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Khmer Rouge government arrested, tortured and eventually executed anyone suspected of belonging to several categories of supposed "enemies":Anyone with connections to the former government or with foreign governments.Professionals and intellectuals in practice this included almost everyone with an education, people who understood a foreign language and even people who required glasses. Ironically and hypocritically, Pol Pot (led the Khmer Rouge from 1963 until 1997) himself was a university-educated man (albeit a drop-out) with a taste for French literature and was also a fluent French speaker. Many artists, including musicians, writers and film makers were executed. Some like Ros Sereysothea, Pan Ron and Sinn Sisamouth gained posthumous fame for their talents and are still popular with Khmers today.Ethic Vietnamese, ethnic Chinese, ethnic Thai and other minorities in Eastern Highland, Cambodian Christians (most of whom were Catholic, and the Catholic Church in general), Muslims and the Buddhist monks."Economic saboteurs:" many of the former urban dwellers (who had not starved to death in the first place) were deemed to be guilty by virtue of their lack of agricultural ability.......
安吉丽娜·朱莉通过Netflix宣布,她将执导该公司出品的全新电影作品《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影片聚焦红色高棉政权时期的柬埔寨,其养子马多克斯将出演。
影片改编自柬埔寨裔美国女性作家Loung Ung的回忆录《First They Killed My Father: A Daugher of Cambodia Remembers》,讲述了她在柬埔寨红色高棉统治时期的悲惨求生经历。
Loung Ung出生于1970年的柬埔寨,5年后,红色高棉(即柬埔寨民主党)成为执政党,建立民主柬埔寨政权,并于随后在柬埔寨展开了近四年的管制时期。
在此期间,约有两百万柬埔寨人因为政治迫害、饥荒、劳役、疾病等原因非正常死亡。
在这场劫难中Loung Ung的家庭破碎,成为孤儿的她被训练为童子军,而她的兄弟姐妹则被送去劳改营。
历史永远是残酷的。
看完这部片子,我们能否拍得出我们藏在历史中的那段记忆呢。
第一次的泪点是父亲要去修桥了。
母亲崩溃的哭泣,孩子似乎也似懂非懂的看着父亲哭泣。
那一段,拍得极好。
阳光光芒中的父亲,依旧微笑着,在七彩斑斓的光圈中,似乎是那么美好。
但那就是对于父亲最后的记忆了。
消失在一片森林中的父亲不会再回来的父亲。
他们是幸运的。
他们活下来了。
几个兄弟姐妹最后也都团聚在了一起。
最小留在妈妈身边的妹妹,结局是如何大家都知道了。
曾经去到金边,一个人冒着危险,坐当地人的摩托车,穿过一片又一片的荒野,来到了这个屠杀场。
一进去就感到煞气极重。
硕大的地方,一片死寂。
没有人在里面嬉戏,是沉默。
对历史的沉默,对人性罪恶的沉默,对逝去者哀悼的沉默。
