佬》就是这样的作品,对旧主的忠心,让男主不愿偷生投靠对手,不会英语的他只身去美国找弟弟,出手大方,给小费都是一百美元,大气,他做黑社会好象也并不是为了钱财。

同《教父》不同,教父不用自己动手,一派温情脉脉,让人觉得比别的黑道人物好,至少比那些贪脏枉法的警察好多了。

北野武是亲自动手,下手就是致命,那个后面成为他兄弟的黑人,想对他碰瓷的,一照面就是碎酒瓶刺眼睛,还好命大,没瞎。

就是这样的人,会有人死心踏地的追随他,有。

加藤,那个在日本就跟他的小弟,到美国来跟他,和人谈判,为了拉拢对手,对方说你愿意为主子死吗?

他居然眼也不眨,举枪毙命。

电影没有交接北野武给了加藤多少的恩惠,如常人再大也不用死去回报。

但是从过后他对那个黑人兄弟的举动,又觉得为这样的人去死,也是一种荣耀,“士为知己者死”。

日本电影中的残酷比韩国的来的冷静,绝不咋咋呼呼、拖泥带水,能一枪(刀)致命的,不带第二下的。

这样的冷酷下,反而衬托出温情的一面,所以教父怀里有只温顺的猫,一个对猫都如此温柔,对人也差不到那里,其实大错特错。

人的两面性,对自己人无尽的爱与保护,对别人绝决的对待。

和他们讲换位思考、已所不欲,那也算是对牛谈琴了,做大佬就需要这样的双重性,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2 ) 不只是电影——山口组和日本实录黑帮片小史

文/Shawnj1985年1月26日,山口组第四代组长竹中正久在两名干部的陪同下,乘车来到其情妇所在的高级公寓。

昏暗的走廊中,四名刺客一跃而出,向毫无戒备的三人举枪乱射。

两名干部当场毙命,竹中也于次日伤重身亡。

该事件史称“1·26事件”,它将业已白热化的“山一抗争”全面推向顶点。

15年后,这一幕几乎被北野武原封不动移植到了《大佬》之中。

20世纪60年代,从战败阴影中走出的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与之相对,电影业却无可避免地滑向衰败。

为了吸引大众的关注,大映、东映等老牌公司先后对古老的剑戟片进行改良,进而创造出任侠片这一崭新类型。

任侠片虽然遍地开花,却基本沿袭单一的情节。

故事大抵讲述一个秉承古派侠义精神的博徒浪人或者帮派成员,基于人情抑或善良民众的利益而独自与作恶多端、卑鄙无耻的黑帮分子展开对抗的故事。

与以往的剑戟片有所不同,任侠片往往将背景设在三代时期(明治、昭和、大正),以太刀和手枪的抗衡来突出传统道德观和工业现代化的矛盾。

是时,学生运动方兴未艾,该类型片对传统道德的反思和追忆与青年学生乃至日本国民在喧闹时代下的彷徨焦虑暗相契合。

学生们趋之若鹜,更有名人如三岛由纪夫为其高声喝彩。

任侠片生逢其时,攫得十数年辉煌。

然而,随着学生运动的落败,以及情节上的乏善可陈,70年代后任侠片举步维艰。

为了延续前期风光,电影公司放下身段,从那些面向男性读者的周刊杂志中汲取灵感。

一时间,关于帮派间火拼、抗争的新闻纷入影人法眼,“实录黑帮片”应运而生。

它将时代背景和观众再度拉近,不少故事甚至取自当下发生的真实事件。

任侠片凭空想象的古典浪漫主义渐被抛弃,取而代之实录黑帮片则呈现出赤裸裸的血腥残酷之风。

正邪分明业已过时,对贪婪、卑鄙的真实描写似乎更得人心。

原本厌烦过度渲染黑帮血腥暴力的民众,逐渐接受这一新兴的类型,直到深作欣二的“无仁义系列”备受瞩目,甚至受到学院派的褒奖,黑帮片终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即如谈论日本黑帮片必然就会提到“无仁义系列”一样,涉及到日本黑社会也就无法回避最大的黑帮组织山口组。

山口组的兴衰和日本实录黑帮片的沉浮,或许有着颇为微妙且绝非偶然的呼应关系。

战后初期二战后,日本国内一片混乱,在经济全面崩溃的局面下黑市蓬勃发展,而三国人(日本人对旧殖民地如朝鲜、台湾民众的称呼)又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基于此,博徒(赌徒)、的屋(贩夫走卒)以及许多无业人员纷纷组织起带有近现代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与三国人展开对抗。

他们被自尊心已严重受创的国人称为“侠客”、“侠道”,这点实可谓任侠情结的延续。

“侠客”们以暴治暴的手段立竿见影,当时甚至出现警察求助黑帮对付三国人的荒诞场面。

凭借早期黑市的原始积累和政府的纵容,日本黑帮如雨后春笋般壮大起来。

进入60年代,他们通过争夺地盘、组织卖淫、赛马赛车、经营航运和艺能公司等手段不断“肥大化”,所谓侠道慢慢蜕变成无所不用其极的犯罪集团。

最典型的例子正是由田冈一雄所统领的第三代山口组。

这样一个超过1万人的庞大组织前所未闻,因此他们与其他帮派以及政府发生的冲突也必然是任侠时代所罕见的。

可以说,战后的日本黑社会为日本现代黑帮电影——尤其是实录黑帮电影——提供了最直接的素材,著名的抗争事件和抗争中一些“名场景”更被影人反复借鉴。

6080年代因势力扩张和组长继承等问题,20世纪60年代的广岛接连爆发三次黑帮的“广岛抗争”。

当地大佬打越信夫和山村辰雄为了冈组地盘和组长之位明争暗斗,战况不断扩大,双方分别拜托广岛之外的山口组和本多会助阵。

四处扩张领土的田冈一雄抓住这一良机,和同样心怀鬼胎的老对头本多会进行了一场遥控下级组织卖命拼杀的“代理战争”。

针对黑帮日渐嚣张的气焰,广岛警方采取大规模的取缔行动,上百名组织成员遭到逮捕,其中包括与打越和山村两派皆有瓜葛的美能幸三。

在狱期间,美能将自己的黑道经历及广岛抗争始末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周刊上进行了全实名化发表。

