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的电影最擅长描写人性,城市国度的爱丽丝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我是差不多同一时间看的。
两部故事的主人公很相像,我曾看过一个影评说松子的内心有一个爱的空洞,我觉得爱丽丝的女主的心中也有一个很大的空洞。
电影的起初她说她放弃了工厂的工作选择了精英的生活,这是第一个空洞的伏笔。
她不断考证对未来的期许越来越多,人都是期望愈多失望愈多。
后来社会的现实,让她意识到了自己的普通。
爱情是一种能让自我提升的情感,所以当女主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之后,她的内心人生不如意的洞被填满了。
但是后面男主对于她遗忘手指头的责怪,漠视她,却又把她的内心所有结痂的伤口撕开。
这才有了后来她拼命赚钱买房子,不仅是为了弥补男主也是使劲填满自己心中的洞。
女主是那种对未来期许太多的人,往往这种人也是不成疯便成魔。
女主是可怜的,因为她所期望的未来从来没有实现过。
从最开始的精英梦想,到后来期望与爱人的厮守,随着男主的自杀全部破灭。
其实从男主自杀的那一刻起,女主心中的坑再也填不满,就像松子一次次无奈的问为什么一样,世间大多事都是无理由的磨练。
这部电影映射了很多现实的问题,每个人的自私都被放大化。
洗衣店的老板其实也是可怜人,他为了自己痴呆的母亲参与抗议,被人利用,导致自己无法控制愤怒,又正好戳中女主心中对老公的深深的痴恋。
虽然女主在片中杀了最多的人,却看似是最好的人。
大概人都是怜悯可怜人,可是这部电影中谁又不是可怜人呢?
这世间不都是可怜人在犯罪吗?
电影《诚实国度的爱丽丝》,韩国版《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文艺版《维多利亚一号》整部影片所涵盖的社会现象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小人物的无奈,女主虽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可无奈社会现实就是如此,每个人活得都很累,很不巧,她却是所有人的发泄点。
不管是自暴自弃的丈夫,劝人安乐的医生,又或是怂恿女主的房产公司,乃至抗议的居民,无一不在刺激着女主。
韩国电影对于社会的黑暗面的描写总是让人深感震撼。
看完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反思而非同情,结尾女主带着植物人丈夫奔向海边,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约好的蜜月。
可一切终将过去,从善至恶,社会可以改变一个人,但更多的取决于你是否想要被改变。
ps.这女主也太像白百合了。。
2015年算是韩国电影的小年,相比以往来说,特别招人眼球的作品并不多,但在年末的青龙奖颁奖典礼上,这部电影引起许多人的讨论。
因为这部电影的女主打败全智贤,拿下了青龙奖的影后,这个女主叫李贞贤,是那个在2000年初期拿着扇子带着指麦火遍亚洲的女歌手。
而这部电影也只是导演安国镇的第一部作品。
这部电影叫《诚实国度的爱丽丝》。
说这部电影之前,我想先絮叨几句,这位安国镇导演,他的资料在网上非常寥寥,但可以知道的是,他是韩国电影艺术学院(简称KAFA)出来的。
这个学院是韩国顶级的电影学院,学期很短只有一年,但在一年里,学生要完成包含两部短片加一部长片的作品量,如不能完成,则不能毕业。
学院还会提供资金给学生拍作品,资金全部来自于电影发展基金(电影票价的3%)。
我们国家也有这项基金,但用于哪里,你可秒懂。
韩国国宝级导演奉俊昊、朴赞郁都是这里的客座教授,带学生跟组拍戏如家常便饭,如此优越条件下,学校玩命教你,学生自然不负众望,能出好作品也并不奇怪。
所以,我们看到的不少非常棒的作品,只是导演的处女作,或者可以说是学生作品。
比如金秉宇的《恐怖直播》、奉俊昊的《绑架门口狗》、张喆洙的《金福南杀人事件》、赵承熙的《狼少年》等等,不胜枚举。
