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Hanks和Julia Roberts的组合,必须一看。
Larry因为没有高等教育背景,被解雇了。
电影一开始那个带着其他同事快乐工作的老员工,眼噙着泪水,面对着冷漠、嘲讽和无动于衷。
蓦然回到了Terminal。
后面的故事就轻松快乐多了。
Larry进大学选修了三门课程,邂逅了一群性格各异的朋友,和老师Mercy擦出了火花。
让我有感触的是最后,面对在餐厅打工的Larry,Mercy动了心,并且勇敢地跨出了那一步。
两个人的身份、背景是悬殊的。
但是,Mercy的内心是孤独的。
所以,我们要找的另一半,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物质匹配?
精神契合?
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
我们应该把自己扔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让自己去结交新的朋友,开拓视野,变化视角,然后,人生就真的不一样了。
Tom Hanks老了。
有着淡淡暖意的主旋律,依稀想起当年的Forest Gump。
虽然眼睁睁看着大嘴罗容颜老去,但进入角色的她依然魅力无穷。
本是一位工作矜矜业业卖力尽责,获得N次优秀员工评比的超市管理员。
却在一次裁员中,以不是大学学历为借口被迫下岗,就算用曾经当兵为理由,也没能保留住赖以生存工作过二十几年的职位。
瞬间被断绝收入来源,孤木难撑,不得不卖掉还贷的大片房产,委屈就全另寻兼职小工。
为了增加竞争力,重新回到大学进修也就成为不二选择。
很快结识各色同学和增进学识的同时,还意外与孤傲的美丽女教师发生暧昧关系。
可算是,学业爱情两兼得,开辟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另一番美好新天地。
影片由汤姆·汉克斯自编自导自演,大嘴朱莉娅·罗伯茨搭戏。
尽管毫不吝惜的传递着无敌正能量,无处不在教导大家在面对困难时要洗心革面乐观向上。
什么不要离婚,必须要有大学文凭,尊敬老师,骑摩托省油,凡此种种意味强烈的引导说教不胜枚举,点滴幽默随处可见。
但是,对于56岁的汉克斯和45岁的罗伯茨还要制造一段花火的老年爱情,让人看着丝毫找不到认同,罗伯茨过于夸张的震耳大笑貌似破坏了整个的柔情蜜意。
其实,他们俩老老实实的先从朋友开始,才更符合老年人的情感进度。
无论如何,如果想了解相对真实的米国生活,不喜欢迷惘在各种超级英雄之间,此片可算是比较成熟的观赏选择。
就算被排挤下岗,经历各种窘迫,还是可以重新奋进焕发激情,演绎决不放弃的积极心态,从而赢得更加充实的欢乐生活。
或许,对于深陷经济危机多年不能自拔的米国老百姓来讲,此时的阿甘精神真的会给米国人带来新的希望,亦未可知!
至少,在霉运接连不断降临时,剩下的也只有“乐观”。
仿佛参加了一场悲壮的葬礼 主角是两位曾在好莱坞叱咤风云的HIGH腕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昨天晚上我跑到俄克拉荷马城North Park 看电影《拉瑞·克郎》(Larry Crowne)。
这是我最近发现的一个电影院。
该电影院放那种上市一两个月之后的“老片子”,比如Rio, 《功夫熊猫II》等。
片子是比较“老”,但俺也不是什么潮流人士,无所谓。
这里的电影票价特便宜,平时是两块钱,星期二特价,一块钱,星期二六点之前买票,还半价,五毛钱。
这种票价,岂止让人回想到了南大五块钱三场的的美好时光,几乎都能让人穿越到猪肉七毛五一斤的时代了。
除了电影票价比较便宜之外,我来来回回路上,正好是暴风雨前后,我还顺带着看了一场俄克拉荷马的电闪雷鸣,这大自然的云雨之合,这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呵!
