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藏区的事物都有着深厚的情节,有情节的人不在少数,但我也是以自己本身对西藏的感动而喜欢着。
但是,"冈拉梅朵"却出乎意料的让我失望,最初被吸引的是标题和海报,很直觉性的东西,很表面的东西,做旧的颜色,身着民族服装的少女,构图本身并没什么新意,却因为浓厚的民族气息而显得与众不同。
印象中,描写青藏高原上的故事我知之甚少,而在我心中,青藏就如同一个神秘庄重的名字,轻轻呼喊出来,带着那里壮阔的山脊,带着湛蓝天空下大片大片的雪与云,带着凝望着遥遥前方执着的眼神,带着山脚下湖泊边在风中飞腾着的五色风马与永不停息的祈祷祝福,仿佛只要那个名字呼喊出来,就会毫不防护得接受炽热光线的照射。
而一切都将变得明亮而淳朴。
“冈拉梅朵”从开头看起20分钟就以能猜出下面的剧情了。
老套的剧情,琐碎无法连接的细节。
一个不同民族的女孩响应梦中的召唤,来到拉萨去寻找她失去的声音,为什么她失去的声音会在西藏,会在西藏的神湖,就因为她所要遇见的人以及将要发生的那一段经历的人与60年前紧密相连的歌姬拉姆有着千丝万缕般关系的人的子孙?
而剧中反复出现的她却身着藏族服饰而如同他口中道出的那位传奇女子却又如何解释?为何当她找到拉姆后就得到了失去的声音,却无法在寻找心爱的人时呼喊出对方的名字,拉姆又为何千里迢迢传梦于她就因为她唱冈拉梅朵但唱不出冈拉梅朵真正含义的也包括她。
过于美好的想法在“冈拉梅朵”中却更让人琢磨不透,而如此穿越如此飘渺的感觉无论如何也无法让我从西藏---这个低头叹息间也如此美好的地方---感觉到电影叙述出的魅力。
唯有剧中西藏的人文自然景观在电影的镜头下越发的美丽如同宝石般璀璨让人向往。
至少,我不希望是以这样的故事来讲述,或者说,这样的故事可以以任何形式表现文字、图画,但除了电影。
在那个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中,在那个天空仿佛触手可及的高地中,隐喻及神话无处不在,但电影却过于现代,而我已固执的觉得描写西藏的电影应或是记录或是礼赞,带着隐喻及固执般的严肃。
而不是这样的无从说起的轻与凌乱。
PS.结尾处发现女主的饰演者是韩国人时不禁感叹,如此一个中国美丽高原的故事却要让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国民族文化思想的民族影星来演绎,只能摇头叹息了。
情节编排缺乏逻辑,故事苍白乏味。
本以为会在转世轮回上作文章,可惜了。
以为会去拉姆拉措,那个可以看到前世的神湖;或者圣湖羊卓雍措,不是已经去到了冈仁波齐么,在不远处呵;又哪怕是鬼湖拉昂措呢。
怎么就到那木措了?
