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途上断断续续分了四五段才看完这片子后,忍不住想写些东西。
都说这片子是《五亿探长雷洛》和《跛豪》的结合。
《雷洛》我忘记了,《跛豪》却记忆犹新。
人们之所以说得出《追龙》能与《跛豪》相提并论,想必是没在此前再看一遍《跛豪》吧。
《跛豪》里的阿豪是立得起来的。
他的情义,他的追求,他的暴戾,他的所作所为,有情景基础,有性格基础,有时代基础。
例如石峡尾与客家帮之战,就是为 了上位,为了谋生路。
他与客家帮没有深仇大恨,所以能够放过哑七,能够适可而止。
最后一战,在颜探长家中,他的失败,正是因为狂妄,因为天下无敌的幻觉,导致他看不清大势,看不清背叛的手下。
而看《追龙》。
前一个小时的漫长铺垫,只能看出阿豪“能打”。
他的情义,仅仅体现在给钱、照顾身边人。
反观跛豪里,阿豪在一举一动间乃至几个比较粗鄙的笑话里,就看得出他对兄弟的感情。
而追龙里,他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暴戾和黑暗,几个镜头闪过的打斗搏杀,也让人看不出任何力量。
最后阿豪的灭亡,也仅仅是因为不听劝;电影完全没能力把他逐步增长的狂妄表现出来。
最失败之处,莫过于在于,让阿豪为了杀英国佬而牺牲自己的兄弟姐妹。
《跛豪》里,阿豪最后犯险,是因为自己有莫大的信心搞定其他人,是建立在对自己力量的错误认识之上的。
而且,为了完成杀局,他也做了相当精心的布置,如果不是有人反水,成功概率是极大的。
可是《追龙》的阿豪呢,难道真不明白雷洛再三再四地劝说“不能杀英国佬”的含义吗?
他真觉得自己大猫小猫三四个,就能搞定人数相同的英国佬吗?
如果真不明白,那就是无比的愚蠢了。
还有个失败之处在于,硬生生地将主要矛盾设置为中国人与英国人的矛盾。
这种迎合大陆观众情绪的做法看似讨巧,却与片中反复出现的“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矛盾了。
阿豪说了几次这句话,带来的宿命论却依然不如《跛豪》片尾那句“我是不是喝醉了”来得有感染力。
皆因《跛豪》用了全片来铺垫这句话,而《追龙》却在不断冲淡它。
此外,雷洛、跛豪时代的香港,绝不是《追龙》里貌似爵士时代的美国的香港。
在布景和镜头里,香港太干净了,连九龙城寨都看不到太多污垢。
2017年是风云激荡的一年,也是民族主义再度抬头的一年,每年都会有几部民族主义的作品,前几年民族主义的佳作不多,叶问第一部还可以,后面的都没有激起什么水花,后来跟风的苏乞儿、黄飞鸿、太极什么的更是直接扑街。
2017年,中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整个国家更需要一个民族主义的发泄口。
战狼2应运而生,而且出人意料的火爆,王晶又看到了圈钱的方向,闻着味道就过来了。
就像香港一直以来没有欧美式的摇滚一样,香港根本没有民族主义的矛盾的土壤,一切都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的很好,于是王晶只能自己编。
雷洛跛豪这点事之前早就被翻拍无数次了,大家耳熟能详,王晶这次另辟蹊径,把贪污犯和毒贩包装成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英雄。
雷洛真是死了也能笑醒吧,为了让这个荒诞的结果具有合理性,强行让跛豪死了老婆,而且他老婆孩子必须是英国人害死的。
为了让跛豪搭上雷洛,强行安排黑社会鼎爷跟刘德华智商集体下线,让跛豪英雄救美,这条腿废的都这么有价值。
原谅我,看到这里我已经看不下去了,电影的本身讲究真善美,假的东西你就必然要用一系列不合理的东西去圆他,结果越来越荒谬。
难怪这部电影早早就可以在腾讯视频免费观看,可笑的是还有一群负责在豆瓣吹捧的,王晶就像跛豪和雷洛一样,典型的香港人,再怎么用民族主义包装,骨子里就是要圈钱要投机。
英国人来喊英国人万岁,大陆人来喊我是中国人,只要赚钱,他们真不介意自己是谁。
一切都不过是个生意,民族主义跟贩毒一样,生计罢了
近几年确实没有能激起太大水花的港影了,我对港影和港片的美好回忆仍停留在我上初中或者是高中时安徽卫视或者是电影频道反复播的那些经典之作上。
虽然内地烂片非常多,要我评个最烂也评出来。
但是,不得不承认,内地现在一年会冒出不少值得我给分7分以上评分的佳作,很多影片更是拍出了新意,拍出了深度。
而港片,昔日的名演员们,天王们,都已老去,都出来演贺岁片圈钱。
这些片子,不仅烂,而且俗,就是烂俗的代表。
票子大把撒,黄色笑话抖机灵,我甚至都不愿意带我的表妹去看,因为还是少儿不宜的。
所以当我看到《追龙》的导演是王晶,我直接忽略了,他现在的片子能去看吗?
