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公众号【一只迷妹】,专注安利少女心的电影电视剧,来勾搭每当看到微博上“以前尺度这么大”“怎么过审的”时,我都觉得很悲哀,到底是严格的制度让我们越来越习惯自我阉割,还是被禁锢的思维让很多人越来越熟练使用举报?
别说当年的反腐片、涉黑片、警匪片有多敢拍,就连言情剧,也好看过现在100倍,没有完美人设,有的是会犯错、会挣扎、有缺点、有欲望的真实的人,比如《玉观音》。
《玉观音》放到现在播,女主角安心怕是要被骂死。
最初和张铁军相亲,感情不深但觉得他条件好就答应了,然后异地期间耐不住寂寞,和她以为单纯阳光的毛杰做朋友,喝醉后不小心擦枪走火,稀里糊涂怀着毛杰的孩子嫁给铁军,又因为指认毛杰贩毒遭到报复,间接害死了丈夫,遇到真爱杨瑞后,又把他卷入这场是非中,最后留下一封信不告而别,剩他一人独自等待。
三个男主的人设也绝对称不上好。
杨瑞是个吃软饭的花花公子,从小家庭条件好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然后爸爸倒了,有强势白富美看上他就顺水推舟了。
直到遇到安心,他才觉得自己想要的,是那种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哪怕一贫如洗的生活。
但这期间,他也对富裕安逸有留恋,在放弃一切和跟安心厮守之间反复挣扎,后来安心走了,他又遇上贝贝,因为贝贝的笑容和安心有些相似,他就想靠离开中国逃离失去安心的痛苦。
最后杨瑞还是忘不了安心,一个人在充满两人回忆的家里无止境等待,终于被安心炼成了绝世痴情男。
毛杰则是个毒贩,但又不是完全的反派,虽然黑化前价值观确实扭曲,但本质上还是天真单纯一根筋的,初遇安心时他会英雄救美,接头时以为安心是贩毒的还劝她女孩不要干这个,但最后又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最终错手杀死自己的儿子,整个人完全疯魔了。
当年何润东还很有少年气,把毛杰的可怜可爱之处演得很好,那种一边纯纯地谈恋爱一边又是个暴力偏执罪犯的人设不要太带感。
还有铁军,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实人”“暖男”,他是个好人,但明显不适合安心,也很大男子主义。
感情线更是会被掐冒烟。
比如毛杰对安心,都难以用简单的“相爱相杀”来形容,他的爱里混杂着许多情绪,有初恋的美好,也有得不到的执念,他无法接受自己只是安心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而他的成长环境又那么极端,没什么文化,就是一只凭本能行事的小野兽。
但安心对他,就像看到路边漂亮的小猫小狗逗着玩一会,那次一夜情,不过是她追求新鲜刺激的一次错误,还是在醉得不省人事的情况下。
后来安心去接头阴差阳错碰到毛杰,又在毛杰母子受审时出庭作证,但因为和毛杰的关系被判证词无效,毛杰母亲把所有罪名揽上身被判死刑,毛杰被释放后开始报复。
也是因为这件事安心的婆婆怀疑孙子不是铁军的,去验了DNA果然不是,铁军气愤之下抱着孩子去找安心,结果当晚就被来复仇的毛杰兄弟开枪打死了。
剧里有个情节是,安心去过毛杰家,还看过他家照片,她就是通过照片发现毛杰家的经济条件是在他上高中时突然变好的,毛杰被抓后,安心立马带着同事抄了他家,这里安心作为一个警察完全没问题,但在毛杰的角度,他当时是认认真真跟安心谈恋爱的,带她回家给她看照片都是怀着满腔爱意的,所以他疯了一样恨安心。
受审时毛杰各种为安心说话,结果看到她穿警服出现顿时傻掉的一瞬间,现在想起来还是起鸡皮疙瘩!
杨瑞和安心的爱情也超级戳,前半段少女心,后半段相濡以沫,他算是情场浪子改邪归正里最让我觉得信服的。
安心出场时穿着白色短袖,一束暖暖的光照脸上,十九岁的孙俪稚气未脱,镜头拍得有种微妙的暧昧,杨瑞眼睛都看直了,我超级能理解他的一见钟情。
开始他抱着玩玩的心态,他既没本事也没骨气,为了钱都和钟宁谈婚论嫁了,但一步一步被安心的过去吸引,从喜欢她讲故事时的无助的脆弱感,到她倾家荡产救他出狱后就死心塌地了。
安心身上有一种魔性的魅力,能让男人为了她要死要活的,甭管经历多么复杂,看起来都特别纯洁,关键是男人知道她不是处女后,还是会爱她,甚至更爱她。
安心确实有轻浮虚荣的一面,比如在必须隐姓埋名时还任性来了北京,比如她明知不可以,杨瑞追她还是半推半就了,但她在缺点之外还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她始终记得自己的职责所在,她那么爱杨瑞天天给他端洗脚水,最后还是为了缉毒事业放弃他,她心里有大爱,永远排在小情小爱前头。
这种人设可比单一的楚楚可怜的小白花带感一百倍啊!
