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热
Mediterranean Fever,地中海郁到病(港),地中海发烧友(台)
导演:马哈·哈吉
主演:阿莫尔·何勒赫尔,阿什拉夫·法拉哈,Anat Hadid,Samir Elias,Cynthia Saleem,莎登·坎博拉,尤瑟夫·阿布-瓦达,Sobhi Hosari,Thuraya Younes,Nihaya Bishara,Raheeq Haj Yahia Suleiman,Ka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法国,塞浦路斯,卡塔尔,巴勒斯坦语言:阿拉伯语,希伯来语,英语年份:2022
简介:40岁的抑郁症患者瓦利德与他的妻儿一起生活在海法,梦想从事写作的职业。当瓦利德与新邻居——一个住在他公寓楼里、负债累累的三流骗子成为朋友时,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两人逐渐变得形影不离,但他们对这份友谊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详细 >
【巴勒斯坦】看物料和介绍最开始还以为是《叔·叔》噗。两个中年男子的非典型友谊,在中年危机之下揉进情绪健康关照,在创造悬念保持偶尔几分欢笑;主角的表演让人信服,并且确实有想不到的火花。最后的转折似乎也很平滑,意外的讨喜。
今天阳光真好,该喝茶还是该去上吊呢?住在海法的巴勒斯坦抑郁症患者选择先打死邻居再继续寻死。大概想死而不得,才是他们最合适的宿命。
#金鸡国际影展(北京)春季展映# 2022戛纳一种关注最佳编剧。父亲的政治性抑郁与儿子的政治性胃疼,政治梗都很精彩。主线情节其实可以和《樱桃的滋味》放一起来对比着看,也算是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经典双主角搭配。写得倒是很巧妙,不过结尾真的有点崩了……
家裝很漂亮,男主很像喬治克魯尼……
人和人之间是有影响的,当两人气场共振时,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候,此时也会发生一些改变你一生的事件。
身份认同的危机和抑郁症就像“地中海热”一样,只在特定人群中传播,不幸的人都携带同一种病毒,叫做痛苦,痛苦不会传染,两个痛苦的人往往会相互吸引,彼此纠缠,直至一同跌落深渊。
本来以为是我的邻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结果是邻居之轮到你了。知道新邻居是麻醉师的时候,哥们简直两眼放光。所以开头那个也是你干的吧?
3.5吧
人与狗,无性的肢体语言。有几场戏声音处理很好。
看过
3.5 政治性别和职业性抑郁,再套一个契诃夫,“完美”
到底怕死的是懦夫还是怕活下去的是懦夫呢?
太强了,文本上点到为止,但句句都是楔子,是对历史的诉状和对现状的凝滞,人啊,一旦对自己的历史有症结,是无法走好前途之路的。我们都困住了,在一个看不到出口的迷宫里,仅有的活动空间,无法延伸,处处都充满了死一般的宁静。不要问为什么他偏爱靠近危险的人,他们都已经在摇摇欲坠的危墙之下,这才是最大的现状。韩沙的痛哭,巴勒斯坦被修改的街道,情义的美丽和哀愁,失去后的酒精和眼泪。已经条条大路通死路了,耶路撒冷不再,生活、精神、人,没有一条能喘息的狗。抑郁症深不见底的沟壑和窒息在整齐且似乎还有一丝美感的画面中,倾泻而出。枪口对准谁都一样了,他们都是无处可去的人,无法互相屠戮,那就对准自己吧
悬崖上有跳下去自杀的驴,车行里有幽闭恐惧的人,今天天气真好,不知道是该喝茶还是上吊。懦夫不是惧怕死亡,而是惧怕活着。每周二不上地理课的儿子似乎得了地中海热,只因地理老师关于耶路撒冷是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首都的定义。占领后街道名字都会更换,历史和宗教遗留的死结,活人只能用疾病来医治。
一部轻松风格的讲自杀未遂的片子,没病没灾的,活着挺好。
“多么美好的一天 无法选择喝茶 还是上吊”。关爱男性中年危机系列
本片前半部分的人物刻画细腻生动,但后半部分的转折过于生硬没有足够的说服空间,情感的带入也少了动力,但本片在一场友谊中见证改变,也希望一切内心的纠葛终将迎刃而解。
5.26 Salle Debussy 两个绝望的男人因相互信任而引发的悲剧。前半段平缓的政治化叙事让人想到《安纳托利亚往事》,后半段的反转令人感到投入而又疏离。总体还是奇奇怪怪的感觉,声音处理非常有特色。巴勒斯坦人真的都是那样洗车的吗?
没太能看明白 也许是对时事政治的不了解开始不太和谐的两个邻居男人 最后感觉到他们的友谊 但是本来抑郁症想自杀的的人却没有死 邻居却意外身亡 虽然邻居曾经说过该自杀的是我 新的麻醉师邻居的到来 更提起了他对邻居的兴趣 最后借助契科夫的一句话结束了电影 更想男主在找创作灵感……
金鸡电影节第一部,画面色彩和构图非常喜欢,结尾还是略显突兀和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