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我小心翼翼跌跌荡荡,如同天边的浮萍;你不合时宜的出现,如同晨间的日光,璀璨耀眼却转瞬即逝。
你来时携风带雨,惊艳了四季,你走时雁过留痕,乱了我的方寸田间。
如果我们注定最终没有在一起,我依然会选择我曾经爱过你。
因为一想到在漫长的生命长河中,你从未出现在我的世界就让我觉得遗憾不已。
与你萍水相逢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荣幸。
我曾经时刻注意你情绪的起伏,如同踏入陌生的潮汐;你宛如天边的月牙,忽冷忽热,阴晴圆缺,我仿佛置身迷情的漩涡,来不及看花开花谢就已经怅然若失。
祝你在今后的旅途中遇见如诗如画的风景;愿我们乘风破浪过后都能够品尝到丰硕的果实。
与你之间的情谊早已刻骨铭心,你如同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不必遗憾下一个路口没有我在等你,只记得我们曾经有过的点点滴滴。
人生一场大梦,轮回几度春秋,忆往昔峥嵘岁月,知来路而不可追。
曾几何时我只想和你谈一场风花雪月,因为在我的世界里,你就是唯一。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无论我们最后生疏成了什么样子,曾经对你的好都是真的 就算终有一散 也别辜负我们的相遇,希望你不后悔认识我,也是真的快乐过。
就像心里种了一棵树。
就像心里扎了一根刺,拔不掉,拔下来更痛。
我准备好了所有可能性的结局,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当你转身的那一刻,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
念念不忘也不一定有回响。
我为自己那些一厢情愿的付出不合时宜的打扰说声抱歉。
其实也许我一直执着不肯放手的原因不是因为我喜欢你而是因为我放不下那个年轻冲动又满腔热血的自己。
一辈子很长,你最终会爱上很多人,但能够遇到第一眼就心动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幸运。
我不知道你是否觉得庆幸遇到一个如此喜欢你的人。
外面又下起了雨,伦敦似乎总是在下雨,每当伦敦下起雨,我总是会想起你。
我在一个所有意义都被消解的时代,执着而又彷徨地痛苦地活着。
话痨电影,果然是我的最爱。
忍不住回想这样的一部电影。
所以就写一点字吧。
比如,两个男人的 周末时光。
并非格外的帅,偏偏都是我喜欢的样子。
就连嗓音也是我爱的低沉,一人内敛害羞,一人明朗温柔。
看这两个人谈恋爱,实在赏心悦目,眼见二人终分开,又分外难过,忍不住续写起各种今后,电影只是电影啊,那么痴,作甚?
就 是太喜欢两个人看似随机的勾搭,就开始了情不知所以然的情深,蠢蠢欲动又欲说还休,明明想坦诚相待又有所保留,以为可以不在意,一个人送另个人到电梯口, 又忍不住站在窗口看,走在楼下的那个人是不是有回头。
第一次那个人回头,第二次那个人没有,第三次那个人回头看,窗口却再没有那期待眼神。
也 许爱情最美的时候,就在于不知不觉间的心动,或者沉沦吧,明明知只是暧昧,却又交付了自己的心,言行举止最能出卖自己,情意满满,越是遮掩就越是泛滥,越 要挣扎就越深陷,一百个理由告诉自己那不可能,就有一百个理由让自己无法不去期待。
两个人开始了无休止的交谈,无论是裹在蓝色被子里的他们,窝在沙发里的 他们,看起来都特别和谐而温馨。
明朗的人也有伤心过往,害羞的人的过去又更加不堪,大家都千疮百孔,却又忍不住,对对方小心翼翼的温柔。
一人假装爸爸,一 人向假装的爸爸出柜的那一幕,实在让人恨不能泪流。
其实,那也是好大好大的幸运,才能莫名遇到一个人,而后让所有的温柔,覆水难收。
即使,过后就是无助的思念与哀愁。
即使会被捆绑被束缚,到底是那样一个人,让你还原成最真实的自己,即使矫情,也分外自如。
近些年来,运气总不算太好,工作上跌跌撞撞,一个人走了无数的路不曾邂逅惊喜,刮了那么多张发票从来不曾中奖,所以,是可以把所有小小的运气都攒起来吗?