安心能让杨瑞沦陷可以说是一物降一物,毕竟他那点感情经历放在安心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这部剧充满阴暗和矛盾,谁都不是傻白甜,但是,这不正是这个故事的魅力所在吗?
每个人都想当好人,但现实生活中就是有很多诱惑让你当不成,这样才真实,真实才好看啊,而好不好看比三观正不正重要一万倍。
现在很多人看剧,拿放大镜来找人物的缺点,哪怕是真善美女主,也能抓着她一句话说她是白莲花,更别提安心了,B站弹幕里一水的“婊”。
是的,安心应该更早地和毛杰划清界限,但一个年轻女孩在偏远小镇,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出现对她好的人是真的很容易沉溺,怀孕后她确实有侥幸心理,但不能说是她害死的铁军,如果毛杰是个普通人,那最坏的结果也就是离婚,如果安心没有参与抓捕,也不会被疯狂报复。
事实上,她在铁军死后是一直带着伤痛的,并没有真正重新开始,她一直活在煎熬中,造成安心悲剧的不是那次一夜情,而是她缉毒警察的身份,最后她把后半生都献给缉毒事业了,我觉得更是没什么不能原谅的,很多人就喜欢把感情上的缺陷放大成十恶不赦。
反过来说,如果安心是个男的,曾一时放纵误但很快省悟,没什么经验却靠一腔热血抓了毒贩,却被报复家破人亡,然后决定隐姓埋名当卧底,大家会说他仍是个小节有失但大义无亏的英雄吧,人们对女性总是比对男性更苛刻。
这也是海岩写这本书的初衷,什么是玉观音,就是说安心是到人间来历劫重生的。
先让她品尝世间一切美好,比如漂亮的脸蛋,被高干子弟看中,和极品帅哥恋爱,生一个可爱的孩子,然后把这一切撕得粉碎,可以想象这是怎样撕心裂肺的痛苦。
最后她终于悟了,原来人世间一切幸福都是幻象,芸芸众生中有多少人失去挚爱,多少母亲失去孩子,最终她涅槃重生,成了真正观音一样的存在。
小时候,经常喜欢一个人玩一种游戏。
用今天的观点来看,那是一种自导自演的角色扮演游戏。
玩法很简单,在晚上新闻联播,或者之后的电视剧时间,悄悄的从电视机前聚精会神的爸爸妈妈背后溜出去,在夜幕里找一个目标,跟踪。
那时的夜晚,没有现在这么光亮,7点之后,路人基本很少,走在宿舍区的路上耳边尽是新闻联播的回响,你会清楚的听到从每个窗口传出的声音有着时间间隔,脚下是回音的长廊,头顶是没有光污染的星空,一个神神秘秘的身影在尾随着某个路人,那就是我。
如何跟踪?
就像电影中的那样,躲在某个转角等前面的影子走到下一个路口,或者装作玩躲迷藏的孩子若即若离,当然,最普通的方式就是像个同路人一样和TA走一段,但时间不能长,要交替用各种若即若离的手段。
大部分时间,被跟踪者都是一无所知的,我那些自导自演的手段,其实都是不必要的——对被跟踪者而言。
我其实是在享受那短暂的另一种角色。
角色扮演。
安心能够做到的那种角色扮演,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
但安心明显没有享受其中,她是被动接受这样隐姓埋名的生活。
她是被迫的。
她必须隐藏自己。
我却是主动的,我不知道我在躲什么,但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强迫症似的隐藏自己,只是还一直没到隐姓埋名的那一部。
换个名字,换个身份,伪造你所有的过去,到一个完全没有人认识你的地方,每隔几年就重复一次这样的过程。
这样的人生,会是怎样的。
帅气,他也知道自己幼稚,但他能感觉到这个女孩需要他这份幼稚,他不在意两人的差别,正如我们能感觉到,他在这段感情中是依赖她的。
这个女孩是如此优秀,还愿意听他说这些那些……他想尽可能地抓住她,抓住她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不一样的地方就当是为了她,他也要做点事情。
赚很多钱,这下也会让她大吃一惊吧,她会不会对自己像对她一样好奇呢?!