什么叫被鲜血染红的土地,那就是。
地上至今还有遗留的衣物、骨头、牙齿。
血与肉都融进这片大地中了。
电影可能没有演出那一段记忆残忍的地方。
因为太血腥太反人类了。
一座塔里堆满的是头盖骨。
说不定踩的那片土地下面还埋有尸体。
我不相信什么共同理想。
人性的美好之处就是不一样,但是却包容彼此。
那才是世界大同。
说教、潜移默化、洗脑、强迫,背后都是利益。
我看的应该是删减版的。
现实中的红色高棉集中营残忍百倍。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们会把生下来的婴儿在一颗大树下,抓着婴儿的腿把他们的头撞击大树,活活把婴儿摔死。
大树上仿佛依稀还有婴儿的血迹。
残忍的历史被写下,不是为了仇恨,也不是为了清算,是为了反省与进步。
当我们看到这些残忍的历史,会感到恐惧,感到愤怒,从而发自内心的去避免再次发生悲剧。
掩耳盗铃也只有捂住耳朵的那个人最后的结局最惨痛吧。
之所以看这部影片,无疑是冲着女神茱莉去的。
给我惊喜的是,本片讲述故事的角度是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大量的pov也给我的剧本创作给予了一定灵感。
但剧情方面,由于之前看过另一部电影《钢琴师》,讲述的也是一家人因为二战分离,最终只有男主存活的故事。
所以看此片时,我就知道故事发展一定是根据一个个家庭成员离开讲述的。
但本片最后还是给了个Happy ending,其实悲剧会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或许因为茱莉太感性吧。
本片最令我深刻的是良最后经过地雷的那一段,她想起了自己学习埋地雷的经历,那时的她根本不知道这的危害有多大,直至亲眼看到人被炸飞,才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俯拍的画面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良小心翼翼地沿着别人走过的路行进,还有人盲目地冲进,然后在良旁边被炸飞。
本片剧情上如果能再紧凑一些,缩减至一个半小时甚至更短会比较好。
至于艺术性,可能茱莉作为导演还是不够的,线索也比较单一(归因于女孩的第一视角)。
安吉丽娜朱莉是天赋型的导演,《他们先杀了我的父亲》是一部高于历史的艺术影片,虽然里面用了一些隐晦寓意的镜头,但是不影响整个片子的高质量。
全片以柬埔寨小女孩的角度叙述,镜头准确传达出有那么点懵懂和又有那么点清楚的小孩视角。
父母被杀害的镜头安排在小女孩的梦境中,有点噩梦的感觉所以增加了恐怖感,说起恐怖感我觉得这是形容赤柬统治时期的最准确的词,以及当时人民突然对社会形态转变及动荡的无力和不知如何捱过的漫长绝望感,安吉丽娜朱莉把这两种感觉很清晰地拍出来了,并且一点都不哗众取宠,都是扎根于小女孩当时的视角与感受。
豆瓣评分只有7.5,我给8分。
小女孩在爸爸被带走(枪决)以及与妈妈永别时,都没哭,但是却在感觉姐姐也死了的那一刹那哭了,我想那一刻她脑海里想的一定是“从此,我在世界上真的只是孤身一人了”。
剧情(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rst_They_Killed_My_Father_(film)#Plot)1975年4月,美国撤出越南。
主角的父亲是朗诺手下的军官,红色高棉军队进入金边,强迫居民离开城市,一家人进入劳改营强制劳作,实行无阶级的纯粹共产主义。
父亲被发现后,为了保全家人,大家分别去其他营地。
主角被招募加入童子军。
越南军队袭击营地后主角进入越军管理的难民营。
次日营地遭到红色高棉的袭击,由越军保护。
逃进丛林时,数个同伴被自己之前埋的诡雷击杀。
主角与家人在红十字会管理的另一个难民营中团聚。
观后感极端的共产主义 残酷的政权斗争 惨归惨但是观众不能感同身受 百姓只要有吃有住就行 至于谁统治其实无所谓。
电影本身故事讲的一般。