是会攒成超大超大运气,以便遇上你吗?
《周末时光》打动了我,不仅仅是因为结尾的缺憾让人无法释怀。
相遇相知,同骑一辆无法载人的自行车,亲昵地抚摸下巴上的胡须,将一件本该悲伤的事变得欢乐,无意识地真情流露,注定的别离,与回忆。
一段感情中最美好的时刻,见证这些本身就已是弥足珍贵。
Russell温和、善良,Glen激进、自我;Russell总是迁就别人,容易满足,Glen习惯自我保护,不愿妥协;Russell说他喜欢呆在家里,Glen说他周围的人总爱“藏他的铅笔”;Russell害怕让他想要隐藏自己的外面的世界,Glen想要跳出现有的生活圈子重新开始。
他们性格迥异,对生活持有完全不同的态度,不是一路人,但确是不意外地彼此吸引。
虽然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I love you”,但别离时分,Glen没有料到的无法抑制的眼泪,Russell之前一直躲躲闪闪如今终于敢于给予的吻,不是比千百年来一直被人说说说说烂了说到最后连说的人自己都迷惑自己是出于真情还是假意说出的那句“我爱你”要真太多太多了吗?
这份爱,也许驱散了他们骨子里的孤独感,也许使他们孤独更甚,但又有谁能拒绝这生命的恩赐?
"You know what,son?It doesn't matter to me.I love you just the same.And guess what?I couldn't be more proud of you than if you were the first man on the moon." 我会感激生命,让我听到了这些,无论是谁,说给谁听。
(标题和这篇影评无关...纯粹个人爱好...)因为实在太爱这部片子,第一二次无字幕低质版,第三遍有字幕低质版,第四遍高清,看样子是第四遍。
于是想记下来这部电影里面的很多小点,可是看电影被打断的感觉还是异常难受,记的不多。
电影里面的台词、动作、镜头都是布置得很合理的。
“鞋子的铺垫(这都注意到了吧);Jamie家要盘子时候显现出来的不合众;和Russel给Glen说得一样,除了在家之外他都会觉得embarrassed,Jamie家也是,而生活的快乐也是一种表现;帽子,Russel总是戴着,除了公车上怕被人认出来是gay和在Jamie家被那个胖子脱下来,而即使是脱下来了也还是很“娇羞”地整理头发;公车上下车的时候镜头突然对焦到后面的一对BG情侣,看第四遍才看见有这么个小镜头,和G和R在家门口第一次分别看到的那对BG情侣一样;在家里时候对于吵闹声音的控制(第一次sex之后调咖啡弄响之后皱眉头)自卑?
