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史》里有这么一句话,虞吉教授写到:“所谓贺岁片,是指在元旦、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
这段时期正是一年之中中国人最重视的日子,寻求适合家庭消费的娱乐,感受快乐和放松,是受众在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期间普遍的心理需求,这就决定了贺岁片的风格应该轻松、幽默、老少皆宜,具有强烈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因此其题材应与大众节日期间喜庆的生活习俗相关,多为带有娱乐性、消遣性的喜剧片或故事片。
”所以观众过年选择开心麻花的电影并没有什么不合理。
今天来聊一聊《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里面的迷影致敬镜头,最近有很多华语电影里面有致敬经典电影的迷影文化,观影过程中很多影迷对于这样的桥段都会有很深刻的感受,仿佛是电影与影迷之间的电影密码。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其实从片名上已经显现出了这是一部迷影致敬向的电影,片名是1994年吕克贝松导演的经典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致敬,在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是魏成功的住处,如果留心观察,能看到墙上贴有各种电影海报,其中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阿尔·帕西诺等等 与意大利黑帮交战的镜头配乐致敬了赛尔乔·莱昂内指导的“镖客”系列意大利式西部片 ,电影也一闪而过经典电影《荒野大镖客》的海报。
同样是在跟意大利人交易的过程中魏成功身着白色西装,手抱猫咪的镜头致敬了经典黑帮电影《教父》,模仿了马龙白兰度在其中的形象。
影片中魏成功与米兰单独拍摄的那一场戏,魏成功扮演的是一个热爱音乐的杀手,手上拎着小提琴的盒子,从气质到台词 都是在致敬《墨西哥往事》魏成功和米兰共舞时,两人之间的距离和氛围显得十分暧昧,这一幕则是在致敬《喜剧之王》中周星驰和张柏芝的经典片段。
电影里魏成功送走父母后,在雨中尽情舞蹈,致敬了1952年吉恩凯利主演的好莱坞经典歌舞片《雨中曲》 。
魏成功在和老大玩牌的那一场戏致敬了《赌神》里面周润发的扮相,魏成功在跟意大利谈判的时候形象致敬了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低俗小说》里面文森特的造型。
魏老师在海边坐着的那个码头,致敬了《爱乐之城》,高司令望向海面的镜头。
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片尾,当镜头缓缓拉高,观众发现所谓的海水只不过是电脑特效,所谓的小岛和城镇只是巨大摄影棚里的一角,电影里的那些人物都是在演戏,致敬了《楚门的世界》的设定。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虽然改编自日本电影《魔幻时刻》,不过加入了大量的迷影梗和彩蛋,魏翔的表演也是独树一帜, 能成为这个春节档的票房黑马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魏翔的成功和电影的魏成功仿佛电影走进现实,在春节档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档期成为黑马,也是属于自己的《魔幻时刻》。
当《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结尾花絮里,魏翔捧着一束花发表他的杀青感言的时候,我一时间有点无法分辨他是真的哭了,或者还在戏里。
因为他说的那句:“感谢大家帮我完成人生中的第一个男主角”,恰恰是戏中角色魏成功的内心独白。
戏里戏外,魏成功和魏翔变成了同一个人:一个抱着对表演的巨大热情,跑了十几年龙套,却一直被认为无法扛大旗的老演员。
人到中年,他终于被人记住了。
魏翔有多不红呢?