其实他不缺钱,他想做点事情,告诉她:我和你一样是大人了,别老是说我不懂。
他实在是太小孩子气,缠着她问她的事情,听她口中世界的另一面。
她讲的那么平凡但就是有魔力把他拉进去。
他还不知道,这是有故事的人的经历罢了。
他还不会去细细探究这个人究竟什么身份。
暂时想不到别的了。
没想到事隔几年再看玉观音,内心仍然有些悸动,泪水潸然而下.这只是一部电视剧,却深深震撼了无数人.里面的人物,不论是主演还是一晃而过的群演,都那么活生生地存在着.没有华丽的场地,没有光鲜的服装,甚至不曾感觉他们脸上有过什么修饰,就是这样的真实,刻画出这样一部痛彻心扉的作品.喜欢摄像用真实的镜头摄下身边过往的车辆,行人,从头顶掠过的雁群.喜欢安心一开始的纯净的笑,和后来成熟的勇敢.喜欢杨瑞从一个花花公子到撑起一个家的责任感.喜欢导演将纸上的一个小说拍成能够记住岁月的经典.喜欢剧中的音乐在跌宕起伏中将整个故事契合得天衣无缝.喜欢海岩用淡淡的笔调为我们展开如此难以忘怀的故事.一个干净的爱的《玉观音》,一种痛与爱的边缘.北京的三里屯,胡同,灰蒙蒙的天,耍滑头的京片子,这是令我神往的北京.整部电视剧就像一部超长的MV,为你缓缓道来一个与爱有关的悲剧.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安心与杨瑞在最艰苦的那段日子.那个雨天,小熊得了急性胸膜炎.一贫如洗的安心和杨瑞交不出住院押金.杨瑞只好回去找他爸爸借钱.父亲因为杨瑞离开钟宁而失业,借着酒疯把杨瑞和安心还有一个来路不明的孩子骂得狗血淋头.父亲的不理解让杨瑞备受打击,冲出门外被雨浇得透.安心抱着高烧的孩子撑着雨伞去追杨瑞.杨瑞把她紧紧抱住,失声痛苦,泪水与雨水融合在了一起."杨瑞,你为我和你爸爸这样。
我心里特别难受。
要知道他是你爸爸。
生你养你20年了。
可我,我和小熊。
我们什么都不是。
我早说过,我是一只狐狸精,无论哪个男人要了我.都要倒霉的!
""我就是要你,我也要这孩子。
我不会倒霉,我们都不会倒霉的,我们一定会好。
一定会比他们都好的!
"这一幕是用心在演绎,也需要用心去体会.最终的安心还是走了,她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孩子,她不能再和杨瑞在一起.她投身于挚爱的缉毒工作,她爱这样一种有集体有组织的生活.她的离开让杨瑞始终陷入一种思念的回忆里.他曾经试图逃避,可终究他还是踏上了寻找她的旅程."杨瑞,你别在傻等了。
也不要在去找安心的父母。
你找不到的。
她现在是另外一个人,一个你不认识的人。
""我相信,你和你的组织。
早晚有一天会让她退役的。
只要她不死,早晚哟一天,会让她享受她应当享受的普通人的生活。
所以,我会一直等她!
"结局有些悲情也带点惨烈.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或者一个不完美的结果才能久久地陷入"玉观音"情结.生活里的真实让人渴望一个虚幻的梦.“每次睡觉前我都要打开卧室和客厅之间的那道门,因为我害怕听不见晚上响起的敲门声。
”故事里的杨瑞还在等安心回来,那么你呢.你在等待什么呢.