但是,那些画面、场景、声音和那些藏族人,足以抵消编剧的缺陷了。
起码,于我如此,因为它把我带回了西藏。
布达拉、大昭寺、拉萨的大街小巷、冈仁波齐、扎达土林、古格遗址、林芝、那木措,晒佛、打阿嘎、转经、荒原上的飞驰......这些都使我忆起了一次次在高原上的行走。
影片应该拍摄于西藏的暴动之前,那时候的汉人和藏人之间还显得那么和谐自然,拉萨很空旷,没有人为的紧张气氛。
高高天空,蓝蓝的云朵,就算没有盛装的民族舞蹈,只要有那空灵浑厚的声音就一下子把你带来到了西藏。
感觉到了似乎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习惯了走马观花似的参观、习惯了走到哪里就拍到哪里,但如果能像女主角一样,到处倾听声音,也是一件很美妙宁静的事情。
故事中再穿插着一个久远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不正是很多城市人向往的那个地方么。
冈拉梅朵,如果你不烦躁,或者像不烦躁,可以去看看。
看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声音带你去的那个地方。
女主角很漂亮,冈拉梅朵很美丽。
在宗教课上这部电影看到一半,老师的原意是通过影片让我们对藏传佛教的物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但看完全片,发现此片唯一的可圈可点之处也就是那些林林总总的物象了。
影片开头的叙述让我觉得与《雏菊》有惊人的相似,同样是有着清丽容颜的韩国女星,同样没有声音,同样与高大帅气的男主偶遇在陌生城市的街头,只是《冈拉梅朵》的情节太烂俗了。
虽然导演极力描述一个“天堂般爱情和地狱般等待的故事”,但剧情设计上的硬伤、矫揉造作的台词以及演员生硬的表演都使其感人指数大打折扣。
刚开始以为影片会向“轮回Samsara”的主题发展,而后才失望地发现,只不过是一个祖传的故事。
故事通过男主讲出,还相当地破碎和有头无尾。
影片只是以民族风情和宗教作为一个噱头而已。
只是从来未看过西藏题材的电影,还是被猎猎响动的经幡和阿妈手中的转经筒震撼。
纳木错看起来那么像一个虚幻的世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过,美丽河水泛清波”,终于从地理书上一个美丽的名字变成了一点点的具象。
电影的故事不美,电影的画面和名字却都很美。
冈拉梅朵——雪莲花。
从影中可以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神往的雪域风光、淳朴浓郁的藏地风情。
布达拉宫前匐地前行虔诚的朝圣者。
透着神秘传说的鼓声和凝似天赖的歌声。
而她身上那种宁静祥和的感觉确定了她就是那朵圣洁的雪莲花。
睡梦中的歌声是拉姆在召唤她的声音。
她纤细的外表却带着无声的坚韧,在描绘着爱情的画的指引下让她见到了传说中的她,而那个皱纹深刻的老妇如神湖凝结的冰一样终是抵不过来年的光
现场来了不少挺知名的人士,虽然因此整整晚开场了半个小时。
电影讲了关于爱情和坚持的故事,坚持等待,坚持寻找。
导演在演出前出场讲的话,让人觉得拍摄这部电影本身,也是几经挫折很不容易才坚持下来的事。
电影本身不做过多评价,只是我后排恰好坐了4个应该是藏族的朋友。
谭晶在现场唱歌的时候他们也跟着唱,片子里面一些旋律偶尔也能跟着哼出来。
电影里每出现一个地点,他们都会紧接着一起说一个名字,然后说一堆话,我听不懂,不过还是能听出来很高兴。
听到“西藏的传说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的时候,更是一起笑出来。
大概他们从电影,而不是风光片纪录片里看到自己家乡,在大城市的电影院屏幕上看到自己家乡,一直以来机会并不多。
之前听说过跟西藏有关的电影,能想到的似乎只有红河谷和可可西里。
从音乐和爱情开始,以后应该会有更多的角度更多的故事吧。
这样震撼,这样有感染力的地方。
故事就不说了,看摄影。
美景、艳遇都有了,各位看官还要什么?