两人对话中关于分级的关系(不知道字幕会不会有问题,这个地方一直没有听懂),R说自己是C-,然后G说恐怕你不觉得你是C-吧:看得出R对自己的自卑或者谦虚(总之不是自信的表现),也看得出G觉得R等级是很高的,所以之前G说R是他的第二备胎我是不相信的;两人床上record的谈话,刚开始一直假装不知道晚上发生了什么,其实只是他说不出来这些sex有关的词和句子,也是铺垫;游泳池段,工作和生活的类似,are you happy? I'm totally fine;救人,虽然Glen会觉得无聊:“我没觉得当救生员有什么不好”,但R觉得很合适很满足,说到有一次他没有值班于是那个人溺水死了的时候他会有种自豪感。
两人的对比很明显;接下来就没有继续记录小台词了,除了一些很喜欢的对话:那段很多人喜欢的canvas就没有记下来了;I don't have a boyfriend, I don't do a boyfriend.I can see myself through his eyes, I see what I look like.(G和R在游乐园的时候,G说他小时候打飞机的时候在那个室友眼睛中看到了真实的他。
That's awful Glen. that's what it is.(接上面R回答G的句子)Concrete.(记忆很深的词)You're condescending me, it's like you're always attacking me.(不管是对R对朋友还是对直人,G一直都是aggressive的)Why can't you just understand that some people just want to be happy. Are you happy? I'm fine. And you know, it could have been fucking better and easier, but I'm absolutely fine.(最爱的一段对话,很明白地告诉了R的生活)It just makes me angry, and you know I feel angry because it's so much pathetic.”有关有人说电影很混乱,我倒是不这样认为,电影通过的是各种两人在一起的小片段来深入Gay People的认识和两人感情的深入,后者应该都很明了的,即使只是通过G三次出家门在楼下paths上看R的三次不同,而前者就更要focus了:Glen和Russel大致就是Gay People里面的两种典型了吧,前者是完全出柜、为了同志权益而抗争,后者则是出了柜的但是其实还是无法面对自己性向现实的人的(因为毕竟是外国的片子,所以不会出柜的还是少数的吧我想,而国内即使是85后90后这代(我也不确认)出了柜的也是多数吧,即使是和亲密的朋友出柜而已)。
两人的除了性向方面的比较外性格的对比更强烈:G更有攻击性(当然也奠定了他1的基础),直男朋友少;R温和,家庭主男性质,好男朋友(所以bottom我也认命了,虽然个人更希望他反攻哈哈(题外话))。
而整个故事的发展就是沿着两个人的性格缺陷进行的(下面的记述有点不清晰了,可一扫而过,):Sat. morning,初见,带着很多铺垫;Sat. afternoon,进一步发展,(厨房那一段G勾引R的时候真是美妙,而R还一直羞涩不敢太放肆,同样铺垫、比如R的身世之类;Sat. evening,酒吧里面G和直男的对话是导演给现实中直男的宣言吧,除此之外也有太多(个人记不太清了);回家后则是两个高潮了,G和R的激烈争吵关于boyfriend关于G的性格,G对于男朋友、婚姻的思考,是G性格缺点的揭示(我相信太多Gay people如此了);而Sun. morning则是R的了,前一页激烈的争吵和第二早亲密温馨安静的谈话真是对比,关于R的身世,关于出柜,而这一点同样是太多年轻Gay people和即使成年仍未出柜的同志的展露吧。
故事发展随着两人的感情层层深入,其中并带着导演编剧对于现世同志世界的思考。
(我很喜欢我这句话的总结(真是丑不要脸))差不多了,有人拿这部和断背山进行比较,正和有些人说的一样,一部是gay片的开山鼻祖,怎能相互比较,但我本人也是更偏向这部(也许个人经历的关系吧),现在还有多少20岁的人以后会形婚呢?
(当然我也不晓得到底真实是什么样)而很多人或者很多gay喜欢这部片子都是将自己带入了这部片子,因为这部真是现实的深深投射,希望大家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出路:)最后附上几首我个人找到的三首配乐:预告片里面:I Don't Want Love The Antlers最后一场床戏的配乐:TC and Honeybear John Brant片尾曲:I Wanna Go to Marz John BrantP.S.求其它配乐T.T2nd edition:两则翻到的短评:“真实不文艺”、我是真不懂现在文艺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了?
是慢?
无聊?
话多?
色彩?
现在一说到文艺我心里面出来的还是 明亮的星,毕竟是济慈和那个时代,说话穿着,生气的原因和方式,即使慢但爱也爱得文艺。
但Weekend,我真心理解文艺无能,不就是一对gay419后的两天?
何必那么做作,如此做作还不如多想想里面的台词,想想glen从小到大的歧视,想想russel为何要对glen出柜,想想glen为什么如此obsessed with concrete,想想glen在酒吧里面和那个直男的谈话,想想弯和直两个世界的结局......电影太多可以思考的了,哪儿那么多无聊的文艺?