他的笔记得到了东映社长冈田茂的青睐,经作家饭干晃一和编剧笠原和夫的润色,以广岛抗争为题材的“无仁义系列”黑帮影片终于得以拍摄。

在此之前,深作欣二已执导过《日本暴力团·组长》、《杀手与太》等几部带有实录风格的黑帮电影,因此得到制作人俊藤浩滋的举荐。

当年在黑市与帮派分子多有接触,深作深谙这群边缘人物侠义和无耻的矛盾特性。

他全然摒弃任侠片正邪二元对立的浪漫设定,通过画外音、提示字幕、手提摄影、报刊摘编等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距离感和现实感。

这种虽然充斥暴力却并非歌功颂德的新式黑帮片,受到了民众的广泛欢迎,甚至剧中的原型也参与到掌故的辩论中来。

如剧中安排主角广能昌三(美能幸三)和明石组(山口组)干部结拜,美能即对此表示过异议。

山口组虽然未能在“无仁义系列”里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其现实中的精彩性却不容影人将视线移开片刻。

说起来,他们与日本艺能界的渊源颇深。

早在草创初期,组长山口春吉便在浪曲界大拓财路。

至田冈一雄时代更是力捧歌姬美空云雀,而他还引发过殴打任侠片明星鹤田浩二的事件。

此外,田冈神奇地奉行了我国伟大领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山口足兵分四路入侵神户周边县市,由西向东目标直指东京,继而成为成员超过一万的庞大组织。

“无仁义系列”成功在前,影人纷纷将镜头对准这个现代的黑帮奇迹。

以山口组扩张的事件为题材,东映先后拍出《实录外传、大阪电击作战》、《日本暴力列岛·京阪神杀手军团》、《山口组外传·九州进攻作战》等实录黑帮片,又以田冈一雄为原型拍摄了“山口组三代目系列”、“日本首领系列”等传记作品。

前一个系列改编自田冈的自传,后一系列则将视角对准山口组壮大并四处扩张的“辉煌时期”。

1964年以来,日本警方展开针对黑帮犯罪的“顶上作战”,将包括山口组在内的十个暴力团列为头号取缔对象。

“日本首领系列”不仅描写了“顶上作战”时期黑帮间的斗争,还重现了田冈和警方周旋的经典对决,更提及了联系黑帮和政界的纽带式人物儿玉誉士夫(片中为大山喜久夫,内田朝雄饰演)。

只不过,该系列未能站在足够客观的立场,通篇更像是歌功颂德的主流大片。

毕竟田冈之子田冈满担任该系列的制作人,这与20年后风光无限的崩牙驹投资拍摄《濠江风云》颇有些相似,而他们的结局也相差无两。

1978年9月公映的《日本的首领·完结篇》中,佐仓一诚(即田冈一雄)最终成为日本黑帮霸主,风头无两,但现实中山口组的日子并不好过。

就在“完结篇”上映的前两个月,内忧外患的山口组遭受了巨大的挫折。

7月11日上午,从京都东映探班回来的田冈在当地一家名为“百拉米”的俱乐部小憩,结果遭到对立帮派松田组刺客的袭击。

刺客鸣海清连开两枪,其中一发贯穿田冈头部。

经过两个多月的调养,田冈奇迹般死里逃生。

弱小却倔强的松田组因此付出7条人命的代价,鸣海清则暴尸山野,死状凄惨。

这场“大阪战争”以山口组压倒性的胜利而告终。

自古以来,话语权从来掌握在胜利者手中,在史上首次黑帮记者招待会上,山口组若头(副统领,通常为下任组长最有力的人选)山本健一宣读了一份词藻极为华丽的公告,文中痛陈松田组的罪恶,并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单方面宣布停战。

