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亚历山大·阿嘉之前的作品包括2005年的恐怖大作《高压电》,2006年的翻拍版《隔山有眼》以及2008年的《鬼镜》,这些都并不是很成功的作品,不过还好,这次的《食人鱼》中他表现不错,有希望来个咸鱼大翻身,在恐怖片中占有一席之地。
本片翻拍自1978年罗杰•科曼监制,乔•丹特导演的同名片,原片就是剥削了《大白鲨》创意的B级片,所以你可以想见这个翻拍的原创性有多低,虽然编剧名单中赫然在目的是彼得·戈登菲格和乔希·施托尔贝格的名字,但我毫不怀疑这个剧本就是他俩在一场餐巾纸上顺手写下来的。
春假降临美丽的亚利桑那州维多利亚湖时,一场地震也释放出远古的恐怖食人鱼,不断有人葬身鱼腹,越无法引起大众的注意,直到一场残酷的血腥屠杀来临。
翻拍依然跟前作一样情节空洞,角色也老套的可以,对白更是味同嚼蜡,但是却也有B级片一贯的特异趣味在其中。
他们特地请来了理查德·德莱福斯来延续他35年前在《大白鲨》中的角色,还有克里斯托弗·罗伊德饰演一个奔走疾呼灾难将至的科学家,当他大叫“两百万年前的恶鱼重现啦!
”的时候,你脑中很难不浮现出他在《回到未来》中的经典角色布朗博士。
另外还有同样加盟过《回到未来》系列的伊丽莎白•苏饰演一个身为警长的单身母亲,这样的选角绝对不是巧合,而是刻意为之的。
前半段节奏缓慢,乏善可称,大部分命不久矣的家伙还在享受假期和阳光,直到食人鱼抵达了目的地开始大肆攻击,影片的节奏瞬间像踩了油门的跑车一样加速狂飙。
后四十分钟完全就是一场让人没有机会喘息的动作大杂烩,大尺度的裸体和触目惊心的伤口紧紧抓住你的眼球,四溅的肠子和被撕碎的尸体也随处可见,导演在此淋漓尽致展示了他对于设计角色死亡的天才能力,力图让每个人死的各有特色,又极力超出观众的想象力和承受力。
即使你是一个恐怖片死忠,你也很少能在银幕上欣赏到这样刺激而逼真的集体死亡秀。
影片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知道自己沾不上严肃的边,就是图个新鲜和好玩,所以才能毫无顾忌的挑战观众对于死亡的想象力。
在结尾那一段充满幽默,惊悚和悬疑的高潮戏中,惊慌失措的乘客一边要逃避食人鱼的疯狂追赶,一边又要从沉没的船上脱身,导演在这里将R级电影推向了极致,他用的血浆之多几乎要把整个镜头都染成红色,这才是我们心目中的恐怖大作应该有的样子。
我们也许会诟病电影除了无休止的暴力外没能提供一些更有深度的东西,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满足了我们对于这个题材的一切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也是以2D摄影,然后转换为3D上映的。
不过从质量上来看,它显然比前段时间运用了同样技术但相当名不副实的《诸神之战》和《最后的气宗》好上百倍,这要归功于大量手法出色的运镜,影片大部分阳光明媚下的取景也增加了3D的可观性。
虽然还是难以避免拿假3D来圈钱的嫌疑,不过它也没有标榜自己是什么大片嘛,我们还有什么可指责的呢。
来源The Movie Boy
以下评论来自非专业角度:自认为重口味,看“两女一杯”以及“索多玛一百二十天”诸如此类面不改色心不跳边大快朵颐,以及所谓资深影评的人,基本上都会认为此片毫无观赏价值。
所以,我要说的是,胆小的人有福了;晕血的人有福了;喜欢看大波YY的人有福了;像我这样“神马都不懂”的人有福了。
在毫不吝啬的血浆、赤裸裸的白骨以及满屏幕的硅胶大波妹面前,你真的没有必要考虑什么导演编剧,这一切都是浮云。
导演当然希望观影途中不断尖叫不断有人晕过去,所以除了血浆和残肢,还是设计了些许特别的效果,比如似乎是在向大名鼎鼎的《幽灵船》致敬的一个镜头:俩站在船上的波妹愣是生生被电缆一截两段;以及被食人鱼崽儿吞下又吐出来,不甚美观烂糟糟的阳具,等等等等。
至于有没有达到导演期望,那是后话。
可是,我竟然在此B级片中受到了良好的启发:别不听妈妈的话,别无视他人的警告,还有,别TM瞎玩暧昧,否则,都是可能死人的。
我真的不在乎剧情特效有多么的烂。
其实我比较受不了的是黑乎乎无波无脑的小女猪,长得也忒神似姜硬绒了。
还好这帮除了吃就是吃的东西,只茹毛饮血。
我找了好久类似的电影,也就拉手保姆勉强能算。
