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認識麥兜的時候,那個《麥兜的故事》對我來說就只是個故事,一個有著“魚丸粗麵”這樣能讓我笑上好久的梗的故事。
然後是完全沒有看懂的《菠蘿油王子》,哭的稀裡嘩啦的《麥兜響噹噹》,最後是這部笑著哭的《麥兜當當伴我心》。
從來都不認為麥兜是適合小朋友看的動畫,他看似簡單,但很犀利,是那種,簡單又直接的犀利。
剛剛才發現,距離麥兜第一次登上銀幕,已有十一年光景。
常說,麥兜代表的,是最最普通的香港市民,生活在舊舊的街道,穿梭于遮天蔽日的高樓和一個接一個的招牌間的最平凡的小市民。
其實,若說他代表的是所有生活在城市里的小老百姓,又何嘗不可。
隨著年歲一天天長大,我們在各個熟悉或陌生的城市中拼著,熬著,或揚眉吐氣,或狼狽不堪,過著各種各樣年幼時從來沒有想過的生活。
那麼你還記得嗎?
小時候老師教的那首很好聽的歌?
還有常和你拉手上廁所、你每天回家都會跟媽媽提起的那個小朋友,他/她在哪裡?
過的好嗎?
看電影的時候,從校長那句“你們都很乖,是校長沒用”開始,眼淚就一直掉。
直到最後,看著麥兜和他的朋友們都長大了,有的送報紙,有的做前臺,有的給人泊車……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努力生活,我有點泣不成聲。
突然有點想念起自己的童年時光,那位我早已不記得模樣的老師,和她常說我們常笑的那句“掃帚不到,灰塵照樣不會自己跑掉。
”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當上特首,成為首富,登上火星,然後每年給母校捐錢,在母校的校友名冊上名留青史。
當年和你手拉手唱歌的他們,包括你自己,也許只是這世上再普通不過的一小顆塵埃,然而卻是陪你度過美麗童年的珍貴寶藏,並且大家也都記得,當年的那位很溫柔的老師,曾經教給你最簡單的做人的道理,如果有機會,也想對他/她說聲"THANK YOU VERY MUCH"。
也許,幼年時的記憶最不容易被保存,但總有一些東西,潛移默化的改變了最初的你,成就了現在的你。
就像電影中說的,“這個世界有時候硬邦邦的,有時候軟塌塌的,當我們開心、傷心,當我們希望、失望,我們慶倖心裡總唱著一首歌,讓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進心裡,讓軟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
”
良心作品。
剧中主角不是我们通常定义的伟大的人,完美的榜样,而是普普通通小人物的故事,他们也有恶心的时候,也有恶搞的时候,平平凡凡的人生,像多数人一样,但是这样才显得贴近生活,贴近真实。
校长说:“音乐,尤其是小朋友的歌声,是天使洒向人间的一朵朵鲜花,听完了,真的有这种感觉”。
觉得校长好伟大,生活好无奈。
配上好听的音乐,让人感触更深。
华仔躺在诊所的椅子上,浑身颤抖着告诉医生,自己听了春天花花合唱团的歌声,就有一种想便便的感觉。
医生则笑吟吟的回答华仔,想便便就对了,那其实不是想便便的感觉,而是被感动了。
医生刚解释完,华仔就青云直上,颤抖着飞上九霄云外了……看到这里,《麦兜当当伴我心》已经把本片最重要的意旨传达给了观众——我的意思是,内心足够苍老的成年观众。
实际上,对《麦兜当当伴我心》截然不同的观感基本可以把观众分成两类:前仰后合乐不可支的,那是少不经事童真犹存的孩子;满腹辛酸热泪盈眶的,那是步入社会韶华已逝的大人。
当然,中老年观众基本不进影院,所以,伴随着《麦兜当当伴我心》抽噎的那一张张脸孔,都是些处于青春尾巴上即将老去的叔叔和阿姨们。
作为麦兜系列的第五部大电影,《麦兜当当伴我心》把着眼点放在了春田花花幼儿园的老园长身上,麦兜母子的故事已经被翻来覆去过多次,连那个抛妻弃子的麦兜爸都化身为“菠萝油王子”在银幕上闪亮了一回,此番麦兜没有进内地上武当山,而是留在香港,和老园长、Miss陈一起拯救即将破产的春田花花幼儿园。