直观地给几个例子:1、他2007年就在《地下交通队》中出道,至今已经15年,但直到今天豆瓣上的影人页里还没有对他的单独介绍(不过他在剧中那句“我抢了二斤山里红”,却是观众对《地下交通队》最鲜明的回忆之一)。
2、他迄今为止参演过38部影视剧,除《杀手》外全都是配角,很大部分还是客串。
不仅普通观众记不住他的名字,很多影迷都不知道他是谁,但你提《西虹市首富》里那个三口一头猪的教练,没人不笑。
反过来,年轻时的军艺校草沈腾,漂亮的马丽,以及人高马大一表人材的艾伦,优势都明显太多了。
但魏翔在《杀手》里的表演,是毋庸置疑的。
和金凯瑞一样,魏翔的喜剧路数是放飞自我型的,以夸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见长。
《杀手》里可以说把他的这个特长发挥到了极致,他在片中每次“开拍”前都要一本正经地开嗓,每次都能让影厅里笑成一片。
肢体语言更是不用说,第一次和黑帮大佬见面那场,几乎就是魏翔的独角戏,他扭动身姿,拿起一把匕首舔来舔去作耍狠状,把在场所有人都震住了。
最后那场牌局,他cos赌神玩着道具牌,估计周润发看见都会吐血。
模仿《雨中曲》那段更是经典,你无法想象一个貌似抠脚大汉的男人,跳起舞来居然能那么轻盈。
魏翔是《杀手》里毋庸置疑的主角,cary全场的那种。
最关键的是,《杀手》是一出戏中戏,讲的就是一个不得志的小演员成了男主角的故事,里面穿插了无数对经典电影桥段的致敬,不同身份的转换,让魏翔过足了戏瘾,展现了广到没边的戏路。
对于观众来说,这个男人带来的惊喜一波接着一波(他居然还会说意大利语),对于看过那些经典电影的影迷来说,看魏翔再演一遍,是种享受。
魏成功这个角色身上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他不是大明星,甚至被人瞧不起,但他对电影的爱已经进入血肉里,进入骨髓里,只要能让他演,他一夜就写出人物小传,不给片酬都可以,不要命都可以。
就算知道一切都是假的,就算知道靠演戏解决不了问题,就算知道电影只不过是资本的玩具,但他不管不顾,还是把整个生命都扔进去了,并且我毫不怀疑,魏翔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我想这才是《杀手》真正感动我的地方——去看一个男人像孩子一样爱着电影,是多美好的事。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13年的央视元宵晚会上。
那时候开心麻花还没有成为喜剧天团,大家都还是剧场里摸爬滚打的小演员,那个叫做《水浒闹元宵》的小品甚至没有资格登上春晚。
但我记住了他那段“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绕口令,记住了这个看着五大三粗却身怀绝技的男人。
后来,一切都改变了,三年后,《夏洛特烦恼》爆红,再过两年,《西虹市首富》把喜剧片的票房天花板推过了25亿。
这两部里都有魏翔,但人们记住的都是沈腾。
直到《杀手》首映礼,当观众们被魏翔逗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沈腾讲了一句话:“魏翔是我未来最大的威胁”。
虽是玩笑话,但我认为,这话并不过。
我是先看过原版的,翻版的不是一比一的翻拍,增加了新的故事和新的人物,但是大纲基本一致的。
我先说人物吧,姐姐从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严厉刚烈的女子,除了说话和表情,在她被抓住面对水泥灌腿的时候,依然还敢正面刚BOSS,就能说明,不过这里穿插一连串的幽默台词,我不知道她到底怕死还是不怕死,说怕死吧,这种危机时刻还在一直勇敢挑衅BOSS;说她不怕死吧,她又灵机一动说卡尔是她朋友,努力给自己解围又想着逃跑,所以我不知道怎么理解这个人物性格的,(这里弟弟就很明显了,胆小,怕死)姐姐准备找演员忽悠BOSS这里,男主是突然出现在门口的,而且姐姐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演员,原因是觉得她傻,这剧情改的就离谱,因为我们知道,这个演员是用来救他们姐弟的性命的,弄一个一看就傻的人来演戏,来忽悠BOSS及BOSS的团队,这会成功的?
这不是在拿命玩嘛,不是在侮辱智商的嘛,设计的一点不严谨(原版是找了一个怀才不遇有实力没机会的演员,但是不傻,有点像周星驰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而且本剧的重点是结尾的反杀,靠的是男主机智勇敢来反杀BOSS和真正的杀手的,你把男主人设搞成傻子,后面又突然智商在线强行反杀,这人物性格也太飘忽不定的 一点合理性没有。
剧中男主魏翔也确确实实完完全全演的就是傻子,弟弟喊cut可以圆回来,但是男主自己多次主动喊CUT,甚至还多次说我们再来一遍,我尼玛,这剧情还能进行下去的?