感觉这样的电影应该不少,但是找不到,有没有高手推荐一下,感激不尽~~~~~~~~~~~~~~~~~~求推荐类似的~~~~~~你懂的~~~~~那种电影~~~~~~~~~~~~~~~~~~~~~~~~~~~~~~~~~~~~~~~~~~~~~~~~~
《食人鱼》,2010年的新片。
噱头是3D电影,但是中国显然不会上映这种血腥的片子,所以只能在电脑上观摩一下了。
看了片名,你就可以想象到剧情了。
其实不用看电影,你自己imaging一个剧情就可以了,因为影片的剧情是在不见得比你想象的剧情很有想象力。
影片试图把情色和血腥放在一个餐盘里,事实证明是失败的。
两种风格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就好像开了两个窗口,一个看海滩风光片,一个看三流恐怖片一样。
对于此类动物食人的影片,一直很难唤起肾上腺素的分泌。
在这方面,我心中的底气汩汩不绝——我与国人同在,我们是世界上“食力”最为骇人的“人群”甚至是“物种”。
鲨鱼、鳄鱼、蚂蚁……我们毫不费力就能举出他们相对应的食谱(……guity)。
这片儿我没看,纯粹来扯淡。
2010年的某天,在人民电影院唯一的观众厅里,我和母亲一起观看了这部《食人鱼3D》。
现在回想起来着实令人感慨,不仅是因为一部尺度如此之大的重口味B级片能在市属影院公开放映,更是觉得人生记忆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银幕,献给了一部直到今天都没再看过比它更“黄暴”的电影,真是唏嘘不已。
说是看《食人鱼》,其实是为了看《阿凡达》。
那是春日的某个下午,母亲正领着我在春秋广场游逛,一位戴着遮阳帽的大娘揣着一大把票根靠近我们,热情地向我们“推销” :30块钱买一张联票,能看两部3D电影,位置就在不远的人民电影院。
彼时3D电影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在我幼小的脑袋里,那种场景是不可觉知的,或许潘多拉的魔盒也不过如此。
拆除中的人民电影院母亲拒绝了票贩,现在想想可能是担心被黄牛欺骗,俗话说: 画虎难画骨,知人不知心 。
我们俩径自走到了电影院的售票窗口,如今那段路我已记不清楚,但那种期待和兴奋的感觉像烙印般永远印铸在我心中。
可是,我老远就看到票窗摆的小牌子了,白底的板子上赫然用红色油漆工整地刷着“少儿不宜”四字,顿时感到怅然,像失去了什么。
我仰着头看母亲在和贩票员交涉,工作人员爽快地通融了,母亲拉着我进去的时候,我却不知为何感到些许羞愧。
不过那种感觉很快地被逐渐增长的兴奋取代,可令接下来的我没有想到的是,在那漫长的一个半小时里,我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视觉恐怖,尽管它不是切肤的,也足够像坐了两三趟过山车,惊出我一身的冷汗。
如今,再问我对这电影唯一的记忆,用一个颜色形容只能是“红”,排山倒海般的尸山血海向我袭来,起初不停地捂住眼睛,到后来已经麻木了。
观影途中,母亲的同事领着我的小哥们也来了,两位可怜的母亲陷在椅子里,等待着这难熬的时光过去,能够看一会儿《阿凡达》洗洗眼睛。
那偌大而暗黑的观众厅有个侧门,打开它就是二楼外面的露天阳台,母亲一直催促我俩到外面去玩,阳光明媚,呼吸顺畅。
可是没一会儿就厌烦了,还是想看看电影,两个小朋友就在影厅的座位席里来回跑着,进来,再被撵出去。
第一部电影终于结束,满屏的“红色”变成“蓝色”,美丽的潘多拉星球映入眼帘,可是再没有那种精力支持我兴奋了,没一会儿就在椅子上熟睡起来。
那一天,距我降临这个世界还不到第八个年头,在父母的同事们眼中我是一个早慧的儿童,即便是对一些细节也能清楚明白记得。
可是,在此之前我很少对影院还有印象了,2009年表哥带我去看的《疯狂的赛车》是我能追溯最早的影院记忆,可是只记得在影城呼呼大睡,银幕是纯白色的。
因此,《食人鱼3D》构筑了我人生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的影院记忆。
那时家里穷,父母为了供应我来城里读书四处举债,在小学附近贷款买了一套便宜的公产房,家里生活很艰难,尤其是刚开始那两三年。
小时候的娱乐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是那种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的快乐。