可惜《拉瑞·克朗》这片子让人颇为失望,可能是汤姆·汉克斯主演电影里最差的一部。
其原因可能是此片是他亲自执导之故。
汉克斯是一个很出色的演员,但不是所有的演员都能当很好的导演。
就好比一个杀猪的人,杀了一辈子猪,不能说我放下屠刀,立地就能成猪农一样。
当然你说杀猪的改行养猪,或许比做门户网站的改行养猪可能更容易一些,不过谁知道,据说丁磊就很成功。
世事难料。
我搞不懂。
但是最让我不满的,并不是电影的艺术水平高低,而是汤姆·汉克斯不知道为什么和技术干上了?
我认为他对于技术行业的人来说,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
我们姑且模仿“政治不正确”一说,称之为“技术不正确”吧。
手机=笨蛋首先,电影里的教授经常没收学生的手机。
Larry Crowne (汉克斯饰演)下岗之后,为了给自己以后的职业打保票,决定中年变法,去大学进修。
他所上的一堂课是经济学课。
经济学教授是一日裔,一看就让人想起《穷爸爸 富爸爸》。
这位教授说学校里只有两件事不能做,一是不要在教学楼里抽烟,二是不要在他的班上用手机。
“有人称这些玩意智能手机,但是在我班上只有笨蛋才用。
”只是我发现,大部分被没收的手机都是那种老式手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我看也不会有多少别的功能。
我没看到iPhone. 本人是一个移动学习的鼓吹者,经常倡导老师积极利用手机,更有效地组织教学。
我所在的学校,大部分学生都使用智能手机。
我们开发了一些供课堂上开展小测验的程序,甚至还开发了点名用的工具,有老师在积极使用。
当然这是一个民主国家,不用的你也不能强迫,所以还是有很多老师反对。
Youtube上我甚至都能看到有些老师,在班上突然出现铃响的时侯,像一只愤怒的小鸟一般,冲过去,抓起学生的手机向地下砸。
我校有些老师在课程计划上说,如果我发觉你上课手机响,我会拿过来,给我在德国的女朋友打国际长途。
苹果=堕落我看到男主角克朗用的品牌,我记得是联想?
美女老师梅塞德斯 (茱莉亚·罗伯茨饰)用的是苹果机。
美女老师和丈夫闹翻之后,色诱班上在她班上上课的克朗、一个联想电脑的使用者。
克朗和老师一次窒息的长吻后,最终回复理智,没有继续犯错,可见联想的用户十分可靠,而苹果用户难说。
怪不得圣经上说人类的堕落,始于苹果。
同样,我们的学校用的全是苹果,我没法对此不敏感。
博客=落魄最终让我大怒的是,片中梅塞德斯的丈夫被刻画为一个失败者,平时宅在家里,偷看色情图片。
被妻子抓了个现行后,他辩解说自己不过是一个男人在做男人该做的事。
I am a guy, Okay? 这一点我最近倒颇有些理解。
我一直说自己并不好色,这方面没兴趣,本意是要表达自己洁身自好,重视家庭,不做乱七八糟出轨的事。
结果出乎意料:最近关系十分紧张之时,我家那口子居然说我这种心理不正常,哪个男人不一肚子坏水?
她认为我这样可能是一种变态。
水至清则无鱼,男人什么毛病和怪癖都没有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不正常”的。
但是我最不能理解的是,片中梅塞德斯说她丈夫不思进取,不思进取的证据是他是一个博客,所以是一个失败者。
他丈夫辩解说他很有成效,一天都写了五篇了,梅塞德斯说是五篇对他人博客的“回复”,连博客都不是。
列位看官,如此价值判断,你们能同意吗?
怪不得此片在影评家中一片劣评,因为包括Ebert 在内,很多大牌影评人为了争夺网上的影响,都有自己的博客,你一竿子把这群职业宅男全部打翻,他们能高兴吗?