摆脱了与大陆“接地气”的桎梏,重返本港语境的《麦兜当当伴我心》反而显得灵气十足,虽然在画风上简陋了许多,但对剧情的传达和对人物的塑造都非常成熟、完整,麦兜在《麦兜当当伴我心》里还是那个缓慢、愚钝、没有腰的香港小“阿甘”,不过,那些耳熟能详的“鱼丸粗面”、“鸡包纸纸包鸡”、“菇时同学麦唛同学”的段子都没有再现。
麦兜和他的春田花花同学们在《麦兜当当伴我心》里化身为港版的“放牛班”,组成一个天籁之声的童声合唱团,用稚气但竭尽全力的歌声,让银幕下的叔叔和阿姨找寻到了久违的想便便的感觉……老园长原来是个坚守音乐理想,坚持为草根孩子们提供栖身之所的老好人,世易时移,别人都跑去更赚钱的行当了,但老园长一直在开这个简陋且便宜的低档幼儿园,培养未来的推销员、小混混、饭店迎宾员和洗车工人,对凡事讲究经济效率,优胜劣汰残酷竞争的当代社会来说,春田花花幼儿园的毕业生,几乎都是被高速行驶的社会列车甩下来的失败屌丝,但以麦兜为代表的他们,质朴、善良、诚恳,他们不会算计,不懂经营,只能慢慢的慢慢的理解鱼丸和粗面间那微妙纠结的关系。
春田花花合唱团的天籁之声融化了所有大人的内心,但大人们已经把这种感觉遗忘了太久,以至于他们只以为这是种“想便便的感觉”。
合唱团被一个骗子经纪人给骗了,老好人园长并不气馁,他就是开不了口找经纪人要钱,Miss陈负气出走又在老园长病危的关键时刻回到了孩子们身边。
麦兜告诉我们,Miss陈失恋了,恒生指数跌了涨涨了跌,一颗糖炒栗子怎么也夹不开,但是,世界不就是这样?
老园长在一个静僻的角落里安度晚年,他这一生没做出任何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他对孩子们的照顾以及对合唱音乐的坚持,无意间为世界贡献出了一位音乐巨星。
但是,巨星已逝,春田花花幼儿园也被卖掉了,老园长静待着生命的终点,以及孩子们在片尾为他献上的那一曲天籁之声。
《麦兜当当伴我心》是一部献给音乐教师的电影,片中大量的使用古典名乐,不过最余音绕梁的,还属那首改编自哈恰图良《马刀舞曲》的《车车车车》,孩子们稚气满满的演唱,乐者乐,伤者伤。
当然,从粤语版到国语版,很多对白、歌词都失却了原意,不过这并不影像理解剧情,喜欢哪个版本,纯属萝卜白菜。
说话慢慢的,被人欺负的老好人园长,其实更像麦兜的长辈。
而他从来没有“想便便的感觉”,乃是因为他的心一直很通透。
两千多年前,东郭子问庄子“道”究竟在哪里,庄子给出的终极答案是“道在屎溺”——也许,庄子说的是被感动的感觉。
(刊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7月16日第24版)
昨天去看了麦兜,一个我愿做扣肉,一个车车车车,不断余音绕梁,于是乎,今天忍不住写篇文字抒发一下感慨啦。
这么多年来,麦兜一直属于是那种卖相很可爱,人物很萌,尤其是校长,然后他们不断的说一些经典的话,于是秒杀从三四岁到三四十岁的广大观众。
印象中最早接触麦兜是看到那段经典的鱼丸粗面的视频,当时翻来覆去看了n遍那个几分钟的视频,然后经常给别人模仿,每每皆莞尔。
后来断断续续看过一堆麦兜语录之类的,渐渐被这只小猪打动了,原来“他不是低能,他只是善良。
”于是一直很有好感。
真正喜欢上麦兜是看了麦兜故事之后,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哲学的猪,这部从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动画片的动画片,却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那一段“拿着包子,我忽然明白,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
不行,就是不行,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奖牌没有张保仔的宝藏,而张保仔,也没有吃过那个包子。
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
愚蠢会失败,会失望。
失望,并不那么好笑。
” 那么让人印象深刻。