看电影是寥寥无几的例外,我还记得那天母亲面对票贩子大娘时拮据的目光,尽管即便是黄牛也不能用贵来形容,可对于母亲和我,那无疑是一种奢侈。
后来母亲跟我讲,家里最苦的时候,她兜里只能掏出9块的零钱,连在路边买一根1.5元的烤肠都要挣扎许久。
也正是在那个时期,母亲为了不让我失望,花了40元钱带我走进了人民电影院。
直到如今,我还是很感恩母亲领我看了那两场电影,即使《食人鱼3D》和“好看”完全沾不上边,可我想说的是,并非像现在一些父母眼中的那样,在孩子面前任何“黄暴”都是如临大敌的,有些时候,一部电影能承载的东西很多很多,乃至是一个家庭深沉的历史。
而当后来有了足够的金钱支撑我聊无忧虑地参与文化活动时,那种对甜蜜的贪恋却再也找不回了,和母亲一起看电影,也已是尘封的记忆。
后来终有一天,我竟在新闻里得知,随着旧区改造如火如荼的开展,人民电影院也伴着推土机的轰鸣声在尘埃中崩塌,看《食人鱼》竟成为我此生仅有的一次涉足。
那一瞬间我呆住了,记忆如潮水般袭来,真想在阳台上再吹吹风啊。
可是我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麻木的大人了,对于生命中有关“丧失”的时刻,心头再也不会有猛烈的颤动,只是在良久的时间过后,云淡风轻的一声“哦”的下面,似乎才觉察到很多人和事物已经随时间流逝。
时光带走了什么呢?
我又失去了什么呢?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那似乎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时代,野蛮的文化市场,饥渴的金钱需求,每个人都在奋力耕着自己那块小田。
现在我完全确信,再也不会有另一部《食人鱼3D》能够登上大银幕了,母亲的背影逐渐矮小下去了,我也不再是那个敢看腥风血雨的小孩哥了。
此类影片通常的几大元素:1、卖肉,这类影片一般都会有沙滩比基尼美女,但这部片子中导演那是相当的有诚意啊!
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关键是尺度还大!
比一般的情色片遮遮掩掩的露两点强太多了;2、血腥,看之前还在想食人鱼嘛,只要人们发现水里有食人鱼离开水面不就行了吗,还能咋地。
但是导演精心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血腥镜头,花样繁多;3、情感纠葛,这类片子一般都有主角的情感纠葛,夫妻不和、父子不和、父女不和等等,一般都会看的人很烦,但此片中不仅有母子情、兄妹情,还有少男少女朦胧的感情,处理的都很好,没有油腻感;同时此片逻辑说的过去,没有什么大的BUG,剧情不反智,主角们没什么作死行为。
综上,导演是在很认真的拍一部这样题材的电影。
这是一部疯狂的电影,疯狂之处在于已经做到百无禁忌,顶着翻拍的头衔,将情色血腥的限制级发挥到了极致。
无法确定导演是出于什么目的,有一点可以理解,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批判精神,批判我们只知贪图享乐,批判我们不识自然神力,批判我们在灾难来临之际总是傻到冒烟儿,批判我们看电影就为了这点视觉刺激。
从视觉刺激的角度看,这片足以惊爆人的眼球;从恐怖营造的角度看,恐怖不足,恶心有余,呕吐不止。
影片的剧情只是常规的灾难片套路,转制成3D只是强化了视觉效果,片子的故事性几乎可以省略。
片中的女性都穿比基尼、丁字裤;其次,她们要么有硕大的臀部,要么就是绝对不会小于“D”罩杯的抖动胸脯;躁动的性荷尔蒙在动感音乐的带动下,已经让这些不穿衣服的动物忘乎所以。
可惜,一想到这水里有该死的远古食人鱼,这场肉欲盛宴就顿时变得无知而可笑。
影片后半段,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摘下那该死的3D眼镜,因为我不知道当一摊子烂肉烂泥红彤彤地刺激人的眼球的时候,谁还能有心情欣赏这种3D,这货带给人的感觉绝对不是美感,这货的目的是刺激人的肾上腺暴增直至呕吐。
如果说前半部分导演将这些只为玩乐的荷尔蒙动物拍摄得极其愚蠢和无知,那么后半段让他们死得惨不忍睹血肉模糊估计也会让观众觉得他们纯属活该,这就是我认为的好莱坞经常重点刻画的所谓自我批判精神。