那厮说,“我的理想和你的幻觉,都很美。
我们都没办法,放弃它。
”有点意思。
除了阿里的几个镜头,其他场景我几乎都去过,这真是一种特别的观影体验。
想到西藏旅游的,看这个片子。
总顾问是吴英杰,@¥@*&%#*。。。。
,呵呵。
影片很浓的西藏风情。
镜头还不错,但感觉离魔幻现实还有点远。
如果处理得更夸张一些,会更好。
喜欢男女主演的表演,西藏男演员有种酷酷的气质,戴牛仔帽的造型很不错。
韩国女演员气质很纯美,在国内的女演员中不多见。
演冈拉梅朵的藏族女演员,本人比片中好看。
和这个片子有缘,偶然买来看的,才发现导演是我喜欢的MV-《万物生》的女导演。
但这个片子故事讲得一般,结构有问题。
看得出导演讲故事的功力还需磨一磨。
如果把爷爷那段爱情再多讲述一些,让两个故事交叉讲述,会更丰满一些。
还有很多部分故事情景讲述得太碎。
虽是音乐电影,但音乐部分有些杂乱感觉。
片中有些部分音乐的鼓点和画面不对位。
但男主角在婚礼餐桌上用手打鼓,在转轮上打鼓,及男女主角在街头一起欢跳这几段,都处理得很精彩。
整体影片的文艺西藏气质,我还是很喜欢,也喜欢这个故事里神秘和离奇的那些元素。
希望能有表达得更好的作品出现。
冈拉梅朵,从上影等到现在,总算在网上找到了种子,和在线。
真的等了很久。
很多和西藏有关的电影都不能急时看到。
这次在网上BT下来了,在闲是好好的看了起来。
让我又有了不安份的骚动。
风景如画,一个个熟悉场景。
拉萨的大街小巷,大昭寺,八廊街,尼泊尔人开的旅馆,东措外的冈拉梅朵酒吧,(北京中路上有两个同名的,一个是水吧两屋楼,另一个就是电影里的,上几个楼梯的酒吧)那木措,林芝风景,冈仁波钦山锋,转山入口经幡广场, 扎达土森,古格城堡,风景真是没话说,却只能说是给没去过西藏的人看的,全部风景和路线都是东拼西凑。
还有就是电影里女主角去的神湖居然是在那木措,真是给我意外事故的。
想是剧本写的是冈仁波钦旁的神湖吧。
有个笑话,要是成都的都因明白,拉萨饭店就在西藏宾馆的旁边,因为,拉萨就在西藏。
因为太熟悉了,所以如再一次上路一样,看到最后,完全傻掉了,一去走,以为去的是林芝,半路搭顺风车的一家,穿衣风格完全是林芝那另特有。
可一下子却到了阿里,跟着又跑到了那木措。
还有就是的几处如印度电影一样,看到时爆笑了。
唉,还是风景给这部电影加分了,剧情还是不是很丰满,所以只给了三颗星。
电影里有有些台词让人回味,你我都去那去寻找什么的呢?
是否寻找到要所寻找的,却错失了别的?
第一次到那却那样的熟悉和喜欢,就这样一次一次的去,有时也在想,自己去那是要寻找什么吗?!
《冈拉梅朵》:寻找雪域中那个等待已久的魂灵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引言是一个故事,一个未经证实却让笔者深信不疑的故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两个年轻人结伴去了西藏,感受到了来自于藏传佛教的神秘,也登上了一座不大不小的雪山,苍鹰在飞,天蓝如水晶,仿佛身处于一片纯白的世界里。
回到北京,其中一个人背起了行囊来到了山海关,他用他的血肉之躯阻挡着现代文明,而另一个人则闭门于家中,创造了一首经典的摇滚歌曲。
回归自然以鉴证自然,还是将自然收纳于磊落大气的心胸之中,这是一个选择,一个灵魂被洗涤后的选择!
但更多的却是疑问!