关于这一部分资料,不再多絮,可以参考腾讯娱乐133期的《贵圈》,绝非广告,这几篇对韩国电影的分析非常实用,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我是作者的分割线————说回这部电影,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惊艳。
对,就像走在街上,突然看到一个长相身材都符合你审美值得你为她骚情的姑娘。
这部电影在豆瓣的评分也就7.2,中规中矩的分数,但,在我眼里,这是一部值得给出高分的作品。
开头的快剪有炫技的成分,手法老道,所有的镜头没有一个多余,这种快速直来直去的剪辑方式贯穿全片,而这种剪辑让我想起了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的第一部《我要复仇》。
就如下面这三个镜头。
咨询师正要对门外说“今天的商谈结束”——切到看表——心理咨询师就被揍了一顿绑在椅子上,三个镜头连三秒都没用完,简单明了不拖沓,同样达到了交代剧情的效果。
而咨询师在这几秒钟形象上的变化,使观众心里充满了谜团。
(开片女主还没露正脸)<图片3><图片2><图片1>影片用倒叙开头,在快要结尾的时候用了正叙,这种叙事方式在韩国电影中非常普遍而且能收到特别好的效果,比如朴赞郁的《老男孩》,姜帝圭的《太极旗飘扬》和《登陆之日》、崔东勋的《老千》等都采用了类似的开头方式。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吸引观众眼球,营造互动,设置悬念,吸引观众急于看下去并迫不期待想知道答案。
非常传统而又有效的手法,非常学院派。
有些人把这部电影拿来与《金福南杀人事件》做对比,两部电影的主题有些许相似,但血腥程度这部电影完全不及前者,就我个人而言,这部电影的血腥程度根本就是小儿科。
但,电影的片头已经打出18岁以下禁止观看的官方字幕,我觉得这跟血腥无关,与剧情有关。
如果从我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来看,这部电影连立项都不可能。
整个电影用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来表现黑暗的主题,已是CULT片的范围。
纵观全片,除了女主以外,基本没有一个好人:老公无能、医生无情、官员善于利用他人、抗议拆迁者狠毒、居民无知、警察比老公还无能。
而女主在被逼迫的过程中,五连斩。
对整个韩国社会讽刺的非常彻底。
在拍摄过程中,导演估计根本没想到商业上的事情,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个人观点。
所以,这部电影注定小众,小众到烂番茄网连个图片都没有,甚至都没有被评分,IMBD根本没有这部电影的登记。
即使这么的不受待见,反观李贞贤在电影中的表演,看完后觉得,拿下青龙奖的影后实至名归。
《暗杀》中的全智贤根本没法比,单看名单被撕毁后蹲在墙角的哭戏中情绪的转变就明,其他提名者如金惠秀、全度妍这些人,也都属本色出演,并没有太多的亮点。
而李贞贤的表演,是对自己的超越,这个奖拿的明明白白。
再黑暗的主题,总有光明的一面,这部电影从女主身上表达的是爱情,而五连斩也是由情所起,就像片尾一样。
我个人非常诚恳的向各位推荐这部电影,因为不仅仅是李贞贤的表演,也不是电影的主题,而是在这部电影中所看到的导演的诚意和讲一个好故事的能力。
毕竟我们看电影,看的其实都是故事。
公众号:大湿兄拉片室 bonefilm你的转发和关注,都是动力。
严重剧透预警初次观看《诚实国度的爱丽丝》,并没有特别惊艳,毕竟有类似题材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2006)和《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2010)珠玉在前。
可是这个长得像白百合的小秘书的笑容却一直萦绕在心里,于是决定再看一遍,谈谈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电影大致可以分成四条线索。
女主角的悲剧人生;社区再开发引发的惨案;倒霉催的丈夫;莫名躺枪的警察。
这四条线索也牵扯出四波影响女主角命运的人物。
女主角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发生在初中毕业,成为“女工”还是“精英”?