批判归批判,但是人家不会用什么禁令或者政府出面阻碍人群的活动,他们只会用血淋淋的画面让观众下次到海边游玩的时候,要时刻注意,要小心提防。
电影荧幕上的镜像完全是虚假的,在现实社会中时刻保持安全警卫之心才是紧要的。
能够取悦「想取悦的对象」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生活哲学、人性剖析、社会思想等深刻的东西本来就不是本作品所追求的东西,唯有刺激、刺激、刺激、刺激、刺激才是真正的醉翁之意。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本片确实就是一部极为成功的电影,也值得推荐给那些专门喜好这一类型的人们。
具体而言,本片在「性」的刺激和「血」的刺激两个方面带来的刺激是堪称极致的。
看都看不过来的性感肉体,听都听不完的尖叫,血与暴力的盛宴,简直是无与伦比。
在这些面前,剧情的苍白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不可否认,即便是你无聊于剧情而快进着看,也照样能在快进中捕捉到的几个镜头里收获到刺激和快感。
本片就是这样的一部影片。
当然,角色刻画的单薄对我来说是本作的一大缺憾。
起码我个人的感受时,比起奶油小生类型的木讷正直男孩,我更希望看到热血洒脱的硬汉担任这个故事的主角,而且杰西卡·斯佐尔饰演的小女友Kelly也是颜值不足(起码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且身材单薄(和凯莉·布鲁克、雷丽·斯蒂尔两大美女同镜时尤其觉得如此)。
虽然Kelly算不上相貌平庸,但在这样一个随处可见丰乳肥臀的追求刺激感的片子里,我宁愿看到凯莉·布鲁克饰演的Danni那样能够在外貌上压得住场的存在感爆棚的性感女神扛起女主角的大旗。
另外,虽然从头到尾都只是个花瓶,不过不得不说雷丽·斯蒂尔饰演的Crystal实在是美艳至极!
要身材有身材要颜值有颜值,尤其是对我这种喜欢白皙皮肤的人来说,她的存在感已经完全盖过了有“英国第一性感女神”之称的凯莉·布鲁克了。
从影片26分钟处开始的雷丽·斯蒂尔饰演的Crystal和凯莉·布鲁克饰演的Danni在水中如美人鱼一般四处游戏的场景绝对是本片最大的看点之一,简直将女体之美展现到了极致。
遗憾的是,我看好的Crystal和Danni最后却都身死鱼腹。
虽然数不清的非乳丰臀的女体们被食人鱼们撕碎的场景确实是本片的看点之一,但是Crystal和Danni这两个最美的性感女神的惨死却非但没有让我感到刺激,反而让我产生了一丝难过和可惜。
以至于对最后男女主角的(理所当然的套路的)胜利和获救也没有感受到足够的满足感,反而觉得有点无聊,所以Danni死后剩下的镜头就全都被我快进跳过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情也一直都在为Crystal和Danni的死感到难过,再也兴奋不起来了。
当然,除了这个收尾部分之外,其它部分在寻求「刺激」的方面确实做得比较成功,所以我就只扣一星,给个四星好了。
看看民主自由散漫的米国民众,聚众群p,幕天席地,官家来警告。
放枪都不听,真是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不过米国的官家也太不给力,这点威力都没有,也没脑子,要是没有强权能让民众离开,就把最先被咬死那个抬出来让他们看看,想这模样就留下接着玩,我保马上跑光,你要说这样的话电影没发继续拍了,我可以给设计,民众受惊吓乱跑,纷纷落水,一样有看头。
baby fish 那块逗死我了
我承认我就是来看美女的
这片儿不看3D真没意思……
口味挺重啊!
如果看3D的话一定至少四星吧。可惜看不成3D的,于是就跟看青春片一样的感觉了。
就是个恶心啥也不用说了,欧美的电影。
又黄又暴力,开头和最后那两下很给力
本年度至今看到的最恶趣味电影,艹!真是重口味~
饭中开胃,饭后不撑胃
食人鱼打饱嗝好可爱,一定要找来一条养着。
一部恐怖片让人血脉贲张的不是残杀镜头而是大波波……真悲剧
重口味的鱼吃人
又黄又恶心
这就叫预告片的炒作,你以为你标个3D就是大片么。。。谁看谁难受
三俗的东西就是好看
十足的爆米花电影
浪费番茄酱。
导演真TM恶趣味,一惊一乍的,除了吓人,这片还巨黄,真不和谐!
活色生香
以为什么大作,下好还没看,在别人那里看了中间一部分,觉得这只是一部重口味烂片,于是马上跑自己电脑删了。