开什么玩笑。
后来我在微博上看到影评人说《追龙》是他最好的作品,今年至少7个大奖预定,我就蠢蠢欲动了。
不仅如此,我CP涵还有一些朋友都在大推,我就决心一定要去看了,于是,今天约上我的观影小伙伴饺子,冒着13度的温度和风雨,坐在时代的影厅里,感受着来自大妈和小孩子们的夹击,看完了这部电影,回来就决定给个强推。
“追龙”是香港俚语,意思就是吸毒。
这部电影据说是根据王晶原来的几个片子整合的新内容拍成的新片。
之前的老片我没看过,直接看新片是完全没问题的。
影片的背景是70年代的香港。
此时的香港仍处于英国的统治之下,鱼龙混杂,警匪勾结,各种黑帮势力缠斗不休。
出生广东的穷小子,甄子丹饰演的阿豪带领着一众兄弟来到香港讨生活。
在一次混斗中,他打伤了英国派驻香港的警司亨特,受到刘德华饰演的小探长阿洛的搭救,阿豪因此心存感激。
在当时的香港,英国人作为殖民者,可以说就是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亨特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以阿洛为首的香港本地警察为了不得罪英国人是敢怒而不敢言,还要和英国人搞好关系,巴结好英国高官才能升官发财。
在后面的一次黑帮争斗中,阿豪为了向阿洛报恩,以自己的一条腿为代价,救了阿洛一命,两人因此结成过命的兄弟,一个走白道,一个走黑道,警匪勾结,凭借着贩毒生意,一起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然而,身份地位的不同,注定了两兄弟间的分歧。
一个身处官场,习惯了向英国人屈服,知道得罪英国人只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另一个出身市井,以义气为先,可以为了救兄弟奋不顾身,从心底里对英国人的统治不服气。
后来亨特又数次搞事情,激发了阿豪和阿洛的矛盾,终极大战一触即发。
具体的结局我就不再透露了,不然真的都讲完了…😂 接下来再来讲一下这部影片在我看来的几大亮点。
首先是故事背景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
我知道很多黑帮片,但是如此直面英国人殖民统治的电影,我知道的却不多。
这可能也是算是给我进行了一次科普。
还让我有点震惊的是,我原本以为香港人基本上都会说英语的,算是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但是看了影片,我发现原来还是有很多底层群众根本听不懂英语。
不过这是讲70年代故事的影片,后面也许英语教育就普及了也说不准。
反正体现了我对香港真的了解很少。
其次是演员阵容。
我的天哪!!
这部片子,随便一个小配角,都是传说中的港圈大佬啊!!
我都数不清有多少个了!!
总之全部都是港圈大佬!!