“安心是云南边陲小镇南德的一名缉毒女警,待要与相恋多年的、在外地做记者的男友张铁军结婚时,她遇见帅气阳光的毛杰,与之迅速坠入爱河……安心回归理智与毛杰分手,但她已怀上毛杰的骨肉。
不久安心与铁军结婚。
某次执行任务时,安心和队友一举歼灭了以毛杰父母为首的贩毒集团。
毛杰得知安心的缉毒女警身份,对她展开疯狂的报复,铁军惨死他手。
出于对安心的爱护,老队长潘队为她伪造了身份,安心来到北京,结识杨瑞。
杨瑞原是花花公子,因拒绝一个女孩被对方陷害面临牢狱之灾,幸得安心四处奔走,他才将劫难逃过。
自此他心底认定安心是一辈子的女人,开始展开对她的追求,但安心因为毛杰一事一直躲躲闪闪,其后的故事亦证明毛杰始终如阴魂般不离安心半步。
”海岩貌似很谙熟于雕琢普通人的人性需求,把完美的不食人间烟火——却又触犯了爱的禁忌的安心呈现在一幕幕一场场的演出中,她始终在颤抖,维护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却又缺乏特立独行高标逸致的真实自我。
安心其实是个自私的人,在她和毒贩毛杰安通款曲之时她仅将此“艳遇”当做一时的放纵,欺骗并伤害了毛杰强烈焦灼的情感,继续选择做维护伦理的传统小妇人,在缉毒任务中毛杰的父母被判处了死刑。
当她得知毛杰被无罪释放的时候,心有余悸的她内心全是惶恐而非释然;她在毛杰哥哥毛放杀死她的丈夫张铁军的时候,她对于毛杰的仅有的爱意全部沦为憎恨。
于毛杰而言,人性的摧枯拉朽、颠而狂之本身与绝对正义的道德面孔是相互龃龉的。
安心也在成长的路途中自我省察,于是劝杨瑞不要去上告因嫉妒诬陷他的钟宁、钟国庆——一个强大的企业机器,人类道德良心史上的强权形象。
这里似乎暗示着一个信息:和新加坡电视剧《塞外奇侠》的杨云聪反省自己为了“正确的反清立场”杀死情人父亲纳兰秀吉相仿,安心寻求救赎的同时也开始掂量起了人性,关于自己是否应该把毛杰的父母送上绞刑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海岩的功利以及怯懦的倾向,他可以让安心杀死毛杰的父母,但却不敢以笔墨对抗更为强大的商界老狐狸。
海岩在刻画杨瑞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似乎可以冠之以“至情至性”的评价,并且也在故事的前半部分着力刻画其花花公子留恋软玉在怀的风流秉性,杨瑞的确也是为了爱情倾尽了所有,但是海岩对于笔下的男性的缺点是宽容的,在对男性的刻画中海岩维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但他的功力不足以刻画一个完整、丰富、自由的女性形象,甚至让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趋于单薄。
这部剧也体现了很多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失败和不足,体现出任由真如本性宣泄流淌和理智求存之间的矛盾设计。
总的来说我认为海岩总体上还是趋向于欣赏“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传统女性构建,而非划时代意义的人性化新女性,诸如曹禺的蘩漪等。
毛杰就是中国的希斯克厉夫,人当然要服从一些理智的必然律,接受更高意义上必然律的惩罚,但是人的理智倘若始终战胜情感,就不是个人主义文化的知觉者了。
为了普世真理牺牲掉爱的至高无上和纯粹剔透,中国文化的庸常伦理正是在践行摧毁一个人内心一意孤行、义无反顾的勇气。
所以中国难有像日本的《雾之旗》《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这样的作品。
早期印象:初中时期听说的这部电视剧,口碑不错,印象中属于实力派。
电视剧的进入:实在是冗长而且混乱。
从开头设定的时间点来说,似乎是整个剧的大部分都属于回忆部分,而回忆中的人物又有时候处于二阶回忆状态,没有明显的分片提示,实在是有点乱。
人物安心——一个没有自我的女主:这个角色自打出场之后,越看越讨厌。
前几集她给人的印象是特别没见过世面,一套老旧思想。
但看到后面回忆部分就会发现,安心明明是个思想比较自由开放的人。
这种矛盾让人觉得这个女的太假了。
大约第十集的时候,我就看不下去了。
安心这个人太可疑,一方面她一再地对拮据地生活假装乐观(太明显的不快乐却强颜欢笑),另一方面她轻易就在已经订婚的时候出轨(以孤身一人的寂寞为由,之后用自己的自责和愧疚转移注意力,却从不谈跟张铁军敞开心扉),以及她脱口而出的一些欺骗别人的话(对毛杰对杨瑞都声称自己是教师,还编出……而当她说出真实身份的时候,仅仅她自己感到轻松,完全无视别人感到被欺骗),让我感觉她是个缺乏自尊心的女孩。
还有一点让我汗颜的是,这个女孩对爱情的认识太过肤浅,态度太过冷漠。
按道理说,当时的青年男女在一起都是很慎重的,而同学时期在一起的couple毕业后分配的地方不同,一个人放弃工作而伴随另一个人是很正常的“为感情付出”。
而她执意去偏远地区工作说明她不愿意付出。
从头到尾,我几乎没有看到她为她与张铁军的感情有何付出。
只知道她很卖力地照顾病危的老张,然后被张铁军和他妈看中了,挑选为未来儿媳的人选。
我不知道她为他们的感情做了什么。
我想也正是她没有为感情付出过什么,所以她轻易地出轨。
而她对待第二段感情的态度更是肤浅和冷漠超过常人。
两个年轻人在一起玩,一直到发生关系,她不承认自己爱毛杰(但居然可以和他发生关系),毛杰的感情热烈而冲动,他信誓旦旦地说为了让安心幸福他愿意去贩毒。
毛杰是愿意付出的,而安心压根儿没把这当回事。
她心里只想着,只要保存住张铁军对她的宠,她就能幸福,至于毛杰怎么样她压根没当成和自己有关的事情。
在第二段感情里她同样没有任何付出。
在对待杨瑞的时候,尤其让我感到厌恶。
她的消极冷对,本来已经让杨瑞心灰意冷。
一次偶然性的事件导致杨瑞帮了她一个大忙,由此她请他吃饭。
而后情急之下打伤了他,又去他家照顾他。
然后这个女人对杨瑞的态度就开始暧昧不明。
她让杨瑞见识了她的跆拳道、会开车、会持家、会照顾人等“十八般武艺”之后,无疑开始在情感上变得积极起来。
各位看官,在这个时候,您还能将她和之前那个单纯的、弱不经风的小女孩联系起来吗?