这不早该穿帮啦?
原版剧情处处设计的非常的严谨没有低端到这种地步,而且原版男主找镜头是想要拍他的形象,拍出他的演技,这里男主找镜头就是为了怼脸说“台词”,这是不是傻?
,直接冲着窗户说台词了,我尼玛,这是不是说明这演员不禁不会拍戏,也正如我们看见的那样,傻逼一个,这后面怎么撑的起智商反杀的呢弟弟从前面表现的是担小,怕死,后面找来演员准备骗BOSS后,按理来说作为一个胆小的人,他应该一直担心被拆穿被BOSS抓起来后的,尤其还是找了一个傻子演员,这应该会更加担心,更加惧怕被拆穿,所以他应该是一边恐惧被拆穿后的结果一边想着怎么逃脱的,这才合理,但被改的,找了演员来演戏后,姐弟悠闲的过日常,真离谱,后面随着剧情的发展,当男主知道真相,知道自己是被骗了,按理来说应该非常愤怒的,因为男主一生一直追梦一直又怀才不遇处处碰壁,你这时拿他的梦想开玩笑,甚至还有可能涉及到他的性命,这打击谁都无法接受的,但是后面男主原谅了,甚至决定帮助他们演到底,原因是他看见了自己的影片!
可改版后的男主看见自己的影片,我不知道他为何感动到落泪,是被他的演技嘛,毫无演技啊,给他看影片的那个导演也说他没有演技,选中他当男一也是看中他没有演技,那他感动个毛线,毫无理由的!
怀念和姐姐的日常嘛?
他日常和姐姐没有交集啊,“戏外”就给姐姐煮个面而已,哪来怀念之情呢?
原片这里是男主看见影片中的自己,被自己的演技感动到,作为观众我们那一刻也感受到拍出来的效果真的很棒,戏外的男主一直在思考角色,打磨演技,还向片场拍戏的优秀老演员请教演技,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提升自己的演技,这一刻在影片中他看见了那个优秀的自己,让他一下找回自信,这也是为何男主会不记恨对方,甚至不计前嫌的决定冒死帮助对方,因为对方无意中帮他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价值。
改版后的转变真的是强硬,还有很多很多的点都交代的不清不楚的(原片很多都是提前做好伏笔,做好铺垫的,所以事情的发展就不会莫名其妙),比如怎么突然有人在这里拍戏的,姐姐是大明星那她姐弟在这里出入都没人认识的?
怎么会有真的导演拿影片来找男主拍戏,这导演是怎么获得这影片的?
结婚那段反击,外面都是灯光和音效的效果,那里面的物品被打碎被扫射是什么情况啊?
等等,莫名其妙的。
还有一些笑点,搞笑是搞笑的但一点都不合理,比如结婚那段弟弟的台词,什么我和姐姐从小一起长大的,如果姐姐怎么怎么的,说了一句搞笑的台词,这种情况下说这种话一点不合理的,还有真正的杀手科尔居然把BOSS径直推进河里,然后还装瞎,搞笑,但是不合理,你他妈是职业杀手,并且是杀手中鼎鼎有名的,很多东西就是为了搞笑而搞笑,再危机再紧张的时刻也能来一句搞笑台词,咬文嚼字的设计幽默台词,随时随刻想把别人逗笑,完全就是小品的路子,只要能逗笑你,我可以一会变傻一会智勇双全,一会变瘸一会健步如飞,一会变弱一会强韧无敌,根本不考虑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和故事发展的变化,角色在戏中,处在那一刻,抖机灵的说出一句搞笑的台词,符合当下环境当时情景嘛,你那一刻要逗笑敌人嘛逗笑的目的是什么?
所以你人物完全不在戏中的,你一边入戏跟对手对台词,一边又出戏逗笑观众,你这··· ?