好多名角真的都是一闪而过。
感觉这样的场景也是很难见到…最后就是两个主角这次真的演的很好。
我一直不是很喜欢甄子丹。
无非是传说他是像范迪塞尔那样的硬汉戏霸啦之类的原因。
这次对他改观了,甚至有圈粉。
他饰演的阿豪的经历串起了整部电影。
阿豪的一生,有大悲大喜,有跌宕起伏,甄子丹的表演细腻的体现出了一个小人物在“乱世”中站稳脚跟的无奈与艰辛。
有几场体现大恸的戏真的演的非常好。
华仔的演技是不用说的,最近几年烂片实在是有些多,我都好久没看过他的新戏了。
这部戏他颜值不仅有大回春,非常帅,重要的是,他又饰演了一个有“奸角”意味的角色。
每次看他演反派我都觉得好过瘾,有种斯文败类的感觉,他的演技也完全驾驭的住。
两人的表演是有火花的,两位港圈大佬甚至于有点CP感,证明兄弟情谊的表演是成功的。
看到有个笑话,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华仔和丹哥一直都监督王晶让他别拍烂片。
😂😂😂所以证明王晶还是拍的好,只是需要一点情怀的驱动。
当然说了这么多,也不是说这部戏就尽善尽美了。
只能说,这部戏是一部有内容,有深度,更有惊喜的影片。
王晶的女性角色仍然塑造的一言难尽……😒 最后加一句,这片子真的不适合带小孩子去看。
不知道带孩子去看的家长是怎么想的,洛哥和豪哥在械斗之前都要先送走老婆和孩子啦。
🙈以上就是推荐。
三不管的九龙城寨,本是鱼龙混杂的大江湖,大概在这里就算应着“追龙”之题了。
主角是南洋来客,也是过江之龙,水路码头因此算标志场景(但可惜没能与城寨空间联结?
)。
城寨义塾天井升起的烟花,虽然不比《寒战》高明和绚丽,但也带出粤语“追龙”写意道友吃粉时的魂魄出窍,合着陋巷械斗的血光飞洒,和1960年代的诸多“信号”。
小的有杜老志花牌,二楼冰室,吉祥,可乐,花旗,女王像,大的有维港旧景,启德航班,寨城全貌,金三角罂粟海。
无线三虎、吴毅将、郑则仕...男人们状态好得让我不知今夕何夕,连葛柏也叫人觉得“久违了”。
不过除了华仔依旧帅气逼人的发型西装,女角的锥子脸和妆容也分分钟死拉人回2017。
反派做正派演,特殊人生得遵照特殊标准。
故事有名有姓,讲法中规中矩,没有内心戏,拉开了距离,不用太投入。
妙笔是花身死之际的“变身”点破,和报仇之际被处理得似乎不存在任何生人的鬼蜮空城,都有象征性的画面在其中。
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谶的是主角们,也是香港地吧。
重写即改写结尾在对“教化了你们这些渔夫”的英国警司的私刑,其目标指向是暗合内地观众可能心理的商业诉求,还是港人自己政治生活的潜意识,恐怕还不急着回答。
王晶毕竟和明显开始想象过去“香港”的新导演不是同代人。
---把男人们的才干、忍耐、友爱、怨怒都浪漫化,这接续着本港枭雄系列的过去。
可导演王晶的片子里再没有绝色女伶,却又是多叫人扼腕痛惜的现在。
“很想见你啊。
”永远失去的,到电影的梦里去相会。
本来打了三星,但联系到这是王晶的作品,也是好久不见的英雄片,还是四星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惊喜的。
因为在这部《追龙》里,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王晶。
或许,并不是不一样的王晶,而是一个久违的王晶。
适当搞点不一样的东西关于导演王晶在大众心目中什么样子,这里不再赘述,大概包括影迷和普通观众,对于王晶的观点空前一致,屎尿屁+不正经,还因为这位最近几部大明星大制作的电影,都是赚钱赔吆喝的作品。
王晶是一名导演,也是一名市侩的商人。
他的作品,秉承着不会给老板赔钱的指导思想而来。
王晶一句名言“我不会拍赔钱的电影”更道出了其商人的本质。
但就算是“我不会拍赔钱的电影”的商人,也明白什么叫做“信誉危机”,当大众对于王晶的“烂片”标签化越来越鲜明的时候,这位非常精明的小胖子,心里也有点b数,也会适时的扭转一下大家对他的印象,出品一两部不一样的作品,以便能够在未来继续将“不赔钱”之路走下去。
用句时髦话来形容,这叫“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一直伴随着王晶导演生涯之路而来的。
80年代,在灵幻功夫题材大行其道的时期,他引领了时装爱情喜剧的潮流,《青蛙王子》《最佳损友》《神勇双妹唛》《精装追女仔》,甚至在《撞邪先生》《赢钱专家》两部灵幻功夫题材里,也是时装喜剧的模式。
然而就在同期,一部《赌神》惊为天人,让观众认识到了不一样的王晶,发现他不仅能拍没心没肺的时装喜剧,也能拍摄这类亦庄亦谐故事精彩的电影,同时也开创了赌片这一潮流。
90年代,无厘头屎尿屁当家,无需多言。
但此时的王晶,拍了大量恶搞跟风的作品之外(甚至还有三*级片),期间也伴随着《至尊无上》《赌城大亨》《龙在江湖》这样相对不一样的作品。
到了新世纪,王晶屎尿屁和商业大俗套玩的越来越不走心,但还是有着《黑白森林》《金钱帝国》《大上海》这样与众不同的“严肃”作品。
这位肚子里面还是很“有货”的实际上,这些都是王晶作为商业片导演的小心机。
时刻用作品告诉观众,别看我现在老拍烂片,但哥们还是“有货”的。
这位大学时期就跟着父亲王天林混剧组,出道编剧就是《楚留香传奇》《陆小凤》《京华春梦》《林世荣》《勇者无惧》这些著名影视剧,28岁就导演了第一部电影《千王斗千霸》,迄今为止参与过160多部电影的王晶,肚子里面,还是有货的。
有人说王晶如今“江郎才尽”,但王晶这位“江郎”,拍摄过大量作品,有的时候,根本用不着“才”字,怎么会“尽”呢?