既然她是如此的强悍,她为何要表现出那样的一副单纯土气的样子呢?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意识到悲剧要在杨瑞身上发生了。
他将严重地偏离他原本的轨道,被安心一步一步地套牢。
后话就不说了,当我看到杨瑞迷茫着听钟国庆的摆布跟钟宁定了婚期,尔后安心主动给他名片,欢迎他去找她的时候,——安心绝不是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只希望平平淡淡地过日子。
她从未放弃自己的欲望。
好在这一次,她认真地对待了一回,在杨瑞入狱的时候,她不惜一切地求她父母救他。
单从对爱情的态度上来说,我第一次对她有了一点认同。
结果她还是不负责任地走了。
看完整部电视剧,我觉得安心这个人只能这么形容:隐藏在其他幌子之下的令人发指的自私。
也可以这么说,这个角色的存在,并没有其内在的生命,她的存在形式是依靠他人的需要而出现。
(张校长病危需要照顾,张铁军需要漂亮贤惠的女朋友,南德禁毒需要力量,毛杰受伤需要陪同,诱捕行动需要女主角,公安干警需要向组织汇报……一直到杨瑞泡妞需要“纯”)这个角色努力地解读和适应着一切的需要,而无暇去解读和认识她自己的需要,从而更不知道自己要为自己做什么,比如为感情付出,做她自己想做的事。
在通常情况下,她不了解自己也不关注自己,一副无私无害的面孔。
而在紧急的情况下,她就只有自己而无暇别人了。
在安心这个人的人格设置中,自我与他者几乎是对立而存在的。
这就是她人格最大的不完整之处。
总起来说,这部剧对主角这个女性角色的塑造让我相当不满意。
她生命处处都是符号和制度,仅有的生机(和毛杰)被她自己无情扼杀。
张铁军、毛杰、杨瑞——三个标准好男人:张铁军是一个有才华的记者,爱上了安心的美丽和贤惠。
除去有点点爱吃醋,对美貌的妻子不放心,认为安心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对安心的事业心能包容。
张铁军这个角色的描写力度非常轻,他几乎是非常普通的好男人,家庭出身好,事业能力强,懂人情往来,爱妻子,顾家,负责任。
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男人。
毛杰是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他率性,重情、为爱不惜一切。
他唯一的缺点是性格偏执,几近变态。
——他有强烈的爱和恨。
杨瑞,在感情经历中成长和摸索的男人。
他外表很滑,内心却很真。
从认识安心起,他从一般的泡妞逐渐演变为不断地为爱付出真心,他放弃了自己已经稳操在手的事业和婚姻,并与钟氏兄妹结仇,险受牢狱之灾。
这三个男人,在对待爱情上,要么就是非常的宽容,宁可自己吃苦也要顺着妻子,要么就是肯付出,牺牲一切也要给心爱的人幸福。
全是好男人啊。
至此,海岩这部剧,三个性格迥异的男人,没头没脑地爱着一个没有自我的女人,却已经成为了一部男人的赞美诗。
在实验室的冷气与宿舍电风扇搅拌的汗臭味里,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03年版《玉观音》和海岩的有限的小说。
我依然还记得很多年前坐在看这部电视剧时自己的朦胧与青涩,这么多年过去了,仿佛又一头撞见了当年的自己。
只是当时的班花终于结婚了;隔壁班的校花也幸福地改嫁了;当年一身学生妹打扮的孙俪也开始挺个大肚子考虑是不是要破坏国家政策生二胎了。
当然今天不是怀春,也并不是感慨什么美好的童年的时光不再;确切的说,最初的动机是带着恶毒的愤世嫉俗的心态来看笑话的。
但是当我还远没有看完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我爱上了这个故事。
在8年后的今天,以挑剔的眼光来看,这仍不失为一部精雕细琢的影视剧,即使以今时今日的技术水平和审美理念翻拍,达到的效果也就仅此而已。
无论是剧中与跌宕起伏的故事配合得天衣无缝的音乐;还是没有语法错误而且并不矫情的京腔;或者是 男女主角不算惊艳但干净的面容;亦或者是混杂着青春萌动、伦理、爱与恨、情与仇但却略显混乱的主题。