搞笑的方式有很多种啊,可以看看周星驰和成龙的搞笑电影,在不影响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情况,有弄巧成拙的搞笑,有画蛇添足的搞笑,有歪打正着的搞笑等等,(虽然票房上可以和当初周星驰和成龙的电影PK,但是影片质量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也再次说明有好的票房不代表作品就是好),或者再认真看看原剧,原剧的搞笑也是发展的合情合理,所以综上,剧中人物性格飘忽不定,完全对不上,剧情也有很多对不上的,真的不算是一部合格的电影,如果你觉得搞笑,能逗你笑,那就是好电影了,那电影也就太简单了,我也可以说几个搞笑的句子,甚至拍一段搞笑的视频,网上拍搞笑段子搞笑视频的人太多了,如果吧他们的作品合成90分钟的长视频,是不是也可以作为电影上映了呢。
电影有点偏舞台剧的表现手法,有点荒诞,有点神经病,但确实好笑。
节奏流畅,故事完整,笑点密集,比李茂扮太子用心的程度强了太多。
李茂的很多情节都让人觉得缺乏合理的反应,遗漏细节,或者为了搞笑而搞笑,节奏很跳,有拼凑感,比如太子和李茂说泄露出去会满门抄斩,一个小老百姓听到这个没有任何害怕的表情;而杀手虽然神经病但又觉得合理,比如假卡尔和哈维说赌你的命,哈维说不跟了,笑死了,但是合理,确实多好的牌也没必要赌自己的命啊。
最喜欢的一个包袱是“我不相信你会弹死我”,笑了好久才缓过来。
最打动我的一个场景是魏成功拿着钱箱子和假花离开,先是噙着泪的谄媚的笑,然后转身一边跑一边大哭,如果到这里结束了也是一种讽刺的结局,每个人都在生活的潮水中被裹挟,被作弄,人们不是看不穿生活的真相,只是看穿了,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最后说一句,魏翔老师的表演yyds!
他值得很多个男一号。
超出预期的作品,今年春节档的超大黑马,四星半推荐!
这应该也算是开心麻花的救赎之作了,挽救了最近几年的口碑下滑。
小人物的黑色喜剧,非常癫狂,戏中戏的套路,一路靠强设定和强冲突推进剧情,高潮迭起,笑点密集。
宛如舞台剧的场景最大程度的展现了导演想要得到的效果。
戏里魏成功是第一次做主角,戏外魏翔也是第一次做主角,可以说也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部作品,多变的表演也非常出色的完成了这次任务。
最后大团圆的结局也让它成为了今年春节档最适合观看的作品。
看到闫非彭大魔的名字时,我以为这会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喜剧片。
看完只想说,商业也没那么商业,喜剧也没那么喜剧。
片…骗倒是骗了。
这两天网上对这部片子的评价出现回暖趋势,不少人还说这会成为春节档黑马。
我看完只想说:黑泥马。
可能是开心麻花这些年在不断拉低观众对他们的预期吧。
从《羞羞的铁拳》开始烂片一部接一部,都不是击穿地板了,简直是击穿棺材板。
以前是开心麻花出品必属精品,现在是开心麻花出品必属废品。
以至于这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烂的不那么彻底,看官们直呼“逆袭”“黑马”。
这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亚子让人不禁悲从中来。
中国网民苦喜剧烂片久已。
但当我花了74元大洋,痛的心一边滴血一边在电影院翘首以盼,希望能看到中国电影行业一多璀璨的不一样的烟火时,我又一次发现,我被骗了。
开心麻花,人家挣钱开心,观众扭曲成麻花。
这个片子故事也不复杂。
一个受黑社会老大威胁的女明星,找了一个死跑龙套的群演,扮演杀手来糊弄黑老大。
结果哄弄着糊弄着,黑老二跳反了,利用这个倒霉蛋群演弄死了老大成功上位。
结果老大没死成,还和真正的杀手拜了把子,知道了幕后黑手是老二,然后王姐回来弄死了老二,跑龙套和女明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剧情你都不能说老套。
打我我爷爷那辈儿就不流行这种玩意儿了。
当然了,你也不能说国内的编剧没有脑洞,实在是春节档这种时候,要的是合家欢,要的是耳熟能详,要的是通俗易懂。
剧情老套?
