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活着

Du levande,人啊,你为什么?(港),啊!人生,你,活着的人,You, the Living

主演:伊丽莎白·赫兰德,比约恩·恩隆德,Jessika Lundberg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德国,法国,丹麦,挪威,日本语言:瑞典语年份:2007

《你还活着》剧照

你还活着 剧照 NO.1你还活着 剧照 NO.2你还活着 剧照 NO.3你还活着 剧照 NO.4你还活着 剧照 NO.5你还活着 剧照 NO.6你还活着 剧照 NO.13你还活着 剧照 NO.14你还活着 剧照 NO.15你还活着 剧照 NO.16你还活着 剧照 NO.17你还活着 剧照 NO.18你还活着 剧照 NO.19你还活着 剧照 NO.20

《你还活着》剧情介绍

你还活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瑞典小城,形形色色看似普通而又古怪的小城居民。天天神经质般叫嚷“没有人理解自己”的胖大妈,破坏别人宴席而被宣判坐电椅执行死刑的中年大叔,一边做爱一边念叨银行基金赔钱的怪男人,口不择言伤害到对方的争吵夫妇,听了二十七年精神病人倾诉已经不堪重负的精神科医生,一个随时都会解散的业余乐团,敢于追求爱情哪怕只是梦境的女孩安娜……一段段看似毫无联系的生活片段,或荒诞滑稽或离经叛道,却共同讲述着人与人之间爱与被爱的幽默悲喜剧。 由广告鬼才导演罗伊·安德森执导的诗意另类影片《你还活着》,以短篇散文诗般的笔法描绘了芸芸众生,一幕幕有关伟大与卑微、欢喜与悲伤、自信与焦虑、爱与被爱的平凡小故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俘虏机器也疯狂真相漩涡赛琳娜+厨师第四季闺蜜爱人悄悄话可惜不是你猛龙过沟2无语问苍天我是间谍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助理快逃卧底肥妈3:绝地奶爸宇航员恋人拉玛斯甘田一豪宅谋杀案极少数的吻消失的痕迹风铃人小嘴大流入山谷凯特逆风追爱恋爱地图上海篇乱反射卢克的故事丛林的孩子跨国大追捕:折翼的天使失父招领功夫奇葩闯北京

《你还活着》长篇影评

 1 ) 贫血的梦

小心的避免着故事,生怕触及意义,却又抑不住悲悯,这摇摆让我困惑。

我们可以注意一些空符号:被关门震落鱼缸的相片,说梦的司机载着的那个机械,厕所里女孩看着镜中的自己,尤其心理医生说话时深焦里的那对男女,你想象,如果让那他们热情拥吻,近景前一个心理医生说着内心焦虑,则滑稽的对立效果立刻凸显,意图就此闪现。

但没有,电影似乎一直在放弃建构,有时甚至故意切断说到一半的故事,这种胆怯过分到让人怀疑导演无意识的在逃避着什么。

同时,梦,作为呈现意义而又隐藏叙说者的手段,被频繁的使用。

精神分析的隐形参与,也使这部电影更加个人化,向欣赏打开一扇窗却向解释彻底关上了门。

也许可以说,从西方体系看,这部影片属于“探讨”存在的谱系,片名和歌德是个指引,有个先天的重,和在当下看来大而无当的伦理高度。

上帝死了,但上帝之爱还活着,这时由谁来叙说,谁有资格叙说,怎样叙说这个爱,就成了作者们的焦虑。

就像这部电影,倒在椅子上祝祷的女人,两次有关天堂的歌的唱起,尤其后一次,深焦里的男人同时望向上空,做仰望天堂状,都是导演终究抓不住了悲悯的逸出,同时,这部电影整体的打光,是从窗外向内的,不自然到让人警醒,女孩的厕所和追悼的灵堂,窗外透进的强光,正像是天堂的召唤,而阴暗的屋内,正意表了人的黑暗困境。

而在这种内压下,除了梦,夸张的表现风格,一对胖男女的奇异装束和言谈,戴着军乐头盔做爱的胖女人,等,也都是缓释的良方,把戏虐变苦,把幽默变黑,其实发自一种胸腔内伤,让喉头的病变杂音听来似笑。