就拿《澳门风云2》举例,周润发饰演石一坚,明明就是赌神高进的复刻版。
电影也照搬了《赌神》系列的设定,石一坚在泰国那段非常明显,只不过《赌神1》是失忆逃亡遇到了陈小刀、《赌神2》是肩负仇恨伪装逃亡遇到了小喇叭,而《澳门风云2》则是为了找回张家辉,张家辉的角色设定,跟陈小刀、小喇叭一模一样。
王晶拍摄一部作品,在过去的作品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桥段和资源,整合一下,就是一部新的作品,这就是王晶的特点,也是秉承了香港电影“皆尽过火,皆尽癫狂”的特色。
啰嗦了这么多,再来看这部《追龙》,王晶在这部作品中,不再是以前吊儿郎当的胡闹了,是“走了心”的,因为“信誉度”的问题,也是这个题材所限,但其中的内容,真的可以用“久违了”来形容。
久违的王晶与英雄片电影描述的是年代记,跛豪和雷洛的故事,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跛豪》和《五亿探长雷洛传》为首的枭雄片,其中《雷洛传》也是王晶担任制片人的作品。
什么是枭雄片,其实就是传记片,只不过描述的黑道大哥,与香港电影我们熟悉的黑帮片、英雄片不同,电影风格是偏于写实和年代感,所以才用了“枭雄片”这个名字以示区别。
其中麦当雄导演的《跛豪》,凭借写实的传记手法,为大众还原了一位当年叱咤风云的枭雄跛豪,开启了枭雄片的时代。
向来喜欢跟风的王晶也看准了时机,制作了《五亿探长雷洛传》系列。
但作为一名导演,王晶本人是不擅长拍摄这类写实作品的,所以他找来了刘国昌担任导演,自己仅仅是在制作层面上对电影感把控。
这是一位导演的特点,别看王晶拍摄过题材各异的电影,但总有不擅长的地方,写实什么的王晶是绝对玩不转的。
比如许鞍华的《天水围日与夜》,要知道王晶是制片人,但任何人都不会将这部写实文艺片与王晶联系起来。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追龙》别看描述的是跛豪与雷洛的故事,但本片并不是一部枭雄传记片,而是一部如假包换的英雄片。
“枭雄片”与“英雄片”,别看差了一个字,但风格大相径庭。
我们所说得“英雄片”,并不是类型而是风格向的称谓。
就是以张彻的《独臂刀》和吴宇森的《英雄本色》为首的作品,这样充满江湖味道和兄弟情义的电影,可以是武侠片,也可以是黑帮片,是香港电影浪漫主义特色的精华所在。
而王晶,是非常擅长英雄片的。
因为正如前文所述,在他的导演生涯里,那几次让观众觉得“不一样”的作品,全部都是英雄片,而王晶正式以英雄片奠定自己地位的导演。
王晶最早跟着老爸的时候,就是以武侠片编剧的身份入行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千王斗千霸》,故事内容与张彻的英雄电影差不多,除了英雄对决之外,还格外增添了设局和做局的故事噱头,也是后来王晶英雄片一贯的作风。
到了周润发的《赌神》系列,别看也是赌片,但主角和故事都有着相似的特征:《千王斗千霸》中谢贤饰演罗四海,《赌神》中的高进,都是浪子的代表。
身在江湖、桀骜不驯、重情重义。
故事也是设局和复仇为主,用精心设计的局请君入瓮。
看到这里,结合《追龙》后半段的故事,是不是很熟悉呢?