次年,田冈满担当制作人,由“日本首领系列”的导演中岛贞夫再次操刀,拍摄了名为《总长之首》的实录影片。

因《无仁义之战》声名鹊起的菅原文太饰演主角八代顺二,其原型正是鸣海清。

影片没有因山口组的背景将其恶意丑化,而是向观众呈现一个充满人情味的黑帮小人物。

这既迎合日本国民对悲剧英雄的同情心理,也算是对一腔热血却遭到背叛的鸣海清诚心诚意的凭吊。

直到进入90年代,鸣海清的故事仍不断搬上银幕。

王者的光芒下,落难英雄同样令人无法忘记。

一同被铭记的还有松田组,以小搏大的情节自此在黑帮片中反复呈现。

例如三池崇史的《鬼哭》,就更为夸张地讲述了一个三人帮派对抗上万人大组织的悲情黑帮故事。

80年代以降1981年,田冈王朝落幕。

业已成为实录黑帮片专业户的中岛贞夫拍摄了《制霸》,为这位叱咤风云的黑道帝王奉上最后的祭奠。

此时的山口组,真正进入风雨飘摇的时期。

尾随田冈一雄的脚步,下任组长最有力人选山本健一病死狱中。

围绕第四代组长的宝座,山本广和竹中正久展开激烈争夺。

在田冈的遗孀文子的主持下,竹中成功践祚。

山本广恼羞成怒,带走山口组超过一半的成员,另起炉灶成立了一和会,“山一抗争”自此拉开序幕。

开篇提到,“1·26事件”将这场骨肉之战推向高潮,在山口组残酷打击及菱形代纹的掩映之下,原本人数占优的一和会不断萎缩,一度到了只有200多人的地步。

最终,经关东另一大帮派稻川会斡旋,山本广登门谢罪,承诺解散一和会,长达四年的抗争才落下帷幕。

“山一抗争”不仅改变了山口组的内部格局,同时对实录黑帮片也产生诸多影响。

首先,它提供了更多噱头和创意。

抗争期间,曾有两个下层黑帮分子突发奇想,决定模仿神风特攻队的自杀式袭击,驾驶卡车冲击对方事务所。

这一幕分别被北野武和三池崇史用在《3-4×10月》和《荒魂》的结尾;另有一组人马伪装成快递公司送货员,在敲开对手公寓大门后举枪乱射。

这一幕原田真人在《顽强·诞生篇》开场即有所借鉴。

以上的创意尚不足为奇,竹中正久的弟弟竹中正则堪称黑社会中最出色的编剧之一。

为了从海外购买大批军火,竹中组下属的娱乐公司对外宣布将邀请迈克·杰克逊来日演出,后以违约的名义向海外支付巨额违约金,借此将军火款项转移。

只可惜警方技高一筹,竹中组的计划终告破产。

第二,提供更新的故事素材。

在“山一抗争”之后,以该事件为题材的实录影片接连推出。

中岛贞夫立志为山口组立传,于90年代初推出《激战1750天》。

村上和彦与岛津胜分别于2002年拍摄了《实录·史上最大抗争·四代目继承》和《实录·史上最大抗争·义决状2》。

抗争末期,竹中正找来几名死士,持枪向山本广的住所发起冲击,为达目的他们不惜枪伤警察。

这一事件于2005年被三池崇史的师弟辻裕之拍成OV电影,名为《武斗派极道史·竹中组·组长府邸袭击事件》。

此外,一心报仇却在抗争之后遭到不公平待遇的竹中组,则由竹中正担当监制,延请辻裕之执导了三部由作家沟口敦的同名原著改编的实录传记黑帮片《竹中正久 狂乱的狮子》。

新生代黑帮片演员小泽仁志出任主角,再现了这位短命的武斗派组长跌宕的一生。

第三,促成实录黑帮片新的分支产生。

在传统的黑帮影片中,男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女性往往沦为悲情的附庸,《仁义的墓场》的男女主角堪称这种设定的极致。

而在“山一抗争”期间,田冈文子以其柔弱的臂膀支撑起充满血光的男性世界,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不放弃。

她的表现让心怀偏见的世人颇多慨叹。

在抗争初期,身为作家的家田庄子便将目光对准这群静默在男人背后的极道女性,她的采访对象多达27人,其中尤以田冈文子为主要蓝本,最终完成名为《极道之妻》的小说。

小说在发表的次年即被五社英雄搬上银幕,截至2005年总共拍摄了15部,与任侠时代的《绯牡丹博徒》系列遥相呼应。

作为新颖的女性黑帮片,《极道之妻》受到广泛的追捧,由此也引出一批跟风之作,如拍成系列的《首领的女人》、《极妻仁侠者》、《修罗之妻》等。

“山一抗争”之后,山口组乃至整个黑社会面临巨大的变革。

由于警方的打击日益坚决,他们被迫采取谈判等方式解决争端,资金来源也慢慢转为地下或合法的实业。

一和会的一位干部曾经评价,“所谓第四代组长之争,实际就是传统暴力型和现代智能型的竞争”。

文子虽然选择武斗派的代表竹中正久,结局却是较一和会更为智能型的渡边芳则继承了山口组组长的位置。

沟口敦指出,日本黑帮的架构是对天皇体制的映射。

换句话说,日本黑帮上下级之间实际上恰为天皇和武士般绝对服从的封建父子关系,人情和义理构成极道人物最基本的行事准则。

但从第五代山口组开始,组内父子关系愈加淡薄,每月上缴的巨额纳金决定一切。

及至第六代时,更有许多头目因为承担不起纳金而被扫地出门。

因此,特别是在1991年《暴对法》施行后,一部分日本黑帮电影呈现出鲜明的商战色彩,黑帮分子不再手持长刀厮杀,而是坐在宽大的老板桌后面指点江山,运筹帷幄。

比较典型的为竹内力主演的《难波金融传·南之帝王》系列。

与黑帮的转变相似,随着大片厂体制的衰败和录影带市场的崛起,OV电影成为新兴的观影模式。

更多的小成本黑帮影片直接投放录影带市场,而这也成为诸多新晋导演的成名之地。

继先行者三池崇史、望月六郎之后,近几年辻裕之、渡边武、宮坂武志、横井健司等亦凭借黑帮片崭露头角。

在题材和情节方面,除了商战类型外,描写平成之前大小抗争的实录片继续涌现;与山口组关联的小人物,如藤田五郎(《人斩五郎》)、夜樱银次(《实录·夜樱银次》)、山之内幸夫(《恋·极道》)、天藤湘子(《极道之月》)的故事相继得到挖掘。

与此同时还出现一些带有时代色彩的改良任侠片,如竹内力主演的《仁义》和《平成残侠传》两个系列,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对当代拜金黑帮的嘲讽。

由于抗争的规模和数目减少,部分影人在炒冷饭之外还拍出《全金属暴徒》、《超极道》、《极道宇宙战争》这类的多元素混搭作品,从中不难感知影人及观众对雷同题材的审美疲劳。

当黑帮抛弃仁义转而拜金时,这群具有传奇色彩的现代武士也开始黯淡无光。

不过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尾声本文既以北野武的《大佬》开始,还是该用此片作结,以为呼应。

在《大佬》的结尾,四五辆黑色高级轿车驶到汽车旅馆门前,十数名手持冲锋枪的黑手党一字排开,将慨然赴死的山本(北野武饰)打至稀烂。

这一情节或来自于山口组内另一起影响深远的事件:话说1996年7月10日,山口组系中野会会长中野太郎在自家附近的理发馆里剃头,这时两辆高级轿车停在门口,车上下来六七个人对着屋内一通乱射,中野的保镖也拔枪还击。

一时间枪声大作,喊叫不断。

巨大的声响惊动了附近的居民,某公凭窗眺望,击掌慨叹:“牛逼啊!

拍电影呢这是?!

”有时候,现实的确比电影更精彩。

 3 ) 你好 大佬

看了北野武的《双面北野武》和《大佬》,《双面北野武》是讲他的个人经历,更像是自传,而《大佬》描绘的是野心勃勃的黑道生活,结构严谨扎实,张弛有度,雄心勃勃,遵循着一部标准电影的叙事结构,更像是一个黑社会题材的命题作文。

大佬因为忠诚不愿屈从于其他的帮派而被迫去美国跑路,然而到了美国还是不能摆脱打打杀杀的宿命,就像他们在天台掷了那个纸飞机,它飘啊飘始终要落到地上,出来混,迟早要还,我很喜欢这个隐喻,那个镜头拍的尤为漂亮,一个纸飞机在空中盘旋缓缓的自然往下飞落。

黑社会题材自然少不了义气,所谓义气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如果用嘴巴去表述,整天把义气挂在嘴边的电影让人觉得尤为做作,在表达男人情感方面北野武和香港的杜琪峰一脉相承,他们是把义气诠释的最为体贴的导演,而日本人男人之间的情意更多的是忠诚,我总觉得这和日本的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个民族的嗜血暴力和忠诚是根深蒂固的民族性,他们血液里流淌着这样的东西,与生俱来,所以日本的电影总是有一种冷峻而决绝的力量,这种精气神决定了日本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