也许从结构来说,散文式,片段式的作品,既放弃了整体,意义,和说教,如果不甘落入纯粹的游戏和戏谑,则每个片段需做细做足。

这相对也是种与意义的和谈。

在这一点上,只有三个镜头让我眼睛一亮,鲜花被夹在门缝中,女孩的梦中飞驰的房子和音乐,还有反复出现的铜号,那金属的质地,斗士般闪光的金蛇。

大多时间里,影片内部的摇摆,使我抓不住弥漫于意图之外影像之内的感觉,像一颗苹果,被抽干了水分,光鲜的外衣,起着褶。

 2 ) 《人啊,你為甚麼》:灰色幽默

有這麼一句法文:C’est la Vie,「這就是人生」。

用得都濫了,差不多每部在寫人的電影都能用上。

準沒錯的,人生包羅萬象嘛,積極的、消極的、絕望的、荒謬的、功利的、殘酷的、溫婉的、瘋狂的、壓抑的...都是人生的一部份。

到底也離不開七情六欲,千百年來如一日,電影(故事)念茲在茲做著的是同一回事,一言以概括,「這就是人生」,成為了一切的答案。

本片則更明顯,五十個人物速寫,都是平凡人;關心著他們的日常生活,無需以太多怪癖來嘩眾取寵,維持著一個冷靜的距離,把觀眾帶到了一個個生活現場。

但,那又如何呢?

回想裡面出現過的人和事,有哪一件超乎過我們想像?

男人做愛時還「唸唸不忘」著銀行的投資、理髮師心情不佳拿客人頭髮發洩、流浪漢拖著死狗,以至女人一邊喝令男友離開自己轉過卻又說很快要回去對方身邊...算得上神經質的悖理,但能談得上惹人發噱嗎?

不。

這些玩笑我們都聽慣了,隨便拿任何一則單獨的說,只會被批成陳腔濫調。

可是,把它們結集放送就有效力嗎?

也不盡然。

Roy Andersson對生活細節的敏感(甚或是迷戀)確是無容置疑,但關鍵還在其怎麼「表達」,而不是他迷戀的「內容」。

影片的粉灰色調、憂鬱的管樂和僵持的距離,結合成一種統一的調子,裡面是滄桑是無奈,是鬱悶也更是落漠。

可見情緒的濃度被小心操控了,激烈一點的形容詞派不上用場,都是深邃、曖昧而抽象的。

觀眾自始至終都沒有介入,維持在一種很個人的觀察距離上,也就是一種讓人沉思的抽離。

除此以外,這種沉思的抽離於影片內亦另有提示。

導演於各段小故事中安插了各式各樣的「旁觀者」,他們大都是另一段小故事裡的主角。

在當「旁觀者」的場口上,他們的觀望舉動被強調了,許多場口的轉接靠的都是一道道或近或遠的視線,導演正以此建立了一條「抽離─觀察─沉思」的熱線,既讓觀眾於觀映時投入到這習慣中,自然沉思,也表達了人生中「看與被看者」角色的隨時互換。

也正就是這種沉思的調子,本來並不令人發噱的事,便成了恰到好處的笑位。

那是一種失落過後的自我撫慰,是苦笑,是一種灰色的幽默。

 3 ) 末日也欢快,但总想起一些~

随着片尾悠扬的小调响起,影片在蔽日的轰炸机群中走向终点。

罗伊·安德森似乎正是以这样一种戏谑的反差来反问人们一直追问的那个问题——“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

假使你也觉得生活无望,世界充满了谎言伤害与斗争,那么末日的轰炸或是人生悠扬的小调吧。

你应当歌唱,应当跳舞,因为所有的毁灭与伤害都在建造那通向美好天国的阶梯。

那么我便将这问题抛出“你愿意就此登上这阶梯吗,让所有的苦痛与不解都埋进墓地”回答问题之前我们还有几点烦恼要理清1.不被他者理解的自我“为什么没人理解我”,胖女人一边哭泣一边饮酒。

这样一场戏(求理解与不被理解的难题)可以说是贯穿了整部影片,做爱时鸡同鸭讲的吹号员,面包店望向窗外的店老板,吵架哭泣向他人诉苦的夫妻~在这部电影中似乎所有的人都被施上了一阵黑魔法,在他们与旁人之间竖起了一道不可越过的透明的墙。

