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的电影啊,原来以为只是在展现女主一个人的抑郁,观影过程中也一直在好奇,男主为什么会跟她待这么长时间呢?
后来才明白,男主其实也有问题,虽然没有表现得那么严重。
他们两个是心灵想通的,后面我觉得男主其实从女主这里汲取到了很多力量,因为女主在这段爱情中是完全敞开自我的,虽然抑郁,但是她充分地把自己的心灵暴露出来,男主的问题恰恰在于太过压抑,太过“正常”了。
他的问题只有在女主这里才能得到释放,对他而言,这是另一种解压。
非常“病态”的关系,但是恰恰是两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互补。
男女主这段爱情看似苍白,脆弱,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因为他们的心灵完全是敞开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需要互相治愈,不需要变得正常起来。
他们可以非常舒服地享受这种“不正常”。
女主说,只有这一瞬间他们才真正互相了解。
但是那一瞬间多么难得,心只要互相敞开,并把对方包容在里面,反而是十分紧密的。
他们的爱情是真正意义上的纽带,把彼此的生命联结在了一起。
当然,他们的爱情也不是说就是完美的,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缺乏沟通。
但是影片最后,男主自己也说了,想要好好地了解女主,女主在天台说完那些之后,也可以从容面对“跳闸”了,也自如地在男主面前舞蹈。
(其实女主前面也有些压抑,可能是因为爱男主,也可能是因为受男主影响,又或者是因为想让自己正常起来,或者兼而有之)我觉得这都是很好的信号。
这意味着,他们的关系又往前走了一步,不仅仅是心意相通,也会在肉体上,在言谈中深入下去,直抵灵魂的深处。
其实我个人认为,只要心是同频的,很多问题就比较好解决。
最后想说,对女主非常感同身受,观影过程中也在呢喃,这不就是我吗?
看完通透了许多。
女主的演技很好,非常有张力。
男主也很好,把那种复杂的,隐秘的情绪给表现了出来。
昨晚我做了一个梦,天空乌云密布,一片黑暗,雨整装待发,随时都有可能出发,如抑郁情绪一发不可收拾,我身在某个港口,好像正在思考自己为何出现在那个地方。
突然,天空的乌云以某种快速的方式流动,一会便云开天日,身边的一切逐渐清晰了起来,同时天空出现一个导弹,我停止不动,准确来说我无法行动,当光源接近我的时候,我先是感觉到害怕,我曾以为自己看破了死亡,死亡便是睡着了就永远醒不过来了,可那时候我还是感觉到了害怕、不甘心,我不能就这样死去,我还想继续活着。
接着脑中以某种快速的方式闪现出某些片段,我想念的人也出现了,我说着什么,像是遗言,像是生前的遗憾。
紧接着我放下了一切,心情如此平静,我接受了自己的死亡。
此时,我在车上一直想着这个梦有什么隐喻,隐隐约约觉得跟昨晚看的这部电影有关,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一部丧气满满的电影,看得有点难过,有点感同身受。
当“光是活着就已经很累了”这句台词出现的时候,心好像被一颗钉子轻轻触碰了一下,难过伴随着疼痛浮现着某些画面,且很快消失,仍然躲藏在身体的某个深渊里,而那些故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手,可是我一辈子都没办法和自己分开”,宁子是多么的讨厌自己,有些人在堕落后想着迟早有一天能够振作,于是一天天堕落,到了不可收拾那天,才发觉自己已经深陷沼泽,难以自拔,只有等人来拉自己一把,才能暂时存活下来。
明明想要坚强,却因为睡过头面试没去成,明明想要振作,去趟超市都能搞得很狼狈,一顿饭都做不好,一无是处,歇斯底里,莫名其妙的生气,却不知道为何生气。
一边嫌弃津奈木,一边羡慕着他,说着难听的话,却仍然依赖着他,当她问津奈木为何喜欢她时,他的一句“希望以后还能见到这么美的事物”胜过了多少浪漫的爱意。
她的一句“你被我带坏了”抵过了多少山盟海誓的情意。
“我其实很想更用心的了解你”赢得了相互取暖的结局。
极夜过去了,天亮了,有你在我身旁,足够了。
津奈木是一个无趣的人,不会说浪漫的情话,不懂女孩的心思,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
始终保持着距离感,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想让人接近,凡事藏在心里,即使在崩溃的边缘,也不想影响到任何人,一觉就搞定了,他真的很坚强,难怪宁子羡慕他。
在公司,不得不写些与事实不符且毁他人的报道,多少人已经遗忘了自己,干着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工作,有的违背了良心,有的因为无知,他把电脑扔下窗外,选择了善良。
他也需要被关注,想要安慰,却不知如何表达,想要倾诉却开不了口,想要拥抱却胆怯不前。
宁子说着烦恼,他回答随意,其实默默的记在心里,每次把好吃的让给她,每次骂不还口,一边跟着她奔跑,一边在后面收拾着她的衣服,怕她冻着了,把自己的衣服给她,包容着她的任性,承包着她的癫狂。
他对她的爱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跌宕起伏,一句“我其实很想更用心的了解你”就足够了,真是一个“无趣”的人呀!