再到这部,麦兜当当伴我心,吸引人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最大亮点当然是那首车车车车,实在太经典了,过耳难忘,再配上小朋友们唱歌时用力摆臂的小动作,简直萌爆了啊,也难怪人们都听到尿急,哈哈。
还有感觉这次国语版很出彩呢,有架车冲向你爸爸 爸爸比粤语原版中的老豆可爱不知多少倍还有就是我愿做一块扣肉,扣住梅菜扣住你手,看完电影后就把基本上所有能改签名的地方换成了这句。。。
其他配乐歌曲也赞到爆,总之说这部是歌舞片也不为过,属于麦兜的歌舞青春。
另外还真没听出校长是黄秋生配的。。。
完了看演员表又觉得恍然大悟,配的真心好。
之前一直不知道麦兜的英文是Mcdull,翻译的好贴切传神。
这部片唯一的不足就是太短了。。。。
真希望它多唱一会,哪怕是一直重复唱那两首歌呢真希望多拍几部麦兜,国内电影档太需要这种既愉悦身心,又颇具哲理内涵的老少皆宜电影,而不是现在烂片扎堆的情况。
现在进电影院,充斥的海报是什么四大名捕,大武当,画皮等等,麦兜的海报被挤在不起眼的角落,真不明白那些大投资的烂片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我们硬邦邦的世界,需要多一些麦兜这样温暖的力量。
最后用那经典的歌词来结尾吧: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哈哈哈
昨晚看完电影坐车回家,看到路上的酒吧外墙贴着巨幅海报,一个男人的半身照,照片下面写着,杨**演出,下面用更大的字体写着,刘嘉玲前任男友。
公车开的很快,我看着那个男人露出的九十年代香港的微笑,我想他或许并不希望人们这样介绍他,可是谁知道呢?
电影里麦兜跟它的小伙伴们一直在唱歌,后来他们长大了,做了售票员,做了餐厅前台,做了各种各样的小人物,长大的麦兜穿着西装跟阿May一起唱歌,还是小时候的歌。
陪小孩子来看电影的妈妈们一直在大声说话,讨论的是某个谁又做了某个错事,某个谁今晚来不及参加某个谁的聚会,荧幕里的动画在努力的演着小人物的生活,荧幕外面的我们在更大声的演着自己的日子,剧里剧外都是戏。
除了这部突现的诡异画风,麦兜的风格依旧,我看着校长,麦太,Miss.Chen穿行在香港拥挤市井的住宅区,镜头还会突然晃到bulingbuling的豪华大厦。
麦家碧仍然写这种故事,不靠谱的医生,并不成功的母猪麦太,慢悠悠说着真话的麦兜,小人物经历各种小事情最后终于成为了拥有一份普通工作的小人物,然后你有一种,不知道被谁,反正是被人欺负了的感觉,一个大块头终于在孩子的笑声中流下热泪。
我们也是小人物,我们的日子在我们暗自期望出类拔萃的理想跟实际上平凡庸碌的境遇之间碰撞着,有时候你会感到压抑,可能是因为你心里的超人受到现实不公的待遇,我们总是掌握不好自信和自卑的度,这种东西好像太难了。
我们在说妥协,跟现实妥协,跟情人妥协,跟自己的欲望妥协,因为我们是小人物,我们不是someone,我们只是nobaby。
而麦兜的神奇在于,让我们想跟心里的超人谈一谈,告诉自己小人物的生活也可以很美好。
建筑师并不一定非常伟大,他们会希望城市的楼房都长出脚走到海里被淹没;富妞儿自己家的厕所特别不好找,她还希望能参加幼儿园的合唱团;孩子们唱奇怪的广告歌,希望最后一场演出能用大力。
校长不停换着工作的时候还有费劲搬琴的时候,还有Miss.Chen跟建筑师在海上遇见的时候,虽然他们是被生活欺负着,让我们有一些生气,有一些难过,却仍然还会有一些感动,有一些安慰。
小人物的生活也可以很美好,小人物的生活也一直很努力。
建筑、法律、商业、工程,它们都是高贵的理想,也是维生的必需条件,而浪漫、美、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而值得庆幸的是,这些都不需要你是个超人才能拥有。
或许你已经有了,这就不是跟生活的妥协,而是生活付给我们的一些勃勃野心之外的东西。
有时候我会觉得这就够了,看着总是懵懂的麦兜用最直白的话表达着自己的感情,然后在长大之后发觉这个世界有时候跟自己手里握着的栗子一样硬邦邦,我们都会难过。