“是由于太鸡巴真实才能够感受到生活偶尔的阵痛”相信很多gay看这部片子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是两位演员的火花擦得如此完美以及很棒的演技,另一个就是编剧了,很好笑的是我居然在短评里面看到有说编剧功力不够的,我只想说你太弱。
导演在剧本里面设置了太多真实生活的gay才会导致如此的结局,甚至你会在g里面找到你的个性在r里面找到你人生的追求和生活方式态度,又或许你也会在公车上那群嘲笑gay的一群人中找到你的影子,不管你是一个恐同还是一个伪直。
噢对了,还有,更新里面的插曲。
感谢“周末时光”贴吧里面那位极极极极好心的朋友,你太好了~:http://www.myspace.com/sawtooththedentist/music/songs?filter=POPULARhttp://www.myspace.com/hookandthetwin/musichttp://www.myspace.com/milknoise确切哪几首我也不晓得了,但是都很好听:)
一直很喜欢这种靠对话推进剧情的小成本文艺爱情电影。
同类的爱在三部曲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电影,看下来轻松惬意,同时常常引发我的思考。
而《周末时光》,看得我非常疲惫,就像在照镜子,不断地审视自己。
我在两个主角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身影,作为同性恋的两种挣扎,畏惧和抗争。
Russell和Glenn从相遇到相处、直到最后的分别的整个过程仅仅只有一个周末。
这是非常典型的当代男同性恋的社交现状。
Russell和Glenn就像磁铁的两极,虽然都是男同性恋,但在气质上迥然不同,可也因此相互吸引。
Russell像大多数异性恋一样生活着,除了最亲近的朋友知道他是gay,别人都不知道,甚至他和最亲近的朋友也不会谈起他作为gay那一部分的生活。
但与此同时,他又不能抑制自身对同性的欲望,也渴望着一份稳定的感情,会在和异性恋朋友的聚会结束后去gay bar交友。
Glenn是普世认知中比较典型的同性恋形象,从事艺术类工作,大胆公开自身的性取向。
Glenn反复重申自己不需要谈恋爱,因为他被人劈腿,受过感情上的伤害。
这只是他的掩饰,实际上,他一样渴望爱,不然不会在离开英国前还一次次地去接触Russell。
和所有爱情电影一样,荷尔蒙是一切的开端,在电影里就是一种氛围的营造。
从温馨的亲友聚会,转到冰冷的大街,再到情欲弥漫的Gay bar。
看对眼后的一夜情在这一切的渲染下再正常不过了。
一杯热咖啡,为了留下一段录音的交流,也就是在这时候,从性的吸引已经升华为爱了。
他们讨论的内容很有趣:对彼此的感觉,过去的性生活,在升华到异性恋和同性恋在性表达上的权力异同。
(未完待续,太懒了,但是不想不标记,sorry。
)
Russel and Glen14楼的窗户,倚在窗台看风景的小习惯,关于sex时真实的小心理,二手商店里淘来的可爱物什,地铁上对别人言论的小反应,写日记记录每一次的习惯,不善说谎的表情,休闲的衣服风格,和Glen的争论,温柔的亲吻,还有所有的沉默、抚摸、对视。
原来刻画一个人,这些寥寥细节就能让他如此饱满生动。
觉得自己竟有些像Russel。
这种相似感让自己觉得自己很普通很普通。
我喜欢这部电影,安静的调调,慢慢的节奏,干净又漂亮的画面,细致的细节,还有男主一点都不刻意的表演。
我喜欢这样子的人,活的很普通很普通,似乎与任何人没什么特别的,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很平凡很平凡的,可是,又确实是真实的活着,遇到一些人,喜欢一些人,爱上一个人,喜欢他的自我和骄傲,喜欢他的激进和勇敢,喜欢他张牙舞爪下面的温柔脆弱,喜欢和他在一起的感觉,自在真实卸掉伪装,理解共鸣以及碰撞,喜欢和他在一起时的自己,喜欢想要和他在一起的感觉。
我真希望有这样一个人,真希望。
我想这是春心萌动了吧。
有时候,真是向往一份爱情。
如何让人物一直在说话,而观众看着不腰疼?