大佬对以前老大的忠诚,加藤对大佬的忠诚,不免让人有所触动,为了大佬的势力扩张加藤毫不犹豫不惜以陪命的决绝方式来说服小东京的大佬。

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生活鲜活向我们讲述什么叫做忠诚,我觉得在日本文化中是有牺牲奉献这种精神的,所以他们才会那么强大,守规矩,团结奉献精神这些东西不管放到任何领域都能给人带来正面积极的作用,从日本的电影中你可以窥探到日本文化的精粹。

有一场戏特别好玩,日本人不太高,尤其是跟美国又高又壮的黑子在一块的时候,那种身高的差距有时候让人忍俊不禁,尤其是日本人和美国人打篮球那一场,日本人很好胜,但篮球毕竟不是他们的强项,加藤连基本的篮球规则也不懂,只是在那里很激动的大吼大叫,这个长镜头拍的特别有意思,是紧张情节后的一点调味剂,也是美国和日本的文化相碰撞的一个典型的段落,还有后来日本人教美国人下棋,一派祥和的气息。

枪是人暴力的延伸,北野武和杜琪峰一样都是用枪说话的人,不同的是杜琪峰更善于把玩枪械的一枪一弹,更注重用枪的形式,人物拔枪的动作,拿枪的姿势,站姿,开枪时的表情,中枪时的慢动作,枪火冒出的蓝烟,都被他玩的很精致,而北野武用枪则是肆无忌惮的,不拘泥形式的,枪是随时携带的必备品,像是身体的一部分,枪代替他说话,手带动胳膊用力扣动扳机的连发,凶狠而利落,并且是面对面的刀枪相见,丝毫不躲避,带着嚣张不可战胜的气焰,嘴角微微的一瞥,凶狠的目光掩盖在墨镜里边,冷峻令人不寒而栗。

北野武擅长用长镜头,长镜头给人一种凝重深沉的感觉,这些镜头又因人物情感而散发出无穷的力量,所以支撑一个好故事的元素永远是人物的情感和人物性格所致的命运。

北野武对故事有很巧妙的安排,而他与丹尼的情意更像是一种友谊,一种异国的友谊,互相尊重彼此,从片中也可以看出导演的态度,即对黑人的友好和尊重,在美国种族歧视一直是一个无法根除的现象,导演也借此片对白人进行了无情的嘲弄。

我想这也是作为导演会感到得意的一个地方。

没有情感的电影是缺少人性关怀的,最后大佬把钱全给了丹尼,独自去面对死亡,这不禁又一次让我们肃然起敬,而那个破的旧提袋道具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道具,起先是以前的兄弟给他装钱让他去跑路,最后他又给丹尼让丹尼去跑路,无形中这个破的提袋道具就承载了一种传递的作用,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对于那个纸条不免让人会心一笑,安排的巧妙,首位相接。

此时感动也再所难免。

 4 ) Brother

北野武在一九九七年在威尼斯憑《花火》摘取金獅獎後斐聲國際, 人紅自然多外籍人士觀賞以往作品, 據聞他們領教了導演表達的主角攻擊完他人的數秒木然不動, 沒有配樂音效大感過癮, 也對日本黑道文化大感好奇, 北野武在出席國際電影節期間受到很多影迷詢問切腹、切手指及各式其式酷刑, 大導演答得倦了, 於是決定與美國電影公司合作開拍《大佬》, 用電影語言解答觀眾不厭其煩的問題。

大哥成了黑幫仇殺的代罪羔羊, 他主動提議潛逃美國, 兄弟把中國人偽造的護照交給大哥, 並稱從現在起你的名字改為[山本], 山本的英文是Yamamoto, 此字有多種含義, 第一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戰艦大和號, 大和號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七日遭逢美國空軍擊沉, 深葬海底的碎片宣告了戰爭的結束, 可是象徵日本皇軍承襲的武士道精神仍然是部份老一輩日本人的精神支柱, 山本(Yamamoto)越洋過海, 力敵美國黑社會勢力, 有武士一去不復還就義的軍國主義復辟; 第二種含義是Yamamoto是外國人比較熟稔的日本人英文姓氏; 第三是電影的服裝設計是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擔任, 北野武把主角的名字名為山本可能是對揚威國際時裝界大師, 以及剪裁得體西服的一份心意。

山本初到貴境, 不通英語, 他先打賞鉅額小費給多言的計程車司機及酒店服務員, 山本背部的觀音紋身震懾了想取更多打賞的酒店服務員, 東方信奉天神祈求保佑活在刀鋒槍口的黑勢力是美國人難以理解的。

一個專門向不明白外來語遊客勒索的小混混黑人Denny說著黑人獨有的節奏感強(Rap)英語, 山本待他說完台詞後拾起地上破裂紅酒瓶刺向左眼, 朝腹部飽以老拳, 這是《花火》退役警察西佳敬在海灘石子路邊用手帕包好的數塊石子痛毆仇家手下更近身、 更直接的瞬間爆發攻擊。

白色大型豪華轎車三格自上而下的定鏡暗示以山本為首的洛杉磯海外黑幫的由盛轉衰; 同樣數個看不清的幫會兄弟在沙灘嬉戲意表男兒世界好兄弟不分膚色國籍。

縱使Denny的回憶中其急口令鎖了音, 不明白英語的山本聽到與否沒有分別, 尤其是幹著非法賣買的兄弟鍾情賭博, Denny與山本的友情經猜骰子號碼發芽, 再經大哥命令Denny不需顧及自身安全盡管開槍醞釀, 終至老少以創傷開玩笑的開花結果, 大師舊作沒有呈現這類輕鬆手法, 大多是沉重的對話表現, 最多是用打劫銀行鈔票買畫具, 以及攤分金錢予快將結婚昔日共事部下的果斷行動取代笑意掛唇, 黑社會大哥不是終日繃緊口臉的罕見柔情。

切指頭、切腹直接拍攝, 教外國觀眾飽嚐東瀛的殘酷美學; 木筷子插穿鼻孔更能展現血腥美學的極致, 首先是日本食店的外國人用木筷子夾起魚生進食, 然後是白瀨用力把木筷子戳破殺手呼吸孔道, 食具是將不經烹調的海裡魚肉放入食道, 獲得最原味的方式, 現在變成殺人工具, 進食與殘殺的關係密切, 刺穿的血花是人吃人的原始食物, 在西方電影目睹的是兇手用切肉刀行兇, 少見餐刀剖膛破腹, 由此可見日本人的嗜血本性。