可是我跟麦兜一样相信心里会有一个东西,仍然相信着,相信着,使这个坚硬的世界不至于硬到心里,使软塌塌的心不至于倒地不起。
那个东西可以是音乐,可以是爱,也可以是你决意好心生活下去的力量。
今天这个难得的下午本来是该用来看那个“白富美为高帅富卖肾,杨幂演了个鸟”的《画皮2》的,奈何在小木同学的怂恿下买票看了我曾经最不屑进电影院看的动画片《麦兜当当伴我心》。
这孩子居然是看第二遍了。
想着我俩很多时候比较相似的电影品味再加上对3D的确有点不习惯就答应了。
在今天以前,麦兜对我而言,是一个有点傻胖胖的小猪,是蒙蒙送给我的让我笑了一天的玩偶,是《城市画报》上对麦家碧的访谈,也是被归类到“以后我儿子会看的电影“里的东西。
然而今天以后,影片里的麦兜长大了,我也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
1.我想大概所有人心里都有一首歌,它不一定是名曲,不一定很动听,但它一定承载着你曾经的悲喜和过往的故事,那么与这旋律有关的人,便也成了记忆里最温柔的背影。
我记得那一首芝华士广告歌,记得we could be together,everyday forever.我记得那一首《勇气》。
我记得松儿最爱的《可惜不是你》。
我记得蒙蒙听过的河图和墨宝们。
就像麦校长记得他的音乐梦想。
就像麦兜会记得《你的扣肉》,记得幼稚的《车车车车》。
而即使有一天,这些旋律连同这些人这些事都变得模糊的时候,也总有音乐,在我们的心里肠里,在我们的举手投足,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罅隙,筑起温暖的围城,把这世间的痛苦暂时隔离,换上纯真和美丽。
就像长大的麦兜说的:“这个世界有时候硬邦邦的,有时候软塌塌的。
当我们开心、伤心,当我们希望、失望,我们庆幸心里总唱着一首歌,让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进心里,让软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
”2.行就吃龙虾,不行就回老家。
在傻乎乎的校长眼里,一切是如此简单。
如果可以,就选择挚爱的一直坚持下去。
如果不可以,就收拾铺盖回老家,安心的采菊东篱下过舒服的生活。
这片子是献给所有的音乐老师的。
我的姐姐就是名音乐老师,她在北京教钢琴,是弹着自己最爱的乐器,教授一群天使一样的孩子,用兴趣养活自己拿着不菲的收入,在我看来,这该是蛮幸福的生活。
然而她并不快乐。
随着教授的孩子逐渐增多,她开始接触更多所谓“上流社会”的家庭,目睹他们的奢华再对比自己,便觉得有存不完的钱,干不完的工作。
于是她所有的目标只剩下银行卡上的金额,于是她再也不快乐了。
她早就过上了可以吃龙虾的生活,然而龙虾没能带给她像麦校长一样的笑容,孩子没能带给她由衷的欣喜,音乐也没能带给她摧枯拉朽的勇气。
她日益增长的银行存款没能让她多吃几次龙虾或者多加几分欣喜,那数字仿佛只是一个驿站,走过了这一个,还有下一个。
所以面对我的高考志愿,她露出惋惜又不屑的神情,在她看来,经济会计法律金融这样的学科更有利于存折上数目的增长。
更有利于早日攀登到“上层社会”。
而我只想做个普通人,有自己的钟爱,能在变换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小宇宙,心里有可以动容的诗与歌,便是我的奢望。
比起增长的银行存款,我更希望能有什么东西让我因对它的挚爱而如麦校长听到孩子们的歌声一样拥有“垂死病中惊坐起”的能力。
当然,你可以说我涉世尚浅不懂现实生活的疾苦柴米油盐的繁杂。
3.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
从影片开头愁容满面的校长纠结经费短缺的时候,我便知道这不是给孩子看的动画片——当然,孩子们也不会缺少乐趣,车车车车或者剪指甲吃香蕉都让在场的小家伙们大笑起来。
这个世界或许是——用咬不开的糖炒栗子编织的甜蜜谎言。
这个世界或许是——被CD碟片淘汰的卡带被新潮抹去的旧时光。