这是每一个作者不可避免遇到的难题;尤其是那些不适合通过动作表现冲突的故事里,如何能既避免陈词滥调,又要避免故事人物过于模式化地“特立独行”起来,更是艰难。
早些时候的《日出之前》可谓把对话演绎地精彩至极,而这部新鲜出品的《周末时光》,更是将人物语言与背景、形式、动作,巧妙融合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孤独症背景Russell是一个孤儿,他从小辗转寄宿,长大后成了一个救生员,还是好朋友女儿的教父;Glen16岁出柜,上高中时被室友发现他对着男影星打飞机,然后全校都知道了。
这样的背景设计,被导演好好地保存着。
他们还有发生许多故事,他们都有很多曾经。
但是没有人拿出来彰显说,“See?
这就是我的伤疤!
我的创伤,我的Trauma!
”作者做得好的地方,在于他的拿捏妥当与自信。
一个过往的事件,对人物的塑造和理解很有裨益,却不能滥用、不能过分渲染其“意义”,概念化的表达只会造成干瘪而做作的感觉。
相反,一个揶揄的反讽,可能就可以结构沉重,而还原真实。
譬如在公园那场夜景中,Glen是多么自然地从电影谈到了当年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然后是对那个旧时录像机的回忆,再到他被室友抓住的这个包袱的抖出。
这个事件并不是特别重要,对人物的性格却带有点亮的作用。
而它在故事中的位置,是如此不费力气、自然天成。
又例如,Glen的前男友John背叛他的事实,作者先是通过Glen好友之口,说过Russell听;后又通过Glen阅读Russell的博客,亲口直叙自己前男友John,与眼前这个约会,曾经的性事。
这一刻,一个惊喜爆破了,却并非让人觉得俗套,一切被掩盖地恰到好处,又以最轻巧的方式残忍剥离,爆发出的张力已经让人忘记了这是否是蓄谋为之。
以此,故事语言保持了某一种带有背景意义的“符号”作用,同时行云流水地展开了有营养、张弛有力的戏剧冲突。
二、磁带与博客想象一下,如果两位主演没日没夜坐在一桌两端讲话,纵使言语在有趣,是不是也会产生听者的疲劳?
而如果说话人,一会是人,一会是物,一会说过去,一会说将来,是不是就有意思得多呢?于是,聪明的导演,将话语主角嫁接给了那个黑色的录音机和Russell的博客。
黑色的录音机记录的是Glen的众多炮友对于性的期待,关于“你是谁”和“你想成为什么人”这两者之间的空白——即通过性可以看到的空白。
这个录音机更是Glen的态度宣言:他要求摆脱一成不变如“水泥”的生活,他要过一种艺术的人生,他要求绝对的真实和完全的自我,他需要走向未来,走向“想成为”的那个人。
黑色的录音机不仅仅是Glen特殊性的一个标记,也是他和Russell的爱情见证:Glen不与人分享Russell的录音,可以见得他的私心;最后赠予Russell录音机,是对这一段往事的永远缅怀。
而Russell的博客,讲述的是他的曾经。
Russell谈论的多是一夜炮友,有些有男朋友,有的已经结婚。
Russell问得最多的是“出柜”与否的问题。
这是Russell的个人情感现实——遇不到合适的那个人,也是作为同志、甚至作为人类的情感现实——人们通过Grindr寻找激情、却没人坦诚地面对现实处境、有勇气、有信心去追求自己最真实的自我。
Russell的叙述简洁、带有还原“细节“的真实质感——譬如戒指象征的婚姻问题、Paul Smith须后水暗示的背叛。
这些朴素的文字,通过博客的叙述途径,让整个宏厚的个人情感价值,不用辞藻、不动声色地再现出来。
三、逗留,还是离开?
48小时之内,发生了什么?