山本的親弟健眼見吩咐原本可以結帳後可以關門的會計中彈身亡, 心事重重, 殺戮的廣大連不是持槍行兇的會計身受其害, 要成為黑道中人, 不是山本組織勢力威脅黑手黨的時候自薦加入卻吹噓舊日威風史慘遭從後射殺的饒舌, 而是不說廢話, 殺人是家常便飯的兇悍迅速, 他害怕, 甚至拋棄親大哥。

只有大罵接收破舊皮袋是幹什麼鬼玩意的Denny發現最初的杯子及紙條留字的真情遺言, 後悔的淚水哭號才能明白Brother一詞的真義。

 5 ) 乏味的教育片。

在日本时,他是想火拼的。

不管结果,无论代价。

但是被好兄弟劝了下来,拿钱走人,完美开局。

带着满心欢喜,来找自己在美国的弟弟,上大学的弟弟。

没成想,弟弟是个底层的贩毒喽喽。

于是在机缘巧合又带着必然如此的情节推动下,新黑帮建立。

日子倒是也过得潇洒,并且找了一个把媚俗写在脸上的女人。

其实,他对女人并不感兴趣。

无论是现在还是在过去。

对钱感兴趣吗?

也不是,他丝毫不缺钱。

对黑道家族感兴趣吗?

当白濑来了之后,他似乎也没怎么管过帮派的安排了。

那他活着的动力是什么呢?

目的是什么?

影片其实毫无交代。

但结果却非常明了,他想死。

他本应该死在日本,死在大火拼之中。

但是他的兄弟却甘愿下跪来求他,让他逃跑。

他被赋予了生,但心却早已死在日本。

他没有目的,他也从未想过活,黑帮的残酷洗礼下,他早已与现实脱轨。

在美国的生活更像是逗乐子,本来生活其实本可以如此下去。

但这一切的变故源于加藤的自杀。

加藤为什么自杀?

因为他还活在日本。

他依旧活在那个等级森严,杀人舔血的黑道里。

但在这里的现实,却是一个亚洲小个子在一群美国大汉里抢不到篮球。

他想要想在日本那样,建功立业,但他又无力出头。

他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太急了。

虽然他一来就直接与老大合作完成一票大单。

但这对他来说,其实宛如过家家般寻常。

显然,杀人比学英语简单多了。

于是,带着病态的驱动下,他在白濑面前自杀。

以死换取了白濑的投诚。

新的黑帮游戏从这一刻正式开始。

白濑就是过去的大佬,满心都是扩张,而这必定会引来新的一场屠杀。

这时大佬对这些种种事件的不干涉其实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迷茫。

因为他知道,想白濑这样人的结局是如何。

但他却不知道,除了活着像白濑一样外,还能如何生活?

现实似乎并没有给大佬太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新一场火拼开始了。

北野武将整部影片的内核都留在了最后丹尼的自述里。

大佬想要将丹尼作为新的希望,作为自己未知答案的延续。

整体来讲,是一个乏味的教育片,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一入黑帮的漩涡,就永无摆脱的那一天。

本片把大量的空镜头与较为厚重的音乐相融合,整篇看下来着实叫人乏味。

不似“鸣奏曲”那样悲壮,也不如“花火”那般浪漫。

整体下来着实无聊。

 6 ) 黑帮版老人与海

先说一个细节,最后大佬放那个黑手党头头走目的是保护那个黑人能不被继续追杀,是为了让别人以为那个黑人已经被自己杀死了,后来那个头头已经说了“你连自己人都杀,真是混蛋”。

这里面的白赖和大佬选择以卵击石与黑手党对抗,我想是因为尊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不可以被打败”,事实是丢弃尊严苟且偷生的也是难以被尊重的(拜把子兄弟被挑剔到切腹这种行为是上头默许的,上头早看他不爽了,丧家之犬罢了)。

面对黑手党的欺辱,大佬和白赖都选择了,有尊严地死去。

没什么好与不好,人各有志罢了。

 7 ) 大佬擅长干脆

电影在呈现出最终的效果前,要经过很多次的再创作,从故事创作,到导演的临场指挥、表演、布景、到摄影师给予的镜头视角、剪辑、音乐,无数个细节共同浇筑,才呈现出最终的样子。

忽略细节并不会阻碍我们观赏整部作品,然而,这部作品是带来喜悦、幽默,还是悲伤、绝望,亦或是戏谑、冷漠,除了直观的演员表演与音乐之外,每一笔细节都为我们丰富的感受付出了潜移默化的心理铺垫。

而这些丰富的表达空间,便使得每一种题材都能带来无穷的变化。

北野武自有其独特的导演风格,在影片中,他常常呈现出出人意料的剧情发展,并在故事推进过程中,也用极为冷静的视角为我们呈现出一个静默的故事。

他仿佛在向大家陈述一个问题,而问题的答案自己也不得而知,因此,他缓缓的讲啊讲,试图以局外人的样子为我们呈现了故事全貌。

影片一开始就是两个极具玩弄意味的镜头:面部肌肉抽搐的滑稽面部特写(也就是主人公、名叫山本的大哥),倾斜的环境全景。

在一般电影中,镜头的特殊视角往往是为了配合剧情发展来表达出不平衡的事态或人物复杂的情感状态,起初也曾经以此来理解这个开篇——然而,如果你看过北野武的其他影片的话,也许就不会想的过于复杂——导演正在以戏谑、玩味的视角带领我们进入这个故事。

导演对于主角设定这件事似乎一直抱着叛逆心里在叙述,不断的打破观众习惯认知里对“大哥”这种形象的刻板定位——在以往的黑帮片里,如马龙·白兰度、发哥这样,导演们往往为了刻画出一个领袖人物,要给予他一些特殊气场的辅助烘托,比如人物的穿着、姿势、出场环境、配角的态度表现,这样可以帮助观者很快建立起对角色定位的认可。

然而,本片的导演一开始就把“大哥”放置在诡异的环境里,或者可以说,导演一开始就在故意打碎我们一向的认知。

“Asshole,doesn’t even speak English”天哪,大哥一开始就被一个司机骂了。

但是因为大哥不懂英语,所以他没有什么大哥应该有的反应。

(后来大哥还给了司机一百美元的小费,他以为美元和日元市值差不多吧。

)此时随着远去的的士,出现本片的片名。

导演在叙事的时候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他并没有计划要去讲一个刺激的黑社会老大东山再起的故事,他更多的时候是在以第三视角陈述与剖析。