浪子心声还有《古惑仔》中的陈浩南。
《古惑仔》系列是王晶作为编剧和监制一手创立的,恐怕很多人都不曾想到,还有同期《龙在江湖》中韦吉祥,这些角色形态各异,但人设都符合英雄片的定义。
王晶出道于英雄片横行的时代,对这样的作品在熟悉不过,所以不难理解在《追龙》中,将现实生活中黑白两道叱咤风云的大坏蛋拍成大英雄的状态,这跟将黑帮的小马哥拍得有情有义是一个道理。
这是香港电影的浪漫主义特色,从张彻的武侠片时代,一直到张彻的徒弟吴宇森的英雄片时代,再到我们熟悉的古惑仔时代,这些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浪子。
浪子就是向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的人,他不会想太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会因为谁而牵绊自己,因此没什么烦恼,而且他很讲义气。
香港电影的浪漫主义特色,将这种浪子精神融入到了各类电影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经典形象。
到了《追龙》之中,王晶又重拾自己英雄片的拍摄手法,将浪子的形象,用在了跛豪和雷洛的角色上。
就像片中的台词“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跛豪);“天下分黑白,黑你最大,白我最大”(雷洛);“生说了不算,死说了不算,生死之间我说了算”(跛豪)。
这些豪言壮语,本质上跟“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夺回来”的小马哥,还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倪永孝,乃至“一种是社会秩序,一种是我们的地下秩序”的陈浩南,是一样的。
电影两部半这部《追龙》就像2.5部电影的合体,前半段是《古惑仔》的江湖血雨腥风和义气,后半段是《赌神》的大人物复仇主题,而且角色最后的戏份,好像《至尊无上》中的纠葛的兄弟情。
前后之间的故事转承有些突兀,给人的感觉就是看了两部电影,是缺点之一。
只不过王晶这片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用心的写了一个剧本,在置景和拍摄手法上显得非常严谨,前半段的古惑仔主题,后半段充满戏剧化转折的复仇主题,虽然都是曾经用到过得故事,但却能整合在一起,除去中段有些突兀之后,整体风格化差异不大,这是令人服气的。
不要忘了,王晶之前还搞过一部电影叫做《O记三合会档案》,刘青云与吴镇宇主演,导演霍耀良。
王晶是该片的监制+编剧,故事也是跛豪(片中叫阿豪)与雷洛(片中叫阿乐)的故事,也是一部英雄片,片中阿乐为了救阿豪,开枪打伤了他的腿,自己冲了出现,都是江湖情和英雄好汉的模式。
所以,这部看上去不一样的王晶,实际上骨子里面还是没变,只不过换了一种题材而已,回归到以往拍英雄片的时代中。
况且,王晶恶搞的特点,在这部电影依然能够找得到。
比如汤镇业因为贪污被廉政公署盘问时,那句“这些钱都是我赢了的,我运气好,我有个外号叫赌圣!
”想必观众听到这句台词,台下一定笑声一片。
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电影中的跛豪和雷洛,都是超脱于真实角色而浪漫化的。
所以无法将甄子丹饰演的跛豪、刘德华饰演的雷洛与真实历史原型结合起来,却能看到昔日经典角色陈浩南、高进甚至韦吉祥的影子,所以本片不是写实类的枭雄片,而是浪漫化的英雄片,江湖岁月,兄弟情义、复仇做局等元素和桥段比比皆是,活脱将历史上香港黑暗时期的两位黑道枭雄变成了英雄浪子。
或许有观众对电影的价值观产生异议,贪污警察和黑帮老大怎么都成了大英雄?
但港式英雄片就是这样,小马哥、陈浩南他们都是黑帮,怎么没人抨击那些片呢?