这个世界或许是——让你卖命又携款而逃的上司。
这个世界或许是——寻不到原作者名字的歌曲文字。
这个世界或许是——遇见又消失的恋人。
这个世界或许是——童真面前瞬间崩塌的成熟面孔和温柔面前溃不成军的钢筋水泥。
但或许这世界更应该是。
就算我投之以琼浆,报我以泪光。
就算爱恋短暂,我也可以把你当做我的扣肉,扣住梅菜扣住你手。
就算这世间以痛吻我,我也总可以寻得与之相配的旋律。
把黑暗的日子,拧成诗与歌。
4.谢谢小木同学教给我的等待漫长的字幕结束再离场这个好习惯,这不仅是对所有制作者的尊重,更会收获难得的惊喜。
希望他可以早日与他爱慕多年的女主角共同演一场永不失散的电影,让他从此以后每一次的观影,身边都不再是我等打酱油的孩子。
5.且行且慢且叮咛,踏歌行,人未停。
因为是动画,所以一开始就做好了会看见很多小朋友的心理准备。
后座的娃子一直在踢我的靠椅,星期二,人不多。
放映厅两个年龄层的人坐在一起,一些笑点碰不到一起。
人设大概是两个人在做吧,没有深入去了解,只是看画面觉得这样。
帧稍少了。
人设本来想说,新角色都很崩的。
看到后面也觉得忽然可爱了。
麦兜的声音还是那么傻傻的,越到后段越是泪点,儿歌很欢乐,听了却想哭。
身边的孩子一直在笑。
他们笑因为笑他们傻。
那些荧幕里的大人们。
各种各样的傻。
我只是觉得中枪无数,疼得想哭。
笑声越多,越想哭。
谁没有过梦想,谁不曾尝试过坚持。
回头看的时候,却发现早已偏离了原先那条路,如此远。
忽然就想热血一回,可还没等热血,就先泼了自己冷水。
如同影片最后那句孩子声线的故作感慨。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虽然我一点也不想它就是这样的。
可为什么我自己也成了这样的?
片子里说。
你可以有梦想,但梦想,是不保证全都实现的。
好吧。
大概。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末段希望再来点笑料,能让我笑的笑料。
可惜最后还是没有。
看到校长在扫地,我就知道肯定不会出笑点。
灯亮的时候,捂着眼睛。
不想被旁边的孩子看到有眼泪。
他们蹦蹦跳跳的离开影厅。
还是孩子。
真好。
1.“恩,这样一定可以啦!
” “要是不行呢?
” “回老家……”2.“那是感动呀!
你可能是唱歌唱得太久了,早已忘了内心深处窜来窜去的那份感动!
" 3."弄了这么多事,就像弄出满天星星,闪呀闪呀,闪呀闪呀,却忽然不知道是谁过来一拽,拽掉了插头,一切,又回到黑夜……"4."那颗糖炒栗子我偶尔还会拿出来,转转弄弄,不过弄着弄着,最后不知道弄到哪儿去了……"5.“这是个七彩的世界,这是个晦暗的世界,这是个轻松的世界,这是个硬实的世界,当我们开心、伤心,当我们希望、失望,我们庆幸心里肠里,总有首歌在窜来窜去,让硬邦邦的,不至硬进心肠,让软弱,不至倒塌不起……”6."音乐,尤其是小朋友的歌声,是上天给人间一朵朵初开的鲜花"很久以前记下来的台词了 突然想起来存一波
很早很早以前,在一个叫做香港的地方,有个叫陈奕迅的歌手跑去拍了一部电影,这是一部超级扯的鬼片,由文艺导演许鞍华执导,三级艳星舒淇搭档,之后的结局自然是不伦不类,有口皆墓碑。
但就是这么一部烂片,在报纸上出新闻的时候也让我记住了主演陈奕迅的一句话:我是做小丑,不是扮小丑。
他这么说,大概是在片子里,化了个小丑的妆什么的有感而发。
但是当年的我可是相当鄙夷——哦,做人哪能这么没志气噢!
偶棉生出来不是要做科学家的嘛!
建设四化的嘛!
最不济也是当小公主被王子娶回家的嘛!
一辈子的追求就是做小丑,搞不搞笑啊。
那个时候生活对我来说,还是远远的伫立在浓雾里高耸入云的不明真相,而且看上去似幻似真,颇有一点吸引人的意思。
童年时代那么苍白,自然祈求赶紧长大,赶快跑到生活的面前去一览繁华。
就像张爱玲说的,我要快快长,八岁就梳爱司头,十岁要穿高跟鞋,十六岁要吃粽子汤圆,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
可是等到真的跑到面前了,突然发现生活怎么是这样的一坨:既不雄伟、也不华丽、也不梦幻、也不甜蜜的东西呢?