这是主角去投奔弟弟时候的画面。

机位在一开始就是固定的,并没有随着人物的行走而推近,也就是说,导演没有利用镜头制造出悬念感,反而,他希望我们将注意力依然放在这个大环境中的小小主角,这样大全景的构图让人物呈现出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

门内没有人。

大哥很没有气势的扶着栏杆撑着腿站着,开始思索。

由此,我们得以看到之前的故事。

主人公山本之前跟随的老大,在和另一帮派火拼的关键时期,来酒吧找乐子,在周围全是保镖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了刺杀者。

山本敏锐的发现了杀手,在杀手连山本的脸都没看到的时候就已经被击毙。

看到这里会突然觉得这个黑帮片太过冷静克制,杀手连掏出枪的机会都没有就死掉了,更别提你来我往的枪战场面。

而且,即便山本刚刚处理掉敌对帮派的杀手,白发的老大哥还是被杀掉了。

为了手下的兄弟能够生存下去,帮派的另一个领袖人物原田带领手下加入了敌对的帮派,因为山本拒绝加入,原田被新的帮派领导要求将他处理掉。

“那就杀了我吧。

”山本毫不犹豫的将手枪递给他。

(为大佬的侠义点赞)原田并没有这样做。

原田帮助山本逃去美国,找了一个乞丐,伪装成山本尸体。

“砍手、毁容、焚尸”,导演以冷静的固定机位(镜头是略微摇晃着的)和大景别来旁观这个现场,这样的距离感为我们过滤掉血腥与残暴的真实,同时能依然以局外人的视角去审视这场兄弟义气之下对待生命的麻木无情。

北野武在处理角色形象的时候,往往喜欢为人物突如其来的安排一点有趣的小点子,让人物显得更为可爱。

原田为山本逃去美国准备的银行卡密码是自己的生日,因为“他希望你别忘记他”。

冷酷坚硬的雄性关系之下,这样突如其来的小细节,瞬间四两拨千斤的为我们拨出一大团“幕后的故事”。

它让冷酷硬朗的人物在此时突然有了体温。

回忆结束,山本见到了他的弟弟。

这里也有一个有趣的镜头。

山本的弟弟向两位朋友介绍自己的哥哥的时候,导演给予了我们一个山本的第一视角——此时的山本,是否并没有做好准备去面对陌生的人和陌生的弟弟,所以他一直低着头,单方面听着弟弟给他安排。

这样的镜头,让我们切身的体会到山本的“孤立感”。

另一个镜头:

弟弟带他吃饭,从这个近于第一视角的画面中可以看出,弟弟和他的朋友挤在一侧座位,山本一个人在另一侧的座位。

当弟弟的朋友说他背着山本在美国贩毒时,弟弟阻止了那个朋友说下去,又说“反正他也听不懂英语”。

这个镜头几乎以山本视角在旁观他们三人的熟络与打趣,再一次将山本从环境中孤立起来。

弟弟在毒品交易中被人以武力威胁,山本毫不留情的揍了回去。

而后,被人单独裹挟走了。

在这里,出现本片中最为精彩的一幕。

这可能是北野武最不同于其他黑帮电影导演的地方,他对于武力的戏份及其冷静和克制,一招一式点到为止,并不追求多热闹的场面和节奏。

来美国投奔他的小弟加藤被误以为是杀手,一进门就被山本打倒在地,他不好意思的说:

“在美国,我一样跟人在火拼。

”山本和加藤在天台讲话,加藤折了一只纸飞机——黑社会混混这一层身份下的人性、情感昭然若揭,而飞机在空中短暂的盘旋之后,很快坠落到黑暗中。

这是否是对人物命运的暗示呢。

接下来,山本和加藤像老油条一样轻车驾熟的带着这帮小伙伴混社会了。

导演在影片中刻意的给予了“加藤”这个小人物过多的关注,这一场看来并没有很大意义的戏——几个人玩室内篮球的戏份,镜头完全站在加藤的身后,以加藤为中心去运镜、拍摄了这场滑稽的室内球赛。

加藤一直徘徊在赛场的边缘,叫喊着传球给他,可惜从始至终都没有人将球传给他。

在其他几个身材魁梧的伙伴前,加藤的角色显得微小而滑稽——加藤在努力融入,他学习了这里的语言,并适应着用英语和他人对话、表达,然而在这个长镜头里,他的无力袒露无疑。

加藤和山本是这里唯一自始至终都在混黑社会的人,他和山本有着一以贯之的经历和身份,他们从来都没有融入进这里,也未曾被接纳。

山本与加藤是一样的,坚硬、不妥协。

他在影片中被威胁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日本,但是为了不给兄弟惹麻烦,他去了美国。

第二次是在美国弟弟的家中,他被异帮的人持枪威胁。

他跟对面的丹尼说:“开枪。

丹尼开枪。

”丹尼开枪了,可惜没有那么好的枪法,所以杀手死了,山本也中了枪。

山本绝对料到了这样的结果,但是他坚持要丹尼开枪,这就是他坚硬、不肯曲折的性格。

面对携款卷逃的小毒贩,加藤也是唯一能够做到毫不犹豫坚守规则剁掉小毒贩手指的人,他的冷酷刚硬与山本拿摔碎的酒瓶刺向别人眼睛时候的样子如出一辙。

这样的冷酷刚硬下,是他们互相之间的完全信任与寄托。

所以,加藤以生命为代价,为他的大哥山本拉来了有力的友帮——百濑。

直到加藤把百濑递给他的枪比在自己的头上,我都以为他会用这把枪将百濑和手下瞬间击毙,这无疑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对社会混混的理解也让我们合理化这样的做法,是的,他就应该这样,多酷啊。

加藤做了更酷的事。

他就是把子弹射在了自己的头上。

临死之前,他笑着对百濑说:“大哥就拜托给你了。

” 他的虔诚是义无反顾的纯粹。

百濑的进入,引来了黑帮片中由来已久的打打杀杀,因为前面大段隐忍的叙事,使得百濑的行为显得暴戾且狂妄不羁。

与此同时,山本收到了原田(投奔敌对帮派的兄弟)的信。

他落入了同样的处境,也过着不被认同的生活。

为了自己的尊严,当着质疑他的帮派兄弟,切腹了。

这时候,两个空间的人物命运不约而同的重合。

此时山本第三次被威胁,敌对的人绑架了他的女人。

他把绑架者连同他的女人一同杀掉了。

是不是应该有所犹豫?