柬埔寨简略近代史法国殖民-西哈努克领导独立-朗诺政变夺权-红色高棉恐怖统治-联合政府对抗越南傀儡政权-国际调解冷战越南柬埔寨相关历史节点1946.03.05丘吉尔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1947.03.12杜鲁门主义标志了冷战正式开始1953.11.09柬埔寨在西哈努克的领导下脱离法国而独立1955.11.01越南战争开始1958 中苏交恶 见《中苏外交档案解密》1959.01.01卡斯特罗与格瓦拉领导古巴革命胜利 建立社会主义古巴1961.01.20肯尼迪上台1961.05.14肯尼迪派军进入越南1961.08.13柏林墙始建1962.10 古巴导弹危机/中印战争1963.08.28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反对种族歧视1963.11.22肯尼迪遇刺1964.08.02北部湾事件 美国全面军事介入越南战争1969.03.18由于越南战争 美军轰炸柬埔寨的越共据点 西哈努克态度摇摆 允许越共在柬埔寨活动的同时亦纵容美军轰炸丛林中的越共1969 珍宝岛和铁列克提等中苏边界冲突1970.03.18柬埔寨朗诺通过政变上台 推行亲美政策 建立高棉共和国 西哈努克流亡中国 不得不与曾敌对的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合作1971.10.25基辛格秘密访华后 大陆代替台湾成为常任理事国 苏联赞成票:即使中苏交恶但依然符合苏联利益 美国反对票:反对不强烈以谋求改善中美关系1972.02.21尼克松访华 改善中美关系 对抗苏联1973.10.16第一次石油危机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 宣布石油禁运 暂停出口 造成油价上涨1975.04.17柬埔寨红色高棉控制了金边 推翻亲美朗诺政权上台 建立民主柬埔寨 亲中 西哈努克回国后名义上任国家元首实被软禁 发生大屠杀1975.04.30美军撤退 西贡陷落 越南战争结束1979.01.07因领土纠纷 在苏联支持下越南军队发动柬越战争 攻占柬埔寨金边 民主柬埔寨覆灭 建立越南傀儡政权韩桑林政权(柬埔寨人民共和国) 控制大部分领土直至1993年1979.02.17中越战争 “对越自卫反击战” 打越、扶柬、反苏、示美1982 西哈努克的奉辛比克党+宋双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共同组成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 对抗越南及其傀儡政权柬埔寨人民共和国1989 苏联形势恶化 越南从柬埔寨撤军 开始在国际调解下重建柬埔寨王国1990.10.03两德统一 东欧剧变的一部分1991.01.17海湾战争爆发1991.12.25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参考百度百科、维基百科搜索关键词:1.西哈努克 2.朗诺 3.红色高棉 4.波尔布特 5.民主柬埔寨 6.柬越战争 7.中越战争 8.柬埔寨 9.越南战争
意识形态人类社会的血魔。
写下这个标题,觉得格外沉重。
电影看过了,总体感觉配不上这么沉重的历史话题,赤柬这个话题,以前我看过部分类似的报道,看过一个电影,烈火屠城,印象深刻。
其实,中国也发生过类似的运动,范围要相对小一些,看电影里面的一些画面,我好像看到了红歌,忠字舞(我小时候经历过社教,有印象,那个时候所有学生都不上课,就整天干这些事情),万幸没遇到过类似1951-1977这样的年代,有幸亏我们有邓领导这样有能力,有魄力的领导。
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的父辈,爷爷辈,这一辈小时候如何过来的?
一部可以了解柬埔寨历史的影片,赤柬或者叫做红色高棉,柬共1975年4月开始3年8个月最“纯正”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政权。
通过翻阅历史,柬共及领袖波尔布特受马列主义,法共,当然尤其是还有我朝伟大领袖思想的影响,从影片中我们很亲切熟悉的看到WG的极左政治的画面,无阶级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学习文化,禁止一切外国事物,唱革命歌曲,把城市人所谓的资本主义生活思想都赶到农村而彻底打消,同样也有大跃进式的大搞增产,“安卡”这个神一样存在的虚幻的领袖组织制造恐怖气氛。
影片展现的就是这三年多的种族灭绝反人类罪的悲痛历史。
赤柬的共产主义是没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憧憬的乌托邦,是集权民族主义,是惨绝人寰的浩劫。
影片用一个真实故事中女孩的视角见证了死去和侥幸存活下来的伤痛经历,千万同胞生命的代价,却只是那些暴力觉悟的人的所谓的伟大理想。
几位演员饰演一家父母儿女都很用心,也很真诚朴实。