打字一级、珠算一级、簿记二级,几乎拿到所有证书的女主角,却被日新月异的社会打回原形,“梦想和胸部一样大”的女主角只好委身一家连计算机都没有的小作坊式的工厂上班,选择成为精英的她被生命的天平无情地拉到女工的角色上。
工作后,女主角发现不仅工作能力受到质疑,就连高中班主任“夸赞”的“好身材”在老板娘波涛汹涌地衬托下也显得一无是处。
所幸,在这样的生活里,爱情带给她些许安慰。
可是!
这是一个自带作死功能的倒霉催的老公!
(╯‵□′)╯︵┻━┻求婚成功→失聪→内置耳蜗手术成功→断指→女主买房成功→自杀→女主抢救成功→变植物人Emmmm???
基本上丈夫的这条线索就是用来蹂躏女主顺便激化矛盾、推进剧情的。
顺便说一下,老公演植物人还蛮像的剧情发展到这,本来女主就要供养植物人老公平淡一生了,可是导演偏偏插入了社区再开发的线索。
老公脚趾抽搐带来的苏醒希望与家境贫寒、平房再开发后可以赚取上亿韩元与反对部分社区再开发示威,这两对矛盾继续推动剧情发展与女主角的“黑化”。
示威队这条线索中主要包含了三个人物,示威主导者——也就是片头做心理咨询的女人,她利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煽动社区居民抗议政府,为自己牟利;示威出谋划策者——穿军装的死老头,也是暴力的实施者;盲目示威者——干洗店SB老板,空有一身蛮力却具有狂躁的精神疾病,没有自己思考的能力。
这三个人的身份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种浓缩与影射。
在崔元士这里,女主角自然讨不了好,被胖揍一顿不说,最后希望的签字簿也被撕毁,悲愤的女主角点燃了示威横幅,意外地烧死了崔元士。
这是女主角杀死的第一个人,也是她受到暴力对待后内心发生变化的开端。
第二次杀人,女主角愤怒了许多,也冷静了许多。
在被干洗店老板绑架与血腥刑罚下,她果断出手虐杀,这里实在是太精彩了。
如果说前两次杀人是被找上门来的还击,那么接下来女主角为了丈夫的未来主动开始出手,时间线正好对上影片开头女主角找到心理医生,她喂饭给女医生吃的悬念也被解开。
死了人,警察必然是要介入调查的。
因为女心理医生的死被第二次调查的女主角,因为警察的一句“再开发那件事,我可以让她中断”威胁,果断出手,用小刀割断警察的颈动脉,一刀毙命。
这是她第四次杀人,两个。
这也是女主角第一次杀死并非“罪有应得”的人,现在女主角已经疯狂了,一切可能阻止她救助丈夫的人都必须死!
最终,女主角如愿以偿,终于实现与丈夫去海边新婚旅行的愿望。
看完心酸酸的,为了李贞贤而看的这部剧。
诚实国度,大概就是所有的人都对自己的欲望不加掩饰的现实,而女主却像爱丽丝一样单纯的追逐着童话般的生活。
人们常说越努力越幸运,在女主角身上则完全相反,满怀前进的信念,现实却是意料之外的各种不堪和不幸。
风格略显怪诞和匪夷所思,想起了松子,同属致郁系。
其实,人生就是一盘棋,一步错,步步都会错。
你要的简单,看起来触手可及。
但是总会有人提醒你,这是现实社会。
生命的柔弱是抗击不了现实的社会的,活在底层的人要么逆来顺受,要么活在残酷的杀戮中。
惊悚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在她身上有这个时代的影子。
将现实的残酷血腥放大,有一种荒诞又现实的感觉。
电影的逻辑很清晰。
也有些许黑色幽默的味道。
短暂的人生,却囊括了各种现代生存的困境,小人物的辛酸与不易。
影片里的“爱丽丝”,努力生活,靠自己争取人生中的平凡幸福,即使希望渺小,力量渺小,却竭尽全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将阻挡的一切全部消除。
从一开始的唯唯诺诺,怯懦的争取居民的署名,到后来毫不犹豫,本能地,干净利落地划过警察官的脖子。