亲人,爱人,夫妻,同事,陌生人之间都可交流却又无法靠近。

从诸多现象回过头来拆解最初的问题,不理解是事实,但问题的根源似乎另有他者——要理解的是什么。

这样一个问题抛出来,想必胖女人也无法作答。

如果我们自己都无法将想要他人理解的那部分说明白,那么我们为何还要执着于向外求解呢。

就像胖女人如果不知道要用摩托骑到何处,那么即使给她一辆摩托,她也永远飞不出此地。

好了好了,吵完这一架,喝完这杯酒,但愿她能睡个好觉。

来日方长,毕竟明天后天的吵架依然排着队。

2.美好止于梦中婚礼列车驶向何处?

答曰:梦境深处。

梦醒时分人在何处?

答曰:你来尝尝肉饼吧。

安娜的追寻和梦境也是影片较为吸睛的部分。

酒吧一杯酒,姑娘芳心许。

安娜是纯真与敢爱,在影片所构建的瑞典小镇中显然是一种稀缺品。

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梦中人们的欢呼与高歌也是导演的一种真实的期许。

套用园子温那部片子,这叫在无爱小镇呼唤爱。

也许安娜的痴心在旁人看来只是痴,也许她的爱不过是一场梦是自我编织的幻想,但我仍然欣赏她,并憧憬着那列随处可去的婚礼列车。

生活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活着,我们受苦,我们去爱,我们被伤害。

大雨就这样落下来,将美梦融成破碎的雨滴,再没有人回应我们无望的爱。

而那有怎样呢,最差我们还可以尝尝肉饼,感受咸淡,所以我要高喊“让那些轰炸机见鬼去吧”暂且先写到这吧。

/罗伊·安德森让我从自证的牢笼中跳脱出来,我不再共情不再怜悯,我也不期望谁来理解我。

我还活着,只因为我想在生活的咸淡中离那个想要被他人理解的自己近一些——“如果我不能了解我直视我,那么我该指望谁呢”。

在冥河之水卷住我的双脚前,我要去爱,去受伤~我还活着,不为了讲给谁听。

 4 ) FIFF13丨DAY3《你还活着》:接着,他们说:“继续走吧,一路顺风”

第1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你还活着》,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各色路人们平静而零碎的评价了!

巴黎小情歌:接受无能。

盆满钵满赵+:笑了,又觉得不该笑,然后就贼难过。

莫扎特仑苏:无数个悲剧瞬间的集合,有时只有这种绝望的刺痛感才能提醒你,你还活着。

蝠蝠:轻松基调下隐藏了巨大的悲伤,配乐太太太太太好听了,听着就能开心到蹦起来的那种好听。

曲有误:你还活着吗,不,你已经死了,毕竟正常人谁会往自己脸上涂上一层厚厚的大白粉,阿门。

RIVER:配乐非常好,也有许多喜欢的段落,但是对我而言缺乏整体性,也不太能放下对故事的牵肠挂肚去单纯地欣赏这种怪诞的美学,部分设计在我看来几近惊悚了。

法罗岛帝国皇后:有点雅克·塔蒂的感觉,从人物造型表情到故事结构框架,呆滞与麻木贯彻始终,悲观的现实。

看完只想给《寒枝雀静》、《二楼传来的歌声》全部抬到五星。

杰夫江:life is quite absurd,and death is the final word,明天和死亡哪一个会先到来呢,不知道,应该是今晚的酒先到。

虽然活着意味着随时死掉,但一切毕竟还来日方长。

松野空松:一直以来觉得罗伊·安德森电影下的人物没有自我,灵魂,他们就像机械木偶,你还活着加入一些少许情感,机械的人物全部都鲜活起来了,无奈和心酸似乎已经成为他们证明自己存在的证据。

我们敏熙:当看到镜头运动,一场戏不止一镜的罗伊·安德森,惊了。

他作品中少数让人能“喜爱”的存在,不限死,更有活力,人物之间更有生气与联系,虽然到后面仍会让人产生不耐。

最后将所有人的视角归拢很聪明。

果树:罗伊·安德森的电影总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孤独与无奈,人之间的隔阂让人生变得虚无寂寥又无意义。