玉观音是婉转的流动着的乐章。
的在我有限的阅读体验中,能将小说与音乐如此完美契合的大概只有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如果说《挪威的森林》是摇滚乐,那么《玉观音》就是交响曲。
当然区别也是巨大的:村上将42首歌曲融入到小说的故事当中,充当故事流动的幕景;而《玉观音》电视剧中的48首曲子全部是由叶小纲根据小说创作的,《玉观音》简直就是叶小纲本人的长篇MV,由此可见电视剧摄制者的精雕细琢。
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小说为原型摄制的电视剧却要比小说本身胜出许多。
玉观音是海岩的对抗中年危机的叛逃。
曾经跟一个朋友在谈论小说和电影的层次问题时得出一个结论:写小说有三重境界,一是为了人民币而写,比如余秋雨和郭敬明,拿着赚来个金百万去追金喜善或者投资房地产;第二是为了自己而写,人到中年,驴血与激素不再激荡,皮肉日渐松弛,再也不能迎风尿三米远。
可是心中的腻歪还在,睡村姑、搞邪教都不能浇灭小火苗,只能用文字的干柴烧出生命的荒原;第三重则是为了真相而写:完全背对观众,探求意义的真相。
玉观音是一本只有真相却没有教义的小说,可是我们从小就习惯了清教徒般的教育,怎能忍受一部不仅不宣扬正义、理想、忠贞而且还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的小说呢?
或许正因为此,导演在电视剧中不得不画蛇添足般地加入了“献给无名英雄”之类的主题元素。
在我看来,玉观音是海岩步入中年之后,对青春、爱情、伦理以及崇高的一次“叛逃”。
他以自己的生活为武器,刺入多年前植入他脑海中的教条。
海岩让整个故事流动得异常安静,甚至带着冷血的残酷。
可正是这种置身事外的冷血与残酷,将一个普通人能触摸到的看似普通但却细微的悲苦与茫然小心翼翼的抽丝剥茧,然后将细密的线团轻轻的堆放在你面前,而对抗宿命的无奈就会如同墨渍在宣纸上丝丝缓缓蔓延。
他仿佛拿着一个长镜头,对准宿命般的悲剧,但却毫不夸张与矫饰。
伤心之处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与悲剧必然的宿命。
那一刻,我以为《一 一》里面的中年男人灵魂附体,他说“我以为如果再活一遍,会有什么不同,结果发现,即使再活一遍,也并无不同”。
并没有疾风骤雨,却像一滴滴水珠打在长满青苔的青石板上,淅淅沥沥四十年。
当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首先,以小说家的尺度来量度,海岩的对文字的美感毫不雕琢,甚至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
不过如果纯粹以剧本的角度老看,人物对话确实丰满而不矫情。
其次,电视剧的改编淡化了毛杰的人物形象,将毛杰硬生生刻画成了现代版的咆哮体;对于安心与毛杰复杂而微妙的感情处理得简单而粗暴。
尽管如此,《玉观音》仍然是我最喜欢(没有之一)的国产电视剧。
记得还是大一的时候零零碎碎的看了玉观音,对安心就情不自禁.这也许和杨瑞的处女情结类似.的确每个男人都会有最原始的冲动.慢慢的看到中间了,感觉杨瑞也像个男人了,也不在吃软饭了,腰板挺直了,开始和安心好好的生活.海岩就是那么的神奇和梦幻,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你设一下套,杨瑞住监狱了,过程我就不说了,但是我要说是安心做了什么呢?用家里所有的钱,包括她父母的,把杨瑞救出来,因为她明白这男人值得她去爱,这个男人也会给予爱最真挚的爱.爱就是这么简单.等杨瑞出来了,感觉应该是很快乐,不知道海岩为什么要设计去云南结婚,悲剧总是这样发生的.这会想到了毛杰,一个曾经深爱安心的人,一个酷酷的样子的帅哥,他是真的爱安心,那种发自内心的爱,虽然不真诚,虽然彼此利用了对方,但是我相信安心是爱毛杰的,因为这是她生命中的第一男人.铁军,我感觉和安心倒向一种依靠,安心累了,可以依偎在这个老男人身边,只是喘口气,歇会.