然而为了心爱的女人中枪?

——刻不容缓的杀掉威胁者,才是人物角色的正常思维,也是一种觉悟。

在这一点上,百濑是一样的。

“开战吧,如果要我死,那就死吧。

”他们的命运其实一开始就昭示着其结局的必然性。

然而为了可能自己也说不上的原因去生,去死。

山本临死前帮助丹尼逃脱掉了被追杀的危险。

这是山本的决定吗?

不,这是导演的决定。

请注意影片中导演给予山本和丹尼的视角:

起初,在山本还未陷入纷争时,他们使用了相似的视角和机位。

而面对麻烦的时候,丹尼的反应也像极了山本的样子——一幅漫不经心的说:诶呀,麻烦大了。

然后,在人物命运急转直下之后,两人的拍摄视角发生了变化。

山本始终坐在和大家保持距离的的地方,他同样也和观众保持着距离,因此,谁都无法得知他在想什么。

两人复仇时,同框、同样的视角、距离,同样的表情。

导演讲了一个故事,或者说他在讲一个问题,讲完之后我猜他已经找到了答案。

丹尼就是山本的另一面,在山本远离大家不知所思的时候,就看丹尼吧,丹尼就是他心里的样子。

最后山本用自杀拯救了丹尼,事实上,是导演想要拯救山本。

大佬无所畏惧,有所生,也有所死。

他们勇敢、无畏,坚守心中的道义与规则,不可逆转的一往无前,他们捧着自己的生命,像捧着教义的圣徒。

 8 ) 黑道大佬的黄昏,北野武才华横溢!

《大佬》。

9分。

北野武编剧、导演,北野武、欧玛·艾普斯主演作品。

不得不承认,北野武这个糟老头子确实才华横溢,他拍《大佬》时,已53岁。

两年后的2002年,张艺谋拍出了《英雄》,那年他52岁。

虽然张艺谋心中日籍电影人的男神是高仓健,但北野武确实具编、导、演于一身。

之所以提到《英雄》,还因为最后一个镜头,李连杰饰演的剑客无名走出秦王大殿,数以万计的弓箭射来;而北野武饰演的大佬山本走出餐厅,一排冲锋枪响起。

亚洲的动作戏,从来都是彼此影响。

北野武在《大佬》这个故事中完美的讲述了小人物的成长,更完美的融合了日本黑道在美国与意大利黑手党的火拼,它不着痕迹地让欧美演员、白人黑人和日本演员融合在了一起,毫不违和。

大佬这个人一身是戏,尤其是北野武那标志性的撅嘴唇的动作,要么是在耍小聪明玩游戏,要么就是要动真格杀人了。

这是一部无论故事,还是表演,摄影,色彩以及音乐都十分完美的电影。

 9 ) BROTHER

虽然一直喜欢寺岛进,但其实也必须承认寺岛进的戏路一直不宽,除了有些轻浮的小人物,就只能饰演这种耀武扬威的黑道分子了。

不过将自己所能诠释的角色演绎得令人信服,却也是一种功力。

寺岛进所饰演的、令我印象最深的角色,大概就非这部影片中的加藤莫属了。

实际上,这部虽然典型但并不算特别优质的北野武影片,如果少了加藤这个人物,大概立时会变为泯然无常的寻常暴力影片,因为这部影片除了加藤这个角色之外,其它剧情都与之前的北野作品太过相似。

连Roger Ebert这位北野武的大fan在评价这部影片时都不得不说:"Brother is a typical Kitano film in many ways, but not one of his best ones.",并只给出了2/4的分数。

与这部影片最为相似的《小奏鸣曲》,在结局上的震撼力远胜过这部作品,只是,那部影片中虽然有沙滩上的花火大战,却没有加藤那一枪的惊艳。

 10 ) 死亡的裙摆下,纸飞机飞进飞出

这片评分才8.4?

Fucking beach,这在我心里值9.4!

我恨北野武,这老头儿怎么这样啊,每次都是先胜后衰,然后有人欢乐有人悲,给个痛快行不行!

北野武真的很会拍城市,我分明讨厌一直在城市中拍的电影,讨厌现实主义题材,但对北野武,我就是讨厌不起来,他不为喧嚣浸染,他在城市里拍孤独,拍看似轻巧的绝望,拍死亡,拍开始与结束,在他的镜头中,你会觉得总有故事会如期而至,但又并不一定要相见,像流水,不停逝去,以它自己的节奏。

北野武是悲观的,但好像又不是,他对人性和命运的结局保持绝望,一直如此,但绝望不妨碍他追求上进,追寻爱情,追逐快乐,就像处在黑帮中的人们,“旧式古惑仔早已视死如归”但在死亡的阴影下,还有纸飞机不停飞出,在阴暗和阳光间穿梭,终究失去又怎样,我总在现下快乐着。

北野武真的太会拍男人之间的感情了,他笔下男人间的生死之交,是生命,感情的高度交融,把爱情生生比成了苍白的欲望,看不出任何伟大,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老天爷给我一个北野武式的朋友,有了这样的友情,你会明白,为何北野武镜头下的杀戮和死亡那样干脆,决绝,充满意义甚至柔情。

结尾丹尼坐在车上绝望地奔逃,上一刻,黑手党在餐馆外万弹齐发,杀死了大佬,丹尼哭着抱怨不该跟随大佬干黑帮,他成了这个团体中追随大佬直到最后,也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人,当他哭着打开大佬给的提包后,无比惊讶地看到了一沓沓钞票,那是大佬给的,为了偿还两人刚认识时大佬掷骰子骗他的十块钱,带了利息,丹尼不禁破涕为笑,向大佬表示爱和敬意。

在电影内外,北野武不仅是帮派的大佬,也是我们的大佬,我也爱着他,并向他致敬,Goodbye brother,I'll always miss you.

《大佬》短评

看起来只要心狠手辣就可以混黑道了

6分钟前
  • 人造人
  • 较差

3.5 我期望中的北野武可以拍得更好,结尾那段煽情有点刻意了。不过嘛 掷骰子以后我知道怎么赢了,哈哈哈

8分钟前
  • 你的芝士
  • 还行

北野武把日本黑帮文化移植到美国,社会背景被弱化,异乡人的身份却很有意思。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影像风格。废话少,血浆多。外表冰冷,内心炙热。够意思。

9分钟前
  • 魏靠谱kop
  • 力荐

爱叼牙签的黑人小哥和杀人(切手指、筷子插鼻孔、桌下射击)和爱打篮球的日本人真好笑

10分钟前
  • 吃点好的
  • 还行

大量的长镜头和配乐很碉堡,不过北野武你到底要将一个什么故事?