但像结尾婚礼那般的场景,又让人觉得这就是生活的本貌而正是这些无奈又无聊的小细节,让人生又显得美好许多。

欧.尹:罗伊•安德森第二部,依然是熟悉的配色、定格于场景内的镜头,克制的笔触下有乐趣,也有伤感。

大概生活的底色是呆板平庸加上一些哀伤与无意义,但执着的人总有梦想,做梦、造梦,以来直面一切惨淡。

最喜欢的是做梦结婚的片段,太温暖太美好。

Outisss:整体看下来最喜欢的还是属于Roy Andersson那独特的影像风格,这部和他之前几部电影相比音乐更加丰满了,冷清的电影风格加上略微欢快的音乐并不觉得有违和感。

全片最喜欢的一段是婚礼,房子像列车一般缓缓驶过,人们喊着“安娜与米可,祝你们好运”,一切都那么美。

Bob_Chow:剧场化。

坍塌为一处且因此无效的空间和时间。

被否定的叙事和脆弱的连接通过物化指向无尽。

构图中在背景中总出现的打开的门(或者通向另一不可视的空间的通道),有三点:将观众置入与电影同样的空间内;通过背景的“动”去激活前景的“静”;暗示过去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未来即将发生,进而否定线性的时间。

George:温情大于讽刺的断章,每一帧镜头都像爱德华·霍普的画,但其中人与人的联结很有意思,这就把电影和画区别开来,导演的才华横溢带来更多诗意的细节,回味无穷。

想起蒙塔莱的诗:“也许有一天清晨,走在干燥的玻璃空气里,我会转身看见一个奇迹发生:我背后什么也没有,一片虚空在我身后延伸,带着醉汉的惊骇。

接着,恍若在银幕上,立即拢集过来树木房屋山峦,又是老一套幻觉。

但已经太迟:我将继续怀着这秘密默默走在人群中,他们都不回头。

” 子夜无人:摆拍的印记没有那么重了,更像是《荒蛮故事》那种热热闹闹的嬉皮笑脸,而不再是《二楼》《寒枝》《无尽》那种半死不活的灰和冷,体验感变得焕然一新。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绪态度里,我才终于得以真正看清罗伊·安德森一直以来是如何看待生活、看待人、看待现实与超现实的边界、自由与不自由的分野。

人们总是互相拥挤,在雨天的站台、求救的电梯、祷告的门框,最后他们簇拥在乐手的窗外。

这是一个人的世界也是一群人的世界,当一个人的快乐可以传染一群人的感动,一群人的共鸣也可以融化一个人的悲鸣。

Bwheat19920313:依然是熟悉的罗伊·安德森作风,用各种零碎的生活镜头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不过和之前看的《关于无尽》相比,这一部显然要更加幽默和戏谑一些,对于音乐的使用也更加丰富和抓耳。

不过我倒觉得这样有点奇怪,这样的温度似乎与屏幕里满溢出的北欧清冷的状态有所不合。

再往深了说,尽管影片有许多方面已经深刻说明了内涵,但似乎与标题“你还活着”略有脱节,不如《关于无尽》的扣题更紧,而且偏小的主题感觉也与这种画面的寂寥质感产生了一小点出入感。

不过总的来说这依然是一部大师级别的作品,最喜欢一群人欢呼着目送那座房子像列车一样开走的场景,美得心醉。

#FIFF13#DAY3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5 ) 住在盒子里的人生

在看片之前——听说了导演慢工出细活的雕琢力,听说了关于片子单镜头场面调度的技巧的娴熟,还听说那充满了隐喻的预告片的魅力......于是感官之中有了模糊的期待,于是观看仿佛都是水到渠成的自然。

闲散的说说吧——节奏是缓慢的,一如导演赋予那些镜头奇妙的乐感,和着跳跃如舌尖跳跳糖般会带来违和感的滑稽音符,流窜而出的画面仿佛被蝌蚪文串联的五线,有规整中带出美妙的流动感。