而他呢,对爱的偏见,尽然如此之深,也许这是小男人.杨瑞,最后在安心身边的男人,爱安心的现在,也爱安心的过去,一路走来,对安心那片痴心,令人赞叹,也许男人只有真正成熟之后,才会去努力的真爱一个女人.安心身边的三个男人,就杨瑞活了下来,活的那么体面,但并不严顺.安心的玉观音,最后留给了杨瑞,那是什么?希望,还是?还记得安心的那封信吗?我不能在失去我的男人,我的孩子之后还能和你在一起,我不能,杨瑞,我是爱你的,我的心在颤.听听音乐吧,陈晓东的比我幸福.也许这个才是海岩真要给我们留在我们心底的东西.不过还想谈一下钟宁,一个爱杨瑞爱疯了的女人,报复,狠毒.爱一个人真的要发狂吗?值得探讨.最后让我响起这个令我一生难忘的曲调.比我幸福.望着广场的时钟你还在我的怀里躲风不习惯言不由衷沉默如何能让你都懂此刻与你相拥也算有始有终祝福有许多种心痛却尽在不言中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枉费我狼狈退出再痛也不说苦爱不用抱歉来弭补至少我能成全你的追逐请记得你要比我幸福才值得我对自己残酷我默默的倒数最后再把你看清楚看你眼里的我好馍糊慢慢被放逐望着广场的时钟你还在我的怀里躲风不习惯言不由衷沉默如何能让你都懂此刻与你相拥也算有始有终祝福有许多种心痛却尽在不言中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枉费我狼狈退出再痛也不说苦爱不用抱歉来弭补至少我能成全你的追逐请记得你要比我幸福才值得我对自己残酷我默默的倒数最后再把你看清楚看你眼里的我好馍糊慢慢被放逐放心去追逐你的幸福别管我愿不愿孤不孤独都别在乎!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枉费我狼狈退出再痛也不说苦爱不用抱歉来弭补至少我能成全你的追逐请记得你要比我幸福才值得我对自己残酷我默默的倒数最后再把你看清楚看你眼里的我好馍糊慢慢被放逐放心去追逐你的幸福别管我愿不愿孤不孤独都别在乎!曾经有个女孩送我玉观音,让我带满三年,我却没有坚持,因为我知道那个玉观音象征着离别,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对那个女生说:我爱你,此时此刻,我还是爱你的.不过也许将来我再也不会再爱你了.因为我已经明白了玉观音.
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喜欢的一部剧有很多原因 那年的孙俪纯真并且年轻着我喜欢静静的听故事——在我的老家青绵 有一条长长的铁索桥 我就是从那走出来的青绵的山永远是绿的 水永远清得见底 当杨瑞在温哥华恍惚回忆起熟悉的景致 我就知道这是个好故事云南美景如画 就在那么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孕育出了女主角安心安心这个女孩我十分喜欢 甚至想珍藏这种回忆孙俪真的就是安心 她面部优美清雅的轮廓 像极了玉观音也正是因为如此 我看到了她人神合一的抒怀她并不是没做错过事 但还是宁可宽恕她我喜欢海岩的小说 并不是他有多真实 有多高明只是因为生活 背景中有云南 有乌镇 也有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大隐隐于市 每个城市有独特的天然屏障安心说过喜欢北京 因为没人可以找到她 她可以过那种想要的生活如此周遭 男女主角得以相见 更像是个梦 却不是幼稚的童话海岩的东西排成电视剧很好看 也大概是因为贴近生活而又不是生活安心来自青绵 水一样的轻柔淡泊钟宁来自北京 火一样的猛烈赤红贝贝来自温哥华 光一样的明媚真实三个女性角色都很有特点 其实一开始的杨瑞跟钟宁有火花 跟贝贝最适合在一起 安心只是像初恋一样勾起他的追逐 ,安心和杨瑞并不合适。