再说直白一点,这货简直就是看上去是屎,尝了尝,他妈的果然就是屎啊!
而且就是这样的一坨教人倒胃口的屎,还老是摆出一副我自巍然不动,任你花多少力气都不会改变的恶心样子。
有钱的人可以拿钞票盖住它,有爱的人可以拿蜜运装点它,我等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双手和一个老是会咕咕叫的肚皮的憨人,又能拿它怎么办呢?
我对它哭,他是一坨屎,我对它闹,它是一坨屎,我对它抓栏杆撕床单,他是一坨屎,我对他撒泼耍赖满地打滚,它还是一坨屎。
就算把它捏成个变形金刚,外带环绕立体声超长待机内置八星八箭劳斯丹顿报时系统,它仍、然、是、一、坨、屎、啊。
既然这样,那我为什么不笑呢。
遇上可笑的事情就笑,遇上可悲的事情就擦干眼泪再笑,遇上可恨可气无可奈何的事情,就做个小丑,自己捏个小狗抛个彩球,画上红鼻子逗自己笑啦。
要是每天笑笑的,就算注定一辈子面对着一坨屎,感觉也会渐渐的没有那么糟糕吧。
所以就算你们把我当一个笑料,当一个消遣,当一个谐星,当一个空余拿来打发时间但永远不会真心当回事的家伙,当一个觉得hold不住所以不想去爱的怪咖,我也要继续当一个小丑,继续笑笑的。
这就是热爱小猪的麦家碧,和热爱屎gag的谢立文,花了五部麦兜电影,十二年,教会死蠢又不帅,贪吃又头脑平平的我的事。
带图版:http://qing.cinepedia.cn/?p=4791好笑、好看。
这部电影让我和小桐激动得在花城汇暴走,并打算近期再看一遍。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俩都属香港漫画家杨学德的忠实粉丝,而这部电影,在视觉上至少有杨学德的一半功劳。
观众往往更熟悉麦兜电影的原作者谢立文与麦家碧,对杨学德知之甚少,所以这篇文章主要谈谈阿德。
杨学德的风格,跟“麦兜”系列原来的风格,不说大相径庭,至少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这次两种风格的对撞,产生了不小的化学作用。
当然我觉得,杨学德的风格感染力之强大,已经深深影响了整部电影的气质。
让“麦兜”系列拍到第五部的时候,焕发了全新的生命,甚至给我的惊艳感要超过第一集。
因为我从没想过会在大银幕上看到活动的杨学德影像,在开场字幕,汽车穿越整个香港的时候,我都快泪目了。
“麦兜”拍了第四集,过于重复的视觉与编剧元素,让赖以成名的自嘲自励也开始显得有些乏味,系列越来越偏向“糖水化”。
而这次杨学德的加盟,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整体调性上,都为糖水加入了浓厚的苦味,变成了一杯令人回味的咖啡。
如何在《麦兜当当伴我心》里识别出杨学德的风格?
很简单,所有你觉得跟以往“麦兜”不同的东西,所有那些“古里八怪”、“奇形怪状”的人物与色彩,基本出自他的手笔。
习惯看麦家碧笔下的可爱猪与卖萌小动物的麦兜老观众,一下子进入到杨学德的世界,肯定会产生“急便便”的效果。
为什么他画得一点都不“美”?
是的,这就是杨学德的世界。
一个用最大胆的色彩来表现市井百态、用情绪来写意的世界。
他的视觉风格明显,色彩浓郁,对比强烈,有些地方甚至接近于版画效果(当然他的风格也非常多变)。
他的人物更是受到不少观众的抨击:“为什么画得这么丑?