是安堂暂时拯救了宁子,是她把宁子带出舒适圈,是她帮宁子找到了工作。
她难道就真的只是想让她离开津奈木而督促着宁子去工作么?
甚至在宁子没去店里的时候她假装快递员把她押回店里,难道不是因为孤独么?
难道不是因为想要和人说说话么?
难道不是希望有人陪她聊聊天么?
外表光鲜亮丽,内心早已崩溃无助。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有时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可更多时候希望有人可以说说话,随便聊点什么,便能有活下去的动力。
有些人,就连死都要考虑是否会对身边的人造成影响,有时觉得真是可悲,但正是身边的人牵制着我们的“活”,即使是我们又爱又恨、割舍不断的父母,或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爱人,又或是相互、相互帮助的朋友,以及每一个说出温暖话语的人,不经意间拯救你的人,以及每一个跟你打招呼的人,就是这些人,让我们活到了现在。
在一生中,谁都摆脱不了自己,“自己”是一生的宿敌,一生都要跟自己作对,偶尔喜欢,多时候讨厌。
那应该喜欢上自己,找到跟自己最好的相处模式,道理我都懂啊,可我怎么做得到呢?
难道做不到就要放弃了么?
不,哪怕是长远的极夜也有天亮的一天,哪怕是一瞬的喜欢,也好过永远厌恶。
丧就这样丧着吧,也没什么不好,时而振作,时而萎靡,理所当然的丧,不用感到愧疚,人生,总有部分时间是用来浪费的。
生而为人,不需向任何人抱歉,不需向这个社会抱歉,更不需向自己抱歉。
太阳落山了,夜晚降临了,继续丧着吧,拯救也只是一时的,生而为人,我不抱歉。
看完了蛮难受的,我现在得抑郁一年半了,平时就是和女主一样的状态,什么都不想做,莫名其妙什么都干不了。
心情好一点突然就会被一些小事情搞到抑郁。
现在因为真的读不了书在学校就想死导致休学了。
女主的一些行为我就是自残,真的看这个电影很感同身受啊,觉得女主演技很好,能把那种感觉演出来。
我也想有一个像苏打一样的人来安慰我,但是其实还是要靠自己。
我每天都颓废的不成人样。
九月份就要接着上学了但是真的不想上。
很不想长大很不想离开这个家。
日本電影總是有獨特的細膩感,好像是把你我的生活剝開一樣,赤裸裸呈現在觀眾面前,愛也好,恨也罷,我們很難脫離這樣的模式。
看著妳一絲不掛在面前跳舞,像是脫離繭的蝴蝶飛舞著,我知道這刻的美麗只是暫時的,我們就是靠這一點點的瞬間而活著吧?
真羨慕你啊!
想要離開我就可以離開,可是我一輩子沒辦法離開我自己。
永遠都被困在這個軀殼,我也好想自由飛翔,可是我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好難過,我好憤怒,也好想別人能理解我,可是理解很累吧!
真的有人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嗎?
愛,會消失的,對吧?
近年的日本電影,已經不走純愛路線,反而更貼近現實的愛戀,成人的戀愛是苦澀而難以咀嚼,從【劇場】講述渣男的相遇,到【花束般的戀愛】兩人面對職場後的分離,甚至【剛好想起你】回想從認識到結束的過程,生活,有時候真的困難,需要克服的東西太多,需要花很大的力氣還有耐心,也許這樣寫實的電影,更能讓人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吧?
希望有天能大聲喊出我生活著,而不是只是存活而已。
七分。
光影很棒,一些镜头很喜欢。
看完之后个人感觉津奈木这个角色很难演绎,一方面他一直都处在情感被动方,对宁子是因为有所疲累而不愿去反驳,所以一直在顺从和因为顺从不好而道歉……直到宁子再一次奔跑,这里又是大段对白……不好演,要演出接受,又不能超出津奈木这个人物的性格,不能太激动,不能太夸张,也不能流泪。
唉。
总之津奈木这个角色比较复杂,但又在情绪上很平面,我不认为苏打的演绎太差,苏打本身是演出了津奈木的顺从和反抗的,对角色性格的把握也没有超出范围,否则追宁子时完全可以大喊,追到她后,两人完全可以一起抱头痛哭。
但那样不是津奈木这个角色了,他的性格都变了……所以说是这个角色确实难表现,因为需要用平稳的表情表现复杂的情感……与津奈木相对比的就是宁子,宁子是相对在表演上容易表现的一个人物,因为她是一个有着简单情感和复杂的行为的人,后半段也是她的大段情绪爆发,所以在表演上其实是相对容易表现的。
故事本身我想的是无需谈什么感同身受,宁子和津奈木在一起,却从来没想过彼此感同身受什么的,最终也只是得出要更用心表达自我而不是照顾对方的结论,所以看电影的我们也大可不必谈什么感同身受,只要知道他们还在努力活着,我们也必须活着就够了。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这是一部好电影,里面所讨论的话题涉及很多内容,让人内心复杂。
理解或者被理解,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时候我甚至没有办法理解自己。
就像电影里咖啡店老板娘反复询问,为什么会忧郁呢?