英雄片的角色定位不在于黑白,而在于情义与责任,《追龙》中的跛豪与雷洛就是这样,肥仔、颜童和英国佬这样的反面角色,跟东兴乌鸦,靓坤的定位才是一样的骨子里面,还是王晶作品,娱乐化的本质。
彩蛋★这个片看到了很多老面孔,老港影迷会喜欢。
黄日华、汤镇业、刘德华,当年无线五虎来了仨。
而且有意思的是,《雷洛传》的刘德华再度饰演雷洛,《跛豪》中的饰演跛豪老大肥波的郑则仕这次饰演了雷洛的得力助手猪油仔。
★而肥波这个角色,在《追龙》里变成了吴毅将的肥仔,很喜欢这个角色,吴毅将年轻的时候一脸正气,演《法网柔情》这样正能量的片子,但自从《弱杀》之后这位怎么演变态上瘾了,这片里恶棍的形象真是绝了,尤其打鼓那场戏。
★这片里有位真正的黑道大哥,就是饰演鼎爷的陈惠敏,14K的老大。
这位从来不避讳自己社团的身份,还劝年轻人不要进社团,具体详情可以参考网易“老友记”那篇陈惠敏的专访,相当有料。
★还有这片的顾问是陈慎芝,也就是当年慈云山十三太保老大茅趸华,昔日大毒枭,现在是福音戒毒工作,《追龙》前半段一些置景和细节方面,人设方面,大概陈慎芝也出了不少力。
且上半年有一部《毒。
诫》就是说他们的故事,陈慎芝是监制,但该片拍得一般,而导演正是《雷洛传》的刘国昌。
关于陈慎芝的故事,可以参考《南方人物周刊》那篇“陈慎芝 游走黑白两道”,也很有料。
★电影的另一位导演关智耀,是一位资深摄影师,前不久独立导演《指甲刀人魔》不太成功,但摄影方面还是没的说,《悟空传》《寒战》《赤道》《春娇救志明》的摄影出自其手,而本片大量宏观场景的大气也是这位的功劳。
★电影的主题曲《浪子心声》,著名粤语神曲,来自许冠杰1976年的《半斤八两》专辑,是电影《半斤八两》的插曲。
这首歌也是被翻唱次数最多的粤语歌之一,邓丽君、罗大佑、陈百强、陈小春、beyond乐队、巫启贤都翻唱过。
刘德华更是翻唱了两次。
其中第一次是1998年《赌神1999》主题歌,搭档的还是王晶。
而且这首歌在电影里用的相当贴切啊,许冠杰的歌当时就是反映的时代特色。
富贵无常,名利皆空,说的是人心险诈,要人行善积德,最重要的是不要妄求名利声价。
一幅香港六七十年代的社会百态图。
在那个贪污横行、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有的人为了追逐名利铤而走险,一夜暴富,黑道为白道提供不法资金,白道为黑道不法行为提供保护伞,黑白势力沆瀣一气。
而随着1974年廉政公署的创立,几年的时间那些不法之徒又被打回原形,人生大起大落就是这样瞬息万变。
追龙 MV:刘德华献唱宣传曲《浪子心声》 (中文字幕) 首发于公众号:电影文酷(dreamcrowfilm)
#追龙#一部王晶导演备受赞誉的影片,的确王晶最近10年都没涉及到的这么严肃认真的作品。
因这部电影的故事都是在90年代初大火的题材,对于70、80后来说对跛豪、雷洛的集体追忆。
故事满满的情怀,虽然故事都是“套路”化的,仍不影响观众被剧情深深吸引并打动。
香港黄金年代的帮派情怀在本片中再次迸发出炫丽的火花。
说实话,没看过跛豪跟五亿探长雷洛,但看到中期甄子丹第一次被叫跛豪以后就知道这可能是部传记题材的电影,观影前听多了什么王晶诚意之作,近年港片救赎之作,看完以后非常失望,果然还是那句王晶出品,必属烂片,两分给前半段,马马虎虎,后半段给零分,没有酣畅淋漓的对手戏,没有名族大义,没有亲情爱情的小义,纯粹是快结束了,配角都可以死了,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情节去推动发展,大仲马写三剑客的时候,其中一个必须要死了,读者写信让大仲马别这么写,大仲马自己也哭了好久,但本部电影完全感觉就是导演提前安排杀青。
从故事情节叙述来说,前面描写的不错,从底层开始攀爬,遇贵人,用命换前程,乱世出枭雄,后来雷洛在阳台跟豪说到那句,“我你都能杀,英国人不能死”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可能是本部电影的主题了,“白道我最大,黑道你最大”大概就是前半部的顶点,果不其然。
英国人说话了,两个供货商不够了,要加两个。
然而,从这里开始往后,我就看不懂了,真的没懂,二级供销商哄抬渠道价打压同行所以引发了后面的事吗?