―――韩兮历时四年,女导演戴玮将一部关于西藏的音乐电影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对于一个曾拍摄过大量MV作品的导演来说,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西藏广阔无边的美丽将毫无保留地被纪录下来,而那充满了神秘与异域风格的音乐更能够令观众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
但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名女导演的作品,这里强调性别的原因并没有任何歧视的意味,恰恰相反,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的女性身份是表露无遗的,故事是关于爱情的,风景是绝美的,音乐更如天籁一般,这几大元素表明了影片的整体基调,那就是感性。
影片是感性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这种感性是超越了许多现实问题的,这样才使得影片与“敏感”两字划清了界线,从而可以义无反顾地扑向生命中最主要的两个命题,爱情与死亡(天堂)。
一、故事“天堂般的爱情,地狱般的等待”是影片的一句台词,也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影片的故事。
影片讲述了两段爱情故事,交措在一起,一段是现在时的,安羽与阿扎之间充满了现代感的爱情,而另一段则是阿扎的爷爷与拉姆六十年前的爱情悲剧。
影片中安羽在寻找着“冈拉梅朵”这首歌的原声,而阿扎试图在完成着爷爷的遗愿,两个人在寻找的过程中完成了爱情的演绎,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安羽与阿扎其实寻找的是同样一件事情,那就是六十年前那段爱情真相。
从这点来说,现代时的爱情其实是为古老爱情服务的,而真正能够体显影片精神实质的爱情片断其实是那六十年前的爱情,是拉姆的爱情,是爷爷的爱情,是一场悲剧的爱情。
在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也是讲述了两段爱情,用现实的爱情还演绎着作品中的爱情,导演最后将作品升华,而将现实的冷酷抛给了观众。
这是一个对比式的爱情手法,两段爱情具有同等的份量。
但《冈拉梅朵》一片却不一样,虽然这种对比隐约中可以看到,但当真相被慢慢揭示出来的时候,那古老的爱情显然更具有悲情的意味,更令人感到心的动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难看到,导演在讲述这个故事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即那古老的爱情几乎是完全缺失的,当美丽的化身,年轻时的拉姆仅仅在影片中出现了五次的时候,观众的心情不会受到巨大的感染的,那地狱般的等待失去了它应有的悲剧性,也失去了它应有的天堂般的纯净性。
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只好跟随着导演的镜头去捕捉安羽与阿扎之间的爱情。
这是一个极具现代感的爱情故事,里面隐藏着诸多的现代元素。
毫无疑问,安羽走上雪域高原是一种外来身份的介入,是对那古老神秘文化的崇敬,于是她对拉姆的寻找无疑是对藏文化的一种礼拜与探索,而阿扎在努力地完成着爷爷的心愿,这显得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延续。
在这种情况下,两种思维碰撞到了一起产生了爱情的力量,于是,这样的结合具有相当的时尚感。
可以看出,导演的眼光是独到并且敏锐的,当拉萨市里那些古老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影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我们不但看到了与想象中截然不同的现代化的一个都市(具有纪录性本质的镜头),更为阿扎与安羽的爱情铺垫了极其合理的因素,情感之外还有一种接纳。
但当阿扎与安羽踏上寻找神湖之路的时候,现代与古老的结合点只存在于两个人身上,而爱情成为最重要的主题,随着场景的变化,所有观众开始感叹于西藏的美景,开始追寻那场古老的惊心动魄的爱恋。
从这个角度来说,拉萨城中的戏份便显得有些冗长了,这种城市的现代感展示更如一个风光片一样,与故事本身有一定的脱离感。