本片是安吉丽娜朱莉导演,而对于演员出身的朱莉拍出了这样有历史意义的影片值得肯定,虽有些平淡,但不失真实和感动。
片名『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我也觉得整部电影的摄影让人如同在梦中,有可能是噩梦,有可能是美梦,梦是未知的,现实也是未知的,朱莉导演能用她多年在国外的慈善经验加上好的拍摄手法,用镜头十足的语言显现出来,不难看出这是一部诚意之作。
看电影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也让我们深刻理解当时处于战争动乱年代的人们的处境和痛苦。
今早看完,翻阅很多历史背景,让人站的更高的视角去看如今的社会,会有珍惜之感。
毕竟这是脆弱的世界,也是坚强的世界。
根据一个柬埔寨女作家的真实经历改编的。
安吉丽娜·朱莉导演。
这位美女演员当导演,以为一定是部《史密斯夫妇2》之类的动作片,看了以后才知道不是。
讲的是红色高棉时期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红色高棉进入金边之后,和所有的城市人一样,被驱赶到乡下,一家人在士兵的监视下,从事繁重的劳动,后父亲身份暴露被抓走。
母亲被迫让孩子们各自逃生。
几个孩子经历了艰苦的劳作、强制的洗脑、连绵的战火等诸多苦难后,最后才在难民营里安顿下来。
一说到红色高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大屠杀。
以前看过的几部片子都是说的这个。
而安吉丽娜·朱莉却另辟蹊径。
选择了另外的一种视角:死亡威胁下的人们的生存状态,饥饿和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
最早了解柬埔寨是从一本书开始的。
法国记者贝却敌的《沿湄公河而上》。
讲述了柬埔寨的历史,富饶的土地,保守懦弱却勤劳的民族,以及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状态的生活,印象里和今天的不丹差不多。
变化发生在1970年,为了继续扩大越南那场打不赢的战争,美国暗地指使朗诺发动军事政变,将这块中立的绿洲变为战场。
投下了几百万吨炸弹。
同时,尽管不是美国人所愿,仍然带来了一个副产品:让红色高棉做大。
早先的红色高棉是个很小的组织,其领导人波尔布特在法国接触了点共产主义理论,觉得足以在文盲遍地的柬埔寨充当知识精英了。
其实对于马列主义,他不过是个二把刀半吊子,脑子里琢磨的还是他那套农民的平均主义。
整个是一个洪秀全2.0。
在国内闹了多年,和者盖寡。
直到美国介入,红色高棉的实力才逐步壮大起来。
这其中的原因,影片中借一个人物的口这样说:“美国这些年一直在轰炸我们,有时候连续几天。
他们毁了我的房子,杀了我的牛。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支持红色高棉革命。
我们都想要一个新的柬埔寨。
”这也是安吉丽娜·朱莉对于那场灾难根源的探索。
我本人很赞同。
影片中提到了一个统计数字,美国在柬埔寨扔下270万吨炸弹。
红色高棉统治三年内共杀死了柬埔寨四分之一的人口。
对于这些数字,人们也有不同的说法和统计。
以我的经历和感觉,我宁愿相信影片中的统计。
红色高棉进入金边之后,得意于自己的成功。
进而开始实行一套极为荒唐的政策,消灭私有财产,消灭除农民之外的其它阶层。
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他们的那种共产主义。
孰不知在马列理论中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物质财富极为丰富。
而在柬埔寨那种穷地方,这套政策的最好结果充其量是退步到原始共产主义中去。
而现实是人民遭受的巨大苦难。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六岁的小女孩Loung。
观众追随着她的视角观察着发生的一切,被驱赶出城市,路上遇到的无穷尽的盘问,被迫改了名字,因为饥饿去吃甲虫,看到战争中自己被迫亲手埋下的地雷炸死的难民。
从无知到恐惧,到可悲的成熟。
她并没有看到大规模杀戮的场景,父亲被杀的画面只是她的幻景,然而她知道,父母确实是回不到自己身边了。
和父亲离别时的眼泪,寻找母亲时看到的无人的村落。
此时,人们对他人的死亡已经麻木了。
剩下的只有像狗一样生存下去的欲望和无处不在的恐惧。
那种无助和凄凉的心情,比死还可怕。