”第一,估计他不会画帅哥(影片中最帅的刘德华也被他画成一个吊丝样);第二,他也不觉得这些样丑的人真正有多丑。
这些身边最常见的小人物,往往具备有趣的一面。
这些小人物的美,是一种Loser的美,骑呢的美。
他们努力生存、奋力拼搏后仍然失败,但会抽根烟、骂骂脏话,明天起床又来过。
正是这形形色色的人,造成了香港的美。
所以他的人物也许很丑,但他对笔下的城市,其实是充满感性与情怀,并不乏诗意。
所以杜琪峰与杨学德,是我觉得在视觉方面能够展现香港之美的两位大拿。
这样的风格,与《麦兜当当在我心》的故事,应该说是比较合拍的。
编剧、导演谢立文加入了大量的群众角色与市井色彩(这也正是杨学德的强项),从某种意义上造成了一部群戏电影,主角甚至都不太算是麦兜,麦太也成了大龙套,主线更是变成了“音乐校长的故事”。
全片刻划了一种群像、表达着香港市民生活的现实与无奈,杨学德在视觉上的“古怪与异味”,让这种底色更苦了。
但片子有着另一个重要元素,就是音乐。
本片音乐的大量存在是对视觉的反衬,用一种纯真得似乎天使的童声合唱,加上(麦兜系列一贯的)经典名曲改编,令影片具备理想主义的纯净色彩。
美妙的音乐是理想(市井调侃的歌词,让理想带着世俗的可爱)、杨学德的视觉是现实(乐中有苦、苦中有乐),麦兜站在中间,变化着、成长着。
看到了这三者互相抵触又互相交融的位置,也就理解了这部电影。
有人说这片子像个MV拼贴,某种程度上说也对,这就是一部市民百态的音乐片。
所以才难得,因为华语电影里很少见这种类型。
杨学德早期的代表作是《锦绣蓝田》,而这部电影有些场景,甚至是直接从那里引用过来。
这种过于浓烈的色彩,与麦家碧的风格,应该说会产生一些不够圆润的地方。
麦兜的视觉世界是童真、浪漫的,虽然也有市井生活,不会像杨学德的“蓝调世界”那般成熟与苦涩。
但这种创新与突破,也让这部据称是“最后一部麦兜大电影”留下了圆满的句号。
至于杨学德,与麦兜的合作其实只展现了部分才华。
他除了视觉上独具一格外,还具备着非常好的(漫画)分镜头叙事能力。
以后如能自己执导动画电影的话,我预感那将会是现象级的作品。
有了大人烦恼的麦兜兜就不是麦兜兜了
说它画得没以前可爱也好麦兜母子的故事并不像以前那么突出也好,到点还是要落泪,因为我好庆幸自己仍有颗软塌塌的心,它从未被这个硬邦邦的世界改变。
看着这分数我诧异了,这看的不是同个次元的电影吧。实在是受不了这部。
好坚强的校长555,小朋友的歌声是这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
配乐很好听!坚韧的香港人在经济萧条的情形下,仍然坚强的有声有色的活着。
我愿是一块扣肉,我愿是一块扣肉,扣住你梅菜,扣住你手。
一如既往看不出除了無厘頭之外有什麽。不是我的菜。
好温情!我愿是扣肉,扣住梅菜扣住你手l/(ㄒoㄒ)/~~
可惜了,我因为陪妹妹看,所以看的是国语。不过和去年的故事相比,还是觉得差的有点远,落差有点大。
三星半;世界就是这样,残酷永远才是生活的常态,不是所有的以诚相待都能换来善良的礼尚往来,人终归是要成长,天真,美好,感动用来形容这部电影都没有错,但反讽,现实一样是它想表达的深藏涵义,可以说导演是有心机的,懂得大多数人需要什么,在这个日渐冷漠的社会,多一些温馨小感动总能捕获观众心
怎么画得那么丑了!
车车车车、车车车车、有辆车车,冲向你爸爸、爸爸,哈哈这段爆笑在别人的葬礼上
车车车车 车车车车 有架车车车 有架车车车 冲向你爸爸 爸爸 爸爸 爸爸
这是有点模仿那啥。。
不是很好看,还是喜欢看麦兜响当当
2012-280.两星半
好无聊....
画面一般,但很温暖
不说了,坚持也是种可悲的行为不是吗,正是由于达不到完不成所以才苦苦坚持的不是吗,等到头发花白,双眼昏黄,成就了园长!为园长鼓掌!
兜乐飘飘,港滋港味,麦兜系列起死回生的一部。“人在风里,风要去哪里?失散的我们,会不会再相聚。”生活再刁难,也不要放弃。“正因为这样,到我们长大,当我们开心、伤心,当我们希望、失望,我们庆幸心里肠里,总有首歌在窜来窜去,让硬邦邦的世界不至硬进心肠,让软弱的心不至倒塌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