只是行至中途陡然的消失,进入一个个盒子,开始不似故事的述说。

老是哭泣着说“没有人理解我“的女人,一栋楼里相互影响的邻居,不知道在想着什么的阳台大叔,还有做过电椅的倒霉帮手,一直给人以悲伤感的新娘。。。

不断变换的镜头如同堆砌在眼前的盒子,由无形的手不断打开盒子的盖子,将里面活动的人形依次的展现出来。

他们走不出自己的盒子,居于其中,像一个个漂浮于海洋的孤岛,想要述说什么却更像是自言自语。

一部剧下来更像是看住在盒子人生剧,我想每个人看都会生出无端端的共鸣感。

人生百态于现今更像是如此这般,每个人居住在自己的的盒子里。

也许是一幢楼,一个办公室,甚至是没有边界的心灵空间。

片子里经常出现的镜头是一个人坐在房中的片段,默默无声,这样的人多数是双眼呆滞,带着被仿佛被生活磨损过的灰色光芒,说是安静,更不如说是寂静。

一如被年岁洗涤过净白布,什么也没有,只有边缘泛黄的旧迹,带着腐朽的味道。

如果在自己的盒子里腐朽了,那么是否太过悲伤?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剧中的前半部分最常出现的台词,最初看来却像是最为讽刺的笑话。

突然想起阳台大叔的一句台词“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是呀,另外一天而已。

片中的心理医生说,“人的要求太多了”。

是呀,要求多而回报少,自私自利易自我为中心容易陷入狭隘的思维中。

人们总求别人了解自己,但如果坦诚不够又如何能让别人了解?

心脏埋藏于肋骨之下,如果没有掰开骨头的勇气又何必抱怨自己的不被了解。

越坚强越好,但是人为什么总是容易自怨自艾?

如果只是这般,是否到这里就该结束了?

于是可以的话,在今天抬头看看天吧,也许有积极飞过。

那么为何不带开自己盒子关注下别处的风景?

 6 ) 一些杂感

至少2000年之前的瑞典的一个小镇上各种各样人的每天都在发生的极普通的生活,电影本身真实地就像在各个地方安装了摄像头一样,也很幽默。

精神科医生的独白,富有哲理,值得深思:人的要求太多了,他们想要快乐,同时又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心胸狭隘。

小学校教室外挂外套瑞典室内也会有饮水机这个小镇街道还是挺脏的,完全没有印象中瑞典的美景美食法庭时喝啤酒的三位法官瑞典衣服等颜色也不是那么鲜艳,灰色为社会各物的主调即使是瑞典、物质生活水平跟电影时代相比也不一样,也在发展也会お風呂打碎别人200年历史的餐具被判电椅死刑,执行现场还有观众?

还吃着爆米花没想到瑞典这个小镇邻居之间噪音会用拖把戳楼顶解决?

没有更文明的方式吗?

葬礼,有乐队有歌唱来人排队献花

 7 ) 只要活着&西西里美丽的传说

貌似这是两部差距很大的电影,可前后一天下午看完的,也就写在一起咯一般只喜欢写些电影里的丝丝细节,先说只要活着的吧一个老人拖着一条狗从窗前走过,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可怜的狗狗...整部电影充斥着冷冷的笑话,还就是执着的喜欢这种冷而残酷的幽默~而最后出现的轰炸机群飞呀飞呀,飞到了西西里去轰炸去了,炸死了马莲娜可怜的老父亲,也直接把她逼上了绝境..至于小男孩对于她的总总幻想,那些细节,不用回味,因为曾经的男孩子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呵呵,至少是大部分吧,包括我咯有时觉得完全不搭边的电影放在一起看居然也能产生奇特的效果~

 8 ) 这就是生活

因打碎一套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餐具而获电椅死刑的男人在法庭上对他身旁抽泣的律师说,“这就是生活。