13分钟前
  • 潇湘夜雨
  • 还行

不知道怎么被评为8分以上的,故事都交待不清楚。一是山本的朋友,还在日本混的,后面到底怎么样了?二是逃走的黑人小伙,到底最后怎么了?三是把对面给黑帮老大抓了,戏谑一番,然后放了?搞笑么?四是有火拼的时候,全体没斗志,连老大都说完了,那你们去惹另外一个帮派做什么?五是厉害的两个二把手,一个自杀,一个被杀,在最后的帮派火拼中,没上场就下场了,你在逗?不明白这个电影要表达啥,兄弟情谊也没表达,社会深层次的问题也没交待,浪费时间的电影。

15分钟前
  • 苍山如海
  • 很差

北野武的个人耍酷秀。

16分钟前
  • 锈和骨
  • 较差

只能给两颗星,看过古惑仔系列,看过艋舺,看过黑社会1和2,无间道三部,韩国的新世界和黄海,教父3部。这部确实只配两颗星。前半部分的人都太生硬,后面趋于流畅,但逻辑性不强。后半部分音乐开始有感,但达不到一流水平,只能说有特色吧,但绝不是佳片。演技面瘫,武士味道浓重,为什么能那么高分?

17分钟前
  • CY
  • 较差

大佬,小弟不懂。

18分钟前
  • 不美化这个世界
  • 较差

两星半。可能是北野武黑帮片里最不喜欢的一部了吧,很多情节都有《奏鸣曲》的影子,“岛国黑帮片总把人描绘的跟智障一样”这一点在本片中体现的尤为淋漓尽致,掏枪动作都慢到不行,杜琪峰看了想打人。如果只剩暴力血腥的场面那我看昆汀就够了啊,兄弟情义以及那种闷骚文艺范又远不及《奏鸣曲》打动我。

20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昨天下楼去吃生烫牛肉粉,顺便去买了个面窝。排队时看见炸面窝的师傅手一抖,那刚刚滚入热油的面团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居然散开了,然后历经千万亿次劫难之后那散开的面团居然又聚合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方不方圆不圆凹凸不平独化于玄冥的怪面窝。我当时就极为欣赏,简直到了垂涎三尺的地步。正巧前面的顾客嘴一瘪:“这还怎么吃啊?”我在后面大叫一声“给我!”果然,一口咬下去,居然比刻意炸出来的枯面窝还要焦脆。噫,北野武怕也是那个在枯禅圈子里出油锅而不染的怪面窝。你说他叫暴力美学,那我也只好把嘴一瘪“这还怎么吃啊?”

24分钟前
  • 欢喜陀
  • 力荐

技巧上好。我終於看懂了北野武攝影美學。他使用單一固定機位,短中鏡頭剪輯切換,形成一種冷峻的視覺感受。但內容引起我生理和心理的極度反感。這是一種文化炫技。把日本文化裡最極端的基因包裝成英雄主義。無論自殘還是自殺式的襲擊,都讓我想到神風特工隊。在今天繼續宣揚這種文化讓我無法接受。

25分钟前
  • 爆青
  • 较差

这群日本黑帮啊,一言不合就开始自残。 剁手,切腹,爆头。你既然那么厉害,那么狠,请打别人好不好?你爸妈看见你这样不会心疼吗?要好好爱惜身体啊! 小孩子可千万别跟他们学啊!

28分钟前
  • 将军
  • 较差

大叔在那时极想证明自己仍是圈子的大佬,于是拼到国际上去了,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果然还是证明了自己是可以的 ps:那黑人不正是年轻的Foreman

29分钟前
  • 忘川掌灯人
  • 还行

不明白这么多人说北野武帅。我看他那个脸老是莫名奇妙的抽搐,就怀疑他脸部神经有问题。当然,天生一副凶相倒是真的。另外,所有电影都是一个特点:装酷。有时候就是装B过头哈。。。这部也是一样哈。一个到美国避难的黑社会老大,居然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如此威猛。灭墨西哥黑帮,抢毒品生意,强行和人合作做打地盘。既然如此牛逼,为何还要外逃美国,为啥不直接在日本本土,带着原来的手下,做大做强???不过,最后还是把自己作死了。。。另外,这里面都是坏蛋哈。。没啥值得同情的哈。。

34分钟前
  • 爱多一点
  • 很差

说是一坨屎应该不过分吧?

39分钟前
  • 杨多荤
  • 较差

猛龙过江的故事。可是说实话,日本雅库扎有那么牛逼吗,打老墨毒枭像打儿子,还能跟mafia掰手腕,人均魂斗罗啊?三星半

41分钟前
  • 烟水六朝
  • 还行

配乐我闻到了阿兰德龙的《独行杀手》。北野武标志性的蓝天大海,空旷的地方,帮派分子的尸体如同草芥被随意置弃。没有什么台词,这只是一部有关几个“废物”独守古老武士道精神的故事。

42分钟前
  • 户部侍郎秦高蓄
  • 推荐

日本的黑帮片往往混淆了狠和二,黑社会可以狠,但坐到大佬的有几个是很二的啊。整个影片狠是够了,但人物全都偏二,情节交代不清,人物关系含混杂乱,对比早期香港黑帮片,无论情节怎么烂,但最起码兄弟情还是刻画的有模有样,而北野武的大佬真是要啥没啥,也就是两星水平。

47分钟前
  • 雪山飞狐
  • 较差

3.5,极致凶暴又深情的北野武。落魄日本黑帮二把手避难美国后教当地各种外国人日本人怎么做黑帮。迷恋自杀文化(尤是吞枪)的北野桑又一次让自己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饮弹而亡。他所呈现与黑人小哥截然不同的脸部表情和表演方式也是最后决战餐馆的老板所说的“你们日本人在想什么永远也猜不到”的体现。真木藏人在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后演出操着一口流利英文的混血儿让人惊喜;寺岛进一如既往讨人喜欢,越来越感受到他的魅力。北野桑拍文艺爱情片居然比黑帮片好,打破我的固有认知的。

52分钟前
  • 白銀无棗棗樹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