是一种惺惺相惜的珍重,还是一种朦胧美好的憧憬?
对于Glen来说,表面上看,他外向、冲动、勇敢,但是他的心却隐藏在深处;而Russell表面上内向、安静、被动,却把心迹都写在了脸上。
第一个早晨,Russell端过去咖啡,也许只是为了挽留这短暂温馨;而第二个早晨,Glen端过去咖啡,却是爱慕交织、依依不舍的复杂情感体现。
Russell三次看着Glen从楼下走开。
第一次,Glen和邻居吵嚷着,Russell内心是愉悦而期待的;而第二次,在Glen告诉了Russell他将要离开之后,Russell看到地是一个永远离开的Glen,此时,离别的伤感基调已经奠定;直到第三次,Glen走了。
Russell看到的是同一个背景,但是却挽留不了他的离开。
这些送别,比任何语言的表现来得更直观、更有力。
正如最后在火车站两个人一开始沉默、Glen走后的伦敦城下,孤独的收音机回放着第一条Glen的声音、旷达的夜幕下,Russell寂寞的背影独自面对缄默。
此时,语言虽已经被动作取代,却显示出其更独特的存在——作为叙述语言在其他场景中的表达意义于此时的完全退场,对比出一种夜深人静、曲终人散的疏离感。
那如雾般美好恬淡的时光,是温暖、而刻骨铭心的。
我们眼看着Glen和Russell相继离开视线,空城中再无人追问此事的惆怅感受缓缓升起。
是的,我们不可以逃离的,是周末过后,周一来临时的怅然若失啊。
苦的甜的草莓,棉花软糖,黄油硬糖北极熊 腰果 爵士乐 磷脂酸 巧克力 我的果冻 特别覆盆子 请务必留给我 三杯淡威士忌 嫩樱桃汁 冻柠檬派 我想去火星那里有绿色的河流你香甜的十六岁 在演出后等你我都不记得16岁我是否香甜了,电影里有段词我很有感触,他说我们开始时都是纯白色画布,然后我们用颜料在画布上构图,但是在这之间有个间隔,关于现在的你和你想成为的你,关于这个间隙。
我没看到,至少在我身上我没看到。
其实此类题材电影大概讲的都差不多,但真的从GAY 的角度和直人的角度可能会有差异。
到底是什么阻止了我们去成为我们想成为的那种人。
社会吗,道德吗,信仰吗,还是全世界吗。
中国的同性恋其实也没有到夹缝求生存的地步,但我们往往能看到好几个种类,这里的种类只描述承认自己是gay的人群。
其一,藏在直人群中,好朋友知道自己的性向,在Grindr或者Jackd上默默炮之。
他们往往不会和朋友讨论自己的性爱,不会介绍自己的伴侣给他们认识,仿佛想抹去这部分不被接受的行为,只把自己“正常”的一面展现给好友圈。
其二,只要你是人,你就得知道我的性取向,他们直白表露自己的性向,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手段就是Be gay be glamours,他们无所谓旁人接受不接受,只顾自己做自己。
热爱分享性经历,嘴上随时都挂着别人的大屌。
总的来说,都一样,都想要和那个他散个小步,看个小电影,骑个小车,一起在沙发上小小得争论一下,吃个小饭,打个小炮。
有些人麻木了,有些人还不敢涉足。
到底是什么阻止了同性恋和异性恋的不对等现象,说白了,就是异性恋。
事实上这也没法对等,但我们希冀的,愿望的,和奋斗的也就是这种差异化能尽可能缩小。
人这种奇特的物种最难驾驭,也最容易驾驭。
多想去火星啊,那里有绿的河流,有我爱的人,能在那里和爱的人牵着手走在街上,在餐厅里,在走廊里,在车站上接吻。
做那些想做的,异性恋都做的,而同性恋没法做的事。
末尾,当手里的录音机说完Just start from the beginning when you saw me,当I Wanna Go To Marz的音乐响起,我知道它已经成功攻下观众内里的城堡,无法忘记了,我的心里亦涌动着一些情绪,飘忽而又确切。