乱七八糟的,本片还有许多不明就意的地方,起了个追龙的名字但说实话把毒品换成赌博卖淫电影一样演,老婆儿子掉海里谁捞上来的,四分天下找个以前的仇家,去泰国进货绑架人家泰国将军的妻女,随便找个半大小姑娘去泰国菲律宾就能训练成冷面杀手,一枪解决的是开辆推土机,黑帮老大身边从来没有超过4个小弟,整部电影威力最大的就是两把散弹枪?
诸如此类。
在故事意义的表达上也有问题,告诉我们什么。
民族大义,英国警察尚且除暴,你卖白粉给中国人所以抵英。
兄弟情义,你救了别人然后丢了一条腿所以觉得别人欠你的还你应该的。
枭雄不是这么演的,英雄更不是。
澳门风云烂,但毕竟看的还算过瘾,故事也大致叙述完,正反派分明,但这部电影说的是什么,不好意思,两分也是给华仔的。
简直,浪费我电影票钱啊。
第2007部,《追龙》……这几年烂大街的王晶,竟然回光返照了,倒是让我吃了一惊,而且颇为后悔十一没去观影,当然后悔的事情多了去,也就不要深究了……王晶的电影,照例依旧群星云集,刘德华和甄子丹之间“雷洛VS跛豪”的对手戏,在高度细节化的七十年代香港,纵横九龙城寨的江湖情义,真实复古,情真意切,确实值得一赞;黄日华、肥猫等老戏骨的出演,或正或邪,若善若恶,用真实的人物去填充剧情,则真真切切港英殖民时代的混沌表现的淋漓尽致,入门三分……刘天王作为家慈的偶像,本人颇为喜欢,虽然前些年沦为票房毒药,但自从“拆弹专家”之后,演技回升明显,希望他能够同王晶导演一起,回归巅峰……喜欢这句,万般带不走,唯有孽随身……20171218
麦当雄2个半小时才能讲好一个跛豪 刘国昌4个小时没讲明白一个雷洛 王晶2个小时想把香港最牛逼的一段历史拍成商业片 可能么?
前几年的金钱帝国光讲吕乐都讲不明白 咱也别光说好,别光说哪不好。
找点实在的说我看这电影就是流水账 没高潮 从头到尾都猜得到下一秒的情节 只有最后徐冬冬算个伏笔 刘德华全程出戏 甄子丹故意把动作设计的跟过去不一样 想摆脱打星形象 跛豪从一蹶不振到奋发图强到开挂统治力 5分钟???
导演你是在逗我?
吕良伟版本花了1个小时铺垫发迹史 王晶用5分钟把甄子丹从小混混变成大哥 再说4大家族 吕良伟版本4大家族戏虽然不多 刘洵老爷子2分钟的戏就把一个老大如何收买人心表演的淋漓尽致 郑则仕的肥彪全程高能表演 没有一场戏是多余的 曾江的雷老虎三分天下的气魄 跛豪出场人物上上下下20余人 各个有血有肉 故事杂而不乱 反观王晶版本 你现在叫的出甄子丹身边小弟叫什么么?