虽然是已经被完全扭曲的道路却始终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
最后到达的目的地不是幸福安稳的现世,而是堙灭的大海。
在最后的一刻,女主冷然的眼神,再没有卑微,再没有乞求,仿佛了然了一切,随手扬起的夹克,有几分帅气的味道,载着始终坚信的幸福与爱情,绝尘而去。
李贞贤凭借此电影打败全智贤、全度妍、韩孝珠等摘得第36届韩国青龙奖最佳女主角桂冠。
整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女人盲目的爱情以及各种纠结缠绕波澜万丈的故事。
女主秀南16岁停学进入工厂,嫁给贫穷且耳聋的男友。
为了给丈夫人工植入耳蜗花光了买房的钱。
丈夫因为耳蜗产生鸣音不幸被机器压断了手指。
女主不知三根断指在自己身上导致丈夫错过伤口最佳缝合时间。
女主很内疚,同时为了丈夫走出阴影,拼了命打工赚钱买房。
丈夫自觉愧疚上吊自杀,死没死成却成了植物人。
女主无力承担高额医药费只能出租新房,自己蜗居。
好不容易有机会因为房屋拆迁而得到一笔拆迁款却又遭到重重阻碍。
医生无情,官员无良,警察无能,居民无知。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于是,反杀开始。
元士崔都哲死于爆炸。
洗衣店老板金亨石死于棒杀。
两个警察死于割喉。
心理辅导师死于河豚毒。
整部电影看下来,秀南简直就是黑化的松子啊!
想到著名的《圣经》里有一段话,“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按照《圣经》这么说,女主应该越努力越幸福啊,怎么反而越活越绝望呢?
面对无人幸免的孤独,人类的本能就是依恋温暖。
丈夫是女生在这残酷世界踽踽独行的精神支柱,是她生命最重要的存在,只要他活着,就没什么不能忍受的。
思及此,“这世界本就是可怜人在犯罪啊”,似乎并非不可理喻。
松子不明白人生失败的根源就是全身心的投入自尊来博得并不值得拥有的爱(PS:此句来自张天师的豆瓣影评),秀男的为爱痴狂使得影片后半部分的崩溃爆发更让人感觉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酣畅淋漓。
对比起来,哪怕最终一切朝气蓬勃都走向衰败绝望的黄泉路,秀男比之松子,要幸福得多。
全片认真又不乏幽默地讲述苦难,悲伤绝望紧锣密鼓的蔓延开来,只是想要卑微苟活于世,为什么这么难?
因为诚实的国度根本没有童话啊。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你要是觉得这样躺着舒服那你就躺着吧,只要醒来比别人活得更久就行。
是啊,想死多容易啊,女主分分钟就能让你有各种花式去死,可是,活着,为什么这么难?
对不起,请原谅我要杀你。
我只是想得到幸福。
想笑的同时感觉女主可怜。
同时也为李贞贤送上我的膝盖。
每个表情都很到位,没有太多的苦大仇深,只有时运不济和执着勇敢的生活。
不过其实我觉得最可怜的不是女主,而是他那个倒了八辈子血霉的男朋友。
从他自杀之前唱歌洗澡就可以看出,人家觉得死亡是种解脱,但我们的女主就是不让你死,你死了我找谁玩去的感觉。
而且为啥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女主亲人,这让我感觉怪怪的。
导演不能为了追求抨击现实的力度,而过分的虚拟化女主的生活。
因为压根没有提过她的家人。
最后一句,影片值得一看。
黑色幽默不错。
这部电影着实很好看,一开篇看到18禁,以为是有黄色镜头,后来发现虽然没有这样的镜头,但是剧情太黑暗,18禁也是为了未成年人们好,未成年人容易被误导,况且可能很多成年人都接受不来。
影片点睛的一句对白应该是年长警察的那句话:“这世上都是可怜的人在犯罪。
” 郑秀南可怜吗?