Russ倚靠窗台,就像知道在怀旧的未来将对Glen油然有所感念。
写这篇之前,我尝试将它与《断背山》做出比较,这两部电影的风格手法像是同一个空间的不同维度,并行不悖,缺少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的环境。
影评《把爱情做成盆景》里写道,断背山是将时间拉长,Jack和Ennis之间备受阻碍的爱以二十年为维度,从而被赋予了生死契括、荡气回肠的重量;周末时光却是正好相反,将情感波澜完全收窄,压缩到一个小小周末,然后再放大每一次交谈,每一次争斗,每一次上床。
如果说断背山是参天乔木,周末时光就像精心剪裁的盆景。
它的枝叶不繁茂,根茎不深广,但在一个局限天地里纵横腾挪,却意外营造出了心动神驰的效果。
这是同志电影少见的文艺清新范儿,不需要贩卖男色,不需要大制作,纯靠拍摄技巧和台词照样出彩。
英剧总是符合我的味口的,细腻又节制,一个水杯,一只烟斗,墙角的盆景,Russ略带羞涩的笑容和眼角的鱼尾纹,大街上挥之不去的冷冷忧虑。
一幕Russ和他的直男好友一起抽烟斗,一幕Russ教Glen抽烟斗。
三次Russ从窗户看着Glen早晨离去。
台词更是撑起全片的亮点,“如行云流水,却又充满出人意料的新奇”。
印象很深的是Glen说到要换个环境重画自己,而身边的朋友都在藏起他的画笔,他们不想让他变的多姿多彩,他们想要他保持他们喜欢的样子。
影片从头到尾保持着诚者的审慎和惊心动魄的自我对恃,在同性恋受到歧视的生活,动辄被骂基佬,twat的环境里,Glen想要抗争,想要出人头地,想要和异性恋一样受到平等的对待,Russ觉得,去争取那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你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有些人只需要简单的幸福呢”。
当Glen反问Russ你幸福么,Russ停顿了一下,用脆弱的略带哭腔的声音回答:“我还好。
”“我对现在的自己很满意。
”我想起佩索阿的一句话,我眼下日复一日单调的生活,将会成为我从未体察过的爱的记忆,成为我从未有过的胜利。
在影片中最后一句话说完,Just start from the beginning when you saw me,下句还在录音机里时。
影片就以这样让人猜疑,回忆的方式结束。
片尾曲紧接,就这样,无法忘记了。
结局是亮点,因为,当我再从他们对话时开始看,我就觉得最后的那句Just start from the beginning when you saw me又把我带到开头,就像这磁带可以回放似的。
我觉得第二亮点是Glen(攻)在Russell家下的小道走的三次。
第1次,头没回。
第2次,头回了。
第3次,回头+站了两三秒。
从一夜情到感情的进展,导演好聪明!
其中有一处值得注意,就是Russell几次想穿新鞋出门,但都放回鞋盒里了。
但当Glen给他说,他明天就要离开后,那天晚上R就穿上了那双新鞋。
表明他对G的重视。
当时G第二次离开时,走了又把们敲开,正正3次,之后R的那被打击的神情啊! 男猪脚和男猪脚都是我的菜,两人好配。
影片很文艺,在导演精心安排的镜头中,(比如从墙壁到餐桌,两人在床上对话只照一半的脸,他们向车辆相反的方向起自行车...)海报那粉红中(有了!
),人物的神情中(猪脚看对方),就不断透露这东西,我们可以感受到的这东西,一种似有非有的东西——爱。
这片可以被定义为:文艺轻熟同人片。
因两男猪脚的也不小了,胡子型男比较有轻熟的感觉!