毫无疑问,影片的重点应该放在阿扎与安羽的旅途之中,由于本人对西藏地理知识的匮乏,所以无法述清那所谓的神湖(纳木错),还有阿里的扎达土林以及闻名的古格王朝在藏文化中所处的地位,无法找到这些具有标志性的风景对人物关系以及寻找的过程是否具有一种辅助性的作用。
但正如影片中所铺垫的,所谓的神湖更是一种意象,表明了人物内心的追求,无论它是冰封时的肃穆还是波涛翻滚时的壮阔,所以它作为影片的结点是理所当然的。
回到过程中,影片最大的问题是景色与人物的隔裂感,虽然旅程的背景令观众们目眩神迷,神秘而富有一种原始的冲动美,但这些景色与人物却是断裂的,它们只存在于画面的背后,与前景中的人物并没有产生强烈的联连感。
于是,爱情在上演着,风光在展现着,我们看到的旅程只是在路上而已,没有一种强烈的寻找感,与强烈的认同感。
但瑕不掩玉,此片的故事本身是美好的,成熟的,虽然有些淡淡的悲情意味,却与整个影片的风格是相契合的,作为一部文艺影片,这样的故事虽然有些陈旧,但配以美丽的风景却也达到了挖掘人物内心的作用,并且形象地展现出一种心灵的超越。
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但作为MV导演,在讲述故事时的编排比重上,以及细节(情节)的处理上还稍欠火候,简而言之,故事没有丝毫问题,有问题的是讲述故事的方法。
二、音乐与镜头雪顿节的展佛无疑是极具震撼力的,感谢导演将这个一个极具藏域文化的活动展现在观众们的面前。
这不但是影片的开言,而是影片文化基调的确立。
西藏,在许多人心中是美丽的,神圣的。
于是,我们可以跟随着导演的镜头以一种猎奇者的心理去了解西藏,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以及美丽风光。
许多人看过此片都会产生一种去趟西藏的冲动,毫无疑问,这是对导演最大的肯定,作为一名拍MV出身的导演来说,画面感以及冲击力是不难体现的,再加之天然的美景以及独具异域风格的细节,这所有的一切都会令人感到有某种来自于内心的吸引力在牵引着自己。
可以说,影片在镜头语言方面没有任何失误之处。
但正如前面所说的,这所有的镜头与故事本身其实是有种断裂感的,这与导演用镜头讲故事的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当我们赞叹于影片中的画面时,那种精神上的内涵显然因此而丧失了,我们无法从画面中找寻到阿扎与安羽的追求,简而言之,我们看不到阿扎眼中的西藏,而安羽眼中的西藏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当然,在那个梦境中,那个神秘的心灵之湖中,安羽得到了生命或者说是爱情的真谛,但这只是一个结果,缺失了过程的铺设。
几乎是同样的原因,我们听到的音乐动人,冲击着我们的心灵,让音乐电影这个词汇可以深入人心,这是不用质疑的。
但除了从头到尾的主题音乐冈拉梅朵以外,我们无法找到音乐与人物命运的辅助关系,音乐也略显得孤立,是跳跃出来的。
尤其是那场婚礼的音乐,虽然欢快美丽,震动人心,但毫无疑问,它对人物的关系起到了混淆视听的作用,它的出现过早,并且加长了拉萨城市中的戏份。
可以肯定地说,这段音乐成为影片的一个败笔,它的张扬恰恰无法与整部影片的风格相吻合。
音乐与影像是影片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两者的强势造成了影片内核的弱势,人对自我心灵上的追寻被这种强势所冲淡了。
三、风格不知为什么,看完《冈拉梅朵》想起了《云上的日子》,轻轻淡淡的,人物内心的追求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冈拉梅朵》是否被标记为音乐电影,它与影片《黑暗中的舞者》《红磨坊》却是截然不同的,它更是一部较为纯粹的文艺片。
由女性导演戴玮拍摄的这部文艺片更具有感性的思索,片中的主人公是对美好的追求,事实的真相以及细节的展现更应该如梦幻般的美丽。
无法给文艺片下更好的定义,也许是仁者见仁的问题,但有一点也许是相通的,那就是对人心的展现,心灵的流浪与心灵的归宿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冈拉梅朵》中的爱情是虚渺的,是具有完全的象征意义,只代表那种内心与自然与神秘与怀念等美丽事物的沟通。
所以笔者更希望将此片看作一部寻找的影片,不是藏文化的根,而是心灵的释放。
这是极具个人色彩的诠释,也符合剧中每一个人的内心动因。
在这种文艺(笔者不愿称其为艺术)气息下,故事其实并不是十分地重要,人物间的冲突也会显得不伦不类,所以,当失声的安羽以美丽的笑容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这个画面与影片的精神内核是完全一致的,而张扬的阿扎却显得跳出了这种文艺的气息,多少淡化或说影响了影片的整体风格。