是因为太寂寞了吧。
诚然这是一种误解,但是宁子并没有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其他人理解自己,或许宁子也并不理解自己。
只是拿“忧郁症”当借口逃避,而让周围人陷入不安和痛苦,这让我无法理解。
如果真的忧郁,就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吧。
只有自己想要走出来的时候,世界才会明亮。
不认为这部剧毁了抑郁症。
反而你能看出来在这部电影的视觉美得到保证的同时,还有对抑郁表现的努力。
宁子的状态,和津奈木的状态,津奈木的同事和咖啡店的人们,安堂的状态。
安堂的出现为这部剧提供了加速器(和奇怪的快乐),被宁子讲“你是不是比我的症状还要严重?
”的安堂,极力和毫无生产力的宁子划清界限(好想给她们组个cp),但你看得出来,她在否认抑郁状态的同时,她的内部也有像津奈木一样隐晦的奇怪之处(请留意咖啡店的人对安堂的吐槽hhh)。
而且关于抑郁症,影片中宁子试图给一个较为准确的表达:…不,应该说和抑郁症不那么一样,就像是闹着玩的抑郁症…。
全片用的词是「鬱」,比起抑郁症,和抑郁状态更加贴切。
在影片末尾,宁子“复活”了。
我觉得这是,只要留意过自己的抑郁状态或者抑郁症的人,会有的经历。
抑郁状态反反复复,好的时候可以坐火箭上天,坏的时候想和自己分手,想丢掉自己。
所以会有手足无措,想放弃的时候,因为你知道下一次抑郁状态还会来找你。
而你摆脱不了。
最后再来一句,哎这个电影是很美的。
想看仲里依纱和宁子来个cp(重复)。
趣里的硬照不如动态来的活声活色。
在她全裸在天台仰头吹风,抬头看suda的那一瞬间,纯朴和妖艳在一张脸上被表现出来。
·ll·另外是个人的猜测。
开头对宁子母亲的暗示和结尾宁子跳舞结合起来,我怀疑她家有遗传性的抑郁。
最近的新闻特别热闹,娱乐版块不断的结婚、离婚、辟谣,社会新闻除了「你是什么垃圾」,头条内容大多让人焦虑。
玛妮在娱乐和社会新闻的间隙,还常常看到「XX承认抑郁症」、「XX因为抑郁症……」的消息。
夏天真是一个容易情绪波动的季节,开心、暴怒甚至压抑随机播放,跟天气一样忽晴忽雨,走位飘忽。
可作为一个成年人,行走江湖的第一要义就是「控制好你自己的情绪」,表情管理也是必备技能。
今天聊一部“丧气又治愈”的日本电影,年轻的主角使出浑身解数,只为了跟自己的情绪好好相处。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
在沉默中灭亡,在痛苦时爆发当面对生活的“折磨”时,有的人会迎难而上,有的人则选择逃避,影片的女主角——宁子选择了后者。
宁子是一个躁郁症患者。
躁郁症虽然和抑郁症一样,都是因为情绪失控而造成的心理疾病,但两者有本质上的差别。
躁郁症是双向情感障碍,而抑郁症是单向情感障碍,躁郁症患者在发病时往往呈现抑郁或者狂躁的状态,极端情绪随机播放。
宁子的出场便以一种极端、甚至癫狂的状态呈现:一个人站在浴室里,用刮胡刀片剃掉身上所有毛发。
不对称的眉毛,坑坑洼洼的头发……整个人都透着狂躁的气息。
可紧接着画面一转,宁子又变成了一只安静易怒的小猫,蜷缩在被子里等待着“主人”的喂养。
但更多时候,宁子会用睡觉来对抗这些负面情绪。
不工作的她,家里的杂物散落一地,一眼看过去只能用“颓废”两个字形容。
好在宁子有一个“好好男友”——津奈木。
两人在一场聚会上相识,因为聊天而产生了共鸣。
在两人同居的三年中,她长期保持着一种“休眠火山”的状态,虽不爆发,但也不免碰撞出一些小火花。
为什么把可乐拧这么紧?
为什么不戴我送的口罩?