再加上最近听张栋梁的唱片《别再惊动爱情》,感觉和这片有相似之处,从他们的争论的话语,从Glen(攻)那开放艺术家观点,和Russell那还在逃避gay这词的游泳救生员,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彼此不同,又好像在彼此撮合,都比较有文艺气息。
片中对话部分也是精心设计的,这片里,几乎对话都是在两男猪脚之间进行,对话设计很逼真,不像是电影台词,就是一般生活中的对话,与一些观点。
片中多次出现有人取笑gay(早上楼下有人骂Faggy,公交上有人谈论,最后接吻后有人吹口哨。。。
)也一直提醒观众,虽然这是搞基片,但是别忘了,猪脚们还是生活在一个歧视同性恋的社会里。
但最后Russell还是克服了自己的恐惧,也是对Glen的感情(一种两天周末就有了的感情),在车站站台上深深地亲了Glen,因为他知道,他爱上了Glen,想挽回Glen,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不同的人,还是要走不同的路。
就这样这Week ends了。。。
尽管week end 了,在end的那瞬间,Russell向窗外望去的画面,那声音又从录音机里响起,又勾起多少怀念,又带来多少伤感。
Just start from the beginning when you saw me,就是影片最后一句话。
戛然而止,音乐Marz的前奏迅速响起,顿时心里有了剧烈的震撼感!
多少也有些失落感。
没有多余的话语,但没关系,“就从你见到我开始说起吧。
” 在这寂寞的城市中,我们很渺小,我们很无奈。
所以当个陌生人就好。
豆瓣的朋友,“就从你见到我开始说起吧,就从你见到我开始说起吧。
”就从两人开始录音那时再看几遍吧。
这片,我认为是断背山后的另一部杰作!
一部优秀,有思想的杰作!
好喜欢russel窗台前那三盆小仙人掌 glen有一点点像高司令 竟然对着rupert graves的局部截图撸啊哈哈哈哈 手法和before sunrise相似 很同意glen对朋友的看法
为了一首john grant的片尾原声一直扛着看完整部剧,很真实,但确实有点闷。也许只有GAY才能真正感触其中,就如les看蝴蝶一样。期待有跟周末时光一样调调的女同电影。
真我之选 基情释放~~
Gay这个词其实有Happy的意思,感觉他们是很High的!
就像我和你度过了一个周末,我有Russell的性格,你有Glen的想法。我和你向着对方谈啊谈,笑啊笑,看啊看,滚啊滚。只有在自己的房间最放松,不用担心,不用在意,不用假装,这样很好,也许哪一天我走出去了一点点,敢作出曾经太过在意而不曾做的事。我想告诉你,那是因为你,因为那个周末,因为你离开
重口味小清新 掩面奔出
这个周末略无聊啊
确实有 before sunrise的味道
前三分之一还在控制当中,平稳克制,后面导演和编剧一下子就走错了路,拐到一个絮絮叨叨的死胡同里。影片立意平庸,前半部分用长镜头硬撑,后面由于剧作上的问题而一泻千里,人物内心的挣扎没有意义,人物关系处理上也是乏善可陈。这样的同志片太多,下场也都不怎么好,低级趣味,不及格
给我一台狙击炮,我要轰烂豆瓣这群死清新
好无聊啊
最喜歡的同志片,沒有之一。
有人说像一杯咖啡,我觉得就像一场好天气,来的时候很舒服,当你还想要多留一会儿在这里时,它却要走了。
仅两天的爱情,短暂又惆怅,心酸又浪漫。
这导演应该是资深老gay
对这种像Before the sunrise的片子不太感冒。
嗯,看来我天生就对同性题材比较排斥(不是歧视,谢谢)
很文艺,很生活,很平实,很淡然,拍摄手法像伪纪录片,男主角居然能娘的那么讨人喜欢那么萌!!!演员本身还是直男!!!这不科学!!!!
男男版日出之前~
导演拍同性恋电影为何台词里面要搞那么多诸如舔肛门、精液味儿之类的暴露词语?俩同性恋还很享受地吸毒就像吃巧克力一般随意,这是在宣传毒品吗?还是在把同性恋烙上海洛因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