Loung在经历着这些苦难的同时,影片还不时的插进来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家庭中曾经有过的欢乐,轻歌曼舞,生日蛋糕和蜡烛。
这些看似平凡的场景,对于Loung来说,是那么的珍贵,那么的遥远。
那么的不可得。
Loung兄妹三人在逃难中经过一个路口,那里残留着一尊无头的佛祖。
兄妹们合手膜拜。
绝望的眼神和悲哀的祈祷令人心酸。
在这个一向全民信佛的国度中,现在虔诚的乞求平安的,只剩下这些在苦难中艰难前行的人了。
影片中还展现了一场红色高棉的文艺晚会,在黑灯瞎火中,一群战士身背冲锋枪,在台上威风凛凛,慷慨激昂,舞步铿锵,似曾相识。
闪回的镜头中,我们看到以往的那种婀娜多姿的民族舞蹈。
导演就是用这样的手法告诉我们,从柔弱到凶残的转变用不了多长时间。
还有一场打斗场面。
英姿飒爽的女教官在作示范。
陪斗的是一个满脸苦相的男人。
只见她说时迟那时快,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三下五除二将这个倒霉蛋打翻在地,颇有《古墓丽影》的风范。
影片中有不少风光摄影的镜头,尽管在多灾多难的柬埔寨,仍然有秀美的山河,绿色的田野,苍翠的竹林。
美极了。
影片开始,Loung的父亲和同事们在商讨局势。
我注意到,这几个人都是手提牛皮公文包,没有现在时尚的双肩背。
毕竟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影片结尾,描绘了吴哥窟的壮美画面,残破的吴哥窟下,夕阳在照耀,和尚们三三两两在念经,火红的袈裟分外醒目。
更勾起了我去柬埔寨一游的欲望。
顺便看看郭德纲曾毕业于此的柬大。
本人评分:7.5。
3.5 摄影非常好,摒弃外部白人视角的同时,去暴力化,可见朱莉的野心。
很多细节的处理独具匠心,例如,小女儿用愚笨的小手艰难剁断了蛇头。运镜和剪辑以及配乐,盛赞。其实很希望在银幕上里一睹臭名昭著的S-21集中营,毕竟还没有剧情片还原过S-21,除了纪录片《红色高棉杀人机器》。遗憾的是,这么好的契机,安吉丽娜摒弃了这么个最能发力的场景,以至于有点不痛不痒。
全程女孩市郊,足够温柔足够悲悯,也过于温吞和惆怅了
拍的还是比较柔情的。
3.5颗星星,0.5是题材本身的,方方面面都不够吧
2017.11.18note2 page1422.5
细腻的特写,凝重的大全景,旖旎的柬埔寨田园风光反衬着红色高棉政权黑暗的罪恶。印象最深的是幼童和女人们奔跑逃命却误入雷区的那场航拍戏,小女孩目睹罪孽之花一朵朵爆开,却根本无法抵抗,看得让人心碎。
原本以为会很无趣,没想到好好看!没什么台词,全靠演技!好自然!好真实!居然被吸引了!很好的生命教育片!
拍的太差了,朱莉缺少做导演的能力。用流水账一样毫无技巧的叙事方式竟然还没讲明白故事,太多重复的意像,滥用特写、升格镜头和配乐,剪辑也是一塌糊涂,毫无节奏感。红色高棉现在又不是什么禁忌,是个人就能批判一番,题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4617635第一次看安吉丽娜·朱莉自编自导的电影,为什么选这样的题材?以前看过不少她参演的电影。实在听不惯高棉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穿同样的衣服,我们就能摆脱西方的虚荣,培养革命精神。太惨了,这么小的孩子干这么重的农活,还吃不饱。宁可错杀一个无辜的人,也绝不放过一个敌人。不要内讧,你们要彼此关爱。不要告诉任何人你们的真实姓名。不要畏惧敌人。用痛苦与敌人作斗争。绝不向敌人示弱。把枪给小孩有用吗?第一次见人烤蜘蛛、蛇吃。
比较平庸。
视角选择和惊悚感营造都可圈可点,表达也较克制,相应的全片节奏就太平,剧作也没有太多亮点,议题深度的挖掘更是远远不够。
红色高棉
还是没拍出味道来,故事性也不够,感觉还是有点的。
总感觉拍得有点轻,情节太简化了,那种沉痛和巨大的悲伤少了个推力
很失望。朱莉执导,有那么多光环加冕的片子,冗长的叙述,却没有有力量的画面。比《杀戮战场》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在柬埔寨出差,之前也了解过红色高棉,还去过杀人场,印象很深刻,所以看到电影院上映马上就一个人买票去看了。结果坐在两边的柬埔寨年轻情侣们全程都在搂搂抱抱说说笑笑,还大嚼爆米花。
有这时间还是多陪陪自己收养的孩子吧
历史的附庸
太长、太压抑,让人心痛也让人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