为什么连收拾房间的时间都没有……宁子常常这样向津奈木发问,像是故意惹男友生气。
可每到这种时候,津奈木总是平静地回复她,或者道歉。
她对他尖锐,他对她容忍,像是一个怪圈,双方都没亮出底牌,或许在等着某一时刻的和解。
宁子也在尝试振作,她想要找工作,却因为起不来床,直接错过了面试。
被姐姐吐槽无所事事之后,她尝试着给津奈木做饭。
结果,肉卖完了,洋葱全是坏的,鸡蛋也因为别人撞到自己而碎了一地。
本以为这就够倒霉了,回到家准备做饭,却发现重要的调料忘记买,发信息给津奈木,对方宽慰:没有调料也可以。
宁子想抽根烟冷静一下,打火机打不着,屋里电闸也跳了。
她终于崩溃大哭,摔东西……
全是微小的生活细节,每一处镜头都轻描淡写地带过。
但正是这种一点点累积的失望与挫败感,才尤其让人感同身受。
宁子的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带动观众的所有情绪,随着时间和画面一帧一帧地流逝……让你想起曾经类似的经历,然后再一点一滴地陪你舔舐伤口。
爱,是唯一的「镇定剂」尽管情绪波动极大,有时候甚至像刺猬一样惹身边人难受。
宁子依然是一个“讨喜”的女主角。
这不仅因为她对生活的敏感让人感同身受,更在于无论任何时候,宁子都在想办法自救,努力地生活下去。
在与津奈木生活的三年里,宁子的躁郁症已经好了许多。
她不再伤害自己,也开始学着为别人着想。
为男友做饭,去便利店面试……宁子的病症慢慢出现转机,津奈木的生活却跌入谷底。
他曾是个怀有文学梦想的有志青年,却在一家八卦杂志社担任编辑。
这家杂志社常常为了钱做桃色新闻,甚至因为夸张的报道致人自杀。
少言寡语的津奈木一直努力忍耐,被磨平了棱角和激情,活得像个机器人。
终于有一天他受不了了,摔碎自己的电脑,辞职不干。
可就在这时候,他接到了宁子的电话——她又崩溃了。
在影片的结尾,宁子疯了一样一边奔跑,一边脱衣服,津奈木则在后面一边追赶,一边捡衣服。
这段奔跑,又丧又燃。
这对情侣,也在同一天揭下自己最后的面具。
在天台,全身赤裸的宁子背靠栏杆,声嘶力竭地对津奈木喊出自己克制了三年的心里话: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开,可我一辈子都没法和自己分开,好羡慕你啊津奈木,你可以离开我,多好啊!
津奈木却回忆起了两人初次见面的场景:“我跟着你跑过那条路的时候,蓝色的裙摆随风飞舞,希望以后还能看到这么美的事物。
”他活得像个孤岛,因为觉得改变不了任何事,所以闭塞自己的内心。
宁子是他治愈自己「麻木」的解药:他从没见过疯狂得这么明晃晃的人,明明抑郁却又有种张扬的生命力。
安抚宁子的时候,津奈木也在她强烈的情绪中汲取力量,激活自己:不要这样,继续在杂志社忍耐下去。
宁子需要津奈木的冷静温和,津奈木则需要宁子的生命力。
他们既是「以毒攻毒」,也互为解药。
珍惜此刻的心情和自己宁子和津奈木代表着部分日本年轻人在面对压抑的社会,释放的两种极端情绪:宁子一直与自己的躁郁症对抗,津奈木虽然表面镇静,内心却已经一片荒凉。
极端的情绪,和麻木没有情绪,都是当代年轻人的典型病症。
《只有爱能让我生存》的导演虽然出道已久,但此前只有一部短片作品《适得其所》,讲的是一个关于强迫症的故事。
处女长片又选择了躁郁症的话题,他说是因为曾经有过跟宁子类似的经历, 想借这个女孩的故事,探讨这一在日本社会被视为禁忌(taboo)的话题,希望更多人能关注情绪问题和年轻人在社会中的困境。
村上春树说:“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
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
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
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但是,一个见怪不怪,从不袒露真实情绪的人,不是太无趣了吗?