没关系,要的就是老套,就是你一看开头就能猜到结尾,要的就是观众觉得自己手拿把攥地嘲讽编剧和导演。
这就叫沉浸式参与感,让所有人产生“栓条狗都比他们写得好”“我上我也行”的错觉。
春节嘛,高兴嘛,怎么高兴怎么来,上帝们花了大价钱来电影院,首先这个自尊心得满足了。
说完了剧情,再说说布景。
你看看春节档,什么《水门桥》啊,什么《四海》啊,又是大场面又是海岛风光的。
这倒好,取景地都不用出方圆一公里,真正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感觉《水门桥》随便炸一下的经费,都够拍完这整个片子了。
还有演员,开心麻花老班底,不好不坏吧也就。
所以这部片子为啥能拿到所谓“逆袭”的口碑嘞?
毫无疑问,最伟大的赞美献给咱们魏翔老师。
从在《西虹市首富》里的仨口一头猪,我就知道,此子绝非凡人。
这些年,在各种喜剧片里逐渐成为金牌绿叶的魏翔老师,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喜剧影响。
用王晶王导的话说,喜剧是最难演的。
强如沈腾,也不敢说自己塑造的每个喜剧形象都能立竿见影深入人心。
但魏翔却总能在关键的地方,制造出属于自己的梗,表情总能在贱和忍俊不禁之间无缝切换。
不得不说,这已经是喜剧片里强的不能再强的了。
哦啊这部片子来说,光是一开始对于各种死法的不同演绎,就已经有点儿喜剧之王那味儿了。
在一部如此闹腾的贺岁档喜剧片里,能做到这种程度,足可见功力之强。
这些年,好的喜剧演员越来越少见了。
像魏翔这种慢慢显露出来的沧海遗珠,希望电影业能给他们一些更多的机会。
别可着观众眼睛霍霍了,真的。
在竞争最激烈的黄金档春节档,诸多有实力的影片都想要有所斩获,但是目前来看,最有黑马相的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上映3天,该片斩获7亿票房,成为除《长津湖之水门桥》之外的最大赢家。
那么,《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是如何做到这样的逆袭呢?
只因它将两部电影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那就是香港电影《喜剧之王》和日本电影魔幻时刻。
《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真正走进大家的视野,是在星爷周星驰的著名电影《喜剧之王》里面。
周星驰饰演的尹天仇是一位戏痴,每天醉心于跑龙套蹭戏份,削尖了脑袋努力想出人头地,演上男一号走向人生巅峰。
可现实却每每打脸,演戏时痴傻得罪人的尹天仇有时惨到连盒饭都没得吃。
所以,到底什么才是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呢?
我们没看过原著,但是看过星爷的电影,我想那是对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最生动地诠释!
那么这部影片在片尾注明改编的日本电影《魔幻时刻》,究竟好在哪里,才引得导演邢文雄下定决心去改编呢?
《魔幻时刻》中,魏翔饰演的这个角色遇到了自己的偶遇影星,老先生和他进行了如上对话。
每一个人,都在等待自己的魔幻时刻,自己人生中最美的时刻,如果错过了怎么办呢?