可怜。
说实话,她像极了每一个生活在底层的生活不如意的人。
她本来是要在工厂打工以及读高中之间做抉择,她选择了读高中,成为“精英”,争取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是她似乎去的高中和大学都不怎么好(高中班主任给她传达的理念是女人要凭外貌和身材,大学学校没有给学生考证做出很好的指导),而且她个人比较封闭(读大学时也许一直拼命兼职,没有了解过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
她无法适应这个社会,于是在她完成学业之后,她还是回到了工厂打工。
我记得以前读过一个故事,一个农村孩子不愿靠关系到银行当普通职员,凭自身努力好不容易考上了三流大学,说服家人砸锅卖铁去完成了学业,发现社会竞争压力太大,根本没法找到养活自己的职业,后来兜兜转转还是去银行做当初不愿意做的事情。
有人会评论道,还不如当初直接去工作了呢,还能多挣几年钱。
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故事的主角虽然最后还是回到了所谓“原点”,但是求学求职几年可能会带给她的见识和人生态度上的转变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她跟当初那个直接从村里出来的姑娘可能完全不一样。
但是在这个电影里面,郑秀南并没有在求学求职中变得有所不同,而是一直固守着自己的世界。
她的世界很小,个人比较封闭,也不懂投资自己,我认为是除了社会压力之外导致她遭遇一系列悲惨遭遇的最大原因之一。
她的遭遇很凄凉,自己在小工厂工作不顺利,丈夫做听力手术后出问题而在工作中出现意外断掉了几根手指,及时赶到医院自己却不知道口袋里装着丈夫的手指,每天辛勤工作只为买房,买房后丈夫又自杀成为植物人,治疗收效甚微而她又不愿意放弃治疗,为了钱把买下的房子出租出去自己住在阴暗狭小的单间,最后自己辛苦买下的房子被再开发,眼看着会有拆迁赔偿却有人游行示威阻拦。
这一切也不是没有她个人的原因。
她因为不懂电脑而无法找到好的工作,只好到小工厂去,挣到了钱有了积蓄,却没有想过去买一台电脑学习一下这门自己没有接触过的技术,没有想过掌握电脑技术之后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彻底离开小工厂寻找幸福人生。
无论是丈夫做听力手术还是接受断手治疗的医院都十分阴暗和破旧,不如后来植物人治疗的医院宽敞明亮,这可能在暗示着,前者的医院可能并不是正规的医院,医生说的话也充斥着太多夸张的成分,这些为后来听力出问题埋下了伏笔,也成为女主悲惨生活的一个诱因。
而在关键时刻选择去这样的医院,女主可能不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可能也很少看新闻,不知道黑医院害人不浅。
女主几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精神让我十分佩服,手速快的特点更加让我羡慕。
电影中有拍到女主杀河豚时干净利落的手法。
她做过的工作很多,擦地板,送报纸,送明信片,还有在食堂工作。
我大大地惋惜,她是个手巧的姑娘,如果她能把剩余的几份兼职先放一放,专心去学习研究考个厨师证,说不定可以在大饭店找个好工作,工资可能会比兼职多样还要可观一些。
也因为工作太多,她爱她的丈夫却无法与他交流,丈夫心情抑郁,她不知道,以为房子便是治愈一切的灵药,也从来没有陪同丈夫去看过医生,直到丈夫自杀的时候,她可能才懂得丈夫心里有多难受。
后来因为再开发的事情,她杀了四男一女,两个警察着实也死得冤枉。
而且我觉得女主去争取再开发,其实着实没有必要,而且做法也让人可笑又可气。
区政府会划定这块地方进行再开发,肯定是利益比较多,现在再开发被阻,房地产商等一大堆人会着急采取行动的,你一个平民姑娘着什么急,而且你无钱无势,口才没有房地产商的说客好,不看一下局势,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甚至不看一下游行示威的是哪一批人,就这样急匆匆地去找那一区居民(里面有反对的人)签名字,还找上了游行示威的大队长住的地方。