偶尔崩溃不是什么坏事情,找到你发泄的出口,就算经历了山崩地裂般的情绪失控,第二天的太阳也会照常升起。
前十五分钟我就看得很烦,怒火涌上心头极其讨厌女主不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嘛搁现实里,那样的聊天谁和你聊下去家里蹲也要有点觉悟好伐还对别人工作发出看似包含人文精神的置评呢,笑死个人,肤浅买水也不多买一瓶,直接喝过了问别人然后丢下别人自顾自跑起来噢我为什么来看啊看到说女主是二型燥郁来瞅瞅本来还挺期待的不该是这样呈现的,神经症不该是这么夸张的,反而是一种消解和异化拥有那么多可以去挥霍和消耗的,真幸运。
我就是酸喽看洗脸那里,头皮缝隙还是挺真实的卧槽我完全感觉不到真实和艰难她太幸运了,幸运到炸了,光睡眠就不太真实,起码她压根不具有苦难的一丁点代表本来还想也行是类似松子那种剧,松子也不觉得惨,作为类型片典型我愿意打个五星或四星我真的很讨厌她这种对他人懒洋洋的性格,看得蹭蹭怒火之前摔筷子我就很担心她要爆发了不过这种生闷气甩脸色搞大动作幅度真的是我最恶心的反应方式可能我极度厌恶这种带来惊恐和不安被人撞到鸡蛋破了的反应慢半拍挺真实有时来不及找别人算账,受到点冲击就要木僵很久很羡慕她的鼓额头和娃娃脸和发量有点像🐷朝阳的后妈王晶女同事有点像钟丽缇bingbingbing果然下颌骨是关键!女主那不叫嘴凸,波子姐姐那才是凸不只是牙骨啊,是整个颌面。
所以她显老,而女主幼态灵巧抽烟那个动作加入剪辑库眼袋黑眼圈真实光影下可以看出来是有眼袋的什么神仙女二,介绍工作洗澡那个真实。
我已经15天没洗头了,或许吧,记不清难受的时候洗头感觉在溺水好累,经常撑不住坚持再看十分钟,去洗头吧。
我撑不下去了,必需用一件事取代另一件事才能撑久一点算了不洗了我好像有点困书也不想读了脸都不想洗了,还是洗一下随便抹点什么吧7.4 05:15 天泛着亮光依旧觉得昨天下午点的外卖很恶心,怎么会有油腥的甜味呢,鸡精还是味精还是想洗头,觉得自己很恶心混合空调没洗滤网的臭味羡慕男主木然平静什么都影响不了自己,对外界无所谓,更不做出什么反应的状态冷暴力到天台那段,配乐太绝了走在凄冷的街上整个世界暗淡无光,即使天破晓以上7.4 04:16今天是7.6了7.4是极度崩溃的一晚,发泄一样蹲着吃小龙虾把嘴划伤了。
不知食味的吃着,太难受了。
还摊了两个蛋然后凌晨五点多擦完油渍的地板,下楼丢完垃圾。
天光微亮得从窗帘透过来时,我去洗头了。
与其说无法忍受几天没洗脸没洗澡的自己了,倒不如说是艰难鼓起勇气然后湿着头发睡着了下午醒来以后感觉盐分摄入过多而口苦头疼,果然盐会让我昏睡。
就买了夏天来的第一个西瓜,想着能排出钠离子。
豆芽一斤只要四元,却有好多,锅太小我分三次炒了昨夜小龙虾剩下的蒜茸汤汁。
本来应该好好的过渡到平静,却因为暴食再次消耗了自己。
也许是真的有点饿也许纯粹是脑子的自我欺骗,点了一个烧烤之后又很崩溃。
耗了一个晚上修复。
现在已经出门在路上了。
感觉最近熬夜眼睛真的视力不好了。
所有惊恐懊悔心疼自责绝望等等情绪,全都汇聚成麻木的无奈reback在地铁上看到那段:她们都很好,比你对我要好。
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和我说话。
可我觉得,他们都看穿我了。
果然,我还是不行是我对以为可以信任愿意倾听的人说过的话啊。
不过现在想来真是喋喋不休的祥林嫂和沉醉于小情绪的可怜虫罢了然后对于那段店员关切敲门,她就是不应声。
我虽然看得愤怒但能理解一些。
毕竟要夸张表现才能让人们意识到一些正常人看着没啥但就是对于病人本身不一样的g点吧,才能把很小的情绪共鸣放大。
但我非常不喜欢那样,自我到一定程度就是自私的举动,这种渲染等于把病人的行为表现和处境往刻奇推了。
先这样吧。
我已经在地铁站站了很久了。
不记录我马上就能忘了。
总觉得,会有更高明的表现手法。
会有更好的台本和故事线,而不是浮于表面。
刻意制造冲突。
但有触动到我。
砸马桶那里,根本的东西非常get。
我真是被社会和自己奴化了,讨好人格的我,绝对会糟糕的时候还不忘先抚慰别人的情绪,装出一副喜庆的样子。
其实根本没有精力回应那些所谓的好意与热情。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都在困扰我,把握不好度,因为度随时在变化。
面对无法理解的好意,我应该怎么样才不伤害它们呢,怎么样表达我的感激呢。
其实很耗费精神。
真正让你安心的人,是不管你怎么做怎么离谱莫名奇妙随心所欲,都会陪在你身边。
我是太多生存惶恐了吧。
没有找到不卖笑也能在世界生存下去的办法,我的同伴和过往的经验告诉我要这么做。
津奈木:只是我刻意和周围世界保持距离。
你奔跑的蓝的裙距很美。
我不知道这有什么意义,但是还想看到这么美的东西女主:你就是因为这个和我在一起吗,你的脑回路也不怎么正常呢感想:无法模仿无法复刻的心的碰撞女主:也许我们互相理解的只有一瞬间,我正是靠那一瞬间得以存活我也在卫生间的马桶上坐了很久了。
打完这些我才能安心。
对于一些小事,常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那种执念。
为什么你要这样呢?