耐心去等待下一个注定到来的魔幻时刻。
当《这个杀手不太冷静》3天破7亿的时候,它实现了三重互文的魔幻时刻。
1.魏成功在电影中找到了自己的魔幻时刻,找到了人生中最美的那一瞬间。
2.魏翔成功圆满地完成了自己虽迟但到的男一号电影。
3.《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在不那么被看好的情况下完成逆袭,口碑与票房俱佳。
其实无论是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还是一个演员的魔幻时刻,都是在讲一个将生命贡献给电影的演员,无论演戏的过程中是否顺利,是跑龙套还是大明星,他都兢兢业业去演好自己需要的角色。
就像魏成功,一旦进入到演戏的状态,哪怕面前没有那么多的工作人员围绕着他服务,哪怕看不到摄像机与灯光,哪怕直面黑帮的恐吓与枪战,他都匪夷所思地从容不迫,力求完美。
他拼命地像一块努力将自己脱水的海绵,只要电影需要,只要我有,我都可以奉献。
这就是建立在一切笑料之上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底层逻辑。
大部分观众不但因为电影中那些搞笑的片段一起开心快乐地大笑,更是在努力地去与这种演员的自我修养与魔幻时刻进行同频共振。
因为生而为人,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所奋斗的专业付出一切自己所能做到的努力。
因为生而为人,每个人都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魔幻时刻,高光时刻。
还记得成为大家笑话和谈资的庞麦郎,在自己最知名的歌曲《我的滑板鞋》中唱道,“我说在我的想象中 有一双滑板鞋与众不同最时尚 跳舞肯定棒整个城市找遍所有的街都没有时间 时间 会给我答案当我正要走时我看到一家专卖店那就是我要的滑板鞋我的滑板鞋时尚时尚最时尚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摩擦 摩擦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月光下我看到自己的身影有时很远有时很近感到一种力量驱使我的脚步有了滑板鞋 天黑都不怕一步两步 一步两步一步一步似爪牙是魔鬼的步伐是魔鬼的步伐是魔鬼的步伐摩擦 摩擦摩擦 摩擦我给自己打着节拍这是我生命中美好的时刻我要完成我最喜欢的舞蹈在这美丽的月光下在这美丽的街道上我告诉自己这是真的 这不是梦”《我的滑板鞋》火遍全国,不是因为它难听,而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的歌手梦想与梦幻时刻。
这部片说的就是拍戏期间的一个乌龙故事。
一个长年不得志的龙套演员,虽然演戏天赋为0,偏偏又对演戏异常热爱,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结果就因此被利用又在戏中演了一场戏,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笑点。
而本身这个人物又很善良,为了朋友长期扮演意外去世的儿子角色,宽慰二老。
真是他心中的爱和善,让他能坚持初心,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用一部喜剧来蹭一部极其严肃的IP,这个蹭名字蹭的超过无敌low,呵呵,,可以说是国产喜剧的耻辱,,希望不要有人再去为这种低俗行为买单,不要去好奇,好奇的人越多,那他低俗蹭名字的行为就成功了, 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直接一星差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打个比喻,现在又出个电影叫《流浪吧地球》,还是喜剧,,我就呵呵了。
再说一遍:不要看。
看到豆瓣影评都是一个劲的夸奖,感觉没有很好看啊……好笑还是好笑的,但是有以下几点:1. 与其说是电影,还是感觉像舞台剧,很多演员的服装都很浮夸,包括很多打灯、开关灯,和我看的开心麻花舞台剧一摸一样。
2.理性求问,让马丽来扮演一个类似女神设定的角色,大家能带入吗,她有好看到黑帮老大老二都争先恐后抢她?
3.剧情,能明白是想要表达小人物大梦想的核心价值,但是有的地方为了推动剧情是不是太奇怪了,甚至有点尴尬😳,比如和意大利人交易,那么小的酒馆互射都没事;比如男主被放了以后依旧跑着龙套,但在有人找他演男主以后又想回去拯救女主?
如果说是那段影片让他改变想法,可是他看到那个影片以后不应该是想着自己被欺骗了吗?