但是渐渐的杨瑞变得成熟懂得聆听,安心谜一样的身世也浮出水面这时他俩才真正的相濡以沫 惺惺相惜 因为在安心水一样的外表下有着坚强的内在 极具包容和温存不会有男人会拒绝这样的女孩 她的完美让她拥有并不完美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上天的历练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我理解杨瑞 如果有一天我们都老了 也愿意彼此过一段真正的生活这种感情算不上刻骨 但足以品味一生了 成长真的是可以互相带动的 两个人 三个人 故事就会延绵不绝
2004年《玉观音》上映,孙俪无疑当年最红的新星。
还记得她与何润东上光线传媒的访谈,何润东说,我妈妈看她的表演不相信她是第一次拍戏……她才19岁,那么小,我想她把初吻都给了我了……以后你要多提携我啊……孙俪一袭黑裙,只是安静地笑,并不多讲话。
一动一静的两个人搭配甚好。
何润东毕竟是老江湖,上节目插科打诨又会制造话题,贫是贫了点,有些话着实说到了点上,那就是第一次演戏的孙俪会给大家一个惊喜。
虽然那时还没看过这部戏,和眼缘的孙俪给我留下的印象甚好,又听说跟安心一样当过兵,又同样立过二等功,对这部戏对孙俪都很期待。
后来电视剧上了以后,我着迷地跟,剧情吸引人,演员表现也恰如其分。
然而海岩并不怎么买账,他只说孙俪是本色出演,可是观众都很买账,安心一掉泪,观众都揪心地疼。
而且,我特别喜欢给安心配音的那个声音,那么温柔那么好听,孙俪自己的声音总是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
除了孙俪,佟大为也是当年的重大发现,表演张弛有度,片子上映前很多人对他持怀疑态度,觉得他没有书里的杨瑞帅,可是上映后大家发现,原来没有比他更适合这个角色的人。
至于演钟宁的海清,我当时就觉得她很有潜力。
一般在海岩片里演彪悍女二号的都能红,像是《永不瞑目》里的袁立,《深牢大狱》里的王珞丹,首先这种生动的角色选角一般都会比较慎重,演技不会太差,再加上性格讨好,红就比较容易。
后来再看孙俪的其他片子,《一米阳光》《幸福像花儿一样》《新上海滩》《甜蜜蜜》《画皮》,才发现当年的安心的确演得“收”,后来的这几部都明显得打上了“孙俪制造”的标签,尤其是和邓超谈恋爱之后的几部更是明显。
上海滩最悲剧,生生被陈数衬托成了丫鬟气质。
有些角色,真的不是靠率真来讨巧的。
我从来都不觉得好演员是各类的角色都可以把握很好,但一定是要寻找到某几类和演员本身的性格经历有相似点的角色,并可以将相似点发挥到最大程度。
所以,我现在只怀念当年清水出芙蓉的玉观音,那个温柔、善良、质朴,勇敢,会犯错误的小姑娘,安心。
ps:听说江苏台重拍了《玉观音》,杨瑞要送花变魔术玩浪漫,安心要很纯很天真,最后再加上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果真如此的话,那些让我刻骨铭心郁郁成疾的过往呢。。。
你要置于何处?
剧情狗血,女不美男不帅就是我的印象。
女主的性格让人拙计。佟大为好看吗????
那时候我喜欢佟大为
是孙俪演技最好的一部戏。。佟大为为什么能演杨瑞始终令我困惑。。不过海岩的剧本从来都是不缺戏的~
看过一点,不是太喜欢。
SARS的日子
虐得目不忍视
看完就记得海清了。
海岩的都市情感剧,在角色感情刻画方面是很细腻的,而一些貌似冗长,不断堆叠的对白和镜头的加入,让电视剧的真实感增加不少,有比较强的代入感。还有很多特别的意象,比如离别的车站、冰冷的铁轨、逼仄的巷口、繁华的街道……这种种再加上带有自我毁灭的悲剧爱情,让我看后很难忘。
以前的剧真的硬核!
不喜欢
孙俪当时还不会演戏。
出轨还能被说清纯 也是没见过
节奏很好,比较虐心。
很喜欢的电视剧 百看不厌
拍的不咋地。不喜欢何润东。
安心太完美
完美诠释了悲剧的定义: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剧情狗血、三观不正、人渣集合,但是,浪漫、唯美、清纯,孙俪饰演的安心像有魔力般令人着迷
够狗血够带感,这剧情复杂还有紧凑带感的程度比得上甄嬛了,叙述方式也不错,感觉以后都没有这样的剧了。。。这倒退的。。。而且剧情还虐心,毛杰杀死自己儿子的剧情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