”片中故事多发生在房间、酒吧、商店、街道等日常生活的场景之中,场景布置和固定广角的镜头设计都十分简洁,表面看起来理性十足,实则充满荒诞的黑色幽默。

人物众多导致脸盲的我分不清谁是谁接不起来上下文,但这样一个个的生活片段何尝不是你我内心某处的缩影。

哭喊着“没人理解我”的女人,一气之下将顾客剃秃的理发师,边做爱边想着退休金的老头,以及在雷雨天排练的乐队。

最喜欢的结婚那段戏跳脱冷静的场景,乐手弹着吉他,姑娘穿着婚纱,房间像火车一样缓缓驶入车站,人们为乐手和姑娘的结合而欢呼,但那也不过是姑娘的美梦。

当成群的轰炸机飞过小镇时,所有的荒诞也都是值得珍惜的生活。

 9 ) 贫瘠如我,伟大如安德森。

前几年看罗伊安德森的《寒枝雀静》,没看懂,去年看了他的《二楼传来的歌声》却被那些极具创造性的镜头震慑得哑口无言,今晚看了他的《你还活着》同样被一个个闪着灵光的镜头给折服。

从不了解瑞典,但却直观的认为罗伊安德森是瑞典电影界中最具创造性的导演,没有之一。

到底要拥有多少才华才能都出这样的电影?

上一次给我同样感受的是英年早逝的日本导演寺山修司。

有些电影是写实的,导演通过一个完整的具体的故事来表达他的表达。

有些电影是写意的,一些毫无关联的画面台词却能够更加深刻的表达出想要表达的表达。

但这类电影往往隐晦难懂,有时候甚至只有导演自己明白。

而我觉得罗伊安德森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他既不写实也不写意,他用写实的手法来写意却也在用写意的手法来写实。

写实的电影通常都是描述具体的东西,比如声音和形状。

而罗伊安德森的风格是无声胜有声,他用无声来描述声,用无形来描述形。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讲什么,只是看完这部电影有点激动,我必须记录下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虽然只是在胡言乱语。

 10 ) 你还活着

细细碎碎的小故事,彼此没有逻辑关系,忧伤而又幽默,里面很多人物的生活都不容易而且悲伤,但倾注了编导(也是他自己编剧的)某种若即若离的注视——这种注视产生了幽默。

在生活的不如意上所生长出的幽默,似乎有着存在主义的一些轨迹。

推荐可以买到或下载到的同学都去看,真的是拍得很漂亮。

影片的色调被一律地处理成粉色调,有一种矇眬(不是那个“朦胧”,从目)的距离感。

恩,由于影片很大部分都是在拍摄一般的生活场景,所以出现太残酷的幽默的话,那现实感就会过于强烈,这样就会和接下来出现的一些非现实的场景有美学上的冲突,粉色模糊感的色调处理,把这种冲突弥合了起来。

(中国电影里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下出现非现实场景的,《三峡好人》其实做得不错的,贾樟柯没有采取变色调这种方法来调和矛盾,而是直接用取景器把正处于巨变的三峡库区拍了下来,因为这个景色已经是一个现实主义奇观了,它的奇观性使得其与后来的非现实场合有机融合起来了。

)另外,导演把这种色调与简洁主义的布景联系起来了。

现实生活中的布景是完全不会这样简单的,导演把生活中那些现实存在的小悲伤与小兴奋安置在这样根植于现实而又与现实有一定差距的简洁布景中,不仅使得这些情绪脱离了平时束缚它们的现实场景,跳了出来,而又使它们游离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引得观众进入某种可以体验现实情绪的非现实叙事。

(北欧极简主义家居的哲学基础,似乎也是存在主义的。

)剧情像散文一样松散,枝枝桠桠不断:一个大妈很悲伤,她怪别人不理解他;一个女孩爱上摇滚歌手,并做了一个美梦;一个松散的合奏团;一个老师上课的时候哭了,因为她丈夫今天早上骂了她;一场暴雨;。。。

总之都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但在导演的调度下,似乎都取得了一种“发现之美”,这是对生活中的细节重新审视之后才能发现的一种东西。

上次觉得很好看的一部片子小栗康平的《被埋没的树林》似乎也殊途同归的表达了这种对于生活本身的回归,难道这是将来电影的一个方向?