也许导演与笔者的想法并不一致,除了内心的寻找以外,导演试图展现着现代西藏在古老与现代文明共同左右下的面貌,但这样却使得影片变得并不纯粹,而大部分在路上的情节似乎也变得有些失去了固有的魅力。
安羽无疑是导演的精神所在,她的失声的背后意味着眼睛将成为她的表达自己的最佳方式,同时,眼睛是心灵之窗,安羽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将变成心灵上的寄托,映射在拉萨现代感与古老宗教的结合中,映射在藏域旅途中的美丽与纯朴,最终更要映射在心灵寄居的神湖之上。
导演在方面肯定做了相当大的努力,但在笔者看来还远远不够,我们更多是借用摄像机的镜头来观看此片,而不是安羽的眼睛。
所以,影片便显得并不纯粹,在文艺的形式下加杂了某些不应该出现的细节与场景,包括对白,包括男女主人公那些并不动人的爱情冲突。
四、结言从影片的制作角度来说,《冈拉梅朵》并不完美,也并不纯粹,但作为戴玮的第一部影片,它无疑是成功的,并且极具感染力,天籁般的音乐以及优美的画面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影片的精神内核虽然表现得还有欠缺,但并没有散落,这是影片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寻找的过程是每一个人内心的追求,借用西藏这个令人向望的地方,借用爱情的形式来表现这种追寻之旅的创作动机同样也是成功的,没有任何滞涩与牵强的感觉。
这是一部标准的文艺电影。
中国不缺乏商业影片,也不缺乏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但这种极具风格的文艺电影却少之又少,可以说《冈拉梅朵》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突破,虽然有些另类的感觉,虽然在制作方面没有达到尽善尽美,但这种尝试的意义远大于影片本身。
毫无疑问,笔者并不希望这种小众的心灵之旅的文艺影片来占据中国电影市场,那是对电影产业的伤害,但作为一种风格,这种影片却是不能或缺的,当我们津津乐道于《云上的日子》等影片的时候,我们当然也希望中国式的文艺(散文)片能够更好地发展起来。
也希望戴玮导演能够走得更远,更纯粹!
韩兮2008-3-26于通州
牵强的剧情,又一个借西藏说事儿为凄美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差评。背景又是阿里又是纳木错,完全乱套。
不是因為片子好 只是因為我很懷念
演的不给力。
很好的电影 景美 人美 故事美 音乐也美 一段60年的等待 令人心碎的绝美 作为一部电影想要全面描述一个地方或一种文化是不可能的 何况是那样一个神圣的地方 但至少做了很好的尝试 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述说着那片神奇天域的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故事 让观众简单的感受到西藏的美 等待的美 还有爱情 就足够了
好风光配烂俗剧情,请不要再糟蹋西藏了。
天堂般的恋爱,地狱搬的等待
片子还显得稚嫩,不过宋老师在里面客串坏人
名美,景美,音乐美。。。
自然的就是美的。
只当是风光片来看吧 那些景色的拍摄实在是让人心动 我何时才能抓住这样的光影 至于情节 只能说越来越狗血 举着专业收音设备的女主角 还以为是《最遥远的距离》的女版女主角乖乖的微笑最后才知道因为是个韩国人 不过妆面画得有够漂亮呀 剧情混乱 音乐好听
主题很简单很直接 安羽的表演很到位 尤其是在收集各种声音时候单位状态 演员不是很漂亮那种 脸型也不是锥子脸 古典的圆脸 却很恬静的美 算是大爱这个类型的 晓涛这个角色有些说不出 有些多余又或者是表现力不足 片子里面没有出现我期待的锅庄 遗憾
西藏风光拍的不错,故事很烂
所有的景色都是真实的美景
鼓 节奏 声音 美景
“面对神湖,它让我得到了这首歌,却失去了声音。声音回来了,又错过了爱情。我终于平静下来,知道了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又开始了另一场无边的等待。”
戶外露營誤導指南。
又臭又长。
不管片子多烂,我就是喜欢男主的颜。
还算是用心的,看到了很多拉萨的角落,哲蚌寺、千佛崖、大昭寺、帕邦喀。民俗服装有跟着地区由东向西的转移而变化,途中竟然还有西藏骰子的元素,加之用女主录音的方式串联起了西藏民俗风情,可以说算是很纯正了。
刻意、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