我在心底愤怒咆哮:我也不想这样。
欲念和困境之所以会困扰人,正是因为有。
有就板上钉钉会啊。
两者都无法解决啊。
没有欲念和困境的人,自然不会懂。
多么简单的事,为什么就是不承认自己的人生比别人幸运一点。
幕强的世界真是恶心透了。
7.6 20:29还剩一个结尾没看完了,等下再补。
这是一部探讨“躁郁症”的影片,这样的良心之作,当下可能是越来越少见了。
影片改编自日本作家谷友希子同时获得芥川奖和三岛由纪夫奖双提名的同名小说,豆瓣评分7.3分。
这样一部视觉效果阴郁,动线单调的影片,之所以能受到好评,更多的是因为影片本身在替人们发声,在为生活在精神亚健康状态的人们呐喊。
当下的社会给人太多的压力,无形中职场、生活的大手将人的精神压倒,让人脆弱。
这个时代,患上躁郁症或者抑郁症本是十分稀疏平常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却并没有对这个群体给予关心和帮助,甚至患者本身都不自知,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病。
01
电影首先给我们抛出的一个主题是躁郁症。
很多人对躁郁症的概念并不了解,但大多数人听说过抑郁症。
其实躁郁症和抑郁症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疾病,他们的症状表现也是不同的。
躁郁症患者会在一段时间内暴躁,一些很小的事情都可能引起激烈的反应,如果不及时治疗和调整,很有可能会发展成抑郁症,躁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抑郁症患者在长时间会出现忧郁和情绪低落,而且思维比较缓慢,很可能还伴有悲观消极的心态,这种患者通常没有烦躁情绪的发作,主要治疗方法就是以抗抑郁的药物为主
本片的主角宁子,是个躁郁症患者。
她每天的生活模式就是睡觉,头顶放了很多台闹钟,但都无法叫醒她。
除了睡觉,她做的事情就只有抽烟、喝酒、然后对着身边的人随便找个小理由就乱发脾气。
对情绪无法管理,常常失控,常常想摔打东西,不经意间就哭起来。
小时候,有一次她的躁郁症发作,她把身上所有的毛发都剃光了,包括头发、眉毛,因此遭到学校里同学的欺凌。
宁子回忆,在她小时候,经常会在停电的晚上看到一个女人全裸着,站在窗前跳舞。
原来那个是宁子的妈妈,且母亲将躁郁症的基因也遗传给了宁子。
整部影片中,大部分的时间,我们看到宁子蜷缩着身体,躲在被子里,像一个受伤的刺猬一样,只要躲在被子里,就不用再受到任何伤害。
然而她也有睡不着的时候,只能醒来,伴着周围狼藉的一切,就像她的内心一样,一片混乱。
日本人是特别喜欢吸烟的群体,男人女人都有吸烟的嗜好。
宁子从被子里爬出来,睁开眼睛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吸烟。
经常因为烟被抽完了而变得狂躁。
然后她会向男友津奈木发脾气,莫名其妙的就会骂人,总之对方怎么做都是不对的。
她每天不出去工作,也不做家务,但是她也并非对一切无感。
当姐姐在电话中劝她的时候,她也会有所触动,于是尝试想要参加面试找一份工作,然而第二天面试的时间到了,她还在睡大觉,因为错过了面试,被人在电话中奚落。
她尝试着为男友津奈木做一餐饭,但是去到超市里,看到想要买的圆葱是烂的,想要买一盒鸡蛋,却被旁边匆忙经过的大妈撞了一下,拿在手里的一盒鸡蛋都掉在地上摔碎了。
从宁子的视角去看这一切,所有都是这么的不完美,甚至好像在故意跟自己作对一样,她想做点什么的时候,却到处碰钉子,本来就绷紧的情绪,无法再承受多一点点的意外打击。
所以宁子在终于购物完回到家中,发现最终还是忘记了买味增酱,当她把食物放在微波炉里加热的时候,家里的电闸又再次跳闸一片漆黑,随着黑暗的到来,她心理建设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崩溃了。
于是她蜷缩着,停留在黑暗的角落里,直到津奈木下班回到家,播好跳了的电闸,她才能站起来。
02
当宁子失去了面试的机会后又再次回到睡觉、抽烟、吃冰冻的便当的恶性循环中时,本以为这样的她应该也是没救了。
却被一个陌生女人所拯救。
她们明明是敌对的身份,但她却硬逼着宁子重新回到了生活,这个女人就是津奈木的前女友安藤。
安藤固执的认为宁子是一个累赘,是对前男友的拖累,只要她搬出津奈木的住处,安藤就能和男友复合。
但宁子说我没钱、也没工作,于是安藤坚持要给她介绍一份咖啡馆的工作,让她尽快经济独立,然后离开津奈木。
安藤固执的以为只要宁子离开,她和前男友一定可以复合,于是她积极的促成宁子打工这件事。
当宁子半推半就的来到咖啡馆打工的第一天,她认识了和蔼可亲的老板和老板娘,还有同样和自己一样,以前喜欢宅在家里的打工妹莉奈。