另外,茱莉亚·罗伯茨扮演的这么一个美女老师,婚姻和事业双双失意,和丈夫无法沟通,课上得来选课的人都不够。
我看一个原因,就是和这个时代脱节。
她上课提不起精神,但在课堂上连个起码的PowerPoint都不用,如果反过来自己能将一部分味同嚼蜡的重复内容放到网上,让学生自己去听,课堂上侧重互动,兴许又是一番局面,她就不会对于教学失去激情。
谁叫她不是博客?
一些教师把不会技术当作一种自豪甚至是标榜,但如今的学生也不是傻子,你不会技术不一定说明你课就一定上得好,你水平就一定高,二者并非此消彼长。
当然,如果按照我这种思路去改,后面梅塞德斯和丈夫分手,和克朗结合的解决也就没了。
汉克斯导演的是不怎么样,但让本人去导的话,会活生生把这部爱情喜剧片变成教育技术科教片。
汤叔自导自演是让我很吃惊的,这部影片也是昨天百科查汤叔的时候发现的,我喜欢汤叔塑造的很多人物。
电影是九年前上映的,在现在看来,是充满了很多过去的元素,和现在的欧美同类型电影在场景布置和剧情以及台词都有很大不同。
总的来说,可能有些平凡,也充满了巧合,好多事情就是突然发生的,在主角出场之后,就能猜到结局,这不是弱点,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是这样,但是最重要的是过程,我就很好奇这个过程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很多地方就是让这个结果发生了,人物心理的转化太少,单单一个守秘密和一点点的坐怀不乱也能作为一个好男人的标准的话,难免有些牵强。
但这部电影还是让我有些感动,汤叔的演技自然是很好,每一个动作和眼神都是充满着感染力的。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爱情,而是面对自己的生活变故,一个人可以继续去大学学习,去从头开始,这仿佛就是一种阿甘的感觉,而且面对生活变故,或者说面对整个生活,他都充满着感染力,而且,他是个好人。
我在过去不是一个好人,也伤害了一些人,我会尽力像汤叔一样,做一个好男人。
ps:喜欢汤叔的也可以去搜一下Letters Alive里面汤叔的自荐信,本尼读的,挺好的。
11点看此片,纯属个人对汤姆大叔的喜爱。
我不知道被人开除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滋味,在我没有去体验生活的本来面目的时候,是这些电影告诉了些许的是是非非,也许它也有不真实的一面,但是我看到是希望,在经历痛苦之后的希望。
我们无法把它定义为一部爱情片或者是一部励志片。
因为,爱情是那么顺其自然的事情,而励志又是那么本能的事情。
就好像,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也是会偶尔感冒一下的,好像没病才不正常了一样。
我们会经历爱情也会遭受打击,当然这些只是些小感冒罢了。
电影的本身并没有去男主角过分去追究上司开除他的原因,或者是去打个官司,这样开除员工的理由在我看来是不合理的,难道不晋升也是种错误,就好像你觉得披萨不好吃,大家觉得好吃,你也要必须学着去吃,吃到自己觉得非常美味为止吗?
喜欢男主身上的聪明气,还有乐于改变的生活态度。
当你觉得崩溃到了极点的时候,恰恰就是你人生大爆发的时候,因为你不努力就玩完了。
没想到在我community college毕业之前能看到这部挺有共鸣的电影..虽然结局仓促了点..也不算是很好的电影..但至少让我有点感动..