被大队长揍了之后都没有想过验伤找警察的吗?竟然只想烧了横幅就走。
烧死大队长是个意外。
这个姑娘的做事方式其实让我很难理解。
在洗衣机里度过了暗无天日喝尿的两个星期之后,她杀了洗衣店店主。
后来又杀了心理咨询师和两个警察,不再赘述。
而整个影片让我觉得最辛酸的是,丈夫出现脚痉挛后,她以为丈夫要苏醒了叫来医生。
医生说这并不是迹象。
但是郑秀南反反复复连续五六次问医生同样的问题:我的丈夫是不是好转了?生活似乎给了她一丝希望但却要残忍抽走,我在郑秀南脸上看到了徘徊于希望和绝望边缘的表情,内心实实在在地抽了一下。
因为这个表情,我给女主的演技点赞。
这世上,都是可怜的人在犯罪。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愿世上可怜的人不要太多。
我也希望我可以从这个影片学到一些道理,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开放自己的眼界,就算社会竞争压力再大而自己暂时找不到好工作也不要紧,先养活自己,存了钱就投资自己,改变命运的线仍然还在自己手上。
有人说这是韩版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都是描述了一个女人离奇而又悲惨的命运。
表面上来看有些剧情确实是有些“狗血”“俗套”但是,现实中告诉我们生活远比我们想象中来的要狗血。
和松子不同,我觉得这部的女主要幸运的多,她很顽强,也没有自暴自弃,对于爱情更是忠贞不二,其实她是在很积极的生活着,为了住上自己的房子,为了治好丈夫的病,包括小的时候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而拼命的努力学习。
然而,现实真的是跟她开了个玩笑,她的多方的努力并没有换来想要的结果。
所以最后她不在低声下气,开始分歧反抗了。
听说女主扮演者李贞贤还凭借这部片子中的表演而获奖了,她真的演的很不错,原来只知道他是名歌手,没想到演戏也这么棒。
不觉得女主有多坚韧,反而觉得女主很不值钱…非要和病态男绑定在一起,男人像个赘生物
6.2
8/10.影片为在艰难的生活中苦苦挣扎的女主赋予了一种奇异的黑色幽默感,出色的摄影和剪辑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下女主可以为所欲为,宛如幻想,宛如梦中。作为歌手的李贞贤是非常成功的,作为女演员的她也一样很成功。在本片中的几个镜头中,她的扮相真的挺像白百何的。
被海报和名字和简介骗进去的我一脸懵逼 导演你用血这么暗黑摆脱海报就不要搞这么清新好吗
《被嫌弃的一生》+《维多利亚一号》。
不想看
还挺好看。
荒诞却无比真实,无尽的悲凉透出。
累了
片中有一段佛寺梵音的音乐,出现两次,一次在她杀掉两个警察,一个出现在最后手持摇晃镜头里,非常有港产警匪片的范儿!两段表情非常喜欢,一段是再开发确定,背景是大片房屋,另一段是她干掉两位警察,坐在拿着尖刀坐在床上。谁让你们阻挡我,说了要做到的事情会一直坚持的哟~
李贞贤好会演啊 整个片子就透着那种冷冷的幽默 “这个世界上只有可怜人才会犯罪”
荒诞却又无奈,人生如果做错了一次选择
3.5/韩版松子,黑色(完全不)幽默,五味杂陈
2.5 电影#086
对于韩国人来说,处理这种故事并不稀奇,但是某些魔幻的细节特别有意思,带着点淡淡的幽默,反倒更残酷。
断了几个手指就自杀?差点意思,还是金福南叼
比惨哪家强
有技巧 没内容
一个病娇拆迁户的故事,洗衣机杀人、熨斗烙腿等等这些都是韩国恐怖片的内容,这部片子实际上是一部恐怖片,但导演用了一种小清新小幽默的拍法,整部影片有一点清淡口朴赞郁的感觉。虽然讲述的是底层小人物的故事,但实际上社会意义的讨论并不深刻与严肃。女主的命也太倒霉了,从头到尾被骗被利用,唯一的牵绊也是个脆弱的老公。女主打工能打出了武林高手的水平,挺好,这么翻身挺解气的,就警察太冤了。
镜头长的窒息短的残酷,在努力,又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