她不断的冒失的进行着工作尝试,不断的打碎杯子、碟子,虽然承受着内心的压力,但是却能感受到这家小店对自己的接纳,和周围人的善意。
于是宁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久违的和津奈木像正常的情侣一样,情绪稳定的聊起天。
她告诉津奈木,虽然我做的还不好,但是周围的人都很宽容,她似乎感觉到自己有希望能做这份工作。
然而工作疲惫的津奈木却只是说好,其他无言以对。
比起宁子这种敞开式的,完全默认自己的躁郁症者的患者,津奈木何尝不是精神亚健康状态。
他在出版社工作,但是因为不想和人打交道,从不出去采访。
每天除了写稿,还是写稿,自己的这份写完了,还要帮助生病住院的同事写,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工作中毫无自我认同感的活着。
03就在一切似乎在向着好的方向在转变的时候,却又出现了我们意料之中的状况。
宁子毕竟是个亚健康状态的人。
虽然往返于咖啡店开始了工作,但却无法一下子就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辗转间,某日一不留神,她又睡过头,又忘记了还要去工作的事情。
于是再次陷入困顿、狂躁。
就像是每个月的大姨妈一样,这种躁郁症好了还会再来,不期而遇,却甩也甩不掉。
而情敌安藤,却如同一个严肃管教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宁子进行着监督,她盼望着早一天能让宁子搬出津奈木的家,所以安藤上门,亲自去把宁子拖到咖啡馆,训斥教训她,让她继续工作。
在咖啡馆里,即使做错事,忘记上班,什么都是可以被原谅的,所以宁子又恢复了工作。
在结束营业后,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宁子感受到来自同事们的关心。
可是不知不觉间,宁子分明的感觉到这种包容和宽容有种异样,在她自顾自的说起害怕抽水马桶的时候,大家都言语之间流露出一种不屑和“这个人真奇怪”的态度。
宁子敏感又脆弱,于是再次陷入了无限的自卑之中,狂躁再次发作。
这一次来的很猛烈,和影片一开始形成了呼应。
宁子在爆发前的一刻,打电话给津奈木,她说自己已经忍耐到了极限,但是还是不行,她已经心力交瘁,光是活着,已经让她感觉太累了。
于是,宁子冲出了咖啡店,又开始了狂奔模式。
大冬天里,她一件一件脱掉自己的衣服在马路上狂奔,直到一丝不挂,爬上楼顶天台,站在那里发呆。
而津奈木在后面一直的追赶着宁子。
宁子见到追上来的津奈木,泪流满面的对他说,只要你想离开我,就可以离开,你告诉我就行。
但是我好羡慕你,你可以离开我,但是我却不能离开我自己,一辈子不能和这样的自己分开。
接着宁子问津奈木,你为什么会和我在一起?
津奈木说,我第一次见到你,你离开了和朋友的聚会,说自己的存在会给人带来麻烦,你对我说,总感觉好像被人看穿了一样,我听到你这样说很震惊,因为我也曾经有这种想法,所以我刻意让自己和很多事情保持一定距离。
后来,你撞破了头,头在流血,你却穿着蓝色的裙子漫无目的在狂奔,看到你狂奔的样子,我觉得很美,也很想了解你是个怎样的人。
04
虽然整部电影努力在向我们呈现躁郁症患者的困境,但导演除了抛出问题,也并没有忘记帮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宁子去打工的时候,店长曾经给予她指点。
告诉宁子,真正的好起来, 不是别人希望你这样做,希望你去打工,而是你自己要发自内心的想做一件事。
而在影片的结尾,高潮部分,宁子作为病患本人,也坦诚的自白了自己的感受,和对周围亲近的人的要求。
之所以患有狂躁症,因为她是个活得十分深刻的人,她的坏情绪,不是突然来的,是很多事情引起的。
如果津奈木不是一味的不敞开心扉,总是一个面孔、一副态度,那也许对宁子是有帮助的。
宁子在用力的活着,她敏感的感受着周遭的一切空气和情绪,同样的,她希望津奈木能真诚的、坦白的面对她,她做错了,就用力的批判,津奈木他自己有什么不开心、不满意,也能说出来,能坦白的告诉宁子,这是宁子希望看到的。
即使人和人之间并不一定能真正的互相了解,悲欢感受并不能完全互通,但是这份努力去达到同步和理解的爱却能治愈一切。
最后,在天台上,津奈木也看到了一路尾随而来的前女友安藤。
安藤显然是自作多情了,津奈木早已和她分开,感情也没有再挽回的余地。
宁子和津奈木再次回到寓所,彼此敞开心扉的两个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津奈木告诉宁子,他会更加用心的去了解宁子。
在那一瞬间,宁子没有再因为黑暗而感到恐惧,她所期待的、久违的释放终于到来。
因为爱,她感受到自己还活着。
05
看完整部影片,还有很多是导演给我们留白的部分,值得反复的去玩味。
躁郁症或者说一切情绪问题的患者,他们的出口在哪里?