消停了一阵子的老汤叔终于重出江湖,合作撰写剧本并自导自演了(不知道是不是第一部)这部温情故事。
一个除了厨艺没有太多技能傍身的乐观老男人,意想不到的失去了工作,可说内无一技傍身,外无安身立命之所,身无分文半两,侧无佳偶相濡,但是依然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将来的日子。
这样的故事,在经济不景气背景下虽然有些过分温情乃至煽情,但是如当初的幸福终点站一样微微的给人温暖。
作为三十而立无缚鸡之力无立身之本的怪蜀黍观众,看着电影不知道会不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这种影片大约成本不高,唯一的片尾特效做得有如外包中国。
剧情简单明快俗套,人物性格鲜明得有点单调,暧昧来的恍如YY,唯一能吸引人的大概就是演员。
老汤叔宝刀未老,虽然是成功男人驾驭起一个失意大伯的角色依然游刃有余,尤其是送大嘴茱回家吻了一下后躲在门外得意的手脚乱舞的段子,将一个本来是懒好人的大伯角色顿时演的鲜活起来。
至于送上门来的艳遇,喜悦而又游移,一直到毕业之后才出手,终于将一个无脑爱情片变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老汉推车。
大嘴茱无甚突破,还是走爱情轻喜剧那一套路子,这么多年从勾引正太勾引汉子到如今勾引大叔,还是一追二泡三就推到的老风格。
除了两位主角,演员中最大的亮点大概就似乎扮演松谷教授的竹井乔治,那猥琐的笑容和无厘头的哈哈大笑,无时不在提醒着我们,这货是崔成国的金馆长附体。
你看,美国的教育资源已经丰富到成教不用函授,不用承认高考,随时都可以去上大学。
在我大天朝,厨师绝对比超市导购吃香。
大美国帝国资本的经济状况已经糟糕到超市导购都要大学文凭了,来中国当外教吧。
在我大天朝,中年下岗男是绝对泡不到大学教授的。
但仔细想想,这事儿还真说不准,有的人坐牢还能同时泡七个妞。
汉姆汉克斯自从《阿甘正传》后片子越来越乏味了,一成不变的以美国梦为主导的价值观电影已经吸引不了人了。
很喜欢的一句话就是“骑小摩托的男人无所不能”。
多元文化就是好,你可以开宝马送披萨,也可以骑小踏板上学。
宅男老公说他喜欢大胸的,其实只要和大胸的谈过恋爱了基本上不会考虑平胸的。
知道为什么类型里没有标爱情吗?因为这的确不是个爱情片儿,事实上它也不是喜剧片儿。
很老套
大牌好莱坞演绎普通人
看完能让人获得轻松的电影
怎么说呢,上一代小鸡电影的各种俗套,但是我就喜欢这种浓浓的美国味浪漫~大嘴姐姐依然风韵不减~木讷的汤叔也是各种可爱~这样的电影才配得上放松的感觉~
seriously?? 到这我笑的肚子疼了..
汤姆·汉克斯大叔挺着肚腩不服老,协同老美女罗伯茨上演中年浪漫童话,还意淫了小美眉对他的喜爱,不过笑点还是有的,那个日本教授笑起来太搞笑了。
汉克斯永远都是妇女之友,演绎这样很温暖很清新的故事
有这么一部带给我们欢笑和温暖的电影就够了。
挺轻松的咯。那个日本教师是亮点! -- 2011-12-23
啊哟,大学真奇妙~~ 不知道汤憨看上了这个剧本的那一点?
最近看喜剧看上瘾了。。。
汤姆汉克斯自导自演 失水准 无火花
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失业之后洗心革面的励志故事,而是一个人到中年还一无所有的人的随性和真性情,这份心境汉克斯处理得还是挺不错。当然,主线有点偏,有点散。
情节烂爆了呢!没有感情发展的基础啊!虽然有几个地方还蛮好笑的,但是总体就是不行啊!
被他俩唬了,看不进去
中年男人励志片,happy ending,抱得美人归;日本博士很可爱;“酱油”纹身很颠覆。BTW. Talia
我好喜欢,虽然故事很没头脑,但就是觉得哪哪都好看,春风吹伊人笑大自然美好摇滚牛逼艳遇万岁之类的感觉。。。。
温馨小鸡汤,为汤姆汉克斯看的。故事处理的理想化,淡化了心酸一面。看出汉克斯人缘好了,演员搭的很用心,大大小小的都很符合角色。三星半的样子吧,给高一点,最近迷上了汉克斯
有些电影给你一种潜移默化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