生活伦理似乎是西方后现代主义退潮后所重新发现的一个重要东西。

另外对于非现实场景的描绘,最喜欢的一段还是结婚那一段,最后的飞机似乎不大能理解。

《你还活着》短评

dbq 欣赏无能

7分钟前
  • 大意
  • 较差

形式一亮,歌德,女音,单镜头,隐蔽的欲望

9分钟前
  • 野野
  • 推荐

9/10。太牛逼了,这片逼格得是塔蒂+史云梅耶+考里斯马基才够啊!单镜头情景剧,舞台搭景,仅有30min和72min两处较为简单的镜头运动;画面与色调配合融洽,神剧作的台词和调皮的音符徘徊于梦境和清醒之间,恰似人生;片段散碎甚至串不起一个完整的情节,却充满了导演无尽的想像、被处理得几乎无可挑剔!

11分钟前
  • 火娃
  • 力荐

相比“二楼”的新颖和震撼 罗伊安德森在这部片子里缺少突破和创新 结尾的轰炸机群的确亮瞎了狗眼 开放的结尾足够引人遐想和震撼 不过让人无限敬畏的 就是罗伊安德森把意识流的东西通过布景通过镜头拍了出来

13分钟前
  • Ivy_Hu
  • 还行

还是一如既往的导演的风格,无厘头,冷色调,不连贯的剧情,对未来的思考与担忧

15分钟前
  • 迷糊2073386
  • 还行

文艺片真TMD难懂

16分钟前
  • spielmann
  • 很差

三部曲里最喜欢的一部。同一个镜头里精心设计的多重故事性令人称赞,但他这种拍法没法是体现一个导演到底对宏大的叙事有多少成的掌握的……

19分钟前
  • 巾城
  • 推荐

据说这部耗资4000万瑞典克朗(约合615万美元)、耗时4年拍摄完成的另类影片得到了瑞典电影界的高度评价。但本人真的看不出来,看得我困。

22分钟前
  • 乌咪
  • 较差

生活越来越杂乱、吵闹、冷酷,繁忙,喜欢老胖子练习打鼓时的场景,生活的支托。

27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especially lovely when you enjoy it in the afternoon

29分钟前
  • 玛婴
  • 力荐

一出出鸡毛蒜皮的可笑悲剧,愣是放射出了五彩缤纷的光芒。好一盆悲观主义的大花朵,又欢乐又忧伤又美好。4月5号下午香港科学馆还有一场,我打算再看一遍,有人同去么?

32分钟前
  • 豆友1089826
  • 力荐

为了中间那个美好的梦,还是给三星吧。其实真的很无趣啊,什么滑稽版的伯格曼,比伯格曼差远了,也比不上他自己的《二楼传来的歌声》。也许现在人们的生活就是这么无趣,所以才会如此表现。

34分钟前
  • 习影记
  • 还行

画面色彩很柔和,像淡雅干净的水粉画;就这样逐格掉进、逐格陷落到没有逻辑的片段——逗趣,却泛着无奈,还有些许伤感。敬!创意。敬!人生。

38分钟前
  • 扬花点点
  • 力荐

里面一切都好苍白,跟《二楼传来的歌声》《关于无尽》一样……幽默也好冷。无意间看了三部这个导演的电影,非常有个人特色,有点无聊,还好每一部时间都不算长,偶尔的幽默是闪光,大部分时间都很无趣。

40分钟前
  • momo
  • 还行

= =居然是2007的

41分钟前
  • cucu
  • 还行

平凡琐事中的世事无常,芸芸众人的悲欢离合如同短篇小说集的无缝连接。

43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无聊至极,困得不行

46分钟前
  • 豆丁
  • 较差

WTF

50分钟前
  • xjxiidjsns
  • 较差

躺在绿色的沙发上睡觉,墙上挂着一画,堂吉诃德藏在里面;说着“吃饭并不是要紧的”,然后餐布连带餐具一同从长长的餐桌上拉下来,露出桌面上两个大大的卐;判刑超过两百年,三次坐电椅;对着窗外的电闪雷鸣吹大小号弹吉它演奏;一坨鲜花夹在门缝里;移动的婚房;对歌特男痴迷不已自言自语的小姑娘……

52分钟前
  • Kaito
  • 推荐

所有面色苍白的剧中人,女孩,摇滚吉他手,商人,家庭主妇,罪犯和酒吧里的醉鬼,全都要忍受现代生活的痛苦和失望.他们在美梦和现实中穿梭,那些致力于相互交流的努力注定以失败告终.

56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