我们应该体会到外力和内力是同样重要的。
就外力而言,同事、家人、朋友的包容是需要的。
但是一味的包容,会让当事者感觉到更大的疏离,适当的把这个病人当成一个正常人去对待,用真实的自己去面对病人,这个是周围人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
而内力,对于问题者本身,像宁子一样,大部分人不是始终处于病痛或者情绪失控状态的,所以在清醒的时候,要尽力的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接受自己的问题,并且学会求助。
人的生命力是旺盛的,每个人都有求生、求好的愿望,任何病痛除了药物,意志力是最重要的支撑、也是决定性的支柱。
看到宁子裸奔,可能有人觉得她是疯了,但在另一个层面,她没有自杀、她没有困在躁郁症里面,让躁郁症演变成抑郁症,她就是对的。
狂奔是她在释放,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释放了一部分的压力。
即使正常人也好,任何人都有精神脆弱的时候,这就像是得了口腔溃疡一样,不是丢人的事情,未雨绸缪,我们要知道自己如何做能取悦自己,让情绪得到宣泄,哪怕是像宁子一样裸奔。
活着,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不体谅一下自己。
生而为人,我们最重要的不是背负责任和压力、也不是一定要为了什么而活着,而首先是要让自己能活下去。
裸奔是一种象征意义也好,是真实的行为也好,都在诉说一种挣扎,对命运、对不公、对生活的一种反抗,这个动作是优美的,是有力量的,是生命力的提现。
如果你也处在压抑中,不妨思考一下,如何释放吧!
以上
真好啊,自我厌恶到极点的同时还能被人坚定地选择。
也太丧了吧,片尾女主独舞没有燃烧好看
我也很累,累到不想去感同身受了。
能被理解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
啊这。
标签里有一条是“这部剧毁了抑郁症” ,我想说,真羡慕这样没能共情的你。
1.不工作、天天在家躺尸的人其实也活得很累,既然只要是活着就很累,那还是不工作吧;2.自由奔跑、散漫摇摆身体、迷幻霓虹灯光,已经成了收买影评人/影迷 的必备桥段/元素。
东瀛新风映画季@天环百丽宫 以为会很致郁,意外地有点治愈
果然我不适合看sjb的片子
某种程度上来说津奈木其实是非常渴望羡慕宁子的自在的,不顾一切做自己的状态的。他在生活中压抑着却没有勇气反抗,违心做着跟自己良心相反的事,而宁子虽然是豁出一切毫无保留表达自己的状态,一方面会感恩理解自己的人,当一转身如果听到他人的耳语就会感觉巨大的背叛,这种感觉我非常能够理解,因为某个瞬间,或许是津奈木想要守住某种宝贵的东西,另一方面他又心疼眼前的这个女孩,所以两个人才在一起长达三年之久,电影后段发力的时候某个瞬间人物细节状态描写非常深入,愿每个躁狂症患者都能得到理解和爱
两次奔跑和结尾那两场戏 真喜欢 ///大概 我们真的相互理解只是那么一瞬间 但就是这瞬间 让我得以存活
直到看完我都记不得片名,love at least,最后的镜头让我想到燃烧,那么跳舞,那么自由,和着光,有句话很厉害,你和我分手了,也就摆脱了我,可我这一辈子也摆脱不了我自己。有点新闻记者那部电影的那种现实感压抑感,但是少了鸟儿会歌唱里面爱情的轻松和电影的顺畅。
女主演技好
长期抑郁而生活不能自理的现女友对上门找茬歇斯底里的社会精英前女友说:“你的症状是不是比我还严重呢。”
huh?
有点虐心,看的过程中很压抑很能带入;看完时隔几年会忘记剧情。。。不怕虐可反复观影,应该常看常新
飞机看 难看得想把护目镜扔了
苏打终于终于没有咆哮。(……应该是没有吧。
菅田将晖真的是文艺男青啊!看到天台对话那里我哭了。真的每天在公司里呼吸都想死,很累。但是还要假笑。一辈子都想躲在家里不出门。害怕被人看穿,感觉自己是不是患病了
2019国际电影节,第四弹。有点怪的日本片,可怜咖啡店的那个智能马桶了。人跟人在一起真的是有原因的,要么互相理解,要么互相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