20多年前的跛豪我都记得大小虾米 哑七 吴明 阿文 你说这电影王晶十年最佳可以 别带上港片 港片不是王晶可以代表的 马屁晶把一代枭雄拍成了抗英奇侠 本来我自己长个记性,以后别上王晶的当就算了,王晶吃相太恶心,6分电影愣是吹成十年最佳,水军攻击任何说这电影坏话的人。
1.观感:看了一半脑子里闪出一个电影名《富春山居图》。
2.就内容而言,熟悉又简单一句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然而电影的剧情或者说人物的命运丝毫都不出观众的意外。
先不说跟这句话有点矛盾。
就我这个观众而言这种不需要脑子的电影令我昏昏欲睡,幸运的是电影在合适的时刻安插爆炸。
3.人物的造型,富贵改不了甄子丹的挫样,枪战毁不了刘德华的发型。
4.语言,各种各样的话交织在一起并不算尴尬,尴尬的是两个人用不同的语言在说话,甚至另一个人还要再使用另一门,滑稽程度就像抗日片日本人一句中文一句鬼话。
5.王晶大导演+编剧冷饭炒的僵啊。
6.喷了一大堆,暴躁老哥冷静下来发现《富春山居图》主演也是刘德华。
那么这电影还要低0.9分就有说法了。
因为林志玲比甄子丹可好看多了
翻拍《五亿探长雷洛》+《跛豪》,但远远比不上前作
比预期好很多,应该是王晶近两年最好的作品吧,比什么澳门风云强太多了。非常可惜的是,这片子宣传(或者说宣传效果)基本为零,如果不是看片我压根不知道这么个片子的存在。另,几个女的全线脸盲,感觉怎么都完全一个模样???
如果你看过毒枭.....一件事要有主有次,你写个概况我真是get不到。不如前面简略从断腿开始讲。这就是一个有想法没文采的人写文章而已。
王晶还是不能和麦当雄比啊,甄子丹也和吕良伟在演技上有差距,虽然结局时甄子丹演出了跛豪的疯狂感觉,但还是差距很大。这部电影同王晶自己的《五亿探长雷洛》维持在了一个水平线上,还算可以了吧。
叙事节奏太平了 全程无高潮 体现不出枭雄们到底多牛逼
刘德华和甄子丹也能凑cp! 摄影很厉害了,整个片给我的感觉就是,某几处很加分,但又差那么一口气。
drama 的很香港了。看的好爽。九龙寨城太神奇。猪油仔是最佳配角!
王晶还是那个王晶,没有什么改变。就这样的水准也想拿奖?除非选片的人都瞎了...我们不能因为满分导演拍了95分的作品就否定他,也不能因为零分导演拍了一部40分的作品就把他夸上天。
还是很王晶。叙事混乱,支线随意,对白啰嗦。一众老港星让人怀旧,刘甄的互动可圈可点,摄影美术和音乐也不错。但没有坊间传的那么好。难道都用澳门风云做标准了?
所以,人物呢?
60年代香港时尚指南,战后嬉皮士文化对香港影响至深啊。
滤镜滤到心累…滤镜对电脑小屏有效大银幕真的做人不要太滤镜…肥猫keep得唔错中枪倒下屌得笑出声,粤语加一星,奇怪的七七八八潮汕话东莞音就算了,音乐做得还行,让子弹演跛豪瘸了无得打只会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好看度不就少大半了吗傻…电影名既是片中点出的意思却又没什么关系不如叫不黑不白…
王晶聪明和有眼光的地方在于他知道什么东西是好的,故事要怎么讲现在观众会喜欢,然后拿来为己所用;但拍摄技法和情感表现的方式还是很陈旧老套,没有进步,就像是一个多年以来好吃懒做的学生突然决定奋发图强,但临时抱佛脚考了个不错的分数,跟真正自己的能力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
最好奇王晶从哪里弄来这么多这么丑的女演员。。导演的品味毁了一切,以及非常努力的假正经。。
虽然在各方面还是显得陈旧,但还算有港片黄金时代的精气神,在历史感营造方面也下了功夫,bgm很突出。感觉甄子丹演这个角色还是挺吃力的,他不太适合演性格复杂的反派。王晶能拍出这种片也没什么意外的,这本来就是他能力范围之内的,只是遗憾为什么不是杜琪峰来拍。
居然不难看,我都不相信你们敢相信我。然而我最爱的其实是里面的吴毅将,他和万梓良都属于那类演戏过分用力的演员,但这种演法演起黑社会时却入型入格,尤其看他夹着雪茄打鼓,我的妈土得太有腔调了好吗!看来下次得找马景涛来演黑社会了
原电影就不是什么好片,所以我究竟看前在期待啥?
最精彩的戏是帮忙雷洛而被砸断腿一段 塞了一堆东西进去 有几个桥段非常莫名 看得好累好没意思
现在都他妈拍无脑快餐电影了呵呵,中国电影啥时候才能触底啊
王晶还是太依赖小聪明和套路,不够狠。这算半成品的“香港往事”吧。要是让周润发来演,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