为什么会想去拯救女主,这个人物的想法是不是太奇怪了🤔还有种种 让我怀疑上面那些评论是不是雇人写的——————补充一下上面说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18(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184956/我也说说我的想法:1.初看这部电影是6.9分和豆瓣的好评时,我期待还蛮高的,所以看到他其实还是舞台剧类型的时候我是觉得并没有那么优秀(当然作为魏翔第一部主角戏是没问题的)我期待的是他作为舞台剧演员在拍电影时能拍出一个更像“电影”的电影,这是我认为不那么优秀的低一点。
2.我不想聊其他电影,就说这一部,我理解他给马丽的立是大明星/大美女的定位(你不认同就不要往下看了),但是马丽又会睡觉的时候打呼,这就有点怪怪的,加上她没有那么美,加上她各种艳丽的服装,让我觉得怪怪的🤨。
如果你觉得马丽很美那就是我审美有问题。
3.说说我的想法:如果我知道这个人其实一开始就是在欺骗我,让我去找黑帮老大,害我差点被活埋,我应该还是不太能感谢她。
我没有说电影毫无逻辑,我只是觉得部分逻辑有点弱,当然我理解喜剧片逻辑弱化,但他最后想感人我觉得就尬尬的,反正我一点都不感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在俗套无聊和高级真挚之间来回切换。一些刻意的搞笑包袱强行插入,无聊到尬;另一边魏成功的角色透露着对表演以及电影的痴迷与热爱,真挚且感人。真的是被魏翔征服了,相比之下,马丽的表演仿佛一个门外汉。真的太割裂了。
看来这种东搬西凑的傻佬胡闹剧就像春晚小品一样永远都有市场。
雖然漂浮感飄上天了,但最後“人生第一個男主角”戲裡戲外軌跡重疊的彩蛋還是有觸動到我,而且有些迷影梗也可會心一笑,但要跟原作比還是算了。這票房完全可以理解。五部真人片,三部死人,每部都不止死一個。這兩年都過得不容易,大過年行行好看點開心的吧 。
确实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虽然还未看过日本原片,但这片的改编比起去年的《人潮汹涌》肯定是好上不少。魏翔低头哈腰说“谢谢吉米哥”时,许冠杰的《天才白痴梦》简直点睛之笔。
这种烂片真的以后不要再拍了
特别为魏翔订制的改编的剧本。真情实感编得用心演得投入,人生如戏。白衣扫射太帅,雨中曲太惊喜,后面那场决裂太棒了,这段一气呵成。
别跟原版比也还好,想那么多干嘛,怪费脑子的。。。
看一看笑一笑没什么,硬要说是电影梦,那就得问你说的电影到底是什么。造景虚浮、人物关系虚假,都是和电影相反的价值。
知道是翻拍《魔幻时刻》后,调低了一星
感觉就是在大荧幕看了个舞台剧,噗!服装、名字、灯光,全都太…舞台剧风了….singing in the rain的部分简直尬到爆
如此垃圾的电影,没一点逻辑,纯粹是为搞笑而搞笑,问题是好笑吗?
魏翔很努力
在开心麻花系演员的喜剧日益失望的现在,这部属实挽回了口碑。虽然没有多搞笑,但看得很流畅很舒服。后半段逻辑崩了,哈维中枪以后不管是死是活就扔医院里,小喽啰们也仅仅听了魏成功几句话就怀疑吉米了。哈维中枪了还能和好如初投资电影,属实是带好人。主要的亮点就是魏翔,马丽来演大美女属实不行,毕竟硬件差远了。
一颗星给不易的“未成功”的翔哥
请避雷,一个小时走了
什么xx
很想多给魏翔一颗星,但是电影后面实在是有些垮
全五星。看完在电影院鼓掌。最近看过最好的片。日版魔幻时刻我打了四星。知道这片子是魔幻时刻翻盘,我就想去看和默认好片起底。(剧本摆在那)。。结尾彩蛋导演抱着男主哭,看得我蛮感动的。真的不容易的,ps马丽yyds。多少字都赞美不了。
哪有那么多完美结局流水的男主,铁打的马丽丽姐是麻花的于谦剧情的不合理,与道德的不苛求,是笑点的来源。打灯,独白,很像在看舞台剧。关于龙套的电影,很难跳出喜剧之王套路。
内核还是很悲剧的。魏成功最后真的成功了么,这更像是电影营造的一个幻梦。他以为迎来了自己人物和人生的弧光。真实的结局更有可能是稀里糊涂地献出性命。属于小人物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